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瓷器简介,中国十大瓷器的介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5 20:37:19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十大著名瓷器

中国十大著名瓷器如下说明。
1、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元代的瓷器,是元末时期青花瓷中的罕见国宝,口小瘦长,瓶身还印有牡丹花,中间 部位印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画面,生动形象。它的成交价在7.1亿元人民币,且全世界只有三件,是瓷器中最顶级的存在。
2、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这是乾隆年代官窑花瓶,体态均匀,瓶身印有鲤鱼图案,瓶口还有吉字,是吉祥富贵的象征,是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竞拍价格高达2.541亿元人民币,可见极其珍贵。
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这是元代青花瓷器,整体看起来颈短身宽,瓶身印有鬼谷子下山的故事,生动逼真。在2005年,以1400万英镑拍出约人民币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最高最高拍卖纪录。
4、明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这是汉族传统陶瓷的艺术珍品,是皇帝的御用就被,口宽底瘦,瓶身印有生动的图画,在2014年的拍卖会上,以2.5亿港元竞拍拿下,创下中国瓷器在香港拍卖的最高纪录。
5、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这是在当时藏深宫的国宝级文物,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葫芦,寓意着皇上万寿无疆。据报道,是我国第一件身价上2亿的乾隆粉彩瓷。
6、北宋汝窑青釉葵花洗,这是中国瓷器的巅峰,具有九千年的历史,在香港苏富比以2.08亿港币成交,是极其珍贵的瓷器。
7、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这是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器中具有带变相的作品,碗上印有盛开的杏花,杨柳和烟子,还有乾隆亲提的诗句,在拍卖会上以1.23亿人民币拍出。
8、霁蓝釉粉彩开光花鸟暗刻松石绿如意双耳尊,这是在乾隆时期非常宝贵的官窑珍品,存世量十几件,在拍卖会上更是以天价拍出,由起初的800美元上升到16000000美元,创造了中国艺术品在西方市场的奇迹。
9、 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这是俗称古月轩的瓷器,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外形小巧秀丽,两侧有“双耳”,布局均匀,色彩鲜丽,在拍卖会上以1.15亿港元卖出。
10、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这是大清乾隆年间所制,瓶身印有红色蛟龙,气势磅礴,底部还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在北京拍卖会上以8344万元成交。
中国十大著名瓷器:
1、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景德镇窑产品,瓷质。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萧何、韩信和艄公的形象绘制的富有个性,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
2、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清乾隆年代官窑花瓶,体态匀称,色泽饱满典雅,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大气富贵,恰到好处地映衬了瓶颈上的红色“吉”字中所蕴含的吉祥之意。
该拍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叹为观止,属于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罐高27.5cm,口径21cm,腹径33cm,足径20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
使用进口钴料绘出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
4、明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5、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
本品轧道锦地,密绘洋花绽放,恰合于乾隆皇帝对繁缛纹饰之好,以卍寿为主题,缠枝宝相花为饰,象征乾隆帝万寿无疆之意。技精艺绝,极为难得。
6、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此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作六瓣葵花式,浅腹圈足,足微外敞。通体施华腴莹彻之青釉,细纹冰裂隐隐,底有三支钉小若芝麻。釉色淡绿如天青,宛如“千峰翠色”,葵花式形制别致罕见,可谓旷世之珍。
7、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该碗绘有杏花盛开,春风吹绿柳,双燕比翼飞。侧面有乾隆御笔行楷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碗底有蓝楷书款《乾隆年制》。该碗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工艺精湛,乃为乾隆珐琅彩瓷器杰作。
8、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此件拍品正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造型小巧秀丽,颈部饰以卷草形双耳,垂肩处的如意纹饰雅致婉丽。瓶身主题图案为“花石锦鸡”,寓意锦上添花。
锦鸡栖立于树干之上,侧旁以粉红花卉、玲珑洞石相衬,“新枝含浅绿,晓萼散轻红”;二句题诗,与画面相得益彰。整个画面布局匀称,淡雅细腻,色彩相互层叠,富丽多姿,堪称难得一见的佳作。
9、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
这是大清乾隆年间所制,瓶身印有红色蛟龙,气势磅礴,底部还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
10、霁蓝釉粉彩开光花鸟暗刻松石绿如意双耳尊
这是在乾隆时期非常宝贵的官窑珍品,存世量十几件,在拍卖会上更是以天价拍出。

