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五铢钱现在值多少钱,西汉五铢钱市场价格是多少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1 07:46:30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汉五铢,古币钱多个钱一个?

汉五铢,古币钱多个钱一个?这个要看品相,是否是雕母,好的话一枚4万左右
五铢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先后有10多个王朝和政权、20多个帝王铸行过五铢钱。汉朝西汉元狩五年,五铢钱率先在中原发行,至唐武德四年隋五铢废除,五铢钱历经沧桑700多年。
应答时间:2020-10-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汉五株古钱币,的价钱应该根据他的年代,贵的会价值几千,便宜的几十
汉代五珠铢花钱市场价格1万~1万8,汉五铢分很多种,级别不同价格也不同,也有200~500元的,你没有图片 不能给你准确价格,可以关注我发图给你看价格。

五铢钱值多少钱

五铢钱版别比较多,且存世量较多,
具体值多少钱应根据品相和珍稀程度而定
现在市价在5--10元之间
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在20元左右;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望采纳,谢谢
要看是什么五铢,版本太多。铜的最贵的两个字的五铢就是北周五铢与南朝梁的双柱五铢、四柱五铢,上百元,其余如西汉武帝上林三官五铢、普通郡国五铢、昭帝五铢、元帝五铢、宣帝五铢、成帝五铢市场价看品相,几元到十几元,两汉之间有几种比较少的五铢,除了更始五铢较多,其他如泾阳五铢、孟村五铢、阳泉式五铢都很少,但价格不贵,100元到150左右。东汉的除了四出五铢与带有记号的五铢以外,都在几元钱,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五铢钱品种更多,有蜀五铢,正常价100以内,品差的几十元。还有曹叡的五铢,几元钱。东晋有沈郎五铢,普品30以内,南北朝的南齐有南齐五铢,陈五铢都几十元,此外北朝的还有永平五铢20左右,隋朝的五铢曲笔版还算贵一点,大几十元到100过一点,普品隋五铢几元到十几元

汉代五铢钱值多少钱?

您的问题,汉代五铢钱,常见版式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在20元左右;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汉代五株普通的也不是很值钱~几十块钱的东西~
隋朝的就更不值钱了一两块钱到处都是 希望对你有帮助
普通品,目前价格在5-10元;魏五铢、隋五铢约300元左右,视品相而定。 汉代“五铢”钱币,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铸造的。汉初承袭秦朝制度,采取金铜并用,使用秦朝的“半两”钱币。后因秦钱太重,携带不便,汉高祖曾铸“榆荚半两”。公元前186年即吕后二年肘,又改铸“八铢”钱、“五分”钱;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改铸“四铢”钱,但钱面都仍书“半两”。至汉武帝后,改铸“五铢”钱,钱面才铸为“五铢”。
“五”是数量,“铢”是重量。
汉“五铢”钱,铜质,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孔,属我国古代圜币系统。外圆,中间有方孔,称为“钱圜函方”。古代以此铸币含有“天圆地方”之意。
汉“五铢”钱通行后,史家评论为:“钱币轻重适中,便于使用。”继西汉后,东汉亦铸“五铢”。汉“五铢”钱币,从汉武帝元狩五年起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通行于全国达700年之久,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主要的货币。
在新疆境内东疆和南疆地区发现了大量汉代“五铢”钱币,主要的地区有:哈密、罗布泊、民丰、于田、和田、焉耆、库车等。近年来在和田县的买力克阿瓦提遗址的沙层地表下1.2米深处,发现了西汉“五铢”钱币的窖藏,钱币储藏在一口赭红色陶质大缸中。此缸口径有26厘米,腹径为56厘米,通高也为56厘米。出土时,钱币大部分已锈黏成块状,全部钱币重约45公斤。一枚西汉“五铢”钱币,其重量约为3.8克。以此计算,总数可达到1.184万枚左右,数量之大,着实惊人。
引人注意的是,西汉“五铢”钱币发现的地点,基本上都沿着早期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线。因此,这充分说明西汉以来,古代新疆和内地已有了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在进行商业贸易中,已经使用了全国统一的钱币。这也是新疆自汉朝以来正式归属于祖国版图这一历史的有力见证。

