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求佳能详细的数码相机发展历史?
- 2、CANON的企业历史
- 3、我想知道尼康,佳能和索尼的相机历史
- 4、佳能sx240停产时间
- 5、佳能单反发布时间顺序是什么?
- 6、求对佳能相机各系列的较全面了解
- 7、帮我介绍下尼康和佳能的型号、性能发展历史,重点是性能方面?
- 8、照相机历史简介
- 9、照相机历史简介
求佳能详细的数码相机发展历史?
早在摄影术发明之前,美术家们就已经制造出在一张桌子中间放置反光镜,而在其上装有磨砂玻璃的成像装置,用于精确地描绘窗外景色。 1861 年,英国人托马斯·萨顿( Thomas Satton )则发明了具有相似结构的,于摄影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装置有 45 °角反光镜的照相机,从此,这种使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拍照的照相机便成为了一种形式独特的影像记录工具。然而,这样的一种不会产生取景视差的照相机,却因为相机的小型化在上个世纪初期的那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当时,无论是照相机制造的大国德国,还是后来居上的日本,所制造的中小型民用照相机还都是以旁轴取景或双镜头反光(也是旁轴取景的另一种形式)的产品为主流。
1934 年 1 月,佳能公司的前身日本精机光学公司推出 KWANNON 相机,它就是一种旁轴取景形式的产品,而在设计制造了多达 32 种使用 135 胶卷的高级旁轴取景照相机之后,佳能公司才于 1959 年开始加入到了小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SLR )的竞争之中,制造出著名的佳能 Flex ( CANON Flex )。因为到了这个年代,各主流的照相机制造厂家似乎都意识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即将成为新的照相机主流产品。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具有很多旁轴取景照相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没有取景的视差;它可以更换多种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摄影镜头;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拍摄的自动化;它能够配合多种不同用途的附件系统;它会比其他形式照相机有更好的通用性。而随着数码影像的到来,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继续在这一崭新的影像记录方式中发扬光大,从胶片到数码,古老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跨入到了数码影像的新时代。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英文缩写叫做 SLR ( Single Lens Reflex ),而数码单反相机的名字只不过需要在前面加上一个 D ( Digital )就可以了!
CANON的企业历史
1933年 在东京麻布六本木设立精机光学研究所,开始研制高级小型照相机。 1934年 试制日本第一台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Kwanon”。1935年 推出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Hansa Canon”。 申请注册商标“Canon”。1937年 佳能公司前身精机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1939年 开始自家生产镜头(命名Serenar)。1940年 开发日本首创X射线间接摄影照相机。 1942年 御手洗毅先生出任精机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社长。1945年 恢复生产普及型焦平面快门照相机JII。1946年 开设银座照相机维修服务站。 战后首次推出的照相机新产品“Canon SII”,博得驻日美军及外商的好评。1947年 社名改称“佳能照相机株式会社”。 日本恢复国际贸易。当局指定佳能牌照相机为最佳出口商品。1949年 日本恢复证券交易所。与此同时,佳能股票上市。 Canon IIB型照相机荣获全美照相机展览会(旧金山)一等奖。 1951年 将总部和工厂集中到东京都大口区下丸子。 1952年 推出世界首创同步闪光35毫米高级照相机“Canon IVSb”。1954年 为了配合日本开始播放电视广告,与NHK(日本广播协会)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发电视摄像机。1955年 开设纽约支店。1956年 吸收“佳能电子”(原“秩父英工舍”)为关联公司。 推出8毫米电影摄影机“Canon 8T”。1957年 在日本瓦开开设欧洲总代理店“佳能欧洲”。 照相机“Canon L1”和8毫米电影摄影机“Canon 8T”被选为日本首批最佳设计商品。1958年 推出电视摄像机专用现场变焦镜头。1959年 与美国Documat公司合作,开发微缩设备。 发展磁头产品。 推出同步读出器。1960年 开发录像机磁头。 1961年 推出“Canonet”,创空前畅销记录,掀起“傻瓜”相机热潮。 完成日本第一个转轮式微缩胶片系统。1962年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力发展办公设备。 在巴拿马开设中南美总代理店“佳能拉丁美洲”。1963年 设立“佳能SA日内瓦”。废除总代理店制,建立佳能总公司直接管辖的销售体制。 推出X线镜面反射式高速摄影机。 着手开发光纤维。1964年 推出世界首创10键式电子计算器“Canola130”。1965年 推出电子传真方式复印机“Canofax 1000”。1966年 设立佳能美国股份有限公司。1967年 设立拉丁美洲当地人佳能拉丁美洲股份有限公司。 出口比率超过50%。1968年 设立佳能办公设备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设立佳能阿姆斯特丹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是佳能欧洲(荷兰)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独创的电子照相方式“佳能NP系统”,开拓普通之复印机(PPC)市场。 推出行业首创4磁道4通道记录磁头。 1971年“ 佳能办公设备销售 ”与“ 佳能照相机销售 ”合并,成立佳能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最高级单反照相机“ Canon F -1 ”及 FD 镜头。 推出会计机“ BP -1000 ”。1972年 设立欧洲第一个生产据点“佳能吉森”(当时是Physotec GmbH西德)。 推出世界首创液干式普通纸复印机“NP-70”。1973年 推出日本首批全彩色普通纸复印机。 佳能35毫米电影摄影机超近摄影镜头荣获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颁发的科学技术奖。1974年 前田武男先生出任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立佳能办公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办公用计算机“ Canonac100/ 500 ”。 推出残疾人便携式会话辅助器“ Communicator ”。 推出盲人电子阅读器“ Optacon ”。1975年 开发成功激光打印机。1976年 第一个优良企业构想计划开始实施。设置佳能式开发、生产、销售体制研讨委员会。 推出内置微机单反照相机“AE-1”,掀起AE(自动聚焦)照相机热潮。 涉足传真机领域。 推出世界首创的免散瞳眼底照相机“CR-45NM”。 1977年 贺来龙三郎先生出任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 佳能35毫米电影摄影机镜头K-35系列荣获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颁发的科学技术奖。1978年 设立佳能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 开展彩色复印服务。 推出世界首创记忆式复印机“NP-8500”。 推出摄像机镜头。 推出备有激光自动对准机构的掩模对准仪“PLA-500FA”。1979年 设立佳能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可比雅股份有限公司为关联公司。 海外销售额首次突破 1 , 000 亿日元。 推出内置半导体激光器的打印机“ LBP -10 ”。 推出全自动照相机“ AutoBoy ”。 推出小型软盘驱动器。1980年 推出首次采用罗马字输入的日文文字处理机“Canoword 55”. 推出日本首创G2标准传真机“Telefax B-601”。 推出自动眼球折射能力测试仪“AutoRefR-1”。 1981年 设立元件开发中心。 推出每分钟 135 张的超高速复印机“ NP-8500 SUPER ”。 在世界上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 推出新型专业系统单反照相机“ F -1 ”。 推出 CVC 录像系统。1982年 设立大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个优良企业构想计划开始实施。 推出世界首创暗合方式小型复印机“ PC10/PC -20 ”。 推出彩色气泡喷墨打印机。 推出手提终端( HT-3000 )。 推出 16 位个人计算机“ AS -100 ”。 推出西文电子打字机“ AP400/ 500 ”。 推出 40 倍电视变焦镜头。 开始销售婴儿听觉检查仪“ Crib-0-Grarm ”。1983年 设立佳能布列塔尼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佳能第一台彩色复印机 NP Color T 。 推出单反照相机“ T 50 ”。该机荣获日本 1983 年度最佳设计奖。1984年 设立佳能元件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世界首创商务用普通纸打印机“ PC Printer 70 ”。 推出 AS-300 工作站。 推出激光传真机。 在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了静止录像机的实用试验。 以中国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在湛江和天津生产复印机。 推出数码激光复印机“ NP -9030 ”。 推出世界最小最轻的激光打印机“ LBP-8/CX ”。 推出步进曝光装置“ FPA-1500FA ”。 退出高清晰度电视变焦镜头“ PV14x12.5BHD ”。1985年 设立佳能弗吉尼亚股份有限公司。 在韩国设立了合资公司一罗铁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与美国惠普公司建立计算机领域的业务协作关系。 佳能中央研究所建成。 推出单触式自动双色复印机“ NP -3525 ”。 推出气泡喷墨打印机“ BJ -80 ”。 推出电子文件归档系统“ Canovision8VM-E 1 ”。 开发成功世界首创“ 光卡读写器 ”。 宣布第二次创业。以“ 共生 ”为企业宗旨,开始实施第一次全球企业构想(五年)。 