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值钱的铜钱有哪些 了解古钱币中的稀世珍品?
- 2、中国最罕见的古钱币
- 3、存世量最稀少的古钱币
- 4、中国最罕见的古币有哪些?
- 5、最稀少的大清铜币
- 6、20种稀少古钱币
- 7、存世稀少的古钱币有哪些
- 8、古钱币最有收藏价值的品种
- 9、钱币收藏“量少为王”珍稀古币真品有哪些
值钱的铜钱有哪些 了解古钱币中的稀世珍品?
4. 明代永乐通宝
1. 汉武帝泉布钱
5. 元代大钱
2. 宋代开国铜钱
元代大钱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一种,其始铸于元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铜钱之一。元代大钱因其规格巨大、铸造精美及历史意义,
宋代开国铜钱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重要珍品之一,其始铸于北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规范制造的铜钱。宋代开国铜钱因其历史意义、稀有性及美学价值,
3. 清代光绪元宝
4. 明代永乐通宝
1. 汉武帝泉布钱
明代永乐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重要珍品之一,其始铸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最盛行的货币之一。永乐通宝因其铸造精美、历史意义及稀有性,
5. 元代大钱
5. 元代大钱
2. 宋代开国铜钱
明代永乐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重要珍品之一,其始铸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最盛行的货币之一。永乐通宝因其铸造精美、历史意义及稀有性,
汉武帝泉布钱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珍品之一,其始铸于汉武帝时期,重量轻、形制小、字体小,极其稀少,因此价值极高。现存汉武帝泉布钱仅有数十枚,其中大部分被收藏在博物馆中。
5. 元代大钱
宋代开国铜钱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重要珍品之一,其始铸于北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规范制造的铜钱。宋代开国铜钱因其历史意义、稀有性及美学价值,
中国最罕见的古钱币
中国最罕见的古钱币是贞观元宝。
西夏民族因为已经在历史上彻底消失,因此他们留下来的文字也成了“天书”,极难破解。其中用西夏文字的钱币有数种版本,存世量也不过几百枚,而最罕见的莫过于此枚西夏文贞观元宝(特一级),是一位农民在地里挖出来的,现藏干西夏博物馆,因为上世纪40年代赵权之收藏的贞观元宝已经不知所踪,因此举世仅存一枚。
西夏文“贞观元宝”,铜质小平钱,直径2.51、孔径0.69厘米,重3.8克。旋读,楷书,前二字译为“贞观”,后二字直译为“宝元”,但据西夏文语法,当译作汉文“元宝”也叫贞观宝钱。
中国古代常见的古钱币种类介绍
1、大齐通宝:此枚钱币是各大泉谱介绍中的传奇,传说只有四枚存世,它的身世来历一直是个谜,为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其中“缺角大齐”和“四眼大齐”成了钱币学中的新辞条,自然也成了古钱珍品的代名词。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大齐通宝,永远是古泉五十名珍中的珍之上珍。
2、大清金币:纯金打造的钱币,由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32年试铸,和大清银币样,也分为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等版本,但铸造量极少,部分流失不知所踪。在1998年就估价达到300万以上,如今像是长须龙版本更是估价高达数千万。
存世量最稀少的古钱币
1.靖康通宝 是北宋官方的最后一枚钱币,北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铸造,钦宗在位16个月就出现靖康之难,这个政权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所以靖康通宝也有非常罕见的。目前,在中国五十珍中是榜上有名的。2.永昌通宝是明末农民起义时期大顺政权于永昌年(公元1644-1645年)铸造的钱币。拓展资料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3000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纲钱指国家或地方政权法定发行的一类钱币。由一种纲钱的不同版别派生出“目钱”。纲举目张,构成钱币的统系。以纲钱为线索可了解货币沿革史;以目钱为线索可涉足古钱币鉴赏与考古。下文主要由历朝纲钱沿革解读古代相关的政治,经济与历史变幻。纲钱体系从秦汉到明清可分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秦汉与隋唐以铜铸币为主,是以秦“半两钱”和汉“五铢钱”为主干铢两体系阶段。第二阶段:唐宋到明清除了铸币出现年号,宝文体系有别于前铢两体系外,还出现纸币与银本位体系,下分叙。先秦货币初探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中原地区 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例如货布)。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中国最罕见的古币有哪些?
