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反法西斯70周年观后感,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纪念》的观后感一篇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3 20:29:52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反法西斯70周年视频观后感100字左右

昨日,我怀着激荡的心情早早的对待在台式机前等待着《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起初。阅兵是中国向世界表态我们坚持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窗口。 我不知道那天让我期待了多久,因为对阅兵有极大的兴趣,建国60周年的阅兵式我也记不清看了多少遍,这次终于有机会在屏幕前近距离接力一番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战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抗战战争坚定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诚心,感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观看阅兵式上的官兵们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使人们倍感精神振奋、非常自豪,有这样的军队、有这样的官兵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骄傲。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叫唤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与热爱和平的国家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首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回过头来看70年前,以前的中国是怎样一种社会情况,内忧外患,贫困落后,现在可谓是截然不同了。现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的设备,巨舰横行海洋,坦克碾压陆地,战机翱翔长空,核武器威慑世界。现在的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这便是社会建设者立下的赫赫战功。二十一世纪,观察了祖国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但我们不能够停留在别人的成果中,我们应建立起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向着我们远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这就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
自强不息,激流勇进,永不服输,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精神。历史启发了我们将来的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凡是这条路我们会走下去,因为正是这些迎刃而解,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刻苦钻研才成就了我们祖国的今天,成就了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今日,中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更应当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奋斗吧,为我们的祖国有我们而自豪!
察看后真可谓感慨万千。我认为在看完《胜利日大阅兵》后每个人都会有所改变,让我们丢掉昨天的不快与气馁,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国繁荣昌盛,更加繁荣富强,早日实行,实施祖国的伟大复兴!中国——万岁,中国——加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观后感_650字

  9月3日,我和爸爸妈妈认真在家观看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和文艺晚会,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懂得了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一九四五年到现在已经七十年了,抗日战争打了十四年,在那时你知道是谁救了五百个人吗?那就是两位著名的医生分别是诺尔曼?白求恩和印度医生柯棣华大夫,这两名大夫大家是不是都听说过呀?这场战斗从1931年开始一直打到1945年日本人才投降啊!
  在阅兵式上,每个军人都走的非常整齐,他们手中拿着刺刀对着前一个军人的后背,要是有一点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还有那些老兵都是十几岁就上了战场的,现在已是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们了呀!看到他们满含热泪,我能深切感受到胜利果实来之不易!
  国歌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的一首歌,你唱得好听不好听,只要会唱你就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这首歌我以前不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可今天我知道了它叫《义勇军进行曲》,作者是聂耳和田汉,里面有一句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就是从战斗中得来的,在一次战斗中,敌人冲到了长城,并用大炮把长城炸开了一个大口子,八路军为了阻止敌人从这里进入,就用自己的血肉身躯堵住了那个大口,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还有南京大屠杀,日本人共杀死了三十万人,平均每十二秒就杀死一个中国人,手段非常残忍,要不枪杀,要不活埋,有两个日本军官还比赛看谁先杀死一百个中国人,那时的南京尸身尸蒙说盾遍野,地面都被染成了红色。

  是那些牺牲的同志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四年级:张钰茵

观看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350字

观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是中国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举行的阅兵。然而,对于青少年而言,70年前那场浴火奋战的反法西斯战争可能是只是一个历史概念,可能只是通过图片、文字等途径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那么,年轻干部通过“重温”历史,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之际,学些什么?
    从纪念抗战阅兵中,谨记居安思危。回顾70年前,中国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不怕牺牲、矢志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越是舒适安逸的生活,越应该忆苦思甜,革命先烈为革命理想前仆后继、一无往前。今天,在国家繁荣昌盛之际,青少年应主动对标革命先烈,问问自己“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为人民做些什么?”
