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票

梅兰芳邮票真假,如何鉴别邮票的真伪,如何判断邮票的价值?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1 18:05:53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我有一张纪94M 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不懂是真是假,如何辨真假

你没图片,怎么帮你看啊?
纪94M 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 1962年9月15日发行
这枚小型张仅发行了2万枚,目前是新中国价格较高的邮品之一,成为国内外集邮者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已经发现的赝品有:
(1)把纪念张或书刊、宣传品上的图案裁剪下来,经打磨加工后,向外兜售。
(2)利用彩色复印机复制。1987年至1988年间,南京、九江等地的邮市均有发现。
(3)1988年9月,湖南衡阳破获的肖某以印制纪念张为名变造假邮票案和同年10月辽宁破获的伪造邮票案中,均涉及伪造“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和小型张。
其真伪品主要辨别特征在于:
(1)真品印刷精细,背胶微呈黄色。用纪念张变造的赝品,票面网纹很粗,图案和文字不清晰,纸张有薄有厚,与真品有较大差异。
(2)复印加工的赝品画面颜色不纯,字迹不些模糊。外形尺寸约小于真品1—2毫米(“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的尺寸规格为108×146毫米),纸张和背胶均发白。

请帮我鉴定一下梅兰芳邮票真假与价格…

凭图片是无法鉴别的,把邮票放大40倍,看浅颜色的地方,是由空心圆点组成的。是真品。
你好,这是假的。真的小型张规格为:108 X 146 mm ,底下直接就是纸边,没有多出的单色纸边。另外,画面的色彩也不正。

怎样辨别邮票年册的真假好坏?

集邮是备受收藏者喜爱的收藏项目。然而有些唯利是图者,为了牟取暴利,便在伪造假邮票上打主意,这样不仅破坏了集邮的名声,而且也给一些初学集邮的收藏爱好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下面就将自己收藏邮票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介绍给读者,希望能在收藏邮票的过程中提供一点帮助。
  仿造票:这种假票是按照真邮票仿造的。仿造票多是仿造较珍贵的邮票,如清代的大龙票,“稿”字四方连票,《梅兰芳舞台艺术》和《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小型张、猴票等。其仿造手段,有的是从报刊和集邮纪念品上剪下改造的;有些是用仿造版模印制的;还有的是用彩色复印机复印的。鉴别这种假票的最好办法,那就是要同真票对比一下,也可根据掌握的真票的用纸、齿孔等有关资料来鉴别。
  画票:这种假票是从国外流入的,它往往选取一些名画、动植物、体育等图案作画面。鉴别这种假票,需要掌握历史、地理知识,还要查阅邮票年鉴或目录。另外,这种假票的印刷较粗糙,用放大镜看,纹网较粗。
  修改票:这种假票是将一般的邮票改为珍贵邮票。当盖销票比新票的价钱高的时候,就将新票伪盖上邮戳。鉴别这种伪盖票,一般要请有经验的集邮家,根据其邮戳(或加盖)的戳记(或字体)的特点来鉴别。相反的修改手段是,当新票比盖销票的价钱贵的时候,就将盖销票的邮戳洗去。鉴别这种假票,只要细心地用放大镜观察,就能发现该票面局部起毛、齿孔不光洁、背胶不匀等修改的痕迹。
  总之,要提高鉴别假邮票的能力,就要勤于研究,积累经验甚至还要学点历史、地理知识,掌握些邮票印制知识和邮史知识。
祝你好运

你们能帮我变认一下,这张小型张梅兰芳邮票的真假吗?

一般来知道辨别邮票真假的,赝品居多。象这种高档票,造假的多。如果是自己拥有的,至少知道它的来源,也就知道了邮票的真假。

怎么分辨真假邮票呢?

