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波兰战役的双方兵力情况介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8 11:54:25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的经过

十月革命胜利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决定利用该军反对苏维埃俄国,主动给它提供军费。该军团首脑在征得法国同意后宣布该军是法军之一部,要求将其调往法国。1918年3月26日,苏维埃政府决定将该军团调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并议定待军团将其基本武器装备移交给当地苏维埃政府后,从那里将其送往西欧。1918年5月下旬,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由奔萨调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途中,受协约国帝国主义者煽动,发动叛乱。在俄国白卫军、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支持下,军团于5月底至8月初占领了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大部地区,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反革命政府,大批逮捕和杀害党政工作人员和革命工农。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对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造成巨大的威胁。为平息叛乱,肃清反革命势力,1918年6月,苏维埃政府在俄国东部建立了远东方面军。东方面军于8月遏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白卫军的进攻,8月底至9月初转入反攻,11月底将叛乱者逐出了伏尔加河流域。12月,捷军团被迫撤离前线。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和共产党人的地下工作,捷军团开始瓦解,约4000名捷克和斯洛伐克人转到苏维埃政权方面,加入了游击队和红军国际部队。1919年下半年,该军团随着高尔察克军队的败退而东撤。1920年2月7日。苏俄红军统帅部与该军团首脑达成停战协议。根据协议,1920年春,该军队的各部队被集中遣往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此后从那里被陆续遣返回国。

纳粹德国占领捷克斯诺伐克得到了多少个师

1939年3月15日,17个德国师入侵捷克,宣告捷克成为“波希米亚-莫拉维亚保护国”,斯洛伐克在14日宣告独立。到1938年9月时曾拥兵38个师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此时已只剩下16个不满编的师,没有进行抵抗。
一开始,捷克斯洛伐克军人逃往波兰,或者取道南斯拉夫或黎巴嫩逃亡法国。在1939年7月11日,前第4集团军司令官Lev
Prchala将军在克拉科夫组建了一支3000余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指挥官Ludvik
Svoboda中校),下辖1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空军中队、1个坦克连和其它支援部队。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欲前往罗马尼亚的
1000余名军团官兵(2000人已经转进至法国)被苏军阻住,并在18日被押送至苏联,编为“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东部集群”。
1939年5月20日,法国政府批准捷克斯洛伐克士兵加入法国外籍军团,并在10月20日批准爱德华·贝奈斯总统和前第3军军长)以流亡者、外籍军团官兵和在法侨民为基础,组建一支“旅法捷克斯洛伐克新军”。捷克人在地中海岸边的Agde建立了新兵训练基地。
1940人1月15日,第1捷克斯洛伐克师在Beziers正式成立,师长Rudolf Viest中将(前第6军军长),辖第1、2、3步兵团(每团3营,其中3团未满编)、骑兵和摩托化中队、1个炮兵团(3营)、工兵和通信营。
6月,第1、2步兵团分别加入第23步兵师和第239轻步兵师以保卫巴黎,但很快就在6月13日被德16装甲军的第3、4装甲师压倒。捷军撤往地中海港口Sete,但到26日只有2600人能够及时乘坐英国船只在利物浦踏上英国。

捷克为什么干涉俄国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协约国协同作战的捷克族裔和斯洛伐克族裔志愿军人组成了“捷克军团”。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得到盟国的支持,从而可以在奥匈帝国境内的一部分建立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十月革命之后,协约国军队武装干涉,“捷克军团”也跟着参加了。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俄国境内腹地作战的捷克军团,士气溃散,士兵急于摆脱没有尽头的残酷战争回到刚刚独立的祖国过和平生活。

涨姿势 天天花钱你知道纸币上印的都是谁吗?(捷克纸币篇)

一个国家的钱币往往体现了这个国家的重要人物或是历史事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捷克纸币上的伟人们都有谁吧!


100克朗——查理四世



查理四世(Kerel IV)是捷克最最最最最最有名的人。他于1346年至1378年任波西米亚国王。他被捷克人民广泛赞誉为国父,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捷克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捷克的很多地方也以他命名,如查理大学、查理大桥……



200克朗——夸美纽斯



教师朋友们或是学师范的同学们对他应该会非常熟悉。没错,夸美纽斯(John Amos Comenius)是捷克著名的哲学家和教师,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生日,3月29日,被规定为捷克的教师节。



500克朗——鲍日娜·聂姆曹娃



鲍日娜·聂姆曹娃(Bo?ena Němcová)是捷克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著名作家。她最为著名的作品《外祖母》(捷克语Babi?ka)探索了波西米亚的乡村生活,被认为是捷克文学的经典之作。



