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国货币汇率,世界上各国的货币汇率是是如何形成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4 15:07:45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依靠什么标准定的?

在加上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货币分析说和金融资产说,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汇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
国际借贷说是美国经济学家葛逊在1861年提出的,他以金本位制度为背景,较为完善地阐述了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他认为,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引起的,而外汇的供求主要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可分为流动借贷和固定借贷。流动借贷是指已经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固定借贷是尚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只有流动借贷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在一国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流动借贷中,如果债权大于债务,外汇的供给就会大于外汇的需求,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相反,如果一定时期内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债务大于债权,外汇的需求就会大于外汇的供给,最终导致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购买力平价说是20世纪20年代初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率先提出的。其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需要外币是因为外币在其发行国国内具有购买力,相应地人们需要本币也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国内具有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应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最有影响的汇率理论,由于它是从货币基本功能的角度分析货币的交换比率,合乎逻辑,表达简洁,在计算均衡汇率和分析汇率水平时被广泛应用,我国的换汇成本说就是 购买力平价说的实际应用。
汇兑心理说是1927年由法国巴黎大学教授艾伯特·阿夫塔里昂根据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提出的。他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但个人之所以需要外汇不是因为外汇本身具有购买力,而是由于个人对国外商品和劳务的某种欲望。这种欲望又是由个人的主观评价决定的,外汇就如同商品一样,对各人有不同的边际效用。因此,决定外汇供求进而决定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外汇的心理判断与预测。
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变动是由货币市场失衡引发的,引发货币市场失衡有各种因素:国内外货币供给的变化、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通过对各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而最终决定汇率水平。货币分析说最突出的贡献是它对浮动汇率制下现实汇率的超调现象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概括。
金融资产说阐述了金融资产的供求对汇率的决定性影响,认为一国居民可持有三种资产,即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其总额应等于本国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当各种资产供给量发生变动,或者居民对各种资产的需求量发生变动时,原有的资产组合平衡就被打破,这时居民就会对现有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自己的意愿持有量,达到新的资产市场均衡。在对国内外资产持有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的替换就会引起外汇供求量的变化,从而带来外汇汇率的变化。

各国之间货币的汇率是怎么得出来的?