我国历史上的古钱币,大概经理了西周春秋战国 ——金属铸币诞生时期;秦、汉、魏晋、晋、南北朝至隋 ——两铢货币时期;唐、宋、元、明、清——称宝货币时期。到清光绪年间开创机器制币。天津博物馆藏历代钱币 2.4万余件,数量多,种类全,且精品荟萃,是研究中国钱币产生与发展的珍贵资料。本文将选取部分馆藏钱币精品进行介绍赏析,对天津博物馆藏钱币及我国钱币发展史的大致脉络进行简要梳理。
一、金属铸币诞生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出现了物物交换现象。商代中晚期已经有青铜仿制海贝这一原始金属铸币。西周时期,青铜块成为一种称量货币。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金属货币成为主体。由于诸侯政权林立及原先使用实物货币的不同,逐步形成区域性货币。
战国 卢氏涅金平首布
长 6.9、宽 4.2厘米。铜质。平首,首端锐角,平肩,方足,平裆,正反面都有廓。布身正中从首至裆有一竖线,文字分列中线两侧,正面右侧有钱文卢氏二字,左侧有钱文涅金二字,平行排列,反面三竖斜文。卢氏,在现在河南卢氏,战国属魏。涅字,有的释为货,为钱货之意,金字释为釿之谐音。
战国 榆次尖足布
长 8.3、宽 3.9厘米。铜质。平首,耸肩,尖足,平裆,周有廓。布首中间有两竖纹,正面铸钱文榆次二字,背面首部和两侧各有一短竖行纹。榆次,在今天山西省榆次。
战国 右明新冶方足布
长 4.2、宽 2.6厘米。铜质。平首,束颈,耸肩,平裆,方足,足外侧呈内弧曲线,近束腰,正面有廓。正面有钱文右明新冶分列两旁,新冶另一说为新货,背面光素。此为战国燕地布币。
战国 长安圜钱
直径 2.4厘米。铜质。圆形,方孔,无内外廓。孔右侧有钱文长,孔下有钱文安。长安二字为篆书,旋读,背面光素。先秦时期还有像蚁鼻钱、金版等其他各类钱币。
二、两铢货币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把战国秦的货币制度推广到全国,铸行半两钱。方孔圆钱成为我国统一的主要流通货币,奠定了古代中国货币基本形式圆形方孔的造型。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始铸五铢钱,五铢钱制逐步建立,一直沿用至唐初。新朝,王莽以托古改制为名,自居摄二年至天凤元年(8 ? 14)进行了 4 次币制改革,但最终失败。
秦 珠重一两十二圜钱
直径 3.9厘米。铜质。圆形,圆孔,孔周有钱文珠重一两十二,顺时针旋读,有内外廓,背面光素无文。圜钱的钱文由布币、刀币的记地为主,改为记重为主。
汉 第一数字圜钱
直径 3.5 厘米。铜质。圆形,方孔无廓,钱文分列方孔两侧,方孔右侧为钱文第,方孔左侧为钱文一,均为阳文,篆书。
新朝 契刀五百刀币
高 7.5、直径 3厘米。刀环有契刀二字横列方孔两侧,刀身直书五百二字。当五铢钱五百枚使用。此币为王莽第一次货币改革时铸造。制作精美,发行流通时间短,现存世量非常少,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价值,非常珍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铢两钱制向年号钱制过渡的历史时期。曹魏初期使用实物,至魏明帝时铸行五铢钱。吴蜀钱币相对复杂,皆有多种铸币。两晋基本使用旧钱。十六国中的前凉、后赵、成汉都曾铸币。南北朝时期五铢钱仍是货币主流。北朝钱币的钱文开始不只纪重,出现了新的发展。南北朝晚期,钱币的艺术水平提高。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东晋·十六国 大夏真兴圜钱
直径 2.3、孔径 0.8 厘米。圆形,方孔,钱文大夏真兴真书旋读,字体秀美,制作精整,内外廓清晰。407 年赫连勃勃建夏国,419年改元真兴,铸大夏真兴钱。真兴时是大夏国国势最强盛的阶段。钱文大夏是国号,真兴是年号,开创了钱文同铸国号、年号的先例,寓意国运昌盛。大夏真兴钱是研究东晋·十六国时期政治、经济甚至丝绸之路货币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同时又是五铢重量钱向年号钱过渡的中间类型,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因传世及出土都极稀少,非常珍贵。
三、称宝货币时期及机制币
唐武德四年(621)始铸开元通宝钱,标志着宝文钱制的开始。五代钱币延续唐制,但是大钱多、铁钱和铅钱多,精粗相差大。十国政权更替频繁,币制混乱,多铸大额钱,多铁钱。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铸造工艺成熟规范,因而此时期钱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并且大量铸行。两宋,尤其是北宋,是中国古钱发展的巅峰时期。从北宋太平兴国(976?983)年号钱制度化。北宋时期中国最早的纸币产生。辽、西夏、金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并铸行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方孔圆钱。