1000克朗——弗兰蒂谢克·巴拉茨基



弗兰蒂谢克·巴拉茨基(Franti?ek Palacky)是捷克著名的历史学家,以其历史著作和政治运动而著名。他与查理四世、马萨里克(马上就会提到)并称为捷克的国父。



2000克朗——艾玛·德斯婷



艾玛·德斯婷(Emmy Destinnova)是19世纪出生于布拉格的歌剧演唱家。其动听的嗓音国际著名。



5000克朗——马萨里克总统



马萨里克(Tomá? Masaryk)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创立者和第一任总统。在一战期间,他帮助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这是一支与奥地利人斗争的志愿军。直到今天,他仍被视作是民主的象征。

苏联在建国时受到了哪些帝国主义的压力与干涉查伏龙

一个个来:
苏俄建国期间,受到了周围帝国主义国家和白匪(也就是残余的资产阶级势力)的进攻,参加围攻帝国主义国家主要有:英、法、日、美、德、波兰等国。
1918年3月6日,英、法、美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4月5日,日、英、美干涉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此外,协约国军队还侵入中亚和南高加索。4~5月,德国和土耳其违背《布列斯特和约》,侵占克里木和南高加索。5月底,由5万名奥匈战俘编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经西伯利亚遣返途中发动叛乱,先后侵占伏尔加河中游、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顿河地区克拉斯诺夫的哥萨克白卫军、北高加索A.I.邓尼金的‘志愿军‘相继叛乱,成立反革命政府,并着手扩充叛乱武装。年中,由于苏维埃实行粮食垄断,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各地支持叛乱,成立反苏维埃政权。至同年夏,苏维埃共和国丧失3/4领土,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
为战胜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人民委员会于1918年初颁布组建工农红军和工农红海军的法令;3月4日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4月成立地方军事机构,全国实行普及军训制;5月29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实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俄共(布)中央和苏维埃政府还决定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将全部工作转入战时轨道。为统一领导在东线作战的部队,6月13日成立东方面军;9月2日宣布国家为统一军营,并成立由L.D.托洛茨基任主席的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I.I.瓦采季斯被任命为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9月11日,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下令扩充部队编制,除东方面军外,组建南方面军、北方面军及西部防区(次年2月改编为西方面军),同年12月又组建里海-高加索方面军。11月30日成立以列宁为主席的工农国防委员会,协调和领导军事机关和民政机关的活动,确保前线和后方的统一。所有这些措施,保证了苏维埃红军的建设及其在各条战线的初步胜利。
1918年夏,东线(伏尔加河中游和乌拉尔地区)成为主要战场。8月底至9月初,东方面军(辖5个集团军和伏尔加河区舰队)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对白卫军转入进攻,9月10日攻克喀山,12日解放辛比尔斯克,10月上旬解放塞兹兰和萨马拉。随后,红军挺进乌拉尔,至11月中旬解放伊热夫斯克和沃特金斯克。在南线(顿河中、上游,伏尔加河下游,北高加索一带),同年7~11月,红军在察里津保卫战中连续两次击退克拉斯诺夫哥萨克白卫军的进攻;北高加索的两个集团军在与主力隔绝情况下坚持作战,牵制邓尼金‘志愿军‘北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腾出兵力加强对苏维埃俄国的干涉。1918年11月~1919年2月,英法军队13万人在南方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登陆,先后占领巴统、梯弗里斯、巴库等城市,随后兵分三路向莫斯科实施主要突击,因遇苏维埃游击队和起义部队的激烈抵抗,只向内地推进100~150公里。英、美、日干涉者则增派援军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加强对白卫军的援助。针对当时的形势,红军贯彻列宁的战略方针,决心在白卫军同干涉军会合之前,先歼灭白卫军,再击败协约国军队。1918年末至1919年初,红军在各条战线上发起进攻,解放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顿河州、南乌拉尔、申库尔斯克。红军的胜利以及协约国内部爆发反对干涉苏俄的运动,使协约国以武力消灭苏维埃共和国的计划破产。法军和希腊军队被迫从敖德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尔等城市撤走。
粉碎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进攻,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1919年,协约国组织俄国反革命势力以及与苏俄接壤的国家,对苏维埃共和国发动两次大规模进攻,但均被红军粉碎。
