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鉴赏
- 2、青花鬼谷子下山真品几个人物?
- 3、鬼谷子下山图表达了什么
- 4、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在哪个博物馆
- 5、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梅瓶赏析
- 6、价值很高的元代青花瓷拍出上亿天价,它究竟哪里值钱?
- 7、中国最贵的10件瓷器
- 8、青花瓷里的故事(1)——鬼谷子下山
- 9、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为什么能拍卖到两亿三千万??
- 10、元青花鬼谷下山资料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鉴赏
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珍贵的元代青花大罐,高达53.2厘米,直径38.7厘米,重达38千克。该罐通体青花,绘制有《鬼谷子下山》图案,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堪称元代青花瓷器的代表之作。罐身绘制着鬼谷子下山的场景,传说中的道家先贤鬼谷子坐骑神鹿驮子护送下山,由两侧修道士护卫,罐底还绘有鬼谷子的生卒年月和以斗印为画风的鬼谷子图案,可见制作者对鬼谷子及其思想的尊崇和理解。罐的造型饱满,线条流畅,在重量和体积的掌控上表现出了元代青花大器的执掌技艺,同时在纹饰和细节方面也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平。整件罐器的画面极为生动自然,传统色彩鲜明,充满着元代青花瓷器所特有的雄浑大气的风格。这一大罐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被评为国宝,至今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是元代青花瓷器和中国文化艺术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青花鬼谷子下山真品几个人物?
五个。根据查询中国博物馆官网得知,青花瓷《鬼谷子下山》其中共有五个人物,分别是:鬼谷子、两个步卒、一位青年将军、苏代。《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是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国家一级文物,其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鬼谷子下山图表达了什么
鬼谷子下山图表达了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鬼谷子下山图表达了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在哪个博物馆
南京市博物馆。根据百度百科查询,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现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此罐被公认存世十件元青花人物大罐之一。南京市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梅瓶赏析
?? “青花一片西域来,洒落卵白姿百态”。元青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 元青花瓷器的胎骨,是二元配方。采用麻仓御土20%和瓷石80%配比而成。麻仓土是高岭土的一种,早在明代万历时期就开采枯竭了。后来最好的高岭土为临川土,也在20世纪70年代开采枯竭,7501瓷器采用的就是最后库存的2吨临川土。而高岭土的品质决定了瓷器的品质
。
??? 元代没有球磨机,是用传统的水力舂成不子。麻仓土舂得不够精细,掺在瓷石之中,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瓷土里面有明显的缝隙。也就是说,瓷石成粉后,掺入的麻仓土不够细腻,所以一方面瓷胎耐高温,可以烧到1280度不倒(原有的一元配方,由于胎中含氧化铝低,耐火性能不好,超过1200度就容易变形,软化),从而可以烧出青花瓷美丽的宝石蓝色(苏麻离青料必须在1250度以上高温才能发出美丽的蓝色);另一方面瓷胎本身瑕疵明显,缝隙大,含水率高,同时也是气泡明显的原因之一。
??? 而现代瓷器,由于采用的是球磨机粉碎高岭土再加瓷石,胚胎非常细腻,胎体中本来含水分就少,再加上电窑,气窑温度极高,基本都在1300度以上烧成,而且温度恒温,基本上气泡已经非常小,甚至看不到了,而且气泡也很均匀,没有元瓷或者明瓷那种小气泡密集,间有大气泡的迹象。
??? 元青花瓷器,由于麻仓土掺进瓷石中,因此造成胎体中多有缝隙,并且存有更多的水分。因此,加上柴窑烧制温度很难上升到出青的1250度以上,稍微一把火力不够,整个窑的青色就难保证了。所以,釉里小气泡明显,而大气泡是从胚体乃至于青料里所含水分造成的,由于窑温无法长时间保持1250以上温度,让气泡完全熔融,所以就造成了釉里小气泡密集同时大气泡突出的元青花气泡特点。
??? 而苏麻离青料,在1250度左右10度发色为宝石蓝,温度再高之后,发色会偏黑,随着烧制温度的提高,釉面熔融程度也就是玻化程度变得更高。玻化程度越高,釉面光泽越强,发色越偏蓝黑,釉里小气泡不再那么密集,部分地方看不到气泡,已经完全烧飞了。但是釉面的光泽程度明显提升了。这就是鱼藻纹大罐发色偏蓝黑,釉面玻璃质感强,气泡比较通透的原因,此时的元青花达到了古代青花瓷的顶峰。烧成温度在1280度以上,玻化程度高,发色纯蓝偏黑,铁锈斑不再那么明显。
???? 在半个世纪前,无论是中国的考古文博界,还是民间收藏圈,都还不认识元青花。在2005年佳士得拍卖出天价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元青花才一跃成为人人青睐的珍品瓷器。也就是在这时候,那些思想僵化守旧、缺乏求索精神的“专家学者”们才来了精神,大发高谈阔论,甚至仅仅依据他从国内外馆藏元青花数量便主观臆断“元青花在全世界只有300件”,真是井底之蛙,误国误民。他们无非就从那几个博物馆里看到的实物或者是资料,他们就没有想过在国内国外民间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瓷器有多少?
