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法西斯战争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主要表现是,抗战胜利后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三种建国主张??简答题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0 05:39:00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反法西斯战争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表现有(  )

【答案】:A,B,C,D
反法西斯战争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表现在:社会主义的苏联在经受战争的考验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答案为ABCD(7P12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主要表现是

二战后。中国在《开罗宣言》中收回很多地区的主权~~中国共产党发挥重要作用
ABCD,全部都对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3.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苏联竭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同时利用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同美国争夺的筹码,妄图实现美苏两家合作主宰世界。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方面大大改变了美国占优势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从经济大国而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再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搞成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在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使之成为二等国家,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实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力也得到扩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具体发展演变如下: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政治力量的对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及北约的建立等,是形成帝国主义阵营的主要标志,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情报局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主要标志,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第一,苏联走上了霸权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第二,西欧,日本独立倾向发展,帝国主义阵营分化,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走向衰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他们强烈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发展,第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20世纪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亚非拉国家加强了团结合作。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苏由激烈争霸转向关系缓和,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表现在 第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增强,第二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国家反帝反殖民,反霸的斗争进入了发展民族经济,并以经济的发展维护政治独立的新阶段,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纲领,并开始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第三,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发展,第四,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继续以高于美国和西欧的速度增长。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由于指导思想错误,政策失误和体制僵化等原因,美苏关系缓和并没有为苏联、东欧国家赢来转变被动,谋求发展的机会,相反,它方便了西方和平演变政策在苏联、东欧国家实施,,91年6月经济互助委员会宣告解散,7月华约终止活动,苏联陆续从东欧撤军,这表明欧洲大陆长达四十多年的两大经济体系,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和对峙消失,两级格局在欧洲崩溃。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级格局的终结。
两级格局终结后,世界进入一个相对较长的格局转换过度时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雅尔塔体系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但其想一家独霸世界已显力不从心。除美国外,还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强,世界格局的总体趋势是一超多强,各种力量从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亚洲地区高涨

原因有四个:
一、亚洲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这些地区的人民拥有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追求独立发展的传统。
二、近代以来,亚洲人民曾为反抗殖民主义侵略和奴役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有着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亚洲是二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亚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族民主力量得到相应的壮大。
四、大战结束时,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欧洲老牌殖民主义势力一时难以卷土重来,美国由于扩张野心与英法老牌殖民主义势力产生严重矛盾,以及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壮大对帝国主义的牵制,都为民族运动首先在亚洲高涨准备了条件。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3.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苏联竭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同时利用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同美国争夺的筹码,妄图实现美苏两家合作主宰世界。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方面大大改变了美国占优势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从经济大国而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再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搞成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但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大国关系深入调整,进入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新的发展时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东欧的剧变和苏联解体(板书)
1.东欧剧变(1989年一1991年)(板书)
(介绍东欧剧变具体情况)东欧政局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发生变化.多数共产党已更名或改组为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各党都主动或被迫放弃了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丧失政权沦为在野党.第二,国家政权性质发生变化,各国均取消了国名中的“人民”和“社会主义”字样,标榜他们所要建立的是所谓“人道的,民主的法制国家”或干脆恢复资产阶级共和国,引进西方议会两院制、多党制.第三,明确提出并积极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定私有化方案,宣布实行或全面私有化,公有制解体.四,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
一年之内,执政40多年的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原因何在呢?(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分析归纳,并适当补充材料)首先是经济建设的失误.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外债负担沉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由此引发政治和社会矛盾并不断加深.有的国家虽进行了改革,但于事无补.其次是东欧执政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祟“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进一步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并给了西方以可乘之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背景下对东欧加紧和平演变攻势,是东欧剧变的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以事例说明)
东欧剧变,直接影响到苏联,使本已十分动荡的苏联政局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2.苏联解体(1991年底)(板书)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确定了“根本改革”的方针,实行“新思维”、“民主化”、“公开性”的政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与过去的传统体制彻底决裂,全盘否定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所谓“极权官僚体制”和“行政命令体制”以及“社会主义原来那种理论和实践模式”;就是要在苏联建立一个“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并没有给苏联人民带来实惠,而改革中出现的阻力和问题却使苏联陷入了全面危机之中.危机从大的方面说有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细分起来还有联盟危机、宪法危机、制度危机、党的危机等.在危机形势下、苏联的事态发展如江河日下,最终的结果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大厦土崩瓦解.苏联解体的过程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注意明确时间是1991年底.提问:大家认为应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吸取什么教训?(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
苏联解体使“冷战”自然结束,给世界格局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
三、“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板书)
1.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终结
当前世界政治领域最引入注目的问题是世界格局发生了战后以来最深刻的,转折性的变化,旧的格局基本上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转换时期.旧的格局指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为首的两极对抗格局;长期以来两国处于“冷战”状态,“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峙,两国在第三世界激烈争夺势力范围.这样的格局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而宣告终结.当今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也就是说未来世界不再是美苏两大国主宰的世界,日本、西欧、德国、中国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世界格局的变化(板书)
由于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导致原来为美苏争霸所掩盖的种种矛盾争端突出起来,乃至形成对抗冲突.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民族对立、南北对立、贫富矛盾、宗教对立,正反映了这些情况.海湾战争是明显的地区冲突,南斯拉夫内战典型地反映了民族冲突.