第一次以西伯利亚A.V.高尔察克指挥的白卫军为主力,从东线实施主要突击,邓尼金、N.N.尤登尼奇和米列尔军队则分别从南方、西方和北方实施辅助突击,目标指向莫斯科。白卫军投入这次攻势的兵力约100万人,而当时红军仅62.5万人。1919年3月4日,高尔察克军队近14万人发起进攻,企图占领伏尔加河中游,与邓尼金军队会合后进军莫斯科。红军东方面军约10万人被迫实施防御。3~4月间,高尔察克军队占领乌法、沃特金斯克、奇斯托波尔、布古利马、布古鲁斯兰、奥尔斯克、阿克纠宾斯克,逼近喀山、辛比尔斯克和萨马拉,切断红军同土耳其斯坦的联系,使东方面军的防线有被突破的危险。俄共(布)中央号召全国一切力量与高尔察克作斗争。至4月中旬,东方面军兵力增加到14万多人。为顺利实施战役指挥,东方面军分编成南、北两个战役集群。4月28日,南集群转入反攻,相继实施布古鲁斯兰战役、别列别依战役和乌法战役,解放布古鲁斯兰、谢尔吉耶夫斯克、布古利马和乌法,6月20日前出至乌拉尔山前地带。北集群于5月25日发起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战役,6月7日解放伊热夫斯克。在西线,波罗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军队于5月中旬突破红军防线,扑向彼得格勒。6月初,红山、灰马、奥布鲁切夫三个炮台发生反革命叛乱。红军加强彼得格勒的防御,于中旬平息炮台的叛乱,下旬发动反攻,将尤登尼奇军队击退。在南线,邓尼金军队于6月间占领顿巴斯、顿河州和乌克兰部分地区,30日占领察里津(今伏尔加格勒)。由于当时高尔察克已败退乌拉尔,因此邓尼金未能实现与其会师的企图。在南线形势紧张和东线红军取得胜利的形势下,托洛茨基和瓦采季斯提出暂时停止东线的进攻,以加强南线的建议,被俄共(布)中央否决。东方面军按照俄共(布)中央的指示,在司令S.S.加米涅夫率领下于6月21日发起总攻,至8月4日把高尔察克军队完全赶出乌拉尔。
高尔察克军队被击溃后,协约国把战争重心转移到苏俄南方,决定以邓尼金军队为主力发动第二次进攻。1919年7月3日,邓尼金下令攻占莫斯科,从顿河西岸到伏尔加河分兵三路北犯。在主突方向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一线作战的是邓尼金的精锐部队‘志愿军‘。7月9日,俄共(布)中央和列宁发出‘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8月,红军南方面军按照总部的命令发起反攻,从侧后袭击邓尼金的库班大本营,未果。9月12日,邓尼金军队再次在库尔斯克-奥廖尔方向发起进攻,至10月中旬先后占领库尔斯克、沃罗涅日和奥廖尔,直接威胁图拉和首都莫斯科。尤登尼奇军队在西线也再次突破红军防线,于10月中旬进抵彼得格勒郊区。为适应新的作战形势,红军统帅部于9月下旬将南方面军分编为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10月,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决定坚守图拉和莫斯科,在南线集中基本兵力,东南方面军则暂时转入防御。10月11~12日,南方面军在司令A.I.叶戈罗夫和军事委员J.V.斯大林率领下,在奥廖尔—克罗梅地域和沃罗涅日地域发起反攻,至11月中旬先后收复奥廖尔、沃罗涅日和库尔斯克。此后,南线的反攻发展为两个方面军的总攻:南方面军在哈尔科夫、罗斯托夫方向作战;东南方面军以右翼进攻新切尔卡斯克,以左翼进攻察里津。12月,红军解放哈尔科夫和基辅,翌年1月攻占察里津和罗斯托夫。由于红军攻占罗斯托夫并进抵亚速海沿岸地区,邓尼金部队被分割成两个孤立集团,一个退向高加索,另一个退向克里木和敖德萨。红军乘胜追击,于2月7日攻占敖德萨,3月27日占领新罗西斯克。邓尼金残部逃往克里木后,由P.N.弗兰格尔接替指挥。此时,红军在其他战线也取得重大胜利。在西线,尤登尼奇对彼得格勒的第二次进攻被打退,其残部逃入爱沙尼亚并被解除武装;在北线,红军于1920年2~3月先后解放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在东线,红军于1919年秋从托博尔河地区转入新的进攻,至翌年1月全歼高尔察克军队。
击退波兰的进攻和粉碎弗兰格尔军队,内战结束
1919年德国撤军后,红军进驻乌克兰,开始与波兰军队发生冲突。1920年4月25日,波军发起进攻,5月7日占领基辅。红军于5月26日转入反攻,8月中旬进抵华沙城下。由于战线过长,波军发起反攻后被迫退却。10月12日,双方在里加签订停战协定(见俄波战争)。盘踞在克里木半岛的弗兰格尔军队于6月6日从北塔夫里亚发起进攻,企图夺取顿巴斯并进犯莫斯科。俄波战争结束后,红军集中兵力打击弗兰格尔军队。10月28日,M.V.伏龙芝指挥的南方面军对敌形成强大优势,在北塔夫里亚转入进攻,经7天激战击败弗兰格尔军队主力。弗兰格尔率残部退到克里木,利用彼列科普防御工事顽强据守。11月7~12日,红军采取正面强攻和侧后迂回战法,突破彼列科普防御工事,17日解放克里木半岛。至此,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1922年10月下旬,盘踞在远东地区的日本干涉军也被逐出苏俄国土。
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历时近三年,以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失败告终。苏维埃共和国获胜的主要原因是: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得到各族人民拥护及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实施了正确领导,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红军;工人与农民结成军事政治联盟,各苏维埃共和国在战略上密切协同。这一时期苏俄军事战略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战略进攻和反攻、战略防御等多种作战样式;善于选择主要战线并在主突方向上集中使用兵力兵器;利用骑兵集团军实施快速机动作战;重视组建战略预备队和适时使用预备队于重要方向;正规军和游击队密切配合。苏俄内战的胜利,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条件。
以上是苏俄内战的概况。
伏龙芝的去世就是因为身体不能进行手术而死于心脏麻痹,也许是斯大林知道他有心脏病而希望“一劳永逸”的解决他的问题,也许斯大林真的只是想一劳永逸地解决伏龙芝的身体问题。
转录:
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89年第3期发表了罗伊·麦德维杰夫关于伏龙芝和捷尔任斯基之死的文章.文章没有提出确切的证据,却影射他们两人的"突然死亡"都同斯大 林有关.虽然1925年伏龙芝手术后的死亡在当时曾引起过疑问,但始终没有任何证据可证明这是斯大林的"政治剪除行动".至于捷尔任斯基1926年的死,除了推测可以加强 斯大林的地位,有助于他控制保安总局的领导权外,没有提出任何可靠的证据.推测不等于证据,更不是事。

