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宝专家马未都,马未都:我鉴定文物不戴手套,为什么说戴手套的多数是伪专家?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15 17:14:55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马未都是什么人物 你知道他吗

1、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
2、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3、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4、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5、2008年,马未都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

马未都在北京文化圈的地位有多高?

在收藏界,马未都的地位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大众专家”,称不上是顶尖,但也足以被普通收藏者们奉为偶像。
在一众收藏家中,马未都的独特在于他的表达能力很强,可以说是文学界最好的收藏家,收藏界最强的讲解人,他登上过很多节目,最著名的当属《百家讲坛》,他还自己举办节目,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能够将晦涩难懂的历史讲解的生动有趣,可见他已经将古董历史融会贯通。
最最重要的是,他对于文物真伪的判定,有着自己的严谨推理,能够通过历史事件来认定一件古董的真假,这点也是其他收藏家和专家们所不能及的。
马未都
马未都(dū),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
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
2008年,马未都登上“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同年获得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马未都

文玩清流—马未都:一生“捡漏”无数,但为何不贪漏?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都是中国古代的名人大家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诚信和德行首先是摆在第一位的,这也是我们能够做成功一件事情的根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开始被眼前的物质利益冲昏头脑,忘记了遵守老祖先们留下来的诚实守信这样的传统美德。他们的良心非常麻木,明明知道是骗局是假货,但却为了短暂的利益而妥协。在我们生活的各领域,都有类似这样欺骗和不诚实的情况出现。
文玩界清流--马未都
我们都知道,文物古玩领域是一个暴利的领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们制作了非常多精美的艺术品。现在我们把他们称之为古董。
在文玩领域,如果能够发掘出一件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那可以说离发家致富就不远了!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制作赝品,以次充好,借助这种方式获得利益。这样的现象真的非常普遍,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文玩行业鱼目混杂,听到就嗤之以鼻。不过有一个人却成为了文玩古董行业的一股清流,他就是马未都。
马未都在1955年出生于北京市,他的祖籍在山东,他也是一名文化学者,现在是观复博物馆的馆长和创办人。马未都在上学的时候就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多篇赞颂传统文化的文章,后来成为了青年文学的编辑。
热爱古董,经常捡漏
但他真正热爱的并不是文字,而是古董。对马未都来说,文字是一种谋生手段,但是文玩古董对他来说是毕生追求的梦想。
在空闲的时候,他总是会翻阅古典资料,了解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在1996年的时候,马未都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就是观复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列了非常多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藏品种类非常繁多,有陶瓷、玉器、画作等等。可是刚开始的时候,马未都只是喜欢收藏古玩,他手里的古玩珍品也是少之又少。不过他有一个癖好,就是捡漏,他经常会去古玩市场上淘宝贝,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还找出了几件古代的真品,借此赚了不少钱。可以说通过“捡漏”,马未都才能在文玩领域获得这么大的成就。
其实,马未都“捡漏”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藏品馆,而是文玩市场里面毫不起眼的小商小贩那里。一般进了店里,他会先大致看一下有没有什么别致的、跟书上的图画记载比较相似的文物,如果有的话,他就会发动自己的专业素养,开始考察和鉴定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真品,还是只是小商贩们为了卖得高价钱才仿制出来的赝品。
通过这一系列行云流水的观察,马未都基本上能够确定这个文物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当然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有好几次他觉得这个东西制作精良而且跟书上记载的文物很相似,结果花大价钱买回家之后才发现是赝品。
虽然会感到血亏 ,而马未都还是乐此不疲,对他来说,在古玩市场上站稳脚跟就要有这样的魄力,让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真的在这个行业尝到了甜头。他曾经在地摊上买到了一只汉代的鎏金蚕,后来拍卖了非常高的价钱;有一次他还在一个小店里淘到了一个明成化年间的仿汝窑瓷器,当时只有他手里的这个瓷器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完整的仿汝窑瓷器了,后来这个瓷器也以高价拍卖。