3.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内战(板书)
1990年8月2日.,萨达姆的!O万精锐之师仅仅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一举侵占了石油富国科威特.萨达姆的利令智昏震惊了世界,海湾危机全面爆发.危机爆发后,美国作出了强硬的姿态,为反对伊拉克建立起一条相当广泛的国际阵线和一支来自29个国家的多国部队,可谓“威风凛凛”.可是,美国总统布什作为世界上财政赤字最大的政府的首脑,又不得不派他的国务卿和财政部长到处要钱,以资助美国的军事开支.连美国《时代周刊》都说,美国成了“超级大国和乞丐之间的奇怪结合体.”反映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在战争中,德国和日本都打算为发展成政治大国而做出努力,分别投入了100亿美元和130亿美元.海湾战争最终是以伊拉克的一败涂地而告终.这场战争表明在对付重大国际危机时,没有盟国的全面配合大国难以挑起领导的重任;这是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1990年以来,南斯拉失政治经济危机加剧.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南斯拉夫国内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使南陷于严重动荡之中.南斯拉夫内战最根本的原因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尖锐的民族矛盾.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不断的冲突与矛盾,我们将担负怎样的责任呢?
四、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板书)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从总体说,当今国际形势已进入一个新的缓和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缓和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天下并不太平.这些因素中有一些国家在东欧局势剧变“鼓舞”下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起“自由民主和促进人
权”的旗号,强行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推销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企图实现“全球民主化”以西方模式一统天下.也有国际市场存在的严重的工业品、农产品不等价买卖,存在非正当竞争.(举一两个实例说明)所以发展中国家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更加艰巨,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2.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斗争
对于应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目前各国都提出不同的看法和主张,中国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平等互利、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是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愿望的.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次战争有什么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1、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战争的正义性。
2、德意日的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得逞一时,最终难逃彻底覆灭的命运。
3、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事业和力量必胜。
4、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影响: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中,世界反法斯国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去得了深刻的教训。
扩展资料: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民族独立: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两极阵营:
华约阵营: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大陆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北约阵营:
二战后初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
科技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1.结束了世界大战,2.摧毁了轴心国,3.瓦解了德意志帝国,意大利帝国,日本帝国主义,4.但是仍要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特别是日本。根本原因: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 其他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所谓根本,就是它最实质性的原因,究根就是内因,所以当然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咯。至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可以说是促成胜利的直接原因了,因为它的建立使法西斯主义迅速瓦解,这是一种外因所在,并不能成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你的补充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仅仅只是种说法,与这个世界的形成还是有差异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是非曲折了。
其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必然而不是偶然的,(正义必胜这种老口号我就不说了)。在二战开战之初,轴心国的主要对手只有中国,英国,法国几个国家。这几个国家虽然在人数上占优。但武器装备和战争潜力方面均不占优。所以德国可以在正确的军事指挥下快速打败法国,中国也丢掉了大片的领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天平完全倒向轴心国一边。后来德国进攻苏联。这无疑是希特勒的一大败笔。虽然德国在对苏战争初期取得许多胜利,但苏联的战争潜力和军事实力大大超过德国,所以苏联可以承受卫国战争初期的巨大损失,而依然屹立不倒。而反观德国只是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两次失败就丧失战场主动权。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国在兵力配置上更是捉襟见肘。虽然德国坦克的损失远于苏联,但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日本把美国拉入战争后,对轴心国的形式更是雪上加霜,美国海军虽然在参战前损失惨重,但美国的工业实力成为了美军坚强的后盾。转入战时体制的美国工业,军工产品的产量大大超过日本。这使两年后太平洋上日美海空军的实力对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行动,充分地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共同对敌。