  从纪念抗战阅兵中,扛起向前发展的责任。抗战时期,每一名中国人都是勇于献身的“忘家客”,让国家自主、民族独立是革命先烈肩负的革命重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到了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年轻一代手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年轻一代应勿忘昨日的困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攻坚克难、勇往直接,用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多做有益于国家的事、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
  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的重大意义是什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十六个字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充满了灾难与屈辱,也是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最不堪回首的一段。然后正因为不堪回首,我们才刻骨铭心。我们不能遗忘历史,因为我们坚决不能让历史重演一次。
  在中华儿女身处水深火热之时,一大批睿智而勇敢的革命先烈站了出来。他们用血肉之躯阻挡侵华日军的铁蹄,用小米加步枪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最终他们胜利了,用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未来。缅怀先烈,就是要让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永怀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

观“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庆典”有感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战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抗战战争坚定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信托,发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眼看着阅兵式上的官兵们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使人们倍感精神振奋、非常自豪,有这样的军队、有这样的官兵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骄傲。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呼唤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与热爱和平的国家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首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回首70年前,以前的中国是怎样一种社会情况,内忧外患,贫困落后,如今可谓是截然不同了。现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的设备,巨舰横行海洋,坦克碾压陆地,战机翱翔长空,核武器威慑世界。现在的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这便是社会建设者立下的赫赫战功。二十一世纪,判断了祖国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但我们不能够停留在别人的成果中,我们应建立起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向着我们远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这就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
自强不息,激流勇进,永不服输,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精神。历史启发了我们将来的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是这条路我们会走下去,因为正是这些迎刃而解,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刻苦钻研才成就了我们祖国的今天,成就了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现在,中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更该当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奋斗吧,为我们的祖国有我们而自豪!
参观后真可谓感慨万千。我可靠在看完《胜利日大阅兵》后每个人都会有所改变,让我们丢掉昨天的不快与气馁,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国繁荣昌盛,更加繁荣富强,早日成功祖国的伟大复兴!中国——万岁,中国——加油!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诺曼底登陆》观后感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诺曼底登陆》观后感
  这部电影,可以说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二战的残酷,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见证了一代名帅艾森豪威尔的智勇双全。1939年,德、意、日三国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来之不易的和平再次打破,全世界陷入战争的漩涡。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开始,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起点,他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诺曼底登陆战充分显示了战争的智慧,盟军充分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有利条件,将自身的优点完全地发挥出来。无论是战前的侦察,伪装还是战时士兵们的骁勇善战都预示着这将会是一场盟军伟大的胜利,德军的麻痹大意和指挥不当也加速了德军的败退。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德军失利的原因从自身上来说有2点,一是不利的估计局势。诺曼底登陆战之际,德国的兵力分散过于严重,又由于东线吃紧,俄国的强势反击也给德军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这就迫使德国不得不从西线调集更多的士兵支援东线,这就造成了西线兵力的真空,给了盟军极大的机会。意大利政府的投降不得不使希特勒派兵驻守意大利,从而使勉强的兵力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日本陆军被中国牢牢牵制在中国大路上,海军和空军又连连失利,不能给予德国以战术配合。可以说当时的德国是孤掌难鸣,形式极为不利。二是指挥的不利,
  虽然当时德军指挥部意识到盟军会进行登陆战,可是他们却一致认为盟军会在加尔地区登陆,
  而不是环境恶劣的诺曼底,这就导致了德国大部门的兵力集中在了加尔地区,而在诺曼底则只有形式的防御而已。然而这一决策还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德军在加尔地区的严密防守可谓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毫无作用。
  相比于德军的不利,盟军可谓是准备充分,打了一场好仗。在制定登陆战之前,盟军就制定了详细的侦察方案,无论是登陆时的天气,海水情况,还是诺曼底的沙石样本,盟军都一一侦察,不放过一丝可能影响战局的因素。影片中最明显的就是登陆时间的确定,原定的时间由于天气的原因迫于退后,仅是怀疑当晚的月色不够明亮,不利于空军空降,所以说,盟军的准备工作可谓是细致入微。相对于德国的孤家寡人,盟军一方可是朋友众多,英美联军,无论是从兵力上还是从士气上,盟军都处于优势。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掌控则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出色的英国空军予以了德军以致命的打击,致使德军在空中失去了优势,盟军的海上实力又强于德军,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上风,制海权的再失去就意味着德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低位岌岌可危。
  诺曼底登陆战役,作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组织最复杂的两栖登陆战,对于盟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具有重大意义,为组织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经验,被后人称为“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
  然而盟军的胜利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和平主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胜利,
  正义终将战胜和平。和平与发展终究是世界发展的主流。
——来自网友的我,缘于采纳的你!回答不易,望采纳!!