也是因为这两次捡漏的成功,马未都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神人。很多人都开始学着他去小商贩那里捡漏,也有很多的电视鉴宝节目开始邀请马未都去他们的节目做嘉宾,帮助他们以更专业、更有效的方式鉴别文玩珍宝。
面对诱惑,依旧诚信待人
有一次,马未都参加了一个鉴宝节目,他担任鉴宝嘉宾。参加鉴宝的宝物都会在第二天拿去拍卖。在节目开始之前,节目负责人决定退掉一件宝物,宝物的主人说这是一个康熙仿成化的瓷器,要价4万。但是当时节目组觉得这个宝物并不是一件真品,根本不值得在拍卖会上亮相,更不要是说4万了。况且如果在鉴宝会上出现了赝品,那肯定给节目组带来巨大的损失。
这件事情被马未都知道了,他亲自去看了这一件宝物,经过仔细的鉴定之后,他发现,这确实不是康熙年间仿成化的宝物,而是一件明朝成化年间的古物!当时节目组非常高兴,节目可以如期进行。但其实这个时候马未都也面对着一些考验。
如果他没有说出这件宝物的年代,而是说这件宝物是一个赝品,那就可以通过非常低的价格买到这个瓷器,然后转手以高价将这个瓷器卖出去,一定可以赚不少钱。但是当时马未都并没有这么做,他说出了这个瓷器的身价,后来,这件明朝成化年间的瓷器以220万的高价被人买走!
很多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说马未都傻,明明自己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只是说一点小慌就能够赚那么多钱,为什么不做呢?当时马未都就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够在文玩行业待这么久,就是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把诚信放在第一位。
他表示就算是面对再大的诱惑,自己也不会动摇,否则一定做不久。马未都还说,不仅仅是在文玩古董领域,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只有讲究诚信,才能打造自己的名气和闪光点,赢得人们的信任,获得长久的收益。
马未都一生“捡漏”无数,通过“捡漏”,他发现了不少的传世珍宝,还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博物馆,他通过“捡漏”积累了非常多的财富。但就是这样一个那么厉害的人,面对金钱面对诱惑却丝毫没有动摇,虽然爱“捡漏”,但是这种靠说谎来“捡漏”实现暴富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做。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马未都学习,做一个诚信的、实实在在的人,不为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收藏家马未都的个人经历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十余年里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20世纪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出版过《马说陶瓷》、《明清笔筒》、《马未都说收藏》、《中国古代门窗》等收藏类书籍。
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发表后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扩展资料
据马未都统计,历史上,中国经历了五次“收藏热”。第一次是北宋时期,第二次是晚明时期,第三次是康乾盛世,第四次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第五次就是当下。
1982年,马未都用1600元买下了第一件正式藏品—四扇屏。自此,他的收藏热一发不可收拾。摊上淘到的瓷器买回家,他躺在被窝里,一宿一宿地摸着看。“一是养眼,二是琢磨。”
1992年,在香港苏富比,马未都拍下了第一件艺术品。在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艺术品价值的时候,他已经“入道”深矣。
2011年,马未都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提出:“二流的制度比一流的人强”。他指出“现在文物鉴定根本没有形成一个行业,也就没有行规。文物知识很深奥,不是谁都能胜任的。文物收藏又很火爆,不少专业工作者或“疑似专业工作者”的机会就来了,电视里的好多“专家”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具备。”
他的话再次提醒收藏爱好者,人眼已经不可靠,光凭经验太不科学。专业的鉴定工具和一流的监管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收藏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马未都与他的观复博物馆

马未都是什么出身?

马未都出身具体如下:
马未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不仅如此,他还登上过百家讲坛,还跻身作家排行榜,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文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马未都的真实学历,其实只有小学四年级,当时他赶上了那段纷乱的时期,从此辍学下乡,成了一名光荣的知青,后来动乱结束,高考也恢复了,马未都却没了兴趣,转行当起了工人。
人物特点:
马未都人称马爷,文物鉴定专家,媒体人。这些年来他一直活跃于多种节目。即展现自己的才华,又突出自己的智慧。本行自不必多说,其他各门各类无不如数家珍。他博览群书,精通历史,识得人情,游戏于世故。懂得进退,一言一行莫不暗藏生机。
他的文物收藏,主要集中在早期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物质追求远远大于精神追求。当时潘家园一个品像好的官窑碗也只五元一个。随着知名度的提升,现在每天光从全国各地拿物件给他掌眼的,就高达上万。

