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圣宋元宝折二铁母什么意思
- 2、圣宋元宝小平母钱什么样?
- 3、圣宋元宝的价格是多少钱?
- 4、一个圣宋的元宝值多少钱
- 5、请问哪位行家,我这枚圣宋元宝是母钱吗?能值多少钱?谢谢!!
- 6、圣宋元宝的概况
- 7、圣宋元宝的历史记载
- 8、铜板折五铁母什么意思 ?什么是背星,背月?XIEXIE
- 9、我有一个圣元宋宝但不知道值多少钱,大家给看看
- 10、【杂项小知识】钱币您所不知道知识
圣宋元宝折二铁母什么意思
圣宋元宝,是宋微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始铸的古钱名称.
折二钱:当二文使用的钱.
铁母:指铸造铁钱之母钱,本身为铜质。
圣宋元宝小平母钱什么样?
圣宋元宝小平母钱,真品是宋代的钱币品种篆书版式;时代特征比较显著;真品有收藏价值的;真品有一定市场潜力的。
圣宋元宝的价格是多少钱?
圣宋元宝的价格因版式、品相、年代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拍卖公司,圣宋元宝的估价曾经达到180000,但是后面陆续又发现了几枚以后价格有一些回落。在2019年的某个钱币拍卖平台上,圣宋元宝的成交价达到53000多。
请注意,以上价格仅供参考,圣宋元宝的实际价格可能会根据市场行情和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
圣宋元宝价格表如下:圣宋元宝篆书小平中冠“宝”260元;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8000元;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字2000元;圣宋元宝真书小平长点“宋”3000元;圣宋元宝真书折二长点“宋”15000元。
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30000元;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60000元;圣宋元宝行书折二铁母80000元;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60000元;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母光背80000元;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范铜8000元。
一个圣宋的元宝值多少钱
你好!圣宋元宝属于北宋时期的钱币,普品存世量较大,价格在3元左右一枚,圣宋元宝有很多不同的版别,价格差别较大,最好有图看看,因为根据实物才能准确定价,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好运!
您的问题,这样的钱币品种,圣宋元宝,属于常见版式品种,有一定存世量,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100左右;超过这一个价格,市场上可以大量供应的;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绍圣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铸,元宝钱文为篆,行,隶三体,分铜、铁。小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折三钱径3.3厘米。通宝钱文真书;直读,细小工整,今铜者好寻,铁钱难得。绍圣以元宝隶书体稀有。广罕亦罕
绍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星 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月 5元
绍圣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五铁母光背 6000元
绍圣重宝隶书折二光背 50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小字 45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 4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背“施” 15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小平光背 0.5元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铸。通宝钱文有篆、行,真三体,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2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钱径3.4厘米,重宝唯见样钱,径约2.9厘米,元符钱以小平铁母,折二铁母,稀有。重宝样钱更是凤毛麟角
元符通宝真书小平铁母旋读 4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背“上” 15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12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元
元符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折二牙雕 无定价
建国重宝篆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年),初期铸。钱文隶体直读,背无文,径约2.35厘米,重不详。因与前朝年号相抵,改铸非年号钱圣宋元宝,由于铸量少,传世仅有廖廖数枚,极珍罕
建国重宝真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2元 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铸,系皇宋通宝后又一非年号钱,元宝钱文有篆、行、隶三体。分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平钱中佳品,灿若群星,折三唯见铁钱,径3.2厘米,通宝以背当五尤其珍贵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2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小平美制 1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宋” 5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圣” 25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中冠“宝” 6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 3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字 850元
圣宋元宝真书小平长点“宋” 1100元
圣宋元宝真书折二长点“宋” 1500元
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 10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 1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二铁母 0000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20元
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 10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母光背 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2400元
圣宋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铁母直读 20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背“当伍” 300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大字 200元崇宁重宝背藏文四字译读为穿上:地,穿左,水,穿右;火穿下,风,其意蕴含着两层意思:(一)祝愿地水火风彼此相全,众生康泰安居乐业,(二)把个人的祝愿引伸到国家社会范围,祈祷民族团结亲睦共处,,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同进并寓有警戒的涵义;否则,将招致灾难临头,祸患无尽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瘦金体 15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抽示 16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阔示 6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折十书体 25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二私铸 15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普品 2.5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短尾异“崇” 3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错范重文 1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隔轮 8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广穿 2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背四决 5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合背 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铁范铜 14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三铁母 2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大字 18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异重 5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高足贝 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月 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星 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十” 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精铸细缘 1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普品 1.5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小字 无定价
崇宁元宝隶书小平银质 30000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大字 50000元
宗宁元宝隶书折二铁母 20000元
请问哪位行家,我这枚圣宋元宝是母钱吗?能值多少钱?谢谢!!
