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钞有几个版别,是关于人民币的问题,知道的进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5 19:00:18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共发行了几套人民币,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用的什么货币

五套。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套人民币于1955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
有关人民币的东西你可以看这个网页:http://baike.baidu.com/view/16730.htm希望能帮到你。
一 革命形势呼唤全国货币统一
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作战,取得了初步胜利。到当年冬季,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和山东的渤海地区、西北的河东地区已基本连成一片,有了一个离战火稍远、相对安定的经济社会环境。解放区内,居民安居乐业,工农业发展,地区之间人民经济往来、市场物资交流日益频繁。但是,各个解放区的钞票不能相互流通,货币比价也不一致,老百姓出行到外地手中的钞票往往需要走出几百里地才能换回当地适用的货币。货币不统一成了影响各地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一大障碍。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改变了战争策略,各路部队经常外线运动作战,往往经过的地方因所持货币不统一,也给后勤供给工作带来较大麻烦和不便。人们纷纷向领导机关反映,希望组织上尽快采取措施成立各解放区统一的银行,发行能够通行各地的货币。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区不断扩大,这种呼声也就愈来愈强烈。
二 尽快统一还是准备好再统一
在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包围、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二十多年来革命根据地货币一直是实行“统一领导,分散发行”的方针,各个根据地的财政经济以及货币金融工作都是相互独立分散管理的。要想发行统一的货币,就意味着革命根据地在财经政策上实行重大改革。基于当时的客观形势较之过去已有根本变化以及各方面的强烈要求,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于1946年12月30日致电中共中央,建议“召开华北经济工作会议”,以研究华北各个解放区“统一对付国民党”和解决“货币不统一”等问题。1947年1月3日,中共中央很快就复电发出《关于召开华北财政经济会议的指示》,指出“此提议甚好”,“中央认为应立即召集此项会议”并规定了会议议程。①1947年3月下半月,华北财经会议在河北邯郸召开,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邯郸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华东区、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中原区各代表团。会议交流了各区财经工作经验,研究了财经工作方针政策问题,还为适应各地要求而作出协议,打算尽快于1947年年底前统一货币发行。
在邯郸会议期间,1947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及任命董必武为主任的决定》,决定还要求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东、晋绥各派一位得力代表为副主任。董必武在前往邯郸途中,曾到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会见了中央工委刘少奇、朱德。在谈到货币统一问题时,刘少奇提醒说,统一货币是好事,但“不要过早地勉强统一”。②
5月下旬,董必武到达邯郸,他和会议代表讨论并肯定了前一段会议的成果,同时对何时统一货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问题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一致认为统一财经、统一货币非常必要,但需要有准备有步骤地进行。解放区物价水平的不一致是由于各区经济情况、战争环境和长期发展过程的不同自然形成的,反映在货币上则表现为各区货币购买力很不一致和相互兑换比价高低不同。要解决这一问题,解放区人民政府不能像国民党那样用“一刀切”的办法使人民群众受损失。为此,会议取消了1947年年底前统一货币的协议,决定抓住货币比价这个关键,切实调整各解放区之间货币贸易关系,使各区货币比价与物价相适应,实行区域问货币固定比价相互流通,为发行全国性统一货币准备条件。会议还根据当时物价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了各解放区货币相互兑换的比价标准和分别实现的时间。后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了这次会议决定的各解放区货币兑换比价。
1947年下半年,华北财办在中共中央工委领导下正式成立,董必武为主任,南汉宸、薛暮桥、杨立三、汤平为副主任。各解放区迅即在华北财办领导和组织下,根据华北财经会议精神,在保证战争供给的同时,抓紧各解放区货币贸易关系调整工作。首先是以一种货币统一本解放区内的货币市场。然后在相邻解放区问通过广泛设立通汇点,划定两区货币混合流通区,建立货币联合兑换所等办法,在便利群从货币兑换的同时,促使地区间物价和货币比价逐渐接近邯郸会议既定标准。对于市场物价和货币比价与既定目标差距较大的地区,在物价较高的市场投入当地急需的物资,在物价相对低的市场投放货币,引导货币比价向既定目标靠拢,从而实现区际货币固定比价相互流通的目的。通过一系列工作,到l948年3月,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区货币比价已接近于邯郸会议所定的标准。
三 中国人民银行名称的由来
邯郸会议后,l947年8月1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上报了《华北财经办事处组织规程》,其中规定“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为华北财办八条任务之一。③8月16日,中央复电批准了这个规程,并指示各中央局各区财经办事处施行。同年9月14日,中共华东局工委记张鼎承、邓子恢致电华北财办,“建议立即成立联合银行或解放银行,以适应战争,愈快愈好。”④华北财办接电后,即派南汉宸赴山东渤海共商筹建银行事宜。关于中央银行的名称,董必武曾广泛征求意见和协商,最后认为,称“联合银行”、“解放银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的中央银行是长远的、是全中国的,取“人民”两字似乎好些,可表明它的性质是人民的银行、大众的银行,不是官僚资本家的或金融寡头的银行,同时也说明了这个银行的规模、范围、格局和作用。现在各解放区政府都称作人民政府,将来新中国也势将称为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就是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⑤
1947年10月2日,董必武经刘少奇同意,致电中共中央,建立成立全解放区统一的银行,并说“银行名称拟定为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可以,请考虑示遵。关于银行名称希望早定,印钞时要用。”10月8日中央复电华北财办,提出了统一货币发行前必须考虑的一些准备工作问题,并说“目前建立统一的银行是否过早一点,(进行准备工作是必要的,至于银行名称可以用中国人民银行)。”⑥
接中央复电后,经南汉宸再三请求,董必武以极其郑重审慎的心情为新币票券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面额等字样,交有关单位抓紧票版设计。
1947年12月的一天,朱德总司令路经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在和筹备处同志们谈话时也说,“你们的银行名字叫人民银行好,人民银行要永远为人民服务。”⑦
四 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
中共中央领导十分关心发行全国统一货币的准备工作。当1947年10月2日华北财办致电中央时,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正艰难地转战于陕北高原。看到华北财办电报时,毛泽东说,“是应当立即着手筹划全国统一的货币了。不过这可是件大事,影响到方方面面,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周恩来也说,“只有将筹备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方可考虑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⑧
10月8日中央复电提出的准备工作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币的印制及市场票券供应能否充分问题;二是在目前各解放区财政、税收、贸易分散管理和分散经营的条件下,统一的银行如何掌握足够的物资力量来保障新币币值稳定问题;三是在各地经济发展、财政盈亏、脱产人员与人口比例都不很一致,以及物资交流和市场物价尚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货币比价固定、通汇顺利问题。根据中央提出的问题,华北财办立即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由董必武主持,通过调查研究,多方协商,于1947年12月11日向中央上报了《关于华北财经办事处向中央的报告》,提出了统一货币发行准备工作的思路和五个步骤设想草案;二是经中央工委同意,立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筹备处由南汉宸任主任,并由从相关解放区调来的何松亭、石雷、武子文、秦炎、孙及民、王厚浦、武博山、赵善普等八人共同组成,在华北财办领导下从事人民银行的组建和人民币印制、发行等的准备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在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搜集整理、调查研究各解放区财政、税收、贸易、金融、货币、物价等经济资料,编制各地有关货币发行行指数、物价指数等统计数据,切实掌握各解放区货币发行与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了解各区票券的互换率,以及粮食、花纱布、油盐煤、金银的价格及其变化趋势;二是研究组建中央银行和发行统一货币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草拟《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纲要草案》、《新中国货币统一问题》文件,为华北金融贸易会议做准备;三是调查敌区货币、经济情况,研究对敌货币斗争办法;四是研究部署各解放区印制人民币工作,以及人民币发行前的调运、保管等准备工作。五是筹备和管好人民币发行基金工作,等等。这些准备工作跨越了战运云密布的前线,在各个解放区共同努力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五 区际货币固定比价相互流通
进入1948年,国民党军节节失利,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重重,而解放区迅速连片发展扩大,获得解放的城市一个又一个,取得全国胜利已现曙光。形势逼人,如何迅速整理分散独立的地方性各解放区货币,为发行全国统一货币创造条件,已成为迫切问题。