用舌头舔,咸的假,苦的真.
伪品的种类
1、假齿孔邮票
邮票如果同时发行了细齿与粗齿邮票,或者有齿与无齿邮票,或者同图案的邮票与小本票,当两种邮票品的价格差异较大时,变造者就会在齿孔上动脑筋。例如,当无齿邮票价格远高于有齿邮票时,把真邮票的齿孔剪掉,使其成为无齿邮票。有时,某些有齿孔邮票比无齿孔邮票更贵,就会给无齿票或小本票没齿孔的打上齿孔。此外,人为搞出变体品,专门在邮票图案上打齿孔,称作“错齿票”,或者把双连票中间原有的齿孔补好,就成为了“漏齿票”。
2、假刷色邮票
“变色”、“漏色”是收集变体邮品者收集的主要品种。邮票刷色的标准很难用文字精确表述,辨别难度很大,主要凭视觉感。使用化学药品、改变或除去邮票的颜色,人为造成错色票。
3、假水印邮票
水印是在制作邮票纸张时加上去的,它是防伪的重要手段。伪造者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将无水印邮票揭薄,用带水印的邮票纸从背面进行裱贴,成为假的水印邮票。
4、假加盖邮票
加盖邮票是在邮票上重新加印文字、数字、图案,加盖邮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容易发生印刷上的差错,产生如倒盖(印)、复盖(印)、漏盖(印)、偏盖(印)、错字,、漏字等“变体品”。大多数情况下,加盖票属应急使用,发行量少,使用时间短,往往比原票珍贵。各类“变体”的加盖票更是一些集邮者争购猎奇的宠物。假加盖票是历来伪造票中数量最多,最难识别的一种。
5、假背胶邮票
年代较久的早期邮票,会因为保护不当而发生背胶部分或全部脱落的情况,有的仅遗留着胶痕。此外,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比如我国南方地区,空气潮湿、气候炎热,许多集邮者为防止有背胶邮票发生粘连就在买了新邮票之后先洗去其背胶。但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无背胶邮票,都不大受欢迎。原因是:一则影响其美观,二则影响其身价。为了使背胶受损的邮票变成完美的“新”邮票,变造者会在这些邮票背面重新涂新胶。该种假票一般较难辨认。
6、假纸质的邮票
邮票用纸很讲究。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纸张各异。有些国家还专门特制邮票纸,生产销售均由国家统一控制。因此,伪造邮品(尤其是仿造邮品)极难找到与原票完全一致的纸张。
邮票纸质常常是辨认伪造品的重要依据之一。伪造者常用杂志或书刊上的邮票图案,人工改变纸质颜色、光洁度,造成与真票相似的邮票。
7、假邮戳
伪造假信销票或假实寄封(片),制作各种假邮戳盖在票、封、片上,主要有以下类型:
(1)、用现在的真邮戳盖过去的邮品,邮戳上的时间、地点均不符。另外,使用私藏作废的旧邮戳加盖邮品。
(2)、私刻邮戳,加盖伪邮品。
(3)、用黑色墨水手工描画假邮戳。
8、假实寄封
假实寄封一般有以下几种作伪手段:
(1)用真票(新票)在信封上加盖真邮戳。此法能大量变造赝品。
(2)使用假票,在信封上加盖真邮戳,多以伪造近期实寄封为多。
(3)将信销真票贴到信封上,在封上补画其余的邮戳。这样,假实寄封上的邮戳,票上部分是真的,封上部分是假的。
(4)将一般实寄封上的邮票揭下,换贴上邮戳位置适当的信销票,变造成实寄封“珍贵品”。
9、假邮资封片
国内见到的邮资封片赝品,一般是照相制版用现代化印刷机械大量印刷出来的,图案上很难找出破绽,须从刷色、印刷质量及纸质等方面辨别。此类印刷的封片数量都比较大
10、臆造邮票
完全由伪造者随意制造出来的“邮票”,由于有不同的背景,情况很复杂,较难断定。有下例几种:
(1)国际邮商滥印的各种邮票。
(2)不法分子或团伙臆造的各种邮票。
(3)艺术爱好者绘制的各种邮品。
2》》邮票辩伪的要素
1、纸张
早期邮票用纸比较混乱。古典邮票大部分用质量最好的“手抄纸”印刷,此种纸特点是韧性好,不会发黄发脆,缺点是厚度不匀,因而造成古典邮票纸质薄厚有差异。如,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就存在这种明显差别。1878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是用半透明的薄纸印刷的,因此被叫作“薄纸大龙”。而1883年第三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使用的纸就厚,不透明,被称为“厚纸大龙”邮票。此后多个国家采用“机制纸”印邮票,使邮票纸张厚度的均匀性大大提高。
分辨纸质有助于区分邮票的印刷年代或特定环境。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播种”邮票 是用白纸印刷的,战争期间用的是质量较差的发灰的毛纸。
1918年,拉脱维亚共和国成立之初,没有印刷邮票的纸张,而采用德军遗留下的大量地图印刷邮票。其他的国家,也曾用到卷烟纸、食品配给证等“临时代用纸”印刷邮票。这在经济困难或战争时期比较多。
在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中,也曾出现过类似使用代用纸印制的邮票。1942年淮南区交通总站发行无面值“稿”字邮票,是淮南报社发给通讯员用于寄递稿件及通讯的。它多数用使用过的电报纸背面。原电报纸上有铅笔写的电码数字和用钢笔写的中文译文。
1947年东北安东印制的毛泽东、朱德像邮票(安东二版)也是使用代用纸印刷的。长期无法搞清该种邮票用什么纸张。为了弄清此问题,集邮家张文光收集了大量这次印刷的邮票。当这些邮票的背面拼在一起时,显露出一女演员的画像,还有“明星便笺”四个字,从而断定此邮票是印在明星信笺纸的反面。
特殊环境里的特殊邮票用纸,无形中为辨别这些邮票的真实性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邮票的使用纸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而向正规化、专门化发展,和钞票一样,也使用特殊的专用纸张。印制邮票的专用纸称为邮票纸,由国家定点生产、定向使用,这种纸的特点是细洁光滑、吸墨性强、有韧性,手感柔软,耐水洗 ,平展性好。各国使用邮票纸大都具备此基本特性。
目前,常见的伪造邮票的用纸大多是铜版纸、有光纸等。这类纸手感硬挺,纸质较脆,光滑而吸墨性差,轻微折叠就产生折痕,受潮或浸水后还会掉色。
新中国1962年至1963年间先后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儿童”、“熊猫”“金丝猴”等4套无齿邮票,使用的纸张与同时发行的同图案的有齿邮票的纸张不同,前者纸质较薄,从而便于区别。只是后来发行的无齿票“麋鹿”,与有齿票图案和纸质完全一样,使伪造者易于变造。
近代,各国为了扩大邮品的材质种类,竞相选用一些非纸质材料印制邮票。如,铝质、银质、丝绸、塑料等。
2、水印
世界各类重要文件、有价证券和纸币大都采用带水印纸张印制,水印已成为防伪的重要手段。早期的邮票也大量使用水印纸印制。邮票的水印可以分三种:
“单式水印”,在每枚邮票上,都有一个位置和图案相同的水印,亦称“一票一水印”。
“复式水印”,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上规则排列,重复出现,而每枚邮票上的水印图案位置却彼此不同。
“全张水印”,在一整邮票上,印一个大水印图案,在每枚邮票上,只有该水印图案的一小局部。
有些邮票目录上详细列出了水印的图案、位置和类型等资料,有的还附有图示。由于一般目录图示上的水印图案是从邮票正面观察的,集邮者多是从邮票背面观察水印。因而邮票目录上的图示水印基本都是反的。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邮票水印图案各不相同。如,1840年,英国发行的第一套黑便士邮票便开始用有“皇冠图”水印的纸张印制的,一直延用了20多年。1862年瑞士邮票的水印是双层的椭圆形中有一个十字。1923年至1927年捷克邮票使用的是菩提树叶图形水印,到了50年代水印则改为五角星图。苏联邮票的水印,在1921年使用V字形图案。东德邮票上的水印则是用国名缩写“DDR”字母构成
中国最早使用有水印的邮票是1885年清朝海关邮政发行的“海关二次云龙”邮票,俗称“小龙”票。邮票上的水印图案是中国古代的太极图。还有1894年清朝海关邮政为慈禧太后60寿辰发行的“万寿纪念”邮票,邮票的水印仍是太极图
早期有些造纸厂为表明售出的纸是该厂的产品,将纸张都加上厂名水印。有时使用这种带造纸厂厂名的水印纸邮票,就会出现特殊的水印。如,1895年发行的我国“台湾民主国邮票”(“独虎票”)就是印在有造纸厂厂名的水印纸上的。由于水印图不连续,所以只能在部分邮票上见到。
民国初期的邮票一直未用水印纸印刷。后来赝品增多,邮政部门决定改用有水印纸,特在英国定制了大批的水印纸张。此纸坚韧而薄,含有民国邮徽——篆文“邮”字水印。1940年起在香港印制的孙中山像邮票中,中华版有水印票5种,大东版有水印票10种,商务版 有19种。还有1940年发行的香港版长城图航空邮票,有水印票10种,均与无水印邮票混合同时发行,情况较为复杂。
新中国邮票上一直无水印。1992年1月25日,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壬申年”(生肖猴)特种邮票首日封,采用水印纸印制,水印图案是中国邮票总公司的徽志。这是新中国邮品首次使用有水印的纸张印制。
3、印版
邮票是邮资凭证,方寸之地,既美观又要防伪,因此世界各国都精心设计,以提高它的水平。
目前我国发行的邮票一般都采用雕刻、影雕、影写三种制版形式进行印制。雕刻版是经过雕刻者在钢板上的艺术加工刻出原版后制版,采用凹版印刷。其特点是墨色厚实,线条清晰,可以显出不同的层次。它的印制效果艺术性强,最能防止伪造,是印制有价证券的理想的工艺手段。
采用雕刻、影雕印刷的邮票,其印刷效果无法用平版印刷表现出来。例如,特57“黄山风景”和T.46“庚申年(猴)”这两套邮票都是采用影雕版印刷,图案上的线条非常清晰,用手摸能够感觉得出来。而前几年出现 的这两套票的伪造票,都是用平版印制的,票面一片平滑,有经验的集邮者几乎一望便知是伪造品
1987年至1988年,在南京、九江等地的邮市上,甚至出现了以彩色复印机复印伪造的“黄山风景”、“金鱼”、“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及“牡丹”小型张等高档紧俏邮品。这些假货的欺骗对象,主要是初集邮者。
由于影写版、印刷技术操作简便、印刷质量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我国的邮票以影写版居多,但是这种邮票以及用胶版印刷的邮票容易被伪造团伙仿造出极逼真的赝品。再加上彩色复印机的出现,又多了一个仿造的途径。尽管邮电部门为防止仿造,在设计印制邮票时加了暗记,但这些暗记是保密的,广大集邮者仍无法用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集邮者们曾不断呼吁,多采用雕刻版印刷邮票才是防伪的上策。
一种新发行的邮票,一旦印完规定的发行量,即停止印制,并且从此不再印刷。这是邮票区别于其他有价证券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国家的邮政当局也会把当年发行的邮票印版取出来翻印新邮票。例如,1864年英国邮政当局就曾再版过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邮票。发行“再版”邮票在国际上不常见,由于受到国际集邮界的强烈反对,因此,一般情况下现在很少有哪个国家敢冒此种风险。
1955年1月10日,邮电部决定将1949至1952年发行的24套纪念和特种邮票重新制版印刷发行。这些再版邮票每枚印量多达250万枚,是原版票印量的六七倍。由于引起国内外集邮界的种种猜测和误解,我国以后再也没有再版纪特邮票。必须指出,新中国所以要再版大批的纪念和特种邮票,完全是为了促进集邮活动的发展。解放初期,国内邮政业务不是很多,后来集邮活动也渐渐地发展起来,到了1955年1月筹备成立集邮公司时,已没有多少可供出售的储备邮品,正是为了解决新出现的集邮者收集新中国邮票的困难,邮电部作出了再版邮票的决定。为了便于邮政业务人员及集邮者区别原版和再版票的种种差异,邮电部还发布了有关文件。
再版邮票,对缺乏经验的集邮者是很大的危险,如果辨别不出原版 、再版,就会遭受经济损失。以再版票冒充原版票也是一种赝品欺诈的行为。因此,掌握再版票的特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辨伪研究。
4、背胶
邮票背面涂刷胶层的目的为了使用时便于粘贴。背胶的有无与胶质的特征,也是鉴别邮票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例如,新中国初期发行的邮票,大多数是无背胶邮票。60年代初采用的多为糊精胶,胶层较厚,颜色发黄、发亮,对湿度敏感 ,胶面受潮容易发生粘连,6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PVA合成胶,胶质浅白,很薄,光亮度比糊精胶差。这种化学胶抗潮性强,不易发生自粘。
邮票的背胶并不都是白色的,一些国家曾使用过特殊的背胶。这些比较特殊的背胶,成为辨别真伪的重要特征之一。
有些国家的邮票背胶上带有纵向或横向条纹,有的还有水印花纹图案,以防止伪造。1923年捷克斯洛伐克发行的一套共和国五周年纪念邮票,黄色的背胶上有方格条纹。中心部位都有一个由捷克斯洛伐克邮政的缩写字母“CSP”组成的图案。因此,有的邮票,可以从背胶上鉴别出版别和发行年代。
