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通宝介绍,利用通宝是哪个朝代 利用通宝属于哪个时代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1 12:13:12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利用通宝是哪个朝代 利用通宝属于哪个时代的

利用通宝是清初时吴三桂锻造的钱币。改钱币的样式大概有背 “厘” , “二厘”,“五厘”,“一分”,以记折银。同时也光亮背和背“云”,背“贵”等字。以上就是利用通宝是哪个朝代相关内容。
利用通宝介绍
吴三桂以及创建的皇朝发行的钱币有三种。一是 1674 年吴三桂起兵之初发行的“利用通宝” ; 二是公年 1678 年发行的“昭武通宝” ;三是吴三桂去世后,其 小孙子吴世璠在云南王府称帝,改国号为 “洪化”,锻造的“洪化通宝”。三种钱币并存时间 仅三年, “利用通宝”活力最强 ,从 1674 年起一直到清朝后半期,在悠长的 200 很多年中,南方地区各省市尤其是云 、贵、湘(尤以临澧地域为盛)把它掺杂在大清国朝廷的钱币中商品流通,直到民国时期才终止使用。其使用时间之长,创出了在历史上所有起义军和反对当朝的政治集团所发行的钱币之最。本文主要写的是利用通宝是哪个朝代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利用通宝市场价格

  ??通宝也就是古代的钱币,尽管现在通宝已经没有市场流通的价值,但是其收藏价值却是连年上升,很多人都会购买通宝来当做收藏用途。通宝从唐代开始就有运用,直到后来的清朝也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在看到通宝的时候都会看到各个朝代的通宝。利用通宝与周元通宝、昭武通宝、裕民通宝相比是没有那么出名,但有些人专门收藏冷门的通宝,那么利用通宝市场价格怎么样???
  通宝为古代的钱币,多用重量来区分,比如半两、一铢、两铢、五铢等等。利用通宝有着历史的意义,它是在吴三桂时期发布的一种钱币,当时吴三桂举旗反清的主要动作是抢占地盘,一个是发行利用通宝等钱币,通过利用通宝来稳定人心,激活那时的经济。利用通宝版式有背“厘”、“五厘”、“二厘”“一分”,以记折银;背面有“云”、“贵”等字,也可能是无字。
  吴三桂当时除了发布利用通宝外,还有“洪化通宝”、“昭武通宝”等等,但这两种通宝生命力比较短暂,只有利用通宝存活比较久。利用通宝流通了大概200多年,也是起义军中铸造钱币的杰出代表,一直到民国初期才完全停止用利用通宝。由于利用通宝的这层意义,但也因为利用通宝流通比较久,在价值上并不是很贵。
利用通宝市场价格为:
  楷书小平背“贵”利用通宝:5元人民币
  楷书小平背“厘”利用通宝:10元人民币
  楷书折二背“云”利用通宝:20元人民币
  楷书折二背“二厘”利用通宝:20元人民币
  楷书折五背“五厘”利用通宝:15元人民币
  楷书折五横“五厘”利用通宝:50元人民币
  楷书折十背“壹分”利用通宝:120元人民币
  楷书折十背“一分” 利用通宝:15元人民币
  楷书折十背横“一分”利用通宝: 70元人民币
  楷书折十背横“壹分” 利用通宝:500元人民币
  利用通宝市场价格怎么样?利用通宝市场价值是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文章中介绍到的利用通宝的价值并不代表就是目前市场上它的价值,利用通宝的价值受市场波动影响是蛮大的,所以在购买利用通宝的时候,消费者要能够谨慎的投资,不要太过盲目。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利用通宝是哪个朝代

通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货币,主要用于宋代,元代,明代以及清代,它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影响等方面对通宝的历史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让读者对通宝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历史背景
1.1 通宝的由来
1.2 宋代的出现
二、发展历程
2.1 元代的发展
2.2 明代的发展
2.3 清代的发展
三、影响
3.1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2 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结论
通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货币,主要用于宋代,元代,明代以及清代,它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背景上,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宋代,而宋代的出现也是它的重要标志。发展历程上,它在元代,明代和清代的发展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上,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总而言之,通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货币,它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历程以及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通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货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宋代,而宋代的出现也是它的重要标志。在元代,明代和清代的发展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曾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综上所述,通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货币,它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历程以及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利用通宝的介绍