1948年3月,华北“五大解放区金融贸易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主要研究讨论了创设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整理地方货币问题。会议考虑到当时各解放区党政机关、财政、物资调拨管理等尚未统一,西北、山东战争正在激烈进行。会议决定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根据不同情况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办法:先统一本解放区之货币,然后分步骤地在各区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比价混合流通,准备于一年以内完成区际之间货币固定比价相互流通。此时,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解放区货币比价已达到邯郸会议所定标准,两区货币统一条件已经成熟。于是,从4月15日起,按冀南币一元兑晋察冀边币十元的固定比价,冀南币为两区的本位币,晋察冀边币停止发行,实现了两区货币的统一。山东、西北两区,在战争环境下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力求货币比价相对稳定。
1948年5月,周恩来来到河北西柏坡,在听取会议汇报后说,“不能再搞联合政府了,要搞统一政府,决定改华北财经办事处为中央财政经济部,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⑨后来,毛泽东在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进一步说,“不是一切都统一,而是可能的和必要的就统一,可能而不必要的不统一,必要而不可能的也暂时不统一。如农业、小手工业等暂时不统一,而金融工作、货币工作就必须先统一。行政上的统一,就是由华北财委会下命令,三区的党、政、军要保障华北财委会统一命令的执行。”⑩
1948年6月,中央财政经济部成立,董必武任部长,华北财办撤销。7月22日,晋察冀边区银行与冀南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南汉宸任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划归华北银行总行领导。10月初,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董必武为主任,在党中央领导下,统一管理华北、华东、西北的财政、经济、金融、贸易、交通等工作。10月2日,华北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1)中国人民银行币(人民币)定于明年1月1日起发行,并确定了人民币分别与三大解放区货币的比价,还要求以今年三个月为准备阶段印好新币,新币印刷力求精美,防止造假。(2)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货币比价已接近邯郸会议既定标准,应尽快实行以固定比价相互流通方式统一区际货币市场。(3)责成南汉宸起草关于发行人民币的指示,说明新币的发行是统一货币、整理旧币,不是币制改革,号召人民群从予以支持,各级党政注意掌握市场物价稳定。
这次会后,经过各解放区相互协商和具体安排,华北人民政府与山东省政府、华北人民政府与晋绥边区政府先后于10月5日和20日分别联合发布布告,决定以冀南币一元兑北海币一元的固定比价和冀南币一元兑西北农民银行币二十元的固定比价,统一在三大解放区内相互流通。11月,山东省政府与华中行政办事处随着合通告,决定以北海币一元兑华中币一元的固定比价混合流通。至此,三大解放区货币实现了区际货币固定比价相互流通的统一市场。
六 通力合作,各区齐动员保障新币票券市场供应
华北财经会议的第二天,1948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制新币问题》致华北局、华东局、西北局并董必武的电报,指示“决定由华北财经委员会指导,人民银行负责计划,委托华北、华东印刷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之新币,尽可能于年前完成五十亿元。”⑾
关于新币的印制,早在1947年秋中央土地会议上,就已确定建立中央财政基金,要求各解放区除原定的上解款外在预算中加列一款作为华北财办基金,以充作统一发行钞票之用。后来,董必武还亲自到晋察冀边区印钞机构调研,了解钞票印制生产程序、设备技术和生产能力状况以及纸张材料供应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1947年10月中央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后,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即对新币的面额和票版设计、印制设备和人员安排、纸张材料购置与供应等,向各解放区印钞机构进行了调研、计划和安排部署。
关于人民币票版设计,晋察冀边区印刷局于1947年11月即已完成了几种版别的票样设计稿。上报送审期间,董必武得知毛泽东主席不同意在票券上印他的画像后,就对新币票版设计提出改为“反映解放区工农业生产的图景,正面和背面,除必要的阿拉伯字码外,一律用中文,不用英文”的要求。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及其他印钞厂,根据这一精神重新调整了票版设计。
各解放区相关印钞机构,除票版设计外,都积极检修设备,安排人员,组织纸张材料供应。如晋察冀边区政府还派专人从冀中、山东调运了大批印钞用的模造纸、道林纸以及各种油墨等印钞材料,为新币开印做好准备。
为了扩大新币的市场供应量,华北财办还于1947年11月致电中共中央东北局,委托东北银行工业处佳木斯印刷厂,代印4000令纸的面额1000元新币票券,合1280亿元人民币。
石家庄会议后,1948年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向中央上报了《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券的补充意见》,对新币发行比价、面额、发行时问与步骤、投放数量、印制计划以及对敌币比价变化趋势等问题作了报告,同时附上了新币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五种面额七种版别的票样设计稿。这一报告及票样设计,顺利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审核批准。⑿
当1948年10月3日中央关于印制新币的指示发出后,各个印钞机构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新币印制工作。如晋察冀边区印刷局(此时已改组为华北银行第一印刷局),干部职工接到指示后异常兴奋,立即全力投入赶制印版和印制票券工作。一批批崭新的人民币很快就运到了人民银行筹备处。后来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时,首批向市场发行的50元、20元和10元人民币就是该局印制的。⒀又如,为了及时供应更多的人民币票券,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在北平市解放前一个星期,即1949年1月23日,毅然组织先遣工作组冒险秘密进入还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城,携带面额5元、50元券原版,与国民党政府所属北平印刷局谈判,成功地利用该局现存设备和材料,连夜翻制成大版并投入印刷。当1949年1月30日解放军进入北平城时,他们已完成了三种版别的人民币半成品印制任务。⒁据现有资料统计,先后参与印制第一套人民币的印钞厂,有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各解放区印刷厂,北平、天津、上海、汉口、重庆解放后接管的印刷厂,以及在上海、北京两市委托的印刷协作厂等共计21家,⒂体现了全国各解放区人民为全国性统一货币的印制通力合作、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
七 为了形势需要,人民币提前进入市场
这时战争形势发展很快,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正在激烈进行,平津两市解放在即,而经济上各解放区钞票不统一造成的种种混乱和困难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当时在平津等大城市周围流通的钞票,有冀南币、北海币、热河币、长城币、东北币、新蒙币、西农币以及晋察冀边币和它的冀热辽地名券等八九种以上地方货币。设想如果让这些钞票一齐涌入平津等大城市和各解放区的接合部地区,势必造成市场混乱,既不利于新解放区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有碍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为此,中共中央决定,把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和开始发行人民币的时间,从原订的1949年1日1日提前为1948年12月1日。
1948年11月18日,华北人民政府第三次政务会议在省政府主席董必武主持下召开,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问题。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做出决议:“发行统一货币,现已刻不容缓,立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任命南汉宸署理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一面电商各区,一面加速准备。”⒃会后,华北银行总行在抓紧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于11月25日向华北、山东、西北解放区的银行发出《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信》,⒄宣布“经华北、山东、陕甘宁、晋绥边区政府会商决定,以人民银行准备基金及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之全部资产统一为中国人民银行之资产准备。即于本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并于同日开始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统一华北、华东、西北三区货币。”该指示信还安排了各级银行机构应做好的各项工作。
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金字第四号布告,宣布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从即日起发行新币(人民币),定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本位币在市场统一流通。布告还规定了逐渐收回旧币之前新旧币的固定比价为:新币兑冀南币、北海币为一比一百,新币兑晋察冀边币为一比一千,新币兑西农币为一比二千。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发字第一号通告,对当天发行的人民币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三种票券正面背面式样、颜色、形制等特征作了说明,以方便人民群众使用。
第一批人民币首先在石家庄分行和河北平山县银行发行。这一天,街上的布告栏、阅报栏前从早到晚挤满了人,脸上都露出兴奋的表情。石家庄分行早上一开门,就有人挤进去要新币的样子看。取款的都要求搭配一部分新币。在市场上没见到新币的人,就到处打探,当发现有人拿着新币时,就争着抢着拿来仔细端详。街头巷尾人们见面就说,“快啦!快啦!全中国快解放啦!”“就快有全中国的人民政府啦!”