中国陶瓷介绍

对于中国的陶瓷,你了解多少?你知道陶瓷有多少种类吗?你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吗?从丝绸织路开始,中国于国外的贸易增多,让欧洲的一些国家了解到中国的丝绸以及陶瓷,还记得陶瓷的单词是怎么写吗?没错,由于陶瓷给西方国家的印象比较深,在他们眼中,陶瓷就是中国的意思。陶瓷从古代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朝代,有其不同的代表。在陶器中大部分是花瓶,茶壶,盆罐,缸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类物品,在陶瓷的发展史上,以唐朝和宋朝的陶器最为杰出。在唐朝中最著名的,唐三彩,而宋朝,由于人民比较富裕,有多余的钱财供人们玩了,因此这时的陶瓷有了极大的发展,有很多的名窑就在这一段时间产生,比如景德镇窑、耀州窑、龙泉窑等等。耀州窑产地在陕西铜川,其地产的陶瓷具有精美的外表,比较薄的瓷壁,兵器在陶瓷上的画色比较干净清晰,是宋代著名的瓷器发源地之一。磁州窑在当今河北彭城内,因为此地盛产磁石泥,因此从这里生产出来的瓷器就具有磁性,磁州窑生产的瓷器在颜色上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其图案色彩是黑色的,在白色的花瓶上配合黑色的纹路,给人一种比较另类的感觉。景德镇窑,这个比较出名,就在现在的景德镇,此地生产出来的瓷器给人一种晶莹透亮,并且有玉石般温润的感觉,并且做工比较精巧,图案画风比较有韵味,是宋代比较杰出的瓷器发源地之一,在后人中的影响也比较深刻。最后想说一下龙泉窑,龙泉窑中瓷器的特点为图案的颜色多是青色,并且有很高的光泽度,做工方面当然也比较精细,由于当时喜欢这种瓷器的人比较多,龙泉窑自然而然的也成为宋朝几大名窑之一。在纹饰方面,大致上分为以下几种,和合如意图、金玉满堂图、独占鳌头图、海水纹等等,主要是给人带来福气,或者祝寿,又或者好彩头的意思,当然,比较有名的瓷器在纹饰方面不会差,主要是晶莹度,透亮度的不同,观赏性也不同。

中国十大瓷器的介绍

中国十大瓷器的介绍如下:
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保养方法
瓷器都是易碎品,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鉴赏藏品时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尽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时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绒布垫好,赏看时不要互相传递,一人赏看结束应重置于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观赏。
瓶、罐、 尊等瓷器一般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移动时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在取放时 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或损坏。薄胎器皿,胎薄、质轻、娇气,移动、安放时更要小心,要双手捧底,忌用单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体型较长,还需防风吹倒。
刚买回来的高温釉或釉下彩瓷器,应先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再用洗洁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干水分后用盒子装上,盒中应有泡沫充垫,且加了泡沫后直径不能超过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应松紧适当,同时应避免挤压,以防损伤藏品。
出土的低温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会渗入很多杂物,甚至会出现脱釉脱彩的现象,应先在胎釉之间加入少量的粘合剂,在彩上再涂较软的粘合剂以防彩釉大面积脱 落。如果是在地下埋藏较长时间的高温釉或釉下彩,在瓷器表面还产生很多钙质、硅质化合物,即土锈。可先用清水清洗一次,用3%双氧水浸泡3小时左右,再用清水浸泡30小时以上,用清洁白布清洗,一般可除去土锈。
如果除不尽,可用刷子醮上醋酸,刷在土锈处,5小时后用医用手术刀斜削除去土锈,刀片只能向一个方向削。待大部分土锈去除后,再用白洁布和牙膏清洗直到土锈完全去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温釉和釉下彩。

