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机

傻瓜相机工作原理,相机可以调远近焦距用的是什么原理?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3 20:53:11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傻瓜相机是根据什么原理调焦的?

傻瓜照相机是一种电子程序式自动曝光照相机。这种照相机的光圈和速度均由照相机内的电子程序电路根据胶卷感光度和被摄主体及环境的情况自动设置,无需摄影者干预而实现自动摄影。
"傻瓜相机"的焦距比较短,几米以后的像都成在焦点上,所以不用调焦。
凸透镜的原理

物理: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

傻瓜相机的“核心机密”是镜头的焦距较小,也就是透镜比较凸,焦点和2倍焦点之间的距离很小。这样距镜头一定远的物体无须调整,都可以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原理,傻瓜相机在镜头设计上还有许多独到之处。
用傻瓜相机一般是照不出高质量的像片的,尤其是对很近的和很远的景物都无能为力,把傻瓜相机的作品进行放大的时候,这个缺点就会暴露得很明显,所以摄影记者一般不用傻瓜相机。
"自动对焦"(AF,是英文Auto Focus的缩写)又称为“自动调焦”,是照相机上所设的一种通过电子及机械装置自动完成对被摄物对焦,并达到使影像清晰的功能。
自动对焦最主要的特点是聚焦准确性高,操作方便,特别是对被摄物的聚焦,自动对焦更具优势,同时也有利于摄影者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所拍摄的画面上。自动对焦可分为主动式自动对焦和被动式自动对焦两类。
主动式自动对焦主要是利用发射红外线或超声波量度被摄物的距离,自动对焦系统根据所获得的距离资料驱动镜头调节像距,从而完成自动对焦;被动式自动对焦主要是通过接受来自被摄物的光线,以电子视测或相位差检测的方式完成自动对焦。
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事项
1、善选底片。越来越多人买变焦傻瓜相机,举常见的Pentax Espio 140来说,虽有38-140mm大倍率变焦,但其光圈只有f/4.8-f/12,在需要闪灯的场合,如果你用100度底片,有效距离仅有1.1-1.8米(望远程),如改用400度底片,有效距离增为1.1-3.6米。
2、拍照时的构图。虽然不是大摄影家,但是只要稍稍微注意一些细节,一张好照片不难拍的。
3、关掉闪光灯拍风景。变焦傻瓜相机的光圈小,常常在全自动模式下会引发闪灯。请了解如何关闭闪灯(强制不闪灯),这时相机会以慢速快门曝光,所以必须稳定身体,轻松地缓慢的按下快门,避免震动。
4、买支小脚架。市面上的小脚架(或称桌上型脚架)大约四、五百元就有了,却有很大用途。可以自拍不求人,可以拍摄夜景慢速快门(加上自拍器激活,不会使画面震动),又不会加重您的负担(重量仅一两百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傻瓜相机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应用光学成像原理,通过照相镜头将被摄物体成像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将粗略地介绍摄影光学成像原理: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光线的传播及透镜成像原理。
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整个18世纪中,光的微粒流理论在光学中仍占优势,人们普遍认为光是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从点光源发出并以直线向四面八方辐射。19世纪初,以杨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为代表逐步发展成今天的波动光学体系。如今对光的本性认识是: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它同时具有波的性质和微粒(量子)的性质,但从整体来说,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们的混合物。
从本质上,讲光和一般无线电波并无区别,光和电磁波一样是横波,即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一个发光体就是电磁波的发射源,发光体发射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和水波波动产生的波浪向四周传播相似。强度最大或最小的两点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传播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一个周期就是一个质点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1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ν表示。经过1s振动传播的距离称为速度,用“v”表示。波长、频率、周期和速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v=λ/T ,ν=1/T,v=λν
由此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实际上光波只占整个电磁波波段的很小一部分。波长在400~700nm的电磁波能够为人眼所感觉,称为可见光,超过这个范围人眼就感觉不到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我们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光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完全相同的传播速度,数值是c=300,000km/s。
光既然是电磁波,研究光拇?ノ侍猓?Ω檬且桓霾ǘ??ノ侍猓??窃谏杓普障嗷?低芳捌渌?庋б瞧魇保?⒉话压饪醋魇堑绱挪ǎ??前压饪醋魇悄艽?ツ芰康募负蜗撸?凶龉庀摺9庠碅发光就是向四周发出无数条几何线,这无数条具有方向的几何线就叫做光线。这样在几何光学中研究光的传播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几何问题、数学问题,问题简化多了。
下面叙述几何光学的几个基本定律——光线的传播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即在均匀介质中光线为一直线。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如物体被光照射而成影,小孔成像等。光的直线传播引出了光线这个概念。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光的传播是独立的,当不同光线从不同方向通过介质某一点时,彼此互不影响。当两支光线会聚于空间某一点时,它的作用为简单的叠加。光线的这一性质,使被拍摄物体各点的光互不影响地进入照相镜头,在成像面上成像。
(3)光的反射定律 当光传播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就会改变传播方向,发生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指出:
①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分界面上光投射点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②人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入射光线与法线N的夹角记为入射角,用i表示;反射光线与法线N的夹角记为反射角,用α表示。则有i=α。光的反射现象还具有可逆性,假如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方向入射到界面上,那么它将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随着界面的不同,反射又可分为定向反射和漫反射。从一个方向入射到光亮、平整的镜子上的光线,入射点都落到同一平面上,其反射都向着同一方向,则称为定向反射。当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粗糙表面上时(如毛玻璃面等),由于粗糙面可以看成由许多角度不同的小平面组成,光线便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称为漫反射。但需注意在漫反射现象中,就每一条光线而言都还是遵循反射定律的。
光的反射,在照相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本身并不发光,但当光线从各个角度照射到人身上后,光线便可从各个角度有所反射。我们常利用反射光进行拍照,就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相机原理
2010-08-18 10:55:56
光圈又称孔径光阑,是镜头中的重要机械装置,它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光学镜头的有效孔径,控制光线通过镜头的能力,从而使感光元件或胶片得到准确的曝光,并且能够控制景深,或调整镜头的成像品质。孔径光阑都是位于镜头内部,通常由多片可活动的金属叶片(称为光阑叶片)组成,可以进行无级数的调整。光圈机构可以由机械或者电动、电磁装置驱动,也可以手动调节。
由于不同镜头的光阑位置不同,由此焦距不同,入射瞳直径也不相同,用孔径来描述镜头的通光能力,无法实现不同镜头的比较。为了方便在实际摄影中计算曝光量和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镜头孔径光阑的实际作用,采用了“相对孔径”的概念。
相对孔径 = [镜头焦距] / [入射瞳直径] = f/d
通常表示相对孔径的方法是在相对孔径前面加入[f/]或F,比如f/1.4、f/2、f/2.8等,f/或F后面的数值越小,透光量越大;数字越大,透光量越小。由于采用了这样的标准化方式,对于不同的镜头,在快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只要f数值相同,曝光量就是相同的。
快门是相机上用于控制感光元件或胶片曝光的机械装置。快门使用金属、织物或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由机械或电子机构控制快门的开启时间,用机械能或电能进行驱动。按照相机类型区分,快门分为镜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镜间快门又称为镜后快门、光圈一体快门,主要应用在轻便型相机和部分120镜头上;焦平面快门又称帘幕快门,主要应用在单反相机上。按照驱动方式区分,又可分为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电子快门是通过电路控制快门线圈磁铁来控制快门开启时间,齿轮与连动零件大多为塑料材质,目前绝大部分数码相机和AF光学相机均为电子快门;机械快门是通过齿轮驱动控制快门开启时间,连动与齿轮为铜与铁的材质居多,过去手动相机基本采用机械快门。前者受到风沙的侵袭容易损坏,后者虽也怕风沙的侵蚀,但是清洁方便。
快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为了保护相机内的感光元件或胶片,不至于曝光,快门总是关闭的;设定好快门速度后,只要按下相机的快门释放钮,相机会在快门开启与闭合的时间内,让通过镜头的光线使相机内的感光元件或胶片获得正确的曝光。
单反相机的取景器一般是五棱镜取景器(低端数码单反相机有的采用五面镜),其作用是将对焦屏上左右颠倒的图像矫正过来,使取景看到的图像与直接看到的景物方位完全一致。这种取景器因为取景与摄影共用一个镜头,因此没有视差,取景比较准确。经过五棱镜的图像再送到取景目镜上。光线经过五棱镜的路径示意图见下图。
单反相机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可以更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而是通过摄影镜头取景。大多数相同卡口的传统相机镜头在数码单反相机上同样可以使用。数码单反相机价格相对于普通家用数码相机要贵一些,单反相机更适合专业人士和摄影爱好者使用。大部分单反相机的机身和镜头是分别销售的。
单反相机,也称为单镜头反光相机,也可简称为英文缩写“SLR”(single lens reflex),数码单反相机为“DSLR”。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五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取景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从学习摄影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单镜头反光相机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
什么是135相机?
使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或者“35mm相机”。
成像面积为24×36mm的相机也称为“全画幅135相机”,采用与135胶卷相同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单反相机则成为“全画幅数码相机”。成像面积为24×18mm的相机称为“半格135相机”,而成像范围的长边超过36mm的,通常称为“宽幅相机”,比如哈苏(Hasselblad)XPAN。
使用120胶卷的相机称为“120相机”。现在专门使用220胶卷的相机很少见了,多数是在120相机上更换220后背来使用220胶卷,下面是使用宽幅相机拍摄的照片:
对于120相机而言,同样也有类似“宽幅”的说法,比如6×12和6×17,都是属于宽幅之列。
135画幅与120画幅比较
135胶卷:由于宽度为35mm,所以也称为“35mm胶卷”,有暗盒包装;
120胶卷:宽度为61.5mm,没有暗盒包装,但是有背纸;
220胶卷:宽度为61.5mm,长度为120胶卷的两倍,没有背纸,只是首尾有护纸。
画幅详细规格表
实际面积对比表
135胶卷的标准成像面积为:24×36mm,长度单位为mm;120/220胶卷的标称成像面积有多种:6×4.5、6×6、6 ×7、6×8、6×9cm,长度单位为cm。 成像面积是一个方型或者矩形,除了边长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就是对角线长度。
最基本的光学原理是小孔成像原理。
如果你还想知道数码相机的有关电子成像系统的原理,这里简单的说说:
胶片相机成像过程:
1.经过镜头(组)把景物影象聚焦在胶片上
2.胶片上的感光剂随光发生变化
3.胶片上发生变化的感光剂经过显影液的显影处理和定影液的定影处理,得到底片,底片上显示和景物相反或色彩互补的影象
数码相机成像过程:
1.经过镜头(组)的光线聚焦在CCD或CMOS上
2.CCD或CMOS将光转换成电信号
3.经处理器加工,记录在相机的内存上
4.通过电脑处理和显示器的电光转换,或经打印机打印便形成影象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小孔成像原理
相机其实就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一个凸透镜,设焦距为f(凸透镜能汇聚光线,光线汇聚的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物距(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u,那么,当u>2f时,在凸透镜的另一边,放置一个不透明物体,物理学上称之为光屏,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实物相同的像,但这个像是倒立并且缩小的。
相机就是这样的原理。传统相机前面会有一个凸透镜,就是我们说的镜头,这个凸透镜起到上面所说的作用。凸透镜的后面是暗室,暗室中放底片,底片上涂有感光物质。底片在暗室中,由于密封无光,所以不感光。当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快门打开,光经过凸透镜后进入暗室,在底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快门开合的速度很快,最快的达到二千分之一秒完成。专业相机还可以控制快门开合的时间,让底片曝光久一点,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由于照相机用的凸透镜焦距比较小,所以总能使被拍照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底片上总能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傻瓜相机、数码相机和专业相机又有不同之处。傻瓜机只有一个凸透镜,并且不能调曝光时间,什么都不用设置,名副其实是傻瓜都能用的相机。但这样的话就拍摄不出专业效果。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不同之处是,把底片换成了ccd。ccd是一种电子元件,当有光照射在上面时就能转换成电信号,当镜头把物体成像在ccd上面时,ccd就转换成电信号,一按快门就是把当前的相片保存下来。
专业相机一般也用底片,但其专业之处是在快门、光圈和镜头上。专业相机可控制快门的开合时间,使底片曝光久一点或少一点。光圈是控制外面的光进入暗室的强度,当外界光很强的时候,如果用傻瓜机拍摄,就会令相片很亮,以致看不清,但专业相机可以控制光圈使底片曝光强度减低。专业相机的镜头并不是单单的一个凸透镜,而是一组凸透镜,可以控制这些凸透镜的距离来调整焦距,总能使底片上的像最清晰。也可以在镜头上安装广角镜、滤色镜的仪器,广角镜使拍摄的范围更广,滤色镜使相片的颜色更好。例如,拍摄一张风景画,你想让底片中的绿色多一点,能有更浓烈的色彩效果,就在镜头上安装一个绿色的滤色镜,使更多的绿色光通过镜头。
上面所说的小孔成像不能应用于相机上也是不对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如果在一个不透明物体上戳一个孔,比这个孔大的物体反射的光就不能水平通过这个孔,而是物体上部的光往下穿过小孔,下部的光往上穿过小孔,在另一边放置一个光屏,就能得到一个倒立的像。所以,小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充当凸透镜。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5%eb%bf%d7%c9%e3%d3%b0
这些就是用小孔成像原理拍摄出来的相片。