汉朝的五铢钱现在值多少钱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又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仅是“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五铢钱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定,钱文“五铢”从此启用。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
汉五铢使用时间长,出土量、存世量很大,品种多,一般的汉五铢价格只有一、两元左右。但特殊版本的,如四出五铢、左右读的,而不是右左读的五铢,价格要上百元了。再有就是汉朝之后的魏五铢、隋五铢,那价格就比汉五铢高多了
普通版的汉代五铢,存世量极大,市场价2元左右。除非有传形,就是左右读的,而不是右左读的,价格要上百元了。如果不是汉代五铢,比如是魏五铢、隋五铢,那价格就比汉五铢高多了
汉朝的五铢钱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大部分都是古董,因此价格难以确定。
根据市场行情和收藏价值,一些古董级别的汉朝五铢钱可以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而一些普通的五铢钱则可能只值几十元或几百元。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古董的五铢钱价格通常会因市场供需关系、品相、保存情况、历史价值等因素而有所波动,因此具体价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3元左右. (相关资料) 西汉五铢 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铢钱,重如其文。这是恢复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个措施。但是由于三铢钱与四钱重的半两钱等价使用,于是又导致盗铸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废三铢钱,行用半两钱”。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从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还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又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仅是“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五铢钱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定,钱文“五铢”从此启用。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 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过度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来糊口;或者是铤而走险,加入私铸行列,期图赚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铸而死亡的近万人,而私斗殒命的、畏罪自杀的都无法计算,可见问题非常严重。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三铢钱覆辙的现象。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汉武帝收回铸币权以后,由汉武帝中央政府统一铸钱。三官五铢就是这个时候铸造的。该钱制作精美,边郭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为钱中楷模。三官指钟官、辨铜、均输(技巧),统指政府铸钱的机构。中央为推广均输法,新设水衙都尉一官,在长安上林苑办公。上林苑是政府铸钱的机构,是汉初在原秦代旧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有离宫70所,周围面积达300余里,包括现今的西安、周至和户县。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特点如下: 一、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收。“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二、钱型整齐,直径25-25.5毫米,穿直径约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四、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 五、记号有穿上横和下半星两种。 六、三官五铢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先进,多为铜范或制作极精细的泥范所造。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西汉时期五铢钱基本特征。上林三官五铢是西汉五铢钱中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洛阳烧沟和洛阳西郊先后发掘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铸币,上林三官五铢在两处汉墓中都有出土。 钱币业务由三官署统一办理,有许多好处:第一、使钱币标准化,规律化;第二、提高铸钱技术水准;第三、增加了生产量;第四、有效防止私铸;第五、容易控制发行。 三官钱初期重量超过五铢,制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铸钱技术采用铜范法,铸出的钱币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绝对合乎标准,铸出的钱边缘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齐,故有“赤仄钱”之称。新钱铸成后,政府用以收兑郡国钱,一枚兑劣钱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钱已经大部分收回,后明令禁止郡国钱永不许流通。 五铢发行三十一年后,汉武帝崩殂。在此期间,铸成的钱数量很多,钱的范式也有变化。比如文字的大小、书法结构都有出入,至于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横、星月文、四决文等可能是炉别的标志。 西汉昭帝年间(公元前86年-前74年),一切以谨慎守成为主,对外战争大致已结束,对内则鼓励生产,经济状况比武帝末年还要好。昭帝五铢大小和武帝时三官五铢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铢轻,一般又比宣帝五铢略重。从书法上看,钱文“五”字变化较大,一般字形瘦长,“五”字两边交笔已变弯曲,两股末端有明显的收敛,上下横有的较长而接于外郭;“铢”字“朱”字头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显低于“朱”字。面文外郭较高窄,但比郡国五铢及三官五铢略低,有穿上一横或穿下半星记号。铜色深红,铸造技术比三官钱略显粗糙。 继昭帝之后,宣帝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前49年),吏治清明,四海无事,国泰民安,物阜年丰,是西汉的黄金时期。同时国际贸易也很发达,也是西汉的最高峰。因此年年铸钱,很快发行出去,又很快回流到国库中来。宣帝末年,库中存钱八十多亿。宣帝五铢是汉宣帝在位期间铸行的。该钱铜质、形制、书体、铸造均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钱文笔画挺拔,给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笔弯曲,上下横画超出交笔末端外,“铢”字的“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于“朱”字。此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该钱的外郭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钱直径有2.5和2.6毫米两种,最常见的郭厚1.5厘米,穿宽10厘米,重3.5克左右,面郭约厚1.5-2厘米。在两汉五铢中这种钱的面郭最宽。其形制整齐,肉面光洁,钱内外郭略高于钱肉,薄厚一致。宣帝铸钱以工整敦厚著称,在西汉钱中地位极高。 小五铢约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铸,俗称“鸡目钱”、“鹅眼钱”,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汉钱币中,有汉代文献记载的小型五铢钱,这种钱及钱范出自西汉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其中,汉宣帝杜陵一号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确切纪年的一例。 小五铢面文“五铢”,铸造精美,面有周郭,无好郭,背侧肉好,周郭俱备,文字清晰。钱直径在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钱文书体亦与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区别。“五”字交股有的较直,有的略弯,也有的弯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横画如三官钱式,也有如五铢最常见的面内无郭的一种。这说明小五铢并非一朝所铸,也同普通五铢一样,分别铸造于武帝以后的西汉各个时期。就出土情况,尤其是从汉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况看,小五铢是成串地乱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间,说明这是冥钱而非行用钱。 剪轮五铢钱又称“磨郭五铢”、“剪郭五铢”。武帝初铸五铢时“周郭其质”,以防止奸民从钱背面磨铜取熔。可是西汉后期竟出现另一种磨边的剪轮五铢,是一种用普通五铢钱经磨鑢加工而减重的钱币。实际上这种五铢叫磨边五铢最为贴切。 西汉后期成帝、哀帝之世,社会矛盾尖锐,灾荒相继,币制也随之混乱,剪轮五铢就势此时开始出现的。 剪轮五铢是币制混乱时代的产物,洛阳烧沟及洛阳西部发掘的西汉墓中都有出土。 1980年,陕西省咸阳市土原下发现金质五铢一枚,钱直径2.6厘米,厚0.2毫米,重9克,面背均有郭,正面外郭较背部稍宽,面穿方正,上有横画。“五铢”二字小篆阳文工整,“五”字交叉处弯曲,上下两横较长,“铢”字的“朱”字头方折,“金”字头呈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泽金黄,诚为罕见的稀世珍品。 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的隋五铢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

