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可染画牛,李可染画牛作品欣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30 12:58:19 浏览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李可染画牛作品欣赏

作品分析如下:
在技法上,积墨加积色,层层积染,塑造雄浑之势。虽然红为画面主调,但墨色依然是重要的背景和轮廓衬托。积墨山水完成之后,再蘸朱砂由浅至深地逐步点染。
可染先生用朱砂如用墨,运用完全相同的笔法和墨法,使得色、墨融合,浑然天成。只见朱砂略浅处,有墨色浮上,中间色调处,则墨色相融,最为明亮处,点以厚重朱砂。整个画面最终呈现出的色调效果颇有明代剔红、剔犀漆器的特点,极为庄重雄浑、古朴典雅。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
李可染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
李可染的人物画画面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李可染画牛: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

李可染《童子骑牛》

题识: 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角无不有用。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可染。

钤印:可染、孺子牛、李、语不惊人、所要者魂、李下不整冠

李可染《骑牛暮归》

李可染《牧童戏牛》 1982年作

题识:一花独开天下春。一九八二年可染写。

钤印:可染、孺子牛

又题:满江教授,宝英女士同赏即请教正。

钤印:可染

李可染《浅塘放牧》一九八四年作

题识:浅塘放牧图。一九八四年岁次甲子大暑,可染作于师牛堂。

钤印:可染、师牛堂

李可染《秋趣图》一九八七年作

题识:秋趣图。 忽闻蟋蟀鸣,容易 秋风起。 丁卯 (1987年) 秋,可染于师牛堂。

钤印:孺子牛、可染

李可染《柳下归牧》

题识:鲁迅诗云:俯首甘为孺子牛。可染作于北京。

钤印:李、可染、孺子牛

李可染《牧童吹笛图》一九八七年作

题识:牧童弄短笛,清响满山林。岁次丁卯 (1987年),可染于师牛堂。

钤印:孺子牛、李、可染、天海楼

李可染《春花灿如霞》

题识:春花灿如霞。可染。

钤印:可染、孺子牛

李可染《春牧》

题识:梅花密如天罗网,牧童牛背醉馨香。可染写。

钤印:可染、李、孺子牛

李可染《榕荫牧牛》

题识:可染

钤印:可染、孺子牛

李可染为什么喜欢画牛

除了山水画,李可染还非常喜欢画牛,主要是他对牛有一份很深的感情。大约在1940年时,李可染住在重庆金刚坡下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他房间隔壁就是牛棚,到了晚上,牛的喘气声、反刍声及抓痒的声音都让他睡不著觉,而且让他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他一边想著牛为人们勤劳地工作,又提供牛奶给人喝、肉给人吃,一生几乎完全奉献给人类,是相当值得人们崇敬的。於是,在朝夕相处下,他为他的邻居-牛-画了相当多的画,彻底表现出牛的特徵及性格。
李可染不只把牛当模特儿,还以牛做榜样,学习它们勤劳无私,温和敦厚的性格,他将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师牛堂」,期许自己也能够像牛一样,在水墨画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辛勤耕耘,贡献他人
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李可染以牛为创作对象,也以“牛画”而蜚声画坛,更以牛的吃苦精神感动同行。他为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师牛堂”。他曾在画作《五牛图》上题字道:“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爱牛之心跃然纸上。
李可染画牛,始于四十年代初。1942年,他蛰居重庆金刚坡下的一户农家,睡房挨着牛棚,他和一只水牛天天见面,看它吃草、挤奶,终日劳作。到了晚上,牛的喘息声、反刍声、搔痒声常常使人夜不能寐。于是他挑灯起床,对牛作画。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这与他长期深入生活、静观默察,对牛的动作习性熟稔于心,不无关系。他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他能把牛的形状、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能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特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他画的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这就是他多年修炼艺术的结果。
画品即人品,李可染后期的牧牛图,更升华为一种对牛的精神的理解,这精神也是画家本人做人、作艺的准绳。
他貌似说过:“当时我住在重庆金刚坡下家民家里,住房紧邻着牛棚。一头壮大的水牛,天天见面。它白天出去耕地,夜间吃草、喘气、啃蹄、蹭痒,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记得鲁迅曾把自己比做吃草挤奶的牛,郭沫若写过《水牛赞》。世界上不少有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把自己比作牛。我觉得牛不仅具有终生辛勤劳动鞠躬尽瘁的品质,它的形象也着实可爱,于是以我的邻居作模特,开始用水墨画起牛来了”
因为牛代表勤劳,埋头苦干啊
小时候放过。。。

