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玩指南,花梨木的特点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9 01:29:49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2005版古玩指南有用吗

有用。2005版《古玩指南》选编了赵汝珍《古玩指南》系列中的书画、古画辨、法书真迹辨和油画部分的内容。书画爱好者、收藏鉴定人员、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及研究者均能从2005版《古玩指南》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赵茹珍的古玩指南哪个版本好

大全集。《古玩指南》可谓古玩业内首部系统理论著述,是六十年来不断被解读的经典文献,使您在了解古玩的源流、鉴定、辨伪及仿制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赵茹珍的古玩指南大全集版本好。《古玩指南大全集》是2010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民国赵汝珍。本书中汇编了清代著名古玩收藏家赵汝珍的两部经典著作进行白话翻译。

花梨木的特点是什么?

其木纹有若鬼面者,亦类狸斑。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木结花纹圆晕如钱,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丽。
中国古代对花榈木(即花梨木)就有较深的理解。《古玩指南》中就提到对花榈木的定义:“花梨为山梨木之总称,凡非皆本之梨木,其木质均极坚硬而色红,惟丝纹极粗。”
古籍《博物要览》中提到花榈木“花梨产交广溪涧,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器。”《广州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和‘花狸’。
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琼州志》中记载“花梨木产崖州、昌化、陵水。” 明代《西洋朝贡典录》中记载花榈木的种类,说“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
花榈木在中国应用的历史相当久远,早在唐朝时期,花榈木就被广泛的使用,用花榈木制作成的器物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唐朝著名的著作《本草拾遗》中记载:“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明朝的《格古要论》详细的描述了花榈木的产地和特性:“花梨木出男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
扩展资料:
生长分布:
喜温暖,但有一定的耐寒性。对光照的要求有较大的弹性,全光照或阴暗均能生长,但以明亮的散射光为宜。喜湿润土壤,忌干燥。
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越南亦有分布。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及南美、非洲。中国海南、云南及两广地区已有引种栽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榈木

简要总结红木文化的六个方面

《简要总结红木文化的六个方面》




红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


主要体现在如下六大方面:

一、工艺传承:包括目前的榫卯结构、人才传承等都说明这一点。

最早的记载来自《格古要论》,红木当时写作“铁力木”。《广西通志》谓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产于我国广东,木性坚硬而沉重,呈黑紫色。《南越笔记》载:“铁力木理甚坚致,质初黄,用之则黑。梨山中人以为薪,至吴楚间则重价购之。”因其料大,所以用之制大件家具较多。

在《古玩指南》第二十九章中,介绍红木说:“凡木之红色者均可谓之为红木。惟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在硬木当中,红木的木质仅次于紫檀,但红木产量大,得之较易,所以世人视红木不如紫檀贵重。




二、国际交流和贸易特性。

大面积采用红木用材始自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可知郑和带回大量红木用材。同时给沿海的很多地区提供了红木产业发展的基础。




三、艺术品的特性。

红木家具大多使用名贵珍惜木材制成,国际市场对完整保存至今的红木家具备加青睐。精湛巧妙的榫卯工艺,或精美华丽,或简洁流畅的雕刻工艺,以及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一直深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如:明晚期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成交人民币:23,575,000。




四、保值增值特性。

因其材料的稀缺性和工艺的坚守,使得红木家具的保值增值被人们所认可。如在清末民初,一件上好的红木家具可以换一套四合院。

红木原材生长期和成材周期非常漫长,对于几代人来说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国内的传统红木用材如黄花梨、酸枝基本已被开发殆尽,原料十分稀缺。加上近年来,东南亚各国严控木材出口,只有少量的木料补充,市场货源紧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红木的升值潜力巨大。

有数据显示,10年里黄花梨价格上涨800倍,大红酸枝则在两年内上涨了10倍之巨。至于红木新贵缅甸酸枝和花梨,也从去年下半年起上演了一轮过山车行情,大涨大落后,相比同期,上涨幅度也达到了100%左右。