关中国胜利七十周年反法西斯观后感

壮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感想
半个多世纪了,巍巍中华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那段荡气回肠的抗争史再一 次扣开我们记忆的闸门。 也许大和民族就是这么不安分,为了达到其称霸亚洲, 称霸全球的的目的,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从明朝开始,倭寇就频频入侵我国 东南沿海一带,还记得当年戚继光抗倭,流芳百世;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 军覆没...... 终于到了 1937 年,这一年,尘封的日历上还印刻着“日军全面侵华”, “芦沟桥事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曾经被鲜血浸透的南京 城,到处是孤魂的呻吟,那一张张魔鬼般的笑容,令人发指。这六十年的海风吹 不散那熊熊燃起的硝烟,这六十年的雨水,洗不尽沉淀的斑斑血迹,那些早已生 锈的刺刀,见证着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犯下的滔天大罪. 这漫长的八年抗战, 中国人民承受了最大的民族牺牲,在我们揭开伤痛的同时,也品尝着胜利的喜悦, 作为这场战争的战胜国,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场战争 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敌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而此后中国也从一个任人欺 凌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贡献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 1945 年,这一年“日本投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纵观这幅战争图卷,重温 那段岁月里的金戈铁马,烽火硝烟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意志至今仍让人 感动,在民族危急的关头,中华民族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畏艰 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在和平年代里,我们更应当把抗 战——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所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它是我们中华 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鼓舞中国人民去创造美好的未来!那段真实的 岁月充满屈辱, 也充满抗争, 但那更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的壮丽史诗和宏伟画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 同进行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和东方主战场。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民族 牺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 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 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 奠定了重要基础, 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 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用抗日战争的生 动历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进一步宏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 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实意义。 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历史,日军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使东北迅速沦陷。日本武 力侵占中国东北后, 将侵略矛头直指华北, 企图将华北分离出去, 制造第二个 “满 洲国”,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爱国军民相继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 抗战和绥远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 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高潮的到来。 日军的暴行更是惨绝人寰: 屠杀、 掠夺、 轰炸、摧残妇女儿童、奴化与毒化、掳掠虐杀劳工、实施细菌战与化学战等种种 行径令人发指,然而伴随着日本的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于 1949 年新中国 成立。 中国人民一向热爱世界和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维护世 界和平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历史是一面映照显示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 的教科书。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 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加快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历史和时代 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使我进一步了解到中国现代史上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的 贡献和民族牺牲,更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 创未来,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