西汉五铢钱值钱吗?

西汉五铢钱铸造量巨大,目前存世量也不少,所以市价不高,品相一般的,每枚只值几元、十几元人民币。
大部分都不值钱,因为发行量太大,但是版别确很少,当然还是有一部分是值点钱的,比如说当时铸钱工匠们戏铸的钱如五五等还是值一点钱的,但是也不是太贵!

西汉五铢钱市场价格是多少

五铢钱种类很多:汉五铢,隋五铢```
最为普遍的是西汉的,价格在一两元。
四决五铢,穿形五铢,背面有文字的价格会高些``
西汉五铢钱品相好的市场价在5-8元左右,有钱纹饰的价就贵一些。如:下星价在30-50元左右,广穿长字上杠价在50、60元。

西汉上林五铢多少钱一个呢?

西汉从武帝至平帝共铸五铢钱280亿枚,使用300多年之久。其普通品目前定价仅1至3元.
一、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收。“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二、钱型整齐,直径25-25.5毫米,穿直径约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四、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
五、记号有穿上横和下半星两种。
六、三官五铢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西汉五铢钱值多少钱

3元左右. (相关资料) 西汉五铢 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铢钱,重如其文。这是恢复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个措施。但是由于三铢钱与四钱重的半两钱等价使用,于是又导致盗铸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废三铢钱,行用半两钱”。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从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还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又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仅是“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五铢钱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定,钱文“五铢”从此启用。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西汉时的五铢钱有郡国五铢、赤(侧)仄五铢、三官五铢、宣帝五铢以及小五铢,金五铢等等。 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过度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来糊口;或者是铤而走险,加入私铸行列,期图赚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铸而死亡的近万人,而私斗殒命的、畏罪自杀的都无法计算,可见问题非常严重。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三铢钱覆辙的现象。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汉武帝收回铸币权以后,由汉武帝中央政府统一铸钱。三官五铢就是这个时候铸造的。该钱制作精美,边郭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为钱中楷模。三官指钟官、辨铜、均输(技巧),统指政府铸钱的机构。中央为推广均输法,新设水衙都尉一官,在长安上林苑办公。上林苑是政府铸钱的机构,是汉初在原秦代旧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有离宫70所,周围面积达300余里,包括现今的西安、周至和户县。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特点如下: 一、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二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收。“铢”字“金”头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二、钱型整齐,直径25-25.5毫米,穿直径约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宽0.1-0.14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且深峻平整,连接钱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四、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 五、记号有穿上横和下半星两种。 六、三官五铢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在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先进,多为铜范或制作极精细的泥范所造。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西汉时期五铢钱基本特征。上林三官五铢是西汉五铢钱中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洛阳烧沟和洛阳西郊先后发掘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铸币,上林三官五铢在两处汉墓中都有出土。 钱币业务由三官署统一办理,有许多好处:第一、使钱币标准化,规律化;第二、提高铸钱技术水准;第三、增加了生产量;第四、有效防止私铸;第五、容易控制发行。 三官钱初期重量超过五铢,制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铸钱技术采用铜范法,铸出的钱币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绝对合乎标准,铸出的钱边缘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齐,故有“赤仄钱”之称。