唐 开元通宝银币
直径 2.4厘米。圆形,方孔,正面钱文开元通宝四字,对读,钱文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始铸于唐朝武德四年(621)。非年号钱。开元寓意开创新纪元,通宝即通行宝货。开元通宝的含义是开辟新纪元的通行宝货。一直行用到唐末,甚至更晚的五代十国时期。此为赏赐钱,并未流通,是传世少见的唐代银质钱币。
清 光绪三十二年(1906)光绪丙午年造 大清金币
直径 3.8 厘米,重 37.2克。机制币。钱币面由圆珠纹连成内环,环内钱文直读大清金币,环外有钱文光绪丙午年造库平一两。钱背面有龙纹与云纹组成的图案。此币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当时设在天津的大清户部造币总厂所铸。此枚金币是试样币,没有流通,传世不多,极珍贵。此金币为魏伯刚捐献。魏伯刚早年在天津金融界工作,用毕生精力收集了一批近代很有价值的金银币,后来将其部分收藏捐赠给国家,此币即是其中之一。
最稀少的大清铜币
假了吧!
这十个版别 大把的多一枚十几块钱几百块钱的。
大把,
大清铜币最稀少的古钱币有:1是大清铜币户部造古钱币2是度支部大清铜币古钱币,3是大清铜币南厂一文古钱币 ,4是大清铜币二分古钱币, 5是大清铜币丙午户部(滇川)当制钱二十文古钱币 ,6是户部大清铜币 中 “浙”字古钱币 ,7是光绪年造大清铜币一厘古钱币, 8是大清铜币·湖北省造古钱币,9是大清铜币“宁”字版古钱币,10是户部造大清铜币淮字古钱币。 大清铜币最稀少的版式有十种,这十种古钱币在交易市场是属于罕见品,因为很少有机会在拍卖场所见到它们。拓展资料一、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钱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边缘中间分别“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或宣统)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1、各地铸造比较统一。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2、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二、宣统铜币据中国钱币史略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铸己酉宣统年造大清铜币。清·宣统三年(1911年)天津度支部造币总厂铸币。宣统二年(1910年)9月,度支部奏定“币制题例”,废两改元,确定货币单位名称为“元”,以钱为本位,一元为主币,重库单七钱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伍分,一角三种钱币,五分钱币及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宣统三年,天津度支部选币总厂开铸二分、一分、五厘、一厘新式铜币外,与此同时还铸有计值文字,分别为: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新式铜元,其中二十文、十文有红、白铜二种币。五文仅红铜一种,二文、一文铜元按其币中有元凿孔分为有穿和无穿(满穿)两大类。此类铜元铸币不多,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灭亡,故铸币有限,存世者为之稀少罕见。由此可知,宣统二年从未开铸铜元。
20种稀少古钱币
稀少古钱币有:乾亨通宝,建国通宝,圣宋通宝,靖康通宝,应运元宝,应感通宝,建炎元宝,大宋通宝,天显通宝,应历通宝等等。
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不是所有的古钱币都是值钱的。
古钱币
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3000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渊源与由来
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
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
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
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存世稀少的古钱币有哪些
历代古钱币50个珍稀品种
1.三孔布
