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的主要作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2 02:21:06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潘天寿的主要作品

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作品选之潘天寿
绘画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画册《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画史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听天阁诗存》《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

潘天寿作品

1、绘画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
2、画册——《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
3、画史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听天阁诗存》《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扩展资料
笔墨技巧
西欧与东方的地域不同,人种肤色不同,生活方式、性情脾气、风俗习惯都不同,西洋人说自然界没有墨色,但中国画却利用墨色来表现对象,中国古代的彩陶就是用墨色来表现的。
吴昌硕常常用墨色和红色画牡丹,充分发挥墨色的效能,使其色彩的变化非常复杂,对比强烈,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
潘天寿主要作品
潘天寿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1971年9月5日,潘天寿逝世。
扩展资料:
潘天寿美术馆
潘天寿美术馆位于浙江宁海潘天寿艺术中心。
潘天寿艺术中心分综合展厅、书画艺术工作室、宁海历史名人人物画陈列馆、书画艺术培训基地、中国美院造型基础部学生陈列厅五个区块,承办了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全国文具大赛等活动,举办了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作品特展,宁海馆藏潘天寿作品展,潘公凯暨励国仪作品展等一系列展览。
潘天寿美术馆揭牌后,将与潘天寿艺术中心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等地区美术馆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发挥美术馆展览、展示、典藏等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潘天寿

潘天寿的作品其特点是什么?

一、潘天寿作品如下:
1、绘画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
2、画册——《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
3、画史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听天阁诗存》《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
二、作品特点:
1、落笔大胆,点染细心。
2、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
3、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4、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
三、潘天寿简介:
1、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2、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如他的《小龙湫一角》特别是把画面主体小龙湫压到边角的构图,含蓄地让观者先看灵岩的磅礴山势,烂漫的山花然后再去欣赏那支龙湫水,这种方法,正与那些使画面“一览无余”形成对照,不仅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也表述了画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感情。 潘天寿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他的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钟、颜,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 ,还能诗、善治印。平时作画,对诗文、题跋、用印方面,非常认真、讲究,绝不马虎。他对画史、画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国绘画史》、《顾恺之》,《听天阁诗存》、《治印丝谈》。并缉有《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一、潘天寿作品如下:
1、绘画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
2、画册——《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
3、画史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听天阁诗存》《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
二、作品特点:
1、落笔大胆,点染细心。
2、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
3、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4、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
三、潘天寿简介:
1、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2、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一、潘天寿作品如下:
1、绘画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
2、画册——《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
3、画史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听天阁诗存》《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
二、作品特点:
1、落笔大胆,点染细心。
2、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
3、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4、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
三、潘天寿简介:
1、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构图新奇,笔墨气势磅礴。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
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如他的《小龙湫一角》特别是把画面主体小龙湫压到边角的构图,含蓄地让观者先看灵岩的磅礴山势,烂漫的山花然后再去欣赏那支龙湫水,这种方法,正与那些使画面“一览无余”形成对照,不仅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也表述了画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感情。 潘天寿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他的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钟、颜,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 ,还能诗、善治印。平时作画,对诗文、题跋、用印方面,非常认真、讲究,绝不马虎。他对画史、画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国绘画史》、《顾恺之》,《听天阁诗存》、《治印丝谈》。并缉有《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潘天寿(1897~1971)是什么

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 ,晚年多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 。1897年3月14日生于浙江宁海 ,1971年9月5日卒于杭州 。19岁入浙江第一师范 ,受业于经亨颐、李叔同、夏丐尊。后到上海,拜识吴昌硕,并受其影响。1928年任国立西湖艺术院中国画主任教授,翌年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之后在各大学校任教,从事美术教育 。潘天寿诗、书、画、印兼擅,画师承宋元明清诸家,于朱耷、吴昌硕用功尤深,经长期探索,终于形成沉雄奇崛、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他擅大写意花鸟、山水,作品以骨气、骨力取胜。追求雄强、豪壮,气势宏伟,有阳刚之美。又以书法入画,多用隶书、魏碑运笔,多方折大起大落,布阵严正雄阔,惯于平面分割。他的作品富有雄怪、势壮、博大、静穆之美。他还长于指画,多作巨幅大障,古拙沉郁,生涩凝练,质朴无华,具有苍浑博奥的风貌。潘天寿在理论上亦有建树,论画主张:“必有古人毋忘我”、“画贵能极”、“力兼美,入奇正”、“绘画往往在背戾无理中而有至理,僻怪险绝中而有至情”,等等。潘天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听天阁诗存》、《听天阁画谈随笔》、《潘天寿谈艺录》、《中国绘画史》等。出版有多种版本的画集。
潘天寿《荷花》

《雁荡山花》的作者是谁?

1955年初夏,59岁的潘天寿在雁荡山写生,宿灵岩寺。雨后的雁山蓬勃清奇,深深地打动了画家,于是赋《灵岩寺晓晴口占》一诗:“一夜黄梅雨后时,峰青云白更多姿。万条飞瀑千条涧,此是雁山第一奇。”并与潘韵合作《龙湫飞瀑图》,藏雁荡山管理局。回到杭州后,画有《灵岩涧一角》、《梅雨初晴》。1960年作《小龙湫一截》巨幅;1961年又有《雁荡写生》;1962年作《记写雁荡山花》巨幅;1963年再作《雁荡山花》、《小龙湫一角》等等。
潘先生善于发现美,又善于表现美。他画雁荡,不论画幅大小,都喜欢从高处、大处、远处和最新奇处立意,于雄浑、超脱、凝重、生辣中包含一种清新俊逸的诗意。正如他所赋之诗“名山春更丽,四壁满岩花”。《雁荡山花》是潘天寿的花卉代表作。他笔下的山花野草,清新挺拔,欣欣向荣。作品的构图和用色都非常具有特色,隽美之至。而他所画的雁山也不同于古人,尝试写近景山水,并往往杂以山花野卉,描绘了一个个蓬勃的小天地:泉石丁冬作响,花草生机盎然。潘先生以其慧眼往往摄取“一角”、“一截”,却表现了大自然的清新之美,给人以全新的时代美感。
潘天寿故居