望采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观后感500字左右初三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纪念日,也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纪念日。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70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命运前途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悲壮惨烈与不屈抗争应该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七七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抗击外敌的第一声号角。在那场威武雄壮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讲,必须牢固树立国耻的意义、忧虑意识和危机意识。一个国家对自己民族遭受的耻辱,往往比得到荣誉更能刻骨铭心。而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忧虑意识,更是当代青少年建功立业的现实压力和动力!目前一个不忘国耻而愤然前行、充满忧患意识而始终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在伟大祖国通往现实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们广大青少年理应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把爱国精神和国耻危机转变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感想》的300字作文

  本文是我学习的心得,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我们有幸来到平度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红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平度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大泽山高家民兵联防遗址处,前身是建于1962年的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史展室。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平度作为胶东半岛的西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八年,有着光荣传统的平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创建了大泽山、河里套、高平路一带抗日根据地,展开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平度的抗日斗争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缩影,是胶东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的平度人民,以顽强战斗、英勇牺牲的精神,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展厅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战时期平度抗日斗争”、“平度大地燃遍抗日烽火”、“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五个部分。展出照片300多幅,实物120 余件。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侵略的可耻和战争的残酷。仇恨也许可以化解,创伤也许可以弥合,但历史的教训不能被忘却。同时,我们纪念,但决非只为不忘却。抗战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纪念抗日战争正是为了要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努力奋斗。
  自1921年7月建党至今,历史证明了我们的党是正义的、先进的、无私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不仅是抗战中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辉旗帜,而且是今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光辉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四精神历久弥新,法院事业催人奋进。作为人民法院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倍感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九十余年前,“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呐喊,唤醒了沉睡千年之中国。当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年轻的呼吸。作为现代中国的青春记忆,“五四”,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更蕴含着发展变革的时代强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曾经深情寄语法院队伍的青年一代:“青年干警是人民法院的主力军,代表着人民法院的明天,代表着人民司法事业的未来。希望大家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知行合一,努力争做践行‘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努力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努力争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法律、无愧于时代的大写的人。”我们必定不辜负王胜俊院长的殷切希望,不辜负法院领导的良苦用心,深入学习红色精神,提升自身思想境界。