设立海外第一个研究所“ 佳能研究中心欧洲 ”。(美国) 设立佳能 Opto 马来西亚股份有限公司。 设立佳能办公设备墨西哥股份有限公司。 于北京大学合作兴办合资企业 — 北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立长滨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在日本企业中,第一个获准实施“ CSA ”标记(加拿大电气安全标准)自家公司认证制度。 PC 系列个人用复印机的累计产量达到 200 万台。 推出彩色气泡喷墨复印机“ A1 ”。 推出光磁盘系统。 推出使用了“ GENESIS ”(数码图像处理技术)的“ Canofax 705 ”。 推出软盘照相机“ Q-PIC ”。1989年 山路敬三先生出任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 投资入股美国 NeXT ,获得远东地区销售权。 在中国设立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与 NTT (日本电信电话公司) Internet 公司等合作,成立提供国际传真服务的合资企业 — FastNet 股份有限公司。 NP 系列复印机积累产量达到 500 万台。 推出彩色激光复印机“ CLC-500 ”。 与美国惠普公司共同开发了计算机软件“ NewWave ”的日文版本。 推出最高级 AF 单反照相机“ EOS-1 ”。 推出高频带规格 8 毫米 摄像机“ Canovision 8A -1 ”。 推出 55 倍广播电视摄像机变焦镜头。 不断选择战略重点,建立事业健康发展的蓝图2005年是我们的“全球优良企业计划”第二阶段的最后一年。佳能通过不断选择战略重点,已经在成为真正优良企业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努力完全实现第二阶段目标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地为将于2006年启动的第三阶段新目标,即追求健康发展进行准备。整合开发、制造和生产,以争取三位一体的竞争优势佳能的改革进程现在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开发和生产的整合,以进一步提高成本效率。第一个挑战就是实现“原型最少化设计”即彻底做到无原型试验品。而且,在不断开展零部件采购方面的改革的同时,我们正努力加强工厂自动化,以便进一步增强内部生产能力。佳能的目标是通过开发、生产和制造技术的三位一体的无缝整合,最终建立起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生产体系。提高研发能力,不断拓展新业务在2005年,佳能将加速显示设备的开发和商品化。特别是,我们将加快与东芝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的SED的批量生产准备工作。同时,我们将积极推进欧美销售公司和生产子公司等在“培养集团公司自主业务”方面的快速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快佳能新一代业务的活动。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的同时,探索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和商品化道路。 基于“共生”的企业理念,我们的“全球优良企业计划”是一项中长期的经营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使佳能成为一家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并获得全世界的欢迎和尊敬的集团公司。在1996年启动的计划第一阶段的5年里,佳能在集团内部彻底灌输以利润为导向和整体优化概念,通过单元生产方式和基于现金流的整合业务绩效评估来引进生产改革。在2001年我们启动了该计划的第二阶段,我们着眼于在我们从事的所有业务领域达到全球第一,并不断加强我们的研发能力。我们已经在这一阶段中取得了包括、开发改革和关键零部件自行生产在内的巨大成果。
我想知道尼康,佳能和索尼的相机历史
尼康公司历史悠久,创建于1917年7月25日,由三菱财团(Mitsubishi)投资,合并三个光学仪器厂组成。当时,主要为日本国防部生产军用光学仪器。Nikon的名称由日文“日本”(Nippon)和“光学”(kogakn)组合而成,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日光公司。创建初期,曾聘请几名德国光学技师,并于1932年开始生产尼柯尔(nikkor)镜头。许多照相机生产厂家都选用尼康公司的镜头,包括早期的佳能(Canon)。
1937年到1945年间,随着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及太平洋战争的开始,尼康公司的前身Nippon Kogaku K.K.为配合日本政府的需要,开设了一连串大型厂房,以生产军用光学仪器。二战的爆发给了尼康一个飞跃式发展的机会,大量的军品订单刺激尼康急剧的膨胀起来,到二战中期,尼康旗下已经有了19家工厂和23000名员工,所生产的光学仪器包括望远镜,潜望镜,航空侦查镜头,光学轰炸瞄准具等等,但是在现在尼康的历史上,却对这一段绝口不提。回避不意味着不存在,可以说尼康公司在历史上有极其不光彩的一面,Nippon Kogaku K.K.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战后,尼康公司开始向民用产品转型。尼康公司从1948年才开始生产相机,初期产品是德国康泰克斯(contax)旁轴取景相机的仿制品,型号为NikonⅠ。1959年,尼康公司推出第一架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Nikon F,这是架可以方便地更换镜头、取景器,并备有卷片马达的专业相机。尼康F以其完备的性能,精湛的工艺以及相对于德国相机较低廉的价格迅速得到广大专业记者的认可。在越战中,尼康F被美国随军记者所广泛使用,渐渐成为新闻记者的首选机种。
如果你认真地看过电影《廊桥遗梦》的话,男主角伊斯特伍德所用的相机便是尼康F。尼康F的巨大成功为尼康公司在摄影界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成为135专业单反相机的标准。
而后,尼康公司又推出了F2、F2AS、F3、F4、F5等专业相机,无不倍受专业摄影者推崇。尼康的中档相机,如FM、FE、FM2、FE2、FA、F501、F601、F801、F90x等等,也都成为摄影爱好者们的追求目标。
一九五九年开始生产第一台单镜头反光相机F,确立了在专业市场的牢固地位。在这以后,尼康生产了一架又一架著名相机,始终占据着135专业相机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尼康以工艺精湛,质量可靠,经久耐用蜚声国际,尤其在亚洲各国,长久以来,受到广大摄影家的宠爱。从一九五九年的大F到最新的F5,她保持着镜头卡口的兼容。四十年前的F卡口镜头拿到F5身上一样可以冲锋陷阵,这是其他任何一个相机厂不能做到的。正因为此,尼康的机身和镜头在二手市场和收藏圈里备受青睐。任何事都是两面的,四十年镜头卡口不变,客观上也限制了新产品的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尼康的卡口还能兼容到什么时候?也许她在等老用户手上的手动对焦F,AI等系列镜头彻底退役吧。下一代的F6或许会让我们大吃一惊。和佳能相比,尼康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把自动聚焦装置放在了机身内,驱动“大炮”型镜头力不从心,不象佳能放在镜头里,针对不同镜头采用不同马达。
canon nikon都有人说了 SONY 在相机历史上比较短在传统光学时代没有涉足这一领域在数码时代 SONY则是领头人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由柯达公司研发 第一台商品数码相机则由SONY推出 SONY拥有强大的资金以及研发实力 讲到SONY得相机历史 就必须讲到一个消亡的巨人美能达 1928年11月 田岛一雄(Kazuo Tashima)创立“日德写真机商店”;在武库川河畔设立工厂;
田岛一雄
1929年03月 美能达第一台照相机“尼夫卡列德”上市销售;
1937年09月 公司更名为“千代田光学精工株式会社”;
1937年11月 日本第一台双镜反光照相机“美能达夫列库斯”上市销售;
1955年08月 照相机出口美国;
1957年11月 照相机出口欧洲;
1958年09月 美能达第一台单镜反光照相机“SR-2”上市销售;
SR-2
1962年02月 做为航拍摄影器材,美能达Hi-Matic相机使用在美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友谊7号”;
同系列的HI-MATIC E
1962年07月 公司正式更名为“美能达照相机株式会社”;
1966年04月 采用TTL开放光圈测光方式的单镜反光照相机“SR-T101”上市销售;
1968年12月 美能达航空用测光表,应用在阿波罗8号宇宙飞船;
1973年05月 在马来西亚设立照相机生产基地;
1976年09月 日本成立美能达照相机销售公司;
1981年02月 正式引进美能达CI系统;
1981年02月 成功开发出世界第一台具有TTL测距功能的35毫米AF照相机“CLE”;
1981年10月 内置美能达曝光程序(MPS)的单反相机“X-700”上市销售;
X-700
1985年02月 美能达舍弃沿用的MD卡口,具备成熟的自动对焦功能的单反相机“α-7000”上市销售;
α-7000
1985年11月 美能达创始人田岛一雄去世;
1988年02月 世界第一台内置双焦点镜头、防水、防尘的轻便相机“DUAL35”上市销售;
1988年05月 世界第一台内置智能卡的AF单反照相机“α-7700i”上市销售;
1990年10月 世界第一台具备成熟的自动对焦功能的双镜反光照相机“8×22、10×25”上市销售;
1992年07月 世界第一台采用1/12000秒快门的AF单镜反光照相机“α-9xi” 上市销售;
1994年07月 公司正式更名为“美能达株式会社”;
1994年09月 在中国设立2家合资公司-“上海美能达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和“武汉美能达办公机械有限公司”,分别生产销售照相机和复印机;
1995年02月 采用新型设计的变焦轻便相机“Capios 25”上市销售;
1995年06月 美能达第一台高速、高分辨率、低价位的35毫米底片扫描仪“QuickScan 35”上市销售;
1995年10月 相当于175万像素的单镜反光式数码相机“RD-175”上市销售;
1996年02月 成功开发出基于先进摄影系统(APS)规格的单镜反光照相机、轻便相机等的“VECTIS”系列产品;
1996年02月 互联网上开设“美能达公司主页”;
1996年03月 内置28毫米G型镜头的经典轻便相机“TC-1”上市销售;
TC-1,05年停产
1997年05月 配置可拆卸、可旋转镜头的数码相机“DiMAGE V”上市销售;
1998年12月 具有世界顶级水平专业性能、功能的35毫米AF单镜反光照相机“α-9”上市销售;
1999年06月 轻便型APS变焦相机“VECTIS 2000”上市销售;
1999年10月 具有270万像素、可更换镜头的专业数码相机“DiMAGE RD3000”上市销售;
2000年09月 配置大型液晶导航显示屏的35毫米AFAF单镜反光照相机“α-7”上市销售;
DYNAX 7,α7 的美洲版本
2001年06月 有效像素500万、配备7倍光学变焦镜头的准专业数码相机“DiMAGE 7”上市销售;
DiMAGE 7
2003年08月 美能达推出DiMAGE 7系列的后继机型:DiMAGE A1,成为世界第一台内置CCD防抖动技术的数码相机,这项技术以后也应用到美能达的多款数码相机中;