相机主要是靠什么拍片的啊?

1、数码相机工作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数码相机是用一种特殊的半导体材料来记录图片,这类特殊的半导体叫作电荷藕合器,简称CCD。这种电荷藕合器由数千个独立的光敏元件组成,这些光敏元件通常排列成与取景器相对应的矩阵。外界景像所反射的光透过镜头照射在CCD上,并被转换成电荷,每个元件上的电荷量取决于其所受到的光照强度。CCD将各个元件的信息传送到数模转换器上,数模转换器将数据编码后送到缓存中,然后通过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读取这些数字编码,并将这些编码中所包含的影像信息存放到存储器中,此时你就可以看到一张完整的数码图片了。从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镜头和CCD是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关键。
2、码相机的主要组件
数码相机主要的组成部件是镜头、图像传感器、数码储存器、LCD屏(大部分都有)。
(1)镜头
不管是普通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镜头都是关键部件。相比起传统相机,数码相机的镜头很小,需要制造得非常地精确,这增加了它的制造难度。通常一部高质量的数码相机其镜头成本也是整机价格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要配合的是同样种类繁多的精密的CCD或CMOS等感光元件而不是相同尺寸的胶片,不同数码相机的规格差异很大,镜头也是千差万别。
(2)图像传感器
目前运用到数码相机的主要感光传感器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两种半导体。柯达所有的数码相机均采用CCD作为图像传感器。
CCD和CMOS各自的利弊,从技术的角度来比较两者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区别:
(a)信息读取方式不同
CCD传感器存储的电荷信息需在同步信号控制下一位一位的实施转移后读取,电荷信息转移和读取输出需要有时钟控制电路和三组不同的电源相配合,整个电路较为复杂。CMOS传感器经光电转换后直接产生电流(或电压)信号,信号读取十分简单。
(b)速度有所差别
CCD传感器需在同步时钟的控制下以行为单位一位一位的输出信息,速度较慢;而CMOS传感器采集光信号的同时就可以取出电信号,还能同时处理各单元的图象信息,速度比CCD快很多。
(c)电源及耗电量
CCD传感器电荷耦合器大多需要三组电源供电,耗电量较大;CMOS传感器只需使用一个电源,耗电量非常小,仅为CCD电荷耦合器的1/8到1/10,CMOS光电传感器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d)成像质量
CCD传感器制作技术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成熟,采用PN结合二氧化硅隔离层隔离噪声,成像质量相对CMOS传感器有一定优势。由于CMOS传感器集成度高,光电传感元件与电路之间距离很近,相互之间的光、电、磁干扰较为严重,噪声对图象质量影响很大,使CMOS传感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进入实用。目前采用CMOS传感器数码相机的像素最高只有200万像素,而CCD则可高达1600万像素。
(3)LCD显示屏
绝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有一个LCD(彩色液晶显示)屏。LCD屏幕就像一台微型的计算机监视器,能显示出相机中存储的图像。LCD也用来显示菜单,使用户可以修改照相机的设置,并从相机的存储器中删除不想要的图像。在照相机上观看和删除图像的功能非常有用,因为节省了下载不想要的图像所花费的时间。如果照出来的相片不是你想要的样子,可以把它删掉重拍。
LCD的像素高低也是决定其好坏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LCD的像素在11万以上,这些LCD一般都能较好反映图像的细节,而有些数码相机为降低成本,采用低像素的LCD(Fuji 2800的LCD只有6万像素),这些LCD上显示的图像呈明显的颗粒状,而且刷新速度很慢,取景时有明显的滞后感。
(4)数据储存器
通常的储存器有CF卡、MMS、SD和SONY标准的Memory stick等。
3、数码相机主要技术参数
(1)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2)AE(Auto Expose)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就是相机根据光线条件自动确定曝光量。
从根本测光原理上分可分两种:入射式和反射式。入射式就是测量照射到相机上的光线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一种简单粗略的控制,多用于低档相机 。反射式是测量被摄体的实际亮度,也就是成像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
(3)AF(Auto Focus)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有几种方式,根据控制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自动对焦通过相机发射一种射线(一般是红外线),根据反射回来的射线信号确定被摄体的距离,再自动调节镜头,实现自动对焦。这是最早开发的自动对焦方式,比较容易实现,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多用于中档傻瓜相机。这种方式精确度有限,且容易产生误对焦,例如当被摄体前有玻璃等反射体时,相机不能正确分辨。
被动式对焦有一点仿生学的味道,是分析物体的成像判断是否已经聚焦,比较精确,但技术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条件下难以准确聚焦,多用于高档专业相机。一些高智能相机还可以锁定运动的被摄物体甚至眼控对焦。
(4)焦距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将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叫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叫变焦镜头。在摄影领域,焦距主要反映了镜头视角的大小。对于传统135相机而言,50mm左右的镜头的视角与人眼接近,拍摄时不变形,称为标准镜头,一般涵盖40-70mm的范围,18-40mm称为广角或称为短焦镜头,70-135mm称为中焦镜头,135-500mm称为长焦镜头,500mm以上称为望远镜头,18mm以下称为鱼眼或超广角镜头,这种范围的划分只是人们的习惯,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数码相机的CCD一般比135胶片小得多,所以相同视角,其镜头焦距也短很多,例如,使用0.33"CCD的数码相机,使用约13mm镜头时,其视角大概相当于135相机50mm的标准镜头。由于各数码相机生产厂商所采用的CCD规格型号不同,所以,大家都采用"相当于35mm相机(即135相机)焦距"的说法。
光学变焦镜头有助于你方便的改变焦距,放大突出所需的图像细节并略去不需要的背景,当然这增加了相机的成本。现在大部份中高档数码相机都使用了2--3倍光学变焦镜头,有些还在镜头中使用了非球面镜片,这样有效的减少了像差和色散。
三倍变焦镜头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已经够用了,但如果你想使用镜头时有更大的灵活性或得到一些特殊的效果,你该选择一种配有镜头附件的相机,如NIKON的数码相机就提供了增距、广角和鱼眼镜头。
如果变焦镜头对你非常重要的话,议定要保证你买的数码相机具有光学变焦而不是数码变焦。光学变焦就是一个真正的变焦镜头。数码变焦只不过指的是相机内部对图像的处理过程。当时用数码变焦时,相机放大画面的中间部分,并裁剪掉四周边沿。其结果与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打开一幅图像,剪掉相片的四周,再放大剩余的部分是一样的。对于"变焦"区的放大降低了图像的分辨率和图像的质量。
(5)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的原因。
(6)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现在的数码相机主要是靠CCD传达器进行记录的。
简单点就是靠CCD传达器进行拍摄的。

相机取景器是什么原理?

