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票

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小型张,大清大龙邮票必须是1878年的才是真品吗?如果是中国人民邮政后发行的那还会是真品吗?有同样的升值空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2 03:23:09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纪念邮票能卖多少钱

是很精美的小型张,很有纪念意义,现在市场价15元,有升值空间。
J150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10元/枚
J150 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张)
发行日期 1988-7-2
价 格:15.00元左右
1878年海关试办邮政时期发行的大龙邮票,不仅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正式邮票,而且也是我国创办近代邮政开始的标志。1863年上海租界“公部局”自行成立书信馆,接着11个城市搞起了“商埠邮政”,发行“商埠邮票”。使我国通信局面更加混乱。这种情况下,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提出了创办中国近代邮政的建议,得到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的支持,先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和上海5处海关试办邮政。1878年7月24日起开始发行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1878~1988年纪念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的猴邮票值多少钱?

中国邮政在1988年7月2日发行过纪念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的邮票(小型张)。详细资料如下:
【邮票编号】 J150
【邮票名称】 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张)
【邮票单位】 枚
【全 套 数】 1 枚
【发行日期】 1988年7月2日
【邮票规格】 70*100mm、其中邮票尺寸:60*25mm
【齿孔度数】 13度
【设 计 者】 王虎鸣
【邮票版别】 影雕版(影雕套印)
【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
【邮票面值】 3元
【目前价格】 15元左右
【首日封】
配合这套小型张的发行,中国集邮总公司、北京市邮票公司、天津市邮票公司都曾发行过该小型张的首日封,各公司的首日封的市场价格目前都在10元左右。
你说的天津市邮票公司发行的“1878~1988年纪念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的猴邮票”,其实应该是天津市邮票公司发行的J150《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小型张天津分公司首日封,每枚首日封目前价格也就在10元左右。
【关于大龙邮票】
1878年海关试办邮政时期发行的大龙邮票,不仅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正式邮票,而且也是我国创办近代邮政开始的标志。1863年上海租界“公部局”自行成立书信馆,接着11个城市搞起了“商埠邮政”,发行“商埠邮票”。使我国通信局面更加混乱。这种情况下,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提出了创办中国近代邮政的建议,得到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的支持,先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和上海5处海关试办邮政。1878年7月24日起开始发行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我有一套小型张庚申年猴票(红底黑猴),4张,最上面是1978-1988,下面写着是纪念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

应该是纪念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的邮票,价格不会很高。
你这应是某单位为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而以庚申年邮票为图案发行的一种纪念张,好像是1990年前发行的,这东西现在已几乎没人去收集了,就是说没什么价值。你在看看,“猴票”四方连的每一枚右下角有没有一条小黑斜道?若有基本上是集邮公司发行的,没有就是邮票公司以外的单位发行的。对了就是1988年发行的,但上面的年代应是1878-1988,因大龙邮票是1878年9月左右发行的。

大龙第一套邮票的3连邮票值多少钱?

横三联存世很少!特别是龙大龙更是孤品!拍卖去吧
上面几位回答有错,真正的大龙邮票是没有联张的。
这应该是中国邮政1988年发行的“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小型张中的邮资图,图案是1、3、5分大龙邮票。小型张编号为J150,面值3元。这不是真的大龙邮票。这张小型张单张成套,全新一张市价值40元左右。

1988年7月2日发行大龙邮票三张大清价格,

是不是1988年 志编号J150 ?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张)面值3元 现值大概五六十元。

大龙邮票的介绍??????