2003年08月 美能达宣布与柯尼卡合并,目标是“成为像柯达和富士一样的数码影像整体服务提供商”——不过,这句今天最终得到一个惨淡的句号;
2004年09月 柯尼卡美能达推出合并后的第一款数码单反α7D,这台机器仍使用美能达α/Maxxum/Dynax卡口,采用了美能达的CCD防抖动技术,它也是美能达历史上第一台成熟的数码单反;
α7D
2005年07月 柯尼卡美能达推出其第二台α系列数码单反α5D,主要面向入门级用户;
α5D
2005年07月 柯尼卡美能达宣布与索尼合作开发基于α/Maxxum/Dynax卡口的数码单反相机;
2006年01月 柯尼卡美能达宣布退出相机及图片市场,相机相关资产将转让给索尼,近期内两家公司仍保持合作开发数码单反,但以后的机型将不会使用柯尼卡美能达商标。田岛一雄死后20年,美能达相机从此画上句号,结束一段不足80年光辉同时也是充满坎坷的历程。
1917 尼康株式会社于当年7月25日正式成立 1948 I型问世。备测距仪,焦平快门 1950 M 型相机问世。装备测距仪24*34mm、底片 1951 S型问世。测距仪对焦、闪光同步 1954 S2型问世。手动卷片和倒片曲柄 1957 SP型问世。钛快门、电动马达3幅/秒 1958 S3型问世。SP的普及型 1959 S4型问世。S3的简易型
F型问世。专业单反第一机种。可互换取景器、对焦屏 1960 S3M型问世。半幅相机 1963 NIKONOS型水下相机问世 1965 尼康玛脱F PHOTOMIC T型问世。尼康第一架TTL测光相机
尼康玛脱NIKONMAT FT型相机问世。固定五棱镜、TTL测光表
NIKONMAT FS型相机问世。FT型相机的简易型,没有测光表和镜头 1967 F PHOTOMIC TN型问世。尼康第一架中央重点测光系统相机 1968 F PHOTOMIC FTN问世。能在取景器内显示袂门速度
NIKONOS II型问世。NIKONOS的改良型 1971 F2型问世。F型的改良,10-1/2000,内置闪光预备指示灯信号 1972 NIKONMAT EL问世。尼康第一架装备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 1973 F2 PHOTOMIC S型问世。液晶屏显示曝光资料 1975 NIKONMAT FT2问世。闪光热靴和同步终端、自动M-X转换开关
NIKONOS III型问世。NIKONOS II的改良型 1976 NIKONMAT ELW问世。采用自动卷片器
F2 PHOTOMIC SB问世。F2 PHOTOMIC S的改良型 1977 F2 PHOTOMIC A问世。AI(全自动指示最大光圈)型机种
NIKONMAT FT2问世。NIKONMAT FT2型的AI机种
FM型相机问世。尼康第一架小型全手动单反相机 1978 FE型问世。内置测光系统、全自动控制的光圈优先模式 1979 EM型问世。内置自动报警系统以警示不正确曝光 1980 F3型问世。自动曝光、无级快门8-1/2000、TTL、5幅/秒 1982 FM2问世。1/4000、闪光同步1/200、蜂巢或钛金属快门
FG型问世。尼康第一架程序曝光相机
F3T问世。钛金属的F3 1983 F3AF问世。TTL自动对焦的F3
FE2问世。FE的强化机种,手控快门1/4000秒、闪光同步1/200秒
L35AF/AD型问世。尼康第一架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的袖诊相机
FA型问世。多种自劲曝光模式 1984 NIKONOS V型水下相机问世。自动和手动及TTL闪光曝光模式 1985 F-301问世。2.5幅/秒马达、自动卷片、DX编码系统 1986 F-501问世。单伺服和联续伺服自动对焦 1987 AF3/AD型袖珍相机问世。16级自动对焦
f-401/QD问世。影像控制中枢、世界上自动对焦感应器最多的相机 1988 F-801问世。矩陈测光、矩陈均衡补充闪光功能、1/8000秒
TW-ZOOM问世。35-80mm变焦袖珍相机
F4问世。可互换取景器、内置马达、三种测光、1/8000、闪同1/250 1990 F-601问世。高速自动对焦、自动多程序转换、低速闪光同步
TW ZOOM35-70变焦袖珍相机问世。带消红眼功能 1991 F-801S问世。先进的追踪对焦
TW ZOOM35-80问世。3种变焦功能、24级自动对焦
TW35型袖珍相机问世。高品质、近拍达0.65米 1992 NIKONOS RS水下相机问世。世界第一台水下单反相机
TW ZOOM105问世。廷续变焦、阔区自动对焦、智慧型闪光灯
F90问世。阔区自动对焦、3D立体矩阵测光、多程序 1993 ZOOM100问世。备广角全景模式附件、深受摄影者喜爱
AF600袖珍相机问世。体积特小、重量特轻、功能特全、令人惊呀
35TiQD问世。大名鼎鼎、钛合金、NikkorF2.8/35头、功能专业 1994 F50问世。操作简易而技术先进的摄影模式、初级摄影首选
ZOOM700VR问世。世界首创38-105变焦头、日期打印、减振功能
ZOOM300袖珍相机问世。世界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35mm变焦相机
28TiQD问世。Nikkor2.8/28mm、3D矩阵测光、切能齐、贵族机型
F90X问世。可在4.1/幅的连续拍摄下追踪对焦、电子数据连接系统
F70问世。3D测光、8区矩阵测光感应器、大型液显屏显示所有功能 1995 ZOOM500问世。38-105变焦、多种闪光模式、近拍0.6米、广角全景
ZOOM310QD问世。35-70变焦、多种闪光模式、广角全景、日期打印 1996 F5问世。十字五区感应、动态和单区对焦、8幅/秒、顶级专业相机 1998 F60问世 1999 F100问世 2000 F80问世
佳能相机1934 年 1 月,佳能公司的前身日本精机光学公司推出 KWANNON 相机,它就是一种旁轴取景形式的产品,而在设计制造了多达 32 种使用 135 胶卷的高级旁轴取景照相机之后,佳能公司才于 1959 年开始加入到了小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SLR )的竞争之中,制造出著名的佳能 Flex ( CANON Flex )。因为到了这个年代,各主流的照相机制造厂家似乎都意识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即将成为新的照相机主流产品。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具有很多旁轴取景照相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没有取景的视差;它可以更换多种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摄影镜头;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拍摄的自动化;它能够配合多种不同用途的附件系统;它会比其他形式照相机有更好的通用性。而随着数码影像的到来,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继续在这一崭新的影像记录方式中发扬光大,从胶片到数码,古老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跨入到了数码影像的新时代。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英文缩写叫做 SLR ( Single Lens Reflex ),而数码单反相机的名字只不过需要在前面加上一个 D ( Digital )就可以了!
在照相机制造的历史上,佳能并不是第一个出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厂家,但是在佳能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制造历程中,却有着很多曾经领先的记录:
1966 年,佳能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Canon FT 首创了快速装片系统;
1976 年,佳能的 AE-1 单反相机实现了自动化装配生产,并成为第一种装置有中央微电子处理器的 135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这种相机曾经创造过 500 万台的销售记录;
1971 年,佳能 F-1 跻身于专业体育摄影之中;
1987 年,佳能制造出拍摄功能最多的电子化 135 单反相机 Canon A-1 ;
1985 年开始,佳能就开始了自动对焦单反相机之旅, Canon T80 曾经是世界上最早一批 135 自动对焦单镜头反光相机之一。而自 1987 年出品的佳能 EOS650 自动对焦单反相机,集多种最新技术于一身的佳能“ EOS 交响乐”拉开了序幕。
佳能的 EOS 相机首先是摈弃了机械传动的 FD 镜头系统,继而改为全新的 EF 电子卡口系列镜头,首创了镜头内部驱动马达的自动对焦方式,重新设计了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相机外型。至 1995 年佳能与其他公司合作制造的 EOS DCS 3c 的出现,佳能的 EOS 系列照相机顺利地进入到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DSLR )的领域之中。
佳能应该是迄今为止设计制造数码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品种最多的公司之一,而且佳能 EOS DSLR 的技术进步也是有目共睹。自从照相机的制造技术进入到了数码影像的时代里,传统的光学相机制造技术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代的数码照相机已经成为真正的光、机、电一体的高技术影像记录产品,而似乎是早有准备的佳能公司则依仗着多年积累的电子影像技术,以及超过半个世纪的光学照相机制造经验,一直在 EOS DSLR 的战线上屡战屡胜:
1998 年出品的佳能 EOS D2000 曾经成为众多职业新闻记者的标准装备;
2000 年的 EOS D30 又成功地进入到业余摄影爱好者的视野之中;
2002 年的 EOS-1Ds 以最高像素 135 平台数码单反照相机的美誉受到职业摄影师的青睐;
2003 年 8 月 20 在中国发布的佳能 EOS 300D 重新诠释了普及型 DSLR 的新概念。
数码单反照相机已经成为各大相机生产厂商新的利润增长点,因为随着这种相机产品的进一步普及,它的用户已不再局限于那些职业的摄影工作者,越来越多的业余摄影爱好者,甚至于完全不曾接触过摄影的普通用户都在不断地加入到数码单反照相机使用者的行列中来,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这种专事拍照的摄影工具会满足他们对于高品质影像记录的特殊之处。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佳能公司在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制造领域,有着从图像传感器、影像处理系统以及光学镜头研制的近乎全部的技术。而多年累积的佳能单反相机传统用户,对其该品牌产品的拥戴,也成为今日佳能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佳能已经成为了一个照相机的世界品牌,成就这一品牌的还应该是他几十年来的近百种单反相机( SLR )的制造经验。
索尼相机索尼Cyber-shot数码相机的历史从1996年35万像素的DSC-F1数码相机开始,不断地向前发展,最新型号的拍摄能力已超过800万像素。通过和开发者的访谈,让我们共同来了解第一台Cyber-shot数码相机DSC-F1是如何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诞生的......