利用通宝是吴三桂铸造的钱币。版式大致有背“厘”,“二厘”,“五厘”,“一分”,以记折银。也有光背和背“云”,背“贵”等字。文字书写颇为工整。

三番钱币的收藏价值

三番铜币
由于铸造时间短
现在存世更少
所以收藏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普通品都在几十元
稀少版在大几千到万元
如果有建议继续收藏
“三藩钱”是指清初三藩之乱期间铸造的钱币。其中,包括了吴三桂所铸的利用通宝、昭武通宝,其孙吴世璠所铸的洪化通宝,以及耿精忠所铸的裕民通宝。三藩之乱中,尚可喜和其子尚之信,历史上未见其铸造钱币的记载。
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三藩叛乱,到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3年)三藩平定,仅仅5年时间。后清政府多次下令“禁伪号钱文”,并收换销毁,因此存世量比较小,市场价格也比较高。接下来,我们将在逐一介绍。
利用通宝
康熙元年,平西王吴三桂拥兵割据云南,兼管贵州,为激活经济、稳定人心,并为其举旗反清作准备,开始铸造发行“利用通宝”行用钱。其版式有背“厘”、“二厘”、“五厘”、“一分”,这是用来记折银金额的,还有光背、背“云”、背“贵”等七种版式。
一是利用背厘版,分左右厘两版,即背面穿口左侧或右侧有一个厘字,市场价格200元左右。
二是利用背二厘版,特征是背面穿口两侧,右“二”左“厘”,市场价格150元左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三是利用背五厘版,特征是背面穿口两侧,右“五”左“厘”,市场价格500元左右。
第四是利用背一分,有三个版别,分别是横一分、竖一分、和横壹分(注意是“壹”分),价格也各不相同。
利用横一分,特征是背面左读“一分”,市场价格600元左右。
利用竖一分,其特征是背面直读“一分”,市场价格1000元左右。
利用背“壹分”,其特征是背面左读“壹分”,市场价格一万元左右。不同的一分,价格差很多,藏友要注意哦。
剩下利用通宝光背、背云、背贵价格都不高,根据品相大约100到300元之间。
昭武通宝
历史进入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开始铸“昭武通宝”。但同年八月,吴三桂就死了,故此币流通时间不长,流通区域也不广。
此钱仿明代钱币旧制,版式有小平钱和折十大钱。
小平钱通常为光背,也有背工,多见楷书,市场价格不高,基本在四五十元。
但篆书小平数量较少,市场价格比较高,市场价格3000元左右,字体一变,价格翻几十倍。
昭武通宝折十背壹分,因其是折十大钱,同时篆书古朴精美,市场价格也比较高,目前在1500元左右。
看看,是挺漂亮吧,而且记录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藏友遇到可以收藏哦。
洪化通宝
吴三桂称帝仅仅5个月,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八月,吴三桂病逝,其部将拥戴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在贵阳袭号,改元洪化,并铸行“洪化通宝”。直至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身亡,延续8年的三藩之乱平定,“洪化通宝”铸行了3年多的时间。
洪化通宝因其文字、质量较差,市场价格不高。其版别有背星、背工、背户等,背工、背户市场价格20元左右;背星价格稍高一点,但也就是100元左右。
裕民通宝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耿精忠在福州响应吴三桂,杀福建总督范承谟及其幕僚50余人,起兵造反,并以“反清复明”为幌子收买民心,自铸“裕民通宝”行用钱。此后耿精忠率兵攻陷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多镇,兵力扩充到10余万。后因三藩内部矛盾,使得清军得以各个击破。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兵大军压境,耿精忠无奈投降,戴罪立功攻灭台湾郑经和广东尚之信的叛军,得以保留靖南王爵位。
然而耿精忠降清后尚蓄逆谋之心,被部下暗中告发。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被削爵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被凌迟处死。
裕民通宝钱的版式有小平光背、折二背“一分”、折五背“壹钱”或“浙一钱”。
首先是裕民通宝光背小平,市场价格800元左右。
第二是裕民折二背“一分”,市场价格1000元左右。
第三是裕民折五背“壹钱”,市场价格4000元左右。
最后一个就是裕民通宝中的名誉品,裕民通宝背浙一钱,市场价格10000元。16克左右的铜币,10000元,一克625元,比黄金还贵啊,而且还不断上涨,不错的投资项目哦。
三藩钱我们就介绍完了