1861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向清政府建议,创办现代邮政。1866年,清政府在海关税务司内设立了邮务办事处,兼办邮政,当时并没有发行邮票。1876年,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发布邮递公告,在公告中规定了邮件重量,采取了预付现金或在“邮资登记簿”上登记后按月结账的办法。这种使用银两支付邮资的方法很不方便,此时外国已有使用邮票的先例,国内仿效是很自然的事。于是,上海海关造册处便开始设计邮票。第一套邮票曾设计过多种形式,如“龙凤戏珠”、“六和宝塔”等,最后选定的图案是“大龙”图案。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 分三次印刷发行。 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有深浅暗亮等差异,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齿孔12.5度。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薄纸大龙 1878—1882年印制,为第一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阔边大龙 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图框间距约4.5—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厚纸大龙 1883—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按齿孔形态又分光盼、毛齿2套。
大龙邮票发行量共约法100万枚,关于它的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经研讨,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被认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间。因此,大龙邮票的发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邮戳、实寄封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
图片地址:
http://www.wenyi.com/culture/DRAGON/ART/art-1.htm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 分三次印刷发行。 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多少年清政府发行的什么邮票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朝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
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 分银)”字。
扩展资料
大龙邮票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1、薄纸大龙:1878--1882年印制,为第一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2、阔边大龙: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图框间距约4.5--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
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3、厚纸大龙:1883--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
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龙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 分三次印刷发行。 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
在此之前,中国一直使用的通信手段是邮驿。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王朝在宁夏境内设置邮驿机,
任命传邮驿臣,开驿道、建驿站、备车马,藉以传递公文。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开办“大清邮政”。但是邮驿大多是为官府服务。民间只好使用托人带信。
在明朝永乐年间,中国出现了“民信局”,专门经营民间私人邮件。
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后,英国率先在香港殖民地设立邮局,然后列强纷纷效仿:德国,日本,法国,俄国等。这些邮局现在我们称之为“客邮”。
在客邮存在的同时,各地还出现了“书信馆”。以1963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最早。1865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图案是龙,称为“上海工部大龙”。这虽是中国最早的邮票,但是它不是清政府发行的,因此不能算正式邮票。发行邮票的书信馆有:上海,镇江,芜湖,重庆,福州......,等很多。 书信馆发行的邮票,称为“商埠邮票”。
1876年,请政府同英国签订《烟台条约》,同意英国人正式开办邮政业。1878年初,成立海关邮政局,由英国人赫德负责,德国人德崔林兼办邮务。 1878年,海关邮政局发行大龙邮票,这是中国第一套正式邮票。由中国人设计。面值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一分银是一两银子的百分之一。铜板雕刻,发行过三期。
第一期,发行于1878年7月。用半透明白纸。相邻两票距离是2,5毫米,称为“薄纸大龙”。
第二期,发行于1882年,纸质与一期相同,但是两票间间距扩大为4,5毫米。称为“宽边大龙”
第三期,发行于1883年,纸质比前两期厚,由于印版腐蚀,邮票清晰度不如前两期。称为“厚纸 大龙”。
1878--1896是海关邮政时期,共发行了大龙,小龙,万寿,三大种邮票。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开设国家邮政,摆脱了中国邮政完全受外国人统治的局面。改用银元为单位。由于新票还未印出,所以就用小龙票加盖银元单位,后用新印的万寿票加盖银元单位。但是还是不够用,于是就用一种大清朝的红色印花税票加盖银元单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印花加盖”邮票,这套邮票出现了很多珍贵的邮票。
1897年8月16日,新设计的邮票终于出来了,这就是蟠龙邮票。图案有蟠龙,鲤鱼,飞燕。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1878年8月15日(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一般认为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云龙。
1、相关背景: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1] ”,简称“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 分银)”字样。
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是大龙票。在发行之前,清海关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大龙邮票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发行量:约100万枚。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
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扩展资料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降低了邮费,按重量计费,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
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龙邮票

大清大龙邮票必须是1878年的才是真品吗?如果是中国人民邮政后发行的那还会是真品吗?有同样的升值空

当然是原大龙邮票才是真品大龙邮票啦。后来新中国邮政发行的是纪念大龙邮票发行若干年的新中国纪念邮票,俗称“大龙邮票”,这可不是真品大龙邮票,不过它是真品新中国的纪念邮票。至于价值,两者之间是天地悬殊的,不能比的。现在新的“大龙”有升值空间,但不会大,与真品大龙邮票的升值空间也是天地悬殊的。
中国人民邮政后发行的那不是大龙邮票。
中国人民邮政1988年发行过J150M 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小型张),目前全新品市场价30几元一张。其价值跟1878年的真大龙邮票是无法比拟的!真的大龙邮票新票上万元一套!

我国第一套邮票的发行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了,这套邮票是1878年发行的。该邮票的叫什么名字?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分三次刷发行.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
1878年8月15日(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一般认为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龙。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 分银)”字样。
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是大龙票。在发行之前,清海关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大龙邮票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发行量:约100万枚