瓷器的介绍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中国四大名瓷是哪四大名瓷

中国四大名瓷是:青花瓷、粉彩瓷、玲珑瓷、颜色釉瓷。
1、青花瓷,淡雅隽逸,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四大名瓷之首,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工匠们以含有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在上面盖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早在唐宋青花瓷就初见端倪,并在永宣迎来发展高峰,后又因乾隆粉彩的发展在当时走向衰退,而当代的景德镇陶瓷青花则继承了各代青花的优点。
2、粉彩瓷,粉润丰腴,粉彩瓷脱胎于珐琅彩,继承于明代出现的五彩瓷,是一种典型的釉上彩,画面粉润柔和,色彩丰腴富丽堂皇,它需要在事先烧制好的白瓷釉面上勾出图案,再填上一层玻璃白,然后用彩料描绘洗染,入炉二次烘烤而成,因为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所以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会呈现出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彩绘的表现力。
3、玲珑瓷,玲珑瓷是在明宣德年间镂空制瓷工艺的基础上面,创造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镶玻璃的瓷器,以玲珑剔透,晶莹雅致,而蜚声中外,它融青花技艺之长,集雕镂艺术之妙,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露出米粒状的洞,被人们称为玲珑眼,后经多次施釉填平米洞,并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碧绿透明的玲珑。
4、颜色釉瓷,颜色釉瓷是通过在用料里添加金属氧化物,经过特定的温度和窑炉气氛,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用万紫千红来形容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颜色釉,那是非常恰当的,从隋唐到南方越窑和北方唐三彩,到入宋后景德镇影青瓷,中国是使用颜色釉料装饰陶瓷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瓷器简介: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瓷器简介一百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上下五千的历史沉淀了许许多多不可多得的文化珍宝,留下的文化珍宝有一项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陶瓷,中国是陶瓷之乡。陶瓷艺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陶瓷艺术是中国优秀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民族的宝贵财富,瓷器是我国重要的文物,是中国人民的独特创造。中国闻名于世界,瓷器在其中起了其重要的作用,陶瓷艺术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的交流起到了一种互通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供你参考。谢谢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 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也都设有窑场,形成独自的窑系。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罐、壶、瓶、盒等,多为日常用品,陈设品较少。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而今已知时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瓷器

中国古代有名的瓷器

中国古代有名的瓷器,以宋代的汝钧官哥定、元代的青花瓷、明代的五彩斗彩祭红瓷娇黄釉瓷为出名;真品收藏价值十分高的。
宋代:官、汝、定、哥、钧等名窑的瓷器。
元代:青花瓷。
明代:青花瓷,斗彩瓷,粉彩瓷 ……
清代:青花瓷,斗彩瓷,粉彩瓷,五彩瓷,珐琅瓷
太多了,大概可以分以下这些吧。
宋代:官、汝、定、哥、钧等名窑的瓷器。
元代:青花瓷。
明代:青花瓷,斗彩瓷,粉彩瓷 ……
清代:青花瓷,斗彩瓷,粉彩瓷,五彩瓷,珐琅瓷 ……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青花瓷算一种吧
1,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2,薄胎瓷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江西景德镇传统瓷器品种中最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
3,雕塑瓷
雕塑瓷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雕塑而烧制成立体陶瓷的艺术品,它的制作需经模印、锒嵌和镂、堆、塑、雕刻等多道手工工艺操作自经高温烧炼才能完成。
4,颜色釉瓷
颜色釉瓷是江西景德镇传统陶瓷烧造的珍品,其釉色可谓五彩缤纷,晶莹夺目,被誉之为人造宝石,是瓷都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5,粉彩瓷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花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薄胎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雕塑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色釉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粉彩瓷