马未都是什么族

汉族。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收藏专家、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马未都是汉族。马未都人称“马爷”,有“京城第一收藏家”之美誉,2008年走上央视《百家讲坛》,成为家喻户晓的收藏名家。

马未都是什么职业

马未都马未都(dū),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2008年,马未都登上“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中文名:马未都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55年3月22日职业:作家,学者,编剧,主要成就:创建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代表作品:《马未都说收藏》《醉文明》《中国古代门窗》《观复嘟嘟》《瓷之纹》《瓷之色》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星座:白羊座祖籍:山东荣成人物经历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发表后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1992年至今出版多部有关收藏的著作。1996年10月,在马未都的奔走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准成立了。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999年为配合世界建筑大会,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同建筑报合作,举办了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精美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给20万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开幕时也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内南小街,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2002年,马未都创办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2003年10月,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受到各界好评,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导展出盛况。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2005年,创办观复博物馆厦门馆。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2010年6月9日,成立观复基金会。2011年,马未都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提出:“二流的制度比一流的人强”。他指出“现在文物鉴定根本没有形成一个行业,也就没有行规。文物知识很深奥,不是谁都能胜任的。文物收藏又很火爆,不少专业工作者或“疑似专业工作者”的机会就来了,电视里的好多“专家”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具备。”他的话再次提醒收藏爱好者,人眼已经不可靠,光凭经验太不科学。专业的鉴定工具和一流的监管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收藏界。2016年11月1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筹备仪式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丛书发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马未都获得“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主要作品出版书籍(来源:)百家讲坛马未都先生于2008年1月1日起做客央视《百家讲坛》,先后播出52讲。分别为《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共10讲)、《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共23讲)、《马未都说玉器收藏》(共8讲)、《马未都说漆器收藏》(共3讲)和《马未都说收藏杂项》(共7讲),以及《薪火相传说收藏》。主持节目都嘟《都嘟》,马未都戏言“都嘟”二字颇有卖萌嫌疑,其实,“都”为本人,“嘟”是听他嘟嘟囔囔的意思。先生谦逊幽默如此,但《都嘟》却实为一档有态度、讲道理的文化脱口秀。《都嘟》的态度文化,还体现在这是一个可以根据网友的要求来策划选题的节目,也就是“您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可谓顺应民心的诚意之作。故而马先生为自己的节目赐名《都嘟》,意为无所不谈的自说自话,其中亦有自由之意。获奖记录2002年出版的图书《中国古代门窗》获得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人物评价他致力于关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研究和整理。

马未都:我鉴定文物不戴手套,为什么说戴手套的多数是伪专家?