  作为司法机关的青年干警,我们应该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遵纪守法、求真务实,继续发扬以“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统一抗战的团结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抗战精神”,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司法为民,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把每一项本职工作做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不辜负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把人民放在心里,把国家放在心里,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定不移跟党走,为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雀跃欢呼颜如花,举国纪念百感加。
贫弱交困遭欺凌,兄弟阋墙散若沙。
胜利当思昔年痛,居安最忌稍挂甲。
教训惨痛当牢记,崛起强军富国家。
对于现在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对于正在纪念抗战胜利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60年前的那段耻辱!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70年前,一名中国记者登陆刚刚投降的日本进行采访,把他在日本的见闻和感受都记录了下来,告诫中国人:所谓的投降在日本人看来只不过是临时休战而已。警钟长鸣,70年后的今天重读旧文,相信读者心有戚焉……
从1937年到1945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中国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烈士的鲜血,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通过纪念,增强爱国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华民族不再受外敌欺辱,我们做得到!
今天,我们缅怀历史,听抗战老兵讲述抗战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痛定思痛,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纪念》的观后感一篇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又是一个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已匆匆走过了七十个年头。为了纪念这个胜利的日子,我们怀着虔诚之心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因为有这一群“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渐渐变成了文字,文字渐渐变成了概念,概念渐渐地模糊了。历史,就是这样被人们遗忘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93大阅兵观后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93大阅兵观后感。但抗战是一段不应被后人忘记的历史!那是一段悲惨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苦难;那是一段光荣的历史,凝结着一个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远逊于对手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历史奇迹和民族荣耀!抗战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给予我们自尊、自信和面向未来的勇气,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这段不寻常的历史,不能忘记那屈辱和荣誉交织的“昨天”。
勿忘“昨天”,勿忘那曾经的伤痛;勿忘“昨天”,牢记那可贵的觉醒;勿忘“昨天”,把握那难得的坚毅;勿忘“昨天”,继承那令人敬仰的中国魂。但勿忘“昨天”,不是让我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骄傲中不知前进的方向,勿忘昨天的耻辱,是为了让我们正视今天,是为了让我们挑战明天,是为了让我们将“昨天”胜利的辉煌重现……
短短的一天一晃而过,但这一天却让我收获了许多,思索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或许平日的我们并不会将那段难忘的历史特意拿出来宣扬一番,但只要我们将那个七十年前的日子熔入到自己的脑海,它便能像警钟一样时时鞭策我们保持警醒、踏实前进,让我们的后代在将来的某个日子里骄傲的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有着无数个荣耀的‘昨天’,我们还要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可以参考下文 但别全抄 不然你老师肯定知道 稍微加点自己的语言 重新组织下就好饿
1、毛泽东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有很客观的评价
毛泽东在接待外宾时的讲话,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有很客观的评价。
1956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到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时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是一个支队,不是主力军。”(《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当年中国太贫弱,虽有大国之名却无大国实力,只是以持久战拖住日本。世界上打败法西斯的主力军是谁呢?从实力看还是苏、美、英三国。
过去一些教育口径,恰恰违背了毛泽东这一客观评价。国内有些人着力宣传抗战重大意义的动机虽是好的,却不谈中国因贫弱而导致战力有限。至于宣传“主力军”、“主战场”而引用的一些数据,按科学的史学态度来分析并不严谨,甚至存在偷换概念的错误。
如有些人搞不清军语中“死亡”与“伤亡”是不同概念,将中国“伤亡”3500万人(其中死亡2000余万人)说成“死亡3500万人”,并就此说中国超过苏联是二战中牺牲最大的国家。殊不知苏联宣布的牺牲2700万(俄罗斯有一数据是2650万),是纯粹的死亡数,并没有加上2000万以上的负伤数字,苏联才是二战中牺牲最大的国家。
