本文目录一览:
- 1、阴阳家的介绍
- 2、关于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介绍。
- 3、关于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介绍。
- 4、五德是指哪五德
- 5、简介一下九流十家中的阴阳家
- 6、阴阳家代表人物
- 7、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什么为代表
- 8、跪求秦时明月阴阳家和蜀山最全的介绍
- 9、阴阳家简史的内容简介
阴阳家的介绍
战国时期,有一支专门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被称为“阴阳家”,史学家一般以齐国人邹衍(驺衍)、驺奭为创始人。阴阳家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阴阳说”和“五行说”。“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和道家创始人老子所秉承的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阳,阳生阴,阴阳生八卦,太极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相同。“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不断循环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研究阴阳五行说,能从天体的运行的计算来制订历法,掌握世间万象。到后来,发展出专门研究天体运行规律的“天文家”、研究历法的“历数家”后与“五行家”相结合。在蒙昧的科学洪荒时代,为了避免灾厄,人们总是希望能预先得知天地变迁的异动,“阴阳五行说”的出现将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其代表典籍就是自周朝流传至今的《老子》、《文子》、《黄帝四经》、《列子》、《庄子》、《易传》、《鹖冠子》、《管子》、《黄帝内经》、《三十时》、《阴阳家佚书辑本二种》等。 阴阳的主导思想是以五行决定政治,概念最早见于《老子》、《文子》、《黄帝四经》、《列子》、《庄子》、《易传》、《鹖冠子》、《管子》、《黄帝内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即以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著录名家著作一百多家,将阴阳家列入“九流十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先秦至汉代出现的学术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最为著名的学派不过有几十家,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台湾岑压王在2005年发表的《先秦兵阴阳家问题探论》 ,是研究先秦兵阴阳家的专文。作者通过对《汉书·艺文志·兵书》中兵阴阳家书籍的复原,探讨了兵阴阳的定义和具体内容,认为兵阴阳家只是任宏校理兵书时以书籍特色来分类的方法,并非真正是兵家的一个流派;兵阴阳家与仪式、祭祀、卜笼等有密切的关系,但其源头却来自于黄老道家,军礼和兵阴阳家也存在着内在关系。文章探讨了先秦兵阴阳家的基本理论,认为兵阴阳家所用符号系统并非全然迷信而有其合理的成分。而兵阴阳家没落的原因,则包括体系牵涉广泛,学之不易,事涉迷信,战争收效有限以及兵器与战法不断更新等。该文还探讨了兵阴阳与天文、物候、气象、医学间的相互影响。绍岑文主题明确,搜集了较为丰富的史料,是兵阴阳家研究的重要之作。但作者对兵阴阳家的相关概念及关系未做细致梳理,探讨不够全面深入。田旭东《“兵阴阳家”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及《兵书四种之一:兵阴阳家的学术风貌》,从《汉书》所著录兵阴阳文献分析入手,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将兵阴阳家的具体内容归纳为兵忌、龟兆占验(含龟占、日月星气占、五音占、式占)、风角、刑德、辟兵五类。她认为兵阴阳家与阴阳数术家和道家学派之中的黄老之学有密切关系 。’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其基本思路: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学说是在气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气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运动变化中一分二的结果,这样就抽象出来阴和阳两个相对的概念。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所以阴阳者,有名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阴代表女人、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男人、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八字括之。约略而言,战国道家对阴阳思想贡献甚多,而关尹子和墨家则大大地发展了五行思想。相对于战国儒家之于五行思想的贡献而言,战国道家对五行思想的发展大为逊色,但道家对阴阳五行所持的基本立场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①。载籍所记,当时不少著名学者都学黄老之术,并不是夸大的。 阴阳数术一派侈言天道, 接受道家的影响, 实在是意料中的事 。 阴阳家出于道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礻几)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其术皆此类也。”邹衍是战国中期稷下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他的学说伪托黄帝,说明邹学即战国中期的黄学。但这里的邹学显然为汉人所伪托,因为司马迁说其“先序今以上至黄帝”, “今以上”是指汉武帝。不过,其主要理论“阴阳”、“五德终始”说确属黄学思想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具体来讲,又叫“五德相胜”说。