潘天寿( 1897-1971 年),出生于宁波宁海冠庄村,乳名权,原名天谨,又叫作藩,学名天授,后改作天寿,字大颐。十九岁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得陈子渊、李叔同等人指导,勤学苦练,将画、诗、书法、金石熔于一炉,书画都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地,二十七岁就任上海美专、新华艺学校中国画教授,后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
潘先生国画造诣精深,传统根基深厚全面,博采众长,汲取精华,然后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及独有天赋,另辟蹊径,自成一家。他充分发挥中国画表现方法以线为主的特长,汲取书法“屋漏痕”、“折钗股”的手法入画,运笔苍劲泼辣,用墨注重黑白对照,构图豪放奇崛、疏密相适。其笔下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都予了蓬勃倔强的生命力,风骨遒劲、诗意盎然;指墨画独步画坛,沉郁古拙,气势恢宏;书法风格豪迈朴茂,真草隶篆,无一不精。他也精通画史、画论、且著作颇丰,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法史》等。他一生从事中国画教学,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潘先生的代表作有《松鹰》、《秋夜》、《和平鸽图》、《睡猫》、《铁石帆运图》、《露气》、《欲雪》、《纪写百丈岩古松》、《小篷船》、《雁荡山花》、《雨霁》、《泰山图》等等。
1997 年 3 月,宁海县政府在潘天寿先生诞辰 100 周年之际,拨专款 30 多万元加上潘先生亲属的捐款,将潘天寿故居修缮如初,并正式对外开放。为方便人们瞻仰,还专门修筑了一条笔直宽阔的柏油路(命名为天寿路),直通冠庄;同时把路旁的广场命名为潘天寿广场;将与潘天寿广场相邻的宁海城关镇城北中学命名为潘天寿中学。
故居内设陈列室,陈列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陈列潘天寿先生作品水墨拓印件 40 多幅及潘天寿生平照片和他用过的产用。第二部分陈列潘天寿后代、亲属的书画作品。第三部分陈列潘天寿先生以及宁海籍书画名家作品。
潘天寿故居已成为人们景仰潘老人品、画品的圣地,同时也将成为宁海的一大景观。
潘天寿故居
潘天寿故居
潘天寿
潘天寿
潘天寿
中国国画大师---潘天寿年谱:
天寿:(1898-1971)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县人。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解放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等职。
中国国画大师---潘天寿年谱:
少 年
189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冠庄村,原名天谨,学名天授。
1903年,生母病故。是年夏,入村中私塾读书。文章日课之外,喜欢写字,热心于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插图。
1910年春,入县城正学小学读书,接受西式学校教育,课余喜爱书法、绘画、刻印。
在县城纸铺购得《芥子园画谱》及数本名人法帖,成为他自学中国画和书法的启蒙教材,从此立志毕生从事中国画。
在浙一师
1915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赴杭州就读。
1918年,师范四年级,为同学作《枇杷图》。
1919年,为同学作《紫藤白头翁》等画。是年,参加杭州"五四"爱国学生游行集会。
大约在1919年至1920年间,与刘海粟在杭州丁家山首次相见。
1920年春,参加浙一师进步学潮。夏,毕业,回宁海下正学高小教书。工作之余刻苦自习绘画、书法、诗词、篆刻。
为赵平福(柔石)作《疏林寒鸦》、《晚山疏钟》。
1921年,经常临摹民间古旧书画,钻研画论。
作《紫藤明月》、《雪景八哥》等画。
1922年春,转浙江孝丰县(今安吉县)高等小学教书。
与沈遂贞在孝丰一字阁开书画展,作品中有指墨画。
作《古木寒鸦》、《长风白水》、《济公与象》、《秃头僧》等。
在上海
1923年春,任教于上海民国女子工校。夏,兼任上海美专中国画系国画习作课和理论课教师。
结识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吴茀之、朱屺瞻,画风向吴昌硕接近,由原先的恣肆挥洒向深邃蕴藉发展。
作《秋华湿露》等。
改"天授"为"天寿"。
1924年,任上海美专教授,着手编著《中国绘画史》。
经常参加各种展览,观摩古今书画,结识先辈名家。着重攻写意花鸟,又攻山水画。
作《行乞图》、《垂杨系马》、《狸奴守岁》等画。
1925年1月,在上海完成《中国绘画史》,2月,在杭州写成序言。
6月20日,与刘海粟、诸闻韵等教授联名在《申报》刊登启事,接受订件,为五卅惨案中死伤的工人、市民举行义卖画展。
作《晴峦晓色》、《春风淡荡》、《古梅》等。
1926年7月,所编《中国绘画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冬,与俞寄凡、潘伯英发起创办了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1927年春,新华艺专招收第一期学生,潘天寿出任教育系主任教授。
在杭州
1928年初春,应邀担任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画主任教授,兼书画研究会指导教师。自此一直定居杭州。同时兼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等校授课教师。
是年冬,与王一亭、刘海粟在名医徐小圃家宴请日本画家桥本关雪。桥本关雪与他笔谈:"南画创于中华。可惜我不是中国人,不在中华长大,对各地名胜古迹观光机会不多,每隔一二年便来旅行写生一次,以弥补缺陷、增强修养。"潘天寿在归途中对刘海粟说:"我们生在中华真是三生有幸。桥本很用功,一心想继承我国南宋诸大家的神韵,可惜感情欠深沉,下笔仍是岛国人本色,作品回味不多。我们要奋力笔耕,不能让东邻画家跑到我们前面去啊?quot;
作《绯袍》、《青山白云》等画。
1929年春,赴上海参观唐宋元明古画及石涛、八大专题展,作《读八大石涛二上人画展后》诗。
是年夏,参加艺专组织的访日美术教育参观团,走访了东京美术学校,帝国绘画馆、博物馆等机构,了解日本艺术教育情况。
作《鸡冠八哥》、《西湖秋色》。
1930年,作《观瀑图》、《幽谷图》。
1931年,参加"艺苑"画展,作品《兰花》收入美术展览会专号。
作《江洲夜泊》、《石壁飞瀑》、《山居图》、《霜天暮钟》等。
1932年,与诸闻韵、吴茀之、张振铎、张书旗等组织"白社"国画研究会,主张以"扬州八怪"的革新精神从事中国画创作。曾先生在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等地举办画展,甚获好评,并出版二集《白社画集》,其中收入了潘天寿的《江洲夜泊》、《梅兰竹石》、《赠悲鸿鱼鹰图》、,芭蕉雄鸡》、《穷海秃鹫》、《石梁飞瀑》、《松壑鸣泉》等作品。
10月,参加"新华艺专教授近作展览"。
1933年,作品参加徐悲鸿在法国巴黎主持的"中国近代绘画展览"。
10月17日到22日,"白社"第二届画展在中央大学礼堂举行。
修改《中国绘画史》,编写《中国书法史》初稿。
作《夕阳山外山》、《鳜鱼》等作品。
1935年春节,"白社"第三届画展在杭州开幕。