要说汇率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咱手里的货币的历史。So,还是按以往的套路来,咱先讲个故事,举个栗子。
  从前有个笨笨国和小白国,笨笨国盛产奶油,小白国盛产白米饭。此前,因为信息闭塞,笨笨国祖祖辈辈都吃奶油,个个胖的不成样子;而小白国则祖祖辈辈吃白米饭,因为没有油水,个个都瘦不拉几的。
  直到有一天,笨笨国的人来小白国旅游,带了点特产——白米饭回去,并发了朋友圈:《震惊!这种食物胜过仙丹!高血脂的人都在看......》。顿时,这文章在笨笨国朋友圈疯转。于是,很多笨笨国的人开始试图用笨币购买小白国的白米饭,假设两国货币初始兑换比例是,笨币:白币=1:1。
  后来,吃惯了奶油的笨笨国人发现,这白米饭只是尝尝鲜,换个口味,长期吃这个不习惯,没有油水。于是,笨笨国对于白米饭的进口量逐渐减少。
  可小白国不一样了,由于长期没有油水,很多人因为没有营养饿死了。因此当小白国发现奶油后,需求量暴增:虽然他们胖,但至少不会饿死啊,我们可以用白米饭和奶油搭配着吃,既有营养又不会饿死。于是小白国对于奶油的进口量逐年增长。
  小白国用大量的白币去购买奶油,使得笨笨国的奶油交易市场都充斥的白币,笨币越来越少。笨笨国的人发现:这样下去,如果还是按照1:1的比例跟他们做交易,咱就亏大发了!两种币购买力一样,小白国的人就可以用大量白币买遍全笨笨国。同时,小白国政府也用贸易赚来的笨币去进口奶油。
  于是,笨笨国的人在与小白国的人做交易时便开始提价:笨币要升值!即笨币:白币=1:2,否则不干!
  由于笨币稀缺,供不应求,加上小白国千千万万的人处在饥饿边缘,于是小白国便同意了。
  这样一来,笨币和白币的汇率就形成了。
  汇率,说白了就是钱的价格,用1个单位笨币可以兑换2个单位白币。汇率形成的本质就是由于两国或多国之间贸易,而造成两种或多种货币供求关系不平衡,于是便产生货币兑换比率,即汇率。
  在现实社会中,自从人类以纸币取缔了以物换物的时代后,汇率便一直存在。直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IMF成员国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美元霸权由此兴起。但这体系不好的地方在于,IMF成员国与美元的汇率是固定的。显然,货币的供求都是动态的,因此汇率也应该是动态的,否则一方将会在国际贸易中吃大亏(就像例子中的笨笨国)。由于当时的美元储备制度不完善,美元的超发和顺差导致美国向全世界输出美元,同时还不贬值。这样一来,其他国家只能牺牲自己经济利益,管制外汇,贸易状况急剧恶化。
  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暴露无遗,并最终走向崩溃。随后,各国之间的汇率由固定制改为浮动制,这就是现代汇率体系的雏形。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强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量也越来越大。国家决定在2015年施行”8.11“汇改,简单说就是抛弃此前单一的美元—人民币单边供求体系汇率,变成一揽子货币—人民币的多变供求习题汇率,人民币浮动将更加频繁,但同时,中国也有更多的汇率调节空间来把控国际贸易平衡。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一个朋友曾经在朋友圈提出的一个问题,第一个做翻译的人是怎么做出翻译的,然后当时我一看到这个问题就思考了好久,最后终于让我想到了,那就是对相同的物品做出解释。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苹果,中国人指着说是“苹果”,美国人指着说“Apple”,翻译就这样产生了。而货币的汇率就像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只要找一件相同的物品,然后再看每种货币对于这同一件物品的价格,最后就能得到汇率了。
简单来说就是找一个中间物品,可以衡量每种货币价值的物品,而最适合当这个中间物品的东西,无疑就是黄金了,而且控制了黄金的库存,几乎就能控制全球的经济了,每种货币之间的汇率都是按照黄金的价格来计算的,比如说一个国家的货币买一克黄金需要一块,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买一克黄金需要十块,那么这两个国家的货币汇率就是1比10。

当然这个中间物品也不一定非得是黄金,其它的东西也可以,只是黄金是一个最佳选择而已,用铜铁之类的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它们的价值没有黄金高而已。我觉得还有一种可以做这个中间物品,那就是石油,因为石油交易在世界各国之间也比较频繁,价值也比较高,就像黄金一样。
除了货币的汇率之外,还有很多的计量单位,都是有一个参考标准来算出比值的,就像是我们对于质量都用斤,公斤之类的,西方则用磅,我们说距离都是里,公里,西方则有英里。但是像这些都有统一的国际标准,货币不可能全世界统一,所以就必须有汇率。