辨别背胶真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胶层是否厚薄均匀,色泽正常。尤其是背胶有水印图案或条纹图形的,要仔细观察辨认。
(2)注意观察齿孔。正常的邮票印制过程是先刷胶后打孔。由于伪造品是在邮票打孔后补刷背胶的,胶水会渗入邮票齿孔,甚至渗流到邮票表面。如果发现邮票的齿孔尖 端被胶水包住了,没有撕断时造成的纸纤维露出,即可肯定是撕开后刷的胶。
(3)对于那些伪造得非常高超的假背胶邮票,必须采取化验胶水成份的办法,进行严格检验分析,方能辨明真伪。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邮票都刷有背胶。一些处于热带地区的国家,气候高温,空气潮湿,只能发行无背胶邮票。集邮票者必须了解这些情况。不能见到近代的外国无背胶邮票就武断地认为是伪造邮票。另外,一些居住在热带地区的集邮者,为了妥善保存邮品,防止邮品发生粘连,往往将国外新邮票上的背胶全部洗掉。这种邮票也会引起其他集邮者的怀疑和误解,但应该区别于无背胶的伪票。
邮票图案印在刷了背胶的一面,就会产生“糊上刷变体”。例如,我国普23“民居”中的20分邮票,就出现过这种变体。有的集邮者不知此事,亦未加以辨别,在泡洗这种信销票时,也将邮票上的图案全部褪洗掉了。
5、票幅与票边
票幅是指单枚邮票的外廓尺寸,用横×直(mm)表示,单位是毫米。邮票目录一般都注明邮票的尺寸规格,多数是指票幅,也有一些特殊的邮票(如无齿邮票或齿孔有差异的邮票)则是指图幅(即图案尺寸)。这一点应在查阅邮票目录时注意。
1988年发行的T.132“麋鹿”有齿邮票变造成单枚无齿邮票很难区别。唯一的办法就是认真测量标幅。该有齿邮票的规格为30×40(毫米),齿孔孔径为1毫米。因此凡横对边长大于29毫米或竖对边长大于39毫米的无齿邮票一般情况下是真品。而周边均等于或小于29×39毫米的,基本都是利用有齿票变造成的假无齿票。购买收藏无齿邮票,最好是带边或双连邮票。
1989年初,在广州、上海、北京、青岛、南京等一些城市出现了几种台湾邮票小全张和小型张的赝品。辩认这些赝品可以从纸张、印刷、背胶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真票纸张厚实挺括,印刷精细,背胶微呈黄色,而赝品纸张发白、薄软。由于是复印加工的,画面颜色不纯,字迹有些模糊,假背胶见水后不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法,这些赝品的外形尺寸均小于真票1-2毫米。
邮品辩伪通过测量票幅发觉差异,显得比较直观、准确、方便。因此,了解掌握邮票的票幅数据,显得十分重要。
票边,即全张邮票四周的边纸,上面通常印有一些特殊标记、图案、数字或符号。如:厂铭、发行当局名、邮票名称、图案名称、全张枚数、印刷或检验编号,以及对色标记、套色对位线、裁切控制线等等。各国在各时期这方面的内容不尽相同。
边纸被称为“邮票的原始档案”。它上面真实记录的各种标记和数据,既是研究邮票的版式、印次、刷色等内容的重要资料,也是辨别邮票真伪的参考依据
6、齿孔
邮票带齿孔,目的在于使邮票容易分开,使用方便。齿孔已成为邮票区别于其它有价凭证重要的标志之一。
邮票的齿孔种类很多,时有变化,一些集邮票者专门收集研究图案和面值相同,但齿孔不同的邮票,这是一种重要的变体。齿孔的变异,能够帮助我们辨别出一些邮票的真伪。
早期邮票是用落后的齿孔机打孔的,所以每次只能打出水平方向的单线齿(一排齿孔),以后经过改良的齿孔机,在水平方向的齿孔针长行上,增加了垂直方向的齿孔针短行。这样一次可打出一排邮票上边和左右两边齿孔,然后再往下移动一枚邮票的位置,打出下一排齿孔。这种打孔机械被称为梳式齿孔机。这两种齿孔机由于操作者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一张邮票上的局部漏齿或错齿。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全张齿孔机,卷筒邮票齿孔机和小型张、小本票齿孔机相继问世。这些打孔机上不会出现一张邮票(或一枚小型张)局部漏齿的现象
同时期的打孔机械,在邮票上打出的齿孔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单线齿孔机在邮票四角打出的齿孔几乎都不一致,左右两边每枚邮票的齿孔位置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邮票四角齿孔不规则,图案有时偏离,是单线齿的主要特征。梳式齿孔机打出的邮票齿孔四角和左右齿孔形状规则。根据齿孔特征可以断定邮票是采用哪一种齿孔机打的孔。分析邮票的产生年代。
专用的打孔机配有自动套准调节设备,打出的齿孔位置很准确,孔一般都很光洁,无毛齿现象。而伪造邮票使用的齿孔机非常简陋,由于钢针大小不一,控制精度不高,往往造成齿孔错位、孔眼大小不一以及毛齿现象。有些“花纸头”、仿印票甚至使用改装的缝纫机打齿孔,打出的齿孔间距、位置、孔径等有明显的漏洞。
齿孔的度数不仅能辨别邮票的版别、真伪,从其齿孔的光洁程度也能辨认不同的版别。例如,1885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小龙邮票,齿孔度数为12.5,被称为“细齿小龙”,因用旧式打孔机打孔,所以齿孔有毛糙的,也有光洁的。1888年第二期发行的海关二次小龙邮票,开始使用新式打孔机打孔,齿孔光洁程度好,齿孔度数为11.5,又被称为“粗齿小龙”。
在解放区邮票和新中国早期的邮票中,有许多邮票因为打孔技术不过关而出现了“毛齿”现象。这些特殊现象,亦是邮票辨伪的依据之一。
7、刷色
万国邮政联盟曾对邮票的印色作出规定,要求各国根据邮票的不同用途,采用统一的刷色。例如,国内平信邮票采用绿色,国外平信邮票采用蓝色,国外明信片邮票采用红色等。对其他一些用途的邮票则没有具体规定。当时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颜色醒目,使用方便,便邮局和寄信者都易于区别。
随着各国邮票发行种类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多色印刷邮票的大量出现,原来的规定逐渐被废除。
中国从30年代初开始,由于物价不稳,国内外邮资费变更频繁,中华邮政发行的孙中山像邮票和烈士邮票先后多次被印刷,出现了许多刷色雷同、面值不同、或面值相同、刷色不同等混乱情况。
例如,孙中山像邮票4分与5分票,2角与2角5分票均同印一色。1角5分票,同一面值有红蓝两种刷色,2角面值票也有类似情况。而烈士像邮票1角3分与5角票,两种刷色基本相似,有深浅之分,这样,不仅使用时容易混淆,而且在辨认版别时亦颇费功夫。
解放区邮票的版别往往不能单纯靠颜色深浅来识别。同一版的邮票也可能出现颜色差异。
许多使用时间较长,或需用量较大的邮票(尤其是各种普通邮票),由于多次加印或由不同的厂家承印,刷色会有明显差异。有时甚至根本不是原来的刷色了。这类由印刷技术原因造成的较大的刷色差异亦是研究鉴别邮票不同版别和印次的参考依据。
邮票刷色受各种因素影响会产生变化。除了自然褪色外,人为的化学变色是最常见的作伪手段。
8、暗记
为了便于鉴别邮票的真伪和版别,不少国家都在邮票上暗藏了记号。这种暗记是由设计者、雕刻者或印刷者有意制作的识别标记。由于暗记一般是邮票某处的图案或文字很细微的变化,普通集邮者较难察觉出来。
暗记应该是保密的,邮政当局一般不对外公布暗记特征。新中国仅对建国初期发行过的24套再版纪特邮票公布了各套原版和再版邮票的不同暗记。
邮票暗记对辨别邮票真伪、版别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集邮者对暗记的研究很感兴趣,也就能够发现一些邮票上隐藏的暗记,经邮刊宣传介绍,使邮票暗记公诸于世,例如,我国的T.78“九星会聚”邮票,图案左边线中附近有一阴文“九”字,每枚皆有。
邮票上的暗记虽然是集邮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应该指出,暗记的成因及对辨伪的参考作用是比较复杂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在集邮者发现的暗记中,有些是印刷厂方或有关部门特意制作的;还有一些暗记可能是邮票印制过程中,因修版等原因,造成了与原图案的细微差异,集邮界称这种细微差异为版暗记。
9、文字
邮票上面的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面值,邮票上显示出的邮资金额及其货币单位。一些特殊的“无面值邮票”、“单位邮票”、“免费邮票”等,均有各自的特定涵义和表示方式。
国名,邮票上用文字(或图案,如英国发行的邮票以英国王头像或王冠为标志)表示发行该邮票的国家的名称(或地区)。另外,还有邮政标记。新中国邮票国名标记与邮政标记连在一起,一直延用“中国人民邮政”,1991年12月起改为“中国邮政”。一些国家(包括联合国)发行的邮票上印有多种语言文字。
票名,邮票上表示邮票(图案)名称或邮票发行目的的文字。
志号,邮票上表示票种、套号、图号、年份的标记。有的国家在邮票上还印有邮票设计者、雕刻者的姓名。
宣传性文字,一些国家在邮票背面或附票上印有说明文字、口号、广告或邮票编组号码等。例如,尼加拉瓜1976年发行的一套票中票,每枚邮票背面均印有一大段西班牙文字,详细介绍正面珍邮的历史掌故。1952年,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将纪15“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背面印上英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共同打击过日本”,作为对美军宣传战的用段之一。
邮票上的各种文字和数字,是了解邮票国别、图案意义和邮资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为辨别真伪提供了重要条件。当一些伪造票在面值、票名、宣传文字等方面出现常识性错误时,这些常识性错误就成为自我暴露的疑点。
鉴别邮票是每个集邮者都应具有的知识,而断定一枚邮票的真伪,我们至少要掌握以下“六要素”:
邮票的版别、纸张、刷色、票幅、齿孔、背胶
1.版别邮票的印刷方法有雕刻版、胶版、凸版、影写版和影雕套版。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假票基本上是用胶版仿印雕刻版、影雕套印版或影写版印出的邮票。最大的区别是,雕刻版邮票,真票有立体感,邮票图案及铭文的墨层凸起,手感明显。另外,在放大镜下,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线数每英寸在250线以上,而假票的网纹线数一般在每英寸120-210线。真票图案清晰,图纹坚实,色彩柔和和均匀,而假标网点粗大,字体变形,图案模糊,有叠色、露色等现象,透过20倍放大镜看得更清楚
2.纸张真邮票用邮政部门定点生产厂家专用的邮票纸,这些“涂料邮票纸”与一般的胶版纸、铜版纸在色泽上有明显差异。从纸张表面进行仔细观察,就能辨别真伪
刷色即邮票印刷产生的票面色彩效果。
3.刷色是印刷工艺、纸张、油墨等诸因素的综合产物,主要是由油墨决定的。真邮票色相正,色泽浓艳,而假票由于用普通油墨胶印,难免颜色发暗淡,色相不正。而且又会因套色不准而产生叠色、露红(图案和文字伴有彩色暗影),在灯光下还会显现出与真票差异甚大的刷色,透过20倍放大镜观察,图纹往往显示彩色网点
4.票幅票幅的规格,是以毫米计算的,知道了每套邮票的确切票幅,也就知道了每套邮票的图案四周应有多宽的边。识别票幅真伪,如果有放大镜观察,加上尺子就更准确了,经验丰富的集邮者甚至凭目测,就可以识破被剪去齿孔的冒牌无齿假票。鉴别有齿孔的邮票时,留意票幅也会查出假票
5.齿孔包括齿形、打孔方式与齿孔度数。齿形真正邮票的齿形大有文章。邮票印刷厂的打孔设备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并定时定点维修、更新,所打齿孔形状规则,光洁圆滑。而造假者不可能具有同等技术条件,只能将就凑合,目测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类三角形齿孔,在放大镜下呈现出槽形,多边形齿孔。打孔方式邮票的齿孔是由打孔器打出的,有线式、平式、梳式、滚洞式等。当你发现邮票发行时间并非很早,而四过齿孔不规则时,就应多加注意了。打孔器上孔针的粗细与打列间距千差万别,由此衍变出纷杂的齿孔数。国际集邮界以20毫米的长度为单位,在这一长度内的齿孔数就是齿孔度数,其测量精确到四分之一孔。伪造拙劣的邮票,甚至四个边的齿度都不相同。当然真票偶尔也会出现齿度误差,而与目录上的齿度数据一致,但这种误差是有规律可循的。
6.背胶邮票背胶也是研究和辨别邮票真伪的要素之一。伪造票所用的胶质与刷段都与真票的制作有差别。一般来说,我国的邮票在50年代是以马铃薯淀粉做原料的糊精胶涂刷背胶。这种背胶的特点是胶质光亮、发黄、胶层较厚。60年代采用PVA合成胶,光泽较糊胶差,颜色发白,胶层较薄。目前发现的假票一般无背胶,有的是在票背涂上一种半透明的白色涂料,以冒充背胶,但常有粘性。也有的是涂刷胶水,因手法拙劣,连齿孔纸毛也沾上了胶水。对一般造假者来说,要不走样地均匀涂刷背胶并非易事,而要调制出配比正确、胶色逼真的胶料就难度更大,故假邮票往往无背胶,应有背胶而没有背胶的邮票尤要注意。
早期邮票用纸比较混乱。古典邮票大部分用质量最好的“手抄纸”印刷,此种纸特点是韧性好,不会发黄发脆,缺点是厚度不匀,因而造成古典邮票纸质薄厚有差异。如,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就存在这种明显差别。1878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td>
最简单的