有人统计中国战场上消灭日军的数字,是根据日本战后承认在关内战场累计伤亡了133万(战时日军极少有人被俘),加上在东北战场和中国人在缅甸战场上的战果,得出了“消灭日军150万人”的数字。这一算法虽有其根据,却忽略了日军伤员治愈后重返战场的人数,并不完全准确。
按照战争统计学的原则,对一场战斗或战役消灭敌军的统计,可以把死、伤、病、俘相加,这是敌人的净减员数。对一场持久的战争的歼敌数若是按每场战役、战斗的总数相加,往往会造成大量重复统计而高于实际数,这是因为伤病员过一段时间多数能归队。例如有时一个士兵在一场战争会负伤多次,若将此人在各次战役的击伤数累计,几人的数字其实就是一个人。因此,若要科学地计算一场持久战争中一个国家的损失,应该计算的是其“不可弥补损失”,即死亡、被俘(而且是未释放的)或重伤残废者的累计。
前些年一些宣传抗战成果的文章中,列举出一个所谓中国战场消灭日军占日本战争中军队损失“三分之二”的虚夸比例。从统计学角度看,这个比例是用偷换概念的方式(把“伤亡”与“死亡”两个不同概念混淆后相对比)算出来的,即用中国军队造成日军150万人的“伤亡”同日军战争中总“死亡”212万人相除。其实按可比的数据看,中国战场上日军的死亡共45万人,只占其战时死亡总数的22%。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仅有中国这一个交战国,另有苏联这个发生过局部战事却主要采取军事对峙的潜在敌国,还可以说中国是东方对日作战的主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四年间,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确如毛泽东所说的,只是“一个支队”。
2、对日作战美国展示了最强实力,战后处置日本才掌握了主导权
包括中国抗战史在内的战争史证明,不仅落后就要挨打,而且落后和衰弱的国家即使获得战胜国地位,最终也没多少发言权。国人感到悲哀的是,抗战胜利前夕美英苏三国商议战胜日本后的利益分配时,居然拿中国的领土权益(包括外蒙古问题)做了交易,国民党政府还不得不屈辱地接受,导致战胜国的领土损失面积比战败国还大。
在战争问题上的发言权,最终靠实力决定。中国在抗战时国力衰弱,掌国柄的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当时连美国政府也这样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还多数是游击性质的部队,这就决定了对日作战主要是以持久战方式拖住对手。
中国是同日本作战最久的国家,早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十年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便在东北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日本在卢沟桥战事后曾叫嚷“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以为能速战速决征服中国,结果深陷泥潭,虽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却在正面战场受国民党军抵抗,后方又有共产党游击队袭扰,拖了八年不仅不能取胜也无法自拔。不过,中国因力量衰弱,在日本战败前也无力实施全面反攻。看一下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的战略要地如北平、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还都在日本占领之下,这种战场形势与“胜利者”的地位相符吗?客观地讲述这段历史,应说明中国1945年战胜日本是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取得的,不能单讲本国战场的作用。
过去宣传抗战,一些口径从现实政治需要出发,带有片面性和虚夸性。如国民党当局在抗战时宣布的战果往往充满吹嘘,对一溃千里等败绩则尽量掩饰。新中国成立后因与美国对立并需要强调“人民战争”的威力,较少谈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绩,而把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描绘成打败日军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大陆方面对国民党抗战给予了肯定,不过一些媒体又袭用台湾书籍中的吹嘘资料,对整个中国战场的作用大力抬高。这种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也许有些作用,但从长远看却会使相当多人对此类宣传从整体上产生不信任感,使他们反而容易听信反面的歪曲宣传。
仔细研究日本在二战中的兵力分布,可看出它因轻视中国而在多数时间未投入主力。日军只是在1940年之前的两年把多数陆军师团投入关内,针对苏联的关东军却保持着最精锐部队(对付满洲的抗日游击队主要使用伪军、伪警),军费投资重点又是准备对美英作战的海军。日本因工业和财力落后于西方强国,有限的投入只能保证其航空兵和战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陆军装备远远落后于美英苏德等国。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不仅几乎全部海军投入对美作战,陆军精锐也陆续投入南洋。看一下战争末期日军的兵力分布:在本土和南洋对付美、英的兵力为550万,在满洲和朝鲜对抗苏联的兵力为92万,在中国战场(当时伪满地区不包括在这一战场)兵力为110万。若说中国是当年对日战争的“主战场”,公正地讲应在后面加上“之一”。
如果查一下日本在战争中的损失,大多数也是美军造成。战时日本假报过数字,战后其靖国神社却能查到每个战死者的灵牌,加上政府要按实数发抚恤金,其厚生省统计185万军人战死(如加上此后拘押中的死亡则总数达213万)是准确的。具体看一下死者分布:日军在中国关内八年作战死亡为40万(宣布投降后又死亡了5万人)。日军在满洲死亡共9万,绝大多数系苏军造成。在缅甸死亡16万,除少数为中国远征军击毙外,多数系英军造成。其余120万“战殁者”,都死于同美军交战的太平洋战场,其中在菲律宾便死了49万。
美军在太平洋岛屿战中能大量击毙日军,并成建制全歼日本不少军、师团单位(这样其伤病员也大多会死亡),是因为美军拥有占绝对优势的火力和技术装备。中国军队对日军一般只能零打碎敲,没有全歼过一个师团、一个旅团,连歼灭联队(团)级单位也仅在腾冲这样的个别地区出现过。保全了建制的日军,便能将大量伤病员后送治疗,各部队经补充也能恢复战力。至于海战方面,当年中国海军未打过一次海战便自沉,空军力量也弱,战争中没有击沉过一艘日本大中型战舰。日本海军的几十艘战列舰、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绝大多数都沉入海底,又基本上是由美军造成。