为什么各国的货币之间会存在汇率呢?汇率由什么决定?详细点。

  为什么各国的货币之间会存在汇率呢?
  产生原因
  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开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元,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
  汇率由什么决定?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外汇市场中,市场人士都十分关注各国的各种经济数据,如国民经济总产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利率变化等在外汇市场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各种数据指标与汇率变动的关系和影响,才能进一步找寻汇率变动的规律,主动地在外汇市场寻找投资投机时机和防范外汇风险
  在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因素影响汇率变动,列举如下:
  一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汇率趋势的主导因素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变动决定汇率的中长期走势
  二国民收入一般讲,国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费水平提高,对本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对本币的额外需求将提高本币价值,造成外汇贬值当然,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汇率是贬或升,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如果国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给而提高,则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得以加强,外汇汇率就会下跌如果国民收入因扩大政府开支或扩大总需求而提高,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超额的需求必然要通过扩大进口来满足,这就使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就会上涨
  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因为汇率是两国币值的对比,发行货币过多的国家,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因此在该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时,就要付出比原来多的该国货币
  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将改变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对债券收益外币价值的预期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亏损,进口有利在外汇市场上,外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需要减少,从而引起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相反,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降低,外汇汇率一般会下跌
  四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则本币由于稀少而更有价值通常货币供给减少与银根紧缩信贷紧缩相伴而行,从而造成总需求产量和就业下降,商品价格也下降,本币价值提高,外汇汇率将相应地下跌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超额货币则以通货膨胀形式表现出来,本国商品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这将会促进相对低廉的外国商品大量进口,外汇汇率将上涨
  五财政收支一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对国际收支有很大影响财政赤字扩大,将增加总需求,常常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及通货膨胀加剧,结果本币购买力下降,外汇需求增加,进而推动汇率上涨当然,如果财政赤字扩大时,在货币政策方面辅之以严格控制货币量提高利率的举措,反而会吸引外资流入,使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六利率
  利率在一定条件下对汇率的短期影响很大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引起资金特别是短期资金的流动而引起作用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国利率差异大于两国远期即期汇率差异,资金便会由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从而有利于利率较高国家的国际收支要注意的是,利率水平对汇率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从决定汇率升降趋势的基本因素看,其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汇率的变动起暂时的影响
  七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
  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的变动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央行都尽力协调各国间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力图通过影响外汇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来达到支持本国货币稳定的目的,中央银行影响外汇市场的主要手段是:调整本国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汇率;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对资本流动实行外汇管制
  八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
  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越演越烈,投机者往往拥有雄厚的实力,可以在外汇市场上推波助澜,使汇率的变动远远偏离其均衡水平投机者常利用市场顺势对某一币种发动攻击,攻势之强,使各国央行甚至西方七国央行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也难以阻挡过度的投机活动加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阻碍正常的外汇交易,歪曲外汇供求关系
  另外,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研究者,包括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和技术分析员资金交易员等每天致力于汇市走势的研究,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及对市场交易人员心理的影响以及交易者自身对市场走势的预测都是影响汇率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当市场预计某种货币趋跌时,交易者会大量抛售该货币,造成该货币汇率下浮的事实;反之,当人们预计某种货币趋于坚挺时,又会大量买进该种货币,使其汇率上扬由于公众预期具有投机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加剧了汇率短期波动的振荡
  九政治与突发因素
  由于资本首先具有追求安全的特性,因此,政治及突发性因素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是直接和迅速的,包括政局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战争经济制裁和自然灾害等另外,西方国家大选也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政治与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及临时性,使市场难以预测,故容易对市场构成冲击波,一旦市场对消息作出反应并将其消化后,原有消息的影响力就大为削弱
  总之,影响汇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这些因素同时起作用,有时个别因素起作用,有时甚至起互相抵消的作用,有时这个因素起主要作用,另一因素起次要作用但是从一段长时间来观察,汇率变化的规律是受国际收支的状况和通货膨胀所制约,因而是决定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利率因素和汇率政策只能起从属作用,即助长或削弱基本因素所起的作用一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情况下,各国的货币政策中,将汇率确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已成为政策目标之一通常,中央银行运用三大政策工具来执行货币政策,即存款准备金政策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投机活动只是在其它因素所决定的汇价基本趋势基础上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美元和人民币,他们不是一个东西,肯定要有一个换算比例,就好像我们拿钱去买菜,它也是明码标价,那个价格就是比例,没有比例怎么购买,货币互换和买菜其实是一个道理,欧洲国家都用欧元,他们内部就没有汇率了,因为使用的是一个货币。汇率的决定由长期和短期之分,长期主要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短期看市场供求、投机因素、短期的经济波动,等等。
1、货币是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衡量单位。
2、在任何贸易行为中,基本准则是等价交换。
3、在银本位和金本位时代,任何货币都是和银或者金之间有相当固定的比值关系的,这是一个国家发行货币的基本原则。
4、现今国际贸易中各国的币值比原则上仍然是按照金作为中间值做等价交换的,但汇市有一定的波动范围,不会完全一致。
5、很多西方国家的币值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在几百年的殖民历史的过程中,通过战争和不平的贸易掠夺了发展中国家巨大的财富,从而在货币的定值上处于绝对的优势。
扩展资料:
汇率种类:
(1)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划分,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①固定汇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并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②浮动汇率。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其涨落基本自由,一国货币市场原则上没有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但必要时可进行干预。
(2)按制订汇率的方法划分,有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①基本汇率。各国在制定汇率时必须选择某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对比对象,这种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根据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制订出对它的汇率,这个汇率就是基本汇率。
一般美元是国际支付中使用较多的货币,各国都把美元当作制定汇率的主要货币,常把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②套算汇率。是指各国按照对美元的基本汇率套算出的直接反映其他货币之间价值比率的汇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汇率