一切都开始于1995年的一天。
一个聚集在索尼实验室一角的小组接受了一个任务:开发一种充满乐趣的数码相机。
那是关于Cyber-shot DSC-F1的开发指示,DSC-F1后来在1996年10月上市了。
这个任务激起了整个小组的热情。
仅仅开发一个让人满意的产品是不够的。
“如果我们要做点什么,那就让我们来创造一个数码图像的世界。”
“推出一种全新的照片摄影的数码文化和生活时尚”。
伴随着DSC-F1开发者的热情、哲学和工艺所诞生的理念一直被之后的一系列型号所继承(DSC-F55,DSC-F77和DSC-F88),时至今日仍然历久弥新。
佳能sx240停产时间
2010年。《日本经济新闻》显示佳能sx2402010年5月30日宣布停止胶片相机的销售。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导致销量减少,佳能持续约80年的胶片相机销售历史将落幕,佳能sx240胶片相机已于2010年停产,今后将支持维修。
佳能单反发布时间顺序是什么?
佳能单反发布时间顺序如下:
EOS D60,2002年3月
佳能 EOS 1D,2001年12月
佳能 EOS D30,2000年10月
佳能 EOS DCS 5,1995年3月
佳能 EOS D2000,1998年3月
网页链接具体可以参考这个链接。
然后入门级每年一款,中档机两年左右,全画幅四年换代。
佳能,是日本的一家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从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三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
有点混乱啊。佳能单反,按说就是从胶片单反开始了,135画幅说的好像也是胶片,然后又说600D、700D,这俩货既不是胶片机,也不是135画幅。
135是柯达公司给35mm胶卷的编号,数码相机不用胶卷,因此也谈不上135画幅。在数码相机上与35mm胶片相等同的,叫全画幅,是数码传感器终于做到35mm那么大的时候出现的名词。
佳能的第一台单反是1959年的canonflex,然后十来年一直被尼康压着打,直到1971年,佳能搞出了非常牛叉的F-1,使用的镜头是现在还偶尔能看到的FD镜头。1976年,是现在二手市场非常好卖的AE-1登场。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佳能的天下。1981年的新F-1也是霸气侧漏……
好像说远了,你还是关心数码单反吧?
1995年3月,佳能 EOS DCS 5
1998年3月,佳能 EOS D2000
2000年10月,佳能 EOS D30
2001年12月,佳能 EOS 1D(第一款1系列,APS-H画幅)
2002年3月,EOS D60(最后一款D在前面的机型)
2002年12月,佳能 EOS 1Ds(第一款全画幅)
2003年3月,佳能 EOS 10D(第一款中档机,或者是档次划分的开始,正式确定XXD的命名方式)
2003年9月,佳能 EOS 300D(第一款入门级,单机售价999美元)
2004年4月,佳能 EOS 1D Mark II(小兔子,APS-H画幅,占领记者市场)
2004年9月,EOS 20D(中档机,APS-C画幅)
2004年11月,EOS 1Ds Mark II(大兔子,专业级全画幅)
2005年3月,佳能 EOS 350D(受业余爱好者欢迎的APS-C画幅入门机)
2005年8月,EOS 1D Mark II N(兔妞,APS-H画幅)
2005年8月,佳能 EOS 5D(准专业机皇系列,全画幅)
2006年3月,EOS 30D(中档机,APS-C画幅)
2006年8月,7千元价位的400D系列(APS-C画幅入门级)
2007年2月,EOS 1D Mark III(小马三,APS-H画幅)
2007年8月,EOS 1Ds Mark III(大马三,专业全画幅)
2007年8月,万元价位的40D(APS-C画幅的中档机,自此高中低档阵营完整)
然后入门级每年一款,中档机两年左右,全画幅四年换代……
入门级有EOS 450D、500D、550D(一代宗师)、600D、650D、700D、750D、760D(双胞胎)、800D、77D(跨界了)
中档机接下来是EOS 50D、60D、70D、80D
全画幅5D系列是EOS 5D Mark II、5Ds、5DsR、5D mark III、5D Mark IV
专业级是EOS 1DX、1DX II
这里边2009年推出了EOS 7D,专业级的APS-C画幅,后继版本是EOS 7D Mark II,2012年上市的EOS 6D,定位是入门级全画幅。后继版本是今年刚出6D II。
2013年推出了EOS 100D,基本与700D类似,但是是最小的单反相机。
2008年上市了EOS 1000D,后续的机型有1200D、1300D,虽然与100D类似,属于弱化配置,佳能自己定位为“普及型单反”。
好像就这么多了,累死我了。
求对佳能相机各系列的较全面了解
一、EOS D系列
EOS (Electron Optics System )系列主要针对专业用户和摄影发烧友,该系列产品均为单镜头反光式相机,性能指标较佳能其它系列高出一个档次,当然相应的价格也比较高。佳能自1987年推出胶片单反相机EOS 650以来,共发布EOS系列相机49款,其中EOS D型号为数码相机,共有13款,按发布时间排列分别为:EOS DCS3、EOS DCS1、EOSD2000、 EOS D6000、EOS D30、EOS-1D、EOS D60、EOS-1Ds、EOS 10D、EOS300D DIGITAL、EOS-1D Mark II、EOS 20D、EOS-1Ds Mark II。
继2003年推出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EOS 300D后,佳能在2004年9月推出无敌级产品EOS-1Ds Mark II,采用36*24mm COMS传感器,其像素高达1600万。
二、Digital IXUS系列
Digital IXUS系列主要面对时尚用户,其产品特点为轻薄、小巧、美观,深为女性消费者钟爱。该系列在日本的型号是IXY,而在美洲和其它地区采用的型号分别是ELPH和IXUS。和EOS系列一样,该系列也是延续了胶片单反相机的型号。2004年有6款新产品面市,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产品线的齐全程度来看,佳能对该系列相机投入很大的力度,以期在崇尚外观的年轻时尚消费群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Powershot 系列
Powershot系列是佳能数码相机产品数量最多的一个系列,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又细分为A、S、G、P四大系列。
1:
A系列主要面对家庭用户,多属于入门级产品。在2004年发布的A75、A310、A85、A95、A400五款产品中,300万像素的产品有三款,分别是A75、A310、A400。A系列中的A75/A85/A95继承了自A30/A40以来的全手动功能,且价格较低,满足了部分消费能力有限的摄影爱好者的需求,根据统计A95在所有数码相机产品中位列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产品排名之首。
2-3:
S系列和G系列主要面对中高端用户,性能和像素指标均高于A系列。主流产品像素都在500万像素以上,其中S70和G6像素数量均达到700万级别。其中Poweshot S1 IS系列具备长焦防抖动功能,满足部分长焦距爱好者的需求,相对于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价格较贵。
4:
Pro系列是佳能2004年新推出的一个系列,目标消费者是高级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PowerShot Pro1为佳能第一款在数码相机上采用非球面镜片、萤石和超低色散玻璃、超级光谱镀膜的红色标记L镜头的产品,是目前除EOS系列以外的佳能旗舰产品,其2/3"800万像素CCD拍摄的照片最大分辨率能够达到3264*2448。
帮我介绍下尼康和佳能的型号、性能发展历史,重点是性能方面?