李可染牛画卖997万齐白石加几笔卖7751万

这是原生态的古老事物。今天,校易搜带给你画家的历史故事。讲的是李可染的《画牛》,卖了977万,齐白石加了几笔,卖了7751万。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民国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由于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产生了一批大师级人物。我们都知道画家的路并不容易。起初,他们必须经历一场严寒,而且往往没有人欣赏他们。所以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但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都会出名。说起齐白石的朋友不应该是陌生人的信念,大部分人应该是从小学课本上的小虾才知道他的!齐白石是一位绘画大师。只要他是这个世界上的动物,就没有他画不出来的东西。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齐白石从来不会画牛的脸,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不会画牛。齐白石画牛虽不改面目,但他的徒弟李可染是画牛高手,最终成为大师。李可染收齐白石为师时已40岁。那时候,他已经出名了。然而齐白石那时候已经80岁了,早已成为绘画大师。所以李可染是徐悲鸿介绍的,齐白石也很赏识这个徒弟。李可染家里拿不出足够的钱给他当徒弟,齐白石直接说怎么办,直接磕头。这种师徒情谊可见一斑!据说齐白石画的是一头牛而不是一张脸,但他画的是一头牛,最终以584万成交。也许很多人觉得很高,但在齐白石的画里真的不算什么。李可染擅长画牛。他有一幅四头牛的自画像,最终以977万元的高价成交。虽然高于师父的拍卖价,但仍不理想。后来师徒合力画了一头牛。李可染主要创作,齐白石只加了几笔,最后以7751万元的高价成交。果然,这幅画超出了我们这些凡人的理解范围。

中国画牛第一人是谁?

这位画家的牛算不算第一?
作者:张砚钧
张砚钧作品
作者是张砚钧
张砚钧作品
中国画牛第一人是李可染。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
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有《漓江胜景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李可染的绘画特点:
1、牛
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2、人物
李可染的人物画画面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3、山水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

画家李可染的名画牛背放风筝的寓意是什么?

世路崎岖心太平,倒骑牛背放风筝。溪童不管前程远,独自逍遥趁晚晴。乙卯冬仲,王震。
如图:
寓意:水牛的温顺、勤劳也正和他所追求的做人品格相一致。于是萌生了画牛的想法,并借以寓寄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理想。
李可染画牛始于四十年代初,那时他住在重庆金刚坡一家农舍里,夜深人静时就听到对面牛棚里的老水牛吃草的声音。那是房东的牛,每天由一个几岁的孩子放牧。他由牛想到了人生和人生的意义,想起鲁迅的话“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于是他开始细心地观察水牛,发现南方的水牛比北方的老黄牛骨骼体态富于变化,宜于用水墨画来变现。
扩展资料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
李可染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可染牧牛图系列展将在北京画院举行

李可染擅长画什么

李可染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李可染早期习画经历:
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学习图画、手工两年。此间,得见吴昌硕真迹。在学校一次纪念会上,听康有为演讲,得知中国唐宋绘画是世界艺术的高峰,因此被激发斗志的他离职献身绘画艺术。
1925年,毕业创作以其王石谷派细笔山水中堂名列第一。刘海粟校长为之题跋。是年回徐州,在第七师范附小和私立徐州艺专任教至1928年冬。
1929年,越级考上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部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籍油画家克罗多(AndreClaouodot)二位教授,专攻素描和油画,同时自修国画,研习美术史论。同年,杭州一八艺社成立,李可染加入一八艺社,为最早成员。

李可染与儿子李庚、李小可作品欣赏

李可染作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画牛图



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有两幅拍出了高价。其中一幅拍了2.9亿元,另一幅拍了1.8亿元。

李可染先生对牛和牧童也有很深的感情,创作了一系列的牛和牧童的画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李可染的儿子,李庚,著名画家李庚先生四尺整纸青绿山水画精品一幅,《富春江写生》佳作精品欣赏!

一代国画巨匠李可染先生之子,李庚先生现任李可染画院院长,国家画院研究员,值得长线收藏投资的的名家大作!