怎样辨别邮票的真伪?

  伪品的种类
  1、假齿孔邮票
  邮票如果同时发行了细齿与粗齿邮票,或者有齿与无齿邮票,或者同图案的邮票与小本票,当两种邮票品的价格差异较大时,变造者就会在齿孔上动脑筋。例如,当无齿邮票价格远高于有齿邮票时,把真邮票的齿孔剪掉,使其成为无齿邮票。有时,某些有齿孔邮票比无齿孔邮票更贵,就会给无齿票或小本票没齿孔的打上齿孔。此外,人为搞出变体品,专门在邮票图案上打齿孔,称作“错齿票”,或者把双连票中间原有的齿孔补好,就成为了“漏齿票”。
  2、假刷色邮票
  “变色”、“漏色”是收集变体邮品者收集的主要品种。邮票刷色的标准很难用文字精确表述,辨别难度很大,主要凭视觉感。使用化学药品、改变或除去邮票的颜色,人为造成错色票。
  3、假水印邮票
  水印是在制作邮票纸张时加上去的,它是防伪的重要手段。伪造者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将无水印邮票揭薄,用带水印的邮票纸从背面进行裱贴,成为假的水印邮票。
  4、假加盖邮票
  加盖邮票是在邮票上重新加印文字、数字、图案,加盖邮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容易发生印刷上的差错,产生如倒盖(印)、复盖(印)、漏盖(印)、偏盖(印)、错字,、漏字等“变体品”。大多数情况下,加盖票属应急使用,发行量少,使用时间短,往往比原票珍贵。各类“变体”的加盖票更是一些集邮者争购猎奇的宠物。假加盖票是历来伪造票中数量最多,最难识别的一种。
  5、假背胶邮票
  年代较久的早期邮票,会因为保护不当而发生背胶部分或全部脱落的情况,有的仅遗留着胶痕。此外,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比如我国南方地区,空气潮湿、气候炎热,许多集邮者为防止有背胶邮票发生粘连就在买了新邮票之后先洗去其背胶。但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无背胶邮票,都不大受欢迎。原因是:一则影响其美观,二则影响其身价。为了使背胶受损的邮票变成完美的“新”邮票,变造者会在这些邮票背面重新涂新胶。该种假票一般较难辨认。
  6、假纸质的邮票
  邮票用纸很讲究。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纸张各异。有些国家还专门特制邮票纸,生产销售均由国家统一控制。因此,伪造邮品(尤其是仿造邮品)极难找到与原票完全一致的纸张。
  邮票纸质常常是辨认伪造品的重要依据之一。伪造者常用杂志或书刊上的邮票图案,人工改变纸质颜色、光洁度,造成与真票相似的邮票。
  7、假邮戳
  伪造假信销票或假实寄封(片),制作各种假邮戳盖在票、封、片上,主要有以下类型:
  (1)、用现在的真邮戳盖过去的邮品,邮戳上的时间、地点均不符。另外,使用私藏作废的旧邮戳加盖邮品。
  (2)、私刻邮戳,加盖伪邮品。
  (3)、用黑色墨水手工描画假邮戳。
  8、假实寄封
  假实寄封一般有以下几种作伪手段:
  (1)用真票(新票)在信封上加盖真邮戳。此法能大量变造赝品。
  (2)使用假票,在信封上加盖真邮戳,多以伪造近期实寄封为多。
  (3)将信销真票贴到信封上,在封上补画其余的邮戳。这样,假实寄封上的邮戳,票上部分是真的,封上部分是假的。
  (4)将一般实寄封上的邮票揭下,换贴上邮戳位置适当的信销票,变造成实寄封“珍贵品”。
  9、假邮资封片
  国内见到的邮资封片赝品,一般是照相制版用现代化印刷机械大量印刷出来的,图案上很难找出破绽,须从刷色、印刷质量及纸质等方面辨别。此类印刷的封片数量都比较大
  10、臆造邮票
  完全由伪造者随意制造出来的“邮票”,由于有不同的背景,情况很复杂,较难断定。有下例几种:
  (1)国际邮商滥印的各种邮票。
  (2)不法分子或团伙臆造的各种邮票。
  (3)艺术爱好者绘制的各种邮品。
  2》》邮票辩伪的要素
  1、纸张
  早期邮票用纸比较混乱。古典邮票大部分用质量最好的“手抄纸”印刷,此种纸特点是韧性好,不会发黄发脆,缺点是厚度不匀,因而造成古典邮票纸质薄厚有差异。如,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就存在这种明显差别。1878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是用半透明的薄纸印刷的,因此被叫作“薄纸大龙”。而1883年第三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使用的纸就厚,不透明,被称为“厚纸大龙”邮票。此后多个国家采用“机制纸”印邮票,使邮票纸张厚度的均匀性大大提高。
  分辨纸质有助于区分邮票的印刷年代或特定环境。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播种”邮票 是用白纸印刷的,战争期间用的是质量较差的发灰的毛纸。
  1918年,拉脱维亚共和国成立之初,没有印刷邮票的纸张,而采用德军遗留下的大量地图印刷邮票。其他的国家,也曾用到卷烟纸、食品配给证等“临时代用纸”印刷邮票。这在经济困难或战争时期比较多。
  在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中,也曾出现过类似使用代用纸印制的邮票。1942年淮南区交通总站发行无面值“稿”字邮票,是淮南报社发给通讯员用于寄递稿件及通讯的。它多数用使用过的电报纸背面。原电报纸上有铅笔写的电码数字和用钢笔写的中文译文。
  1947年东北安东印制的毛泽东、朱德像邮票(安东二版)也是使用代用纸印刷的。长期无法搞清该种邮票用什么纸张。为了弄清此问题,集邮家张文光收集了大量这次印刷的邮票。当这些邮票的背面拼在一起时,显露出一女演员的画像,还有“明星便笺”四个字,从而断定此邮票是印在明星信笺纸的反面。
  特殊环境里的特殊邮票用纸,无形中为辨别这些邮票的真实性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邮票的使用纸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而向正规化、专门化发展,和钞票一样,也使用特殊的专用纸张。印制邮票的专用纸称为邮票纸,由国家定点生产、定向使用,这种纸的特点是细洁光滑、吸墨性强、有韧性,手感柔软,耐水洗 ,平展性好。各国使用邮票纸大都具备此基本特性。
  目前,常见的伪造邮票的用纸大多是铜版纸、有光纸等。这类纸手感硬挺,纸质较脆,光滑而吸墨性差,轻微折叠就产生折痕,受潮或浸水后还会掉色。
  新中国1962年至1963年间先后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儿童”、“熊猫”“金丝猴”等4套无齿邮票,使用的纸张与同时发行的同图案的有齿邮票的纸张不同,前者纸质较薄,从而便于区别。只是后来发行的无齿票“麋鹿”,与有齿票图案和纸质完全一样,使伪造者易于变造。
  近代,各国为了扩大邮品的材质种类,竞相选用一些非纸质材料印制邮票。如,铝质、银质、丝绸、塑料等。
  2、水印
  世界各类重要文件、有价证券和纸币大都采用带水印纸张印制,水印已成为防伪的重要手段。早期的邮票也大量使用水印纸印制。邮票的水印可以分三种:
  “单式水印”,在每枚邮票上,都有一个位置和图案相同的水印,亦称“一票一水印”。
  “复式水印”,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上规则排列,重复出现,而每枚邮票上的水印图案位置却彼此不同。
  “全张水印”,在一整邮票上,印一个大水印图案,在每枚邮票上,只有该水印图案的一小局部。
  有些邮票目录上详细列出了水印的图案、位置和类型等资料,有的还附有图示。由于一般目录图示上的水印图案是从邮票正面观察的,集邮者多是从邮票背面观察水印。因而邮票目录上的图示水印基本都是反的。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邮票水印图案各不相同。如,1840年,英国发行的第一套黑便士邮票便开始用有“皇冠图”水印的纸张印制的,一直延用了20多年。1862年瑞士邮票的水印是双层的椭圆形中有一个十字。1923年至1927年捷克邮票使用的是菩提树叶图形水印,到了50年代水印则改为五角星图。苏联邮票的水印,在1921年使用V字形图案。东德邮票上的水印则是用国名缩写“DDR”字母构成
  中国最早使用有水印的邮票是1885年清朝海关邮政发行的“海关二次云龙”邮票,俗称“小龙”票。邮票上的水印图案是中国古代的太极图。还有1894年清朝海关邮政为慈禧太后60寿辰发行的“万寿纪念”邮票,邮票的水印仍是太极图
  早期有些造纸厂为表明售出的纸是该厂的产品,将纸张都加上厂名水印。有时使用这种带造纸厂厂名的水印纸邮票,就会出现特殊的水印。如,1895年发行的我国“台湾民主国邮票”(“独虎票”)就是印在有造纸厂厂名的水印纸上的。由于水印图不连续,所以只能在部分邮票上见到。
  民国初期的邮票一直未用水印纸印刷。后来赝品增多,邮政部门决定改用有水印纸,特在英国定制了大批的水印纸张。此纸坚韧而薄,含有民国邮徽——篆文“邮”字水印。1940年起在香港印制的孙中山像邮票中,中华版有水印票5种,大东版有水印票10种,商务版 有19种。还有1940年发行的香港版长城图航空邮票,有水印票10种,均与无水印邮票混合同时发行,情况较为复杂。
  新中国邮票上一直无水印。1992年1月25日,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壬申年”(生肖猴)特种邮票首日封,采用水印纸印制,水印图案是中国邮票总公司的徽志。这是新中国邮品首次使用有水印的纸张印制。
  3、印版
  邮票是邮资凭证,方寸之地,既美观又要防伪,因此世界各国都精心设计,以提高它的水平。
  目前我国发行的邮票一般都采用雕刻、影雕、影写三种制版形式进行印制。雕刻版是经过雕刻者在钢板上的艺术加工刻出原版后制版,采用凹版印刷。其特点是墨色厚实,线条清晰,可以显出不同的层次。它的印制效果艺术性强,最能防止伪造,是印制有价证券的理想的工艺手段。
  采用雕刻、影雕印刷的邮票,其印刷效果无法用平版印刷表现出来。例如,特57“黄山风景”和T.46“庚申年(猴)”这两套邮票都是采用影雕版印刷,图案上的线条非常清晰,用手摸能够感觉得出来。而前几年出现 的这两套票的伪造票,都是用平版印制的,票面一片平滑,有经验的集邮者几乎一望便知是伪造品
  1987年至1988年,在南京、九江等地的邮市上,甚至出现了以彩色复印机复印伪造的“黄山风景”、“金鱼”、“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及“牡丹”小型张等高档紧俏邮品。这些假货的欺骗对象,主要是初集邮者。
  由于影写版、印刷技术操作简便、印刷质量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我国的邮票以影写版居多,但是这种邮票以及用胶版印刷的邮票容易被伪造团伙仿造出极逼真的赝品。再加上彩色复印机的出现,又多了一个仿造的途径。尽管邮电部门为防止仿造,在设计印制邮票时加了暗记,但这些暗记是保密的,广大集邮者仍无法用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集邮者们曾不断呼吁,多采用雕刻版印刷邮票才是防伪的上策。