2.共少半釿
3.新币十一铢
4.国宝金匮直万、国宝珍匮五千
5.大泉五千
6.开平通宝、元宝
7.大齐通宝
8.唐国通宝楷书大钱
9.大唐镇库
10.乾封泉宝大铜钱(光背、背字)
11.楚乾元重宝大钱
12.闽开元大铜钱
13.永隆通宝背闽大铜钱
14.保大背天
15.顺天元宝(背上月下百、千)
16.永安五百
17.应天、乾圣、应圣元宝
18.皇佑元宝小平对钱
19.建国通宝小平对钱
20.建中靖国楷书小平
21.圣宋通宝(当五、光背)
22.靖康通宝银钱
23.建炎元宝折二、通宝楷书折二背川
24.景炎通宝楷书小平
25.大丹通宝
26.天显通宝
27.会同通宝
28.景福通宝
29.天盛元宝折十
30.元德重宝楷书折三
31.天辅元宝
32.天眷元宝、通宝、重宝
33.皇统通宝篆书折二
34.崇庆元宝篆书折五
35.至宁元宝折五
36.贞佑元宝小平、通宝折三
37.中统元宝篆书
38.大元国宝光背
39.窗国通宝
40.徐天启篆书折二大样
41.永乐通宝背三钱
42.弘治通宝折十
43.万历通宝大钱(光背、背龙纹)
44.西王赏功
45.咸丰元宝宝伊当五百、当千
46.咸丰元宝宝苏当五百、当千
47.咸丰通宝宝福背大清一百
48.咸丰通宝盛京当制钱壹吊
49.祺祥通宝小平光背,重宝宝巩当十、宝云当十
50.太平天国大钱及镇库大钱
古钱币最有收藏价值的品种
古钱币具有收藏价值的品种:方足布,大布黄千,大观折二,机制光绪,大定通宝等。
1、方足布。
方足布是个不可忽视的品种,有存世量、有极美品,还有多品种可供研究。最常见的安阳方足布,非常值得收藏,还有各种“蔺”字“莘邑”字“襄垣”字“屯留”字等方足布,版别丰富,币文研究价值大。
2、大布黄千。
面文是悬针篆的大布黄千,字体精美,还没一枚极美清钱大样贵,数量却比清钱大样少得多,而85分以上的极美品已经看到涨势了,非常值得收藏,币文研究价值大。
3、大观折二。
大观通宝折十,近几年最火热的名誉品种之一,但大观折二却一直被忽视,同样的钱文精美工艺绝佳,存量还比较稀少,变成行情货只是时间问题,注意普品上涨空间不大。
4、机制光绪。
机制光绪是传统方孔铜钱的样子,但已不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技术,而是用进口设备用机器浇铸,之后向铜元、银元过度的辅币,其实这种机制方孔钱工艺精良,很值得收藏。
5、大定通宝。
大定通宝,铜钱的巅峰书法之美,这种原本存世量巨大的品种,近几年被开发出来诸多名誉品,极美品的五笔正和行元大字,大定通宝折二,背申,背酉,龙凤花钱,背巨星巨月,祈福坑等名版,三角通、方头通、大字阔缘等版。
钱币收藏“量少为王”珍稀古币真品有哪些
当然是量少为王,珍稀古钱币有古钱50名珍,具体如下:
1、 桥足半釿布:战国时期铸币。系从空首布演化而来,因其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而得名。
2、 三孔布:圆足布之一种。因其首部和两足部各有一小孔而得名。这种布币发现极少,所见面文有二十余种,背文纪值,分“两”和“十二朱”等。
3、 博山刀:齐明刀之一种。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齐襄王五年(前284-前279),燕国攻占齐大片领土时铸。
4、 晋阳匕:即圆首刀,战国时期铸币,又称直刀、赵刀。形体轻薄,钱文有“甘丹化”、“甘丹”、“白人化”、“白人”、“白化”、“王化”、“城”等十几种,多出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成白”又释作“成帛”,河北灵寿战国中山故都城址曾出土这种刀币的钱范,可证其铸地。
5、 齐六字刀:齐刀,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返邦长大化”、“齐大化”、“齐之大化”、“即墨之大化”、“即墨大化”、“安阳之大化”等刀币的总称。除此之外,一般将“莒邦”等残刀亦归入齐刀范围。
6、 东周、西周(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7、 共屯赤金(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8、 壮泉四十:新莽钱,始建国二年(10)铸。“六泉”指规则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十布”指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弟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其中规则直一在始建国元年(9)已铸,大泉五十则在西汉居摄二年(7)已铸,始建国元年(9)又铸。
9、 国宝金匮直万:新莽时铸钱。上部方孔圆形,有直读“国宝金匮”;下部方形,“直万”两字直书于两竖纹之间。传世仅两枚。
10、 大泉五千:三国吴钱,史志无载。近年曾有出土。