世界各国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回顾和了解汇率制度,可以使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都钉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弹性汇率。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尽管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固定汇率制解体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与黄金储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货币间的汇兑平价只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映,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不断下降,美元灾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特别是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
  3、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讲,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
  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1).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它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
  (2).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一百多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
  (3).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
  (4).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钱的汇率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

有两种理论用来解释汇率的决定问题
1、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 指出,货币汇率应该按照每个国家之间的相对物价为标准,也就是说,两个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以一固定揽子的货物和服务来计算)的比例。因此,如果物价上升或出现通胀,货币就应该贬值,得到相应的补偿。
2、汇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指出,在汇率和利率之间应该有套戥的机会。它的意思是,一个货币的升值或贬值,都应该会随着利率的改变而被抵消。
比方说,如果美元利率比日元利率高的话,那么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美元兑日圆应该会下跌。它的理据是,由于持有日圆要付出利息,所以投资者便需要通过汇率下跌来得到相应的补偿。
扩展资料
影响汇率的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从外汇市场的交易来看,国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构成外汇交易的基础,因此它们也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
例如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元在国际经济市场上长期处于下降的状况,而日元正好相反,一直不断升值,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长期以来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日本持续出现巨额顺差。
仅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贸易部分来看,当一国进口增加而产生逆差时,该国对外国货币产生额外的需求,这时,在外汇市场就会引起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当一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时,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与外汇供给的增长,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说是根据其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因此,在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其实际购买力也就下降,于是其对外比价也会下跌。
当然如果对方国家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幅度恰好一致,两者就会相互抵消,两国货币间的名义汇率可以不受影响,然而这种情况毕竟少见,一般来说,两国通货膨胀率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汇率上升。
3、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别国来说上升较快,会使该国增加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果会使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相对于其可得到的外汇供给来说趋于增加,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不过在这里注意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是由于出口增加而推动的,那么经济较快增长伴随着出口的高速增长,此时出口增加往往超过进口增加,其汇率不跌反而上升;
二是如果国内外投资者把该国经济增长率较高看成是经济前景看好,资本收益率提高的反映,那么就可能扩大对该国的投资,以至抵消经常项目的赤字,这时,该国汇率亦可能不是下跌而是上升.我国就同时存在着这两种情况,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中国一直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汇率