对此, 《吕氏春秋·应同》记载较详:“凡帝王(者) 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虫寅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黄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 。’”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相并,还有一种“五色帝”说,即——白帝、赤帝、黑帝、黄帝等传说。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黄帝伐赤帝》对此有所谈及:“孙子曰:‘[ 黄帝南伐赤帝至于□□( 这里的“ □”均为原简缺字, 下同。——引者) ] ,战於反山之原,右阴,顺术,背冲,大灭有之。[ □年]休民, □,赦罪。东伐□帝,至於襄平,战於平□,右阴,顺术,背冲,大灭有之。[ □年]休民, □,赦罪。北伐黑帝,至於武隧,[战於□□,右阴,顺术,背冲,大灭有之。□年休民, □,赦罪。]西伐白帝,至於武刚,战於[ □□,右阴,顺术,背冲,大灭有]之。’”这里的“五色帝”说也属黄学思想。汉武帝封禅时,曾在“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黄帝并赤帝所,有司侍祠焉。”〔2〕又, 《淮南子·览冥训》载:“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孰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粟于路,而无仇争之心。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孰,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塾搏,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皂,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这是关于黄帝用“正律历”以治民的传说。关于“正律历”说,汉初统治者也一直在实行, 《史记·张丞相列传》载,文帝时张苍以明此被升为丞相:“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至于为丞相,卒就之。”此外,《汉书·郊祀志》还载:武帝“封禅”时,一些学者认为,古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汉帝亦当上封(禅),[上]封(禅) 则能仙登天矣。黄帝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君七千”;“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其後黄帝接万灵明庭。”这是汉初与黄帝有关的“封禅”和对黄帝的偶像崇拜。由此可见,先秦至汉初的黄学,除《黄帝四经》外,至少还应包括“阴阳”、“五德终始”、“五德相胜”、“五色帝”、“正律历”、“封禅”说,和对黄帝其人的信仰等 。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一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附表一张,可见文末。中国的伟大中医就是含有五行说,形成一个中医体系。五行相生含义: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五行相克含义: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 精胜坚,故火胜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 实胜虚,故土胜水.五行生克制化宜忌: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方挫其锋.金能克木,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必为砍折.金赖土生,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方止其焰.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必见销熔.火赖木生,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方泄其势.水能克火,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必不熄灭.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土:土旺得木,方能疏通.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方制其壅.土能克水,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赖火生,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方化其顽.木能克土,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必为倾陷.木赖水生,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关于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介绍。
阴阳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派别。以阴阳、五行说为中心思想,故名。其代表人物亦称阴阳家、五行家。据说是由古代天文学家和占星家转化而来。战国时,阴阳五行学说盛极一时,《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等以阴阳五行理论说明四季的变化,以邹衍为代表的一派则用阴阳五行说解释王朝的更替。
在阴阳家的理论中,古代科学知识和迷信的占卜巫术相混杂,一方面总结概括了古代关于天象运行变化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的知识,以阴阳消长、五行生克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但又以天象的变化比附人事,宣扬了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观念。阴阳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它启发了王充等人的天道自然观,也被董仲舒等人借以论证.