4、世界各国人民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影响: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对待历史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对战争进行了彻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却百般抵赖,自战争结束以来竭力否认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歪曲给被侵略国及其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尤其是近几年来,美化其对外战争,为其对外战争侵略翻案的议论甚嚣尘上,日本首相、内阁官员及参众两院议员,下至数目众多的民间组织、民间团体乃至个人,掀起了这场美化侵略战争的运动,日本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亚洲各国的警觉和强烈的反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以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中介,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增大、战争手段空前增多、战争样式空前丰富、战争空间空前广阔。人类的战争活动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
(2)其他重要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英勇奋战。
战争的扩大,导致苏联和美国参战,增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物质和军事力量;等等。
1.结束了世界大战,2.摧毁了轴心国,3.瓦解了德意志帝国,意大利帝国,日本帝国主义,4.但是仍要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特别是日本。根本原因: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
其他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所谓根本,就是它最实质性的原因,究根就是内因,所以当然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咯。至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可以说是促成胜利的直接原因了,因为它的建立使法西斯主义迅速瓦解,这是一种外因所在,并不能成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你的补充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仅仅只是种说法,与这个世界的形成还是有差异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是非曲折了。
其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必然而不是偶然的,(正义必胜这种老口号我就不说了)。在二战开战之初,轴心国的主要对手只有中国,英国,法国几个国家。这几个国家虽然在人数上占优。但武器装备和战争潜力方面均不占优。所以德国可以在正确的军事指挥下快速打败法国,中国也丢掉了大片的领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天平完全倒向轴心国一边。后来德国进攻苏联。这无疑是希特勒的一大败笔。虽然德国在对苏战争初期取得许多胜利,但苏联的战争潜力和军事实力大大超过德国,所以苏联可以承受卫国战争初期的巨大损失,而依然屹立不倒。而反观德国只是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两次失败就丧失战场主动权。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国在兵力配置上更是捉襟见肘。虽然德国坦克的损失远于苏联,但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日本把美国拉入战争后,对轴心国的形式更是雪上加霜,美国海军虽然在参战前损失惨重,但美国的工业实力成为了美军坚强的后盾。转入战时体制的美国工业,军工产品的产量大大超过日本。这使两年后太平洋上日美海空军的实力对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行动,充分地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共同对敌。
4、世界各国人民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影响: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对待历史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对战争进行了彻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却百般抵赖,自战争结束以来竭力否认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质,歪曲给被侵略国及其人民造成的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尤其是近几年来,美化其对外战争,为其对外战争侵略翻案的议论甚嚣尘上,日本首相、内阁官员及参众两院议员,下至数目众多的民间组织、民间团体乃至个人,掀起了这场美化侵略战争的运动,日本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亚洲各国的警觉和强烈的反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以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中介,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增大、战争手段空前增多、战争样式空前丰富、战争空间空前广阔。人类的战争活动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抗战胜利后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三种建国主张??简答题

3种建国主张:国民党一党执政;共产党一党执政;多党执政。
多党执政是当时民众想要的因为中国战乱已经一个世纪了民众想要和平,但是当时的国民党有美国的支持实力非常强大不想让共产党再次强大的机会。
3种政治力量:国民党;共产党;无党派人士。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扩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战场,未向中国伸出援手。
国联的绥靖主义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哪些历史事件体现了人民的伟大?

