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人民币ppt课件大班,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6 22:16:04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认识人民币》

【 #课件# 导语】数学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要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让听课者回味无穷。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认识人民币》,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 篇二 】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初步了解并尝试人民币面值换算的方法,并知道有不同的面值面价。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面值为(10元、5元、2元、1元)的人民币。
  难点:培养孩子尝试用人民币的面值换算方法。
  活动准备
  1、桌子(当货架)、各类商品、各类水果、蔬菜、玩具车、玩具卡片(带有标价)。
  2、玩具人民币(10元、5元、2元、1元)若干张。
  活动过程
  1、认识10以内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
  (1)这是什么呀?你们认识它们吗?。
  (2)你们知道这些线共同的名称吗?
  2、游戏“小小储蓄员”,初步了解并尝试人民币面值换算的方法,并知道不同的面价面值。
  教师依次出示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引导幼儿用桌子上盘中的人民币(幼儿操作盘中有若1元、2元、5元的人民币)进行正确兑换。
  3、游戏“儿童超市”购物初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和等价物品的交换。
  (1)拿多张钱来买一样东西。
  (2)拿一张钱来买多样东西。
  4、教师小结。
  人们通常用钱来买东西,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裤子,吃的菜等等;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没有钱,我们都难以生活下去。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继续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2、让家长带孩子一起购物,并提供独立购买简单物品的能力。
  课后通过孩子不断地练习,进一步了解到人民币的用处,同时体会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认识人民币》

【 #课件# 导语】幼儿园课件对大家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我们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这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做有目的性了,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认识人民币》,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 篇二 】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初步了解并尝试人民币面值换算的方法,并知道有不同的面值面价。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面值为(10元、5元、2元、1元)的人民币。
  难点:培养孩子尝试用人民币的面值换算方法。
  活动准备
  1、桌子(当货架)、各类商品、各类水果、蔬菜、玩具车、玩具卡片(带有标价)。
  2、玩具人民币(10元、5元、2元、1元)若干张。
  活动过程
  1、认识10以内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
  (1)这是什么呀?你们认识它们吗?。
  (2)你们知道这些线共同的名称吗?
  2、游戏“小小储蓄员”,初步了解并尝试人民币面值换算的方法,并知道不同的面价面值。
  教师依次出示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引导幼儿用桌子上盘中的人民币(幼儿操作盘中有若1元、2元、5元的人民币)进行正确兑换。
  3、游戏“儿童超市”购物初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和等价物品的交换。
  (1)拿多张钱来买一样东西。
  (2)拿一张钱来买多样东西。
  4、教师小结。
  人们通常用钱来买东西,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裤子,吃的菜等等;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没有钱,我们都难以生活下去。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继续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2、让家长带孩子一起购物,并提供独立购买简单物品的能力。
  课后通过孩子不断地练习,进一步了解到人民币的用处,同时体会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认识人民币大班ppt

制作认识人民币大班PPT的方法如下:
1、确定主题:首先,我们需要确定PPT的主题,即“认识人民币”。收集素材:在制作PPT之前,我们需要收集一些关于人民币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可以从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取。
2、设计PPT模板:为了使PPT更具吸引力,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洁大方的PPT模板。可以选择一种颜色作为主色调,如红色,因为人民币的主色调是红色。
3、制作内容页:根据收集到的素材,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内容页,如人民币的历史、面额、防伪特征等。每一页PPT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便于观众理解。
4、添加动画效果:为了使PPT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为部分内容添加动画效果。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动画,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5、检查并修改:在完成PPT制作后,我们需要检查并修改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确保PPT的质量。排练演讲:在正式演讲之前,我们需要多次排练,熟悉PPT的内容和顺序,以便在演讲时能够流畅地进行。
制作PPT的作用
1、信息传递:PPT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向观众展示和解释复杂的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元素,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增强记忆:研究表明,人们对听到的信息的记忆往往不如看到的信息。PPT中的文字、图片和动画等元素可以刺激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从而加深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3、提高演讲效果:一个好的PPT可以为演讲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思想。通过使用PPT,演讲者可以更自信地站在台上,更有条理地阐述观点,从而提高演讲的效果。