相机的取景器,大致可以归纳成以下两种类型:
1,光学取景器。
2,电子取景器。
二者的原理分别如下:
光学取景器的成像原理,其实就是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线通过镜头的折射进入相机之后,通过反光板和五棱镜等部件的反射,最终从取景器目镜中射出……人眼就可以通过取景器目镜看到景物了。
至于光学取景器具体的结构原理,随相机的结构不同而不同……
比如单反相机的取景器、双反相机的取景器,以及旁轴相机的取景器,在结构上就各有不同……但是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至于电子取景器,其实就相当于一块小型显示屏。
光线通过镜头的折射进入相机之后在图像传感器上成像。这个像经过图像处理器处理之后,形成数码影像,在取景器上面显示出来,人眼就可以看到了。
aqui te amo。
光线通过镜头到达取景器大致需要经过这么几个主要装置:镜头-反光板-聚光透镜-五棱镜-光学取景器。
单反相机的侧切图:
光线通过镜头到达反光板被向上反射,经过聚光透镜聚光后到达五棱镜,再由五棱镜折射到后方的光学取景器,这样,我们透过取景器就可以看到镜头中的画面了。
相机取景器有不同种类,具体介绍如下:
光学取景器
与镜头分开的一般称为光学取景器(以前傻瓜相机用的)
不管相机的镜头是定焦还是变焦,光学取景器的取景都是不变的,它工作时与镜头无关,它只是模仿镜头的视角和焦距。有家用傻瓜型相机(包括家用级数码相机)大都使用这种取景方式。
取景器进光孔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清晰程度,对于戴眼镜的用户而言,有相对来说大一些的光孔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因为眼镜会使他们的眼睛离取景器较远,这样就不可能准确地取景。有些取景器配备了可以进行屈光度调节的功能,使拍摄者在拍照时可以不戴眼镜就可进行较为准确的取景。不过,只有近、远视者才可以进行屈光调节,对于视力正常的拍摄者而言,屈光度调节毫无意义。
光学取景器应尽量地靠近镜头的光轴中心,以减少取景视差。之所以会出现视差,是因为相机镜头和取景器是从不同位置观看拍摄对象的,因而它们各自看到的景物也是存在一些差异的。一般来说,光学取景器不能显示100%的镜头所拍摄图像,大概只有实际帧的85%或更少。这就是开发TTL取景器的原因。
TTL取景器
通过镜头的一般称为TTL取景器(大多用于单反相机)
这种取景器通常配备在较昂贵的数码相机上,它可显示镜头所拍摄到的图像。在传统胶卷相机中,绝大多数已经采用这种取景方式。
不同TTL取景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在具体使用时,所能显示的细节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通过将穿过镜头的光线反射或散射,从而达到取景的目的。所以对于使用TTL光学取景器的数码相机来说,通过液晶屏和取景器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
电子取景器
这种取景器的优点与TTL取景器一样:显示待拍景物的全貌,在日光下可以看到,并且可以显示光圈、快门速度等拍摄信息,但除此之外,还可以显示相机菜单,这是其它取景器所无法做到的。
电子取景器的缺点可归纳为三条:与光学取景器、TTL取景器不同,它需要大量的电源;类似于LCD显示屏,容易反光,从而影响取景的准确;与光学系统相比显得比较粗糙。最后一项会显得很重要,因为这样的系统无法显示拍摄帧里的最小细节,比如人眼是不是睁开的等等。
与LCD取景器相比,前两种取景器有许多优点。首先,可以避免因开启LCD而过度耗尽电量,从而可以增长拍摄时间和电池的使用寿命。其次,在室外拍摄时,它可以避免因LCD显示屏反光导致的取景误差。
非专业数码相机使用与机身一体的镜头,采用镜间快门,在正式曝光前快门可以常开,正式曝光前再闭合,平时光线可以直达感光器件,因此可以很容易实现LCD取景。
专业型数码相机多是基于传统相机机身设计。使用焦平面幕帘快门,还有反光镜,正式拍摄之前光线无法到达感光器件,因此不容易实现LCD取景。而且,对于真正的单反机型LCD取景并无太大必要。另外,对于可更换镜头的专业数码相机,如何保持感光器件的清洁一直是个难题,如果让快门常开,这个问题会更为严重。
俯视取景器
于拿照相机站着时,因举机至腰部,故得此名。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上带有折叠式遮光罩,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上的取景器均属此类。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除有简单的折叠式之外,也有组配高倍率放大镜的,便于复拍和显微摄影时对焦。对于供五棱镜固定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装有六侧取景器,起到俯视取景器的作用,尤其对竖立位置的拍摄极为方例。
LCD取景器
有黑白和彩色,彩色中又有真彩和伪彩之分,伪彩便宜,但效果差。数码相机中用于取景和回放的LCD几乎都是目前最好的TFT 真彩。 TFT LCD 中又有反射和透射两种,反射式反射正面的环境光工作,从不同角度观察差别较大,显示较暗,但省电,造价低;透射式靠背后的灯光工作,角度变化小,显示明亮,但极为费电。
M式取景器
Olympus IS系列内置变焦镜头AF单反机,由于机身比较厚,因此采用了一种新颖的五棱取景器,即M式取景器。经过取景器的光路要行走过一条"M"形轨迹,才能到达取景目镜,整体效果等同于常规的五棱镜取景器,但可以大大地降低机身的高度。
五棱镜取景器
单反机的取景器一般是五棱镜取景器,其作用是将对焦屏上左右颠倒的图像矫正过来,使取景看到的图像与直接看到的景物方位完全一致。这种取景器因取景与摄影共用一个镜头,没有视差,取景比较准确。经过五棱镜的图像再送到取景目镜上。传统单反相机多是用实体玻璃磨制成五棱体,中间是实心玻璃,镜面镀银。
反射式取景器
系供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用的俯视取景器、旁侧取景器等,依靠反射作90度反射窥视方式者的总称。

相机拍照常识

1.照相的一些基本常识
摄影基本常识(一)——相机的分类相机问世至今约150周年,由於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已演变出许多种的类型,而想接触摄影就必须对这些相机有最起码的了解,以下便是依不同的分类法予已分类,大家可作为参考: (一)依观景器系统区分拍摄照片时,我们观看拍摄目标、范围的玻璃窗便是观景器 1.单眼反光观景器系统: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机观景器,它是利用镜头后面的反射镜将镜头所捕捉到的画面加以反射,再利用五口镜加以折射,使我们从观景器中看到 正立的影像! 2.透视观景器系统:它没有所谓的反射镜及五□镜,光线是直接经由观景器进入我们的眼 睛,再作较近距离的摄影时,底片成像的范围与观景器中的影像范围会有不同,既所谓的视差! 3.双眼反光观景器系统:此种相机拥有上下两个镜头,上面的镜头担任观景器的任务,下面的才是实际拍摄的镜头,此系统会因为上下镜头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视差! (二)依对焦系统区分 1.手动对焦: 对焦就一张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谓的对焦便是调整对焦环,透过观景器的预视,使影像清晰的成像於软片上。
若利用手调整对焦环来完成对 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机自动对焦,便称为手动对焦! 2.自动对焦: 而自动对焦的相机则是利用内置的马达来驱动调整对焦环,不需手动 ,但自动对焦的相机必须要配合自动对焦的镜头,才可发挥此项功能,若不习惯的话,则可利用相机上的自动 /手动的切换扭,变成手动。若是自动对焦的相机接上手动对焦的镜头时,便只能利用手动对焦。
目前较新型的电子式相机,不管单眼的相机或是双眼的傻瓜相机(无法更换镜头), 便是这类型的相机。而较老式的相机大多属於手动对焦。
(三)依相机使用的软片大小来区分: 1.使用35mm底片的相机 --- 135 相机 底片大小24mm x 36mm ,这是目前大众最常使用的底片。 2.使用布朗尼底片的相机 --- 120 相机 此种相机可装 3种不同大小的底片: ~ 57mm x 57mm ( 简称 6 x 6 ) ~ 56mm x 70mm ( 简称 6 x 7 ) ~ 60mm x 69mm ( 简称 6 x 9 ) 3.使用软片盒的相机 插盒式装片的相机有两种规格 --- 126 相机 --- 110 相机 4.使用特殊底片相机摄影基本常识(二)---镜头 最原始的相机是一个开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小圆孔 ,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线是散发的,通过小孔会继续散开,原本由点发出的光线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圆,影像便由许多的圆而不是点构成,自然不够清晰,於是发明了透镜来取代圆孔.单一凸透镜片是最简单的透镜,但仅比小圆孔还好一点,影像并不够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镜组合,使各片透镜的像差减到最小,就是现在所有相机普遍采用的复式镜头.在介绍镜头前,必须先解释一下〃焦距〃这个名词,就单式镜头而言,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复式镜头的焦距俗说是焦点与光圈位置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焦点与镜头后节点的距离,望远镜头的后节点远在最前镜片之前,广角镜头则在最后镜片之后,所以依镜头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别来介绍镜头: 1.标准焦距镜头:他的视角约50度,也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又称为标准镜头.一般初 学者多由标准镜头开始练习,待进步到标准镜头不够 用时再换其他镜头.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 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 焦距多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 的焦距越大. 2.广角镜头:因摄影角度广而得名,适用於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既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是焦距28mm,视角为72度.120相机的50,40mm的镜头便相当於35mm相机的35,28mm的镜头. 3.长焦距镜头:适於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且对动态主体对焦不易.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135-500称长焦距,500以上称超长焦距.120相机的150mm的镜头相当於35mm相机的105mm镜头.由於长焦距的镜头过於笨重,所以有望远镜头的设计,既在镜头后面加一负透镜,把镜头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较短的镜体获得镜体获得长焦距的效果. 4.反射式望远镜头:是另一种超望远镜头的设计,利用反射镜面来构成 影像,但因设计的关系无法装设光圈,仅能以快门来调整曝光. 5.巨像镜头(marco 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 镜头型式 焦距(mm) 摄影角度 鱼眼镜头 8 180 超广角镜头 15 110 20 94 24 84 广角镜头 28 74 35 62 标准镜头 50 46 中焦距镜头 85 28 105 23 135 18 长焦距镜头 200 12 400 6 超长焦距镜头 600 4 1200 2 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摄影基本常识 (三)---光圈照相机的镜头有一个控制透光量的装置,就叫光圈.光圈开的大,透光量便大;开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还不能完全描述作用於软片上的光线 强度,镜头与软片间的距离也有关系,也就是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距小光 圈离软片较近,光线的作用便较强.有一个名词--光圈系数,光圈系数是将 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f表示.例如有甲乙丙三镜头,甲镜头 的焦距为50mm,。