加入朱念慈所创"莼社"。
9月,参加"百川画会"。
作《江洲夜泊》、《山居图》。
1936年,所编《中国绘画史》经修改后再版,列入"大学丛书"。
8月,"白社"第四届画展在苏州公园图书馆举办。
作《梦游黄山》。
抗战至解放前
1937年4月1日,潘天寿作品《墨猫》、《行书立轴》在南京美术陈列馆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
《江洲夜泊图》在"中国画会第六届展览会"展出。
1938年,整理旧诗稿,编成《诗賸》一册。
1939年春,在国立艺专绘画系主持中国画专业。
1940年,作《楚兰图》。
1941年,作《秃笔山水》、《山居图》、《兰竹石》、《小城山水》等。
1943年,编写《中国画院考》。
整理历年诗作,编为《听天阁诗存》付梓。
作《秋酣》、《行书画论手卷》。
1944年,潘天寿的《中国花卉画之起源及其派别》一文发表于《前途》杂志第1卷第4号。
编著教材《治印丛谈》。
作《山斋晤谈》、《黄山虬松》、《观瀑图》、《微雨蔷薇》、《江洲夜泊》等。
1945年,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甚至获好评。
作《浅绛山水》等。
1946年,作《幽兰灵芝》、《秋风红菊》等。
1947年,潘天寿《佛教与中国绘画》一文收入王扆昌主编中华民国36年《美术年鉴》。
作《水墨山水》。
1948年,潜心创作,数量剧增。作有《萱花狸奴》、《垂杨系马》、《秋夜》、《灵芝》、,旧友晤谈》、《盆兰墨鸡》、《秋意》、《乔松》、《柏园》、《松下观瀑》、《松鹰》、《行乞》、《濠梁观鱼》、《烟雨蛙声》、《读经僧》、《磬石墨鸡》等,由此确立了他在艺术上的独特面貌。
解放后
1949年,作《耕罢》。
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族美术研究室"主任,与吴茀之竺一起大量收购、鉴定民间藏画,分类造册,装裱修整,充实院系收藏,为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直观教材。
作人物画《踊跃争缴农业税》、《文艺工作者访问贫雇农》、《种瓜度春荒》。
1952年,作《丰收图》。
1953年,与吴茀之、诸乐三等人赴山东讲学。
作《江南春雨》、《江洲夜泊》、《和平鸽》、《焦墨山水》。
1954年,著《中国画用具材料常识·毛笔的常识》一文。
为北京饭店作《小憩》、《红荷图》。
作《竹谷图》、《之江遥望》、《美女峰》、《睡猫》、《江洲夜泊》、《晚风荷香》。
1955年,作《对于文艺思想的体会》的发言,明确提出了自己对于发展民族艺术的主张。认为要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一定要研究继承过去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重视发展民族形式。强调"真诚、坚毅、虚心、细致地研究古典艺术"。
作《灵岩涧一角》、《梅雨初晴》。
1956年,撰写《顾恺子》一书和《吴道子的生平概况》。
作《石榴玉簪》、《恭贺年禧》、《越王台》。
1957年,撰写《中国画题款之研究》、《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在《美术》1957年第1期上发表《回忆吴昌硕先生》一文。在《美术研究》1957年第1期上发表《吴道子的生平概况》,第4期上发表《谁说"中国画必然淘汰"》。
作《记写雁荡山花》、《莹莹山水》。
1958年,作品《露气》参加12月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
作《鹫石图》、《铁石帆运》、《小篷船》、《松鹫》、《长松流水》。
1959年4月1日在《文汇报》上发表《要有更美的画》。
撰写《花鸟画简史》初稿。
应邀以《鹫鹰》、《小篷船》、《江天新霁》等作品参加苏联举办的《我们同时代人》展览。
作《记写百丈岩古松》、《晴晨》、《江天新霁》、《国色天香》、《江山如此多娇》。
1960年,作《夕阳山外山》、《堪欣山社竹添子孙》、《松石》、《小龙湫一截》、《百花齐放》、《初晴》、《映日荷花别样红》。 1961年4月,在北京"全国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会议"上,提出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分科教学的建议,写《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应该分科学习的意见》。
作《携琴访友》、《春塘小暧》、《松鹰》、《抱雏》、《梅兰夜色》、《晴峦积翠》、《小亭枯树》、《雨后千山铁铸成》、《梅鹤》、《微风燕子斜》、《雁荡写生》、《水墨花石》。
1962年4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会议"上,提议国画专业应把诗词、书法、篆刻等列为正式课程。
秋,"潘天寿画展"在新落成的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随后又到上海、杭州等地展出。
冬,参加美院举办的素描教学讨论会,提出中国画要有自己的基础训练方法。
在《东海》杂志1962年10月号上发表《谈黄宾虹山水画的成就》。
为缅甸驻华大使馆作《雨霁》,现藏于钓鱼台国宾馆。
作《南天秋雁》、《青绿山水》、《梅花芭蕉》、《晴霞》、《菊竹》、《石榴》、《欲雪》、《鱼乐》、《秀竹幽兰》、《记写少年时故乡山村中所见》、《写西湖中所见》等。
1963年元旦,"潘天寿画展"由上海美协、中国画院主办,在上海美术馆展出。
在潘天寿主持下,美院正式成立书法篆刻科。
事理《听天阁诗存》。
作《小龙渊下一角》、《雁荡山花》、《听天阁图卷》、《春酣国色》、《无取限风光》。
1964年,"潘天寿画展"在香港展出。
作《泰山图》、《暮色劲松》、《光华旦旦》、《蛙石》。
1965年春,随学校师生到上虞县参加农村社教运动。
作《菘菜》、《指墨南瓜》、《红菊醺风》、《数点梅花》。
文革,最后的岁月
1966年春,作《梅月图》。
6月初,"文化大革命"爆发,被关进牛棚监禁达三年之久。
1967年初,被带到嵊县参加批斗大会。
1968年,浙江美院"打潘战役"达到以高潮。
1969年初,被押往家乡宁海县等地游斗,回杭州途中在一张香烟壳纸背面写下最后首诗:"莫此笼絷狭,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
4月,重病中被押往工厂劳动。由于心力衰竭引起昏迷,送医院抢救,此后即卧床不起。
1970年8月,因得不到及时、认真的治疗,出现严重血尿。
1971年5月,在听了向他宣读的"定案结论"(安案为"反动学术权威",敌我矛盾)后,愤慨疲备至极,又大量出血,再度送往医院抢救。
9月5日天明前,潘天寿在冷寂黑暗中长辞人世。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善画鹰、八哥、松树、梅竹、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他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故落笔大胆泼辣,又能细心收拾,作品的构图,清新苍秀,笔墨色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横生,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他还长于表现山花、野草,笔墨挺秀多姿,艳丽生动。画面的虚实、疏密、主宾、黑白以及强烈,又和谐协调,加之色彩的清新浓郁,画面的灵气引人入胜。他的著作有《中国绘画史》、《雷婆头峰团瓢 画谈随笔》,以及其绘画作品《潘天寿画集》等。