??? 更有甚者,有的专家只看到和上手过出土的元青花瓷片,根本就没有机会上手过元青花整器,也不太懂的出土和窖藏的区别,(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过窖藏的元青花)但这些人同样能指手画脚,对元青花进行鉴定,真实可笑之极!
??? 梅瓶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徒弟齐国名将孙膑的故事。
??? 此梅瓶其具备了元青花典型的工艺风格和韵味。小口短颈,溜肩圆满,下渐敛腹,浅圈足,粗砂底。瓶外施青白釉,青花饰物共分五层。口沿青白,肩部饰有卷草纹图饰,溜肩处为缠枝莲花,腹部通景绘有鬼谷子下山图,卷云纹下的近足处为仰莲瓣纹。每层纹饰间均用两条弦纹分割,繁而不缛,纷而不乱,既突出了主题图案,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这件青花梅瓶造型饱满庄重,青花色泽纯正,釉色白中泛青,是元代青花瓷器的精品之作。
??? 此梅瓶纹饰为进口苏麻丽青料装饰,五层图案,卷草纹围颈,缠枝牡丹披肩,腹部主题纹下卷草纹为托,门莲纹饰足,门内倒画如意纹。主题纹绘画战国时应苏代的恳求鬼谷子下山营救徒弟孙膑的故事场景。
??? 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微微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
此梅瓶高 44,5cm ,口径 6,5cm ,足径 14,5cm
价值很高的元代青花瓷拍出上亿天价,它究竟哪里值钱?
青花瓷的文化背景值钱,技艺色彩利用值钱,瓷质知识值钱,最重要的是艺术作品是无价之宝。
我觉得就是年限比较值钱,因为现在就算有再先进的工艺,也没有办法做出岁月的痕迹,所以青花瓷真正的价值其实在它的年限上。
首先它这个物品是非常漂亮的,而且相对来说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是一件很出名的古董,这就是他值钱的地方。
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先祖们遗留下来了许多珍宝。这些珍宝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珍贵。例如古时的瓷器,是人们历来喜爱收藏的。不过价格也是高低不等,有身价上亿的,也有只值几万的,差距很大。今天我们所讲述的是瓷器中的一件珍品,收藏价值极高,在拍卖会上曾拍出过超出两亿的价格。能拍上两亿,绝对是一件旷世珍宝。那它到底贵在何处呢?竟然价值超两亿。可能有很多都惊讶得难以置信,不就一个古时的瓷器,真能值这么多钱吗?
