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冠中江南水乡作品赏析,吴冠中江南水乡系列是油画还是国画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2 23:12:39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吴家作坊画的是什么

画的是江南水景。
描绘江南水乡是吴冠中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和最典型的题材。这幅作品以寥寥几笔勾画了江南水乡安宁,白墙黑瓦庄严静谧,盘旋在屋顶的燕子给画面注入了一丝活泼,增添了动感。
作品解析:
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点线面,黑白灰,红黄绿”的吴家作坊风格。吴冠中用绘画形式中抽象的结构美去营造自己作品的意境,他捉住了江边村庄安静空幽的意蕴赋予了其独特的抽象艺术语言,产生强烈的视觉美感。
吴冠中用纯熟的绘画技法,柔和的色调将江南水乡的春光乍泄景色展现于笔墨丹青之上。画面充满诗意,布局精妙,线条准确有力,枝杆蜿蜒遒劲,富于变化而不呆板。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小村的黑瓦白墙,和谐而清新的色调,宁静而恬淡的境界,使画作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吴冠中江南水乡瓷盘子有收藏价值吗

吴冠中江南水乡瓷盘子有收藏价值。原因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稀有的收藏品。1、独特的艺术价值:江南水乡瓷盘子采用传统青花瓷技法,在细节和造型上融入了吴冠中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点,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2、稀有的收藏品:江南水乡瓷盘子是吴冠中的代表作之一,生产量有限,因此具有较高的稀有性和收藏价值。

除了2.36亿的《周庄》,吴冠中还有哪些作品刷过纪录?


吴冠中江南水乡
起拍价:RMB1,000
4月10日北京观芷
吴冠中水乡图
起拍价:RMB5,000
4月24日北京恒丰
吴冠中山水
估价:HKD2,000-4,000
4月9日书画艺拍
吴冠中江南水乡
起拍价:RMB5,000
4月24日北京恒丰
吴冠中山水
估价:HKD2,000-3,000
4月9日书画艺拍
吴冠中风景镜框
起拍价:SGD15,000
4月10日新加坡臻冠
吴冠中山水人物
估价:HKD8,000-12,000
4月9日书画艺拍

吴冠中作品有哪些?


《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吴冠中把自己多年对美术的思考写成了《绘画的形式美》、《造型艺术离不开人体美》、《关于抽象美》等文章,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要打一场“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1992年,吴冠中所写的《笔墨等于零》在明报周刊上发表以后,在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吴冠中江南水乡系列是油画还是国画

是国画
西画元素居多,画种没有明显的定义。
有人说他是艺术大师,不是国画大师
国画元素少

《桥之美》吴冠中作者资料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曾写《桥之美》。
艺术家生平

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吴冠中散文选》等
吴冠中(1919年10月29日-2010年7月25日),江苏吴江人。中国现代画家、书法家、美术理论家,享有“东方徐悲鸿”的美誉。吴冠中13岁时即以状元的成绩考入苏州美专学习美术。后来前往南京继续深造,师从徐悲鸿。在南京时期,他与徐悲鸿、朱屺瞻、冯雪峰等人合称南京画派四大家。1945年,吴冠中赴法国巴黎,进入巴黎美术学校深造。在巴黎时期,他接触到了西方绘画的创作理念,并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在1949年返回中国后,将西方绘画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吴冠中的作品风格独特、多样,包括油画、书法、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他的作品宏大而富有感染力,常常以自然景观(如桥梁、水乡等)为主题,展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与追求。他的代表作品《桥之美》即以桥梁为主题,以精湛的绘画技巧和鲜艳的色,表达了他对桥梁的热爱和对生命力与活力的追求。吴冠中是中国美术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多次展出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他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艺术成就也使他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1919年7月5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美学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文字相向杂出,让人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而文中的极具个性色彩的表达与《中国石拱桥》平实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 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 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1978 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 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 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 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 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 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 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 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目标:理解作者所写的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比较,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一些难句的情味。
课时:两课时(课内指导一课时,课外自读巩固一课时)
第一课时(课内指导)步骤:
○导入
○简介作者:吴冠中1919年生,中国现代画家。
○在早读课读过书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或看播放有关画面)思考:在作者看来, “桥”美在何处?你对此有什么感想,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提示: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术工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
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呢? 学生先思考或回答,教师再明确指导:
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
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像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随后,作者比较概括地写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这是对作者眼里的“桥之美”的进一步补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此后作者宕开一笔,开始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作者是所举实例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引导学生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赏析: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赏析: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赏析: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比较:《中国石拱桥》与本文的区别:中国石拱桥以准确的数据、例子等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是人对石拱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文则用艺术家的眼光对桥的美进行了描写和评价。
板书:桥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例:1、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感受特别) 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
2、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景致动人) 构成丰富画面
3、长桥之美(富于创造力)
4、风雨桥(形式独特)
第二课时(课外进行)
学生课外自读全文,把优美的句子抄在笔记本上,把难懂的句子找出来,与同学讨论或找老师课外辅导。
把生字词注音解释后抄在笔记本上。