虽然市场存在泡沫现象,但总体上来讲,红木家具的保值增值是公认的。




五、中国风的重要体现。

红木家具是中式家具装饰的其中一种,却频频被称为中式的典范。从明式家具、清式家具,到古典家具的统称,再到新古典家具的风行,以及现在新中式家具的广泛认可。都是因为红木家具迸发出来的气质有着浓浓的中国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目前在国际上看来,红木家具从制作到内在的文化,都映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

六、家文化和家国情怀特性。

中国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说明“家”与“国”的关系。“”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国天下。

而家的体现又在于家具的选用上。

特别是新中式家具进入市场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红木家具。这不得不说是传承的重要因素。





(引自“红木二代”)

经典的古玩书籍有哪些推荐?

选择此类书籍看您是属于专业从事这行业还是初步入门爱好了,入门的话推荐马未都的《马未都说收藏》其中陶瓷和杂项的我想适合你哦,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解释收藏品的,我个人觉得这由文化到文化产物的解读比较好!古玩小玩家/不惧水深恶水浑
马未都的书浅显易懂,适合入门级的人阅读。之后可以看看王世襄先生的书,写得很好。入门后可以找一些晚晴民国的书看,晚晴民国诸位大家玩古董的境界很高,当时的仿品也相对少(仿也是老仿了)。可以看看赵汝珍的《古玩指南》,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寂园叟的《陶雅》等。明月映我心文玩,还是古董,类别差别很多,一定要确切的说哪个领域!
马未都的书,当做普及看看即可,切记不可参照收藏!瓷器,玉器,木雕,青铜,等等,太多资料了,没法给你一一推荐!
首先建议题主你应该明确自己要学习哪个朝代,哪个类别的收藏知识,否则博杂不精,必受其害!举个例子,没别的意思:
近年来有一个收藏家相信很多人听过,马未都,此人是90年代活跃在沈阳中街的古玩商,零几年赶上央视推广收藏文化推出来的名人,近年出了不少书,此前辈之高绝在于,似乎无所不精,瓷器,家具,玉器,杂项等等,可是有一点发现没,他几乎没有在哪个领域有权威的话语权!!!我们对比另一位,霍满堂老先生,香港人,主要收藏品为明清的犀牛角制品,著作《中国犀牛角雕刻珍赏》,可以说,霍老先生在古代犀牛角制品的鉴赏能力,是世界认可的!第二位,孙瀛洲老先生,耿宝昌的授业恩师,我国瓷器的权威专家,已故,没有凌乱的著作,都是围绕瓷器展开论述,比如《谈哥汝二窑》,《瓷器变伪举例》是否发现,权威专家,可能没有太高的大众名气,但是其在自己专精的领域,绝对有备受肯定的理论知识,鉴定能力,他们不会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妄加评论,留下著作,以误导世人举这几个例子就是,首先题主要明确自己阅读此类书籍的目的,其次如果想深入研究,到底是对哪个时期,哪个类型的收藏品感兴趣,再去选择书籍。
楼主有点拖延症,书会陆续分享,衔接在下面介绍的书后。中国陶瓷、中国青铜器当当、亚马逊都有实体书大家就自己买吧,电子版就分享些买不到的了。是改问题了吗?很少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有点懵。玉器参考书如下,紫砂属于陶瓷类,砚台是器型,材质陶瓷,玉器,金属器都有,核桃属于文玩类另外,马未都的书属于普及类的畅销书,拓展一下知识面就行了,入门差了很多东西。
《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考文物专业人员时候,必读的基础书,通俗易懂,内行可以入门,外行粗度也不会生涩。掌握一些中国古代陶瓷的总体特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每一个年代按着种类来区分,图少,理论性比较强,实操性比较弱。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文物出版社出版,文物考试推荐参考书,虽然每年都考不了十分的题。此书应该和冯先铭的《中国陶瓷》放在一起,补充《中国陶瓷》少图的特点。此本着重于陶瓷的发展历史,比较简略。由于图多,阅读起来不乏味,而且权威。为无基础的人力荐。《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帝王与宫廷瓷器》,刘伟,紫禁城出版社,故宫出的,图片都是精美宫廷器,各朝各代的典型器,工艺最高器形。图片内行都必须看过,外行也有热闹看。