明朝货币详细介绍 明朝各阶段的货币有哪些

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明太祖洪武八年开始制造,称“大明宝钞”,同时也在铸造了不少铜钱,大明所有的钱币统称“通宝”,当时交易金额大的用白银,因为白银可以保值,交易金额数量小用钞钱(钱和钞因为制作工艺和通货膨胀容易贬值)。
“通宝”意为通行宝货,“通宝”是中国旧时钱币的一种名称。起于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的“开元通宝”。以后历代都曾沿用,“通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铸于币面。如南唐的“唐国通宝”、宋代的“太平通宝”、元代的“至正通宝”、明代的“大明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等。
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到了明朝末期诸侯称帝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 鲁王监国朱以海在江浙铸大明,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造弘光,隆武帝朱聿键据福州铸隆武,永历帝朱由榔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称帝时铸大顺通宝。
那么明朝的货比价值多少呢,根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谈》、清代康熙年《明史》、《儒林外史》等可以衡量一天一钱,一月3两,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合人民币1.75元/斤,相当于人民币660.8元,那么一钱相当于66元人民币。
不同帝王在位时,合法的货比都是用当代帝王称号的通宝,不同帝王利用这种强制使用帝王称号的通宝实现对经济的控制明,朝通宝应为更换朝代,在民间可以根据铜币的成色来换当时帝王称号的通宝。