谁能介绍一下潘天寿求大神帮助

潘天寿原名:大谨、天绶,(1897—1971),籍贯浙江海宁,字号:大颐、寿者。笔名:阿寿、朽居士、懒道人、懒头陀、懒秃、颐翁、心阿兰若主持、颐者、雷婆头峰寿者、东越颐者。斋号:听天阁。擅长于中国画、书法、篆刻、美术史论。主要作品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治印丛谈》、《潘天寿画集》等。职称: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他曾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他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画中国画的画家有哪些,代表作有哪些

很有升值潜力的实力派画家,作品不错!不过作品不轻易出手,我去求过他的油画。大约价格在5000/幅,多才多艺,书法和篆刻也不错哦!
佛境本无我 艺道任自然
摘自《德州月刊》2005年第四期(王娟)
——记青年书画家 李振凯
李振凯,字李松,号冰雨,职业书画家,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笔耕会员,中国大众书画社常务理事,书法家、一级书画导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优秀学员。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中国画系,作品曾在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奖四十余次,曾在九三百津——文明杯全国写字段位比赛中荣获青少年组二等奖,九四年在建国四十五周年书法家、画家、诗人作品联展中荣获绘画组二等奖、书法组一等奖,九五年——九七年,作品先后七次分别赴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地展出。并有许多作家品被外国友人收藏。2001至2003年先后在北京、郑州、济南等地举办了个人艺术作品展,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
李振凯,一九七九年出生于山东省宁津县柴胡店镇。自幼爱好书法和绘画,从小以地为纸,以水为墨练习中国书法。九岁那年受到著名农民书法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导。九四年他投是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习行草。经过数年的努力,他的书法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获胜,受到好评。
李振凯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首先得益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认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他认为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积淀的产物,代表了东方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一个书法家,必须加深对东方文化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书法是表现个性,抒发性灵的艺术,作品反映的实际上是书法家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趣味,对于书法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修养,重视性情的陶冶。而技巧的训练只是为了把这些“字外功夫”汇于腕底,通过具体的点画形态表现出来。
正因为李振凯十分注意充实自己的修养,所以他的字含蓄、文雅,洋溢着浓厚的“书卷气”,具有一般中青年书法家所缺乏的从容和虚静。没有深厚广博的“字外功夫”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的。
再学习方法上,李振凯采取广采博收,厚积博发的原则。他虽然以草书见长,但更兼众体之美,亦篆刻,他写的玉筋篆,匀整秀丽,极具大家之风范,具有相当的功力。又曾长期研摹汉碑,于《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等著名石刻,无不心追手摹,并参以简牍笔意,饶有趣味。他的楷书,结体宽博,点画疏朗,清劲秀整。拓基广博如此,在中青年书法家中是不多见的。
李振凯兼擅各种书体,但并不是为了炫耀技巧,而是有意识的通过习篆隶、楷等书体训练自己对线条的驾驭能力,然后再用来丰富行草的表现力,同时将草书笔意渗透到其它书体中,大有裨益。
李振凯主张,书法艺术的基本原则应是表现个性和抒发情感,而草书在书法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草书在点画结体和章法上都便于书法家自由发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同时在发挥其精神气质方面,也来得直接和强烈。他的书法将书、画融为一体,著名书画家默石先生观看完李振凯的个人书画展后说:“李振凯的用笔圆转流畅,朴实无华、刚柔相济,有峥嵘之势,十分符合书法家的气质和风格,又大家之范。”中国大众书画社社长姚健先生曾说:“李振凯的作品,刚柔相济,浑朴自然,中锋用笔,线条中存劲、沉健高古,拙中露出快利的锋芒,方圆互寓,动静互交,起始转合变化丰富,涩辣流丽相谐,沉实与灵动互发,忽如高山坠石,忽如行云流水,他能极力通过笔墨体现出自我劲节,豪放的胸襟。”
李振凯还在绘画方面极具心得,油画和国画作品也多次在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奖。并有许多油画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振兴中国书法艺术事业中,李振凯是大有可为的。
  一、齐白石(1864-1957)
  湖南湘潭人。他工笔画到顶,写意画达峰,工写结合成为大师。为中国画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作品有《虾》、《蟹》、《牡丹》、《牵牛花》、《蛙声十里出山泉》等等。出版有《齐白石画册》多种。
  二、傅抱石(1904-1965)
  祖籍江西新余,生于南昌。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大师。传世作品有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柳下闻吟图》等。他还是一位美术理论家。
  