  一种新发行的邮票,一旦印完规定的发行量,即停止印制,并且从此不再印刷。这是邮票区别于其他有价证券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国家的邮政当局也会把当年发行的邮票印版取出来翻印新邮票。例如,1864年英国邮政当局就曾再版过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邮票。发行“再版”邮票在国际上不常见,由于受到国际集邮界的强烈反对,因此,一般情况下现在很少有哪个国家敢冒此种风险。
  1955年1月10日,邮电部决定将1949至1952年发行的24套纪念和特种邮票重新制版印刷发行。这些再版邮票每枚印量多达250万枚,是原版票印量的六七倍。由于引起国内外集邮界的种种猜测和误解,我国以后再也没有再版纪特邮票。必须指出,新中国所以要再版大批的纪念和特种邮票,完全是为了促进集邮活动的发展。解放初期,国内邮政业务不是很多,后来集邮活动也渐渐地发展起来,到了1955年1月筹备成立集邮公司时,已没有多少可供出售的储备邮品,正是为了解决新出现的集邮者收集新中国邮票的困难,邮电部作出了再版邮票的决定。为了便于邮政业务人员及集邮者区别原版和再版票的种种差异,邮电部还发布了有关文件。
  再版邮票,对缺乏经验的集邮者是很大的危险,如果辨别不出原版 、再版,就会遭受经济损失。以再版票冒充原版票也是一种赝品欺诈的行为。因此,掌握再版票的特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辨伪研究。
  4、背胶
  邮票背面涂刷胶层的目的为了使用时便于粘贴。背胶的有无与胶质的特征,也是鉴别邮票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例如,新中国初期发行的邮票,大多数是无背胶邮票。60年代初采用的多为糊精胶,胶层较厚,颜色发黄、发亮,对湿度敏感 ,胶面受潮容易发生粘连,6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PVA合成胶,胶质浅白,很薄,光亮度比糊精胶差。这种化学胶抗潮性强,不易发生自粘。
  邮票的背胶并不都是白色的,一些国家曾使用过特殊的背胶。这些比较特殊的背胶,成为辨别真伪的重要特征之一。
  有些国家的邮票背胶上带有纵向或横向条纹,有的还有水印花纹图案,以防止伪造。1923年捷克斯洛伐克发行的一套共和国五周年纪念邮票,黄色的背胶上有方格条纹。中心部位都有一个由捷克斯洛伐克邮政的缩写字母“CSP”组成的图案。因此,有的邮票,可以从背胶上鉴别出版别和发行年代。
  辨别背胶真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胶层是否厚薄均匀,色泽正常。尤其是背胶有水印图案或条纹图形的,要仔细观察辨认。
  (2)注意观察齿孔。正常的邮票印制过程是先刷胶后打孔。由于伪造品是在邮票打孔后补刷背胶的,胶水会渗入邮票齿孔,甚至渗流到邮票表面。如果发现邮票的齿孔尖 端被胶水包住了,没有撕断时造成的纸纤维露出,即可肯定是撕开后刷的胶。
  (3)对于那些伪造得非常高超的假背胶邮票,必须采取化验胶水成份的办法,进行严格检验分析,方能辨明真伪。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邮票都刷有背胶。一些处于热带地区的国家,气候高温,空气潮湿,只能发行无背胶邮票。集邮票者必须了解这些情况。不能见到近代的外国无背胶邮票就武断地认为是伪造邮票。另外,一些居住在热带地区的集邮者,为了妥善保存邮品,防止邮品发生粘连,往往将国外新邮票上的背胶全部洗掉。这种邮票也会引起其他集邮者的怀疑和误解,但应该区别于无背胶的伪票。
  邮票图案印在刷了背胶的一面,就会产生“糊上刷变体”。例如,我国普23“民居”中的20分邮票,就出现过这种变体。有的集邮者不知此事,亦未加以辨别,在泡洗这种信销票时,也将邮票上的图案全部褪洗掉了。
  5、票幅与票边
  票幅是指单枚邮票的外廓尺寸,用横×直(mm)表示,单位是毫米。邮票目录一般都注明邮票的尺寸规格,多数是指票幅,也有一些特殊的邮票(如无齿邮票或齿孔有差异的邮票)则是指图幅(即图案尺寸)。这一点应在查阅邮票目录时注意。
  1988年发行的T.132“麋鹿”有齿邮票变造成单枚无齿邮票很难区别。唯一的办法就是认真测量标幅。该有齿邮票的规格为30×40(毫米),齿孔孔径为1毫米。因此凡横对边长大于29毫米或竖对边长大于39毫米的无齿邮票一般情况下是真品。而周边均等于或小于29×39毫米的,基本都是利用有齿票变造成的假无齿票。购买收藏无齿邮票,最好是带边或双连邮票。
  1989年初,在广州、上海、北京、青岛、南京等一些城市出现了几种台湾邮票小全张和小型张的赝品。辩认这些赝品可以从纸张、印刷、背胶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真票纸张厚实挺括,印刷精细,背胶微呈黄色,而赝品纸张发白、薄软。由于是复印加工的,画面颜色不纯,字迹有些模糊,假背胶见水后不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法,这些赝品的外形尺寸均小于真票1-2毫米。
  邮品辩伪通过测量票幅发觉差异,显得比较直观、准确、方便。因此,了解掌握邮票的票幅数据,显得十分重要。
  票边,即全张邮票四周的边纸,上面通常印有一些特殊标记、图案、数字或符号。如:厂铭、发行当局名、邮票名称、图案名称、全张枚数、印刷或检验编号,以及对色标记、套色对位线、裁切控制线等等。各国在各时期这方面的内容不尽相同。
  边纸被称为“邮票的原始档案”。它上面真实记录的各种标记和数据,既是研究邮票的版式、印次、刷色等内容的重要资料,也是辨别邮票真伪的参考依据
  6、齿孔
  邮票带齿孔,目的在于使邮票容易分开,使用方便。齿孔已成为邮票区别于其它有价凭证重要的标志之一。
  邮票的齿孔种类很多,时有变化,一些集邮票者专门收集研究图案和面值相同,但齿孔不同的邮票,这是一种重要的变体。齿孔的变异,能够帮助我们辨别出一些邮票的真伪。
  早期邮票是用落后的齿孔机打孔的,所以每次只能打出水平方向的单线齿(一排齿孔),以后经过改良的齿孔机,在水平方向的齿孔针长行上,增加了垂直方向的齿孔针短行。这样一次可打出一排邮票上边和左右两边齿孔,然后再往下移动一枚邮票的位置,打出下一排齿孔。这种打孔机械被称为梳式齿孔机。这两种齿孔机由于操作者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一张邮票上的局部漏齿或错齿。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全张齿孔机,卷筒邮票齿孔机和小型张、小本票齿孔机相继问世。这些打孔机上不会出现一张邮票(或一枚小型张)局部漏齿的现象
  同时期的打孔机械,在邮票上打出的齿孔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单线齿孔机在邮票四角打出的齿孔几乎都不一致,左右两边每枚邮票的齿孔位置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邮票四角齿孔不规则,图案有时偏离,是单线齿的主要特征。梳式齿孔机打出的邮票齿孔四角和左右齿孔形状规则。根据齿孔特征可以断定邮票是采用哪一种齿孔机打的孔。分析邮票的产生年代。
  专用的打孔机配有自动套准调节设备,打出的齿孔位置很准确,孔一般都很光洁,无毛齿现象。而伪造邮票使用的齿孔机非常简陋,由于钢针大小不一,控制精度不高,往往造成齿孔错位、孔眼大小不一以及毛齿现象。有些“花纸头”、仿印票甚至使用改装的缝纫机打齿孔,打出的齿孔间距、位置、孔径等有明显的漏洞。
  齿孔的度数不仅能辨别邮票的版别、真伪,从其齿孔的光洁程度也能辨认不同的版别。例如,1885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小龙邮票,齿孔度数为12.5,被称为“细齿小龙”,因用旧式打孔机打孔,所以齿孔有毛糙的,也有光洁的。1888年第二期发行的海关二次小龙邮票,开始使用新式打孔机打孔,齿孔光洁程度好,齿孔度数为11.5,又被称为“粗齿小龙”。
  在解放区邮票和新中国早期的邮票中,有许多邮票因为打孔技术不过关而出现了“毛齿”现象。这些特殊现象,亦是邮票辨伪的依据之一。
  7、刷色
  万国邮政联盟曾对邮票的印色作出规定,要求各国根据邮票的不同用途,采用统一的刷色。例如,国内平信邮票采用绿色,国外平信邮票采用蓝色,国外明信片邮票采用红色等。对其他一些用途的邮票则没有具体规定。当时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颜色醒目,使用方便,便邮局和寄信者都易于区别。
  随着各国邮票发行种类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多色印刷邮票的大量出现,原来的规定逐渐被废除。
  中国从30年代初开始,由于物价不稳,国内外邮资费变更频繁,中华邮政发行的孙中山像邮票和烈士邮票先后多次被印刷,出现了许多刷色雷同、面值不同、或面值相同、刷色不同等混乱情况。
  例如,孙中山像邮票4分与5分票,2角与2角5分票均同印一色。1角5分票,同一面值有红蓝两种刷色,2角面值票也有类似情况。而烈士像邮票1角3分与5角票,两种刷色基本相似,有深浅之分,这样,不仅使用时容易混淆,而且在辨认版别时亦颇费功夫。
  解放区邮票的版别往往不能单纯靠颜色深浅来识别。同一版的邮票也可能出现颜色差异。
  许多使用时间较长,或需用量较大的邮票(尤其是各种普通邮票),由于多次加印或由不同的厂家承印,刷色会有明显差异。有时甚至根本不是原来的刷色了。这类由印刷技术原因造成的较大的刷色差异亦是研究鉴别邮票不同版别和印次的参考依据。
  邮票刷色受各种因素影响会产生变化。除了自然褪色外,人为的化学变色是最常见的作伪手段。
  8、暗记
  为了便于鉴别邮票的真伪和版别,不少国家都在邮票上暗藏了记号。这种暗记是由设计者、雕刻者或印刷者有意制作的识别标记。由于暗记一般是邮票某处的图案或文字很细微的变化,普通集邮者较难察觉出来。
  暗记应该是保密的,邮政当局一般不对外公布暗记特征。新中国仅对建国初期发行过的24套再版纪特邮票公布了各套原版和再版邮票的不同暗记。
  邮票暗记对辨别邮票真伪、版别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集邮者对暗记的研究很感兴趣,也就能够发现一些邮票上隐藏的暗记,经邮刊宣传介绍,使邮票暗记公诸于世,例如,我国的T.78“九星会聚”邮票,图案左边线中附近有一阴文“九”字,每枚皆有。
  邮票上的暗记虽然是集邮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应该指出,暗记的成因及对辨伪的参考作用是比较复杂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在集邮者发现的暗记中,有些是印刷厂方或有关部门特意制作的;还有一些暗记可能是邮票印制过程中,因修版等原因,造成了与原图案的细微差异,集邮界称这种细微差异为版暗记。
  9、文字
  邮票上面的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面值,邮票上显示出的邮资金额及其货币单位。一些特殊的“无面值邮票”、“单位邮票”、“免费邮票”等,均有各自的特定涵义和表示方式。
  国名,邮票上用文字(或图案,如英国发行的邮票以英国王头像或王冠为标志)表示发行该邮票的国家的名称(或地区)。另外,还有邮政标记。新中国邮票国名标记与邮政标记连在一起,一直延用“中国人民邮政”,1991年12月起改为“中国邮政”。一些国家(包括联合国)发行的邮票上印有多种语言文字。