古代有没有圆形圆孔的钱那

  古代有圆形圆孔的钱。
  中国战国时通行于三晋和周的一种中有圆孔的圆形铜币。此钱一般无内外郭,背为平背。钱上有“共”、“垣”、“蔺”、“离石”、“襄阴”、“漆垣”、“安臧”、“东周”、“西周”、“共屯赤金”、“半寰”等文字,大多为地名或国名,如共、垣属魏,蔺、离石属赵,安臧属周,东周、西周为国名。这类圆钱大小不一,大致可分为大小两类。大钱直径3.5~4厘米,重约合10~18克;小钱直径2.5厘米左右。大钱中的“漆垣”则标明“一釿”,可见小钱当为半釿。“半瞏”属小钱,钱文“半瞏”即指半釿小圆钱而言。安臧钱的书体和安臧空首布上的“安臧”2字相似,表明两种钱铸造年代相近,似应在战国早期或中期。三晋圆钱品种较多,其中有些当和周钱同时有的可能较晚。传世品中还有一种文曰“重一两十二珠”(或译“珠重一两 ,十二”)的圆孔钱,前人或以为是秦钱,因为此钱资料太少,情况很难弄清楚。
  战国时三晋的各种圆钱,铸造较少,故流传至今的实物也不多,较常见的仅共、垣两种,山西省闻喜、侯马和河南省的辉县洛阳等地曾有出土。周钱中唯有安臧钱近年有出土。
古代是有圆形圆孔的钱,但是厚度没有一厘米而已
花钱源于汉代,花钱在早期使用的时候主要是汉族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币由于不是流通钱,因此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汉族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汉族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其中“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 “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这同时也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
货币名称朝代先秦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方孔圆钱√√√√ 圆孔圆钱√ 白鹿皮币 √ 太平百钱 √ 女钱 √ 通宝 √√ √√√铁、铜钱 √√√√√白银币 √ √ 元宝 √√ √ 满文天命钱 √纸币
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的表格,我们了解到在古代货币当中,圆孔园钱、白鹿皮币、太平百钱和女钱是使用朝代最少的,仅有一朝使用,而通宝和铁钱铜钱又是使用得最多的,有五个朝代使用。在朝代铸币当中,明朝和清朝又是最多的,各铸制了4种货币;先秦、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与隋唐则是铸制货币最少的,仅有两种。看来,离现在越近的朝代科技越发达,也和我们现在的货币较相似,如两宋、明、清三个朝代就有我们现在流行的纸币样式。 在上表中,有些货币其实是本朝独制的,例如白鹿皮币是秦汉,圆孔圆钱是先秦,太平百钱是三国,女钱是魏晋南北朝的。其中,白鹿皮币时值四十万,在当时仅是为了发行轻钱来转嫁经济危机;太平百钱时值定平一百,是一刺史所铸,为了企盼早日统一和平;女钱是在梁武帝期间,无轮者二种五铢称为“女钱”。在表格中,有众多国家都用“通宝”,可全称却不尽相同,比如:隋唐的称为开元通宝、大历通宝、建中通宝、咸通玄宝,五代十国的称为开平通宝、天成通宝、汉元通宝、周元通宝、大齐通宝,宋朝有大朝通宝,明朝有大义通宝、天佑通宝、大中通宝、永昌通宝、大顺通宝、铸兴通宝、利用通宝、裕民通宝、邵武通宝、洪化通宝。明朝为什么铸制如此之多的通宝?因为明朝为了避讳朱元璋的“元”字,废掉元宝,一律使用通宝。
古代是有圆形圆孔的钱,但是厚度没有一厘米而已。
古代货币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家的鸡毛毽子上,有一枚圆片,中间有一个圆孔,据爷爷奶奶的介绍,在以前的毽子上,用的是方孔或者圆孔的铜钱,在古代,还有不少这样的铜钱呢!我的心中也不禁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古代还有什么货币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本书中了解到中国的货币有4000—5000年历史,并看到了一些关于古代钱币的形状:有的外面是一个圆形,里面有一个方洞,俗称方孔圆钱;或者是外圆内圆,俗称圆孔圆钱。在书中,我还知道了古代大量地制造元宝、金币。在楚国,每块金钣有12方格、14方格、20方格、54方格不等,使用时凿下小块支付,每小块1.4—1.5厘米见方,厚0-4—0-5厘米,重约15克左右,其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9%!在古代货币史上,哪一种货币长久不衰?那就是方孔圆钱。因为方孔圆钱可以减少周转磨损,还可以贯串起来方便携带。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不仅这些,还有在货币史上的货币之最呢!例如:秦汉货币是留世量最多的,王莽时期的货币是最精美的,西晋北朝货币是最有文风的,五代十国的货币是最粗劣的,元朝的货币是货币种类最少的,清朝的货币是流传下来较稀少的等等。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更想去了解了解古代的货币了! 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1、确定有代表性的古代货币为一个时期的具体研究对象。2、通过上网、查阅书籍、阅读报刊等方式搜集与古代货币有关的资料。3、通过多种方式来搜集古代部分货币的来由。4、整理与归纳我搜集的资料。 以下是我整理的研究情况:货币名称朝代先秦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方孔圆钱√√√√ 圆孔圆钱√ 白鹿皮币 √ 太平百钱 √ 女钱 √ 通宝 √√ √√√铁、铜钱 √√√√√白银币 √ √ 元宝 √√ √ 满文天命钱 √纸币 √ √√ 三、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的表格,我们了解到在古代货币当中,圆孔园钱、白鹿皮币、太平百钱和女钱是使用朝代最少的,仅有一朝使用,而通宝和铁钱铜钱又是使用得最多的,有五个朝代使用。在朝代铸币当中,明朝和清朝又是最多的,各铸制了4种货币;先秦、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与隋唐则是铸制货币最少的,仅有两种。看来,离现在越近的朝代科技越发达,也和我们现在的货币较相似,如两宋、明、清三个朝代就有我们现在流行的纸币样式。 在上表中,有些货币其实是本朝独制的,例如白鹿皮币是秦汉,圆孔圆钱是先秦,太平百钱是三国,女钱是魏晋南北朝的。其中,白鹿皮币时值四十万,在当时仅是为了发行轻钱来转嫁经济危机;太平百钱时值定平一百,是一刺史所铸,为了企盼早日统一和平;女钱是在梁武帝期间,无轮者二种五铢称为“女钱”。在表格中,有众多国家都用“通宝”,可全称却不尽相同,比如:隋唐的称为开元通宝、大历通宝、建中通宝、咸通玄宝,五代十国的称为开平通宝、天成通宝、汉元通宝、周元通宝、大齐通宝,宋朝有大朝通宝,明朝有大义通宝、天佑通宝、大中通宝、永昌通宝、大顺通宝、铸兴通宝、利用通宝、裕民通宝、邵武通宝、洪化通宝。明朝为什么铸制如此之多的通宝?因为明朝为了避讳朱元璋的“元”字,废掉元宝,一律使用通宝。 看来古代货币的知识如此丰富,以后还可以更多地了解呢!