这件旷世珍宝出于元朝,我们都知道元朝的青花瓷在全球都是很有名气的,而这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更是珍品中的珍品。在收藏家看来,能够收藏到这样一件珍宝,那真是花再多钱也愿意。这件瓷器虽比不上上无价之宝,但也拍出了2.3亿的高价,让很多人望尘莫及。这个数字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而且这个拍卖会还是在十多年前举办的,在那时候钱更是值钱!那这个罐子到底有什么特色呢?竟然能拍出这个天价。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物以稀为贵。元朝的青花瓷本就是稀罕之物,留存在世的并不多。而这鬼谷子下山图罐,更是世间罕见,同类型的全球仅存八件,自然也就价格不菲了。
此外,这个瓷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件瓷器是能说故事的。这个瓷罐上刻画的图案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和此瓷罐的名字有关,讲述的就是鬼谷子下山的内容。我们都知道,一旦某样物品,参杂了更多的情感或是有本身之外的深层内涵,那它的价值就翻倍了,连上好几层楼。这个瓷罐之所以这么贵,也是与这个故事脱不了干系的。本身这瓷器就珍贵不已了,而且还夹带着一个历史典故,那价格自然又上一个层次了。
最后就要说到这个瓷罐的做工了,如果附带的故事再好或者世间在少有的话,如果做工不精美那价格也只是一般般。此瓷罐保存到现在完损无缺,而且外部线条很流畅,给人一种精妙绝伦之感。再加上瓷罐上栩栩如生的图案,搭配此罐更是一绝。所以能够卖到两亿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可惜的是拍到这个瓷罐的不是国人,而是外国的收藏家。这一点不免有些遗憾,按理说这么精美的一件瓷器,理由由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不过只要此物得到完美的保存,也能够接受了。不过小编相信,属于我们的东西,最终还是会回归祖国的怀抱的。
中国最贵的10件瓷器
中国最贵的10件瓷器:
一、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浑圆,下腹部瘦长,平底。通体绘有青花纹饰,肩部绘杂宝及缠枝牡丹花纹,牡丹可谓花中之魁,象征“雍容华贵,大气超凡”。
二、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2010年秋拍,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在伦敦将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改写。不过需要注意,现在市场上90%的元明清瓷器都是赝品,真正的上品、名品太少,在买入时,一定要倍加小心。另外,近年来民国瓷器升值较快,投资者也可重点关注。
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2005年,这件瓷器将青花瓷推举到了一个难以到达的高度,创下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最高纪录,五年来,其榜首之位从未被撼动。作为中国青花瓷的代表作,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确实将“青花瓷”的价值诠释的十分全面。
四、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在2014年4月8日中午举行的香港苏富比春拍“玫茵堂珍藏成化鸡缸杯”专场上,一举超过2011年春拍香港苏富比推出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创下中国瓷器在香港拍卖的成交记录。
五、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
这件葫芦瓷瓶是被著名的收藏家张永珍以高价拍下,这件作品并不是她第一次竞拍瓷器,在此之前也曾一掷千金拍过不少珍贵的瓷器。这只长颈葫芦瓶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
六、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拍卖会上,一款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打破了宋代瓷器拍卖史上纪录此前的纪录。这件精美的天青釉葵花洗掀起激烈的竞标大战,8位竞标者的出价此起彼伏,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最终被一位不明身份的电话买家收入囊中。
七、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这件瓷器是张永珍在2006年拍得的,是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瓷器中十分具有代表的作品。性该碗绘有杏花盛开,春风吹绿柳,双燕比翼飞。侧面有乾隆御笔行楷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碗底有蓝楷书款《乾隆年制》。该碗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工艺精湛,乃为乾隆珐琅彩瓷器杰作。
八、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鸟暗刻松石绿釉如意双耳尊民国粉彩双耳尊
这是一件十分具有争议的瓷器,时至今日,依旧有很多人对它持有怀疑态度。这是一件神奇的瓷器,在我国的瓷器史上,辈分较小。
不少的专家认为这只粉彩瓶“造型有本,设计有度”,符合乾隆官窑特征,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都有相类似的官窑作品。因此,出现了众人血拼的局面,如此高价的民国瓷也被称之为拍卖市场上一个笑话。
九、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件瓷器的话,那便是“秀丽”。此件物品为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整个画面布局匀称,淡雅细腻,色彩相互层叠,富丽多姿。器高16.5厘米,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造型小巧秀丽,颈部饰以卷草形双耳,垂肩处的如意纹雅致婉丽。