2.数码相机拍照有哪些常识
数码相机拍照实用技巧6则
■宁波 黄轲
即使你有传统胶片摄影的经验,在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数字摄影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
问题,以使拍摄的照片更加完美!
1.小心取景误差
常见的数字相机的光学取景器是旁轴式的,从光学取景中看到的景物与镜头实际拍
摄的照片不是通过同一个光轴的,被摄物越近视差就越明显。光学取景器中往往有一些
近摄补偿标志告诉拍摄者大致的误差。使用LCD取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
是LCD的分辨率并不总是和相机的CCD成比例的,在我的测试中发现许多相机LCD上看到的
图像也不能在剪裁上与照片完全一致。如果你对所摄景物照片是否百分之百满足要求非
常关心,最好自己拍摄检查一下。
2.不要过分相信LCD
数字相机的方便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可以立即看到拍下的照片,如不满意可以
删除,马上重新拍摄。对于构图取景、用光等明显的问题当然可以立即发现,但对焦不
准、相机抖动等小毛病可能在分辨率很低的LCD显示屏上就看不出来了,所以不必迷信L
CD。和使用传统胶片相机一样,拍到好照片的重要前提是拿稳相机、对准焦点。我们发
现有的相机LCD亮度和色彩还原都有些误差,从LCD上看到的拍摄结果与最终在计算机显
示器上的图像差异还不小。仔细比较几次之后用户就可以适应这种差别了。
3.保证相机稳定
数字相机的快门时滞往往大到接近1秒,许多人使用数字相机时按完快门就放下了拿
相机的手,结果在快门打开时相机在移动,得到了模糊的照片。使用LCD取景可以让拍摄
更加方便,但手一离开会不自觉地有些晃动,而且这种晃动往往不为拍摄者察觉。所以
如果你的数字相机有光学取景器,尽量使用它,把相机靠紧头部可以有效地减轻晃动--
你还得到了附加的报偿:由于关闭了耗电巨大的LCD屏,相机电池的使用时间更长了。在
光线不好的时候尽量使用三脚架或其他支撑物,以保证相机在较长时间曝光时不会晃动

4.准确对焦
现在的数字相机都会自动聚焦,但机器并不能代替你做一切事情。数字相机的对焦
点一般位于画面中心,也就是说它会根据画面中心的物 *** 置调整焦点距离。如果你的
构图恰巧是主体偏离中心,那就需要先把相机对准主体,半按着快门之后再重新构图和
拍摄。在光线较弱或被摄物反差不大时我们发现有许多相机难以找到正确的焦点,这时
可以找一处和被摄物离相机相同距离而且反差较大的物体先对其聚焦,然后改变构图拍
摄。
5.用适当的分辨率
用户购买数字相机往往喜欢挑分辨率高的,也喜欢用相机的最高分辨率拍摄。其实
许多应用场合(如网页、照片打印等)并不需要200万像素的图片,这时使用较低的分
辨率可以让你拍摄更多照片,相机处理速度也更快一些。
6.用最优光圈
数字相机往往带有较大光圈数的镜头,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
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一般在从最大光
圈收缩两级左右时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所以如果图像质量是你最关心的问题,可以使
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往下调小一些,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大光圈带
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景深小,也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小,使用小光圈可以扩大景深,
这一点在近摄时尤其明显。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
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会有所改善。
3.单反摄影入门知识有哪些呢
1、拍静物、花卉鱼虫 A档,光圈F5。
6以上尽量大,焦距50以上,靠近被摄物可使背景虚化。光线强iso100,光线弱iso400以内。
鲜艳模式,中央或点测光,注意对焦,可用居中、对比构图(四周留空间),机位降低、半蹲或平视。图片太暗适当+0。
7EV曝光补偿。 2、拍人 A、M档。
若拍人物特写:参照拍静物,锐度适中,注意对焦在眼睛或重点部位,居中构图;若拍人景搭配,中等光圈F8,焦距最广,构图三分、黄金分割。iso100尽量低,raw格式,注意脸部曝光正确,因宽容度不足导致其他部位过黑、过曝,可后期曲线拉回。
人物着装颜色要区别背景。动作姿态:头痛牙痛肚子痛腿痛、仰望天俯视地、落寞背影、舒展起跳等,可借助身边道具。
3、拍景 A、M档。晴天iso100,、F8、1/200左右,阴天iso400,A档整体测光。
广角体现广阔(有畸变),中焦写实,长焦切割空间造虚化。 注意安全快门。
介绍几种滤镜:UV(紫外线滤光镜),作用保护镜头镀膜;CPL(偏振镜),作用增色、消除玻璃水面反光;ND(中灰密度镜),作用减少进光量、延时,拍水神器;GND(中灰渐变滤镜),作用前期天空颜色渐变,有蓝橙绿灰等种类。如遇光比过大(天太亮景太黑),则保证景物正常曝光,镜头中天空部分用黑卡纸遮一会儿,减少进光量。
4、拍夜景 M档。上三脚架iso100,没有则iso1600以内,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开启降噪,raw格式。
1、F8以上小光圈(如F11)可以使灯光出现星光,注意安全快门。2、净化场景:延长曝光时间(如F22,iso100,快门10-30秒),行人可从画面上消失,不留痕迹,反光板预升减少机震,遮住取注意安全快门景器、避免杂光从后进入影响画质。
流动车轨同理。3、拍光斑:最大光圈,最远焦距,正对散布的光源,手动对焦拧出光斑,或对焦最近的前景。
5、夜间人像 M、夜间人像档。原理是采集二次曝光(一次闪捕捉人物,一次闪捕捉背景)。
上脚架、或稳定依托调,自动白平衡,iso400左右。M档:F2。
8-8,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夜间人像档:参数无需调整。
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再闪一次,所以中途人不要离开和晃动。可实现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漂亮,不至于一团黑。
6、追拍,拉焦,旋焦 追拍:T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车辆移动(有脚架便于控制方向),可营造动感的车辆效果。 运动中的人同理。
光强弱决定iso大小。 拉焦:T档,快门1/30左右(需搭配变焦镜头),先对焦,按快门瞬间拧动变焦环,即拉伸镜头(过程中保持手臂稳定),可拍出径向缩放、光线拉伸效果。
上脚架可延缓拉焦动作,如小光圈配合快门2秒匀速拧动,可实现更细腻更有变化的效果。 旋焦:T档,快门1/30左右,先对焦,按快门瞬间,以镜头中心为轴(Z轴),小角度晃动机身(XY平面内),过程中保持身体稳定,可拍出径向旋转效果。
多用于小物件在中央部位,四周陪衬杂乱的场景。 7、拍流水或喷泉 T档。
喷泉:快门1/200足以凝固水珠。 适当光圈,注意对焦。
流水:上脚架,iso100,快门1/50左右,可拍出绸缎丝感。若在黄昏天色渐暗,F16,快门2-10秒,可使丝绸感更细腻。
运用ND滤镜效果更佳。注意构图和机位,前景中景远景需俱全。
8、拍烟花 M档,使用快门线,三脚架,F8,B快门:从烟火腾空瞬间按住快门,绽放坠落后松开。 在2枚烟火间隔时间,用黑板纸遮住镜头,可拍出多烟花重叠效果。
水平转动机身角度,可拍出整排壮观烟火。 9、拍鸟和月亮 拍鸟:A档,iso100,长焦镜头(200以上焦段),最大光圈,如机器高端可追焦,则设置连续自动对焦,放连拍。
如机器普通,则上脚架耐心等候,预先对焦在鸟儿可能落的位置,后切换手动对焦,取消raw格式(因SD卡读写速度限制),放连拍。 拍月亮:M档,上脚架,iso100,长焦镜头(300以上焦段),F8-10,快门根据夜色明暗调整,最好液晶屏取景,放大手动对焦。
10、拍水滴和烟雾 水滴:M档,iso100,F8,快门1/200,无线引闪器,外置闪光灯(指数1/8左右)。 机位与水面接近,容器和背景要干净,用滴管或者吊水瓶上方固定位置,用铅笔点住落点,自动对焦后切换手动对焦,闪光灯放正上方、侧后方、正后方效果均不同。
掌握滴落的节奏,放连拍。多多耐心尝试。
烟雾:设置同拍水滴。深色背景,闪光灯放侧后方,对焦方式同拍水滴。
4.照相机基本知识
(一)、光线和暴光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
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
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
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
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
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
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
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采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
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5.基本拍摄常识
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
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你买了普通相机,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照,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也就是说,要调大光圈.光圈: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
也就是说,物体运动越快。3。
夜景要用慢速快门。 普通数码相机大多都是自动调节,少数的可以手动调节曝光。
只有专业的相机才需要全部都手动调节,所以,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环境暗,越需要快的快门.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1.曝光度越大,照片越亮,反之越小。
就是说,如果环境比较暗,就要调高曝光度2。
6.普通照相机在摄影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摄影的过程应该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记录这些发现的过程。在这个摄影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许多思考而使我们周围杂乱的事物变的有序。我们必须做出决定,要突出强调我们发现的事物的哪个方面,而忽略其它的次要因素。
我们会希望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表现某个主题,以表达我们自己是如何被它感动的。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做出冷静的决定:取景器里应该包括那些东西,以及如何组织这些内容。
应该舍弃什么内容,这个思考过程称为“构图”,然后看看自己手里的相机的性能,在自己使用的摄影设备上作出一些技术性的考虑:使用什么白平衡模式、如何曝光。如果是单反机使用什么镜头、如何用光等等。
摄影的过程应该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和有计划的。摄影创作的任务就是对可见环境的设计和组织,但是这个设计是要靠我们用自己的大脑去主观控制的。要我们在学习中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够熟练地应付在摄影中遇到的构图美学以及摄影器材的技术问题,如果想拍出精彩的照片,对摄影技术和美学知识两方面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但作为摄影,第一先是要使拍摄出来的照片画面清晰,要是拍出来的画面一团模糊,不但没有美感,严重的连拍的主体细节都看不清楚,那就失去了记录某个场景的意义了。
户外摄影需要注意:
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 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 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上蓝 *** 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采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以表现。
7.照相机基本知识
(一)、光线和暴光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采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相机可以调远近焦距用的是什么原理?