【简介】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详介】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作者叙述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为了能让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个观念,文章从大家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人手,首先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接着以粗笔勾勒、大块涂抹的方式迅速将小桥、流水、人家提炼成构图所需要的块、线、面,并把它们搭配、组合起来,构成画面,强调了桥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又大而言之,指出桥在江南水乡和威尼斯同样在构成当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这段文字为读者开辟了一个视角:可以完全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桥,同时也为下文展开描述预设了心理准备。
课文随后举了四个例子,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像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随后,作者比较概括地写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这是对作者眼里的“桥之美”的进一步补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此后作者宕开一笔,开始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作者对所举实例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吴冠中作品多少钱

去雅昌看看吧
吴冠中 公园小景 镜心
估价 RMB 250,000-450,000
RMB 483,000
2012-09-15
中国嘉德
2
吴冠中 绿竹江南 立轴
估价 HKD 400,000-600,000
RMB 2,916,170
2012-10-07
中国嘉德
3
吴冠中 1989年作 巴黎蒙马特 镜框
估价 HKD 400,000-600,000
RMB 1,586,920
2012-10-08
香港蘇富比
4
吴冠中 1986年作 微雨笼溪桥 立轴
估价 HKD 500,000-700,000
RMB 1,194,280
2012-10-08
香港蘇富比
5
吴冠中 1990年作 星洲漳宜海滨 镜框
估价 HKD 700,000-900,000
RMB 2,175,880
2012-10-08
香港蘇富比
6
吴冠中 1978年作 西双版纳香蕉园 镜框
估价 HKD 1,000,000-1,500,000
RMB 2,372,200
2012-10-08
香港蘇富比
7
吴冠中 1989年作 江南水乡 镜框
估价 HKD 500,000-700,000
RMB 1,488,760
2012-10-08
香港蘇富比
最新的