这是一枚现代仿币。
品相确很好,但非母钱,30—50元。
圣宋元宝的概况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 元年(1101年)铸造,是仁宗“皇宋通宝”之后的又一种不以年号命钱名的非年号钱。,折二对钱多种圣宋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2元圣宋元宝行、篆书小平美制 40元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宋” 50元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圣” 50元圣宋元宝篆书小平中冠“宝” 260元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 8000元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字 2000元圣宋元宝真书小平长点“宋” 3000元圣宋元宝真书折二长点“宋” 15000元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 30000元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 60000元圣宋元宝行书折二铁母 80000元圣宋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20元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 60000元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母光背 80000元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8000元
圣宋元宝的历史记载
关于北宋的银质钱,据方药雨《言钱笔录》记载:“银钱自李竹朋银政和之说,同方有银大定,和银大定名称至今,同好师承遂牢不可破”。但是鲍子年对此类银钱多有怀疑。方药雨接着写道:“尝见宋之圣宋、大观、宣和、靖康等小平钱确系纯银,且不同于元之大朝通宝、大德通宝,明之万历背矿银之意。可见在上世纪初中国古泉币界名家方药雨先生曾见过圣宋元宝小平银钱,可惜未见拓片传世,也未再见实物。2011年6月1日,苏州干将路改造乐桥段的一个施工工地上挖出一口藏有4吨北宋古钱币的古井,其中有银质的圣宋元宝. 《东洋见闻录》记载:工具:纸(蝉翼扎花或其它很薄的生宣也可)。墨(各种墨汁都可太浓了可加水,固体墨也行)。拓包(根据要做的拓包大小取海绵一块,团成圆状用家用保鲜膜包起,再包一曾面布最后包一曾极细的真丝布,用皮筋缠住可调节拓包松紧)。水(明凡一豆粒大小防止墨水晕染,胶水几滴增加墨汁附着性,水250克,盐30克防止纸长期保存后纤维收缩纸张变形,搅拌均匀水面上放一张生宣起到过滤的作用,用纸面渗出的水)。棕刷(打压拓纸用)。压板(用纸夹和塑料板绞成不同直径的)。垫板(防止钱币移动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用软胶皮垫和书都行)。镇尺(压纸)毛笔(沾水)制作:1。垫板上放一小块生宣沾湿了钱币放上不移动。2.上纸用毛笔蘸调好的水适量图在钱币上,选一大小合适的纸纸面要均匀无杂质,盖在钱币上。压上压板。3.用生宣纸盖在拓纸上吸去多余的水,再用生宣纸盖在拓纸上用棕刷打压要轻从钱币中间向外打,最后用保鲜膜盖在钱币上再打(作用是保鲜膜更薄更能把字口打清楚)。这时压上镇尺固定,为什么不开始就压镇尺因为开始就压一下就把拓纸压直了,用棕刷一打很容易破。4.上墨墨汁放到砚台中不要太浓,用拓包蘸要匀,用拓包在一生宣上锤打将多余墨汁吸出,这是要看拓纸的干到微微发白(一张拓片的关键一步),用拓包轻轻从钱中向外锤打要清墨色要淡匀(第一遍最关键)。然后可多遍上墨,直到满意为止,但最后一定要把钱币的内买轮再打一遍这样轮廓清晰有立体感。 《东洋见闻录》记载:除了火法冶炼之外还有“胆水冶铜法”。这种冶铜法就是利用金属铁从含有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来,然后把它刮取下来,再经烹炼后,就可以得到铜锭。所谓“胆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铜(我国俗称它为石胆、胆矾)的泉水。它的形成是因为天然的硫化铜矿石经风化氧化,一部分便会生成可溶性硫酸铜,经过地下水、雨水的浸泡、淋洗,便会溶解而汇入泉水中。这种胆水只要铜的浓度足够大,就可以做为水法冶铜的原料。早在汉代时,我国先民就已经注意到金属铁可置换铜的现象。例如西汉古籍《淮南万毕术》上就有“曾青(碳酸铜类的矿物)得铁,则〔铁〕化为铜”的记载。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有“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话。