相机镜头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实际上都可以被视为一片凸透镜,从基本的光学原理我们可以看到,凸透镜轴心以外无论什么方向来的光线,在通过凸透镜后,都会被折射,而交汇于一点,这些光线的交会点被称为焦点,通常将能够清晰成像位置上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对于那些处在焦平面的物体,相机都能清晰的拍摄下来,而离焦平面前后越远的景物,图象就越模糊。
一、手动及自动对焦原理
对于离镜头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镜头后要在固定的位置清晰成像就需要进行对焦(调焦)。直观来说当镜头调好焦距后,被摄体就会特别清晰。传统相机绝大部分镜头的对焦方式都是改变菲林面与镜片之间的距离,在取景时若人为用手来调整此距离就被称为手动对焦方式。数码相机镜头在光学原理上与传统相机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在焦平面处将菲林换成了CCD而已。
在相机发明后的大部分时间中,都采用手动对焦的方式,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微电子技术大发展并在相机上加以应用后,才出现自动对焦的概念。相机自动对焦是一个复杂的光电一体化的过程,简单说其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射的光让相机上的光电传感器接受,通过内部智能芯片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都采用被动式:即直接接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进行自动对焦的方式。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的优点是自身不要发射系统,因而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对具有一定亮度和反差的被摄体能理想的自动对焦,在逆光下也能良好的对焦,且能透过玻璃等透明障碍物对焦。?
个别高档数码相机也同时结合了主动式自动对焦方式,即相机上有红外线或超声波甚至激光发生器,发出红外光或超声波到被摄体,相机上的接受器接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或超声波进行对焦,其光学原理类似三角测距对焦法。主动式对焦由于是相机主动发出光或波,所以可以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而且对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都能自动对焦。恰好弥补了被动式自动对焦的不足。
另外还要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大多数自动对焦镜头都为内聚焦镜头(internal focusing)。普通镜头对焦时是将镜头旋离胶片,使镜头筒延长。内聚焦镜头对焦时,是装于镜头筒内的部件移动聚焦,镜头筒没有延伸变化。
二、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技术
我们购买使用数码相机时,不仅应关注其CCD像素多少、曝光方式、附加功能等,也应该关注其采用了哪些自动对焦技术。
数码相机中最常见和简单的自动对焦方式是中央单点对焦。即将画面中心部分作为对焦区域,一般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中央有红色的标志“[]”。这个区域称为AF区域。中央单点对焦能适应大多数拍摄情况,但要求要把对焦目标放进AF区域内,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我们在构图时需要聚焦的主体不一定总在画面的中心区域。因此现在很多较高级的数码相机都支持多点自动对焦。比如佳能PowerShotS45就支持多达9点的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AF)。
对于多点自动对焦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还要分清其对焦点是否能手动选择。在多点自动对焦的基础上,现在还有产品采用了更为高级的FlexiZoneAF/AE技术 ,即可以在全画面任意位置手动选择对焦点,这无疑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对焦区域和构图的灵活性,使用FlexiZoneAF/AE技术,即使取景器画面中的焦点的位置及曝光重点偏离中心甚至在边缘,相机也可以完全控制。这一自动对焦技术,完全超越了传统相机的固定式多点自动对焦。
现在数码相机越来越重视自动对焦功能,尤其是几家传统相机的生产商,将传统单反相机中的高级自动对焦技术也应用在数码相机中。比如尼康很早前就将其5点智能对焦技术用于其数码相机中。而美能达DiMAGEF100是世界上第一部支持区域自动对焦、景物跟踪自动对焦以及自动数码预置程序对焦功能的数码相机。区域自动对焦和景物跟踪自动对焦功能使相机能够通过三维空间为拍摄提供相当精确的对焦操作。如果要拍摄移动景物,则可以激活景物跟踪对焦系统,激活的自动对焦传感器可以显示对焦框并随着景物的运动而移动。这部相机还支持自动数码预置程序对焦功能,可自动在五种预置程序中选择最合适的对焦模式,使曝光操作和图象处理效果达到最优。
此外有些数码相机(如佳能的PowerShotS60)还具有特殊的“包围对焦”功能。对于选定的焦点,可拍摄3张照片,一个在选定焦点之前,一个在选定焦点之后,特别适合于难以精确对焦的微距摄影。佳能相机还有连续的AF模式,使得相机能够自动连续聚焦,而无须中途按下快门释放按钮,连续的AF模式对拍摄移动的目标非常有用。而SonyF717/F828的激光全息对焦技术 (Laser light illumination)能在完全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对焦,获得清晰的画面。
由于目前大多数消费级数码相机不具备多点自动对焦功能,这里再谈一下对于不具备多点对焦功能的产品,我们可以使用对焦锁定功能进行弥补。即在半按快门的同时,使主体处在AF区域内,这时就锁定了被聚焦物体的位置。然后,一直保持半按住快门按钮,重新构图,再按下快门即可拍到所选择主体清晰的画面。而且大多数产品在锁定对焦的同时,也锁定曝光量,确保用户能够得到对焦及曝光都正确的照片。
三、数码相机手动对焦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对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能够适应绝大多数拍摄情况,但不论现在数码相机上的自动对焦技术多么先进,由于现实的拍摄环境及对象千变万化,自动对焦总有失误和难以胜任的时候。我们还离不开完全由人工控制的手动对焦。比如采用被动式对焦技术的产品,对细线条的被摄体自动对焦较困难,在低反差,弱光下的对焦也很困难。而采用主动式对焦技术的产品也存在当被摄体能吸收光或波时的对焦困难,还存在透过玻璃对焦困难等缺点。因此是否具备手动对焦功能,是衡量一台数码相机功能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
由于数码相机本身是光电一体化的电子产品,因此与传统相机不同,在数码相机上自动对焦方式应用非常广泛,反而有很多产品都不具备完善的手动对焦功能。即使有也和传统相机上采用的双影合一连动测距、裂像式微棱等辅助手动对焦不同,大多数数码相机(专业型单反数码相机例外)的手动对焦实际上仍为原始的目测估算距离的对焦方式。即估算出被摄体的大致距离后,用按纽设定对焦距离。只有美能达A2、SONYF828等个别准专业数码相机可以使用镜头上的对焦环进行手动对焦。此外理光的GX等数码相机能够通过机身按钮直接连续对焦,也比较有特色。另外在手动对焦时由于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通常较小,而且像素数也较少,因此很难精确地检查对焦是否清晰,好在有些数码相机可以放大液晶显示屏上的图像来检测对焦状况。
有一些低档数码相机并不具备任何对焦功能,但同样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出清晰的画面。要谈这个问题,首先讲一下“景深”的概念: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对于短焦距、小光圈的镜头景深比较大,人们就称对焦点前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数码普通傻瓜相机和一些低档数码相机,就利用了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超焦距),省去了对焦功能,降低了产品成本。普通民用数码相机CCD面积大大小于35毫米胶片,因此在同样焦距和光圈下,数码相机的景深也要大不少,一方面使利用超焦距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用数码相机拍出浅景深作品很难。
灵活使用数码相机的手动对焦功能除了可弥补自动对焦的不足外,还有很多其他应用。比如使用手动对焦配合超焦距的应用,可以方便的抓拍动态景物,在拍摄无限远画面及微距拍摄时往往也要用到手动对焦,使用手动对焦还能提高数码相机的反应速度。因此灵活应用手动对焦也是我们使用数码相机应该掌握的重要技巧。
是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原理,初中物理有的讲
几何光学的原理。
相机可以调远近焦距用的是光学原理,焦距是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点的距离,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
焦距是平行光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当光心到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景深变大,光心到焦点之间距离变小时,景深变小。
扩展资料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会聚到一点上,当一束与凸透镜的主轴平行的光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光心透镜中的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  我们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或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就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或者说,胶片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至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照相机