  三、黄宾虹(1865-1955)
  现代杰出画家。原籍安徽歙县,出生於浙江金华。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四、吴昌硕(1844-1927)
  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传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杏花图》等。
  
  五、林风眠(1900—1991)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六、李可染(1907--1989年)
  江苏徐州人。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
  
  七、潘天寿(1897-1971)
  浙江宁海人。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他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八、徐悲鸿(1895-1953)
  江苏宜兴人。是我国现其代杰出、著名的画家、教育家、现代绘画艺术大师。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九、张大千(1899~1983)
  四川内江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十、蒋兆和(1904年5月9日-1986年4月15日)
  祖籍湖北麻城,生于四川泸州。是我国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饰的画笔表现了20世纪中国人民命运的变化,开启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新风。他创立了中国画造型基础课和水墨人物画教学体系,直接培养或影响了一大批卓有成绩的人物画家,被称为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不仅充实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瞩目,成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出版有《蒋兆和画册》、《蒋兆和画集》、《蒋兆和画选》等。发表有《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问题》、《关于中国画的素描教学》等 论文。

中国人物画家吴山明先生去世,他有什么著名作品?

秋瑾,星星之火,生机,孺子牛,潘天寿,这些都是他的著名作品
吴山明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中国人物画家,从艺数十年,他创作了《星火燎原》《延安五老》《大泽乡起义》等大量优秀作品。他的水墨“渍墨”法独步当今,风格鲜明。
吴山明先生是杰出的中国艺术、浙派人物画传续创新代表和教育家,他悉心从教、精心培育后学,教材范作众多,优秀弟子众多,成就斐然。
吴三明先生的著作有:《秋瑾》、《星星之火》、《生机》、《孺子牛》、《 延安五老》、《恽代英》等入选全国美展;其中《潘天寿》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除此之外,还有:《吴山明画集》、《吴山明意笔人物画选》、《吴山明水墨速写集》、《吴山明意笔人物线描》、《写意人物画技法》、《意笔人物画(教材)》、《中国人物画技法》、《人物画》技法与欣赏、《毛笔速写》、《吴山明水墨人物画集》和大型《吴山明画集》
画家吴山明,他是浙派非常著名的艺术家,他非常擅长画中国人物画。令人遗憾的是在他80岁高龄的时候,最终也是因病在杭州去世了,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非常的震惊和遗憾,吴山明在人物画方面有非常高的造福,也给很多热爱美术的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出版了多部有关绘画方面的作品,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是我们当代人物画方面的艺术巨匠。同时他还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引领着一批热爱绘画的年轻人在艺术道路上不断的前进。
吴山明先生在他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出版画集这方面,他出版了自己的写生采风作品以及一些绘画技巧,这些都是他自己对于美术发展的一些理解和舰只,包括在美术方面的一些知识,他出版也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这方面能够有所理解,增长年轻人在绘画方面的技术。
另外,他的很多绘画作品也是进入了中国美术馆进行收藏,其中有很多优秀作品相信大家也有关注,比如说《星星之火》,《孺子牛》,这些都是吴山明先生画出来的非常优秀的画作,吴山明先生他在人物画方面的代表作有《辜鸿铭》是他在2013年的时候创作的,这幅画像用看起来简单的一种画法,却创造出了水墨画那种渲染的感觉。另外,他在1978年有《泰家女》,也充分地反映出了他在人物画方面的造福呢,2017年的《小活佛》,2013年时候的《王国维》,以及1977年他画的《陈毅同志象》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吴山明先生特别擅长人物画以及中国的水墨画,在这方面他的成就真的是非常大的,除此之外,吴山明先生还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艺术家们似乎都是脱离社会的一种感觉,而吴山明他却告诉我们艺术家也可以承担着一些社会责任,当时在2013年的时候,四川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地震,这场灾难让全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震惊,当吴山明先生了解到这种情况,他就发动很多的画家进行创作,大概创作了60多幅作品,筹集到了100多万元,吴山明先生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帮助那些正在灾难中的人民。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