清末到现在出现哪些钱币或纸币,请一一介绍?

清进关前努尔哈赤就铸满文天命汗钱及汉文天命通宝。顺治年间的顺治通宝数目很多。康熙通宝分各省铸造和户部铸造两种,其中户部宝泉局所铸有一种熙字少一竖,即所谓罗汉钱。乾隆五年之前的钱色黄,卖前的钱发青,喊青钱。咸丰时期铸造局添加,咸丰制钱从一文到卖千,共15级,是货币史上最双杂的一种。咸丰后,由于辛酉政变,祺祥年号仅三个月就改元同治,所以祺祥钱数目少,且都为样钱。宣统年间机制无孔铜元开端取代制钱。清代祖钱母钱和样钱遗留下来较前代要多。 三藩中吴三桂铸过利用通宝和昭武通宝。耿精忠铸裕民通宝。 3,稳定天国:雄元1853年洪秀全建立稳定天国,曾铸稳定天国,天国稳定,稳定圣宝,天国圣宝,天国通宝等钱,小刀会及天地会也曾铸钱,这些制钱固然稀少名贵,但卖时就有仿制品及造伪品,故很难辨别。 4,铜元:雄元1900年,广东造币局正式制造圆形无孔铜元,一枚值制钱十枚,到1911年清亡,所造铜元分两类,一元宝,一大清铜币。清铜元版别众多,面文差别明确,其反面的龙纹及外形,云朵的数目更有讲究,从中仔细辨别,方能找到珍品

我国古代铜钱,既圆形方孔钱开始于()朝,当时叫做()