谶纬迷信。阴阳家著作多佚失,所存者仅见于诸子著作。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既《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关于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介绍。
问一下太上老君
最早应属伏羲氏
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史记》称其:“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阴阳"的主导思想是以五行决定政治,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阴阳五行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为理
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诸子百家”之一:刘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著录名家著作有一百多家,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先秦至汉代出现的学术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最为著名的学派不过有几十家,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
亦是中国首部武侠动漫系列剧《秦时明月》中出现的门派,在该故事中支持秦王嬴政。
五德是指哪五德
阴阳家指土、木、金、火、水五行之德;儒家指五种品德,即温、良、恭、俭、让为五种德性。
战国晚期阴阳家主要代表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以五行相生相克,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观念说明历代王朝的更替和制度的变化。这种说法为秦始皇所推崇,并为西汉董仲舒所继承。阴阳家指土、木、金、火、水五行之德;儒家指五种品德,即温、良、恭、俭、让为五种德性。
五德终始说是一种基于古老五行的历史观念,意思是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阴阳家简介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阴阳家的学问“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简介一下九流十家中的阴阳家
战国时,有公梼生、公孙发、南公等人,但以邹衍最为著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有邹衍小传)。
阴阳家的思想—— 其思想主要源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和儒家所推崇的"六经"。 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禹贡》的"九州划分"进而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为赤县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大九州"之一(胡适曾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大为赞叹阴阳家的这一地理观念);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洪范》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下面还会谈到)说,认为历代王朝的更替兴衰均由五行所主运;在政治伦理上,亦"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同时强调"因阴阳之大顺",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1,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史记》称其:“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2,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拓展阅读:阴阳家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4508.htm?fr=ala0_1_1 九流十家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88277.htm?fr=ala0_1_1
阴阳家代表人物
邹衍是阴阳家代表人物,也是五行创始人。邹衍是汉族战国末期齐国临淄人,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
阴阳家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阴阳家的学问"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人物简介
邹衍是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学说创始人,汉族,战国末期齐国临淄人。生卒年不详,据推断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死于公元前250年,活了70余岁。著有《邹子》一书,《永乐大典》等将其列入道家部。《绛云楼书目》子部道家类《邹子》不著卷数。
提倡的主要学说是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