国际艺术界2009年选出了中国目前最厉害的十个画家。资格是会对艺术有很大的创新,对国际尊重和欣赏的态度,仍然在世的画家。十位画家依次是吴冠中、赵无极、丁绍光、范曾、欧豪年、黄永玉、范光陵、陈丹青、高占祥、刘国松十位。实力也是不分上下。
吴冠中,别名茶,1946年考取了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50年留学回来,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教师一职,1953年在清华大学当了建筑系的副教授,1956年在北京的艺术学院担任教师,1970年在文革时期时被下放到了河北农村去做劳动,1973被调回到了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在1978年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了吴冠中的作品展,1979年被选中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在1987年在香港艺术中心主办了吴冠中回顾展览,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以往的规矩,特意为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画家”的画展,并且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画作。
赵无极,1921年出生于书香世家,赵无极自小就对文学,中外历史很感兴趣。他的家人对绘画艺术也是很忠重视的,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杭州美专就读,他早期的作品都是偏向于西方化,也就是所谓的具象时期。最后他又去了巴黎,在那里他的绘画才就此展开,他在巴黎摆脱了具象画风,从分解主观的外表,使客观的形体以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1958年云的作品之后,他的画开始没有标题,他六七十年代的作品,开始摆脱一切束缚,肆意挥洒他的画风,以各种创新组合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需求和感受。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注入了更多的温情和安逸,当年的激情和对立逐渐融入到了云彩或水气中。人们也发现了他的改变,如果说文字是他们创作的里程碑,那么色彩的运用就是扩大了艺术家的绘画语言。他曾说“我不怕死亡,也不怕老去,只要我能拿起画笔我就无所畏惧,我只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一幅作品,要比上一张更出色,更自由。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

国际艺术界2009年选出中国当代十大画家. 资格为对艺术有重大创新, 为国际尊重及欣赏, 仍然活着的画家. 十大画家为吴冠中, 赵无极, 丁绍光, 范曾, 欧豪年, 黄永玉, 范光陵, 陈丹青, 高占祥, 刘国松十位. 排列不分名次.

1. 吴冠中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曾写《桥之美》。

2. 赵无极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一书香世家。其家族渊源久远,族谱可直溯宋朝皇燕王。赵无极自小即天资聪颖、对文学、中外历史极感兴趣。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和叔父,对绘画艺术都十分重视。他的父亲常不厌其烦地从美学及技巧的观点向子女解释一幅作品的伪劣,他的叔父则经常从巴黎带回一些仿制名画的明信片送给赵无极。在一个知识份子家庭中,大家都对绘画艺术倍感兴趣与好奇,他便是在这种环境下激发起成为画家的抱负。1935年14岁时,他入杭州美专就读,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儿到画油画,其中也学习国画临摹、画法理论及西洋艺术等课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为师,画风比较接近西方印象派。也就是人们所谓的“ 具象”时期。 1941年,赵无极举行首次个展,但他不满意明清以降的传统中国画。他盼望有一种更令他满意的训练。于是他在1948年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前往巴黎。在巴黎的日子里,他结识了许多画家,如拉吉、哈同、布兰姆等人,与当时的巴黎塞尔努奇美术馆长艾利塞夫熟悉,与诗人米修结为莫逆,而他与第三任妻子梵思娃也在巴黎结识。
他的绘画在巴黎获得全面开展,1949年5月即在克滋画廊举办首次个展。他一面作画、一面思索,西方绘画发亦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于是他由克利的画中得到启示,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 他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将他的绘画带到另一个阶段。之后,他的画以色彩和空间分配,领着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无限世界。 赵无极从塞尚、毕卡索过渡到克利,此时艺术也从架构一个完整的世界过渡到随机创作的阶段。至此,观众已无法直接从视觉形象来定义作品的内涵,1952年的作品“静物”,即是此类转型作品的典范。画面中随意置放一些乾树枝及杂物,造型奇特且充满荒凉、神秘的气氛。对艺术家而言,静物是色彩与符号,在一定光线下,配上各种冷暖色调的合,他摆脱了具象画风,从分解主观的外表,使客观的形体以简单的形式出现。 1958年的作品“云”之后,赵无极的作品不再有标题,他仅在画布背面注明创作日期。 他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逐渐摆脱一切法则,恣意地挥洒他的自由,以各种创新组合的方式去表达内在的需求与感受。赵无极在其80年代以后的作品,随著年龄及阅历的增长,注入了较多的温情与灵逸。激情与对立则逐渐溶进云彩或水气中,1986年的重要作品“向马蒂斯致敬”,人们可以发现他的改变,他较注重画面的调和,色彩更为流畅。如果说文字符号是他们创作的里程碑,则色彩的运用则扩张了艺术家的绘画语言。 一直到今天,年届80多的赵无极仍孜孜不倦地创作,他曾说:“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我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

3. 丁绍光
(1939.10—)生于陕西,祖籍山西运城。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2-1980年,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197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同年出版《丁绍光西双版纳白描写生集》。1980年7月,赴美定居。自1986—1996年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400次以上,作品收藏遍及五十个国家及地区。各国报刊、电视、广播、书刊杂志专题介绍上千余次。1990年在日本世界艺术博览会上,被选入自十四世纪以来百名艺术大师排行榜,名列第二十九位,是唯一入选的华人艺术家。1993-1995年,连续三年被选为联合国代表画家。1993年,联合国向全球发行丁绍光作品《人权之光》限量出版画,纪念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1994年,联合国向全球发行丁绍光作品《母性》限量版画,纪念国际家庭年。1995年,联合国向全球发行丁绍光作品《宗教与和平》限量版画。联合国邮政局向全球发行丁绍光的作品《西双版纳》和《催眠曲》、《和平,平等,进步》、《文化与教育》六幅作品的邮票,以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首日封和邮票在日内瓦万国宫博物馆永久珍藏。联合国连续三年撰文向世界一百六十个国家介绍丁绍光的艺术与生活。1995年,联合国在艺术与集邮项目总结报告中提名表彰了联合国成立五十年来二十九位当代艺术大师,丁绍光是其中唯一的亚洲艺术家。1998年他第四次受邀创作《美丽的梦》以纪念联合国人权宣言发表五十周年。由联合国世界联合会向全球发行限量丝网版画,联合国邮政总局发行首日封。2001年再次受联合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委任创作《童年》,并向全球发行限量丝网版画为联合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义卖。
丁绍光现任中外十余所大学名誉和客座教授,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美国世界美术家联盟首任主席。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颁发给丁绍光几十个奖状,包括荣誉市民,金钥匙,命名丁绍光日等。1996年,经中国文化部批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丁绍光奖全国美术大展》。中国、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分别出版丁绍光画集。1995年日本NHK出版社出版的《丁绍光作品集》获世界文化交流金奖。