十、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
“葫芦”在我国亦有“福禄”之意,寓意吉祥,其形态总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此件天价瓶形状便是葫芦形,上部呈圆形,下部为扁圆形,长方形足。颈肩两侧各置一绶带耳。
青花瓷里的故事(1)——鬼谷子下山
几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有缘认识一位日本设计师,他得知上海在举办青花瓷展,特意拜托我帮他代买一本关于青花瓷的书《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以便他用来做设计纹饰的参考。
为了完成任务,我专门在休息日去了趟博物馆,机会难得,有幸参观了元代青花瓷器展。据介绍,为筹备此次特展,上海博物馆酝酿了十年之久。元青花瓷器存世极少,收藏于世界各地,国外的藏品基本上是首次回中国亮相,国内一些展品也是第一次公开露面。
展品中有三件人物故事瓷,因为山水人物画的画风和人物神韵难以仿制,所以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就显得尤为珍贵,都是无价之宝。其中就有2005年拍出天价2.3亿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展出的“鬼谷子下山”大罐共有四层纹饰,颈部、肩部和下部都是元青花的传统纹饰,第三层腹部为主体纹饰,也就是大罐的主题故事“鬼谷子下山”,画面描绘的是战国时期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请求下,下山搭救被燕国围困的齐国名将孙膑的故事。
这幅山水人物画中一共有五位人物,车前是两个手持长矛开道的步卒,还有一位手持“鬼谷”战旗的护卫将军。故事的主人公鬼谷子居中,神态自若地端坐于一虎一豹拉的车中。骑马殿后的是前来请鬼谷子下山的齐国使节苏代。
画面中的一行人,我们似乎都不熟悉。其中之一,这殿后的苏代是何许人也?不妨先让我们来玩一个成语接龙,请听题:“鹬蚌相争”,你是不是会脱口而出:“渔翁得利”?完全正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则寓言故事正是画面中骑马殿后的苏代用来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故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当时赵国正打算攻打燕国,面对雄心勃勃意欲伐燕的赵惠王,苏代巧妙地用浅显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国和燕国的争战,不过是“鹬蚌相争”,而秦国才是真正得利的“渔翁”。这则故事成功地阻止了赵惠王出兵攻打燕国的行动,从而化解了燕国的危机。这就是当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纵横家的所为。苏代与其兄苏秦皆从事“合纵”游说,也是一代纵横大家。
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故事的主人公神秘莫测的鬼谷子,从画面上其驾驭的一虎一豹的车子可以看出鬼谷子非等闲之辈,是人?是神?可驭虎豹,亦通晓驭人之术,这种高人如果下山哪个朝代能安生呢?据说,鬼谷子一生就下过一次山,难怪世人从正史上难觅其踪影。是否真有其人呢?应该是确有其人的,那些历史上响当当的高徒不可能个个都如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不过《史记》并没有鬼谷子先生的传记,而是在为他的几个徒弟立传的时候顺带提到了他。
说起鬼谷子的徒弟,倒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纵横家代表苏秦和张仪,兵家代表孙膑和庞涓,还有法家代表人物李斯,商鞅,以及那个典故“毛遂自荐”的毛遂。
有人说,整个战国时代是鬼谷子布的局。为什么有此一说呢?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是为了营救他的爱徒孙膑。鬼谷子的四位高徒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是他完成整个布局不可缺少的人物。鬼谷子借这四人用其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来左右战国的政局。其高徒苏秦致力于“合纵”之策,游说列国促成六国联盟,佩戴六国相印,合力对抗秦国,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而其另一位高徒张仪两为秦相,凭三寸之舌把天下诸侯玩于股掌,以“横”破“纵”,分化六国,使诸侯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从此六国合纵彻底被瓦解,揭开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序幕。
作为兵家代表人物的孙膑和庞涓,先是庞涓下山,官拜魏国大将军,帮助魏国傲视群雄。不久,孙膑出任齐国军师,辅助田忌击败了庞涓,奠定了齐国霸主的地位。庞涓输给了自己的同门师弟孙膑,最后在马陵之战兵败后自刎而死。
苏秦和张仪,孙膑和庞涓,鬼谷子的这四位高徒,一个是矛,一个是盾,因为有矛和盾的存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局势才会发展成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结局,也就是鬼谷子心中的理想:结束诸侯混战,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
隔着厚厚的保护玻璃,仔细端详“鬼谷子下山”这个青花大罐,画面上,鬼谷子率领着一众人马驾驭着一虎一豹拉的战车乘势下山,恍惚间一卷群雄逐鹿的战国风云录呼之欲出……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为什么能拍卖到两亿三千万??