阴阳家代表人物是邹衍。阴阳家,诸子百家之一,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阴阳家的学问“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史记》记载:《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故阴阳,五行观点最早由《周易》提出。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什么为代表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邹衍简介: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
提倡的主要学说是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
个人著作:
据《汉书·艺文志》,邹衍著了《邹子》49篇和《邹子终始》56篇。《史记·卷074·孟子荀卿列传》则说他著作“《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还有一本《主运》。司马迁《史记》中列他为稷下诸子之首,说“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辨”。
人物评价:
邹衍开创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其主要思想是“五德始终说”和“大九州说”。他将五行说附会到社会的变动和王朝的兴替上,提出“五德始终”的历史观。在对宇宙的空间认识方面,邹衍创立了“大九州”说。齐地濒海,这启发了他对宇宙空间广阔性的联想。
阴阳家简介及阴阳学说特性:
1、阴阳家简介:
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说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代表人物有邹衍等。阴阳说和五行说本来是春秋、战国之际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两种流行思想。以邹衍为首的阴阳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受水、火、木、金、土五种势力的支配。
提出‘五德终始’、‘五德转移’说,用以论证社会历史的变革和王朝的更替,形成了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
2、阴阳学说特性:
(1)相关性
阴阳的相关性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它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的,即在相关的基础上的。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不宜分阴阳。如以天而言,则昼为阳,夜为阴。
(2)普遍性
阴阳的普遍性指凡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如水与火、动与静。
(3)相对性
阴阳的相对性指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如中原十月份的气候较之七月份的炎夏,属阴;但较之十二月份的严冬,又属阳。
跪求秦时明月阴阳家和蜀山最全的介绍
少司命:阴阳家令人闻名丧胆的死亡使者之一,性情冷漠,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高深武功。总是以面纱遮面,传说她美若天仙,但这世上还没有人见过她面纱之下的真实面目。(眼力好的人都能看得出,因为面纱是透明的)(少司命属于三无少女,即:无口,无心,无表情)
星魂:堪称少年天才的阴阳家传奇人物,无论在武学修为上还是阴阳数术方面都已达到了常人穷尽一生努力都无法到达的高度,因此他小小年纪已拥有极高的地位,与月神并列帝国两大护国法师之位。传闻他不仅精通奇绝诡异的阴阳术,更掌握着极端可怕的杀人手段,特别享受那种高高在上主宰他人生死的感觉;被他那双冷冽的眼睛盯上,会令人犹如陷入无底深渊之中,不寒而栗。
大司命:因为修炼某种秘术手掌变红,会阴阳合手印(一种攻击型的阴阳术)。
月神:秦始皇最信任的阴阳家大巫,精通占星,具有预感能力,同时还有控制他人精神和未可知强大破坏力。据官方人士透露,她是动画片中武功最强的人。官方认定她的武器为丝绸。
云中君:阴阳家长老之一,醉心于丹药之术,并且小有成就,因此备受一心想要求取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所器重。
楚南公:昔日楚国第一贤者,楚亡国之时曾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般的豪言壮语。[然而如今,他竟摇身一变,俨然成了李斯的门客。(似乎是卧底)
东皇太一:阴阳家最高头领,谜一般的人物,人前总是带着黑色的面具,一身黑袍遮身。
1、 阴阳家简述
2、 阴阳家的矛盾性
3、 阴阳家的治国思想
1、阴阳家——诸子百家都源于道家,阴阳家也不例外。阴阳家吸取了道家思想中,人对于大自然的使用一面。
秦时明月中其实把阴阳家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喜欢秦时的朋友,大多对墨家和阴阳家感兴趣,动画里的阴阳家实力超强,且与墨家的强不一样。
为什么《秦时》会把阴阳家设定得如此强大也是有原因的。
2、阴阳家是一个及有高端科学技术的门派,也有神鬼迷信色彩的一面。
为什么会这样呢?科学与迷信不是相悖的吗?怎么可能融合?其实恰恰相反,太超前,或者是不为人知的科学,反而被人无法认识,因而使人只能去相信有神鬼的存在。
比如魔术,就是一种超越大多数人理解的科学知识,所以人们觉得很不可思议,才会生出是不是会魔法等借助神明来解释原因。
比如“中医”讲究经脉,经脉是无形的,但是中医不借助药力通过刺激人的穴位,却能使人康复。不使用麻药,却能用针灸使人暂时神经麻痹。而西方向来以科学观来解释一切的思想,却始终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中医对人体的奥秘。