4、激发兴趣:PPT中的视觉效果和动画效果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对于教育、培训和商业演示等领域尤为重要,因为吸引观众的兴趣是成功传达信息的关键。
5、促进互动:PPT可以作为一种互动工具,帮助演讲者与观众建立联系。通过设置问题、投票和讨论等环节,演讲者可以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反馈,从而调整演讲内容和方法,提高演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6、方便记录和分享:PPT可以作为演讲内容的记录和分享工具。演讲者可以将PPT保存为电子文件,方便日后查阅和修改;同时,也可以将PPT发送给其他人,让他们了解演讲的内容和观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欢迎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课件大全

【 《世界建筑奇观》 】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建筑风格的美。
  2.初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筑的特色。
  二、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筑的特色。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世界建筑奇观》。
  2.挂图:《世界建筑奇观》。
  3.教学电子资源:《世界建筑奇观》。
  四、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交流见过的有特色的房子,说出这些房子的特点。
  1.我们住在什么城市,这个城市里的房子有什么特色?
  2.外出旅行时你还见过什么有特色的房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和挂图,欣赏不同建筑的美。
  1.请幼儿分组自由讨论
  你们知道这些建筑物在哪里吗,他们看上去怎么样?为什么我们称这些建筑物是奇观,你喜欢哪个建筑,为什么?
  2.请每组派一名幼儿讲述他们的讨论结果,教师给予必要的补充说明。
  (三)展示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帮助幼儿感受不同建筑风格的美。
  1.先请幼儿尝试自主对图片进行分类。
  你觉得这些图片里的房子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你要把它们分成一类?
  2.教师根据不同风格将其分类,然后进行简单的讲解。
  3.请幼儿尝试在幼儿用书中找到可以归入以上四类的建筑。
  书中有没有一些建筑也可以归入其中,是哪幅呢,为什么不认为他们是一家,
  (四)请幼儿活动结束后继续搜集世界各地有特色房子的图片,并将它们带到幼儿园里与大家分享。
  
【 《认识人民币》 】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1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一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 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①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②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①请小朋友2个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营业员,一人做顾客。
  ②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一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习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习的兴趣,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和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1号信封(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各一张),2号信封(5角、2分、5分的纸币硬币各一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 (媒体播放情境)谈话:星期天,小芳和几个同学去商店买学习用品,买学习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 谈话: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们国家
  买东西通常要用人民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 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 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谈话: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媒体出示)请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认一认。(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2)提问: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交流)
  (3)谈话: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几类,你可以怎样分?请小组同学一起分分看,想想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分法。)
  (4)提问: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
  (5)说明: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将人民币分成用纸做的纸币和用金属做的硬币。
  (6)师问:如果分成三类,又可以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师随即板书:1元(壹圆)、1角(壹角)、1分(壹分))
  (7)说明:这种分法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在元、角、分下面加着重号。)请组长把这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币都放进盒子里。
  (8)谈话:生活中你用1元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角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分钱能买到一小块橡皮吗?(指名回答)说明:在元、角、分这三个单位中元最大,分最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情境图)谈话:下面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们去文具柜台前看看,你能看到哪些商品的价格呢?(指名交流)
  (2)(媒体播放: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提问:小明想买什么?(指名回答)他说什么?你们觉得可以吗?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提问:用10角可以买到1元的练习本吗?为什么呢?(指名交流,说明理由。)