伴随人民币的面世,党政部门和银行机构进行了大量宣传工作。人民日报、新华社相继发表社论和报道,银行发出《发行新币宣传要点》,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宣传解释。1949年1月10日,人民银行总经理南汉宸还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并答记者问,对新币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说明。从此,人民币深人到干家万户
距今是发行了五套,估计第五套会一直用下去,据说到2010年,要彻底回收第四套,而且前三套都已经升到天价了,第四套的同号钞也升了好几倍了,有机会的话可以收藏一两套,想收藏的话可以找我,给我留言就行了
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现在用的就是第五套!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用的是第一套人民币大面额的,比如800是八分钱
差不多100,可以买一斤多肉。
五套。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套人民币于1955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
有关人民币的东西你可以看这个网页:http://baike.baidu.com/view/16730.htm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套人民币有几种面额几种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由刚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分别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种。知识拓展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京。全国解放后,各大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外,全国范围内货币已经统一,人民币成为中国的合法货币。到1953年12月,人民币发行券别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种;版别共62种。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统一解放区货币,经华北人民政府、山东人民政府、陕甘宁和晋绥两边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合并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首任总经理南汉宸,副经理胡景云、关学文。同时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题写。第一批发行的人民币有10元、20元和50元三种券别,首先在华北、山东和西北三大解放区流通使用。随后发行了1元、5元和100元三种券别的人民币。此后,各种券别和版面的人民币逐步推广到全国各个解放区。在图样题材上,选择工业、农业、商业、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体现了第一套人民币的真实历史意义、地位及作用,生动展现出中国解放事业及建国初期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百态,使人们领略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如火如荼激情岁月。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发行统一的货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开展了统一货币的工作。如华中解放区发行统一的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来新四军开辟的各的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其它解放区也采取了类似的统一货币的措施。但是,在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尚未完成时,国民党反动派就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统一各解放区货币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

中国一共有几套人民币?

中国一共有5套人民币。
介绍: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于1948年12月1日首次发行,至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为止共发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纸币、硬币和塑料钞、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为10.92%,决议将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发行程序: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发行库,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支库,负责中国人民银行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人民币发行基金是指由制钞厂解缴、中国人民银行保管的未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发行基金的调拔应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办理。
国际货币: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有望在未来3年左右的时间里超越日元和英镑,成为第三大国际货币。中国是全球贸易第一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直接投资流入国和第三大直接投资流出国。2013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金额达到4.63万亿元,其中货物进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10%。
人民币
从1948年12月1日至今,中国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
第一套(1948年12月1日至1955年5月10日)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陆续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券4种、50000元券2种(1949年发行的正面万寿山图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车图景50元券各有两种版别)。
第二套(1955年3月1日至2007年4月1日)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1种。同时,为便于流通,国务院发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
第三套(1962年4月20日至2000年7月1日)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陆续发行。当时,中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生产。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额等值,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对版别进行了全调整、更换,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第三套人民币自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开始到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1元硬币止,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更换,共陆续收回第二套人民币(除6种纸、硬分币外)10种,陆续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3种,其中,10元纸币、5元纸币、2元纸币、1元纸币、5角纸币、2角纸币各1种;1角纸币3种;1元硬币、5角硬币、2角硬币、1角硬币1种。
第四套(1987年4月27日至2018年5月1日)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是在经济发展、商品零售额增加、货币需要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1987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命令,责令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共14种纸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1987年4月27日首先发行50元券和5角券,1988年5月10日发行了100元、2元、1元和2角纸币,1988年9月22日,发行了10元、5元、1角纸币。为提高人民币防伪能力,1992年8月20日,在全国发行了1990年版50元、100元纸币。根据1992年5月8日第97号国务院令,中国人民银行自1992年6月1日起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1元、5角、1角硬币。使第四套人民币结构更加完善。为便利市场流通,1995年3月1日和1997年4月1日,在全国发行了1990年版和1996年版1元纸币。1996年4月10日,在全国发行了1990年版2元纸币。
第五套(1999年10月1日至今)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9月28日以后发行。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8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共八种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
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中低面额主币实际起大量承担找零角色的状况,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发行了100元纸币;2000年10月16日发行了20元纸币、1元和1角硬币;2001年9月1日,发行了50元、10元纸币;2002年11月18日,发行了5元纸币、5角硬币;2004年7月30日,发行了1元纸币。
为提高第五套人民币的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和不锈钢材质1角硬币。
2015年11月12日起发行提高防伪技术版本的2015年版100元纸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民币

是关于人民币的问题,知道的进

建国以来出了五个版本。
第一版解放前发行.都是几百,几千,几万元的面值.共有几十个版本.
第二版苏联印制的,特点是有3元的面值.
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纸币就是第二版人民币.
第三版人民币就是有名的18元八角.
第四版人民币是民族币,硬币是鲜花币.
四版人民币和三版人民币之间发行过一套硬币.是一角,二角,五角,壹圆.四种. 壹圆又叫长城币.
现在的是第五版人民币,有新旧两个版本。
第一套人民币作伪者用电子分色原理仿印刷第一套人民币。由于电子分色的样板全部是真品,另外第一版人民币系解放初期印刷,大多用简单的平版印刷,所以仿制品乱真程度相当高,比过去彩色复印作伪的技术又前进了一大步,新伪品与真品放在一起,几乎无法分辨。对于这类仿制品,目前尚无仪器可以测定,连验钞机也无能为力,唯一的区分方法是将多种第一版人民币放在一起对比。真品人民币在全国分散印刷,所用纸张的纸质规格不一致,但伪品第一版人民币所用的纸张选用同一产地材料,相对比较一致。此外,真品纸币的号码机有多种规格,伪品号码机仅一至两种规格,号码机的字体亦有微小差别。
第二套人民币壹分、贰分、伍分币有两种版别,第一个版别是1953年原版纸币,罗马字母后面有一排阿拉伯数字编号?俗称“带号码” ,第二个版别是80年代初期,国家为了缓解流通市场找零的困难,利用原1953年版纸分币的钢模,隐去阿拉伯数字,重新印制的壹分、贰分、伍分币?俗称“无号码” 。造假者看准了钱币市场上原版“带号码”纸分币价格近100元一套和再版“无号码”纸分币价格仅1元一套之间的差价,于是在再版纸分币上加印一排阿拉伯数字,冒充原版“带号码”来蒙骗一些识币不精的集币爱好者。所以,人们在购买“带号码”纸分币时应仔细观察阿拉伯数字编号与纸币上的文字、图案、颜色是否自然一致。
第三套人民币的防伪措施主要是水印和图案中隐藏的暗记。具体如下:
壹角券[1960年版]:(空心五角星满版水印)正面推独轮车的人前穿浅色衣服的人裤子上有一颗空心五角星“☆“暗记。
壹角券[背绿水印]:(空心五角星满版水印)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一”,“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
壹角券[背绿]:(无水印)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副行长章左上方有“人”字暗记(这一条只有部分背绿才有)。
壹角券[背棕凹印]:(空心五角星满版水印或无水印)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
壹角券[背棕胶印]:(无水印)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贰角券[胶印]:(无水印)大桥左侧桥头右侧坡地上有数字“2”暗记;左上侧原野图案中有“田”字暗记
贰角券[凹印]:(无水印)未发现暗记。
伍角券:(国旗五星水印或无水印)正面右侧小齿轮上有数字“5”暗记;大齿轮下有“中”字暗记。
壹元券:(国旗五星水印或布币/空心五角星混合水印)背面右侧山坡上有“工”字暗记。
贰元券:(国旗五星水印或布币/空心五角星混合水印)背面石油凿井架下的树丛中有数字“2”和字母“R”暗记。
伍元券:(国旗五星水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背面挖掘机窗户上有“天”字暗记。
拾元券:(天安门水印)背面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右侧有“工”字暗记;背面天安门左端边缘处有“人”字暗记;背面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右上有“工”字暗记。
第四套人民币上的防伪标志主要有下列四种,只要不具备防伪标志的人民币极可能就是假的人民币:
1.水印。人民币的水印是在造纸的过程中通过特殊工艺制造而成,将钞票迎光透视,可发现输廓清晰、立体感较强、具有浮雕立体效果的固定水印。正确的水印图案是:1980年发行的10元券上有扎白羊肚毛巾农民头像图案的水印;5元、2元、1元券上有古币图案的水印。1987年起发行的100元券上有毛泽东侧面头像浮雕图案的水印;50元券上有钢铁工人头像图案的水印。
2.无色萤光油墨。无色萤光油墨印制的图案在阳光下并不呈萤光反应,只有通过紫外灯光观察才能清晰地看到,1990年版50元、100 元券采用了萤光暗记,100元券左侧是汉语拼音YIBAI,右则是阿拉伯数字"100"字样;50元券左侧是汉语拼音WUSHI,右侧是阿拉伯数字"50"字样。
3.安全线。1990年版100元、50元券均有固定金属安全线。金属安全线是通过特殊工艺在造纸过程中夹进纸张可以看到一条暗黑色金属安全线贯穿於票面右侧钞纸中,通过装有白炽灯的验钞机则更为清晰可见。
4.明显的凹印痕迹。钞票正面、背面主景及装饰花边、花球、面额字样都普遍采用凹版印刷,其效果是着墨厚、图像层次丰富,有立体感,用手触摸有凹凸感。
我国当前正在流通使用中的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中主要票券在印制方面的主要防假特征如下:
(1)人民币用纸的防假特征。印制人民币用的纸张,是特制的纸张,一般叫做钞票用纸。这种纸张,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①纸的质地高超。制造这种纸张的原料,主要是棉短绒,比一般的造纸原料贵重得多。造纸原料配方,有着严格的固定比例。造出来的纸,质地光洁细腻,坚韧耐折,挺括平整。如果用手拿着钞票在空中抖动,或者两手拿着钞票的两端一松一紧地拉动,或者用手指轻弹纸的表面,都会发出清凌明脆的声音来。而普通印刷纸的原料大都是稻草、麦杆、破布等,纸的质地绵软粗糙,韧性和张力不足,极易拉断。如果在空中抖动,它的声音发闷。
②无荧光反应。这种纸张所选用的原材料都是纯净清洁,不含杂质,白度很高,不添加荧光增白剂,呈自然的洁白色。如果在紫外线的光照下,没有的荧光反应。而普通的印刷纸,一般都要添加荧光增白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就会发出明亮的蓝白荧光来。
③水印。人民币的钞票用纸,较普遍地采用了水印技术。第三套人民币元券以上的钞票纸内,都有五角星图案的满版水印。其中10元券钞票纸内采用的是天安门图景的固定水印。第四套人民币钞票用纸,10元券、50元券和100元券采用的是人物图像固定水印,其他的元券以上钞票,用的是古钱图案满版水印。
④安全线。人民币的部分钞票用纸,在造纸过程中采取了设置安全线的措施。如第四套人民币1990年版100元券、50元券,在钞票固定的位置上都设置了安全线。这些钞票日常将它平视时,是看不见安全线的。如果将这些钞票迎光透视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钞票纸内有一条立体感明显的暗色安全线,在票面的表层即可用手触摸到,线的部位是隆起的,特别是流通过一个时期的钞票,此特征更为明显。
(2)人民币采用油墨的防假特征。印制人民币的油墨,是特制的油墨,与市场上卖的普通油墨有很大不同。这种油墨的原材料构成比较复杂,其中颜料、填充料、干燥剂等都是特殊制造的。各种原材料的调制和配伍,都有专门技术。针对不同的印刷设备,油墨的调制方法和性能也有所不同。比如第三套人民币是在凹印机上印刷的,就需要使用附着力强的凹印油墨。这样印出来的钞票画面,油墨在纸上的堆积层比较厚,立体感强,用手触摸可有突出的感觉。在钞票的不同部位还可使用不同性能的油墨,就更加强了钞票的防假功能。在人民币上使用的防伪油墨,大体有凹印油墨、荧光油墨、磁性油墨三种。
(3)人民币在制版和印刷上的防假特征。