李小可,1944年生江苏徐州人,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73年开始随父李可染学习山水,1979年进入北京画院,1985年至198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并参加日本画家加山又造先生举办的短期研修班,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黄山书画院院长。

画家“李可染”的名画《牛背放风筝》的寓意是什么?

牛背上放风筝的寓意是:
世路崎岖心太平,倒骑牛背放风筝。溪童不管前程远,独自逍遥趁晚晴。寄寓平步青云之意,表达美好祝愿。做最好的自己一路前行,青云直上。
我们可以看出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
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
李可染的山水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
李可染的人物画画面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
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如图:
著名画家李可染:
生于1907年3月26日,于1989年12月5日逝世,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绘画风格
在山水画方面,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在素描方面,李可染认为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学,素描唯一的目的就是准确地反映客观形象。形象描绘的准确性,以及体面、明暗、光线的科学道理,对中国画的发展只有好处,绝无坏处。
李可染也提出过"采一炼十"的主张。意即,采矿是艰辛的,冶炼更加需要付出倍百倍的劳动,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

李可染山水画作品

李可染山水画作品有为祖国山河立传、李家山水、牛和牧童等。
1、为祖国山河立传。
是李可染的夙愿,而李可染在现代中国画领域的开拓性贡献,正是他那被誉为“李家山水”的山水画。早在1942年,在重庆的李可染就认识到要从事中国画革新,必须具备对传统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因此确立了“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勇气打出来”的基本路径。
在《谈对中国画改造的看法》一文中,李可染提出了“改造中国画首要第一条”:“必须挖掘已经堵塞了六七百年的创作源泉。什么是创作源泉,古人说是'造化’,我们现在应当更进一步的说是'生活’。” 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是李可染的断然选择。20世纪50年代,他展开了大规模的写生,每一次写生都倾注了自己对中国画发展的冥思苦想。
1954年,时年47岁的李可染与张仃、罗铭赴江南写生三个月。李可染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自励,他自释“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是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这两句印语也成为了李可染一生对待艺术和做人的座右铭。1956年,李可染进行了一次行程数万余里的写生。
他自述到:“这次写生,时间长达七、八个月之久,遍历太湖、杭州、绍兴、雁荡山、黄山、岳麓山、韶山、三峡、重庆……”他后来说:“没有1956年,就没有后来的作品”。这一次写生,从“对景写生”发展到了“对景创作”。1959年,李可染又南下桂林写生。此后人们发现,桂林山水成为了李可染后来百画不厌的题材,也构成了“李家山水”的重要风格来源。
2、李家山水。
给人一种山势扑面而来的感觉。李可染摒弃了传统山水画的“留白法”,他喜欢满构图,如有空白也常常会用大段的题款加以补足,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大多取的“平远法”在“李家山水”这里也一变为“仰视法”,山体因此显得顶天立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厅里,三幅《万山红遍》因为其鲜艳的颜色而显得十分抢眼。
人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李可染大部分山水画都是“以墨胜彩”(吴作人评语),而借“黑”出奇正是李可染山水画变革的一大独创。在光线处理上,李可染则借鉴西画的测光、逆光手法来表现山的神秘与雄浑。受老师黄宾虹的影响,李可染“惜白如金”,在“李家山水”中,瀑布、梯田、小屋的高光留白总能成为画中的“点睛之笔”。
李可染的学生、中国著名国画家范曾有这样一句评语:“于中国山水画史上,有两艘锦缆宝筏,李可染和傅抱石,已然被公认为黄宾虹以后不争的伟大存在。李可染独创的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李家山水”,形成了“黑、满、重、亮”的崭新山水画图式,将中国山水画的变革向前推了一大步。
3、牛和牧童。
李可染的牛,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李可染画牛始于20世纪40年代。李可染画牛不断,直到生命结束。 1980年,在人民画报社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李可染受邀欣然为人民画报作画以示纪念。可染先生赠给我们的画正是以牛和牧童为题材。
画面上,两个天真活泼的牧童分别坐在牛背上,似乎正在对话,简单几笔画成的两头牛看形神兼备,有一种让人莞尔的可爱之气。画的上方,可染先生题跋曰:“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牵犁驾车,终生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肉,无不有用。形容无华,器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