有人给你讲了尼康的胶片机发展的历史,我想这大概不是你需要的。
看来你关心的是数码单反。那我就简单说说吧。
尼康1999年推出了第一部数码单反D1,只有270万像素,但是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外形与胶片机F5非常接近。2001年推出了D1X,像素上升到530万,同时又推出仍然只有270万像素,但是拍摄速度快的D1H。2003年D1H升级为D2H,像素上升到410万,仍然保留速度快的特点。后来又陆续推出了D2X,D2Xs等。
2007年推出的D3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是尼康的第一款全幅(尼康自己叫FX,区别于DX)数码单反,后来又推出了D3X,D3S,D4等,这些都是专业的数码单反。
尼康的第一部高级业余数码单反是2002年推出的D100,这个三位数系列后来有D200,D300,D300S,全幅的D700,D600,D800,D800E。这些都是业余中的高端,接近专业机的水平。现在的最新机型是D610。
尼康的第一部中档业余数码单反是2004年推出的D70,后来又出了D80,D90(现在市场上仍有新机),后来又改成四位数的D7000,以及最新的D7100。
尼康的第一部低端业余数码单反是2005年的D50,后来的D40可能是尼康销售时间最长的数码单反,还有D60,D40X等。2000年尼康推出了D3000和D5000,其中的D3000是最便宜的单反,现在还有新机,但是质量太差,拍摄效果不佳,在国外权威评测中,D3000完败于奥林巴斯的入门微单EPL1,被专家称为尼康的耻辱,在打击下,尼康很快推出了D3100和在低端像素最高的D3200,以挽回面子,D5000也被D5100代替,现在是D5200。
在胶卷机时代,尼康以镜头锐利,画面似木刻而著称。但是在数码时代,尼康经过一些实验,采取了比较保守的立场,为了防止变形和干扰,牺牲了画面的锐利,所以大部分尼康单反和佳能比起来,显得比较软,佳能的比较清脆。唯一的例外是D800E,非常锐利。
在国外的权威的DxOMark网站的评测中,尼康单反相机的性能综合指标一直位居第一,远远在佳能之上,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尼康D600,D800,D800E出现了漏油等现象,有人说改进型D610仍然未能全部解决存在问题。
佳能与尼康不同,第一部数码单反是2000年推出的业余中端机D30,300万像素。在这之前,佳能曾与柯达合作生产佳能机身,柯达数码后背的数码单反。此后是D60。大概为了和尼康相区别,之后把数字放在前面,D放在后边了。
2001年,佳能推出了比APS-C大,但是又比全幅小的传感器的1D,这个系列后来一直出到1DM4才停止。
真正的全幅专业机是2002年的1DS,这个系列最新的成员是1DX/1DC,很贵。
高级业余的全幅机是2005年的5D,后来有5D2,现在是5D3。
7D是APS-C的旗舰,6D是全幅中的低端。
两位数的是中端业余,包括10D,20D,30D和比较成熟的40D,过渡性质的50D和现在正在卖的60D和70D。
佳能的业余低端机非常多包括三位数的300D,350D,一直到现在的700D。我个人最不喜欢这个系列,因为密封差,容易受潮损坏。但是其它功能挺多。
还有更低端的1000D和1100D,都非常差。
另外有个微型单反100D。
历史大概就是这样。
手打,非转抄。
尼康比佳能的历史要长上那么几十年,到今年已经91年了,尼克尔镜头也度过了75年的光辉岁月
1917年,东京计器制作所 的光学计量仪器部门和岩城玻璃制作所的反射镜部门合并,成为一家更完善的光学企业,并命名为Nippon Kogaku K.K.(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然后又兼并了藤井镜头制作所,这奠定Nikon日后的发展基础,而Nippon Kogaku K.K.这一个名字一直沿用至1988年,只是它的知名度却远不及它的品牌——Nikon,因此,Nippon Kogaku K.K.早已改称Nikon Corporation(这种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的情况非常多,举例来说,大家都知道Panasonic,很少有人知道松下其实叫Matsushita吧)。1917年,尼康向德国聘请了8名光学专家外加上自己的200名员工开张之后,早期产品以望远镜显微镜和光学测量仪器为主。1918年,Nippon Kogaku K.K.正式有了大规模的生产中心厂房,并且开始研究光学玻璃的生产,到1921年它们推出三支反射式望远镜,口径分别为5㎝、7.5㎝及10㎝,还有mikron 4X ,6X这两支棱镜倒像的开普勒双筒望远镜,这是尼康在光学器材领域叱咤风云90年的开始,1920年,尼康从德国请来了光学工程师Heinrich Acht(上图右)负责设计镜头,Heinrich Acht回国后改由日本工程师 Kakuya Sunayama 接手,他根据Acht的资料在1929年完成了Nikon 第一颗 120mm f/4.5镜头但是并未投入量产,用来证明实力的成分更多一些,到1932年,Nippon Kogaku K.K.生产出的摄影用镜头,并启用Nikkor(尼克尔)商标(Nikkor其实是从显微镜上沿用下来的牌子),1937年尼康已经完成了50mm/f4.5、3.5和2.0 的Nikkor镜头光学设计工作,但当时尼康还没有自己的机身。
到了1933年嘛,摄影爱好者,妇科大夫御手洗毅先生创立了佳能的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1933年也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美国大萧条到了最严重的时候(1929-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发生了国会纵火案,随后通过“授权法”授予希特勒全权,连共产主义之爹马克思都死了50年了,相比这些,在东京麻布六本木悄悄成立的精机光学研究所根本就是如同尘埃一样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已,谁又能料到它日后会生长成如此庞大的一个企业呢?佳能的技工们在挂牌之后埋头苦干,到了1934年,终于干出来一个小东西,这就是Kwanon(观音),这也是佳能乃至日本第一部仿Leica的旁轴取景焦平面快门35mm相机,当时报纸上颇为兴奋的报道了一番。不过观音只有机身没有配用镜头,刚刚我们似乎才讲过一个光有镜头没有机身的公司吧?这两家稍一接触就勾搭到一起去了,Nippon Kogaku K.K.提供Nikkor镜头和精机光研的仿Leica旁轴相机机身搭配着卖,做起了露水夫妻。
1935年对于CN两家来说都是难以忘记的一年,这年中,精机光研推出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Hansa Canon”(之前的观音只是试制性质的,并没有大规模投入量产,而且完全照抄莱卡,生产出来会吃官司的),连带顺手注册了Canon的商标,而Nippon Kogaku K.K.则推出了Nikon推出50mm f/3.5 Nikkor插刀式镜头与之配合,坚固易用的机身外加素质优秀的Nikkor镜头使得这两家新生的公司为世人(主要是日本人,还有一些西方驻日本的记者)所关注起来。佳能和尼康的蜜月期从此开始。
随着日本军队的扩张,日本政府对尼康的军品订货也增加了很多,尼康的生产重心已经基本投入到了军用光学器材方面,那么尼康抗枪打仗的时候,佳能有二心了。1937年,精机光研改了个名字叫精机光学株式会社,到了1939年,当尼康大包大揽的生产从用航空侦察相机到潜艇用潜望镜的大部分日军光学观瞄器材,而佳能在这一年研发了自己的第一支镜头,取了个叫“Serenar”,的读音颇像南汽菲亚特生产的小车“西耶那”的名,规格则是50mm/3.5。
1938年到1945年间,随着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及太平洋战争的开始,Nippon Kogaku K.K.配合政府的需要,开设了一连串大型厂房,以生产军需光学仪器,军用望远镜什么的都是小儿科,咱举点高科技的例子,二战期间日军排水量最大(4.6万吨),火炮口径最大(460mm)的大和武藏两艘战列舰上所使用的光学测距仪就是尼康生产的,测距基线长15.8米(什么叫测距基线,点击此链接),性能极为出色,虽然是仿制的蔡司给德军做的类似产品,不过就战后的资料来看,其工艺和性能已与原型相差无几了。
二战的爆发给了尼康一个飞跃式发展的机会,大量的军品订单刺激尼康急剧的膨胀起来,到二战中期,尼康旗下已经有了19家工厂和23000名员工,所生产的光学仪器包括望远镜,潜望镜,航空侦查镜头,光学轰炸瞄准具等等,但是在现在尼康的历史上,却对这一段绝口不提。
但是不提不代表就能混过去,比如PE2008上展出的航空侦查镜头,还有上图那个尼康打死也不肯透露详细资料的生产于昭和17年也就是公元1942年,重达4.5KG的Simlar-F 180mm F1.5,这些东西都无言的诉说着那一段历史。1945年日本挨了俩原子弹之后投降了,尼康也差点被美军解散,不过聪明的尼康在战争结束前不久将一部分生产线由军品改为生产民用产品,还算是保留下来了1家工厂和大约1400名员工,这也是尼康最困难的一年。由于日本战败,加上社会不景气,一年之间,本来朝气勃勃的Nippon Kogaku K.K.,只剩下原来的旧厂房和另一间小工厂而已。当然,尼康应该庆幸工厂都设在东京市区。 而佳能似乎没有怎么太牵连进战争中,到了战后的1946年,佳能,那时候的精机光株推出了可更换镜头的35mm螺口旁轴焦平面相机Canon SII配用的镜头就是自己开发的Serenar系列螺口镜头,Nippon Kogaku惨遭抛弃,随即停止了和精机光株的合作。虽然失去了军品订单又没了合作伙伴,但尼康依靠自己在光学设计上丰富的经验和卓绝的才能,依然屹立不倒(苟延残喘?)并且立即开始了自己的旁轴相机研发工作。此后尼康进展十分迅速,1946年推出第一部旁轴机身 Nikon 1(名字真简洁),1948年上市销售,这也是第一部以“Nikon”来命名的相机,不过市场表现平平,既有Nikon 1自身性能不是特别出彩,而市场类似产品很多的原因,也有日本当时还是一片废墟,市场容量太小的原因。
Nikon 1 基本设计是根据战前两大最抢手品牌相机 Leica和Contax 的混合体,Nikon 精益求精成功的结合这两类相机的优点开发出功能更强的相机。 Nikon One 采用了 Contax 相机有棱有角的外形、可拆卸机背、机顶快门控制转盘盘、前对焦环以及镜头卡口;又采用了Leica相机 RangeFinder(测距) 取景器和焦平面快门。样机在试制完成之后让所有人都非常满意,但是取名字让大家想破了脑袋。当时用了很多名字被考虑作为新相机发表时使用,一些甚至今日听来是熟悉的他牌称号。据考证当时考虑的几个名字,包括:BENTAX、PENTAX、PANNET、NICCA、NIKKA、NIKORET和NIKKORETTE。关键时刻一度 NIKKORETTE 这个名字将要胜出,最终时刻仍然选择了尼康,日本貌似也有取个贱名好养活的说法,要是取个狗剩一号之类的名字就搞笑了。
到了1949年,尼康推出了Nikon M(干嘛不叫Nikon 2?),1950年尼康推出了和M相差无几的nikon S 新增加了闪光同步端口,也推出了五只可更换镜头Nikkor-W 3.5cm f/3.5、Nikkor-O 5cm f/3.5、Nikkor-H 5.0 cm f/2.0、Nikkor-P 8.5cm f/2.0和Nikkor-Q 13.5cm f/4.0,镜头型号里的字母用来表示镜头的结构『U (Uns) 即是1片、B (Bini) 即是2片、T (Tres) 即是3片、Q (Quatour) 即是4片、P (Pente) 即是5片、H (Hex) 即是6片、S (Septem) 即是7片、O (Octo) 即是8片、N (Novem) 即是9片、D (Decem) 即是10片。』还有,Nikon镜头常刻上「Auto 自动」(指是光圈叶片会自动收缩)、焦距(以mm显示)和流水号。