杨明义是哪里人

杨明义杨明义1943年生于江苏苏州。画家。兼擅版画、水墨画。毕业于苏州工艺美专,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毕业于美国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海华归画院副院长。1978年因创作《水乡的节日》一画在写生中发现周庄,被称誉为“发现周庄第一人”。姓名:杨明义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苏州出生日期:1943年职业:画家毕业院校:美国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主要成就:世界华人艺术大奖20世纪艺术贡献奖勋章特别独立艺术家大奖中国画年度十大人物代表作品:《杭州西湖》《姑苏瑞雪夜》人物概述杨明义,1943年生于江苏苏州。196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留学,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1999年回国,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海华归画院副院长。1978年因创作《水乡的节日》一画在写生中发现周庄,被称誉为“发现周庄第一人”。杨明义擅山水,多以江南水乡风光入画,所作笔墨淋漓,格调清新典雅,富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和乡土气息。他首创新一代风格的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地表现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影响巨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杨明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际重要展览,并在亚、美、欧各地举办个人画展近40次,出版各类画册、文集40余种。1982年作品入选中国首次赴法国春季沙龙画展。1988年起,他的作品进入世界知名的纽约佳士德、苏富比国际拍卖行,成为国内少数几位最早进入国际知名拍卖行的画家。艺术评价记忆感怀2013年不少画江南的作品,还没看到像杨明义先生这样,浸泡在一个主题里这么多年。他会成为美术史单一主题的画家。杨明义先生的绘画语言已经非常娴熟了。他画每座桥,水墨和方法是有变化的。不能简单地说,他在画国画,他运用透视,运用西洋画处理景别的方式,融进水墨尺幅。你看中国古典画面里即便出现桥,不是这个形态。生活中的伤感和时间里的伤感,最好的去处就是你把它变成艺术,艺术给你的伤感不是伤感主义的,它是抒情的,内在的,它像是100首诗。诗容易伤怀,但它已经变成诗,变成一个纸面空间,可以不断回味。你一旦读会这首诗,它就属于你,不走开了。绘画、音乐、文学,不应该流于伤感主义,一旦这幅画引发你的伤感,它一定已经变成艺术,那是另一个层次的伤感:它变成美,变成诗,变成可以回味的,可以内在于生命,不会消失。这就是人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和画家其实是这个关系。艺术要比自然、比记忆还要迷人。我相信有一天大家会忽然发现,到江南去,到一个小镇去,已经找不到江南了:这就是百桥图的说服力!它可能比地理上的江南更有说服力。北方也可能是个反差,有情致的北方人,会对江南保留敬意和感怀。这是一个躁动的年代,像杨明义先生和一些古建保护者,在剧变中,在拆迁的尘埃中,会试图留下什么,转化为绘画,让艺术留住记忆。(陈丹青)宏大隽永杨明义先生作品的风格、气息、格调是比较独特的。是那种典型的江南诗意绘画的特质,在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水墨技巧方面是比较成熟的。光看作品,感觉作者一定是斯文儒雅的南方人,见他本人方觉有点印第安人的特色,粗犷、质朴,有一种彪悍的北方人的特点,皮肤黝黑,和他的作品形成的某种反差很有趣。可见这位壮汉心目中的艺术感觉细腻而富有诗意。艺术家的作品应该说基本是自然流露,很难造作。十多年来,他的作品一以贯之,淡淡的,朦胧着而且在不断完善着,升华着,不断提升着形式语言、风格表现的手法,经得住观赏和回味。艺术家有很多种,既有叱咤风云表现宏大叙事题材的画家,也有以传统笔墨坚守,注重艺术本体技艺型的好手,还有一批是抱着深层文化的意识,负有某种使命、又夹杂着痴迷爱好的执着型艺术家。能够把所有这些重叠在一起的是最幸福的画家,杨明义可算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在宏大叙事当中显现着细腻、精妙和纯美隽永。