马未都在古董行,不敢说是排名第一的大佬级人物,最起码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毕竟,人家在古董行风生水起的时候,好多人还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就错失了人生第一桶金。马未都捯饬文物的时代,恰恰是文物满大街白菜价的时代。千载难逢的时机,就这么眷顾了马未都。马未都可谓是名利双收,尤其是文物鉴定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因而,马未都言其“我鉴定文物不戴手套,戴手套的多数是伪专家,忽悠外行人”,这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鉴定文物戴手套,这基本上是文物鉴定类电视剧的套路。以行文考究著称的马伯庸所著《古董局中局》的许愿,鉴定珍贵瓷器也是戴着白手套。实际上,按照马未都多年的经验,戴白手套是分场合的。换言之,鉴定文物戴手套的多数是伪专家,动机多半是为了忽悠外行人。马未都就表示,我鉴定文物就不戴白手套。马未都这么说,也不是在忽悠人。大家可以看马未都鉴定文物的视频,基本上很少戴白手套。
戴白手套这一路数,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于收藏而言,鉴定无小事。毕竟,对普通人来说,一件文物可能是身家性命担保,鉴定失误就会让人家倾家荡产。因而,文物鉴定务必是慎之又慎。马未都表示,鉴定文物过程中,尤其是鉴定表面光滑的瓷器,严格意义上是不能戴白手套的。这里头的学问大了,瓷器本身就很光滑,戴白手套就会减小瓷器表面与手套的摩擦,一不留神就咣当一下掉地上了。
所以,在古董行中,基本上所有的鉴定门类都没有硬性要求非要戴白手套。马未都据此判断,敏锐指出戴白手套进行文物鉴定的人,基本上都是伪专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忽悠外行人。马未都又指出,在古董行的文物鉴定中,通常要求鉴定字画与高古玉器戴白手套。这主要是因为字画表面历经百年甚至千年,已经变得非常脆弱。倘若不戴白手套,人手上的汗渍就会对珍贵字画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说完书画,再言高古玉器,大家估计心里头又犯嘀咕了。高古玉器在鉴定的时候,要求务必保持文物本身的基本形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求戴手套。毕竟,一件真品高古玉器价格都是数十万起步,弥足珍贵啊!马未都着重强调,两大门类要求戴白手套,其他鉴定门类,则不要求戴白手套。倘若非书画与高古玉器戴白手套鉴定,戴着白手套鉴定,就极有可能是装腔作势,就是我们所说的伪专家。
马未都言他人不敢言之言,直言了当地说出古董行中这戴白手套的潜规则。古董行真假难辨,与其说是为了鉴定而鉴定,倒不如说是鉴定人心。马未都相对于其行里人来说,还是属于那种比较有良知的鉴定家。就冲着马未都所说“我鉴定文物不戴手套,戴手套的多数是伪专家,忽悠外行人”,就当得起马先生这样的称呼。大家对于马未都所说的戴白手套,有何高见呢?

马未都博物馆有很多历史珍品,为何看不到字画的痕迹?

因为马未都早年都是靠捡破烂为生,在那时,字画是上流社会的玩意,马未都靠捡破烂是不可能收到古董字画的。
马未都本身是一个普通工人,而收藏书画比瓷器等古董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识储备,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已经有许多收藏家收藏字画了,很少有人意识到瓷器等古董的价值。
因为字画不容易保存。字画经过长时间的氧化,在没有特意保存的情况下是很难留存下来的,所以马未都博物馆没有字画。
因为字画这种东西是难以保存的,所以数量并不是很多,然而马未都博物馆并没有收集到这些。
马未都,江湖人称马爷,是一位著名的古董收藏家。在很多人眼里,他和他的官府博物馆几乎成了古董收藏业的代名词。不过,官府博物馆虽然有很多名家产品,但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不收藏任何名家书画。当你走进博物馆,你会发现只有几幅现当代的绘画作品,它们显然只起装饰作用。为什么?
现代红木单板大画框、踏板、桌小盒尺寸:270×91×82厘米;109×30×16厘米;成交价:1265万元
首先,我们应该从在马尾都发财开始。马未都虽然现在很有名,但他不是学者,也不是收藏家。一开始,他只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普通工人。他与杂志社合作编辑了几篇关于古董收藏的文章,并与他一起进入了古董行业。
清初黄花梨上格双层明格柜成双,尺寸为99×49.5×181.5 cm×2,成交价1265万元
然而,书画作品比瓷器和其他器物需要更多的鉴赏知识。因此,当时相对缺乏收藏知识的马未都选择了从器物开始自己的收藏之路。他在收集器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因此扎根于这一领域。
清代中期,紫檀浮雕黑漆山水画,花鸟罗汉床,紫檀无腰炕桌,成交价1150万元
二是当时书画收藏与器物收藏的地位差距。我们都知道,书法和绘画自古以来就没有消失过。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大量的收藏家为名人的书画花了不少钱。这就导致了书画艺术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然而,在马未都收藏初期,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收藏的价值,甚至很少有人关注收藏。因此,它们可以以很低的价格买到。
明末,黄花梨单板卷头箱制作而成。尺寸为173.3×34.2×83.8厘米,成交价为1050万港元
这正是马未都的心愿。奋斗之初,他手头没有多少钱,所以选器皿是非常合适的。他眼高手低,口若悬河,一次次上演“空手白狼”。这是当时收藏界常见的手法,但马未都发挥得最好。他一步步扩大收藏范围,收集别人鄙视的破瓶子和瓦片。
清代紫檀木雕芙蓉寿山龙云宝座,尺寸:长140厘米,宽90厘米,高120厘米,成交价:952万元
以上两点正是马未都重视实物而非书画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要深入探究马爷不收藏书画的根本原因,就应该回到古董行业对从业者的极高要求上来。我们知道古董收藏行业的设计知识太多了。许多专家专攻技术,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改进,达到顶峰。很难做到全面。著名的马爷也是如此。
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高320厘米,宽190厘米,深75厘米。成交价943.8万元
马未都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对器物的追求。他已经掌握了这一领域,并培养了一流的鉴赏能力。但由于书画被搁置,马先生鉴别书画的能力不如器物,所以他对书画的收藏一直非常谨慎。马未都在整个收藏生涯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专业。正是这样,冠福博物馆的藏品才是高质量的。