尼康M这部相机非常优秀,而且非常幸运,尼康因为它而一朝成名,天下皆知,这其中也有一个陈年的老八卦。1950年,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发表了一篇特稿,报导及介绍Nikon相机及 Nikkor镜头的高质素表现,是由著名摄影记者 Jacob Deschin执笔的,这个Jacob Deschin以报道朝鲜战争而闻名。当时纽约时报亚洲记者站设在日本,所有去朝鲜的记者都会先到东京报道一下再奔赴前线,Jacob Deschin在东京乱逛的时候偶然发现了Nikon M,当时记者中流行的是Leica M型,尼康M和莱卡M虽然很相似,但设计上另有出彩的地方,也更易使用,Jacob Deschin买了两台背到战场上去用完发现Nikkor镜头清晰锐利,Nikon M机身轻便坚固,性能十分出色,回去之后就大吹特吹(这种行为现在被称为放毒),尼康从此名声鹊起,成了新闻记者的宠儿。Nippon Kogaku K.K.对此视为无上光荣。分手快乐的佳能当然也没有闲着,1947年又换了块牌子,从“精机光株”改成了“佳能照相机株式会社”。到了1949年,佳能在东京证交所上市圈钱之余,做出了Canon IIB,可惜的是Canon IIB虽然发布当年就获得了旧金山全美照相机展览会一等奖,但知名度和市场表现都平平,这充分说明了得奖再多,不如找个好枪手的道理,以鄙人阴暗的心理来推断,佳能定下无偿借用器材给著名摄影家和新闻记者的策略,跟50年受的那个刺激肯定不无联系。尼康1952年的时候在美国成立了Nikkor Club,这个非政府组织主要作用是联络用户,提高影响,这种做法在日后被很多公司效仿,比如华旗资讯就有个爱国者俱乐部(要是不熟悉情况的看到搞不好会以为是个政治团体),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产品大受欢迎,尼康的机身及镜头被欧洲部分国家禁止进口了很长一段时间(具体哪些国家就不点名了,不过考考大家,蔡司,莱卡,施耐德,雷丁娜都是哪国的?),哦对了,这年Nikon S出世了。佳能在同年推出了世界首部带闪光同步的35mm相机Canon IVSb,这个成就相当惊人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可以使用一个1/125秒的快门同步闪光,大大拓展了相机在新闻方面的应用。而尼康在旁轴系统上成绩斐然,1954年推出了Nikon S的改进型 Nikon S2,内置100%的旁轴取景器,不过这只是个开始,到了1957年,Nikon推出了S2的后继机种Nikon SP,它内置可以配合28mm,到135mm六个不同焦距定焦镜头使用的联动取景框,而且可以自动调整视差,其功能之强悍远远超过了当时被看作是旁轴机王的莱卡M3,而莱卡直到1980年推出的M4-P上才具备类似性能。
尼康Nikon 也没有放弃 RF 机种,1959年3月,Nikon 更新改款了 S4 企图延续 S 系列的命脉。单反相机的兴起必然伴随着旁轴相机的衰落,1960年 Nikon 发表最后一款测距连动相机S3M之后就停止了S系列旁轴测距相机的开发和生产。Sp是尼康旁轴取景35mm相机的巅峰,2005年尼康曾经出过一批限量的SP复刻版,几乎还没开始生产就被预定一空。
时间到了1959年,尼康和佳能这对曾经的露水夫妻心有灵犀一般的同时发现了135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巨大潜力,开始相关产品的研发。
佳能对于市场的判断显然有些失误,研发的首部35mm单反相机Canonflex市场反应平平,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倒是同期开发的旁轴相机Canon 7比较受市场欢迎,虽然在机身上比较疲软,但在镜头上佳能风头正健,1961年开发的旁轴镜头50/0.95,62年推出的用于单反的R58/1.2,63年推出第一支变焦镜头R55-135/3.5,64年推出当时光圈最大的超广角单反镜头FL19/3.5都是开一时风气之先的优秀作品。
1959年,Nikon推出它们第一部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nikon F。这年,距离世界第一部SLR的发明已22年,但距离发明棱镜眼平取景的设计,则只有九年,距离1955由Asahiflex(还记得是谁开发出来的不?点击这里回顾一下)率先使用的立刻回弹反光镜结构机身,只有四年。所以,1959年推出的Nikon F,基本走在了技术潮流的前列,而且具备当时最顶尖的性能。
Nikon F采取模块化的设计,围绕着机身,尼康提供了大量不同的配件,以切合不同需要,如取景器、对焦屏及马达等都可以更换。Nikon F,在推出的第一日,已成为专业SLR的设计典范,这种模块化按需搭配的设计思想一直延续到其后70年代的F2、80年代的F3及90年代的F4身上,每代尼康顶级机身都衍生出了大量的型号,以满足各种不同摄影师的需求,可以说,直到佳能EOS 1发布之前,Nikon在135单反高端专业市场上的优势都是压倒性的。
总计从1959起到1972年 F2 推出为止,Nikon F 这个产品持续生产了13年,不管在产量还是生命周期上,至今罕逢与之匹敌的对手。而 Nikon F 也经历了多次小改款,并推出衍生机型,例如: 1962年 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头F),首次采用外置的Cds(硫化镉)原件测光,就是脑门上的那个大大的F旁边的那个圆圆的白眼,测量范围为EV 2~17;1965年 Nikon F Photomic T,采用了TTL式的Cds测光组件,测光显示为指针式,测光方式为平均测光;1967年 Nikon F Photomic TN 是 T 的改量版,测光方式将原来的平均测光改成中央重点测光;1968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 FTN 则是F系列的最后一款,实现了最大光圈指示,并可以在观景窗内可以看到快门速度。一转眼就到了1971年,离佳能开发的第一台相机Canon Flex(1959),已经12年了,在被尼康压在头上10多年之后,佳能终于憋出来了一台专业级135单反机F1型,以及配套的FD镜头数支(到底是多少支我手头的资料也没提……)这款以结实耐用著称的高级专业照相机,能适合在-30℃和60℃的环境下使用,而这款照相机的快门经受了十万次无故障的考验,并采用先进的超薄型钛金属横走式帘幕快门。这架设计精良的专业照相机一上市,轰动了整个摄影界。 下图就是Canon F1,上面装的就是佳能第一支量产的非球面镜头FD 50/1.2 AL SSC,AL表示非球面镜,SSC表示多层镀膜。和尼康F的设计思想类似,F1也采用了可更换的取景器,这一点在135单反相机身上被证明其实不是特别必要的。Canon F1是FD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FD镜头,佳能在新材料和新工艺上的研发热情很高,成效也很卓著,比如1969年就推出了使用萤石镜片来矫正色差的长焦镜头FL-F300/5.6和FL-F500/5.6,从此树立了“长焦的佳能”这一至今也无法逾越的铁律(量产的民用长焦镜头中佳能EF 200/1.8L是世界顶级水平的,性能指标无人能及,这个结论是哈苏实验室做出来的)。尼康用以对抗佳能F-1的武器是F-2(怎么看起来像哥俩……),也是在1971年推出的,尼康的F2和前代的F区别不大,最高快门速度提高到了1/2000s,以方便新闻记者使用,尼康主推的是F2的一个衍生型号F2 photomic,与基本型号的区别就是F2 photomic是有测光系统的(F和F2都没有,需要用外置测光表),配备DP-1测光取景器,测光模式为中央重点加权平均,观景窗内可显示快门速度、光圈,测光范围为EV 1~17。不过F2的运气真的不能算是太好,主要面向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F2推出之后结果碰上了慕尼黑惨案,而到了1978年,尼康又推出了特别版的F2H准备竞争莫斯科奥运会的体育记者用机市场的时候,发生了苏联入侵阿富汗,美洲国家一致抵制80年莫斯科奥运会,尼康无奈之下把F2H面向社会出售。F2H只有501台,除了全钛机身之外,还配备了MD100马达和MD100电池包,实在是F2全系列之中最具收藏价值的产品。1973年 Nikon 推出 F2 Photomic S,配备改良DP-2测光取景器,也简称为F2S,测光用LED显示,代替原来的指针式指示,另可以附加DS-1进行快门优先自动曝光;1976 Nikon 再推 F2 Photomic SB:配备全新的 DP-3测光取景器,采用SPD作为测光组件; 1977年 Nikon F2 Photomic A,配备又一新 DP-11测光取景器,但测光组件换回成本较低的Cds,主要是配合当时刚出来的Ai系列镜头,是F2 Photomic的Ai版本;同年 Nikon 还有 F2 Photomic AS,配备DP-12测光取景器,采用SPD测光组件。1972年,Nikon推出第一部自动曝光的Nikon相机——Nikkormat EL,这是一部全新设计的Nikon相机,Nikkormat EL有光圈先决自动曝光,有十/一两级曝光补偿,曝光记忆锁,闪灯热靴(第一部有内置闪灯热靴的Nikon相机),除了不能自动对焦。其他功能现今自动相机区别不大——但它早在35年前就出世了。不过相比起同时代佳能的成就,尼康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了。1976年,Canon一马当先,以AE-1将单反相机带入了电子化的新天地,并通过改进生产线,采用新材料(就是工程塑料),引入“价值工程”,出色地控制了成本。Canon A系列单反机以方便的功能、合理的价格而空前畅销,整个A系列产量超过八百万台,从1976到1984,连续八年Canon单反相机销量居于榜首,尼康虽然在顶级单反市场仍然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地位,但已然疲态初现了。这一时期佳能的动作迅速而又高效,而尼康的应对策略则十分混乱,给人以手忙脚乱勉力支撑的感觉,为了应对佳能出色的A系列的挑战,尼康改进了F卡口,成为AI卡口(Automatic Maximun Aperture Indexing,AI卡口可以实现光圈优先曝光)之后发布了NIKKORMAT ,FE, EL等多个系列的机身,但市场反响十分糟糕,在顶级135单反领域尼康F2As对佳能F-1也几无优势可言。跌跌撞撞的折腾到了1979年,尼康发布了轻量化的小型135单反相机机EM(Economic Model经济型),配用数支E系列镜头(28mm f/2.8,35mm f/2.5,50mm f/1.8,100mm f/2.8,135mm f/2.8,135mm f/2.8,及一支70~150mm f/3.5),由于EM和尼康机身一贯的坚固用料十足的传统相左而受到市场恶评,一样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后来有不少人专门2手搜集E系列镜头把玩,声称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云云……)。时间进入了80年代,尼康率先发布了F系统第三代旗舰机F3,这台相机由著名的保时捷家族设计,性能十分强劲而且衍生型号和附件之多之复杂到现在也无人能超越,单单可更换对焦屏就有15中型号,中央裂像的,微棱镜的,高倍放大的,高亮的,网格的,等等,取景器也可以更换,其中有一种是类似于120相机所用的腰平取景器,使用起来极为方便,有了它,还要个鸟的直角取景器。F3的测光系统也是非常精巧的,它的反光镜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18%的光线可以透过主反光镜射到辅助反光镜上,再被反射到反光镜箱底部的光敏电阻上实现测光,所以F3更换机顶不影响测光系统F3的钛快门标称使用寿命15万次,实际寿命应该超过此数的至少两倍以上,小编曾经见过一台外观已经磨的惨不忍睹的装了MD4卷片马达的F3T,主人声称从88年买到手用到现在,一直是主力相机,鉴于主人的工作性质(丫是个记者)稍加推算就知道快门可能早已经超过标称寿命了,不过据我亲手用反转片试拍的情况来看,曝光依然精准,快门动作也干脆俐落,声音略带一点尼康式的金属尾音,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照相机历史简介
19世纪初,一个叫尼普斯的法国陆军军官,花了10年时间研究保存影像的方法终于在1826年成功地将他家窗外的景象拍摄在白锡板上。
这是世界上第1张照片,它的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第二年,他又和达盖尔研究照相术,试图把影像拍摄在玻璃板上。
不幸的是,尼普斯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去世了。1833年,达盖尔把玻璃板底片的灵敏度,提高到足以拍摄人像。后来,他又发明了银版照相法——“达盖尔照相术”。
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