(冯远)出版《杭州西湖》《家乡梦境》《杨明义》《杨明义的艺术世界》《杨明义壬申画集》《苏州渔歌》《杨明义画扇》《杨明义写生作品集》《近日楼散记》《杨明义画集》《杨明义水墨集》《苏州渔歌》《四季》《旅美十年速写集》《杨明义画周庄》《明义画荷》《水墨水乡》《近日楼散记》馆藏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江苏省美术馆苏州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伦敦大英帝国博物馆等诸多中外美术馆美术学院、美国前总统布什和夫人社会名人等私人收藏家艺术年表2007年入选由CCTV-2艺术品投资、《中华工商时报》、《扬子晚报》、《美术》杂志、《收藏》杂志等28家社会主流及收藏艺术类核心媒体联合主办的“艺术之巅——2007强势媒体年度推荐书画名家”。2006年创作《埃及的记忆》2006年为《逸飞周庄》一书写序2005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两张8尺整张水乡画作。2005年开始着手创作江南百桥图2004年创作《印度印象》2003年为黄永玉玉氏山房美术馆所作《江南烟雨》2002年《水墨水乡》画册首发式由江苏省美术馆举行,同时展出杨明义作品50余幅2002年创作《春常在》作品由国务院总理朱_基出访柬埔寨时作为国礼赠送给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2002年获日本“新日本美术院”颁发的“最优秀国际艺术赏”。2002年《水墨·水乡》杨明义作品集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此画集由旅美画家陈丹青作序。2001年在香港举办由吴冠中题名的《杨明义画周庄》画展。2001年《北京晚报》、《中国书画报》发表文章《杨明义,发现周庄第一人》,《发现周庄》2000年香港出版由黄苗子题字的《明义画荷》集,集中了杨明义以“荷”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2000年获美国亚太艺术中心颁发的“二十世纪艺术贡献奖”勋章。200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2000年赴希腊、埃及、以色列等国写生游览。1999年水墨作品《雨中江南》获“二十世纪末亚太艺术大展”银奖。1999年介绍他的艺术经历的《近日楼散记》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在苏州美术馆举行此书的首发仪式的同时,举办“近日楼藏书现代化书画名家画展”展出杨明义历年收藏名家精品200余幅,市领导和群众近千人出席开幕式,杨明义为读者签名售书。1999年杨明义为家乡母校马医科中心小学捐款建立“杨明义艺术室”1999年杨明义返国工作。1998年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1998年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1998年获台北颁发的“第五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1998年在苏州举办“杨明义旅美速写展”,这是从他在美国画的四千多张速写作品中选出700多张参加展出,表现了他在美国的艺术经历和生活情景。后又在展出作品中选出400多张编印成册,次年《旅美十年杨明义速写集》由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1997年在家乡苏州举办“旅美十年——杨明义画展”,展出十余年来创作的水墨作品80余幅。1997年在苏州举办由香港出版,旅美画家陈逸飞作序的《杨明义写生画集》首发仪式,同时发行杨明义作品《胜似春光》有限印刷品。1997年返乡并为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大厅创作《春雾江南》大幅水墨画。1997年获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荣誉状。1997年作品《姑苏雪后》获全日本艺术赏。1996年杨明义画展在台北国父纪念馆隆重开幕,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为画展题词“下笔如有神”,台北的部分高层领导参观了画展。1995年在台北、台中同时举办个人画展,深获好评,台北著名评论家,画家何怀硕及一些美术界著名人士中举办的杨明义艺术研讨会,何怀硕发表了《寂寂无声牵梦魂》一文,介绍并赞扬杨明义的以江南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1995年杨明义的水墨画新作得到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黄苗子赞扬,他观后欣然题字“寒窗展读,为之眼明”。美术界前辈华君武在杨的作品上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1995年由黄永玉题字《杨明义近作》在香港出版。1995年获中日书画艺术交流金奖。1995年创作的《长发姑娘》一书在纽约出版,他画的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儿童读物在美国出版后被欧洲,非洲译成多种文字发行。