①人民币票面的设计,采用民族特色图案衬托主景,花符对称,正背面对应,阴阳光线分明,在不同部位上或凹印或凸印、平印错落有致,多种防伪措施和标志布局合理的手法,加之名人手写银行行名,使伪造者难以一一仿效。
②人民币的印刷制版,采取了先进的机器雕刻与手工雕刻相结合的技术。机雕的底纹、团花、网状线,极其精细,仿制的难度极大。手工雕刻的每一个图景、图形,都是由美术专家绘制,雕刻师高手精心雕刻的,它们体现了美术家、雕刻师们各自的独特艺术风格,而这种个人的艺术风格是无法以假乱真的。手工雕刻的凹版,是点线排列的,疏密相间,景物的深浅,每一个图案都有它的特征。如用放大镜观察,很容易与假钞票相区分。
③人民币印刷的多色接线技术。人民币票面各种图案、图形上的线条,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在不同的部位或线段上显示了不同的颜色,而不同颜色线段间的衔接是很自然的,即由一种颜色自然地渐变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没有重叠、缺口、漏白、错位现象,没有生硬的感觉。这种在一条线上色彩的变换,是用先进的接线技术印刷的。一般的假钞,就算是有的线条对接上了,而要想全部对接完好,也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如果使用套印的办法,则色彩变换的过渡,就会很不自然,能较容易发现。
④票面底纹的彩虹印刷技术。票面主图的背景部位由各种细线条组成的图案,叫做底纹。底纹由直线、斜线、波纹线等构成,线条分布均匀,有一定的规律性。底纹的颜色是由多种颜色印刷的,往往是由一种或几种颜色逐渐地自然地过渡到另外一种或几种颜色。由于底纹色彩的面积比较大,多种颜色的变换,可以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效果。人民币的各种票券都使用了这种特殊印刷技术,使不法分子难以造假。
2005年版与1999年版的第五套人民币相比,有下列异同:
(一)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与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相同之处如下:
1、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规格、主景图案、主色调、“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汉语拼音行名、面额数字、花卉图案、国徽、盲文面额标记、民族文字等票面特征,均与现行流通的1999年版的第五套人民币相同。
2、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纸币的固定人像水印、手工雕刻头像、胶印缩微文字、雕刻凹版印刷等防伪特征,均与现行流通的1999年版的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纸币相同。
3、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的固定花卉水印、手工雕刻头像、胶印缩微文字、双色横号码等防伪特征,均与现行流通的1999年版的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相同。
4、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元、5元纸币的固定花卉水印、白水印、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手工雕刻头像、胶印缩微文字、雕刻凹版印刷、双色横号码等防伪特征,均与现行流通的1999年版的第五套人民币10元、5元纸币相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的阴阳互补对印图案,与现行流通的1999年版的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相同。
(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与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的区别如下:
1、调整防伪特征布局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纸币正面左下角胶印对印图案调整到主景图案左侧中间处,光变油墨面额数字左移至原胶印对印图案处,背面右下角胶印对印图案调整到主景图案右侧中间处。
2、调整防伪特征
(1)隐形面额数字:调整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的隐形面额数字观察角度。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正面右上方有一装饰性图案,将票面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做上下倾斜晃动,分别可以看到面额数字字样。
(2)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纸币将原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改为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纸币背面中间偏右,有一条开窗安全线,开窗部分分别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100”、“¥50”组成的全息图案。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正面中间偏左,有一条开窗安全线,开窗部分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20”组成的全息图案。
(3)双色异形横号码: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纸币将原横竖双号码改为双色异形横号码。正面左下角印有双色异形横号码,左侧部分为暗红色,右侧部分为黑色。字符由中间向左右两边逐渐变小。
(4)雕刻凹版印刷: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桂林山水、面额数字、汉语拼音行名、民族文字、年号、行长章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3、增加防伪特征
(1)白水印: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纸币位于正面双色异形横号码下方,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位于正面双色横号码下方,迎光透视,分别可以看到透光性很强的水印面额数字字样。
(2)凹印手感线: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正面主景图案右侧,有一组自上而下规则排列的线纹,采用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印制,用手指触摸,有极强的凹凸感。
(3)阴阳互补对印图案: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角均有一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可以看到正背面的局部图案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4、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背面主景图案下方的面额数字后面,增加人民币单位的汉语拼音“YUAN”;年号改为“2005年”。
5、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取消各券别纸币纸张中的红蓝彩色纤维。
第五套人民币1角硬币材质由铝合金改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其正背面图案、规格、外形与现行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1角硬币相同,即正面为“中国人民银行”、“1角”和汉语拼音字母“YIJIAO”及年号,背面为兰花图案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ZHONGGUO RENMIN YINHANG”,直径为19毫米。

人民币的发展历史过程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正式公布人民币汇率。四十多年来,在不同的时期,人民币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52)。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因此,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最初不是按两国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而是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建国初期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是物价水平,这是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汇率安排。
  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节节上涨。如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以1949年6月为100,到1950年3月则上涨至2242.93。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国外物价趋跌的价格对比关系,根据前述政策要求,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调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旧人民币,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人民币汇价下调49次。至于和其他外汇的汇价,则是根据它们对美元的汇价进行间接套算的结果。
  从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 同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大量抢购战备物资,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我“封锁禁运”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降低外汇汇价,以利于推动本国进口。因此,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汇率政策的重点也由“推动出口”改变为“进出口兼顾”,并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1952年12月,人民币汇价调高至1美元=26170元旧人民币。
  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对外贸易主要由私营进出口商经营。人民币汇率的及时调整,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保证出口的增长。
  2.第二阶段(1953~1972)。从1953年起,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对外贸易开始由国营公司统一经营,而且主要产品的价格也纳入国家计划。计划经济本身要求对人民币的汇价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同时,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确立,各国之间的汇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再加上我国同西方工业国家的直接贸易关系和借贷关系很少,因此,西方各货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在国内物价水平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我国进行建国以来的首次币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自采用新人民币后,1955年至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2.4618元新人民币。
  1971年12月18日, 美元兑黄金官价宣布贬值7.89%,人民币汇率相应上调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币。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了稳定的方针,即在原定的汇率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逐渐同物价脱离。但这时国内外物价差距扩大,进口与出口的成本悬殊,于是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口统负盈亏、实行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的办法,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调节作用减弱。
  3.第三阶段(1973~1978)。1973年3月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为了避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73年开始频繁地调整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调整了61次),而且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采用了钉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所选用的“篮”中货币都是在我国对外贸易的计价货币中占比重较大的外币,并以这些货币加权平均汇价的变动情况,作为人民币汇价相应调整的依据。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价政策的直接目标仍是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针对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频繁,并呈逐渐升值之势。1972年为1 美元=2.24元人民币;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币;1977年为1美元=1.755元人民币。
  自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外自我封闭,对内高度集权,直至80年代初,国家外汇基本上处于零储备状态,外贸进出口主要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且大体收支平衡,国内物价水平也被指令性计划所冻结,尽管人民币汇率严重高估,但它并未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
  二、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4)。1979年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部门一家经营改为多家经营。由于我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规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
  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从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 我国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贸易外汇1美元=2.80元人民币;官方牌价即非贸易外汇1美元=1.50元人民币。前者主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从属费用的结算;后者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且仍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随着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我国相应调低了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使之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相接近。1984年底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已调至1美元=2.7963元人民币,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持平。
  2.第二阶段(1985~1990)。在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下,外贸企业政策性亏损,加重了财政补贴的负担,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生产厂商对双重汇率提出异议。1985年1月1日,我国又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币。
  事实上,1986年随着全国性外汇调剂业务的全面展开,又形成了统一的官方牌价与千差万别的市场调剂汇价并存的新双轨制。而且当时全国各地的外汇调剂市场,在每一时点上,市场汇率水平不尽相同。这种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制一直延续到1993年底。其间,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从开始试办时的人为定价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过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而西方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一定成效。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有意识地运用汇率政策调节经济与外贸,对人民币汇率作了相应持续下调。1995年8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 日再次调低至1美元=3.0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0日又调至1美元=3.20元人民币。