再比如世上出现的麦田圈,因为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而只能怀疑是更高度文明!
阴阳家在当时也是如此,其实连他们自己也并不清楚什么是科学和迷信。只知道阴阳两极,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便能解决一切事物。
比如占星的天文知识,和对地理地质的考察,其实里面都含有很高的科技成分在里面,而且他们在当时也相当的有成就
阴阳家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有正就有反,有得必有失。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这种思想其实跟道家思想是一致的。而阴阳家与道家的区别在于,道家追求的是理解万物本源,使人顺其自然的生活。阴阳家则是通过了解自然的规律,使人能进一步的“利用”自然,服务于人自己。
阴阳家其实与道家一样,早在诸子百家争鸣前就有,只是当时没有争鸣,也自然不为人知。
所以阴阳家又可以细分为专注于天文的占星家,与专注于地理的堪舆家(其实就是现在看风水的一类人)。
相对应的阴阳家对于中华文明的天文知识和地理知识都起到了很大的贡献作用,古代以来的天文历法,辨别天气,预告自然灾害,都有着阴阳家的知识。但由于古人对科学认识的局限性,所以他们会添加一些迷信色彩来证明他们的科学结论。
由阴阳学说也衍生出来了许多其他派别,比如医家,就是借用阴阳五行说,用于人体的治疗。而与医家相对应的,还有巫家。少司命、大司命就来源于楚国的巫。医家继承和发扬了阴阳家科学的一面。而巫家却保留了阴阳家神秘的一面。巫术其实在治疗人的时候,也并不是完全的迷信。它有时候也能治愈人,只是巫会渲染很多神秘色彩。因为本质上他也解释不了。
巫术又有细分,比较出名的就是毒术和蛊术。《秦时》里天明中的就是改造版的蛊术。
巫与医的区别在于,巫术是激发人的潜能,使人透支自己的精气神。虽然表面上看病人好了,其实病人在消耗他的生命。医家却是希望保障人的精气神,让人慢慢的恢复平静,到达一个良好状态,长生与健康的奥秘在于调养。
而古代历来,不管是王室还是平民都热衷“信巫不信医”。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中医治病过程比较长,而且需要人有足够耐性。别说古人,连我们现代人也不注重慢慢调养的。都希望一蹴而就。巫术的优点就在于此,一会功夫就能使人感觉精神百倍。
商鞅当时禁止方士、术士就是认为他们都采用一种极端的手法,而且大部分还是招摇撞骗而已。而秦始皇为什么信任方士,也是因为他过于拼命,天天忙于政事,所以身体自然不能持久。他也没那耐性等着医家的慢慢调理。方士就成了他的最佳选择,而且方士“治好了”他的病。这也是秦始皇英年早逝的原因,人的精气神透支过度。
3、战国时期阴阳家治国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阴阳家主要是把相生相克原理套用在了国家兴亡上。邹衍就是这一派阴阳家的代表,他提出
黄帝政权是土德,就崇尚黄色,旗帜服饰皆为土黄。
夏王朝是木德,崇尚青色。木克土,夏灭黄帝
商王朝为金德,其兴起时有白银溢出大山的吉兆,是以崇尚白色。金克木,商灭夏
周王朝为火德,先祖得赤乌之符,自然便崇尚红色。火克金,周灭商
秦王朝为水德,水克火,秦灭周
有人说阴阳家源自儒家,其实是不对的。反倒是儒家认可阴阳家的五行天命说。到了汉朝董仲舒这个儒家时,他就把阴阳家的理论结合到了儒家的理论上,为的只是汉朝统治者统治得更加稳固,和他儒家保持着绝对地位而已。
阴阳家的阴阳学说来自于《易经》,五行学说来自于《尚书》(《尚书》通常意义指的是孔子擅自改造筛选过后的。所以很多儒生就认为阴阳家源自儒家,这是错误的。只能说孔子与阴阳家都认可了《尚书》中的一些说法。)
阴阳家提出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而墨家提出反驳意见:
水不一定能灭火,水少火大,反而会助涨火势。
水不一定能生木,水少木多,木也不能生长。
我认为其实他们两家都没错,阴阳家站的角度是一个“常态”,也就是说在正常比例的情况下,五行是相生相克的。但是墨家为了反驳,而有点故意“找茬”的提出了,不是“常态”下的情况。为什么墨家会强烈反对阴阳家?因为墨家是一个科学门派,非常讲究“务实”。而且强调“非命”,也就是说任何事物要实事求是的去做,而不是观天命。说天命是暴君所作,穷人所述(这里指的不思自强的人。)。提倡人要靠自己自强,不要相信命。
阴阳家提出的五行相克说,就含有天命观在里面。历代帝王或者是平民都对占星卜卦很是在意。所以墨家要站出来极力反对。
只是出于对自己学派理论的维护,他们双方必须要坚守自己的立场。
所以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其实也细分成了多派。例如像邹衍那样的治学派,主要是用阴阳相生克说,解释国家命运。而占星与地理的一派更注重研究自己在自然界方面的成果。还有就是应用阴阳家思想用于人体的医家与巫术、方士、术士等。
每当自己一提及这些思想,就油然而生的觉得我中华先秦文明的灿烂。再对比独尊儒术后的年代,实在是无法与诸子百家时期相提并论。
蜀山的话暂时没找到。同人小说有,但不是官方的差别很大。具体信息可以去百度贴吧-秦时明月里找。 动画里只提到蜀山与阴阳家有渊源。我猜想,应该应该是对立的吧(要不然阴阳家太强了没人制衡!)。
阴阳家简史的内容简介
在春秋时期的九大学派中,阴阳家是一个最为神奇的学派。虽然在西汉后期,阴阳家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阴阳五行思想却并没有随之而消减,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兴盛起来,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无疑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说明它所揭示的宇宙本质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