洛阳三彩的主要参考书目

1.《古陶珍宝唐三彩》 百花文艺出版社 阎存良著2、《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主(唐三彩)》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编辑委员会童依夫编著3、《厚重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李红军编著4、《鉴宝》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牛福忠编著5、《天下之中话洛阳》 军事谊文出版社李新社著6、《一条独特的陶瓷发展线》 三江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邢晓刚7、《从唐三彩到建筑陶胎琉璃》王卫文 南京艺术学院8、《中国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9、《古玩指南》 北京出版社 赵汝珍编著10、《中国瓷器收藏与鉴赏全书》 天津古籍出版社谢天宁编著11、《明清瓷器》湖南美术出版社 李宗扬编著

古人屋檐下悬挂的风铃叫什么?有什么意义?

风铃古称“铎”。
起源于中国古代占卜.也有人用它判断风向据记载,唐朝时,唐睿宗的儿子岐王在所住的宫中竹林里挂了很多玉片,岐王听玉片的碰撞声来判断风的方向,所以称“占风铎”。后来又传到日本。
赵汝珍先生在《古玩指南》中说:“〈三礼图〉云,铎(即铃)之匡以铜为之,木舌为木铎,金(金属)舌为金铎,其形略似钟,唯摇之作声而不搏击也。”
日本学者林谦三考证:“古印度风习,将铃铎之类与幢幡璎珞一起悬挂于佛寺塔庙,以为庄严之具”。
佛教传入中国后,铎便被悬挂在寺庙宝塔之檐上,成为风铃。
风铃古称“铎”。
起源于中国古代占卜.也有人用它判断风向据记载,唐朝时,唐睿宗的儿子岐王在所住的宫中竹林里挂了很多玉片,岐王听玉片的碰撞声来判断风的方向,所以称“占风铎”。后来又传到日本。
赵汝珍先生在《古玩指南》中说:“〈三礼图〉云,铎(即铃)之匡以铜为之,木舌为木铎,金(金属)舌为金铎,其形略似钟,唯摇之作声而不搏击也。”
日本学者林谦三考证:“古印度风习,将铃铎之类与幢幡璎珞一起悬挂于佛寺塔庙,以为庄严之具”。
佛教传入中国后,铎便被悬挂在寺庙宝塔之檐上,成为风铃。
风铃,一种铃。其可在风的吹动下,通过各个铃铛或其他物体的碰撞来发出声音。种类有很多,如日本风铃(日本の风铃)、八角风铃等。
有人认为其会招魂,不宜摆放,但是在亚洲的一些地区,人们认为风铃能带来好运,常用风铃来预测风水。尤其是在日本,风铃能发出令人愉快的清脆声音,因此人们在闷热潮湿的夏日就会把风铃挂在窗边,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中国15件最顶级国宝

中国15件最顶级国宝:兰亭集序、曾侯乙编钟、四羊方尊、战国和氏璧、富春山居图、五牛图、春秋越王勾践剑、商青铜神树、清明上河图、永乐大典、簪花仕女图、唐兽首玛瑙杯、夜明珠、大禹九鼎、商后母戊鼎。
1、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2、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钟上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3、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4、战国和氏璧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关于和氏璧,最著名的介绍处于典故典故完璧归赵,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后来和氏璧失传,其样貌也无从得知。
5、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该画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6、五牛图
《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品白麻纸,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在横卷上画了五条神态、性格、年龄各异的牛。
7、春秋越王勾践剑
春秋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8、商青铜神树
商青铜神树,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商青铜神树共有八棵。
9、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0、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该书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11、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
12、唐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玉器,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兽首玛瑙杯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做工精湛,选用极为罕见的缠丝玛瑙制成,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光鲜润泽。
13、夜明珠
《古玩指南》书称:若均追回以之还外债,足可富国也。所列制价及估价系当时之宝价,以后至宣统元年经中外古玩收藏家及珠宝商估计,所有价值均涨十倍。
14、大禹九鼎
九宝,大禹所铸九鼎的别称。出自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五熟釜书》:昔有黄三鼎﹐周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详九鼎。该物非常珍贵,具有收藏价值。
15、商后母戊鼎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请问相关和田玉的鉴赏知识