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莱卡的前身)、禄来、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 ,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
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徕卡单镜头旁轴照相机。
不过这一时期的35毫米照相机均采用不带测距器的透视式光学旁轴取景器。
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提高了调焦准确度,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帘快门。
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调焦和更换镜头更加方便。为了使照相机曝光准确,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
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颠倒,并将俯视改为平视调焦和取景,使摄影更为方便。
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1960年以后,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1975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
在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机生产主要是引进德国技术并加以仿制,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徕卡相机仿制了L39接口的35mm旁轴相机,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制造出了旁轴相机。
PENTAX的前身旭光学工业公司1923年开始生产镜头,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扩大,日本军队对光学仪器的需求急剧增加,尼康、宾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学仪器厂都接到了大量的军队订单,为侵华日军生产望远镜、经纬仪、飞机光学瞄准仪、瞄准镜、光学测距机等等军用光学仪器。
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军队订单已经不再有,战后军工企业为生存不得不转向民用品的生产,光仪厂商尼康、佳能、宾得都先后开始了照相机生产。
1952年宾得引进德国技术并引入德国“PENTAX”品牌,生产出了“旭光学”的第一部相机。1954年,日本第一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旭光学-宾得公司制成。
1957年作为日本照相机的后起之秀,又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镜光学取景的单反照相机。此后美能达、尼康、玛米亚、佳能、理光等公司争相仿制、改进单反照相机及镜头技术,从而推动了民用照相机技术在日本的发展,世界单反照相机技术重心逐渐由德国转移到了日本。
1960年,宾得推出的PENTAX SP相机问世,开创了照相机TTL自动测光技术。
1971年,宾得公司的SMC镀膜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应用SMC技术开发生产出了SMC镜头,使得镜头在色彩还原和亮度以及消除眩光和鬼影两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从而显著提高了镜头品质。
得益于SMC技术,此后宾得镜头的光学素质达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多只宾得镜头被职业摄影师们推崇,甚至超越了德国顶级镜头蔡司镜头,成就了宾得相机一时的辉煌。
虽然几乎所有厂商生产的照相机镜头都声称采用了SMC技术,但是实测证明,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还是宾得镜头。
1969年,CCD芯片作为相机感光材料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船上搭载的照相机中得到应用,为照相感光材料电子化,打下技术基础。
1981年,索尼公司经过多年研究,生产出了世界第一款采用CCD电子传感器做感光材料的摄像机,为电子传感器替代胶片打下基础。
紧跟其后,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国、欧洲的一些电子芯片制造商都投入了CCD芯片的技术研发,为数码相机的发展打下技术基础。1987年,采用CMOS芯片做感光材料的相机在卡西欧公司诞生。
2018年9月,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第62次会议作出了对中国无人机产品有利的决定,将无人机归类为“会飞的照相机”。
扩展资料:
为照相机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1、达盖尔
达盖尔(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是法国美术家和化学家,因发明银版照相法而闻名。达盖尔出生于法国法兰西岛瓦勒德瓦兹省。
他学过建筑,戏剧设计和全景绘画,尤其擅长舞台幻境制作,也因此声誉卓著。1851年他在距离巴黎12千米的Bry-sur-Marne逝世,他的墓上有一座纪念碑。
2、吉罗拉莫·卡尔达诺
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 1501年9月24日 ~1576年9月21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数学家、物理学家、占星家、哲学家和赌徒。
古典概率论创始人, 在他的著作《论运动、重量等的数字比例》(Opus novum de proportionibus) 建立了二项定理和二项系数的确定. 他一生写了200多部著作,内容涵盖医药、数学、物理、哲学、宗教和音乐。
3、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
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法语: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765年3月7日-1833年7月5日),「涅普斯」又译「尼埃普斯」,法国发明家。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于1827年拍摄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者却是法国的路易·达盖尔。涅普斯,是未被大众关注的摄影术发明者。
在那个时期,摄影的产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们早在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墨子年代就已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奥秘,直至今日,小孔成像这一原理仍然适用于摄影术,但当时阻碍摄影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将影像保留下来的方法仍然没有被发明。
1825年,涅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夏尔·雪弗莱(Charles Chevalier)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制作光学镜片。
并于1824年(有说1826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餐桌”,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的家里拍摄完成,通过其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8小时。
1829年与路易·达盖尔达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摄影术。 1833年7月5日,涅普斯意外死亡。 1839年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宣布路易·达盖尔获得摄影术专利。
4、奥斯卡·巴纳克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1879年-1936年),德国照相机设计家,生于德国布兰登堡州里诺夫镇。1911年被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聘请担任照相机设计师。
巴纳克在1912年研究利用35毫米电影胶卷设计小型照相机。1913年成功地造成一部24×36毫米的原型莱卡相机(Ur-Leica)—35毫米照相机的鼻祖。
1925年莱卡相机I型正式在德国韦茨拉尔市(Wetzlar)的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出产。奥斯卡·巴尔纳克本人是最早的莱卡摄影家,1920年,韦茨拉尔市发生洪水灾难,他用原型莱卡相机拍摄了一系列韦茨拉尔洪灾的照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照相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达盖尔
第一部实用照相机是法国人达盖尔发明的 诞生就在法国
世界首台数码相机1975年于美国纽约实验室中诞生。这台数码相机的发明人是柯达公司当时的技术人员Steven J.Sasson(赛尚)。早在30年前,Steven J.Sasson在他的首台数码相机原型技术报告中已经预见:“未来”的数码相机将是便携式的,并能在光线很差的情况下拍摄彩色照片。今天这一切已经成为现实。
赛尚回答说自己首先是一个相机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很希望设计和制造一台全电子相机,而在1973年与柯达一位主管短短1分钟的交谈,促使他寻找合适的存储介质、建造原型,那位主管简单的提到说有一种硅材料可以感光,可以尝试能否应用到新型相机中----这就是后来数码相机的重要零组件电荷藕合器。赛尚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建造了首款数码相机的原形,当时还只是用磁带作为存储介质,而最终通过这台相机拍到了0.01百万像素的黑白反转相片。
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规格
背景信息和技术数据
开发机构 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
开发者 Steven?J.Sasson(赛尚)
原型机名称 手持电子照相机
影像传感器 Fairchild?201100型?CCD?阵
磁带记录机 Memodyne?低功耗数码磁带
存储设备 标准?300?英尺飞利浦数码磁带
数码内存 49,152?位
电源 16节?AA型电池
外观尺寸 209(宽)×225?(高)×152(厚)
重量 3900克
1826年,约瑟夫 尼瑟福 尼埃普斯利用他的“太阳照相机”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片,曝光八小时。
1840年,第一台真正意义的相机由维也纳的大学教授研制,除快门以外各种装置一应俱全,但看上去更像黄铜望远镜,拍摄的相片也是圆形的。
机将是便携式的,并能在光线很差的情况下拍摄彩色照片。今天这一切已经成为现实。