4. 范曾
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分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随沈从文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并临摹优秀绘画作品多件。1978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84年调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曾捐款400多万元人民币建设该系。 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灵道歌啸图》等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八仙图》等藏于中国美术馆,《秋声赋》等藏于美国伯明翰博物馆。出版有《鲁迅小说插图集》、《范曾书画集》、《范曾画集》、《范曾吟草》、《范曾书画集》、《范曾怀抱》、《范曾自述》等。1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1986年获日中艺术交流特别贡献金奖。

5. 欧豪年
欧豪年 出生于广东茂名,一九七0年定居台湾。当今台湾画坛第一人。欧豪年十七岁师从岭南画派巨擘赵少昂,力学精研,卓然自成大家,其绘画题材兼善画花鸟、山水、人物、畜兽,对书法与诗文亦多有研究,艺术成就多元而丰富。二十岁左右即参加东南亚巡回展,往后数十年不断应邀在海外各地展出,备受国际艺坛之肯定与推崇,并于一九九三年荣膺法国国家美术学会巴黎大宫博物馆双年展特奖。

6. 黄永玉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1952年偕同夫人张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
中国当代十大画家:

国际艺术界2009年选出中国当代十大画家. 资格为对艺术有重大创新, 为国际尊重及欣赏, 仍然活着的画家. 十大画家为吴冠中, 赵无极, 丁绍光, 范曾, 欧豪年, 黄永玉, 范光陵, 陈丹青, 高占祥, 刘国松十位. 排列不分名次.

1. 吴冠中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曾写《桥之美》。

2. 赵无极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一书香世家。其家族渊源久远,族谱可直溯宋朝皇燕王。赵无极自小即天资聪颖、对文学、中外历史极感兴趣。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和叔父,对绘画艺术都十分重视。他的父亲常不厌其烦地从美学及技巧的观点向子女解释一幅作品的伪劣,他的叔父则经常从巴黎带回一些仿制名画的明信片送给赵无极。在一个知识份子家庭中,大家都对绘画艺术倍感兴趣与好奇,他便是在这种环境下激发起成为画家的抱负。1935年14岁时,他入杭州美专就读,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儿到画油画,其中也学习国画临摹、画法理论及西洋艺术等课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为师,画风比较接近西方印象派。也就是人们所谓的“ 具象”时期。 1941年,赵无极举行首次个展,但他不满意明清以降的传统中国画。他盼望有一种更令他满意的训练。于是他在1948年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前往巴黎。在巴黎的日子里,他结识了许多画家,如拉吉、哈同、布兰姆等人,与当时的巴黎塞尔努奇美术馆长艾利塞夫熟悉,与诗人米修结为莫逆,而他与第三任妻子梵思娃也在巴黎结识。
他的绘画在巴黎获得全面开展,1949年5月即在克滋画廊举办首次个展。他一面作画、一面思索,西方绘画发亦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于是他由克利的画中得到启示,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 他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将他的绘画带到另一个阶段。之后,他的画以色彩和空间分配,领着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无限世界。 赵无极从塞尚、毕卡索过渡到克利,此时艺术也从架构一个完整的世界过渡到随机创作的阶段。至此,观众已无法直接从视觉形象来定义作品的内涵,1952年的作品“静物”,即是此类转型作品的典范。画面中随意置放一些乾树枝及杂物,造型奇特且充满荒凉、神秘的气氛。对艺术家而言,静物是色彩与符号,在一定光线下,配上各种冷暖色调的合,他摆脱了具象画风,从分解主观的外表,使客观的形体以简单的形式出现。 1958年的作品“云”之后,赵无极的作品不再有标题,他仅在画布背面注明创作日期。 他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逐渐摆脱一切法则,恣意地挥洒他的自由,以各种创新组合的方式去表达内在的需求与感受。赵无极在其80年代以后的作品,随著年龄及阅历的增长,注入了较多的温情与灵逸。激情与对立则逐渐溶进云彩或水气中,1986年的重要作品“向马蒂斯致敬”,人们可以发现他的改变,他较注重画面的调和,色彩更为流畅。如果说文字符号是他们创作的里程碑,则色彩的运用则扩张了艺术家的绘画语言。 一直到今天,年届80多的赵无极仍孜孜不倦地创作,他曾说:“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我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