百度百科--和田玉,自己看看。
这个你可以到百度里搜啊!或是到关于珠宝论坛里应该会有的!
和田玉即软玉,俗称真玉。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英文名称为Nephrite。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4011)2。硬度为6~6.5,密度为2.96—3.17。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2003年10月底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工作结束,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你可搜索“御府和田玉”那里有大量和田玉知识供参考!
和田玉即软玉,俗称真玉。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英文名称为Nephrite。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4011)2。硬度为6~6.5,密度为2.96—3.17。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2003年10月底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工作结束,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你可搜索“御府和田玉”那里有大量和田玉知识供参考!
  1、和阗玉--玉材中的精英。
  玉器在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中之所以如此光辉璀璨,延绵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有质地优良、蕴藏丰富的玉材。玉材中的精英便是和阗玉。和阗玉是以产地和阗命名的,属软玉。以现代地质学观点来看,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世界范围内软玉品种单一,且多为碧玉,而和阗玉品种多,有世界罕见的白玉,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古人论玉为"首德次符",德指玉的质地及品性,符指玉的色泽。《古玩指南》作者赵汝珍综合前人学说指出玉以白色为上,黄色和碧色玉亦贵。按和阗玉产出情况,自古以来可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按颜色不同,分为白玉、青玉、墨玉和黄玉四类。和阗玉以白为美,白玉是和阗玉中的高档品。白玉又分为青白玉和羊脂玉,羊脂玉更是和阗玉中的极品。和阗玉除了享有历史上行业内的盛誉评价外,与其它玉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质地、光泽和颜色三个方面,具有质地温润、坚韧、细腻;呈脂肪光泽,滋润柔和;硬度高等特点。
  另外,和阗玉"敲之其声清远,绝而复起,徐徐方尽",其它玉种所不具备的。
  2、加工性能良好。
  和阗玉的加工主要根据玉质和玉色等进行精心设计,一般分为选料、设计、琢磨、抛光四个阶段。由于和阗玉所独有的质地特性,尤其是其韧性大的特点,使其在制作产品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施以细工工艺,使其形准,规矩、利落、流畅。因而,和阗玉加工性能良好,和阗玉的细部精加工是精美玉器的一个重要标志,用和阗玉制作薄胎,更能反映出玉器的天地造化之美。
  3、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在宝玉石界,和阗玉被公认为世界软玉之首,从古至今,几千年来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数量众多的艺术珍品。殷商的玉饰,周朝的礼器、秦朝的玉玺、汉朝的玉衣,唐代的玉莲花、宋朝的玉观音、元代的渎山大玉海、明朝的子冈牌、清代大禹治水图山子……这些稀世珍宝,无一不是大量采用和阗玉雕琢的艺术珍品,闪耀着动人的光芒。用和阗玉琢制的中国玉器被誉为"东方艺术",因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被视为最为耀眼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和阗玉的输出,早在6000多年前便形成一条"玉石之路",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仅有1600多年历史,作为这两条文化通衢上的重要驿站--玉门关,究其命名本源应是因和阗玉的缘故而命名的"玉石之路"的文化、政治、经济和历史意义毫不逊于"丝绸之路","玉石之路"的重要载体和阗玉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载体丝绸、瓷器一样,成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和文化媒介物,跨越着时空及地域的局限,联结着西域与中原、东方古国与西方世界,为中国内部自身、中国和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无法估量的历史和人文贡献。