我国古代铜钱,既圆形方孔钱开始于(秦)朝,当时叫做(半两)。
始于秦朝,当时叫半两。
秦朝:叫秦半两
不好意思了只找到货币发展史!
有用的话就看看吧@_-
一,最早的货币: 贝币.
夏商以来,贝壳为主要货币形式,中原地区主要是货贝,拟枣贝,绶贝等海贝的贝壳,长宽在3x2厘米之内,以朋为单位,十贝为一朋,大的绶贝两个贝为一朋.多在背后穿孔,随着交换活动的增多,逐渐出现仿贝,有铜,骨,石,蚌等种.战国时出现有字的贝形铜币.
在边远地区如云南,贝币至清朝仍在使用,
二,先秦铜币:这段时期中国铜铸币走向成熟.
1,布币: 在春秋战国时期布币种类很多,最初是从农具铲演化而来的铜铸币,最早铲形币保留铜铲的特点,取形于使用的工具,春秋时期缩小为空首货币,一般长9.3—10.1厘米,重22.5—35.5克,根据铲身分平肩斜肩和耸肩三种形式.
2,刀币:主要是燕的刀币和齐的大刀币, ,除此之外,在战国时期赵国还铸有小直刀,刀形平直薄小.
燕的刀币分针首刀币和尖首刀币, 针首刀币刀尖尖锐,柄端有环,长在14-16.5厘米宽在1.9-2.2厘米,重15.5-18克.尖首刀币较大,有的铸有文字,如刀,化等.
齐的大刀币体型大,早期背部轮廓中断,币面文字多为地名加法化,按字数分六字刀,五字刀,四字刀,三字刀.
3,圜钱:战国中期以后,各国开始铸造圆形圆孔的圜钱.各国大小不一,重量不等.不一一叙述.
三,秦汉铜币:
1,秦汉半两: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废除六国货币,统一铸圆形方孔半两钱,重十二铢,奠定了铜铸币的基础, 圆形方孔钱直至清末才被无孔园钱代替,秦时半两钱数量很多,但与汉代半两钱较难区分.西汉初,刘邦允许民间私自铸钱,致使半两钱泛滥,小且轻.如榆树之荚,故称榆荚,至公元前186年,方禁止,高后时行八铢钱,既钱重八铢,文曰半两,文帝时再次允许民间私自铸钱,但已有称钱衡对钱币制作质量加以控制, 此时钱重四铢,钱文仍是半两.
2,两汉五铢: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废半两钱,行五铢钱,法定每枚重五铢,钱文为五铢两字, 五铢钱是中国古代使用最长的货币,至唐,约700余年. 五铢钱钱文只有五铢两个篆字,形状都是圆形方孔.
3,新莽钱币:为了挽救社会危机,对货币进行四次改制,钱币种类繁多,其中六泉十布成组成套,有极高收藏价值.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的货币:
由于此时期前后共有30多政权,所以钱币种类多,且比值混乱,三国时曹魏基本沿用五铢钱,魏五铢钱径2.5厘米.蜀汉虽铸过直百五铢,但还以五铢钱为基本单位,蜀五铢较小,直径2厘米.晋朝沿用汉魏五铢,直径1.9厘米左右. 至隋朝是最后一个铸五铢钱的朝代.,公元581年,隋文帝下令,设置标准钱样,新钱文曰五铢,重如其文.
其余钱币如孙吴铸大钱,目前以见大泉五百, 大泉当千, 大泉两千, 大泉五千四种.后赵铸丰货铜币,成汉铸汉兴钱,大夏铸大夏钱,南朝的四铢钱,北朝的布泉等,货币当时处于混乱之中.
五,唐五代铜币
1.开元通宝:公元621年,唐废隋五铢,行开元通宝钱,为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钱径八分,十枚为一两,年号冠在通宝之前,在这之前,铜币都是以本身重量为钱文, 开元通宝脱离了本身重量的束缚,开创了我国货币文字的特点.并且规定了铸钱时金属成分的比例,在唐300年间为主要货币,流通海外. 开元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年号钱:在货币经济或政府财政发生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如武则天时的乾封泉宝,安史之乱的乾元重宝,德宗时的建中通宝等.
3,五代十国钱币:又一个混乱时期,钱币品种繁多,大小质量不一,以至有些钱币所属还存在争议.不一一介绍.
六,两宋铜钱:宋代钱币以年号为钱文,称年号钱,每种钱上字体又有草,隶,真等各种字体,同一年号又分元宝,通宝,重宝之分,所以宋币种类最繁,版别最多.
1.北宋铜钱:宋太祖于公元960年铸宋元通宝,多用铸铁钱印范用的母钱,非常少见.宋太宗铸太平通宝,是第一个以年号为钱文面的年号钱,淳化年间,太宗亲书钱文,有真,行,草体,开钱文使用草书的先河,由不同书法的钱组成对钱,曾开始与五代,而宋朝则开始于太宗.总之,北宋35个年号,铸钱30种,类别无法统计,此时期铜钱精好,尤以神宗朝的元丰,元佑,徽宗朝的崇宁,大观为最.是历代钱币中最美观的.
比较罕见的几种,有以真书为钱文的淳化元宝,由于淳字三点水较近,叫缩水淳化。皇宋通宝有真篆两种字体,其中一种篆书,书法奇特,称九叠篆。铜的熙凝重宝为母钱,俗称铁母。绍圣年间平钱为隶书的罕见。元符重宝篆书宝内有两个王字,称双王宝。崇宁通宝是徽宗亲书瘦金体钱文。宋钦宗在位一年既被金兵掳去,其所铸靖康通宝和靖康元宝数量很少,为珍品,