  票名,邮票上表示邮票(图案)名称或邮票发行目的的文字。
  志号,邮票上表示票种、套号、图号、年份的标记。有的国家在邮票上还印有邮票设计者、雕刻者的姓名。
  宣传性文字,一些国家在邮票背面或附票上印有说明文字、口号、广告或邮票编组号码等。例如,尼加拉瓜1976年发行的一套票中票,每枚邮票背面均印有一大段西班牙文字,详细介绍正面珍邮的历史掌故。1952年,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将纪15“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背面印上英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共同打击过日本”,作为对美军宣传战的用段之一。
  邮票上的各种文字和数字,是了解邮票国别、图案意义和邮资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为辨别真伪提供了重要条件。当一些伪造票在面值、票名、宣传文字等方面出现常识性错误时,这些常识性错误就成为自我暴露的疑点。
  鉴别邮票是每个集邮者都应具有的知识,而断定一枚邮票的真伪,我们至少要掌握以下“六要素”:
  邮票的版别、纸张、刷色、票幅、齿孔、背胶
  1.版别邮票的印刷方法有雕刻版、胶版、凸版、影写版和影雕套版。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假票基本上是用胶版仿印雕刻版、影雕套印版或影写版印出的邮票。最大的区别是,雕刻版邮票,真票有立体感,邮票图案及铭文的墨层凸起,手感明显。另外,在放大镜下,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线数每英寸在250线以上,而假票的网纹线数一般在每英寸120-210线。真票图案清晰,图纹坚实,色彩柔和和均匀,而假标网点粗大,字体变形,图案模糊,有叠色、露色等现象,透过20倍放大镜看得更清楚
  2.纸张真邮票用邮政部门定点生产厂家专用的邮票纸,这些“涂料邮票纸”与一般的胶版纸、铜版纸在色泽上有明显差异。从纸张表面进行仔细观察,就能辨别真伪
  刷色即邮票印刷产生的票面色彩效果。
  3.刷色是印刷工艺、纸张、油墨等诸因素的综合产物,主要是由油墨决定的。真邮票色相正,色泽浓艳,而假票由于用普通油墨胶印,难免颜色发暗淡,色相不正。而且又会因套色不准而产生叠色、露红(图案和文字伴有彩色暗影),在灯光下还会显现出与真票差异甚大的刷色,透过20倍放大镜观察,图纹往往显示彩色网点
  4.票幅票幅的规格,是以毫米计算的,知道了每套邮票的确切票幅,也就知道了每套邮票的图案四周应有多宽的边。识别票幅真伪,如果有放大镜观察,加上尺子就更准确了,经验丰富的集邮者甚至凭目测,就可以识破被剪去齿孔的冒牌无齿假票。鉴别有齿孔的邮票时,留意票幅也会查出假票
  5.齿孔包括齿形、打孔方式与齿孔度数。齿形真正邮票的齿形大有文章。邮票印刷厂的打孔设备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并定时定点维修、更新,所打齿孔形状规则,光洁圆滑。而造假者不可能具有同等技术条件,只能将就凑合,目测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类三角形齿孔,在放大镜下呈现出槽形,多边形齿孔。打孔方式邮票的齿孔是由打孔器打出的,有线式、平式、梳式、滚洞式等。当你发现邮票发行时间并非很早,而四过齿孔不规则时,就应多加注意了。打孔器上孔针的粗细与打列间距千差万别,由此衍变出纷杂的齿孔数。国际集邮界以20毫米的长度为单位,在这一长度内的齿孔数就是齿孔度数,其测量精确到四分之一孔。伪造拙劣的邮票,甚至四个边的齿度都不相同。当然真票偶尔也会出现齿度误差,而与目录上的齿度数据一致,但这种误差是有规律可循的。
  6.背胶邮票背胶也是研究和辨别邮票真伪的要素之一。伪造票所用的胶质与刷段都与真票的制作有差别。一般来说,我国的邮票在50年代是以马铃薯淀粉做原料的糊精胶涂刷背胶。这种背胶的特点是胶质光亮、发黄、胶层较厚。60年代采用PVA合成胶,光泽较糊胶差,颜色发白,胶层较薄。目前发现的假票一般无背胶,有的是在票背涂上一种半透明的白色涂料,以冒充背胶,但常有粘性。也有的是涂刷胶水,因手法拙劣,连齿孔纸毛也沾上了胶水。对一般造假者来说,要不走样地均匀涂刷背胶并非易事,而要调制出配比正确、胶色逼真的胶料就难度更大,故假邮票往往无背胶,应有背胶而没有背胶的邮票尤要注意。
  早期邮票用纸比较混乱。古典邮票大部分用质量最好的“手抄纸”印刷,此种纸特点是韧性好,不会发黄发脆,缺点是厚度不匀,因而造成古典邮票纸质薄厚有差异。如,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就存在这种明显差别。1878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
邮票辨伪六要素
鉴别邮票是每个集邮者都应具有的常识,而断定一枚邮票的真伪,我们至少要掌握以下“六要素”:
版别:邮票的印刷方法有雕刻版、胶版、凸版、影写版和影雕套印版或影写版印出的邮票。最大的区别是,雕刻版邮票,真票有立体感,邮票图案及铭文的墨层凸起,手感明显。另外,在放大镜下,影写版邮票的网线数每英寸在250线以上,而假票的网纹线数一般在每英寸120-210线。真票图案清晰,图纹坚实,色彩柔和均匀,而假票网点粗大,字体变形,图案模糊,有叠色、露色等现象。
纸张:真邮票用邮政部门定点生产厂家专用的邮票纸,这些“涂料邮票纸”与一般的胶版纸、铜版纸在色泽上有明显差异。从纸张表面进行仔细观察,就能辨别真伪。
刷色:即邮票印刷产生的票面色彩效果。刷色是印刷工艺、纸张、油墨等诸因素的综合产物,主要是由油墨决定的。真邮票色相正,色泽浓艳,而假票由于用普通油墨胶印,难免颜色暗淡,色相不正。而且又会因套色不准而产生叠色、露红,透过20倍放大镜观察,图纹往往显示彩色网点。
票幅:票幅的规格,是以毫米计算的,知道了每套邮票的确切票幅,也就知道了每套邮票的图案四周应有多宽的边。识别票幅真伪,用放大镜观察,再加上尺子就更准确了,经验丰富的集邮者甚至凭目测,就可以识破被剪去齿孔的冒牌无齿假票。鉴别有齿孔的邮票时,留意票幅也会查出假票。
齿孔:包括齿形、打孔方式与齿孔度数。
邮票的齿形大有文章。邮票印刷厂的打孔设备有严格的工艺标准,所打齿孔形状规则,光洁圆滑。而造假者不可能具备同等的技术条件,只能将就凑合,目测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三角形齿孔,在放大镜下呈现出糟形、多边形齿孔。
打孔方式和齿孔度数。邮票的齿孔是由打孔器打出的,有线式、平式、梳式、滚筒式等。打孔器上孔针的精细与排列间距千差万别,由于衍变出纷杂的齿孔度数。集邮界以20毫米的长度为单位,在这一长度内的齿孔数就是齿孔度数,其测量精确到四分之一孔。伪造拙劣的邮票,甚至四个边的齿度不相同。当然真票偶尔也会出现齿度误差,而与目录上的齿度数据不一致。但这种误差是有规律可循的。
背胶:邮票背胶也是研究和辨别邮票真伪的要素之一。伪造票所用的胶质与刷胶手段都与真票的制作有差别。一般来说,我国的邮票在50年代是以马铃薯淀粉做原料的糊精胶涂刷背胶。这种背胶的特点是胶质光亮、发黄、胶层较厚。60年代采用PVA合成胶,光泽较糊精胶差,颜色发白,较层较薄。目前发现的假票一般无背胶,有的是在票背涂上一种半透明的白色涂料,以冒充背胶,但没有粘性。也有的是涂刷胶水,因手法拙劣,连齿孔纸毛也沾上了胶水。对一般造假者来说,要不走样的均匀涂刷背胶并非易事,而要调制出配比正确、胶色逼真的胶料就难度更大,故假邮票往往无背胶,应有背胶而没有背胶的邮票尤要注意。
每张纸都具有自己唯一的纤维纹理分布,被称为“纸纹”,是大自然赋予纸张而非人为制造的身份证、DNA, 因而其具有天然防伪特性。
邮票、纸质钱币作为纸质品,同样具备纸纹这种“自然产生”和“零附加成本”的防伪介质。这也就意味着,只要能够采集识别每张邮票、纸质钱币的纸纹, 就能达到鉴伪、存证、溯源的目的。
楼上已经介绍得很详细了,我这里再简单说一下:
1、一般非专业多为从印刷品上剪下的,看看邮齿是否圆滑,是不是剪出的,或用打空机打出的。另看在四个角是否有用刀刻去斜线(邮票印刷品防真线)的痕迹。
2、如果专业作假,就要看是铜版平滑纸,还是专用邮票纸。还有印刷方式,用手摸摸有无凸凹感。
以上方法不用专门工具,只能大体辨别。
一般是便宜莫贪,太便宜的多有问题,其次看图案,字体是否清楚,其他各点如楼上所说。新中国票算是易辨别了,中早期的加盖票更能令连老手也上当。
补充楼上所说的背胶,在五十年代前期的中国票是没背胶的。
1、真票图案清晰,图纹坚实,色彩柔和均匀,而假票网点粗大,字体变形,图案模糊,有叠色、露色等现象,透过20倍放大镜看得更清楚。
2、真邮票用邮政部门定点生产厂家专用的邮票纸,这些“涂料邮票纸”与一般的胶版纸、铜版纸在色泽上有明显的差异。从纸张表面进行仔细观察,就能辨别真伪。
3、真邮票色相正,色泽浓艳,而假邮票因为用普通油墨胶印,难免颜色发暗淡,色相不正。而且又会因为套色不准而产生叠色、露红,在灯光下还会显现出与真票差异甚大的刷色,透过20倍放大镜观察,图纹往往显示彩色网点。
4、票幅的规格,是以毫米计算的,知道了每套邮票的确切票幅,也就知道了每套邮票的图案四周应该有多宽的边。识别票幅真伪,如果有放大镜观察,加上尺子就更准确了,经验丰富的集邮者甚至凭目测,就可以识破被剪去齿孔的冒牌无齿假票。
5、真正的邮票齿形大有文章,邮票印刷厂的打孔设备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并定时定点维修、更新,所打齿孔形状规则,光洁圆滑。而造假者不可能具备同等的技术条件,只能将就凑合,目测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类三角形齿孔,在放大镜下呈现出槽形、多边形齿孔。
6、邮票背胶也是研究和辨别真伪邮票的要素之一。目前发现的假票一般无背胶,有的是在票背涂上一种半透明的白色涂料,以冒充背胶,但没用粘性。也有的是涂刷胶水,因手法拙劣,连齿孔纸毛也沾上了胶水。
扩展资料:
保养常识:
第一,收藏邮票一定要使用干燥的小护邮袋,或者是干燥的小玻璃瓶,或者是干燥的集邮册,一般而言,集邮册和护邮袋比较常用。
第二,一定要重视邮票存放的的环境。不管是用集邮册还是用护邮袋收藏邮票,首先不能长期处于日光照射之下,否则可能引发邮票变色,不能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因为邮票是纸质的,有比较强的吸水力,很容易发生霉变。所以最好将邮票收藏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可以配合放一些干燥剂。
第三,如果是选择集邮册收藏邮票的,还要注意集邮册摆设方法,千万不能够水平摆放,这样时间一长,册子内的邮票会被书的重量挤压地出现痕迹,因此,集邮册的摆法应该像图书馆内的书一样,站立并列存放,不能让它东倒西歪,册子与册子之间也不宜太多紧密,留出一些空隙。
第四,平常观赏或者移动邮票时一定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要用专门的小镊子夹取,因为手指上的往往会有油性的分泌物,可能会在邮票上留下指纹,时间一长,痕迹会显现出来,从而会破坏邮票的品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票
人民网-收藏:鉴别邮票真假 六招让假邮票“原形毕露”