赛尚回答说自己首先是一个相机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很希望设计和制造一台全电子相机,而在1973年与柯达一位主管短短1分钟的交谈,促使他寻找合适的存储介质、建造原型,那位主管简单的提到说有一种硅材料可以感光,可以尝试能否应用到新型相机中----这就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现代照相机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随着放大技术和微粒胶卷的出现,镜头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 ,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
扩展资料:
系统机构
从完成摄影的功能来说,照相机大致要具备成像、曝光和辅助三大结构系统。成像系统包括成像镜头、测距调焦、取景系统、附加透镜、滤光镜、效果镜等;曝光系统包括快门机构、光圈机构、测光系统、闪光系统、自拍机构等;辅助系统包括卷片机构、计数机构、倒片机构等。
保养技巧
相机的镜头要用专用的拭纸、布擦拭,或以骆驼毛拂 ,以免刮伤。要去除镜头上的尘埃时,最好用吹毛刷,不要用纸或布;用嘴吹风时,要小心避免口水沾上镜片。
要湿拭镜片时,请用合格清洁剂,不要用酒精之类的强溶剂。镜头上最好加装保护镜或滤光镜,可加长镜头上透镜寿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照相机
照相机历史简介
19世纪初,一个叫尼普斯的法国陆军军官,花了10年时间研究保存影像的方法终于在1826年成功地将他家窗外的景象拍摄在白锡板上。
这是世界上第1张照片,它的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第二年,他又和达盖尔研究照相术,试图把影像拍摄在玻璃板上。
不幸的是,尼普斯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去世了。1833年,达盖尔把玻璃板底片的灵敏度,提高到足以拍摄人像。后来,他又发明了银版照相法——“达盖尔照相术”。
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
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莱卡的前身)、禄来、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 ,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
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徕卡单镜头旁轴照相机。
不过这一时期的35毫米照相机均采用不带测距器的透视式光学旁轴取景器。
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提高了调焦准确度,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帘快门。
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调焦和更换镜头更加方便。为了使照相机曝光准确,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
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颠倒,并将俯视改为平视调焦和取景,使摄影更为方便。
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1960年以后,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1975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
在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机生产主要是引进德国技术并加以仿制,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徕卡相机仿制了L39接口的35mm旁轴相机,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制造出了旁轴相机。
PENTAX的前身旭光学工业公司1923年开始生产镜头,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扩大,日本军队对光学仪器的需求急剧增加,尼康、宾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学仪器厂都接到了大量的军队订单,为侵华日军生产望远镜、经纬仪、飞机光学瞄准仪、瞄准镜、光学测距机等等军用光学仪器。
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军队订单已经不再有,战后军工企业为生存不得不转向民用品的生产,光仪厂商尼康、佳能、宾得都先后开始了照相机生产。
1952年宾得引进德国技术并引入德国“PENTAX”品牌,生产出了“旭光学”的第一部相机。1954年,日本第一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旭光学-宾得公司制成。
1957年作为日本照相机的后起之秀,又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镜光学取景的单反照相机。此后美能达、尼康、玛米亚、佳能、理光等公司争相仿制、改进单反照相机及镜头技术,从而推动了民用照相机技术在日本的发展,世界单反照相机技术重心逐渐由德国转移到了日本。
1960年,宾得推出的PENTAX SP相机问世,开创了照相机TTL自动测光技术。
1971年,宾得公司的SMC镀膜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应用SMC技术开发生产出了SMC镜头,使得镜头在色彩还原和亮度以及消除眩光和鬼影两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从而显著提高了镜头品质。
得益于SMC技术,此后宾得镜头的光学素质达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多只宾得镜头被职业摄影师们推崇,甚至超越了德国顶级镜头蔡司镜头,成就了宾得相机一时的辉煌。
虽然几乎所有厂商生产的照相机镜头都声称采用了SMC技术,但是实测证明,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还是宾得镜头。
1969年,CCD芯片作为相机感光材料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船上搭载的照相机中得到应用,为照相感光材料电子化,打下技术基础。
1981年,索尼公司经过多年研究,生产出了世界第一款采用CCD电子传感器做感光材料的摄像机,为电子传感器替代胶片打下基础。
紧跟其后,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国、欧洲的一些电子芯片制造商都投入了CCD芯片的技术研发,为数码相机的发展打下技术基础。1987年,采用CMOS芯片做感光材料的相机在卡西欧公司诞生。
2018年9月,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第62次会议作出了对中国无人机产品有利的决定,将无人机归类为“会飞的照相机”。
扩展资料:
为照相机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1、达盖尔
达盖尔(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是法国美术家和化学家,因发明银版照相法而闻名。达盖尔出生于法国法兰西岛瓦勒德瓦兹省。
他学过建筑,戏剧设计和全景绘画,尤其擅长舞台幻境制作,也因此声誉卓著。1851年他在距离巴黎12千米的Bry-sur-Marne逝世,他的墓上有一座纪念碑。
2、吉罗拉莫·卡尔达诺
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 1501年9月24日 ~1576年9月21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数学家、物理学家、占星家、哲学家和赌徒。
古典概率论创始人, 在他的著作《论运动、重量等的数字比例》(Opus novum de proportionibus) 建立了二项定理和二项系数的确定. 他一生写了200多部著作,内容涵盖医药、数学、物理、哲学、宗教和音乐。
3、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
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法语: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765年3月7日-1833年7月5日),「涅普斯」又译「尼埃普斯」,法国发明家。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于1827年拍摄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者却是法国的路易·达盖尔。涅普斯,是未被大众关注的摄影术发明者。
在那个时期,摄影的产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们早在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墨子年代就已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奥秘,直至今日,小孔成像这一原理仍然适用于摄影术,但当时阻碍摄影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将影像保留下来的方法仍然没有被发明。
1825年,涅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夏尔·雪弗莱(Charles Chevalier)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制作光学镜片。
并于1824年(有说1826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餐桌”,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的家里拍摄完成,通过其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8小时。
1829年与路易·达盖尔达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摄影术。 1833年7月5日,涅普斯意外死亡。 1839年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宣布路易·达盖尔获得摄影术专利。
4、奥斯卡·巴纳克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1879年-1936年),德国照相机设计家,生于德国布兰登堡州里诺夫镇。1911年被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聘请担任照相机设计师。
巴纳克在1912年研究利用35毫米电影胶卷设计小型照相机。1913年成功地造成一部24×36毫米的原型莱卡相机(Ur-Leica)—35毫米照相机的鼻祖。
1925年莱卡相机I型正式在德国韦茨拉尔市(Wetzlar)的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出产。奥斯卡·巴尔纳克本人是最早的莱卡摄影家,1920年,韦茨拉尔市发生洪水灾难,他用原型莱卡相机拍摄了一系列韦茨拉尔洪灾的照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照相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达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