新钱铸成后,政府用以收兑郡国钱,一枚兑劣钱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钱已经大部分收回,后明令禁止郡国钱永不许流通。 五铢发行三十一年后,汉武帝崩殂。在此期间,铸成的钱数量很多,钱的范式也有变化。比如文字的大小、书法结构都有出入,至于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横、星月文、四决文等可能是炉别的标志。 西汉昭帝年间(公元前86年-前74年),一切以谨慎守成为主,对外战争大致已结束,对内则鼓励生产,经济状况比武帝末年还要好。昭帝五铢大小和武帝时三官五铢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铢轻,一般又比宣帝五铢略重。从书法上看,钱文“五”字变化较大,一般字形瘦长,“五”字两边交笔已变弯曲,两股末端有明显的收敛,上下横有的较长而接于外郭;“铢”字“朱”字头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显低于“朱”字。面文外郭较高窄,但比郡国五铢及三官五铢略低,有穿上一横或穿下半星记号。铜色深红,铸造技术比三官钱略显粗糙。 继昭帝之后,宣帝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前49年),吏治清明,四海无事,国泰民安,物阜年丰,是西汉的黄金时期。同时国际贸易也很发达,也是西汉的最高峰。因此年年铸钱,很快发行出去,又很快回流到国库中来。宣帝末年,库中存钱八十多亿。宣帝五铢是汉宣帝在位期间铸行的。该钱铜质、形制、书体、铸造均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钱文笔画挺拔,给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笔弯曲,上下横画超出交笔末端外,“铢”字的“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于“朱”字。此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该钱的外郭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钱直径有2.5和2.6毫米两种,最常见的郭厚1.5厘米,穿宽10厘米,重3.5克左右,面郭约厚1.5-2厘米。在两汉五铢中这种钱的面郭最宽。其形制整齐,肉面光洁,钱内外郭略高于钱肉,薄厚一致。宣帝铸钱以工整敦厚著称,在西汉钱中地位极高。 小五铢约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铸,俗称“鸡目钱”、“鹅眼钱”,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汉钱币中,有汉代文献记载的小型五铢钱,这种钱及钱范出自西汉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其中,汉宣帝杜陵一号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确切纪年的一例。 小五铢面文“五铢”,铸造精美,面有周郭,无好郭,背侧肉好,周郭俱备,文字清晰。钱直径在1.15-1.2厘米之间,重约0.62-0.65克。钱文书体亦与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区别。“五”字交股有的较直,有的略弯,也有的弯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横画如三官钱式,也有如五铢最常见的面内无郭的一种。这说明小五铢并非一朝所铸,也同普通五铢一样,分别铸造于武帝以后的西汉各个时期。就出土情况,尤其是从汉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况看,小五铢是成串地乱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间,说明这是冥钱而非行用钱。 剪轮五铢钱又称“磨郭五铢”、“剪郭五铢”。武帝初铸五铢时“周郭其质”,以防止奸民从钱背面磨铜取熔。可是西汉后期竟出现另一种磨边的剪轮五铢,是一种用普通五铢钱经磨鑢加工而减重的钱币。实际上这种五铢叫磨边五铢最为贴切。 西汉后期成帝、哀帝之世,社会矛盾尖锐,灾荒相继,币制也随之混乱,剪轮五铢就势此时开始出现的。 剪轮五铢是币制混乱时代的产物,洛阳烧沟及洛阳西部发掘的西汉墓中都有出土。 1980年,陕西省咸阳市土原下发现金质五铢一枚,钱直径2.6厘米,厚0.2毫米,重9克,面背均有郭,正面外郭较背部稍宽,面穿方正,上有横画。“五铢”二字小篆阳文工整,“五”字交叉处弯曲,上下两横较长,“铢”字的“朱”字头方折,“金”字头呈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泽金黄,诚为罕见的稀世珍品。 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的隋五铢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

汉朝一个五珠钱的购买力

西汉中期,一石粮食的价格一般为百余钱;好一点的住宅要万钱。较好的马一匹要万钱,一头牛要2-3千钱;一只羊在500-1000钱之间;一只狗价格在100钱左右(狗当时是作为肉食的)
一匹布(麻布)价格在300钱左右;一匹丝帛价格在500钱左右
一柄普通的剑要600-700钱
一斗普通的酒 数十钱
老百姓一顿寒酸的饭要十几个钱
到东汉以后,通货膨胀,五铢钱贬值,一石粮食要数百钱;在荒年甚至要二千钱一石。
在汉朝时期,一个五铢钱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3个1元硬币的购买力。在汉代稳定时期,每一石谷物的价格多在约十钱至五十钱之间,取其平均值三十钱来衡算,每枚硬币大约可购得1公斤的谷物。
请注意,货币的购买力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和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
  东汉后期,一枚五铢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角,一斛大米重16公斤,由此估算,大将军和三公每人所能领到的年终奖,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在10万元。而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枚五铢钱,折合成人民币不过7000元,领这一回年终奖,要超过他们一年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