如何鉴别邮票的真伪,如何判断邮票的价值?

邮资票品的真伪鉴定,主要有以下七法:
1、识版别
广义上的版别是指邮资票品印刷方法、印刷厂地、印刷版次的区别。狭义上的版别,只指邮资票品印刷方法的类别,即采用什么印版来印刷的。
2、看纸质
邮资票品常用专用纸来印制,专用纸与普通用纸常存在明显区别,熟悉各种纸质的特征,有助于明辨真伪。
3、辨颜色
透过色相看本质,邮资票品的印刷工艺不同,其色相也不一样。伪品色相常失真;变色、褪色看实质。
4、找暗记
邮资票品上设暗记,是为了加强印厂责任或防伪能力。集邮者通过对邮资票品的观赏和研究,应尽力掌握其暗记特征,这对辨别真伪,十分有用。
5、查背胶
邮票上所刷背胶,不同时期刷用不同的背胶,依据胶质、胶面质感,是真胶还是无黏性的假胶,来鉴定邮票的真伪。
6、观水印
有的邮资票品用水印纸来印制,集邮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应熟记心里,用于鉴别真伪。
7、测齿孔
根据齿孔特征和测量齿孔度,来鉴定邮票的真伪。邮票作伪主要集中在一些价值较高的邮资票品里,新中国邮票中造假最多的《全国山河一片红》和首轮《生肖猴》票,其它如《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从小爱科学》小型张、《咕咚》小本票等中高价邮品中也曾发现赝品。
  邮品辨伪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 确定一件邮品的真伪性质和版别属性。
  2 分析判断出伪品的伪造方式、方法、类别,并总结其规律。
  3 为邮品收藏展览、交易、诉讼等提供咨询服务。
  4 为制定邮品辨伪标准和改进辨伪技术服务。
  邮品辨伪研究的主要依据包括:
  (1)国家正式公布的各种文件、公告,出版的目录、年鉴、图谱及具有权威性的档案资料。
  1 国家发行的邮品实物。
  2 经过集邮界反复研究后公认的判定标准,或取得的比较一致的判别    意见(主要针对早期的各类邮品)。邮品辨伪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目测。即通过集邮者的视觉感观对邮品进行主观判断,这是一种经验分析。
  (2)以工具书或真邮品做参照物,进行对比辨认,这是一种参照分析。
  2 召开专门研讨会议,集中一些行家的集体智慧和经验做出判断,这是一种综合分析。
  3 使用一些专用量具(如量尺孔器、水印检查器等)得出检验结论,这是一种物理分析。
  4 采取样品化验方法,从邮品纸质、油墨等元素成分判断其材质、原料的构成、这是一种化学分析。    前三类手段主要解决辨伪的定性问题,后两类手段还能解决辨伪的定量问题。在实践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手段进行全面检测,最后归纳出结论意见。
  价值嘛,主要是参考一些网站的报价,如果一尘等比较权威的网站。
1、区分版别:
在对邮资票品真伪鉴定时,正确地区分版别,是至关重要的。广义上的版别是指邮资票品印刷方法、印刷厂地、印刷版次的区别。狭义上的版别,只指邮资票品印刷方法的类别,即采用什么印版来印刷的。不同的版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雕刻版网纹以线条和点子为主要特征;影写版网点以大小相同和中间空心的圆形或菱角形;胶版网点以大小不一实心的黄、红、蓝、黑网点呈不同角度,组成梅花形。因此,依据版别不同,或相同版别,但网纹或网点特征不同,来辨别邮资票品的真伪,是比较可靠的。
2、掌握暗记:
邮资票品上设暗记,是为了加强印刷厂责任或防伪能力。集邮者通过对邮资票品的观赏和研究,应尽力掌握其暗记特征,这对辨别真伪,十分有用。
3、熟悉纸质:邮资票品常用专用纸来印制,专用纸与普通用纸常存在明显区别,熟悉各种纸质的特征,有助于明辨真伪。
4、分辨刷色:
透过色相看本质,邮资票品的印刷工艺不同,其色相也不一样。伪品色相常失真,变色、褪色。
5、确认背胶:
邮票上所刷背胶,不同时期刷用不同的背胶,依据胶质、胶面质感,是真胶还是无粘性的假胶,来鉴定邮票的真伪。
6、测量齿孔:
根据齿孔特征和测量齿孔度,来鉴定邮票的真伪。
7、比较规格:
邮资票品都有严格的规格,伪造的邮资票品常因生产条件和技术原因,其规格不规范,与真品有差别。
8、观察水印:
有的邮资票品用水印纸来印制,集邮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应熟记于心,用于鉴别真伪。