东晋炼丹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讲得更明确:“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而皆外变而内不化也。”不过那时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没有确切的了解,误以为是铁接触到曾青、石胆就转化为铜了。及至唐代,有些从事炼金术活动的方士就利用这个化学变化把石胆水和水银放在大铁锅中加热熬炼,被置换出的铜便与水银形成汞齐。然后,他们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铜汞齐加热,蒸出水银,便得到了红铜粉。他们美其名叫“红银”,很自以为得意,认为真的实现了使铁向铜的嬗变。唐代后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龙虎还丹诀》就记载了这项“绝技”。约在五代时,“胆水冶铜”正式成为一种实用性生产铜的方法。及至宋代,这种工艺发展到很大的规模。据《宋会要·食货篇》记载,北宋徽宗年间以胆水冶铜的地区有11处,以韶州岑水(在广东)、信州铅山(在江西)、饶州德兴(也在江西)三处规模较大。在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时,全国胆铜总产量达到了1874427斤,约占当时铜产量的12%。而在赵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后,所领江南14州的铜产量锐减,而乾道年间胆铜产量仍有21万斤,竟占到南宋当年铜总产量的80%。所以宋代的人对胆铜生产非常重视,南宋人张甲曾专门写了一部书《浸铜要略》,记载了当时胆铜的生产情况。关于浸取胆铜的具体操作,《宋史·食货志》有记载:把生铁打成薄片,排放在贮有胆水的槽中,浸渍几天,然后刮取析出的泥状铜(称作“赤煤”),入炼炉化炼。当时的效益,大约每用铁二斤四两可得铜一斤,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此外,那时还有利用胆土煎铜的“淋铜法”,基本原理与“胆水法”是相同的,此法“工多利少”,但“其土无穷,若比之矿铜,其利已厚”,所以也被普遍利用过。 竹影法师著作《竹间十日谈》记载:1、看铜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2、观锈色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品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2)将伪品放入盐卤砂(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传世品伪锈的作法是把伪品用火熏黑、擦油、打蜡。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3、看铸币铭文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铭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铭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古钱真伪的依据。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铭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代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铭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铭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国家级的、最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4、听声音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5、了解铸造方法我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今天鉴定钱币真伪的一个有力依据。6、闻气味此种方法是古钱鉴定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7、观版别从版别上辨别古钱最主要的办法是除了多看钱谱之外,必须要多接触实物,以熟悉各个朝代的钱币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种。因为这些普通品很少伪品,能真实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特征。如战国时期刀布形制特殊,造伪者只好用真品翻砂制造赝品,其破绽在于翻砂铸造后的钱币偏小,较为厚重,文字肤浅,铜质粗糙,锈色不对且易脱落。