过去一些宣传说苏联军队“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从史实看也不大准确。苏军确实长期牵制了日本关东军主力,最后宣战又对日本形成了比原子弹爆炸更大的震慑,使日本御前会议于苏联参战次日作出在保留天皇制的条件下投降的决定。若从战场实际看,苏军对日作战仅八天,关东军在主力尚存的情况下即奉命停止抵抗,随后苏军即转入“受降”而不是“歼灭”作战。苏联对日作战出力虽不算多,却在处置日本时比中国有更大发言权,这恰恰是其国力军力远强于中国的体现。
日本除了在海外战场遭受重大损失,本土也遭受了猛烈轰炸,包括落下两颗原子弹,这些全系美军造成。中国在抗战时没有攻击日本本土的能力,苏军出兵只攻击了满洲、朝鲜和日本北方岛屿(按苏联讲法这些岛原来曾属俄罗斯)。日本宣布投降时,只有拥有强大海军的美军能够开入日本境内并单独实施占领。了解这些历史事实,就会明白美国在打败日本时展示了最强的力量,战后在处置日本时也就掌握了主导权。
3、正视国家病弱才能客观看待历史,振奋民族精神要靠科学理念
国家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又是理性化。一个民族要振奋人心、凝聚内部,自然需要突出英雄主义和宣传自己的战绩,不过对自身的历史病弱和败绩也不应回避,如同古人所说的那样——“知耻近乎勇”。历史从来是多棱镜,国人对抗战史要从多个角度看,才能知道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艰难;同时了解民族的传统病弱,如此方能以更为理性的教育鞭策后人为强国梦而努力。
客观地回顾抗战,首先要看到当时的中国是四分五裂且非常落后的农业国,面对工业强国日本的大举入侵,能够坚持八年全面抗战,最后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一起将日本打败,众多志士仁人的英勇奋斗确实值得后人大力颂扬。如今国人歌颂抗战英雄,主要应弘扬他们顽强持久奋战的精神,夸大战绩则属画蛇添足。
讲抗战史又不能避开当时中国的病弱,这不仅体现为经济和科技水平落后,也表现为当政的国民政府的腐朽。如南京保卫战时11万守军面对同等数目的日军进攻,仅5天便全军崩溃且官兵乱跑,结果多数人当了俘虏惨遭屠杀。国人应谴责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暴行,同时不能回避守军保国卫民的无能。再如抗战期间以国民党副总裁为首的大批军政官员投日组织伪政权,政府军有60万人降敌变成伪军,这种民族耻辱是不应讳言的事实。
抗战结束前夕,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大势已去,在中国战场的强势地位却并未改变,1944年春至1945年初“打通大陆交通线”攻势仍将国民党军打得败退千里。此时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中国战场可能崩溃,急于请求苏联参战,因而在雅尔塔会议上用中国领土权益同苏联做交易。战后不少日本人认为“只败给了美国”,对中国不肯服气,原因不言自明。
现代科学要注重定量分析,战史分析的科学性应体现为准确考证战绩和损失数,不能使用夸张或歪曲的资料。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全面抗战开始前中国政府统治区年产钢不过4万吨,日本却达580万吨。当时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而对国民产值无法统计,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仅为可怜的11.9亿元法币(折合4亿美元),同年日本财政收入则超过100亿日元(折合30亿美元)。再看当时美国的实力,又远非中日两国可比。美国战时年最高钢产量超过8000万吨,年财政收入达1000多亿美元。战争中实力对比是决定因素,中国作为战胜国享受不到应有待遇,还受到其他盟友欺凌,其原因只有用定量分析才能解释。
若不进行定量分析而只搞定性宣传,对抗战的战果加以夸张,就会顾此失彼、自相矛盾。例如许多国人就不理解:为什么战败的日本对中国不服气且长期否定侵略罪责呢?中国为什么无法得到日本的赔款最终只好放弃呢?了解美国的实力及其单独控制日本的实际,人们才会明白,1948年美国宣布日本可免除赔款义务后,苏联、英国和中国国民党当局看到索赔无望只好放弃,1972年中国政府在对日邦交时也不能不承认这一难以改变的事实。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处置日本时没有多少发言权,也就难以索回一些丧失的领土权益。例如原属台湾的钓鱼岛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落入日本之手,抗战胜利后由美军控制而未归还中国。1970年美国在向日本“归还冲绳”时,又将此岛交给日本管理。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毛泽东、周恩来决定对钓鱼岛问题予以搁置,邓小平和后来的中国领导人也沿袭这一决策。2012年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发难激化矛盾时,许多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当年虽有战胜国之名,却未收回那片岛屿的事实,误以为是现在“受欺负”。
过去几十年宣传教育的事实证明,只有正面教育或片面的解说,会导致受教育者在思想上非常脆弱且经不起风浪,一旦遇到现实与正面宣传不相符,便会出现大批偏激的充满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愤青”。同样,如果不搞正面宣传,否定当年的奋斗史且一味贬低先辈,又会导致媚外和民族虚无主义。看一下如今社会的思想状况,恰恰是这两种倾向都在滋长,这又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全面、科学地宣传历史的重要性。
4、当年未能让日本对战争悔罪,如今只能以自强处理中日关系
国家间的关系,最终以实力和利益来决定。1945年以前的半个世纪间,日本不断侵略和欺负中国,战败后又长期不承认侵略罪行,关键因素是中国实力不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又在战后多方庇护日本。
许多国人多年来总是愤慨于日本政要大都否认侵略罪行且参拜靖国神社,不理解为何德国能深入反省历史日本却不能。要明白其中的原因,不能不客观地回顾历史。对传统说法“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传再做深究,就能看到当年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其实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保留国体”。美国从减少自身伤亡和战后牵制苏联的战略需求出发,对此表示同意,导致头号战犯天皇裕仁及其重臣继续在位,甲级战犯岸信介(即现在的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战后还长期任首相。直至现在,日本政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些战犯的后人,他们怎么可能清算当年的侵略罪行?