照相机的原理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性工作的
当你按动快门的一瞬间,进入镜头组的光线在经过镜头组折射后,通过光圈快门,在相机的电子感应器(CCD或CMOS)或胶片上,形成清淅的图象,电子感应器将图象转化为电子图片,保存在相机的存储介质中.传统的相机是将图象投射在胶片上感光,而后在暗室中进行化学处理后得到底片.
其实相机最核心的原理就是凸透镜成象原理,只不过在相机中通常采用了焦距可变的透镜组,而非一只凸透镜,但原理相同.这部分内容在初二的物理书中有详细介绍,楼主丫头应该也是个学生,不妨借来看看哦.也可以自己做个实验哦.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点枝蜡烛,找只凸透镜对着墙壁来回调整凸透镜与墙壁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清晰的倒立的烛火.(建议找一本物理书,结合原理做实验哦)
而需要说明的是,光线不能在透过...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性工作的
当你按动快门的一瞬间,进入镜头组的光线在经过镜头组折射后,通过光圈快门,在相机的电子感应器(CCD或CMOS)或胶片上,形成清淅的图象,电子感应器将图象转化为电子图片,保存在相机的存储介质中.传统的相机是将图象投射在胶片上感光,而后在暗室中进行化学处理后得到底片.
其实相机最核心的原理就是凸透镜成象原理,只不过在相机中通常采用了焦距可变的透镜组,而非一只凸透镜,但原理相同.这部分内容在初二的物理书中有详细介绍,楼主丫头应该也是个学生,不妨借来看看哦.也可以自己做个实验哦.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点枝蜡烛,找只凸透镜对着墙壁来回调整凸透镜与墙壁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清晰的倒立的烛火.(建议找一本物理书,结合原理做实验哦)
而需要说明的是,光线不能在透过小孔后相交,而是近似于直射,所以我们在小孔后只能看到非常模糊的假像,而不能看到清晰的像.这个实验只是为了说明光线的直线传播特性.因而实际的相机也不可能应用这个原理.
展开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性工作的
  当你按动快门的一瞬间,进入镜头组的光线在经过镜头组折射后,通过光圈快门,在相机的电子感应器(CCD或CMOS)或胶片上,形成清淅的图象,电子感应器将图象转化为电子图片,保存在相机的存储介质中.传统的相机是将图象投射在胶片上感光,而后在暗室中进行化学处理后得到底片.
  其实相机最核心的原理就是凸透镜成象原理,只不过在相机中通常采用了焦距可变的透镜组,而非一只凸透镜,但原理相同.这部分内容在初二的物理书中有详细介绍,楼主丫头应该也是个学生,不妨借来看看哦.也可以自己做个实验哦.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点枝蜡烛,找只凸透镜对着墙壁来回调整凸透镜与墙壁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清晰的倒立的烛火.(建议找一本物理书,结合原理做实验哦)
  而需要说明的是,光线不能在透过小孔后相交,而是近似于直射,所以我们在小孔后只能看到非常模糊的假像,而不能看到清晰的像.这个实验只是为了说明光线的直线传播特性.因而实际的相机也不可能应用这个原理.
  相机的原理(How
a
camera
works)
  所有相机的基本原理都一样,不论任何型式,任何大小的相机都具备一个暗箱,其中一端放置一块感光软片,另一端则开凿一个小孔,它的作用就是让影像的光线能射入暗箱内,而到达涂布化学感光材料的软片上,使之感光呈像。如图所示,一部完整的相机包括八个主要系统机构,当然为了说明方便,这些图示都已将实际情形简略化。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
观景系统,能让操作者透过观景窗,做适当的取景,选择他所想要的景物范围,这个装置通常是一组镜片,或是联接镜头的独立系统。
  其次是
感光软片,它的功能是负责记录透过镜头而到达感光软片上的影像。
  第三是
卷片系统,有的相机使用卷装软片,有的则是使用单张软片,但是不论那一种型式,此装置的作用就是将已感光过的软片,重新换上一张尚未曝光的软片。
  第四是
机身,它是一个完全密闭的暗箱,只允许光线在拍照时,透过镜头照射进来,相机的大部份机构都装置在其内。
  和眼睛一样有各种东西
  传统相机成像过程:
  1.经过镜头把景物影象聚焦在胶片上
  2.胶片上的感光剂随光发生变化
  3.胶片上受光后变化了的感光剂经显影液显影和定影
  形成和景物相反或色彩互补的影象
  数码相机成像过程:
  1.经过镜头光聚焦在CCD或CMOS上
  2.CCD或CMOS将光转换成电信号
  3.经处理器加工,记录在相机的内存上
  4.通过电脑处理和显示器的电光转换,或经打印机打印便形成影象。
  具体过程:
  数码相机是通过光学系统将影像聚焦在成像元件CCD/
CMOS
上,通过A/D转换器将每个像素上光电信号转变成数码信号,再经DSP处理成数码图像,存储到存储介质当中。
  光线从镜头进入相机,CCD进行滤色、感光(光电转化),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将拍摄物体“分解”成了一个一个的像素点,这些像素点以模拟图像信号的形式转移到“模数转换器”上,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图像处理器上,处理成真正的图像,之后压缩存储到存储介质中。
  一:景物的反射光线经过镜头的会聚,在胶片上形成潜应影,这个潜影是光和胶片上的乳剂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再经过显影和定影处理就形成了影像。摄象头的数码影像和胶片成像原理不同,是经过镜头成像在CCD上,经过CCD的光电转换,生成视频信号,再经过显示屏电光转换,才生成图像。
  照相机的主要部件是一组透镜。他们相当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二倍时能在底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象。
  取一个玻璃杯,在杯中倒满清水,你看这个水杯中间厚,边缘薄,就是一个凸透镜
你从水杯的侧面通过水杯看物体,移动水杯或物体时,有时就会看到被放大的正立物体,有时会看到倒立的物体.实际上,这就是物体通过水杯所成的像
相机其实就是利用了
凸透镜
的成像原理。一个凸透镜,设焦距为f(凸透镜能汇聚光线,光线汇聚的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物距
(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u,那么,当u>2f时,在凸透镜的另一边,放置一个不透明物体,
物理学上
称之为
光屏
,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实物相同的像,但这个像是倒立并且缩小的。
相机就是这样的原理。
传统相机
前面会有一个凸透镜,就是我们说的镜头,这个凸透镜起到上面所说的作用。凸透镜的后面是暗室,暗室中放底片,底片上涂有感
光物质
。底片在暗室中,由于密封无光,所以不感光。当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快门打开,光经过凸透镜后进入暗室,在底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快门开合的速度很快,最快的达到二千分之一秒完成。
专业相机
还可以控制快门开合的时间,让底片曝光久一点,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由于照相机用的凸透镜焦距比较小,所以总能使被拍照物体在
二倍焦距
以外,底片上总能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傻瓜相机
、数码相机和专业相机又有不同之处。
傻瓜机
只有一个凸透镜,并且不能调
曝光时间
,什么都不用设置,名副其实是傻瓜都能用的相机。但这样的话就拍摄不出专业效果。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不同之处是,把底片换成了CCD。CCD是一种
电子元件
,当有光照射在上面时就能转换成电信号,当镜头把物体成像在CCD上面时,CCD就转换成电信号,一按快门就是把当前的相片保存下来。
专业相机一般也用底片,但其专业之处是在快门、光圈和镜头上。专业相机可控制快门的开合时间,使底片曝光久一点或
少一点
。光圈是控制外面的光进入暗室的强度,当外界光很强的时候,如果用傻瓜机拍摄,就会令相片很亮,以致看不清,但专业相机可以控制光圈使底片曝光强度减低。专业相机的镜头并不是单单的一个凸透镜,而是一组凸透镜,可以控制这些凸透镜的距离来调整焦距,总能使底片上的像最清晰。也可以在镜头上安装
广角镜

滤色镜
的仪器,广角镜使拍摄的范围更广,滤色镜使相片的颜色更好。例如,拍摄一张风景画,你想让底片中的绿色多一点,能有更浓烈的色彩效果,就在镜头上安装一个绿色的滤色镜,使更多的绿色光通过镜头。
上面所说的
小孔成像
不能应用于相机上也是不对的。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
,如果在一个不透明物体上戳一个孔,比这个孔大的物体反射的光就不能水平通过这个孔,而是物体上部的光往下穿过小孔,下部的光往上穿过小孔,在另一边放置一个光屏,就能得到一个倒立的像。所以,小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充当凸透镜。
照相机成像原理: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补充知识: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详述: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照相机的主要部分叫(镜头),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还有一些重要的装置,他们是(快门、光圈、感光元件:如胶片、CCD、CMOS)。
照相机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模型照相机的半透明纸相当于真照相机的(感光元件),当被‘拍摄’的人走近照相机时,半透明纸上的像(变大)。
照相时,控制曝光时间,一是用(光圈)控制进入镜头光的多少,二是用(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应用光学成像原理,通过照相镜头将被摄物体成像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将粗略地介绍摄影光学成像原理: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光线的传播及透镜成像原理。
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整个18世纪中,光的微粒流理论在光学中仍占优势,人们普遍认为光是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从点光源发出并以直线向四面八方辐射。19世纪初,以杨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为代表逐步发展成今天的波动光学体系。如今对光的本性认识是: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它同时具有波的性质和微粒(量子)的性质,但从整体来说,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们的混合物。
从本质上,讲光和一般无线电波并无区别,光和电磁波一样是横波,即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一个发光体就是电磁波的发射源,发光体发射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和水波波动产生的波浪向四周传播相似。强度最大或最小的两点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传播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一个周期就是一个质点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1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ν表示。经过1s振动传播的距离称为速度,用“v”表示。波长、频率、周期和速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v=λ/T ,ν=1/T,v=λν
由此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实际上光波只占整个电磁波波段的很小一部分。波长在400~700nm的电磁波能够为人眼所感觉,称为可见光,超过这个范围人眼就感觉不到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我们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光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完全相同的传播速度,数值是c=300,000km/s。
光既然是电磁波,研究光拇?ノ侍猓?Ω檬且桓霾ǘ??ノ侍猓??窃谏杓普障嗷?低芳捌渌?庋б瞧魇保?⒉话压饪醋魇堑绱挪ǎ??前压饪醋魇悄艽?ツ芰康募负蜗撸?凶龉庀摺9庠碅发光就是向四周发出无数条几何线,这无数条具有方向的几何线就叫做光线。这样在几何光学中研究光的传播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几何问题、数学问题,问题简化多了。
下面叙述几何光学的几个基本定律——光线的传播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即在均匀介质中光线为一直线。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如物体被光照射而成影,小孔成像等。光的直线传播引出了光线这个概念。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光的传播是独立的,当不同光线从不同方向通过介质某一点时,彼此互不影响。当两支光线会聚于空间某一点时,它的作用为简单的叠加。光线的这一性质,使被拍摄物体各点的光互不影响地进入照相镜头,在成像面上成像。
(3)光的反射定律 当光传播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就会改变传播方向,发生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指出:
①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分界面上光投射点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②人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入射光线与法线N的夹角记为入射角,用i表示;反射光线与法线N的夹角记为反射角,用α表示。则有i=α。光的反射现象还具有可逆性,假如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方向入射到界面上,那么它将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随着界面的不同,反射又可分为定向反射和漫反射。从一个方向入射到光亮、平整的镜子上的光线,入射点都落到同一平面上,其反射都向着同一方向,则称为定向反射。当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粗糙表面上时(如毛玻璃面等),由于粗糙面可以看成由许多角度不同的小平面组成,光线便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称为漫反射。但需注意在漫反射现象中,就每一条光线而言都还是遵循反射定律的。
光的反射,在照相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本身并不发光,但当光线从各个角度照射到人身上后,光线便可从各个角度有所反射。我们常利用反射光进行拍照,就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关于摄影的提问小知识