元青花有明确记录的全世界不足200件,鬼谷子下山罐又是精品。
物以稀为贵。
稀世珍宝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产于中国,却不能收藏在国内,成为国内文物保护学家和收藏家们最大的遗憾,为保护中国元青花文物,能让国人感受到流失海外的国宝级文物魅力,景德镇陶瓷馆决定按原工艺监督制造。2003年,声势浩大的“国宝复活工程”在京启动,百位专家学者结合古法秘技和现代工艺,选取价值连城的元青花故事瓷“鬼谷子下山”挑战工艺难度极限!尊古复造的稀世珍宝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在制造中严格按照珍的宝原工艺要求制作。元代制瓷脚踩泥料,手工成坯,印坯,分段镶接的工艺特点及用苏麻离青料彩绘,经过1250至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从立项到问世历时6年3个月,尊古复造的稀世珍宝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如原物一样有着岁月的沧桑感,历史的烙印,与原品用肉眼几乎无法辨别,迷惑了许多研究专家、学者,令古瓷爱好者欣赏之余,有语音绕梁三日之感,甚耐回味。
稀世珍宝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的成功再造,对于振兴中华陶瓷文化,向世界展示和宣扬中华五千年璀璨的陶瓷文明,和研究古代陶瓷工艺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工艺难——千窑难得一宝元青花人物故事瓷是中外藏家梦寐以求的无价之宝,千年来无数人尝试仿烧,但从器型、画风、神韵等各方面都无法与原型相比!《鬼谷子下山》的复制对工艺的要求极为严格,对瓷土、进口青料、釉面光洁度、造型精确度、画风甚至器物烧成后的尺寸、厚薄、重量等都要求与原品没有一丝差别,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烧制工艺更加艰难,手工制坯、手工绘画、柴窑烧制,前后经过数百道复杂工序,每一道工序的要求近乎苛刻,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窑瓷器烧制失败,成品率不足5%,!“鬼谷子下山”完全达到甚至超越了原品的艺术水平,作品的形、神皆具古瓷风貌,成为各国收藏大家梦寐以求的珍宝。 “鬼谷子下山”复苏大罐选用与原品完全相同的原料——濒临绝迹的高岭土与瓷石混合,选料和配料极其困难。同时,以苏麻离青彩绘,数次入窑烧制。自古以来就有“三年出一画师,三十年出一窑师”之说,这正说明了瓷器绘画难,入窑烧制更是难上加难!几次入窑烧制温度都不同,温度的落差极易引起爆瓷甚至爆窑!窑变导致的瓷裂、烧制人物神态不到位,都会打碎重烧,耗费珍贵原料是本身原料的10倍之多,入窑烧制过程中几十个小时,大师都必须寸步不离地调节温度,温度要求精确到0.01摄氏度,真可谓鞠躬尽瘁才制成!祝你幸福,祝你好运
元青花鬼谷下山资料
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鬼谷下山 鬼谷下山
“鬼谷下山”的故事出自《战国策》。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他的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描绘的便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鬼谷子坐在由狮虎共拉的两轮车上,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人,其中一个穿着武官衣服打了一面旗写有“鬼谷”两字。
鬼谷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谋略家,最后他教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及张仪等高徒。鬼谷子特别钟爱为人诚恳真挚的孙膑,将自己毕生绝学倾囊相授给孙膑。