  从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放弃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管理浮动。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币汇率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1986年7月5日,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调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币。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汇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调,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币调至当日的4.7221 元人民币。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下调,并由此前的4.7221调至当日的5.2221元人民币。
  从改革开放以后至1991年4月9日的十余年间,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别实施过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与公布牌价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以及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体制;二是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按市场情况调整,且呈大幅贬值趋势,这与同期人民币对内实际价值大幅贬值以及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三是在人民币官方汇率的调整机制上,做过多种有益的尝试,如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小幅逐步调整方式以及一次性大幅调整的方式,这些为以后实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奠定了基础;四是市场汇率的机制逐步完善;五是市场汇率的调节作用在我国显得越来越大。
  3.第三阶段(1991~1993)。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币官方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其基本特点是,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即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要求,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调低,但仍赶不上水涨船高的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
  4.第四阶段(1994~2005)。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 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稳,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政府承诺:在2000年之前,将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
  事实上,1994年我国已开始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并已削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中的绝大多数限制,如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安排已完全废除,而绝大多数经常项目交易的用汇和资金转移也不再受到限制。
  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后仍保留的经常帐户下非贸易非经营性交易的汇兑限制;1996年7月, 又消除了因私用汇的汇兑限制,扩大了供汇范围,提高了供汇标准,超过标准的购汇在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起初后即可购汇;1996年7月1日,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也全面纳入全国统一的银行结售汇体系,从而取消了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尚存的经常项目汇兑限制。
  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将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14条第2款所规定的过渡性安排,并正式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 我国将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
  2001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郭树清指出,根据中美1998年签订的有关协议,中国承诺将扩大人民币弹性。因此,如果现在中国选择钉住其它币种或采取一揽子货币联系汇率制度,不但会违背承诺,还是一种后退。增加汇率弹性是现实的选择。中国现阶段仍将以稳定汇率为主,同时用足每日3‰的汇率浮动区间,使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今后将采取措施,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如有效利用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调整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结汇制度。
  三、人民币汇率安排的新阶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第 16 号文——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事宜公告。其主要内容如下: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3)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4)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5)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一次的人民币汇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弃单盯美元,改盯一篮子货币,以建立调节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此次人民币短期升值来看,这将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同时,释放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并能淡化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从长远战略来看,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安排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近条件。
  人民币简介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其正式的ISO 4217简称为CNY(ChiNa Yuan),不过国际上更常用的缩写是RMB(Ren Min Bi);在数字前一般加上“¥”表示人民币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 行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以第五套为主,还有部分第四套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圆)(人民币元Renminbi Yuan,简写“RMB”,以“¥”为代号)。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人民币没有规定法定含 金量,它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目前,市场流通的人民币共有12种券别,分别为1、2、5分,1、 2、5角,1、2、5、10、20、50、100元。按照法律规定,人民币中元币以上为主币,其余角币、分币为辅币。 形成主辅币三步进位制,即1元 =10角=100分。按照材料的自然属性划分有金属币(亦称硬币)、 纸币(亦称钞票)。无论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可缩写成RMB),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50多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以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两套人民币同时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1角券别有4种(包括1种硬币),2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两次对1角纸币进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满版水印,调整背面颜色。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这套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社会主义特色和创新意识的货币,主题画面紧扣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元素丰富。这套人民币发行时值计划经济时代,货币发行被认为是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生活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情。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求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能有计划地进行。因此,货币发行与物资分配,严格由中央(并非条条专政下的中国人民银行)综合平衡,全面安排。其坚持货币一元化,巩固独立自主、长期稳定的货币,成为世界上少有的稳定货币。
  【第四套人民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五套人民币】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正式公布人民币汇率。四十多年来,在不同的时期,人民币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52)。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因此,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最初不是按两国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而是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建国初期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是物价水平,这是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汇率安排。
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节节上涨。如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以1949年6月为100,到1950年3月则上涨至2242.93。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国外物价趋跌的价格对比关系,根据前述政策要求,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调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旧人民币,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人民币汇价下调49次。至于和其他外汇的汇价,则是根据它们对美元的汇价进行间接套算的结果。
从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 同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大量抢购战备物资,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我“封锁禁运”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降低外汇汇价,以利于推动本国进口。因此,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汇率政策的重点也由“推动出口”改变为“进出口兼顾”,并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1952年12月,人民币汇价调高至1美元=26170元旧人民币。
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对外贸易主要由私营进出口商经营。人民币汇率的及时调整,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保证出口的增长。
2.第二阶段(1953~1972)。从1953年起,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对外贸易开始由国营公司统一经营,而且主要产品的价格也纳入国家计划。计划经济本身要求对人民币的汇价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同时,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确立,各国之间的汇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再加上我国同西方工业国家的直接贸易关系和借贷关系很少,因此,西方各货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在国内物价水平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我国进行建国以来的首次币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自采用新人民币后,1955年至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2.4618元新人民币。
1971年12月18日, 美元兑黄金官价宣布贬值7.89%,人民币汇率相应上调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币。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了稳定的方针,即在原定的汇率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逐渐同物价脱离。但这时国内外物价差距扩大,进口与出口的成本悬殊,于是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口统负盈亏、实行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的办法,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调节作用减弱。
3.第三阶段(1973~1978)。1973年3月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为了避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73年开始频繁地调整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调整了61次),而且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采用了钉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所选用的“篮”中货币都是在我国对外贸易的计价货币中占比重较大的外币,并以这些货币加权平均汇价的变动情况,作为人民币汇价相应调整的依据。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价政策的直接目标仍是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针对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频繁,并呈逐渐升值之势。1972年为1 美元=2.24元人民币;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币;1977年为1美元=1.755元人民币。
自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外自我封闭,对内高度集权,直至80年代初,国家外汇基本上处于零储备状态,外贸进出口主要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且大体收支平衡,国内物价水平也被指令性计划所冻结,尽管人民币汇率严重高估,但它并未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