1. 摄影照片小知识
2. 摄影小知识软件
摄影照片小知识 1.照相的一些基本常识
摄影基本常识(一)——相机的分类相机问世至今约150周年,由於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已演变出许多种的类型,而想接触摄影就必须对这些相机有最起码的了解,以下便是依不同的分类法予已分类,大家可作为参考: (一)依观景器系统区分拍摄照片时,我们观看拍摄目标、范围的玻璃窗便是观景器 1.单眼反光观景器系统: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机观景器,它是利用镜头后面的反射镜将镜头所捕捉到的画面加以反射,再利用五口镜加以折射,使我们从观景器中看到 正立的影像! 2.透视观景器系统:它没有所谓的反射镜及五□镜,光线是直接经由观景器进入我们的眼 睛,再作较近距离的摄影时,底片成像的范围与观景器中的影像范围会有不同,既所谓的视差! 3.双眼反光观景器系统:此种相机拥有上下两个镜头,上面的镜头担任观景器的任务,下面的才是实际拍摄的镜头,此系统会因为上下镜头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视差! (二)依对焦系统区分 1.手动对焦: 对焦就一张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谓的对焦便是调整对焦环,透过观景器的预视,使影像清晰的成像於软片上。
若利用手调整对焦环来完成对 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机自动对焦,便称为手动对焦! 2.自动对焦: 而自动对焦的相机则是利用内置的马达来驱动调整对焦环,不需手动 ,但自动对焦的相机必须要配合自动对焦的镜头,才可发挥此项功能,若不习惯的话,则可利用相机上的自动 /手动的切换扭,变成手动。若是自动对焦的相机接上手动对焦的镜头时,便只能利用手动对焦。