可以体现出人民伟大的这些历史事件就是,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还有辽沈战役,工业发展,工业革命,还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因为这些战役都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这些事件都会体现出来人民的伟大。
比如说抗日战争,还有就是三大战役,这些战争都可以看出来,人民的力量是比较伟大,团结的,所以最后打败了敌人。
历史事件体现人民伟大,以下是一些具体事件:
1. 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以及其他军区部队与地方武装,共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向前线提供粮食、物资和兵源,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抗日战争:这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积极投身抗日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 工业发展:这是中国现代工业化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在20世纪中期成功建立起自己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国家的经济独立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4. 农民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农民阶层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农民阶层经常受到压迫和剥削,但他们通过不断的起义和反抗,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些历史事件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一。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中国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战争,迈出了侵略中国,称霸亚洲,图谋世界的第一步。“九一八事变”后兴起的东北人民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七七事变”为起点的中国全面抗战,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开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把局部侵华战争发展为全面侵华战争。日本武装占领中国东北之后,很快又在上海、热河等地挑起战端,继续扩大其在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军队为救亡图存而奋起抗敌自卫,全国性抗战第一年,中国军队先后进行了平型关、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歼灭日军44万余人,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克强的有效作战方式,粉碎了日本法西斯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许多光辉篇章。 
三、中国的持久战抗战打乱了法西斯的全球战略计划,成为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1)中国的持久抗战打破了日本的“北进”计划,保障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
日本关东军先后在中国境内挑起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企图以此推动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并以武力试探苏联的虚实,结果由于中国抗战对日军主力的牵制,使日军在兵力悬殊之下均遭失。
(2)中国持久抗战迟滞了日本“南进”的侵略步伐,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迅速转入反攻赢得了时间。
日本“北进”侵苏被迫放弃,“南进”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也同样因其陆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而一再推迟。中国抗日战争使日本陆军主力深陷于中国战场,使日德在中东会师的战略计划成为泡影。
四、中国持久抗战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为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胜奠定了基础。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战场抵抗法西斯时间最长、代价最大。
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和“先欧后亚”战略所作的牺牲和战略投入上的让位,本身就是战略性贡献。中国自抗日战争开始一直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始终都是亚洲大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国家。
中国抗日战争并非被动地为这一战略付出了代价与牺牲,而是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积极、主动地为这一战略的实施和完成作出了巨大的战略贡献。同时,中国战场并没有消极等待大战略重点的转移,而是在外援不足、几乎没有任何外部战略配合的条件下支持了大战略的实施,并独立完成了中国战场的战略转折。
五、中国对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及其国际大国地位的确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所以能够以人民的胜利和法西斯势力的失败而告终,其基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了强大的人民民主力量。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率先建立,使日本法西斯一开始就遇到了联合起来的、强大的、反法西斯力量的有力抵抗。
自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后,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新的形势。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与盟国的合作,巩固反法西斯阵营内部的团结,争取战争胜利的早日到来。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因外敌入侵而割地、赔款、出让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极大弘扬;光复失地,台湾、澎湖列岛等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强加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七七事变”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起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 。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中国抗日军民进行全面反攻,苏联红军也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主力关东军。中国战场是亚洲太平洋战场中的主战场,共消灭日军150万,受降128万。
扩展资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历史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2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抗日战争结束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50年 解放战争结束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民反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史。战争是这些斗争中最激烈最主要的形式。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六次: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法战争(1883—1885)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抗日战争(1937—1945)
  这些战争除抗日战争以外,都失败了,但是却反映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反对侵略的决心和精神。
  战争失败原因:
  1.经济落后
  自19世纪起工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甲午战争前中国尽管已经拥有一批近代工业,但是与明治维新后大力开展工业革命的日本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
  2.军事落后
  工业化的差距直接导致军事装备技术的差距,清政府财政上的捉襟见肘,使中国海军实力与日本海军有明显的差距。
  3.政治腐败
  相比经济军事落后,更严重的是清政府的封建政治腐败。最近热播的历史剧《走向共和》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同学们深思:日本以中国的北洋舰队为赶超目标,为购买军舰,天皇压缩宫廷开支,甚至每天只吃两餐。而清政府还要把少得可怜的白银用来供西太后60大寿庆典使用,并把为太后祝寿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作。这个细节虽然不完全是历史真实,但是却符合那个时代中日两国的政治形势。可以说甲午战争的结局早在战争爆发前就已经决定了。而在战争中,清政府又拘泥于实力差距,执行了一条“避战自保” 的政策,结果造成了被动挨打,无法自保的悲惨结局。
  4.侵略势力强大
  与清政府的落后腐败相比,日本是积极扩张,蓄谋已久,充分准备。在世界各国中,研究中国最透彻的就是日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经验教训。
  抗战胜利的意义:
  1.(与近代以往反侵略战争相比的角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从中国革命的角度)抗日战争的使人民民主力量空前壮大,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从世界反法西斯的角度)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
  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