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学的也是兵法。有一次庞涓听说魏国花高价钱纳贤,他动了心要去魏国做官。鬼谷子有宿命通功能,早已知道,就对庞涓说,你出去摘一朵花来给我,庞涓就摘一朵小花拿过去,鬼谷子一看这朵花叫“马兜铃”,这种花一开十二朵,他告诫庞涓,这暗预你享受十二年富贵,这花是采于鬼谷,见日而萎,就是看到日光就枯萎了,鬼旁加一个委字正好是一个“魏”,魏国的魏,他说你一定和魏国有缘。鬼谷子又告诫庞涓不能够欺骗别人,如果你要骗别人的话,那以后你要上别人的大当,最后他就送给庞涓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卒。”后来庞涓不听鬼谷子的话,出于妒嫉,他不但欺骗孙膑,还残酷迫害他。结果最后自己上了孙膑的当,在马陵道被万箭穿身而死,遭到了恶报。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一价格不仅仅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最高价格。
最后一句隐语,遇羊而荣遇马而卒。庞涓下山后来到魏国,正遇魏王进蒸羊,魏王见其表不俗,且有军事才能,就重用了他。魏王同时也了解庞涓还有一个同学,让他举荐,他不得已写了信给孙膑,但后来却嫉妒他,怕他得势,设计害他,把孙膑处以膑刑!孙膑后来逃到齐国,最后把庞涓设计杀死于马陵。正是遇羊而荣遇马而卒。7月12日,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行。
经过最后6位买家令人窒息的竞争后,一只名为“鬼谷下山”的14世纪元代青花瓷罐以1568.8万英镑,合人民币2.3亿元的价格成交。最终得主据说是一名神秘的美国收藏家,来自中国的买家叫价1000万英镑,依旧败北。
这只天价元青花创下了亚洲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最高纪录,同时刷新中国瓷器和中国工艺品拍卖成交价格纪录,它还是今年佳士得成交价格最高的一件艺术类拍卖品。
消息第二天出现在全球所有主要媒体上,西方记者不仅注意到这场被称为“疯狂出价”的金钱大比拼,更注意到比拼中出现的中国势力,他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这只元青花罐是否因为中国买家的涌入而价格陡增?
中国买家的涌入究竟是为了商业利润还是爱国情怀?
中国艺术品价格是否会随着这只元青花罐大幅升值?
“绝顶稀有”青花瓷器,当今世上仅存8件
按照佳士得拍卖行各位专家的说法,这只元青花罐是当之无愧的一件宝物,配TJ上“绝顶稀有”四个字。
伦敦佳士得中国陶瓷和工艺品主管德斯蒙德·希利在拍卖会结束后的评价是:“买家认为这瓷罐可能有些价值,但我的确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个价格令人惊愕……我们对拍卖成绩感到十分满意,瓷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收藏之后仍旧保存完好,在市场上实在罕见无比。”
如果说拿佣金的拍卖行有时会夸大其词的话,眼睛很“毒”的老古董商和收藏家的话你不得不信。
代表美国买家拿下这件拍品的是吉塞皮·埃斯科纳兹——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经营中国早期艺术品的古董商。在拍卖会第二天发表的一份正式声明中,埃斯科纳兹写道:“在我45年的职业生涯中,这是我所得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中国瓷器,当然,它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瓷器之一。”
事实上,且不论“鬼谷下山”的特质,单凭其元青花瓷完整器本身,就已属于世上少有的瓷器精品。
由于元青花瓷件数少,一度曾被世人遗忘。西方收藏家一直到1968年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举办蒙古统治下的中国艺术展览后,才开始青睐元代瓷器。
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中国部专家连怀恩介绍说,元青花瓷器上的画多为花鸟草虫,人物形象非常少,但就是这些极少量有人物故事的瓷罐多为中国本土定造、烧制,烧造花色漂亮,画工精湛,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鬼谷下山”就属此类,据说同类瓷器,当今世上仅存8件。
在物品本身品质之外,古董品源是决定其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通俗地说,如今仿冒技术一日千里,行家都有看走眼的时候,没有明确出处,买家自然要打个折扣。在这方面,这只“鬼谷下山”更有独特地方。