如何识别邮票真假

辨别真假邮票要看你的眼力了,想买一种邮票时,你必须对这种邮票十分了解,只有了解真票你才能看出假票.假票与真票只要仔细观察都能发现它们的不同.具体表现在邮票的纸张,背胶.有的假票的齿孔不圆.印刷图案不清晰,邮票上的编号文字模糊.有防伪标志的邮票(如炎帝陵YD暗记)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买一种邮票时最好带一枚真票,一对比就是外行人也看的出来.
有无背胶最关键
鉴别真假邮票主要从票面的纸质、刷色、齿孔、油墨等方面辨别。 一看纸质,真邮票使用专用纸张,不含增白剂,而假票使用普通纸张,通常含有增白剂。经过紫光灯照射,真票没有荧光反应,假票往往会有荧光反应,同时真邮票纸质坚韧不易破损,不怕水浸泡,假邮票发脆易破; 二看刷色,真邮票刷色纯正清晰、有层次,假邮票图案不整或层次模糊; 三看齿孔,真邮票齿孔目测自然,有笔边,间距均匀,大小一致,可看出是机器打孔,假邮票齿孔边缘不整齐,齿孔大小不一。  
另外,不同版别的邮票,在辨别真假时都有不同的方法。例如雕刻版邮票在放大镜下图纹上的线、点都凸起在纸面上其最深处在光线照印下呈现出阴影;影写版邮票若在放大镜下,画面上的文字和线条部分边缘应该呈锯齿形。

我有一套梅兰芳舞台艺术镀金邮票,请问有没有收藏价值,市场价是多少?

楼主,这一套不叫邮票,叫“镀金仿制邮票”,二楼说的对,其实这是制造者利用精品票的效应圈钱的,上当受骗的大多是对邮票不懂或似懂非懂的人。他没包装都非常好,所以售出价格都较高,但是,集邮者对此基本不感兴趣,因它就不是邮票,也不属于邮品类。你的东西如是纯金的还能保持个金子价,像这个镀金的价值很低的。最后说一下,一楼可能没看清你的问题,他的回答把真的梅兰芳邮票叙述了一下,不过他的邮识还是很高的。
这种商业品因为不是正规发行的,因而只能算是一种礼品。它的价格仅仅只是贵金属本身的价格。商业炒作的时候,往往会说如何如何有意义,其实是误导,其实际价值就是金银的价格加上少许包装费(当然你要售出的时候,没人认这个包装费的)。如果你还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些玩意你就知道这个的价值了。
梅兰芳系列的收藏。作为老CS票的领头羊,梅兰芳系列票当然是重中之中。但不论是梅兰芳M还是梅兰芳无齿票由于发行量小,再加上文革的大规模破坏,存世的数量都不多,所以一直价格昂贵。很多老CS的收藏者都缺少这2套票。
我们先谈谈梅兰芳有齿票,梅兰芳有齿票发行量比较大,存世的数量也不少,所以全品梅兰芳有齿票是梅兰芳系列的收藏中最容易的。梅兰芳有齿票的难点在与:1.梅兰芳是中期的精糊胶,容易发黄还容易发干,不黄不干且润亮的梅兰芳有齿票是很少的。2.梅兰芳的胶比金鱼和菊花好一点,润亮的程度也好于金鱼和菊花,应该和大古巴类似。3.梅兰芳有齿票印刷质量不好,正面容易发花。4.梅兰芳有齿票纸张质量不好,部分会有明显的纸点,这点和黄山类似。5.梅兰芳有齿票全套8张,整体无色差的极少。特别是22分和50分可能是正面印刷的颜色时间长了透到背面,很容易有发黄的感觉。我见过很多套所谓全品梅兰芳有齿票都是22分和50分黄。所以现在要找一套面不花,背胶不黄不干且润亮,整体还无明显色差的梅兰芳也是很难的事情,难度应该比金鱼高。
再说梅兰芳无齿票,梅兰芳无齿票的发行量很小,2007版目录上写的是1万套,只有小型张的一半,应该是老CS中发行量最小的品种。由于文革中梅兰芳的艺术被打成大毒草,国内大量的销毁了梅兰芳系列票,所以目前梅兰芳无齿票的存世量更小,应该只有几千套。梅兰芳无齿票的难点在与:1.存世量太小,价格长期昂贵。造成不法分子大量造假,很多梅兰芳无齿票是用梅兰芳有齿票改的。所以买梅兰芳无齿票应该买有宽边的,真假比较容易鉴别。2.梅兰芳无齿票是中期的精糊胶,容易发黄还容易发干。特别是发干的梅兰芳无齿票很多,比例要大于梅兰芳有齿票。3.梅兰芳无齿票的纸张质量不好,部分会有明显的纸点。4.梅兰芳无齿票的每张的发行量都一样,所以单张都不好找,每张都是筋票。如果发现全套中有几张不好也很难调换。我这2年只见过2套真正面不花,背胶不黄不干且润亮,整体还无明显色差的宽边梅兰芳无齿票。我觉得收藏它的难度应该大于菊花。
第三当然说是梅兰芳小型张,梅兰芳小型张的发行量很小,2007版目录上写的是2万套,是新中国小型张发行量最小的品种。也由于文革的原因,存世量更小,可能只有几千张,所以梅兰芳小型张的价格长期是新中国小型张中最贵的。拥有一张梅兰芳小型张可能是很多集邮爱好者共同的梦想。梅兰芳小型张的收藏难点在与:1.梅兰芳小型张的印刷质量不好,正面的蓝底极容易掉色。所以市场上很多梅兰芳小型张都补过颜色。2.梅兰芳小型张的印刷质量不好,绝大部分正面的蓝底下方常常会出现深蓝色的条纹,据说这现阶段也是区别真假梅兰芳小型张的一条依据。3.梅兰芳小型张的纸张质量不好,很容易产生折印和镊子印,大部分正面的蓝底上也常见到镊子印。完全没有折印和镊子印的梅兰芳小型张我还没有见到过。4.梅兰芳小型张是中期的精糊胶,比较厚,不容易发干但容易发黄。所以也有所谓白胶和黄胶的说法。这一点和金鱼类似。5.梅兰芳小型张由于非常容易发黄,所以不法分子想办法用药水洗取黄胶,再上2胶的极多。市场上白胶不黄且是原胶的梅兰芳小型张非常少,如果还没掉色和补色就少上加少。即使有少量折印和镊子印,应该也可以说是全品了。如果还非要找完全没有折印和镊子印的梅兰芳小型张,恐怕真是凤毛麟角了。我觉得收藏全品梅兰芳小型张的难度应该是梅兰芳系列里最大的.
8-1: 4分 梅兰芳像 发行量400万(1962年8月8日发行)..小筋,相对其他筋票较易
8-2: 8分 <<抗金兵>> 发行量800万(1962年8月8日发行) ..该枚票盲齿的情况较常见
8-3: 8分 <<游园惊梦>> 发行量800万(1962年8月8日发行)
8-4: 10分 <<霸王别姬>> 发行量400万(1962年8月8日发行)
8-5: 20分 <<穆桂英挂帅>> 发行量300万(1962年9月1日发行)..筋票
8-6: 22分 <<天女散花>> 发行量150万(1962年9月1日发行)..总筋票,约占整套1/3至1/4价格.
8-7: 30分 <<生死恨>> 发行量150万(1962年9月1日发行)..近期新票多,盖销票较难找.
8-7: 50分 <<宇宙锋>> 发行量150万(1962年9月1日发行)..筋票
无齿票同面值发行,发行量(据传)1万套左右(具体数字不详)。
小型张(贵妃醉酒)发行日期是:1962年9月15日,发行量2万枚,面值:3元。
市场参考价格:
整套有齿票全品市场价格约:6200元左右(原胶上品约5200元左右,而胶色较白一致且润亮的全品价格基本已经到达7000元以上。)
无齿票发行量很小(具体不详,据传1万套左右.),全品市场价格约:25000元左右
小型张(贵妃醉酒)发行日期是:1962年9月15日,发行量2万枚。上品市场价格约:53000元左右,全品极少,价格更高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