各国的货币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楼上说的 似乎没办法解释为什么日元汇率那么低了
自由浮动汇率是向楼上说的这样决定的
它体现了完全由市场供求因素决定的货币汇率
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采用自由浮动汇率
还有受官方管制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脏脏浮动)或爬行钉住汇率制(crawling peg)
爬行钉住汇率制(crawling peg)
是视通货膨胀情况,允许货币逐渐升值或贬值的一种汇率制度。在此制度下,平时汇率是固定不变的,但视通货膨胀的程度而定,必要时可每个一段时间作微小的调整。
肮脏互动汇率制/有管理浮动汇率制(dirty float/managed float)
指一种官方不公开汇率目标的汇率制度。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通过干预外汇市场以使汇率维持在其不公开的目标水平,而目标水平可能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日本 中国 新加坡等国均采用非自由浮动汇率制
而美国 欧盟的货币也并非就是完全自由浮动
理论上供求决定了市场价格 但是其实很多时候 知识是不能学的太死的
汇率的决定是一国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决定一个国家货币汇率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经济,贸易,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简单的说:汇率就是财富的比值
我和你说的通俗一点吧
很久以前,A国和B国相互贸易往来,都是用贵金属做货币,假如都是成色一样的金币做货币,那么,就不存在兑换的问题,汇率就是1:1
后来A国想了坏点子,把黄金的成色全都换成了原来的一般,那么B国的商人也不傻,他们到A国来兑换的时候就一个B币换2个A币,这样汇率就是2:1,于是就产生了汇率的概念。
后来,时代在发展啊,到了纸币时代了,那一张破纸值什么钱啊,其实啊,纸币是国家信用,那国家信用靠什么来支撑呢?一是靠国家所拥有的财富,二靠政局的稳定与否,简单的理解所有货币价值=国家财富价值,那么汇率就是以下公式;
汇率=A国财富价值/B国财富价值=A国单位货币价值/B单位国货币价值
货单位币价值=国家财富/单位货币数量
看什么影响汇率,就看什么影响国家财富
一、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汇率趋势的主导因素。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AB两国要相互贸易哦,不可以闭关锁国嘛,A国从B国年底一盘算,挣了钱,贸易顺差。那么就是A国财富增加,B国财富减少,那么比如影响到汇率的变动,导致货币价值提高,即A币更值钱,反之变理解
二、国民收入。比如年底一盘算,AB两国贸易收支相等,大家都没有赚到,但是A国人们勤劳无比,GDP猛增,而B国能就发展不利,GDP没有变。那么就是A国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单位货币数量也没变,导致单位货币价值提高,汇率发生变化。A币走强,更加值钱了。反之便可理解
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比如年底一盘算,AB两国贸易收支相等,大家都没有赚到,AB两国的国家财富也没有变化,可是A国人民银行脑袋一发热,把市场的货币量提高了一倍,就是说单位货币数量增加一倍,自然就是通货膨胀拉,那直接导致单位货币价值变成原来的1/2,钱不值钱了,那么导致汇率发生变动,A币走低,汇率也走低,反之就理解
四,利率水平的差异。假如AB所有情况都一样,但是A国利率比B国,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B国人为了获的高利息,把钱到存到A国去了。以较少的利息获得较大的财富增加,导致单位货币价值提高,汇率发生变动,A币走强,汇率走高。反之便可理解
五,政治局面和社会是否稳定,这个很容易理解,社会动荡,导致财富消失和外逃,社会财富减少,单位货币价值减少,汇率发生变动。

世界上各国的货币汇率是是如何形成的

建议看下汇率形成的相关书籍。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如今汇率形成的主要理论之一。
货币的价值在最初是建立在金本位基础之上,因此各国货币对金价都有一定比例。
而黄金价格在世界上具有同一性。由此形成了各国货币之间兑换的汇率。