据佳士得瓷器部负责人曾志芬透露,这只元青花罐是20世纪初荷兰人范·赫莫特男爵在中国购得。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赫莫特于1913年至1923年期间在荷兰海军服役,被派驻北京担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并且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等使节和领地的安全。
赫莫特爱好艺术,收藏广泛,对中国瓷器情有独钟,从他当年在北京旧宅的照片中,可以发现,他收藏了大量中国瓷器。但是,赫莫特买这只大罐的时候,学术界认为元代不可能生产出如此精品瓷器,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以为这只瓷罐是明代的。
赫莫特的后人更不知道祖上传下的这只瓷罐有这么珍贵,多年来并未多加关照。20世纪70年代,赫莫特的后人曾请佳士得为这个家族做过古董价值的评估,当时也还认为这只大罐属明代,价值2000美元。近几年来,赫莫特第三代传人一直用这只大罐盛放DVD光盘。去年,佳士得专家再次拜访这个家族,这才发现了这只大罐的价值。
一群强有力的中国买家结成了同盟,使价格竞争白热化。
连怀恩说,历来古董商都异常看重品源。这个元代青花大罐来源明确,自1913年至今一直在一个家族收藏,且从前并未被世人所识,是市场上少有的“新鲜货”,所以,一旦露面,买家自然兴趣很高。
从今年3月开始,瓷罐先后在纽约、日本、香港、上海、北京、台北等地巡展。拍卖前,专家估价为100万英镑,也有人认为拍出500万英镑应问题不大,而连怀恩自己的估计是600万到800万英镑。谁知,拍卖过程中,各路人马异军突起,价格一路飙升。
连怀恩说,拍卖当天,先后参与竞标的至少有七八人。其中不乏有中国背景的收藏家,包括来自台湾的寒舍总经理王定乾、香港收藏界翘楚张宗宪和从事明清瓷器鉴定30余年的香港艺术品上任秘书长翟建民,有中国血统的英国收藏家乔治·李也出现在现场。此外,还有收藏家通过电话竞拍。当竞价超过1000万英镑的时候,仍有六七人举牌。
埃斯科纳兹是在标价达到1350万英镑时才加入的。他代表一名海外私人收藏者出场,最后虽揽得宝物,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埃斯科纳兹被现场气氛耗尽气力,“我已经到了我的极限,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撑多久。”
国际工艺品拍卖的专业人士事后普遍认为,这只元青花罐竞争之所以达到如此白热化的程度,中国背景买家的介入是重要原因,甚至有人认为,一群强有力的中国买家结成了同盟。
对此,参与竞标的台湾寒舍总经理王定乾的说法是,这只元青花罐拍卖消息一经传出,就受到台湾收藏界的瞩目。台湾联电负责人曹兴诚、喜来登饭店负责人蔡振洋、仙尼蕾德公司董事长陈得福等著名收藏家,皆有意收藏这只大罐。曹兴诚还提议,由大家共同出资收购,但由于涉及保管和保险等问题,最后没有达成一致。
后来,几位收藏家协商之下,决定将竞拍这只元青花大罐的机会“礼让”给在美国加州设有陈氏博物馆的陈得福,并确定由王定乾代表陈得福前往伦敦竞标。
王定乾说,他原本预计出价500万至600万英镑就能拿下这只元青花大罐,但是当天拍卖太过激烈,数批买家均志在必得。他临时征得陈得福同意,追价到1000万英镑,此时,场内的举牌者,仅有王定乾一位华人,其余的均是欧美博物馆的代表和私人收藏家,可惜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对于中国背景买家的败北,连怀恩强调,在拍卖中,竞拍者预测能力非常重要。最热门的东西价格常常会出人意料,竞买者一般会准备额外金钱作后盾。中国收藏家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这些买家没有能力,问题大概出在拍卖前计算有误,面对意外高价时缺乏心理准备。
他认为,从近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情况看,中国收藏家实力很强,如果计算得好,这次完全有能力拿下这只元青花罐。
德国纳高拍卖公司掌门人罗宾说,据统计,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买家队伍中竟有五成是中国人。他们的购买力占拍卖总额的近三成。在一次中国文物研究家收藏家王世襄藏品拍卖会上,一个竹雕竟拍出100万美元的高价——纽约收藏馆的一位中国艺术品负责人估计,5年前,这个竹雕最多拍出10万美元。