11、 太夏、真兴: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75)铸钱。钱文隶书,面重郭,存世极少。
12、 永光: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钱。形制薄小,重二铢,存世极少。
13、 景和: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铸钱。重二铢,钱形薄小,存世极少。
14、 咸通玄宝:唐钱。咸通十一年(870)桂阳监钱官王彤所铸,寻即废止,存世极罕。
15、 开平通宝、元宝:梁钱。开平是五代梁朱温年号(907-911),存世仅通宝、元宝大铜钱各一枚,对其真伪钱币界看法不同。另有开平元宝铅质小钱,系南汉刘隐奉梁正朔而铸。
16、 天成元宝:五代后唐钱。天成年间(926-930)铸。
17、 永平元宝:前蜀钱。永平年间(911-915)铸,存世极罕。
18 、天德重宝:闽钱。天德年间铸,有铜、铁两种,当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纪国号。
19、 天策府宝:楚钱。马殷受梁封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于乾化元年(911)铸天策府宝,有铜、铁两种。据《十国纪年》载,当时城中行用铁钱,城外使用铜钱。其所指城中城外可能是指境内境外。铜钱又有背龙及鎏金等品。
20 、乾封泉宝(楚):楚马殷所铸大钱。有铜、铁二种,背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铜钱数量少于铁钱,钱文隶书,与唐高宗乾封泉宝不同。
21、 广政通宝:后蜀钱。孟昶广政年间(938-965)铸,有铜、铁、铅三种平钱。
22、 大蜀通宝:后蜀钱。钱文形制与广政通宝接近。存世极罕。
23 、保大元宝(背天):南唐钱。李璟保大年间(943-957)铸,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极少。
24、 永通泉货:南唐钱。显德五年(958),李璟铸永通泉货大钱,以一当十,钱文有篆、隶两种,篆书者较薄小,为后期的减重钱。
25、 大齐通宝:南唐钱。此钱真品仅发现二枚,因其文字形制与大唐通宝接近,所以定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建国号大齐时所铸。一说为南唐后期铸大唐通宝时所铸。
26、建炎元宝: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铸。“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同时期高宗尚铸造有“建炎通宝”,“建炎重宝”,皆罕见,为古钱大珍。
27、至宁元宝:P金代卫绍王至宁元年(公元1213)铸造。存世仅有一枚折五型铜钱孤品,书体与北宋崇宁小平楷书相似。珍罕无定价。
28、大宋通宝(当拾):南宋大钱 大宋通宝当拾 直径一般:52MM.厚:3MM
29、贞佑通宝、元宝:铸期:宣宗贞佑年间(1213-1216年)特征通宝,小平,钱文真书顺读。元宝小平,钱文真书旋读。 贞佑元宝,早年流入日本(日本平岛春水藏) 国内仅发现此一枚。
30、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俗称“垮牌”),是一种独特的品种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系南宋末年宋理宗淳衤右年间(1241—1252年)所铸。
31、大朝通宝: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 存世极少,铜质更罕见。属中国古泉五十名珍。
32、乾亨通宝:五代十国时期南汉 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7)铸造。一般制作不精,文字内多流铜,极少见。另有“乾亨重宝”铜钱。
33、天显通宝:天显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辽太宗天显年间铸,据内蒙出土:径2.38厘米,重2.7克。文字自然,颇具辽钱风韵,隶书体旋读,传世甚罕。太宗天显年间(947-950年)铸,仅发现1枚孤品,该钱已流入日本。
34、中统元宝: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铸行。钱文楷、篆二体,直或旋读。背可见星纹,平钱。
35、永安一十、五百、一千:,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永安一十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永安五百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仅孤品,古钱之大珍。铁钱存世也已屈指可数,价格颇高。此外“永安五百”面文形制独特,按照右左上下顺序读,永安一千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为古钱珍品。