世界各国货币兑换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会变

国家间的汇率变动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利率差异、财政和货币政策、汇率预期、外汇投机力量、政府的市场干预、经济增长率、宏观经济政策。拓展资料:汇率变动(fluctuations in exchange)是指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波动,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被转换成其他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是指汇率发生变化,或某货币相对于另一个货币价值的改变。引起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贸易、通货膨胀等。货币贬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下降,或称该国货币汇率下跌。汇率下跌的程度用货币贬值幅度来表示。货币升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上升,或称该国货币汇率上涨。汇率上涨的程度用货币升值幅度来表示。(一)国际收支状况。在间接标价法下:当一国对外经常项目收支处于顺差时,在外汇市场上则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反之,当一国国际支出大于收入时,该国即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在外汇市场上则表示为外汇(币)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外国货币汇率上升。(二)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时,其商品成本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必然上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削弱,引起出口减少,同时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进口增加,从而改变经常账户收支。此外,通货膨胀率差异还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作用于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反之,相对通货膨胀率较低的国家其货币汇率则会趋于升值。(三)利率差异。当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时,表示使用本国货币资金的成本上升,由此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国际短期资本由此趋利而入,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应相对增加。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四)财政、货币政策。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五)汇率预期。对汇率的心理预期正日益成为影响短期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心理因素只有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才会产生并起作用。(六)外汇投机力量。投机者如果预期某种货币将升值,就会大量购进该种货币,从而造成该种货币汇价的上升;反之,投机者若预期某种货币将贬值,就会大量抛售该种货币,从而造成该种货币汇价的即刻下跌。投机因素是外汇市场汇价短期波动的重要力量。(七)政府的市场干预(八)经济增长率。一般来讲,高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行市,但从长期看,却有力支持着本币的强劲势头。(九)宏观经济政策。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与紧的搭配上。