  (4)谈话: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媒体出示元角换算图,生边看边一角一角地数。)问:1元=( )角(生齐答后板书:1元=(10)角)
  (5)谈话: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提问:1角等于几分?(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吗?(生答)谈话:下面让我们一分一分地数数看。(媒体出示分角换算图)
  (7)揭示:1角等于几分?(生齐答后板书:1角=(10)分)
  (8)(及时反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元、角、分虽然是不同的单位,但它们之间却是有关系的,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记得牢不牢。(出示换算练习)
  3、认识5角、5分、2分的人民币。
  (1)谈话:为了使用方便,国家除了发行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外,还发行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请各小组的组长拿出2号信封,取
  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成员一起认一认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
  (2)谈话: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认认看,其他同学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媒体出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指名交流。)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组长把这些人民币也放进盒子里。
  4、教学“试一试”,加深对人民币单位进率的认识。
  (1)(出示“试一试”第1题)谈话:老师想知道 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角的人民币举起来。
  (2)交流:你们拿了几张5角?(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出示“试一试”第2题)谈话:几枚5分的人民币可以换成1枚1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分的人民币举起来。
  (4)交流:你们拿了几枚5分?(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三、 组织练习,深化认知。
  谈话:让我们带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提问: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正好可以买到什么物品?(指名交流并连线)
  (3)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国徽,象征着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随便揉搓,要爱护人民币。
  2、 想想做做第2题
  (1)(媒体出示第1小题)提问:这张图什么意思?一共有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2)(媒体出示第2小题)提问:这张图又是什么意思呢?一共是几元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3、 想想做做第4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图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指名交流)
  (2)问: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为什么?(指名交流)
  (3)问:还可以买哪两样商品?(指名交流)
  4、 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小明要给外地的哥哥写信,来到邮局,告诉叔叔(买1元2角邮票。)媒体出示问题:可以怎样付1元2角?
  (2)谈话:小组讨论拿出1元2角可以怎么拿?比比哪个组的拿法多。(小组活动后交流拿法并板书。)
  6、拓展练习
  谈话: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图案和颜色都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找准人民币上的关键地方,认一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比比谁的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一、 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
  (一)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二)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三)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四、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五、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换算,会简单的使用人民币购物,同时,也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
  1、认识十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用途、准确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感受自助购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1元、5元、10元人民币若干张、PPT、手工小火车、手工超市部分商品、小猪佩奇和乔治手偶。
  活动导入 :
  (一)手偶导入
  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山羊爷爷拔草,他们两个通过劳动赚了钱,就拿着钱高兴的向超市跑去。快到超市门口了,它们却想不起来他们的钱都是多少元了,焦急的它们赶忙跑去问老师。
  (二)以变魔术的形式分别出示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让幼儿认识。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元、5元、10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用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四)卡片与人民币对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列数字小火车,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帮这些人民币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五)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一些东西,我可以怎样付账呢?
  师:1个包包5元钱,怎样来付钱呢?
  幼儿讨论:(可以付一张5,还可以付5张1元)
  师:一根棒棒糖2元钱3根棒棒糖,多少钱?怎样来付账呢?
  幼儿讨论:(1张5元1张1元,可以付6张一元)
  (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它们的妈妈买东西吧!