佳士得2004年3月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春季拍卖会上拍掉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中国艺术品,而全场最具激情的竞拍者便来自中国。在拍卖一个商代青铜酒壶时,原估价为4万到6万美元,最后被一个中国买家以14万美元收入囊中,而在拍卖一尊估价10万美元的唐代佛像时,美国一名竞拍者把价钱抬到31万美元,最后的买主依然是一位通过电话竞拍的中国人。
类似的场景也被拷贝到了德国。2004年11月26日,德国科隆市列姆佩茨拍卖行,一次规模不大的拍卖会。参加此次拍卖会的100多人,其中约一半是中国商人。
在中国买家身后,隐藏的既有商业利益,也有对历史的重新认识,可以说是一种民族主义
旧金山的一名文物交易商说,在许多艺术品拍卖中,中国富豪报价甚至比美国人高30%,有些中国购买者看来完全“不惜血本”。
美国《纽约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在7月佳士得拍卖会后分析中国买家进入拍卖市场且“不惜血本”的原因。文章认为,中国买家和20世纪70年代日本买家疯狂抢购艺术品的情况不同,中国买家似乎只对某种类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感兴趣。西方人如果简单地将中国买家看成“人傻钱多没品味”的暴发户,那就错了——在他们身后,隐藏的既有商业利益,也有对历史的重新认识,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主义。
就这只天价元青花瓷罐来说,《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记者索伦·梅利基恩认为,拍出高价的首要原因还是拍品品质非凡,具有相当高的升值和保值能力,否则中国以外的买家争夺不会如此激烈。但它的确有格外吸引中国买家的地方,首先一条:中国国内没有。
连怀恩认为,中国人参加元青花罐竞拍的确存在让这一珍品回归故土的因素,为国人挣“面子”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不论在大陆还是台湾,这只绝本元青花图罐都对学术研究有重大帮助,中国专家不必再历经波折去别的国家研究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当初,为了一睹土耳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珍品,中国专家们足足申请了将近20年。
同时,这只瓷罐的辗转历史也被认为是吸引中国买家的因素。《纽约时报》特意向那些不太了解的中国近代历史的读者介绍说,这只瓷罐为赫莫特得到的年代,恰好是中国近代国力最孱弱的时期,“对中国人来说,一想到那个时代,就会想起西方军队在中国国土上横行的岁月,所以在欧洲的拍卖行里再夺回这只瓷罐感觉上就像扳回了1分”。
《国际先驱论坛报》 也指出,现在中国买家似乎最喜欢从西方收藏家手中“夺宝”,因为“此举能让他们产生恢复昔日荣耀的快感,这种荣耀在中国政治和经济衰弱的时期遭到了剥夺”。
西方媒体还注意到一个特点,中国买家喜欢购买瓷器、书画和玉器,尤其对御用的物件感兴趣。在7月12日的拍卖会上,中国买家虽然没有得手“鬼谷下山”,但是还拍得两件珍品,一是清乾隆“乾隆平定台湾战图”剔红漆板,二是清乾隆“青瓷戏珠龙纹瓶”。前者预估价5万至10万英镑,后者预估10万至15万英镑,结果最后分别以43.36万英镑和62.4万英镑成交。
《国际先驱论坛报》分析说,“乾隆平定台湾战图”剔红漆板之所以能创同类拍品纪录,一是漆板描绘内容;二是其上有纪年1780年至1890的御题,框于一嵌百宝紫檀座内,证明此物“天子所有”——“这样没一个中国收藏家能拒绝它”。
此前,西方收藏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买家喜欢有皇家印章的古董是一种“暴发户心态”的表现。对此,《国际先驱论坛报》说,这是西方人不了解中国人和中国历史的一种偏见,“皇家印章不过是他们与古代中国重新建立关联并且梦回盛世的较直接方式”。
当然,还有一种更平静的解释是,中国买家大多对古董不那么懂行,所以买本国艺术品,特别是有皇帝鉴定印记的比较保险。
中国已经从单纯的文物来源国,变成部分艺术品购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