2,南宋铜钱:公元1127年,宋高宗铸建炎既绍兴钱,至1180年,停止铸造对钱,钱文一律为真书,这种制度一直施行至宋亡, 钱文的字体的规范,成为书法世上的宋体字.在钱文统一之后出现的有篆书隶书字体的钱,多为铁母,此间除少数精品外,总体质量不如北宋,另外宋末临时所造钱牌比较罕见.
精品如绍熙通宝,背面有(定三)(春三)字。庆元通宝背面上(川),左右(三六)字。同安监嘉定三年的嘉定通宝,背面上(同)下(三)字。
七,辽西夏金元铜币:此类钱币流传下来很少,非常珍贵.
1,辽:据说没有年号前就已铸币,但有很大争论,较统一的认为太宗天显年间所铸天显通宝是辽最早年号钱,一枚在日本,一枚据说在德国.
2,西夏:目前以见品种只有十几种,最早西夏币为西夏文的福盛宝钱,由于西夏币数量很少,所以非常珍贵。
3,金:公元1115年建朝,最初使用宋辽旧钱,和纸币,公元1156-1160年正式铸正隆元宝平钱,1161年铸的大定通宝,其钱文对元及明初的钱文产生影响。这其中还有刘豫所建齐(金支持的傀儡政权)铸的阜昌钱,契丹人反金称帝所铸天正钱,都罕见。
4,元及起义军:元最初也使用纸币,其所铸铜币大多为庙宇钱,真正流通的只有中统,至元,元贞,大德,至大,至正六个年号的若干品种。张士诚建大周,铸天佑通宝,韩林建宋铸龙凤通宝。徐寿辉铸天启,天定通宝。陈友谅建汉,铸大义通宝。朱元璋于公元1361年铸大中通宝,数量最多。
八,明清铜钱:由于明清皇帝每人只有一个年号,钱币种类并不多。铜钱改成制钱,前朝旧币使用需折扣。
1,明,南明,及明末起义军:公元1368年,明建立,按大中通宝铸洪武通宝,明初发行量很大,永乐通宝有大小字等版本,其中小子永乐通宝为珍品,明朝为推行钞法,铜铸钱数量下降,南明诸王中,福王铸弘光通宝,唐王铸隆武通宝,永明王铸永历通宝。李自成铸永昌通宝,张献中在成都铸大顺通宝。
2,清及三藩:清入关前努尔哈赤就铸满文天命汗钱及汉文天命通宝。顺治年间的顺治通宝数量很多。康熙通宝分各省铸造和户部铸造两种,其中户部宝泉局所铸有一种熙字少一竖,即所谓罗汉钱。乾隆五年之前的钱色黄,以后的钱发青黄色,叫青钱。咸丰时期铸造局增多,咸丰制钱从一文到当千,共15级,是货币史上最复杂的一种。咸丰后,由于辛酉政变,祺祥年号仅三个月就改元同治,所以祺祥钱数量少,且都为样钱。宣统年间机制无孔铜元开始取代制钱。清代祖钱母钱和样钱遗留下来较前代要多。
三藩中吴三桂铸过利用通宝和昭武通宝。耿精忠铸裕民通宝。
3,太平天国:公元1853年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曾铸太平天国,天国太平,太平圣宝,天国圣宝,天国通宝等钱,小刀会及天地会也曾铸钱,这些制钱虽然稀少珍贵,但当时就有仿制品及造伪品,故很难区分。
4,铜元:公元1900年,广东造币局正式制造圆形无孔铜元,一枚值制钱十枚,到1911年清亡,所造铜元分两类,一元宝,一大清铜币。清铜元版别繁多,面文差异明显,其背面的龙纹及形状,云朵的数量更有讲究,从中仔细甄别,方能找到珍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币制,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铜钱以“半两”为名,后人称之为“秦半两”。从此中国的铜钱(以后还有铁钱、铅钱等)取得了外圆内方的固定形式,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
秦半两外圆内方,不少研究或收藏古钱币的人津津乐道这是象征天圆地方。这是否是事实呢?
以前确实有研究中国货币史的学者认为秦半两是象征天圆地方的,那是因为受了研究条件的限制。当时考古发掘的材料不够,使得货币史研究者误以为秦始皇统一币制是创造了一种新钱。战国时天圆地方的观念盛行,因此就将两者联系起来,以为秦始皇是在天圆地方的观念下创造了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但是后来的考古证明,秦始皇只是将秦国的一种老钱推向全国,他并没有创造新钱,这样自然就否定了象征天圆地方之说了。原来战国时铸造的众多钱币中,有一类是圆形的,后人称为“圜钱”或“环钱”。早期圜钱外圆内圆,后来发展为外圆内方。秦半两原是圜钱的一种。如果说秦半两是象征天圆地方,那岂不是所有方孔的园钱都象征天圆地方了?显然是说不通的。
最早说方孔圆钱象征天圆地方的是西晋的鲁褒。他在《钱神论》中谈到铜钱的产生时说:“上智先觉者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员(圆)象天,大矣哉。”但鲁褒的《钱神论》意在讥刺钱能通神的社会现象,采用夸张的笔法,并不是真的在谈货币的起源,象征天圆地方只是借题发挥,故不能以他的话作根据。
那末圜钱为什么从圆孔发展为方孔呢?这可以从技术需要予以说明。第一,方孔便于钱上文字的定位,两字的钱文安排在方孔的左右。第二,钱铸成后还要作一定的加工(如锉边),方孔用方形细木棍插入,可以使钱固定不动,便于操作。
叶世昌
《国际金融报》 (2001年10月08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