1995年赴欧洲写生游览。1994年在美国创作的中国民间故事《贝壳姑娘和皇帝》一书在纽约出版,并获全美优秀插画作品奖,书内作品被选为美国中学教科书,杨明义简历和作品入编全美插画画家大百科全书。1994年题为“苏州渔歌”杨明义画展在香港展出,著名画家黄永玉和近百人出席了开幕酒会,这是杨在香港的第一次画展。著名画家亚明在画展序文中写道,“杨明义专写江南,自成面目,艺贵独创,明义是也”。1992年在台湾高雄举办杨明义壬申画展。1991年在纽约举办杨明义水墨画展。1990年纽约大学举办杨明义作品展,作品受到美国朋友的好评。1989年水墨画作品《杭州西湖》被选印成特种小型张邮票,在美国华盛顿举办20届世界邮政会议上和中国杭州同时发行,杨明义在美应邀出席首发仪式。会后,杨明义和美国东部邮政部长及中国邮政部长为观众签名。1989年美国布什总统和夫人收藏杨明义作品《月夜古桥》布什总统致函称赞扬明义的作品。1989年华盛顿SUSAN·CONWAY画廊举办杨明义水墨画展。“美国之音”电台采访杨明义专题的节目向全世界播放。1989年在纽约曼哈顿SOHO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1989年参加全美水墨画展并获奖。1989年为中国驻纽约领事馆作画。1988年杨明义作品在台北“皇冠艺文中心”展览,台北著名作家张曼娟著《水乡最深切的爱恋》一文发表,台北几大报刊,介绍杨明义的艺术。1988年大幅作品陈列在中国驻联合国官邸内。1988年五幅作品陈列纽约洲政府办公厅画廊,纽约洲洲长接见了艺术家。1988年和纽约曼哈顿SOHO,CAROLYN·HILL画廊签约,举办了第一次画展,中国驻联合国特权大使李鹿野及夫人,旅美画家王己千、王方宇、陈逸飞、艾轩、王沂东等近百人出席了开幕式。1987年赴美留学,先后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和纽约青年艺术同盟学院深造,并结识了纽约华裔艺术家王己千、王方宇等大收藏家,使之对传统的中国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今后杨的艺术发展起了很大作用。1987年在旧金山举办画展并讲学,向美国朋友推广中国艺术。1986—1982年在任苏州版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期间,创办了全国第一条版画廊—“苏州版画廊”,组织一系列国际和国内的艺术创作交流活动,并主持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国内国外版画作品邀请展—“姑苏之秋版画展”。连续四年在全国及国际上得到赞誉,取得了很大的反响。1985年江南水墨画作品开始在国内外报刊作广泛介绍,吴冠中、黄永玉等为介绍杨明义作品撰文。专刊介绍发表杨明义作品的杂志有香港《美术家》、上海《美术丛刊》、南京《江苏画刊》、天津《迎春花》中国画期刊、浙江《富春江画报》、北京《中国画》杂志、北京《中国文学》等,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李可染、华君武、黄永玉、吴冠中等大师曾多次赞扬鼓励杨明义风格新颖的水墨画作品。1985年上海《版画艺术》杂志专刊介绍杨明义的版画作品,由美术家马克撰文。1983年为母校苏州马医科中心小学捐赠经费,次年正式设立明义奖学金基金会”奖励历届优秀毕业生至今。1981年出访日本,在神户中日友好画廊举办“苏州风光画展”。1981年参加“苏州书画界访问团”赴中越边境慰劳人民子弟兵,并进行创作写生。1980—1981年中央美院版画系进修班结业,杨明义所创作水墨画《江南渔村》和水印版画《白兰飘香》入选中国首次赴法国春季沙龙画展,水印版画《水乡的女儿》参加全国版画展并获优秀奖,作品在《美术》等刊物上发表。1972年全年在南京军区创作加工以革命胜地“韶山”为题材的中国画。1971年参加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栏杆的设计和桥头堡内大型中国画《韶山》的创作,后得到中央周总理、郭沫若等领导的赞扬。杨明义六七十年代起结识全国老一辈名画家吴作人、黄永玉、吴冠中、李可染、叶浅予、黄胄、亚明、程十发、唐云等,受其教诲和影响甚深。70年代起开始探索新的水墨江南山水画,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步形成了他的强烈、独特、鲜明的个人画风,得到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在美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63—1970年在苏州工艺美校任教,教授中国画及装潢设计。60年代起不断深入生活,创作了许多风格独特反映江南水乡为题材的水印木刻作品、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并屡屡选送出国展览,多次获奖得到美术界的好评。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