二、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4)。1979年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部门一家经营改为多家经营。由于我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规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
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从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 我国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贸易外汇1美元=2.80元人民币;官方牌价即非贸易外汇1美元=1.50元人民币。前者主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从属费用的结算;后者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且仍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随着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我国相应调低了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使之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相接近。1984年底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已调至1美元=2.7963元人民币,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持平。
2.第二阶段(1985~1990)。在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下,外贸企业政策性亏损,加重了财政补贴的负担,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生产厂商对双重汇率提出异议。1985年1月1日,我国又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币。
事实上,1986年随着全国性外汇调剂业务的全面展开,又形成了统一的官方牌价与千差万别的市场调剂汇价并存的新双轨制。而且当时全国各地的外汇调剂市场,在每一时点上,市场汇率水平不尽相同。这种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制一直延续到1993年底。其间,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从开始试办时的人为定价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过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而西方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一定成效。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有意识地运用汇率政策调节经济与外贸,对人民币汇率作了相应持续下调。1995年8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 日再次调低至1美元=3.0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0日又调至1美元=3.20元人民币。
从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放弃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管理浮动。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币汇率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1986年7月5日,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调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币。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汇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调,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币调至当日的4.7221 元人民币。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下调,并由此前的4.7221调至当日的5.2221元人民币。
从改革开放以后至1991年4月9日的十余年间,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别实施过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与公布牌价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以及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体制;二是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按市场情况调整,且呈大幅贬值趋势,这与同期人民币对内实际价值大幅贬值以及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三是在人民币官方汇率的调整机制上,做过多种有益的尝试,如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小幅逐步调整方式以及一次性大幅调整的方式,这些为以后实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奠定了基础;四是市场汇率的机制逐步完善;五是市场汇率的调节作用在我国显得越来越大。
3.第三阶段(1991~1993)。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币官方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其基本特点是,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即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要求,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调低,但仍赶不上水涨船高的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
4.第四阶段(1994~2005)。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 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稳,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政府承诺:在2000年之前,将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
事实上,1994年我国已开始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并已削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中的绝大多数限制,如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安排已完全废除,而绝大多数经常项目交易的用汇和资金转移也不再受到限制。
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后仍保留的经常帐户下非贸易非经营性交易的汇兑限制;1996年7月, 又消除了因私用汇的汇兑限制,扩大了供汇范围,提高了供汇标准,超过标准的购汇在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起初后即可购汇;1996年7月1日,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也全面纳入全国统一的银行结售汇体系,从而取消了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尚存的经常项目汇兑限制。
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将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14条第2款所规定的过渡性安排,并正式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 我国将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
2001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郭树清指出,根据中美1998年签订的有关协议,中国承诺将扩大人民币弹性。因此,如果现在中国选择钉住其它币种或采取一揽子货币联系汇率制度,不但会违背承诺,还是一种后退。增加汇率弹性是现实的选择。中国现阶段仍将以稳定汇率为主,同时用足每日3‰的汇率浮动区间,使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今后将采取措施,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如有效利用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调整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结汇制度。
三、人民币汇率安排的新阶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第 16 号文——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事宜公告。其主要内容如下: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3)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4)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5)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一次的人民币汇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弃单盯美元,改盯一篮子货币,以建立调节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此次人民币短期升值来看,这将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同时,释放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并能淡化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从长远战略来看,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安排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近条件。
人民币简介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其正式的ISO 4217简称为CNY(ChiNa Yuan),不过国际上更常用的缩写是RMB(Ren Min Bi);在数字前一般加上“¥”表示人民币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 行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以第五套为主,还有部分第四套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圆)(人民币元Renminbi Yuan,简写“RMB”,以“¥”为代号)。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人民币没有规定法定含 金量,它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目前,市场流通的人民币共有12种券别,分别为1、2、5分,1、 2、5角,1、2、5、10、20、50、100元。按照法律规定,人民币中元币以上为主币,其余角币、分币为辅币。 形成主辅币三步进位制,即1元 =10角=100分。按照材料的自然属性划分有金属币(亦称硬币)、 纸币(亦称钞票)。无论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可缩写成RMB),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50多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以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两套人民币同时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1角券别有4种(包括1种硬币),2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两次对1角纸币进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满版水印,调整背面颜色。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这套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社会主义特色和创新意识的货币,主题画面紧扣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元素丰富。这套人民币发行时值计划经济时代,货币发行被认为是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生活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情。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求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能有计划地进行。因此,货币发行与物资分配,严格由中央(并非条条专政下的中国人民银行)综合平衡,全面安排。其坚持货币一元化,巩固独立自主、长期稳定的货币,成为世界上少有的稳定货币。
【第四套人民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五套人民币】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上面有个介绍是错的!第一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兑换的关系为:第一套的10000元兑换第二套人民币的1元,而不是一千元换一元。
人民币在我国货币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货币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人民币在我国货币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
1、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共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12种面额62种版别。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2、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
第二套人民币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
3、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
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
4、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种面额。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
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5、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
扩展资料:
人民币从1948年发行算起来,也67年了,67年期间,从解放初的恢复时期、五六十年代的大生产时期、国家建设时期、到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
2000年以后走向世界时期,这五套人民币完整记录了新中国发展的历程,现在看起来,如果你有完整的一到五套人民币,它实际上就是新中国的典型的革命史
已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五套人民币中每套都有几张龙头钞,第一套人民币完整的、品相好的价值在500万元以上。
但其中面值为一万元的牧马图、面值为五千元的蒙古包和面值为五百元的瞻德城价值占到全套比重的60%,三张品相好的基本上都在100万以上。
而第二套中国的大拾元,全品项的价值15万,三元钞也在3万以上,第三套中的红一毛和背绿一毛因为颜色不同价值也较高。
第四套中80版的50元因为发行较少,价值在2000-3000元左右,目前的第五套人民币中的部分钞票也已经有了收藏价值。
人民币的价值跟当时的发行量有很大关系,部分币种因为特殊时期或者科技因素等销毁很快,因此也比较稀有,一般这种币市场价、收藏价值都比较高,也比较难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民币

中国出了几版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从1元到50000元,版式共60种(也有说法是62种,超过2、3、4、5套的总和。如再细分更多,2-5套也是,介绍到某一张的时候会说明)。
1-01 壹元 工人和农民
正面:工人和农民
背面:花符
1-02 壹元 工厂
正面:工厂
背面:花符
1-02 壹元 工厂
正面:工厂
背面:花符
1-02 壹元 工厂
正面:工厂
背面:花符
1-02 壹元 工厂
正面:工厂
背面:花符
1-03 伍元 帆船
正面:帆船
背面:花符
1949.01.10 -- 1955.05.10
此券纸质有白与黄、厚与黑以及颜色不太相同之多种版式
1-04 伍元 牧羊
正面:牧羊
背面:花符
.