各国汇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我们平时从报纸上读到的都是名义汇率-E.
名义汇率是一国货币跟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之比.比如美元对德国马克是1.43DM/$或0.70$/DM.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美元可以换算成多少个马克.我们平时到银行去兑换就是按照名义汇率折算. 在本节及以后的章节中,我们通常以一单位外国货币换多少本国货币的形式来表示名义汇率.比如 8.26Yuan/$等. 这样的话, 如果E上升,也就意味着一单位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更多本国货币,那么我们说本国货币贬值;反之如果E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名义汇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但是这里我们想讨论的是汇率跟宏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名义汇率里我们看不到什么关系,所以对于宏观经济学学生而言,名义汇率并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 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时候进出口商关心的不仅仅是我的钱能换成国外多少钱,更在于我的钱能从你那儿买多少东西.如果我1块钱可以兑换成你100个外币,但是你国内的东西价格比我国内贵200倍,那我还是不能从你那儿进口东西.所以国内国外的价格在这里必须考虑进去. 怎么考虑? 假如我现在手里有1块钱人民币,国内价格是P,那么我可以买 1/P 个单位的中国货物. 如果我兑换成美元, 那么我可以得到 1/E 美元. 国外价格是P*,那么我可以买 1/EP* 个单位的美国货物. 换句话说, 中国 1/P单位的货物可以换得 1/EP*个单位的美国货物. 那也就是说, 1个单位的美国货物可以换成 EP*/P 个单位的中国货物. 这个概念就是十分重要的实际汇率 RER.
另一个角度看实际汇率: 同样一件货物,中国卖P/单位,美国卖P*/单位,换算成人民币就是EP*/单位.那么实际汇率其实就是同一件货物外国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价格与本国价格之比.这样进出口商就容易比较了:比如,汽车进口商需要决定是否进口汽车.他先看本国汽车市场价格P,然后看美国汽车市场价格P*,并将之换成EP*人民币,与本国价格P对比,如果高于本国价格,那么就不进口.如果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1单位外国货物换的本国货物多了,那么自然本国汇率贬值;反之RER下降本国汇率升值. 这个跟名义汇率一样. 用我们的第二个角度考虑,如果实际汇率上升,那么同一样东西外国卖得价格更高了,进口商利润空间减小,从而进口数量减少, 所以对本国进口商来说实际汇率贬值有害,而反之对本国出口商有利. 注意: 1. 我们讨论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都是谈的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理由开篇已经说过; 2. 虽然实际汇率贬值使进口数量Q(m)减少,但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的进口总额V(m)=Q(m)EP*=Q(m)*RER*P.现在Q下降,但RER上升,所以难以判断进口总额的变化方向.事实上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本国货币贬值期间,出口总额固然上升,但与之同时进口总额也有所上升.这就是因为Q(m)并没有减少太多,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进口依赖度很高.
以上的实际汇率是两国之间的汇率,我们称之为"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但是我们知道,客观世界中一个国家在跟许许多多国家进行贸易,那就有许许多多个双边实际汇率.这对我们的经济分析是十分麻烦的.能不能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多边实际汇率 Muit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 呢? 我们说可以. 比方说建立一个中国跟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多边实际汇率. 中国跟美国之间有一个双边实际汇率可以根据RER(US)=EP*/P计算得到,同样中国跟英国之间的双边实际汇率RER(ENG)也可以计算出来,跟印度RER(IND),跟韩国RER(KOR),跟伊拉克RER(IRA)等等都可以计算.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占中国向世界总出口的a%,出口到英国的占总出口b%,出口到印度的占c%,韩国的d%,伊拉克的e%.那么中国对世界的双边实际汇率(其实就是中国的多边实际汇率MRER,衡量的是一个单位世界货物可以换成多少单位的中国同样的货物)就是加权平均:
MRER=RER(US)a%+RER(ENG)b%+RER(IND)c%+RER(KORE)d%+RER(IRA)e%
这样算出的是出口方面的多边实际汇率,进口同样可以算出.为了方便起见,经济学家取进口多边实际汇率和出口多边实际汇率的平均作为最终一个国家的多边实际汇率.
总结: 实际汇率上升,说明国外货物贵了,本国汇率贬值,对出口有利,对进口有损;实际汇率下降,说明本国货物相对贵了,本国汇率升值,对进口有利,对出口有损.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将名义汇率E跟宏观经济参数之一利率联系起来的模型.这是名义汇率跟宏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一个桥梁,没有它,我们将无法具体分析名义汇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假设你现在有1美元,你可以有两个选择如何投资这个1美元.第一,你可以购买美国债券,这样你一年可以获得(1+i(t))美元;第二,你可以先换成1/E(t)马克,然后购买德国债券,这样一年后可以获得(1+i*(t))/E(t)马克,然后换成美金,你期望得到Ee(t+1)(1+i*(t))/E(t)的美元.其中Ee(t+1)是对时间段(t+1)汇率的预期.根据无投机市场条件,你在美国的投资回报应该等于你在德国的投资回报.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公式:
1+i(t)=Ee(t+1)(1+i*(t))/E(t),由数学估算我们可以近似得到:
i(t)=i*(t)+(Ee-E)/E
这就是著名的UIP条件等式(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虽然简单,却十分重要.比如,它可以解释金融危机的发生.如果人们对一个国家预期货币将会贬值,那么Ee上升,要保持这个等式,要么本国利率i(t)提高,要么现在的汇率E也要上升,也就是贬值.这正是我们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所看到的.该等式另一个意思是,如果两国汇率采用的是盯牢制,比如人民币盯住美元维持汇率在一稳定范围,那么E不变,同时如果人们相信中国能够盯牢美元,那么人们的汇率预期Ee也变化不大,这样的话,我们从等式中可以判断,两国的利率走向应该大致一样.这在实际生活中是被验证了的.

各国之间的汇率是怎么确定的

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汇率会因为利率、通货膨胀、国家的政治和每个国家的经济等原因而变动。汇率是由外汇市场决定。拓展资料:外汇市场开放予不同类型的买家和卖家以作广泛及连续的货币交易(外汇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时进行,即从GMT时间周日8:15至GMT时间周五22:00。即期汇率是指于当前的汇率,而远期汇率则指于当日报价及交易,但于未来特定日期支付的汇率)。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不应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内流。同时,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叫应付标价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为直接标价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兑119.05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