而且刀币在铸造时其浇口在刀环上,布币的浇口在首端,出落后基本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状态,而造假者往往为了品相美观,将刀币、布币边缘磨光滑,实际上是画蛇添足,露出了破绽。再如会昌开元,因扬州已以昌字纪年,如发现背“扬”字者,无论传世品还是出土品均应将其视为伪品。因北宋各代和清咸丰钱币版别最为复杂,也是造假者竞相仿制的对象,我们应对它们的形制多加分析,掌握特征,以防上当受骗。 《东洋见闻录》记载制作方法:1.阴文字范铸钱法,以泥陶子范为主流的子范铸币。泥质子范,是将币形钱文雕刻在细泥片上,阴干后并烧烤成陶后,直接浇铜液铸钱。这种钱范很不结实,只能使用一两次,用后即碎,如再铸,仍需重新再制范。2.阳文母范铸钱法,阳文母范在铸币上称范母,范母是翻制子范用的,不能直接铸钱。用这种范母可以印制很多子范,把数十个子范摞在一起,一次能铸上百枚钱币。阳文母范铸出的钱币,钱面文字笔划棱角已经圆浑,不见特别锋利,钱体也不是那样平整,但绝无细小的砂粒痕迹,如有“砂眼”,必是翻砂伪造的假币。3.母钱翻铸法,铸钱的要求已很严格,每逢改元铸新钱,先作样钱呈帝王审定。铸钱程序最为典型:象牙精雕钱样?铜雕祖钱?初铸母钱?印范母钱?进呈样钱。以外省钱局的程序是:初铸母钱(部颁样钱)?印范母钱?进呈样钱。用母钱翻铸的大量钱币,规整精美,同版钱很多,但钱体面、背直观无砂眼,且文字优美,钱文与地章之间深峻,无肤浅之象。 4.沉泥烘模熟铸法,。此法是将钱形和钱文铸印在泥型上,再经过高温处理,这样既可起瘠化作用,又可降低配合料的可塑性,减少其收缩程度,称之“沉泥”。然后采用早期冶炼熟铁的方法,利用小型反射炉的作用,直接在泥型钱模上熔铜精炼,并加入锌、铅、锡等,再通过冷却,使粗铜和粗合金的杂质析出,如此冷却或加热多次,所铸钱币钱文纤细锋棱,表面光洁,铜质精良,是砂型浇铸的钱币不可比拟的。
铜板折五铁母什么意思 ?什么是背星,背月?XIEXIE
1:铜板---专指光绪以后用机械冲压的机制钱。
2:折五---古代方孔制钱的一种形制,直径大约35毫米。一般情况下当五枚小平钱的价值。有很多时期折五钱当十文用。一句话讲不清楚。
3:铁母---铁母不是铁做的母钱。铁母是指翻铸铁质货币用的母钱(铜质钱与铁钱文字风格一致基本上可以判定为铁母,但有用铁范铸的铜钱,铸工没有铁母精致,俗称‘铁范铜’。
4:被星月---指钱币背面的纹饰记号,常在货币背面穿的上方,突出一小圆点为背星,像月牙儿的称背月。也有一些星月记号在穿的左右或下方。
补充问题:初学者最好用不锈钢尺测量,熟能生巧,看多了不用尺就能判定是“小平钱”“折二钱”或其它钱型。
小平钱:值一文的小钱,直径约2.4cm左右;
折二钱:值二文的钱,直径约2.8cm左右;
折三钱:值三文的钱,直径约3.1cm左右;
折五钱,值五文的钱,直径约3.5cm左右;
折十钱,值十文的钱,直径约4.0cm左右。
铜板就是铜质材质的钱.
折五钱,值五文的钱,直径约3.5cm左右.
铁母:是铁做的母钱 就是原先做钱的时候 做模的钱.所谓母钱,就是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所制作的标准样板钱。铁母也并非都是铁质的,目前,也可以是铁范翻铸的铜母钱,母钱的材质一般都是精铜.
背星,背月就是钱背面上方或下方有星形记号或月牙形记号.
下边这张图就是宋朝的圣宋元宝折五母钱:
我有一个圣元宋宝但不知道值多少钱,大家给看看
圣元宋宝是北宋初年铸造的钱币,并不是年号钱,当时的铸量非常大,流传至今的量仍然非常大,普通版式的并不值钱,过去一般的市场价格为2元左右,近年古币的价格明显水涨船高,现在的话要5元左右才能拿下。特别版式的还是比较值钱的,如白铜,合背,雕母,祖钱等等。
圣宋元宝(小平钱) 光背,长字篆书,开档元 600
圣宋元宝(小平钱) 光背,长字行书,长点宋 700
圣宋元宝(小平钱) 光背,行书,圆珠点 200
圣宋元宝(小平钱) 光背,行书,通宝手 2500
圣宋元宝(小平钱) 光背,隶书,木宋 5000
圣宋元宝(小平钱) 光背,篆书,真圣 250
圣宋元宝(小平钱) 光背,篆书,长冠宝 8000
圣宋元宝(小平大样) 光背,篆书,长冠宝 10000
圣宋元宝(折二钱) 合背,一面行书一面篆书 300
元宝铁钱类 圣宋元宝(小平铁钱) 光背,篆书广穿铁质 10
圣宋元宝(小平铁钱) 背穿上“汾”,篆书 180
圣宋元宝(小平铁钱) 背穿上”汾”,行书 180
圣宋元宝(小平铁钱) 背穿上“上”,篆书 180
圣宋元宝(小平铁钱) 背穿上“上”,行书 180
圣宋元宝(小平铁钱) 背穿上“上”,真隶 180
圣宋元宝(折二铁钱) 背穿上月 30
圣宋元宝(折二铁钱) 背穿上月孕二星 100
圣宋元宝(折二铁钱) 光背,篆书 15
圣宋元宝(折二铁钱) 光背,行书 15
圣宋元宝(折二铁钱) 光背,篆书、大字 20
圣宋元宝(折二铁钱) 光背,行书、大字 20
圣宋元宝(折二铁母) 光背、行书 14000
圣宋元宝(折二铁母) 背穿上月、隶书 12000
圣宋元宝(折二铁母) 面文隶书、光背 10000
圣宋元宝(折二铁母) 面文行书、光背 10000
通宝小平钱 圣宋通宝(小平钱) 面文行书、光背 13000