.
.
第三套人民币从1分到10元,版式共9种。
第四套人民币
作为十一界三中全会之后设计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其设计思想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票面运用了象征祥合的民族传统艺术图案。
第四套人民币从1角到100元,版式共9种。
第五套人民币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提高人民币反假和利于自动化处理的机读性能,第五套人民币于建国50周年大庆之际发行。
第五套人民币从1元到100元,到目前为止共发行了6种
我国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共发行了2张纪念钞,其与人民币等值流通。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50元纪念钞
正面 开国大典
背面 国徽、地球、和平鸽、铜狮、华表
迎接新世纪纪念钞
正面 中国龙
背面 中华世纪坛
就5版本
现已发行到第五套人民币了!就是我们常见到的红色100元,绿色50元等那版。
五版!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同时发行人民币,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发行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至目前止,已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文中所提人民币昨天、今天、明天的界定划分是:昨天是指第一至第四套人民币,今天指第五套人民币,明天指今后发行的人民币。希望通过对各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发行券别、版别及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与大家共同回顾人民币的过去,展望人民币美好的明天。
人民币的昨天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
1、发行背景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解放区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1948年,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了祖国大片土地,华北、西北、东北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发展生产、商品贸易等都要用钱、花钱、收付货币,但由于当时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不统一,货币比价不固定,货币间相互兑换十分繁难,迫切需要发行一种独立、统一、稳定的货币。
2、发行券别与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间从1948年12月1日至1953年12月止,期间共发行12种券别,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券。有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3、特点
第一套人民币带有明显的战争时代色彩。一是印制质量粗糙,印制技术、工艺不统一,纸张易磨损;二是票面设计图案比较单调,色彩变化少;三是票券的面额、版制种类繁多;四是面额大(最大的50000元),单位价值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不便;五是票券防伪功能差。
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
1、发行背景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开始发行的。50年代初,医治了战争创伤,制止了通货膨胀,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市场物价趋于稳定,货币制度也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加上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种类多、质量差、破损严重等弊病,国家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2、发行券别与版别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从1955年3月至1962年4月,共发行了11种券别,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券。共16种版别,其中:1分、2分、5分2种(纸、硬币各一种);1角、2角、5角各1种;1元、2元券各2种;3元券1种;5元券2种;10元券1种。
3、特点
一是消除了战时痕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版别少,面额小,单位价值大,方便流通;二是版面图案体现了各民族大团结,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具有好看、好认、好算、好使用“四好”特点;三是精心制作,印制技术和纸张质量都比第一套人民币好,防伪性能增强;四是钞券的印制,由部分依靠外援过渡到本国独立印制,1961年我国自制的水印纸研制成功,即用在第二套人民币钞券上。
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
1、发行背景
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60年代初,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好转,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促进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进一步发展,方便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货币使用,国务院决定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使我国货币制度进一步完善。
2、发行券别与版别
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和更换,共陆续发行7种券别,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券。13种版别,其中:1角4种(纸3种、硬1种),2角、5角、1元各2种(纸、硬各1种),2元、5元券各1种。至此,我国第三套人民币各券别、版别发行齐全。
3、特点
一是体现了当时的建设方针和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格;二是采用了手雕与机雕相结合等多种先进技术,印制精细,对各券别近似图案颜色进行调整,使不同面额钞券有所区别,既方便使用又美观大方;三是体现了我国全部自行印制钞券的能力,实现了从设计、制版到纸张、原材料、印制设备全部国产化,同时,由于油墨、纸张、制版、印刷等技术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防伪性能;四是各种券别结构,经过调整,进一步趋于合理,加之纸币、硬币品种丰富,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和市场货币流通的需要。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
1、发行背景
第四套人民币是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货币需要量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使我国货币制度更进一步得以完善。
2、发行券别与版别
第四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从1987年4月至1992年8月发行完毕。共发行9种券别,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6种主币和1角、5角3种辅币。版别有80版和90版两种,在80年代陆续发行的各种券别人民币,均为1980年版,此外,50元、100元、1元、2元券开始发行1990年版。
3、特点
一是体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二是突出了防伪性能,反映了我国印钞技术水平的提高。

中国一共发行了几套人民币?