中国瓷器的起源及发展史

中国瓷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其发展历史悠久且丰富多样。
一:古代瓷器的起源
瓷器最初的形式是由陶器演变而来的。远古时代,人们发现经过火烧的泥土会变得坚硬,这就是最初的陶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掌握了更高的烧窑技术,发现了瓷土,并学会了在陶器表面施釉,这就诞生了最早的瓷器。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瓷器起源于商周时期。
二:瓷器的发展
进入唐代,瓷器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唐代的瓷器造型丰富,色彩艳丽,尤其是唐三彩,以其独特的黄、绿、白三色釉料闻名于世。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又一高峰,出现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各自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艺。元代以后,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的中心,其生产的青花瓷、釉里红等瓷器被誉为“瓷中之王”。
三:瓷器的影响
中国瓷器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世界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从16世纪开始,中国瓷器大量出口到欧洲,引发了欧洲的“瓷器热”。欧洲各国纷纷仿制中国瓷器,推动了欧洲瓷器的发展。同时,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史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从最初的陶器,到精美的瓷器,再到影响世界的陶瓷艺术,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瓷器的介绍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 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也都设有窑场,形成独自的窑系。所谓窑系,是指某一著名窑场与附近或外省的一些窑场均生产某一种或几种相同类型的产品,这些窑场就构成一个窑系,以主要和最有影响的窑场命名。浙江是中国最早形成窑系的地区,其原因可能与这里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制瓷业特别发达有关。
越窑生产青瓷与黑瓷,到西晋晚期也生产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点彩,以打破青瓷的单色格调。
三国时越窑的产品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或青黄色少见;器型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泡菜坛等日用瓷。西晋时又出现了了扁壶、鸡壶、烛台和辟邪等新产品。南朝时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莲瓣或莲花作为装饰。从三国到隋统一前的数百年中,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的品种繁多,式样新颖,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用具。
此外,在南方当时还有婺州窑、湘阴窑和丰城窑等著名窑址。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罐、壶、瓶、盒等,多为日常用品,陈设品较少。莲瓣罐是北朝典型产品。它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圆系、条系的区别,均从肩至腹堆塑成肥硕的莲瓣,有六瓣或八瓣不等,底有圈足。最能代表北方青瓷生产水平的器物,是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4件莲花尊。其体积最大的一件高约70厘米,口至肩部有三周贴花,饰飞天纹、宝相花纹、兽面纹和蟠龙纹。肩有六系,其下有六层堆塑上覆下仰莲瓣纹。
北方瓷器生产虽晚于南方数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产之后,便迅速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并结合北方的人文特点,导致了白瓷的出现。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的,两者的区别仅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不同。瓷土含铁量少则胎呈白色,含铁量多则胎色较暗,呈灰、浅灰或深灰色。就瓷器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釉瓷向彩瓷发展的,无论是褐绿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红,还是斗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都是以白色为衬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所以,白瓷的产生,对瓷器的发展有及深远的影响,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
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南长沙窑的复彩瓷均有较大的发展。
其中,长沙窑的瓷器在亚非13个国家、73个地点都有出土,说明它的影响遍及国内外。从其产品中的胡人雕塑、椰枣、棕榈纹样及书写阿拉伯文等方面来看,可能出现了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瓷器。
宋代(公元960-1279年)在唐代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并称于世的现象。
元代(公元1279-1368年)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钴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作画,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青花瓷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它一经在景德镇出现,就以极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成为生产的主流达数百年之久,并远销国内各地及亚、非诸国;釉里红是用铜红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绘以纹饰,在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呈釉下红彩的瓷器。釉里红的烧成难度大,成品率底,尤其是色纯正者少。釉里红呈色鲜艳,白地红花引人瞩目,极受人们的欢迎。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景德镇作为“瓷都”的确立,使景德镇窑统治明清两代瓷坛长达数百年,直至今日。当时,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是景德镇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陶瓷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进入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绘瓷和橄榄釉青瓷(即广东近海一带的窑口生产的碗和作为储藏容器的罐)。输出的地区与国别有:东北亚的朝鲜与日本;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此时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扬州或明州(今宁波)经朝鲜或直达日本的航线;二是从广州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湾的航线。当时有些船只继续沿阿拉伯半岛西航可达非洲。前述亚非各国中世纪遗迹出土晚唐五代宋初的瓷器,就是经过这两条航线而运输的。
宋元到明初是中国瓷输出的第二个阶段。这时向外国输出的瓷器品种主要是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黑彩瓷,吉州窑瓷,赣州窑瓷,福建、两广一些窑所产青瓷,建窑黑瓷,浙江金华铁店窑仿钧釉瓷,磁州窑瓷,定窑瓷,耀州窑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朝鲜新安海底沉船经11次发掘,出土陶瓷器2万余万件,除极个别的为朝鲜瓷和日本瓷外,均属中国所产,其中绝大多数已判明所属窑口。宋元外销瓷输往的国家较前大为增加,有东北亚、东南亚的全部国家,南亚和西亚的大部分国家,非洲东海岸各国及内陆的津巴布韦等国。宋、元、明初时期的航线,主要有航行到东北亚、东南亚诸国的航线及通往波斯湾等地的印度洋航线。这时期中国航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印度洋航线上。一是可从波斯湾沿海岸向西行进而到达红海的吉达港,然后上岸陆行至麦加;也可以在苏丹边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驮行至尼罗河,再顺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开罗);还可以从红海口越曼德海峡到东非诸国。二是开辟了从马尔代夫马累港直达非洲东海岸的横渡印度洋的航线。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还有些在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称为纹章瓷。这时期的外销瓷数量很大,17世纪每年输出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达百万件。输出的国家有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运输路线一条是从中国福建、广东沿海港口西行达非洲,继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达西欧诸国;另一条是从福建漳州、厦门诸港至菲律宾马尼拉,然后越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上岸后陆行,经墨西哥城达大西洋岸港口韦腊克鲁斯港,再上船东行达西欧诸国。在17和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希望能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