  (二)和阗玉是中国玉文化精神财富的杰出代表。
  1、儒家文化对和阗玉的精神升华和文化创造。
  和阗玉之所以历久不衰,历久弥笃,除了其自身具备其它玉种不具备的物质属性和优势外,还有一个深刻原因,这就是附加于和阗玉之上的文化及精神价值。和阗玉是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的重要物质载体。由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故而儒家文化对玉文化的影响力最为深远和巨大。在殷商时期,玉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过程业已初步完成,和阗玉成为道德、习俗、神灵、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物。在道德方面,儒家学派为进一步宣传他们的学说,需要用一些物质的载体,故而总结了殷商时代开始使用和阗玉的经验,尤其注意到统治阶层喜爱和阗玉的感性经验,用儒家的道德观念去比附于和阗玉物理性质的各种特征,进行从物质到精神、感性到理性的理论创造,赋予玉以德行,即所谓玉?quot;"十一德"、"五德"之说。《礼记》中孔子赋予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此十一德,实乃儒家道德规范的大全。其相对应的是和阗玉的物质属性,如温润而泽、缜密而粟、清越以长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实际上指的是玉的色泽、纹理、质地、硬度、韧性五个特性。因此,有关玉德的儒家学说,均以和阗玉为依据,并始终以和阗玉为尊,为正宗。和阗玉因此成为君子德行操守的化身和社会道德的象征物,?quot;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润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同时,在宗教方面用玉制作礼仪祭祀之器,成为沟通世俗人间与祖先神灵的法物。在政治方面严格规定从天子到各级官吏的用玉要求,《周礼》中规定,"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壁。"这一切,为人们尊玉、崇玉、爱玉、敬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并直接影响到民间的广大基层群众视玉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最高标准,以及美的参照物,这可从成语中窥见一斑,如,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琼楼玉宇、亭亭玉立、玉洁冰清等。
  2、其他文化意识形态对和阗玉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文明及历史的进程中,长期以来儒、释、道三教并立。除儒教以外,其它两种宗教中的文化因素也加入了玉文化的建设和营造过程中。道教以玉为灵物,视为神药,葛洪《抱朴子.仙药篇》中,"玉亦仙药,但难求耳",《玉经》日:"服玉者,寿如玉也",期望"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佛教对玉文化亦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华经》更将玉列为"七宝"之一。从传统玉器中的观音、佛摆件、小而精的挂件、如意等手把件到数量众多的博物馆馆藏珍品,佛教文化和佛教题材成为玉器产品系列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中国佛教文化不但在玉器作品上与和阗玉发生着物质联系,更从历史沿革上与和阗玉的产地和阗地区发生着一定的精神联系。因为在历史上,于阗一度曾是大乘佛教的中心,在中国中源地区传播的佛教,并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入的,而是通过西域主要是于阗为中介。汉语中"和尚"一词借自于阗语,"沙门"一词则借自龟兹语。由此可见中国佛教文化与和阗玉通过物质产品和精神渊源的结缘,达成了一种冥冥中天赐的文化姻缘。