截至2019年6月,中国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71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除外)。目前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扩展资料:
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陈列出来的五套人民币中,与后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人民币(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桥图案券外)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与汉字面额的排列均为自右向左,
而1952年毛主席审阅票版时,提出人民币行名排列应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排列一律改为由左向右了。
人民币发行需遵循原则:
(1)集中统一发行。它是指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央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的流通。
(2)计划发行。它是指人民币的发行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货币改造发行的计划进行,发行量由国务院统一掌握。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3)经济发行。它又称信用发行,是指货币的发行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生产增长、商品流通的扩大、货币流通量也需要相应增加,
我们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反对财政发行,即反对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而增加货币的发行,反对由于财政向银行透支,引起银行过度地发行货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起至1953年5月10日止,一共发行12面额,62个版别。尽管它的历史只有半个多世纪,印刷技术和纸质都带有时代的遗憾,但从它的政治经济意义、版别图案特色和目前的存世数量等方面来看,都是其他纸币无法比拟的。第一套人民币都以“农村收割打场”、“传统的帆船”、“矿车和驴子”及“新华门”等作为正面图案,真实地反映了那时人民翻身解放、耕者有其田的喜悦心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用纸币进行政治宣传,也是第一套人民币的独创,为了防伪的需要,第一套人民币的一些版别图案中隐入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如“解放”“自由”、“自力更生”、“革命胜利”等。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国家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连续几年收大于支,国家商品库存、黄金储备也连年增加,货币制度也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0000元),而且单位价值较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另外,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62种),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比较严重。 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和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和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命令。命令指出:为适应国家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在财政收支平衡和金融物价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巩固我国的货币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币(第二套人民币),收回旧币(第一套人民币),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每种券别版面均印有汉、藏、蒙、维吾尔四种文字。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后,一切货币收付、交易计价、契约、合同、单据、凭证、帐簿记载及国际间的清算等,均以第二套人民币为计算单位。所有在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前的一切债权债务,包括国家公债也按法定比率折合第二套人民币计算和清偿。所有第一套人民币均由中国人民银行按法定比率收回。 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当天发行1分、2分、3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0种,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券1种。同时,为便于流通,国务院发布发行金属分币的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金属分币(简称硬分币),与纸分币等值,混合流通。后来,对1元券和5元券的图案、花纹又分别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币的版别由开始公布的11种增加到16种。1964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券,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7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张1972年版5角券止,经过12年时间,共发行7种面额、8种原版、9种票券。如果按冠号、印制工艺和钞纸的不同至少可细分为24种。 第三套人民币较第二套人民币又有新的特点: 一是主题思想鲜明,内容相互呼应,极富民族特色。两种原版的1角券正面均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只是一个是侧视图,一个是正视图,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图,象征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5角券正面为纺织车间图,象征发展轻工业。三种面额角券背面分别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等组成的图案,象征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3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2、5元券背面的石油矿井和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工业;10元券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 二是进一步打破了边框式设计思想。我国旧式钞票的设计思想是封闭式的,图案全部被围在一个矩形花框内。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已经做了一些打破这种模式的尝试,改为上下边框,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做了更大胆的突破:主币取消了上边框,下边框也有较大变形,成为富有民族风格的图案3辅币除最初设计的枣红色1角券仍保留了变形的底边框外,全部取消了边框,成为开放式构图。这样,在较小的票面上显得画面开阔、深远。 三是色彩丰富。第二套人民币由于印刷技术所限,基本上是单色的,这样的票面既不够美观,也不利于防伪。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除了有一个基本色调外,还采用了多色印刷技术,这就使得画面色调活泼、丰富,又提高了防伪性能。 四是增设了壮文,调整了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排序和印制位置。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蒙、维、藏文的基础上,接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建议增设了壮文,并重新按蒙、藏、维、壮顺序排列。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位置也根据票面图案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 五是缩小了票幅。1961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缩小新版人民币票幅”的报告,主要原因是我国连续两年农业遭受自然灾害,为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棉等纤维原料和胡麻油消耗,10月29日获国务院批准。因此,第三套人民币各种面额票券均比第二套人民币同面额票券的票幅有一定比例的缩小,既便利了流通使用,又节约了印制费用。 六是画面设计和先进技术相结合。50年代,国际印钞业已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机雕、接线等新技术,在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中,由于美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集体创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除主景工艺完全采用手雕外,面值文字的衬底花纹或花符图案多采用机雕技术。例如10元券面值衬底,则是利用机雕网状线与手工装饰相结合,形成向日葵花盘的效果。在其他票券面值衬底图案设计中,还使用了接线技术,大大提高了钞票的防假性能。 第三套人民币是我国目前发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上流通。这套人民币以其主题思想鲜明、设计风格新颖、券别结构合理、主辅币品种齐全、印刷工艺先进并有较强的防伪性能等特点,在我国货币发行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收藏角度分析,是最有前景和潜力的一套人民币。
记得采纳啊
五套人民币。
人民币(缩写:RMB;ISO 4217代码:CNY;符号:¥)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于1948年12月1日首次发行的货币。
建国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至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为止共发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纸币、硬币和塑料钞、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1955年5月10日全面停止流通。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生产,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以后,经中共中央批准,以各解放区印钞厂为基础,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到哪里。这套人民币共设计生产了12种面值、62种版别。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共有11种面额、13种版别。第二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已经着手进行全国范围的经济恢复与建设,金融物价已趋稳定,财经状况好转,并争取两三年内根本好转的形势下,为适应国内外经济情况而进行的货币改革。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0年4月20日开始发行, 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共7种面额,分币仍采用第二套的。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1元4种硬币。票面尺幅较第二套小,面额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这是我国自行设计、使用自己研制生产的印钞专用设备和固定水印钞票纸印制的,是我国印钞造币工业进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新时期的重要标志。
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从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到1985年定案,历时18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三次上报方案,于1985年国务院常务会批准,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共9种面额、12种版别。
第五套人民币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8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历史背景
到现在一共5套
五套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陆续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陆续发行。当时,中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生产。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是在经济发展、商品零售额增加、货币需要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9月28日以后发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
扩展资料: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首次正式确定人民币的符号。因为人民币单位为“元”,而“元”的汉语拼音是“yuán”,因此,人民币符号就采用“元”字汉语拼音字母中的第一个字母“Y”。
为了区别“Y”和阿拉伯数字之间的误认和误写,就在“Y”字上加上两横而写成“¥”,读音仍为 “元”。从此,人们就开始用“¥”符号表示人民币,在书写数字金额时用它作封头符号了,如人民币100元写作“¥100”或者“RMB ¥1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币

解放后的十块钱人民是什么样的?

总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1953年发行的应该是第一套(1948年开始在解放区发行)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起至1953年5月10日止,一共发行12面额,62个版别。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当天发行1分、2分、3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0种,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券1种。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7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张1972年版5角券止,经过12年时间,共发行7种面额、8种原版、9种票券。如果按冠号、印制工艺和钞纸的不同至少可细分为24种。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1980年版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的发行是我国货币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目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科技进步的有力证明,也是为建国五十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起至1953年5月10日止,一共发行12面额,62个版别。尽管它的历史只有半个多世纪,印刷技术和纸质都带有时代的遗憾,但从它的政治经济意义、版别图案特色和目前的存世数量等方面来看,都是其他纸币无法比拟的。第一套人民币都以“农村收割打场”、“传统的帆船”、“矿车和驴子”及“新华门”等作为正面图案,真实地反映了那时人民翻身解放、耕者有其田的喜悦心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用纸币进行政治宣传,也是第一套人民币的独创,为了防伪的需要,第一套人民币的一些版别图案中隐入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如“解放”“自由”、“自力更生”、“革命胜利”等。这是各套人民币图样集合的网址: http://hi.baidu.com/3551299/blog/item/9d259d3568f3938fa61e124c.html希望您满意~!

第五套人民币都有什么版本?

两种版本,1999版和2005版。第五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于1999年10月1日起发行,至2002年底,纸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和硬币1角、1元、5角已经陆续问世。
扩展资料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彩稿设计,是聘请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专家罗工柳、侯一民、周令钊等为主完成的。
第五套人民币的彩稿设计工作则全部是由印钞造币企业的专业设计人员承担完成的,这标志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完全能够独立完成人民币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的所有工作,将跻身国际印钞造币先进行列。
2015年11月12日,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正式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取消第四套人民币里的1角2角5角2元纸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五套人民币
1、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8种面额,其中1元有纸币、硬币2种。
2、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第五套人民币取消第四套人民币里的1角、2角、5角和2元纸币,恢复了20元纸币。
3、2020年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央行定于2020年11月5日起发行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
应答时间:2020-12-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100元有3个版本 99版 2005版 2015版
50元、20元有2个版本 99版 2005版
10元大的版类是2个,99版和2005版,因为99版试验了数字白水印,根据数字白水印的印刷又分:横水(就是10之间有横杠,其中又细分为宽水,中水,窄水)、白数字水印1和0之间没有横杠的称为“普水”;99版10元的冠号的阿拉伯数字前2位的第2位是红黑双色印刷,因为1这个数字不能使用双色,只能使用单一的红色,根据这个,第2位数字是1的,结合前面所说的白水印的特征又被成为“横水红”或“普水红”;2005版就没有这些分别了
5元2个版本 99版和2005版
1元只有1个版本 99版(但根据荧光粉的现象,在紫光灯下有的冠号的币会出现类似满天星那样的荧光点,十分漂亮,这类被细分为“金沙”类)
第五套人民币没有发行角钞,角钞仍沿用第四套少数民族版的角钞。
第五套人民币有1999年版和2019年版。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
扩展资料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
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