《圆桌派》中的马未都都有哪些让你“拍案叫绝”的观点?

在八十年代,市场上几乎到处都是真品文物,很多人都将自己家中传下来的老物件拿到市场上卖,而且价格极低。不像现在,古玩市场遍地是雷,赝品横行,想找一件真玩意太难了。很多人都说马未都厉害,当年那么多收藏古玩的,就他闯了出来,其他人基本销声匿迹,为何会这样呢?马未都有一次提到过这个问题,他说当初一起玩古董的人,几乎都不见了,不是过了头,就是赔的倾家荡产,只有他越来越有名,为什么呢?全在于他对文物的态度。一般人玩古董,想的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等古董升值之后,狠狠赚一笔。马未都说:“当初卖了的其实也没赚多少钱,就算赚也是赚一阵子”。马未都提到,当初有一位台湾来的商人,要出大价钱买他200块钱淘来的一件玩意,他拒绝了,因为他不愿意卖文物,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他更希望通过文物来研究历史和文化。正是这种想法和行为,让马未都走上了一条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道路。他收藏古董,研究古董,开办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古董,了解其中的内涵,他觉得这是更有意义的事。从这时期,他便不再单纯是一位收藏家,更多地是一位文化的传播者。
马未都先生在电视节目中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这个观点获得很多人的认可与支持,历史学不是看了一些史书就可以,想要成为真正的历史学者,最起码得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如同福尔摩斯探案那样,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梳理出头绪,从杂七杂八的说法中寻找出最可信的一种。而有些历史真相可能确实没法在短期内获知,但是并不妨碍历史学者通过努力来靠近真相。越是如此,历史传达的道理才越有说服力。
我们常常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家人,还是延续家族生命,甚至更现实的是为了赚钱。但是马未都老师的观点是我听过最有意义的了,为了自己。这个是最切实际的,一个人能来到这世界,已经是很不容易,或许是上天想让他来这世间作出贡献,享受这一生的喜怒哀乐。用马未都说的一句很现实的话“人们谁不怕死,怕死的人,当然要为自己而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到人的年纪,说人年纪大了就变厚,整个人一厚,比如女演员再演少女那就是不像了,这个观点有点意思啊!好多有少女感的都是薄薄一片的感觉!
觉得他是一个经历丰富,知识渊博的人,他讲话语速快而流畅,博古论今,风趣幽默不枯燥,至今对他的“过我眼,即我有”的对待藏品的豁达态度印象深刻。我认为他对时下的一些现象的评论挺到位的,片尾的“脱手秀”能够让观众了解一些古文物的知识,从而了解一些历史,而历史,总是让人着迷的,会一直关注。
马未都作为收藏界的专家,对历史肯定有一定的研究。“学者”也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上说,马未都当然不算是历史学家,但说他是历史学者,不为过。“”,我认为他那让人拍案叫绝的观点是文明一定趋同,文化必须求异。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社会是锅粥,过了坎还有沟。八卦如同算卦,算卦都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