推荐几本古玩鉴赏、投资方面的书

古玩鉴赏和投资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领域,有助于了解历史和文化,并且在正确的选择上可以实现投资增值的目标。以下是我为您推荐的几本古玩鉴赏和投资方面的书籍:
《中国古玩大观》
这本书由知名古玩专家撰写,详细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古玩艺术品,包括瓷器、玉器、字画等。通过阅读这本书,您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古玩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市场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 《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指南》
这本书是专门针对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而编写的指南。它提供了关于如何鉴别真伪、评估价值以及购买策略等方面的实用建议。它还介绍了一些成功收藏家的经验分享,对于想要从收藏中获得回报的人来说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3. 《古董投资:历史、市场与策略》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古董投资的历史、市场趋势以及投资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作者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案例,给出了一些投资古董的实用建议。它还详细讲解了如何评估古董的价值和市场前景,对于想要在古玩市场上进行投资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南。
4. 《收藏投资与鉴定技巧》
这本书介绍了收藏品鉴赏和投资的基本知识。它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收藏品,如文物、邮票、钱币等,并且讲解了收藏者应该具备的技巧和方法。不仅如此,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鉴定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和投资合适的收藏品。
以上是我为您推荐的几本古玩鉴赏和投资方面的书籍。希望这些书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古玩艺术、提升鉴赏水平,并且在投资方面取得成功。无论是作为爱好还是为了投资增值,深入研究和学习这些知识都会对您有所裨益。祝您在古玩鉴赏和投资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古玩鉴赏和投资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对于喜爱古玩的人来说,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品的美感,还能够进行投资并获得回报。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并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古玩鉴赏和投资的知识,我可以向你推荐几本优秀的书籍。
我想向你推荐《古玩鉴别与投资》这本书。它由知名古玩专家撰写,内容详实且深入浅出。书中介绍了古玩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投资建议。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收藏家,这本书都能为你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指导。
另外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是《中国古代文物鉴定与鉴赏》。这本书从历史、文化、工艺等多个角度来介绍中国古代文物的鉴定和鉴赏方法。通过学习这本书,你将了解到不同时代和风格的古代文物特点,并且能够判断其真伪和价值。书中还有许多精美的图片,让你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文物的魅力。
除了以上两本书,我还想向你推荐《古玩收藏与投资指南》。这本书介绍了古玩收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如何辨别真伪、如何评估价值以及如何进行投资等方面内容。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案例和经验分享,对于想要在古玩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必读之作。
以上这些书籍都是在古玩鉴赏和投资领域非常有价值的读物。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你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古玩市场,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并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所以,如果你对古玩鉴赏和投资感兴趣,不妨找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来阅读吧!相信你一定会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和收获。
瓷器就看下面2本,看其它的容易乱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国陶瓷》冯先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其它方面的不懂,不论说;最好的老师还是多转古玩市场 多交一些古玩朋友学习。东西最重要是要上手,只看书套用,可能会越看越迷糊而且容易吃药
赵汝珍的《古玩指南》是民国和现代版的合编本。非常好!
鉴宝
书画:《中国绘画赏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5.1
《故宫珍藏书画精粹》北京出版社,2005.5.1
《中国书画鉴定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6.1
《中国书画》杨仁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陶瓷:《中国陶瓷》冯先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中国古陶瓷鉴赏与收藏》,张宁、杨俊艳,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1.1
《中华青花瓷》人民出版社,2003.4.1
《中国古陶瓷珍赏》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9.1
《元代瓷器》:叶佩兰著,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出版。
《青花瓷器鉴定》:张浦生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陈德富著,华龄出版社,2006.1.1
《古代民窑陶瓷》华龄出版社,2005.4.1
玉器:〈中国玉器〉方泽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10.1
《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杨伯达。
《玉器鉴赏与评估》 主编,赵永魁。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最近出的一套玉器全集,售价4980元~ 可以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
《中国玉器全集》,杨伯达
其他:《茶壶珍藏》辽宁画报出版社,2007.7.1
《古玩鉴定与辩伪》学苑出版社,2001.7.1
《古玩收藏基础知识100问》主编:史树青,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1.1
《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大象出版社去年出的一套书,杨新的主编,好书~!
《商周青铜器》北京文物鉴赏委员会编,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4.1
《明清彩瓷》北京文物鉴赏委员会编,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4.1
《中国历代钱币丛书:中国古钱大集》华光普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8.1
〈中国青铜器真伪识别〉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1.1
〈中国漆器精华〉福建美术出版社,2003.7.1
〈中国紫砂壶鉴赏〉蓝天出版社,2003.1.1
〈鉴识鼻烟壶〉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6.1
〈竹牙木雕:中国民间收藏精编丛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4.1
〈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李松,贺西林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1
够你看一辈子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