  活动延伸:周末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逛超市付账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简单结算。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篇1   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 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
  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
  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人民币”,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教材首先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出新课,接着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为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解决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购物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购物。
  为了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我将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些商品实物,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
  围绕教学目标,我将分三大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很喜欢卡通动物和人物,所以我借助多媒体展示米老鼠开文具店的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感知购物需要人民币,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第二环节 观察操作,认识人民币。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依据这一理念,结合学生对人民币已有的一些认识,我把教材中1元、1角、1分和5角、5分、2角、2分的认识融合在一起,这一环节我将分2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我借助多媒体出示米老鼠文具店的商品及价格,让一名学生扮演文具店的营业员,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各种文具的价格,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收集信息的习惯。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辨认课前准备的人民币中哪些已经认识,再全班交流,在学生指认时配以课件同时出现。学生介绍后我进行适当的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这样设计既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又使学生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辨识作铺垫。接着,我创设米老鼠开始营业的情境,借助多媒体出示一道连线题,让学生把物品与它相应的价钱用线连起来,以此来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第二层次,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我继续借助多媒体创设米老鼠邀请小朋友去文具店购物的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进行付币活动。当学生选购价值1元的物品时,启发学生想出不同的付币方法,进行全班交流,从而得出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得到1角=10分。这样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获取新知,使元、角、分的进率关系能自然、顺利地建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巩固提高对人民币的认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回归生活。为了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
  1、创设米老鼠要和我们换币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先按要求把1元分别换成5角和2角的.人民币,再把5角换成其他的人民币,最后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换币活动。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
  2、我继续借助媒体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组织学生猜一猜米老鼠手中可能有哪三枚硬币,一共有多少钱,这样设计把书中的习题融合到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学会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面值种类不同的人民币可以组成不同币值的钱数,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初步的创新意识。
  3、创设米老鼠邀请我们去商店购物的情境,组织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模拟购物活动。
  (1)每组选一名学生戴好米老鼠的头饰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每人用1元钱买1件商品进行付币找币活动,学生进行活动后再全班交流购物的经过。这一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
  (2)各组更换一名售货员进行第二次购物活动,要求学生用1元钱买2件或2件以上商品,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经过。通过这两个不同层次的购物活动让学生体会并解决在实际购物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开展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付币、换币、找币等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给与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更主动的自己去发现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
  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国徽。)
  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
  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放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播放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
  【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总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作者工作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师范附小)
  评析(谢文霞)
  聪聪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灵。它们扮演的角色是:遇到难题让学生帮助(以达到激趣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达到解困的目的)。整节课上以这两个小精灵为主线,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
  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钱袋,钱袋中有收集的各种元币(10元、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认识之后便是会使用人民币,体现它的社会价值。首先,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在课前,教师拍摄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其次,让学生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最后,“小小超市”活动,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用钱买过物品后,售货员阿姨找回相应的钱数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活动一开始,学生就情绪高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此学到了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活动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活动反思:
  一、课件下载修改使用的问题
  因为自己的技术水平有限,平时讲课使用的课件,我一般都是从网上下载后,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认识加以修改,让这个课件能为我所用,适合我用。以前都是这样修改,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与纰漏。谁曾这次竟然非常麻烦,我也是先下载了一个课件后,因为白天在学校里学校班级的事情太多,没有大空修改,于是上周四下午下班后我没有回家,从下午5点多一直修改到晚上9点多,全部修改完后我保存好后,还想再欣赏一下自己一晚上的劳动成果,谁知再次打开课件后,所有我修改后页面上的图片,全部都变成了红红的大大的×号,我着急得不得了,后来经过自己研究询问同事,得知这个课件原来有安全警告,禁止一切外来图片的使用,而且我做完的都没办法恢复了。第二天晚上,我只好再次加班到夜里9点,重新自己再制作课件。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下载课件后,一定要先好好研究一番,再确定如何使用、修改。
  二、老师们提到的一些建议如下:
  1.课本上创设情境的环节,是出示了三张小朋友购物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钱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没有利用这个情境图,而是利用我班的孩子经常喊的一句加油口号“加油努力,一切为了人民币”,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大声齐喊这句口号,我的想法是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能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评课时老师提到这句口号平时学生喊着玩就罢了,不能拿到课堂上使用,因为毕竟这句话的价值观有偏颇,人不能只一切“向钱看”,我感觉有道理。
  2.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辨认人民币,还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节约用钱的教育等等需,所以教学内容也不少,老师们建议可以把前面的节约用钱简单一提,把欣赏节约用钱的名言警句可以视时间,放到后面拓展补充。
  3.小组讨论交流认识钱币后,让学生汇报有哪些辨认标志的时候,老师么建议可以找学生在前面带着同学们一起找,下面的学生在自己的'钱上也指一指,这样印象更深刻。
  小百科: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2    设计背景
  那天不轻易地发现有个小朋友手中拿着撕成两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币,我问他去哪得,他说某某小朋友说不要了,撕了扔地上,他捡来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难道对钱没有概念吗?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民币
  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
  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
  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
   延伸活动
  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2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