36、应历通宝: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公元951~969),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辽代应历通宝,直径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37、大元国宝: 元朝 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文字形制极为精美,有以孤品背龙纹者尤其精致,疑为开炉试铸样钱。另有铅钱孤品,系雕母。
38、建国通宝:北宋 宋徽宗 赵佶有 建中靖国 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书,楷书 小平 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
39、保宁通宝:辽代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的铸币,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存世量极少,版式有大字、小字、宽缘、细缘、狭穿、广穿、背月纹等区别。其钱文右旋读,书体隶兼八分,浑厚朴拙,古意盎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可谓影响了整个辽一代钱风。目前,根据相关资料、图谱及所见所闻,保宁通宝平钱的统计存量大约在数十枚之内,是辽钱中的稀见品之一。
40、至正之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铸造.均为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
41、圣宋通宝:直径2.4厘米,穿0.65厘米,厚0.1厘米。钱币完整,未见拼接、挖补、改刻的痕迹,应当是一枚真品古钱。“圣宋通宝”行书旋读,字体与行书圣宋元宝相同,只是“元”作“通”。背右下角现一斜月,左侧边郭有一个直径0.1厘米的圆形深孔,形态较规则,似乎是用作定位用。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1103年)铸圣宋通宝,行、篆二体,以一当五,崇宁三年(1104年)乃止。圣宋通宝钱行世只有8个月,世间所见甚少。
42、贞观宝钱(西夏文):西夏崇庆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3年)铸造,形制为小平钱,直径2.5CM。钱形较大。目前存世仅有一枚,极其珍贵。
43、天启通宝:背面有字的天启通宝是明代的,明光宗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
44、靖康通宝:“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北宋 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
45、天国通宝:天国背通宝当十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第一批试铸的通用钱币,因不久即改铸太平天国圣宝钱而属临时过渡性的钱币,因此铸额有限而十分罕见.
46、应运元宝:"应运元宝"铜钱,系北宋淳化年间李顺起义所铸起义军钱,
47、皇统元宝:金代钱币,皇统年间(1141-1149年)铸造,制作极为精美。存世不多枚皇统元宝篆书孤品。
48、应感通宝:北宋时,李顺于994年发动农民起义,攻克成都,建元应运。曾铸应运元宝。李顺死后,部下又铸应感通宝,存世皆罕。
49、崇庆元宝、通宝:崇庆元宝为金卫绍王崇庆年间(公元1212年)所铸,由青铜铸造。有元宝、通宝两种。元宝为篆书当五大钱(即折五,直径为3.5厘米);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仿瘦金体所制。崇庆元宝传世极少,有书籍称其为“孤品”,实际上据了解目前全国保存有五六枚真品。崇庆元宝史志不载。唯辽中出土一枚孤品,大如折五,形制与文字近似泰和重宝。“崇庆元宝”四字作玉筋篆,旋读,光背无文。钱体铜色青白,制作精整,文字秀美,仿崇宁钱制,然仔细推敲仍不免匠气。近代京沪诸多泉家皆审为赝品,而钱币学家郑家相以为当属金泉。
50、元德重宝: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铸造。版式为折二型钱。钱文楷书,直径一般为2.7厘米。今存世仅有两三枚,珍罕无定价。崇宗皇帝朝另铸造有“元德通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