圣宋通宝(小平钱) 面文小字行书、光背 13000
圣宋通宝(小平铁母) 面文隶书直读、光背 15000
圣宋通宝(小平钱) 面文篆书、背“当五” 22000
圣宋通宝(小平钱) 面文行书、背“当五” 22000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633561.html
【杂项小知识】钱币您所不知道知识
一、通宝、元宝和重宝
“通宝”’是中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如“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太平通宝”、“永乐通宝”、“康熙通宝”等等。货币称宝是有其社会意义的,这就是货币的威力增大了。
专家总结了历代钱币中钱文称为通宝的有“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治平、熙宁、元丰、元佑、元符、建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等。
“元宝”这一名称最早是用于唐肃宗时史思明在洛阳铸的"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顺天元宝是由得壹元宝改制的。这两种钱可以说是一种占领货币。大历年间曾铸有大历元宝,制作不精。当时钱价很低,铜价却很高。因此官铸也不精良。以后还有天福元宝、淳化元宝、圣宋元宝、宣和元宝、靖康元宝等。
“重宝” 也是铜币的一种名称,这一名称最早是用于唐乾元元年铸的“乾元重宝”。乾元钱法定有两种:一种是乾元重宝当十钱;另一种是当五十的乾元重宝,这种钱的背面的外廓是双圈,所以称为重轮乾元钱。乾元重宝流传下来的很多,特别是小平钱,仅次于开元钱。朝鲜曾铸造乾元重宝,背面有“东国”二字,这是朝鲜最早的钱币。乾元钱有光背,有背面穿下俯或飞鸟或云朵,也有云朵在穿上的。以后有南汉“钱亨重宝”,北宋“庆历重宝”,“崇宁重宝”,清“咸丰重宝”、“光绪重宝”等等。
记忆法则:
1、元宝当千为最大货币,
2、通宝为最小货币,一个当千的可以换一千个一文通宝钱。
3、重宝是当十以上至当百以下的为重宝。
二、铸母、雕母和样钱
“样钱”作为钱币学的专用词,即钱币的样板、样本等,用于中国古钱币时包括多种含义和组词,如钱样、试样、部颁样钱、呈样、大样、小样等等。铸造新版钱币,须先铸一批试验性质的钱币—“样钱”,供上级机关审核,从**到地方钱局都有这个程序。如铸币工厂要对配料、工艺、成本等情况作测试,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铸币工作进度及接受钱币质量审定等因素,都须先试铸“样钱”。晚清至民国,收藏家对清代样钱还不太重视,解放以后一些钱谱也很少提到样钱。时至今日,雕母、母钱寥若星辰,样钱以其稀少、样大和做工工整、细致等因素,越来越为钱币爱好者所关注。样钱的质地、存世量介乎于母钱和普通流通钱之间,但其价格是远高于普通钱而接近于母钱的。
“雕母”的制作非常精良,质地选用上等铜料。在《皇朝文献通考·钱币考》一书中写到,各省铸钱均须“例由户局先铸祖钱、母钱及制钱各一文,颁发各省,令照式鼓铸之”。鲍康的《大钱图录》一书中记载,雕母“其穿孔非钱局人不能凿”。雕母的钱文非常精美,用手雕刻而成,文字细瘦高挺;字口深峻;笔画刚劲、有力;地章光洁,全身无铸造痕迹。穿孔大都是雕凿之后再锉光而成。雕母在铸钱过程中起规定钱式的作用,并在翻铸母钱时用于印模。雕母钱比同版流通的钱更大、更重,存世量非常稀少。
“铸母”是用雕母翻铸的母钱。一般通称“母钱”。系由雕母直接翻砂浇铸以供成批造钱用的母钱。铸母虽稍逊于雕母,然其质地、品相依旧异常精美。铸母是铸制钱币时的模币,又称母钱,制造的数量极少,在古钱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均不逊于有些孤品和稀品。近年来有些不法分子,受暴利的驱使,制造假铸母钱币,鱼目混珠,坑人敛钱。如何辨识铸母?主要抓住其特征。一是铸母的材质,较子钱精良。清代之前一般采用白铜铸制,清代则通常以白铜或精黄铜铸造,也有少量用铜铅合金或精良红铜铸制的;二是铸母的形制规范完整,字口清晰深峻,绝无笔划粘连、断缺和模糊现象,并有拔模的斜度。穿口内外和周廓边际整修光洁,地张平整;三是钱体直径和厚度,均大于和厚于同版的子钱。若不同时具备上述三个铸母的主要特征,就不可认定其是铸母。这是识别铸母真伪的简便方法。
记忆法则:
1、按照古玩市场的价值(收藏价值、历史研究价值)来看:铸母>雕母>样钱
2、按照古玩市场的存有来看:铸母<雕母<样钱
三、流通币和纪念币的区别
很多藏友都在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流通币是指正在流通的货币。这是原本意义上的硬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流通"。主权发行机构按面值投放市场,交换中按…………(略)
如果想了解下面的内容欢迎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