3. 丁绍光
(1939.10—)生于陕西,祖籍山西运城。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2-1980年,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197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同年出版《丁绍光西双版纳白描写生集》。1980年7月,赴美定居。自1986—1996年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400次以上,作品收藏遍及五十个国家及地区。各国报刊、电视、广播、书刊杂志专题介绍上千余次。1990年在日本世界艺术博览会上,被选入自十四世纪以来百名艺术大师排行榜,名列第二十九位,是唯一入选的华人艺术家。1993-1995年,连续三年被选为联合国代表画家。1993年,联合国向全球发行丁绍光作品《人权之光》限量出版画,纪念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1994年,联合国向全球发行丁绍光作品《母性》限量版画,纪念国际家庭年。1995年,联合国向全球发行丁绍光作品《宗教与和平》限量版画。联合国邮政局向全球发行丁绍光的作品《西双版纳》和《催眠曲》、《和平,平等,进步》、《文化与教育》六幅作品的邮票,以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首日封和邮票在日内瓦万国宫博物馆永久珍藏。联合国连续三年撰文向世界一百六十个国家介绍丁绍光的艺术与生活。1995年,联合国在艺术与集邮项目总结报告中提名表彰了联合国成立五十年来二十九位当代艺术大师,丁绍光是其中唯一的亚洲艺术家。1998年他第四次受邀创作《美丽的梦》以纪念联合国人权宣言发表五十周年。由联合国世界联合会向全球发行限量丝网版画,联合国邮政总局发行首日封。2001年再次受联合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委任创作《童年》,并向全球发行限量丝网版画为联合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义卖。
丁绍光现任中外十余所大学名誉和客座教授,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美国世界美术家联盟首任主席。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颁发给丁绍光几十个奖状,包括荣誉市民,金钥匙,命名丁绍光日等。1996年,经中国文化部批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丁绍光奖全国美术大展》。中国、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分别出版丁绍光画集。1995年日本NHK出版社出版的《丁绍光作品集》获世界文化交流金奖。

4. 范曾
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分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随沈从文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并临摹优秀绘画作品多件。1978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84年调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曾捐款400多万元人民币建设该系。 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灵道歌啸图》等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八仙图》等藏于中国美术馆,《秋声赋》等藏于美国伯明翰博物馆。出版有《鲁迅小说插图集》、《范曾书画集》、《范曾画集》、《范曾吟草》、《范曾书画集》、《范曾怀抱》、《范曾自述》等。1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1986年获日中艺术交流特别贡献金奖。

5. 欧豪年
欧豪年 出生于广东茂名,一九七0年定居台湾。当今台湾画坛第一人。欧豪年十七岁师从岭南画派巨擘赵少昂,力学精研,卓然自成大家,其绘画题材兼善画花鸟、山水、人物、畜兽,对书法与诗文亦多有研究,艺术成就多元而丰富。二十岁左右即参加东南亚巡回展,往后数十年不断应邀在海外各地展出,备受国际艺坛之肯定与推崇,并于一九九三年荣膺法国国家美术学会巴黎大宫博物馆双年展特奖。

6. 黄永玉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1952年偕同夫人张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
吴冠中、赵无极、丁绍光、范曾、欧豪年、黄永玉、范光陵、朱得群、高占祥、刘国松。
中国近现当代十一大画作上亿元画家:黄泽金、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崔如琢、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吴冠中、傅抱石、黄胄。
1、齐白石
齐白石(1864一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2、黄宾虹
黄宾虹(1865年-1955年),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有“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誉。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人、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
3、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4、潘天寿
潘天寿(1898-1971),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之前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
5、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林风眠是20世纪的杰出艺术家。他成熟早,艺术探索期长,对艺术专心的程度高。

吴山明去世,他生前有哪些作品?

吴山明是浙江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培养了许多的美术人才,并且有很多的优秀作品:《吴山明画集》、《吴山明意笔人物画选》、《吴山明水墨速写集》、《吴山明意笔人物线描》、《写意人物画技法》、《中国人物画技法》、《毛笔速写》、《吴山明水墨人物画集》和《吴山明画集》等技法专集与画集。
据相关资料显示,他的优秀作品是非常多的,其中最有名的有《星星之火》,《孺子牛》以及《秋瑾》等非常多的作品入选了全国的美展,其中有一幅《潘天寿》是被我们国家的美术馆所收藏。同时也看出了他在美术方面的巨大成就。
孺子牛,秋瑾,潘天寿等等,这些作品都是吴山明老师的代表作,从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对于绘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潘天寿》,《意比人物画选》,《童年时吾家油灯》,《参禅图》,《星星之火》,《孺子牛》还有很多很多。
时代在发展,生老病死似乎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人,他们也渐渐的离我们远去,比如说在演艺圈一些非常有名气的老艺术家们,他们的去世让我们感到非常的遗憾,而事实上在各个领域都有一些名人离我们远去,浙派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画家,他就是吴山明,根据一些消息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因为生病在杭州也是去世了,这个消息也让大家感到十分的遗憾。
吴山明在中国画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也被大家认为是这方面的领军人物,留下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他离开的这个消息也是给演艺圈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沉痛,网友们也都对他表示怀念。吴山明生前的优秀作品是非常多的,不管是在画画方面,还是在出版书籍方面,因为他在美术方面非常高的见解和非常巨大的成就,也就出版了很多的作品集来提高人们对美术的一些了解,帮助一些年轻人在艺术方面有一些进步,首先吴山明他出版了采风的作品集,里面主要是收录了各种各样的作品,这是他在生活之中采风的时候画的,主要都是速记或者是突然即兴发挥画出来的,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表示非常的喜欢。
另外,吴声明还出版了人物画选以及水墨速写,人物素描,画技法等非常多的书籍,就是专门把自己画画的一些技法收集起来传授给大家。在人物画,还有毛笔速写,很多方面都有建树。另外,他出版的人物画还作为教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同时吴山明他的作品也被很多纪念馆,美术馆和大学所收藏,在2002年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已经作为浙江十人首展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吴山明的优秀作品是非常多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星星之火》,《孺子牛》,以及《秋瑾》等非常多的作品入选了全国的美展,而其中有一幅《潘天寿》更是被我们国家的美术馆所收藏,这是对吴山明他个人能力的认可,同时也反映出了吴山明他在美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吴山明他的人物画风是有着自己的特点的,主要就是借水墨画来表达出自己的一种虚实的看法,他主要用的就是水渍法来画的。从吴山明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对我们国家的人物画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一些人物画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再进行一些改动,所以传统就是一种动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