大龙邮票的奥秘

1861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向清政府建议,创办现代邮政。1866年,清政府在海关税务司内设立了邮务办事处,兼办邮政,当时并没有发行邮票。1876年,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发布邮递公告,在公告中规定了邮件重量,采取了预付现金或在“邮资登记簿”上登记后按月结账的办法。这种使用银两支付邮资的方法很不方便,此时外国已有使用邮票的先例,国内仿效是很自然的事。于是,上海海关造册处便开始设计邮票。第一套邮票曾设计过多种形式,如“龙凤戏珠”、“六和宝塔”等,最后选定的图案是“大龙”图案。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 分三次印刷发行。 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根据现在已知的材料可以判定:大龙邮票既没有规定正式的发行日期,也没有统一的使用日期。尽管早在1840年英国发行黑便士邮票时就曾明确规定过这两个日期,但海关邮政的试办者没有照此办理。我们现在知道:
一、德璀琳在1878年3月9,日受命试办邮政之前,就已经意识到邮票在近代邮政中的作用,并且急于得到邮票。1878年6月15日德璀琳在给上海造册处代理税务司夏德的公函中表明,邮票的母模已于1877年5月刻好,印制邮票的纸张也已购存。这就是说早在一年前,他就作好了印制邮票的准备。后来改变了主意,于11月通过海关驻伦敦办事处向英国的印刷厂订印。但由于海途漫长,一时难以运回,最后决定仍“回到我原来的计划,即请造册处给我们准备一批最迫切需要的邮票。”①上海造册处接受印制邮票的任务后,立即赶印,并于7月18日将首批5分银邮票500张,计12500枚发往试办邮政的中心天津。②上海造册处从接受任务到印出第一批邮票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见当时需要之急。
二、天津海关税务司署于1878年7月24日收到上海造册处寄出的首批5分银邮票是肯定无疑的。③从德璀琳给北京副税务司雷乐石的信中得知,直到8月18日,天津还没有规定用邮票代替邮资登记簿,也没有很快作出这样规定的准备。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习惯势力的阻碍,如同他信中写的“人们已经习惯并乐于使用邮资登记簿,而不习惯用新式的邮票”。二是邮票面值不全,“尚未有邮寄报纸所必须的1分银邮票”。④但是,这里德璀琳并没有说明邮票与邮资登记簿是否同时使用。因此不能得出这样的论断:在8月18日以前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天津没有使用大龙邮票。德璀琳还在信中告诉雷乐石,北京何时用邮票代替邮资登记簿,悉由北京自行决定,也就是说各地不作统一规定。⑤
三、1878年8月18日和20日德璀琳给夏德的3封公函说明,在8月18日以前已向邮票收集者欧瓦尔出售3分银邮票67张和5分银邮票25张。⑥当时向私人出售邮票尚不止此。据外国邮刊资料,曾任中国政府法律事务代表的集邮家哈利生·海尔·沙甫赠给美国集邮家哈利·林奎士1分银、3分银、5分银盖销票各一枚,销印日期分别为:5分银1878年7月26日,3分银1878年7月29日。沙甫在致林奎士的信中说:“此一套邮票业经盖戳,虽并未实际经邮局使用,但仍不失为饶有趣味的海内孤品。此票,以余意度之,当系特别盖销之供公务存查之用者。”⑦上述两组材料说明,在天津收到5分银和3分银邮票之后,已经向某些邮票收集者出售,并为之盖销日戳。至于德璀琳在一年前就同意欧瓦尔预订首批邮票一事,从邮局经营集邮业务的角度看,虽属少见,但不足为怪。
综上所述,大龙邮票是应邮政业务之急赶印出来的,虽未正式规定发行日期,但邮票到达天津海关之日,就是合法的发行日期。合法发行日期,就是指从该日起邮票可以在邮政业务中付诸使用,而其有效性得到法定承认。当然有时合法的发行日期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日期。天津、北京、牛庄(营口)、烟台、上海收到邮票的日期不同,实际使用的日期也不相同,而且都是自行决定的。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发行日期而不是各地实际使用的日期。后者应作为另一个问题来研究。
这里,还要再说一点。人们习惯称大龙邮票是一套3种(习惯称3枚,是不确切的)。事实上,这3种邮票不是同时印好和同时发行的。1878年6月15日德璀琳致夏德的信中,只要求印制3分银和5分银邮票各10万枚,未提,1分银票。⑧在天津收到上述两种邮票之后,德璀琳才在9月29日致夏德的函中,要求印制1分银邮票10万枚。⑨可见当7月24日天津收到上海寄去的首批5分银邮票时,1分银邮票尚未订印。首批3分银邮票虽然已从上海发出,但尚未到达天津。⑩我们把7月24日定为大龙邮票的合法发行日期只能指面值5分银的一种,而不能包括3分银和1分银票。所谓全套,这是后人归纳的,当时并没有这样规定,只不过是需要什么面值的就印什么面值。如果照那样的归纳法,英国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和蓝便士(前后间隔只有一周)也应该是一套。但人们只称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种邮票,而不把蓝使士包括在内。同样,我国邮票中率先问世的是5分银大龙,它应该是中国的第一种邮票。
概括起来说:中国第一种邮票是5分银大龙,发行于1878年7月24日。
1861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向清政府建议,创办现代邮政。1866年,清政府在海关税务司内设立了邮务办事处,兼办邮政,当时并没有发行邮票。1876年,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发布邮递公告,在公告中规定了邮件重量,采取了预付现金或在“邮资登记簿”上登记后按月结账的办法。这种使用银两支付邮资的方法很不方便,此时外国已有使用邮票的先例,国内仿效是很自然的事。于是,上海海关造册处便开始设计邮票。第一套邮票曾设计过多种形式,如“龙凤戏珠”、“六和宝塔”等,最后选定的图案是“大龙”图案。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 分三次印刷发行。 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