目前较新型的电子式相机,不管单眼的相机或是双眼的傻瓜相机(无法更换镜头), 便是这类型的相机。而较老式的相机大多属於手动对焦。
(三)依相机使用的软片大小来区分: 1.使用35mm底片的相机 --- 135 相机 底片大小24mm x 36mm ,这是目前大众最常使用的底片。 2.使用布朗尼底片的相机 --- 120 相机 此种相机可装 3种不同大小的底片: ~ 57mm x 57mm ( 简称 6 x 6 ) ~ 56mm x 70mm ( 简称 6 x 7 ) ~ 60mm x 69mm ( 简称 6 x 9 ) 3.使用软片盒的相机 插盒式装片的相机有两种规格 --- 126 相机 --- 110 相机 4.使用特殊底片相机摄影基本常识(二)---镜头 最原始的相机是一个开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小圆孔 ,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线是散发的,通过小孔会继续散开,原本由点发出的光线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圆,影像便由许多的圆而不是点构成,自然不够清晰,於是发明了透镜来取代圆孔.单一凸透镜片是最简单的透镜,但仅比小圆孔还好一点,影像并不够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镜组合,使各片透镜的像差减到最小,就是现在所有相机普遍采用的复式镜头.在介绍镜头前,必须先解释一下〃焦距〃这个名词,就单式镜头而言,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复式镜头的焦距俗说是焦点与光圈位置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焦点与镜头后节点的距离,望远镜头的后节点远在最前镜片之前,广角镜头则在最后镜片之后,所以依镜头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别来介绍镜头: 1.标准焦距镜头:他的视角约50度,也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又称为标准镜头.一般初 学者多由标准镜头开始练习,待进步到标准镜头不够 用时再换其他镜头.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 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 焦距多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 的焦距越大. 2.广角镜头:因摄影角度广而得名,适用於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既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是焦距28mm,视角为72度.120相机的50,40mm的镜头便相当於35mm相机的35,28mm的镜头. 3.长焦距镜头:适於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且对动态主体对焦不易.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135-500称长焦距,500以上称超长焦距.120相机的150mm的镜头相当於35mm相机的105mm镜头.由於长焦距的镜头过於笨重,所以有望远镜头的设计,既在镜头后面加一负透镜,把镜头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较短的镜体获得镜体获得长焦距的效果. 4.反射式望远镜头:是另一种超望远镜头的设计,利用反射镜面来构成 影像,但因设计的关系无法装设光圈,仅能以快门来调整曝光. 5.巨像镜头(marco 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 镜头型式 焦距(mm) 摄影角度 鱼眼镜头 8 180 超广角镜头 15 110 20 94 24 84 广角镜头 28 74 35 62 标准镜头 50 46 中焦距镜头 85 28 105 23 135 18 长焦距镜头 200 12 400 6 超长焦距镜头 600 4 1200 2 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摄影基本常识 (三)---光圈照相机的镜头有一个控制透光量的装置,就叫光圈.光圈开的大,透光量便大;开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还不能完全描述作用於软片上的光线 强度,镜头与软片间的距离也有关系,也就是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距小光 圈离软片较近,光线的作用便较强.有一个名词--光圈系数,光圈系数是将 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f表示.例如有甲乙丙三镜头,甲镜头 的焦距为50mm,。
2.基本拍摄常识
1.曝光度越大,照片越亮,反之越小。就是说,如果环境比较暗,就要调高曝光度
2.光圈: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照,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也就是说,环境暗,要调大光圈。
3.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也就是说,物体运动越快,越需要快的快门。夜景要用慢速快门。
普通数码相机大多都是自动调节,少数的可以手动调节曝光。只有专业的相机才需要全部都手动调节,所以,你买了普通相机,不要担心,它会自动调节的,类似以前的傻瓜相机。
3.基本拍摄常识
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
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你买了普通相机,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照,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也就是说,要调大光圈.光圈: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
也就是说,物体运动越快。3。
夜景要用慢速快门。 普通数码相机大多都是自动调节,少数的可以手动调节曝光。
只有专业的相机才需要全部都手动调节,所以,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环境暗,越需要快的快门.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1.曝光度越大,照片越亮,反之越小。
就是说,如果环境比较暗,就要调高曝光度2。
4.有关摄影常识
摄影常识(一)、光线和暴光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
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
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 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
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
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
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
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
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采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
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三)景深 有时候可以看到一些照片的主体和背景都很清晰,也看到过只有主体清晰,而周围失焦的照片。
要产生这些效果,就要涉及到景深的问题。 当选择比较快的暴光速度时,通常我们需要采用比较大的光圈,这时景深就会比较短,相片的清晰范围会比较小,有些景象可能就会比较模糊;而如果把快门速度调慢,那么光圈可以调小,这时也有可能会使画面中默写杂乱的你不要的部分显现出来。
因此如何控制景深问题是摄影中的一个初步而又重要的技术。 概念 简单说,景深是相片景象的清晰范围。
理论上说,只有处于对焦平面的物体才是清晰的,但由于肉眼的辨别率,所以一般情况下焦平面前后的一些物体也会表现的很清晰。 景深的相关因素 1.镜头的焦距 镜头的焦距不同,景深就会产生不同。
长镜头可以产生比较短的景深效果,短镜头可以产生比较长的景深效果。 2.光圈 一般来说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3.镜头距离主体的距离 距离主体越近,那么景深就越短。反之亦然。
景深的范围 一般而言,如果使用不是很特殊的镜头,景深的范围可以包括对焦平面前方的1/3和后方的2/3的部分。 (四)构图 现代的高科技可以使对焦,测光,暴光完全由相机的电脑芯片控制,但只有构图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电脑在聪明也不能智能化到自己选择景色。
三分法原则 传统的构图原则,在美术上也是几百年的准则了。该原则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的中央。
在这个原则下,我门可以把一张相片分成上下和左右各三等分,然后把摄影的主体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例如当你要拍摄某个特写时,你可以把你最要表现的那部分(人物的眼睛、花朵的花蕊等)放在某个交叉点上。
如果是范围较大的风景照,可以把地平线或海平面置于上1/3或下1/3的位置,主要看你想要表现什么主题。 前景 如果照片的空白部分太多或者是背景的天空(海洋)的颜色不理想时,可以或减少背景的范围或在其中增加入前景。
1.一般而言,前景的表现总是比较清晰,尤其在拍摄建筑物时,通常使用比较清晰的前景,这时可以使用比较小的光圈和广角镜头。 而现在我们很流行表现一些花朵叶子昆虫等微距效果的相片,拍摄这些自然体时,很多时候都是虚化背景,其实也可以尝试虚化前景,使用大光圈和远距镜头来表现,会由意外的效果。
(可惜我现在不能贴图) 2.前景的选择往往是仁者见仁,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但一般来说,前景的选择不能太大,太美太亮丽。
5.摄影最基本的常识是什么
摄影常识概论
摄影是人们利用相机和感光材料作为工具,通过瞬间画面的抓取来表现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感受。摄影并不完全是相机的机器操作,它的成败关刍取决于人。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往往能展现作者的精神面貌,从某一独特的角度体现了摄景这一形式对人的要求。
摄景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由于它继承了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精华及本身所独具的瞬间性和纪实性等特点,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
瞬间性是指拍摄中的极其短暂的过程,甚至仅在1、4000秒内就可结束快门的启闭。在历史的长河中要凝固那极其短暂的美的瞬间,要求作者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和敏锐的观察力。摄影从混染的现实生活中摄取有限的画面,它不仅具有纪实性。且能从错综复杂的自然界中发现令人感兴趣的画面,是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概括。一幅好的作品应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只有当两者融为一体时,形式因其内容而更为充实,内容则因其形式而更趋完美。
总之,摄影作为造型艺术,是用有限的画面截取了无限的立体世界,是技术和艺术成功的结合。
6.摄影的基本常识是什么
一位好的摄影师,应具备的条件非常多。从丰富的知识和见识,到敏锐的观察力及勤快的工作与学习态度,以及待人的热诚等等。摄影本身是一种与思想情感交集的视觉艺术。摄影师手中的镜头就像画家手中的笔能接受主人的创作指令。至于如何启发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加以表现,这就是摄影师应努力的方向。
作为顾客,他们来拍照是想进行美的塑造,这正是婚纱摄影师的职责。顾客绝大多数是普通人,你不能要求他们十全十美,天下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同时,天下也没有十丑十陋的人,就是有,也可以将他塑造成一种独特的形象。常有顾客说:“我不上相”。其实并不是他不上相,而是没遇上好的摄影师,使他失去了信心。一个人什麽时候最美?是流露人性的真实与自然是最美。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容貌是无法选择的,但每个人都会有只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一面。依这份真实,摄影师应当用心灵和光、影、声音、气氛的配合来塑造被摄者真情流露的自然美。一、沟通技巧
要想拍出人性的自然美,拍摄前做到知己知彼。我建议摄影师拍前填写“沟通设计表”。记住,让顾客相信你是他真挚朋友。如果你不能说服某人某事,那是你的不足,因为你还没有找到将你的智慧传递出去的方法。要进行完美的沟通,以下三点需要勤记在心:
1、感谢他们给你的建议及填写沟通表、拍摄留档。
2、尊重他们的意见、建议、并作详细记录。
3、再同意他们的看法的同时,也希望他们的接受你的建议。
二、拍前准备
1、先看顾客一共几套衣服,什麽套系,拍几张,来构思要拍几种感觉。
2、设计拍摄思想,拍摄方法,构图、布光,推想拍摄过程,对所有拍摄的内容及结果作到胸有成竹
3、认真观察顾客脸型、体型设计拍摄风格
三、拍摄引导
好多顾客在拍照时,很是紧张、不配合,迟迟不能进入状态。为什麽?
1、拍摄时动作不适合顾客,我们建议由摄影师自己摆POSE,这样才能拍出你的感觉。
2、客人一般有两种:傲慢型,拘束型。
傲慢型——身份和品位可能高一些(多为高套系)。原因是他们对摄影师还不完全信任,对这样的客人摄影师切不可过于亲切。先要在刚进摄影棚时由助理亲切招呼,摄影师不动声色,给他一种更高的气势,并向助理排工作,让他感到摄影师的权威。等一切准备完毕后,摄影师要用加倍的亲切和热情去摆POSE。在每张拍前要用非常幽默的语言逗客人笑,等一组拍完后要接着讲:辛苦两位、表现很好、发挥出色、继续发挥、继续努力等鼓励性语言,由助理送出。摄影师要接着恢复高傲的气势,这样顾客会想——这真是大师。即增加了对你的信任又在以后的拍摄中更加配合。
拘束型——客人层次可能低一些(多为低套系)。原因是他们对这个环境还不适应,这样的客人摄影师应积极主动去与之交流,多说废话,放松他的紧张感。根据他的职业与他们交谈感兴趣的话题,在拍照时逗他们笑时用有关的话题,并更加的有耐心。这样他们进入状态后就更容易与你配合。
希望你早日能成为大师
7.摄影的一些常识和技巧
我是摄影专业的 如果你真想做摄影,首先得问问,你自己有没有独到的对美的认识 摄影是一刹间扑捉的影像 首相熟悉相机的功能,及每种功能所产生的效果 你得系统的学习,关于摄影的构图与灯光 构图和灯光太重要了,最好你有一定的艺术基础 掌握基本的构图与灯光后,出去多拍 在实践中掌握一些摄影的小技巧 多看好的摄影图片,这是必修的。
要有一定量的积累 多看好的摄影师的影像,然后可以自己去临摹布置那样的灯光拍摄 最重要的还的是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多看关于摄影美学的知识 可以在众多风格的摄影师中寻找一种你喜欢的风格, 如,商业摄影,艺术摄影,新闻摄影,专题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 选择好你自己要从事的风格后,在继续深发吧 这是我这些年系统的学习以及做摄影的经历~~。
8.10个摄影小技巧,你知道多少
捉住光芒光芒是最玄妙的把戏手,可以或许让作品画面产生出一种戏剧性的故事结果。
有阳光的地方总会有影子,影子还能突出图里人物的魂魄。学会留白操持须要留白,照相也须要留白。
偶尔候照片不悦目,就是拍摄到的杂质太多,只要画面一留白,去掉多余元素,便怎么拍都悦目了!发明细节为了契合照片主题,去捕捉一些小细节。你可以实验捕捉雨滴在亮的外貌形成反射的特写,在配景的搭配下,一张有力的照片就诞生了。
构图洁净这一点应用在构筑照相上简直再符合不外了,尤其是手机照相,为制止画面紊乱含糊,洁净的构图显得更为告急。应时应景不但好天得当照相,雨雪天也能拍出很美的照片。
阴天的时间光芒比力柔和,更轻易拍到都会中那些少见的、具有故事性的画面。融入人物人是很好的参照物,人物可以资助照片增长比例感,有了相比才气反应出构筑真正的巨细,并且看的也会产生自己也在场的感觉。
选择角度不要总用水平的视线去观察事物,仰面看看你的头顶上有什么,再低头看看你脚底的风物,只管拍出空间的延伸感大概纵深感。色彩纹理相比剧烈的色彩,总是可以或许在第一眼就牢牢捉住照相师的眼睛。
在发明剧烈相比的色彩元素之后,照相时就只拍摄色彩,纹理也是一样的原理。正方形构图正方形四边等长,给人从中央向外扩散的感觉,因而图片的稳固性和平衡性很强,最为得当拍摄对称的场景,特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央的时间。
9.简易摄影常识
首先,要熟悉仪器的功能,和你的相机有什么优点,在摄影的时候运用进去,既然是摄影就要专业一些,一定要看懂说明书。
其次,要自己用不同功能的不同效果(如:广口和普通有什么不同),这些是要自己多试的。
再,要知道一定的构图原理(如:同样的景色,从不同角度,广度照出来的就 不一样),常用的有三角型构图,S型构图,C字型构图等
然后就是要把色彩,光,等外界因数运用进去,也就是不要看见什么好看就照什么,一定要注意整体。
总之,摄影就是多尝试,我建议你买一些书籍来看看。
摄影小知识软件 1.一拍照就有答案的那款学习软件叫什么
学习宝。
1、学习宝是一款针对小、初、高中学生基于图像识别搜索技术的拍照答题软件。全面覆盖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九大科目,海量题库,名师资源匹配及同步教学,拥有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案设计系统及学习过程跟踪 。
2、学习宝主要功能:
(1)1对1直播辅导:名师随时在线,1对1个性化辅导课程,针对学生作业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
(2)云端错题本:依据你拍题的云端数据,轻松形成专属自己风格的错题本,错题轻松整理成册;
(3)一键拍题,秒回解答:对准题目拍摄上传,秒速返回答案详解
(4)听音频/看 白版讲解:自问答案仍有不懂,可通过音频、白板请求名师讲解;
(5)习题讲解:名师精出习题集、讲解宝典,更有历年高考押题宝典,样样精品让你想学停不下来;
(6)海量题库:初高中语文数学英语各科目全有覆盖;
(7)音频全新上线。新增音频功能,模拟家教火力全开;
(8)听名师讲解,做超级难题。海量题库。学习宝拥有强大的题库宝藏,各式各样的难题秒拍即得答案;
(9)不服,来辩。拍照答题。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拿手机轻轻一拍,上传题目,即刻有答案详解。免费做你随时随地的家教老师;
(10)秒速答题。百拍百中,想象不到的1s即得答案的拍题体验,尽在学习宝。学习宝精心为你挑选同一知识点涵盖的习题,常练常新,轻松备考 。
3、学习宝是一款主要针对中学生和高中生的学习软件。遇到不会解答的问题,只需用手机拍照上传图片,云端即可自动识别并马上返回答题思路及答案,前后不过3秒。如果看不懂,还可以在线找人解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基本拍摄常识
1.曝光度越大,照片越亮,反之越小。就是说,如果环境比较暗,就要调高曝光度
2.光圈: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照,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也就是说,环境暗,要调大光圈。
3.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也就是说,物体运动越快,越需要快的快门。夜景要用慢速快门。
普通数码相机大多都是自动调节,少数的可以手动调节曝光。只有专业的相机才需要全部都手动调节,所以,你买了普通相机,不要担心,它会自动调节的,类似以前的傻瓜相机。
3.懂摄影的进 我有一些摄影常识问题
首先 镜头大体分为广角镜头 微距镜头 还有标头 如果是初学者 建议买一个35——105之间的就可以
关于曝光 就要学习光圈和快门的应用与配合 单就正常曝光的照片来说 光圈小 快门时间要放长 光圈大快门时间相应就短 也就是控制相机光圈的进光量 这里要给你说明光圈大小与光圈f值大小是不一样的 光圈大对应的光圈f值小 光圈小对应的光圈f值就大 二者成反比 光圈大小和景深大小也是密不可分的 光圈大景深小 光圈小景深大 但对于光圈f值来讲 f值越大 景深越大 f值越小 景深越小
其次要拍摄对比鲜明 意境美的照片不单单是一台单反所能做到的 你应该学习一下如何用光 如何构图 摄影就是用光作画 当然好的照片与后期也是分不开的 你可以学习一下后期制作 在网上都有关于photoshop 的教程 还有一些知名的摄影网站 博客 有事没事进去转转 看看 熏陶一下 。。
好了 祝你好运 欢迎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