对比1945年德国和日本战败的情况,可看出其根本区别在于纳粹政权已被盟军彻底消灭,战后的东德、西德政权都是盟国扶起的原反法西斯人士执政。日本战败后,元首和政府却都保留下来,战后只是听命于美国,对内政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蒋介石在大陆失败后,美国又把建立美日军事同盟视为亚洲政策的基石,为此实行在政治上、经济上扶助日本的政策。1951年美国主持的旧金山和会,便把中国排除在外,这个会议通过的对日和约只谈让日本放弃南海岛屿、台湾,而不谈将其归还中国,这就种下了“台独”和南海争端的种子。
由于有美国大力帮助,1950年日本的经济产值便超过100亿美元而恢复战前最高水平,1970年更超过2000亿美元。因此,日本当局和相当多国民对打败自己又加以扶植的美国又敬畏、又感激,对华态度则始终追随美国。由于美日军事同盟对新中国构成最大战略威胁,毛泽东那一代领导人考虑对日政策,主要是争取日本人民,以削弱日美同盟关系。
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如何追究战争责任实际由美方最后决定。战争刚结束时,重建的日本共产党和一些左翼派别曾在国内发起过清算天皇、财阀战争罪行的运动,却受占领军压制,而多数国民则依旧受神道教思想束缚,故这场运动只造成些声势而未收到多少实效。1946年至1948年东京审判的对象主要限于“光头军阀”,虽追究了东条英机等一些次要战犯(有人把东条英机说成“二战三元凶”是不了解日本战时历史),却放过了最主要的战犯,而且没有清算当年在侵略战争起支柱作用的财阀。战后日本政界仍由这些财阀起主要作用,这也决定了日本的政治走向必然持续右倾化。
自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出现了持续几十年的“经济起飞”,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左翼运动在70年代后逐渐陷入低潮,右翼势力却依仗着经济底气重新滋长。看到这种难以改变的事实,苏联最先于1956年恢复对日邦交,不再提战争遗留问题(苏方在北方四岛已占了便宜也不愿再谈)。中国1972年对日复交时,也只能从现实出发。后来中国政府和民间虽经常提到日本侵华暴行,对一些日本人否定南京大屠杀加以驳斥,却也不可能改变日本政府和社会主流的历史观。
追溯二战结束时的历史可以看出,若想让日本社会清算并真正承认侵略罪行,必须在战后清算各级战犯并改变当权者。由于美国的包庇和日本社会的局限,这一历史机遇业已丧失。现在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多已不在世,就普通日本民众而言,部分老年人还存留一点对华歉疚感,中青年则大都不愿再追究当年的战争责任。看一下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日本的民间测验,对中国有好感的人比例还较高。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现在,日本民意测验显示对中国有好感的比例在降低,重要原因就在于年轻一代对华没有负疚感,且认为本国受中国打压。当然,日本出现这种社会思潮,根源又在于其当政者对中国崛起的不安,因而进一步追随美国并煽动反华情绪。
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总是由今人来照。在明治维新和甲午战后,“日强中弱”的形势导致日本几十年持续侵华。当年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却因国力衰弱并未赢得战败者的尊重。战后日本在军事上虽无独立地位,却在经济上长期对华居于优势,结果中日邦交恢复后中国曾处于受援国地位。现在中国实力增强使得亚洲出现了中日“两强并立”,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刺激了日本当权者要加强同美国的联盟。由此看来,近年中日关系出现的紧张恰恰说明了中国已经崛起,并真正让日方有了些敬畏心理。对一向有着崇强凌弱传统的日本来说,中国越发展、越强大,才能真正获得它的尊重。我国国内对抗战史的回顾和宣传,也要努力做到全面客观,这才有助于国人以更科学、理性的方式认识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