波兰战役的双方兵力情况介绍

  波兰战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那么你了解波兰战役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波兰战役的双方兵力情况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波兰战役的双方兵力情况
  波兰战役是德军以“闪电战”的形式向波兰发起的,仅仅一个月波兰就投降了,那么波兰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各是多少呢?

  战争开始前夕,德军在波兰边境集结了两个集团军群。波美拉尼亚地区和东普鲁士地区集结了“北方”集团军群,下辖3、4两个集团军,兵力达21个师,由冯·博克上将指挥。“南方”集团军集结在捷克斯洛伐克和西西里亚地区,下辖8、10、14三个集团军,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同时,德国的第一航空队和第四航空队向这两个集团军群提供空中支援。德国海军也派出二十多艘战列舰,配合“北方”集团军群作战 。在战争爆发后,德军共投入44个师的武装力量,包括先进的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步师。在空中出动1939架飞机进行突袭轰炸。在地面出动2800辆坦克闪电式攻击。加上预备兵力,德军闪击波兰总兵力达160多万人。

  反观波兰,虽然波兰是英法在欧洲大陆 军事 力量最强大的同盟国,但是相对于德军的装备兵力,还是相形见绌。就地面武装来说,波兰军队仅有39个步兵师。装备上面更是不如德军,大小的轻型坦克一千多辆,4300门。11个骑兵旅的力量抵不上1个德国装甲师,3个山地步兵旅,2个装甲摩托化旅。虽然总参战兵力达100万以上,但是用这些部队对抗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完全是以卵击石。开战第一天,波兰空军的400多架飞机就被德军“闪电”歼灭。

  波兰战役中双方兵力的悬殊,是导致波兰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波兰战役的背景
  波兰战役的爆发,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 历史 发展的必然。波兰战役的爆发,有着相当复杂的背景。

  第一是“法尔赛”体系的影响。德国受一战的制裁,被迫接受《法尔赛条约》,失去了大片领土。但泽也被划归波兰,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将德国领土一分为二,东普鲁士远离了德国本土,极大地制约了德国的发展。因此德国怀恨在心,对波兰虎视眈眈。

  第二个原因是波兰为英法的同盟国。德国有称霸欧洲进军世界的野心,英法两国是他必须要消灭的。而波兰作为英法在东欧的盟国,一旦向英法开战,波兰会从背后攻击,使德国腹背受敌,进入两线作战。因此,进攻波兰,是为了扫除进攻英法前的障碍。

  第三个原因是为进攻苏联做好准备。德国对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仇恨是不言而喻的。希特勒上台之后,提出了纳粹主义向东扩张理论。欲在欧亚大陆上建立一个泛德意志国家。然而苏联跟德国在领土上并不接壤。要想进攻苏联,就必须拿下波兰。这是 地理 位置所 决定 的。

  第四个原因是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为了祸水东移,英法两国对德国逐步解除“法尔赛体系”的做法视而不见。纵容德国的军事实力增强,使得德国为“闪击”波兰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

  波兰战役的第五个背景原因,就是德国想要取得波兰境内的军事经济资源,为战争的可持续性奠定物质基础。因为波兰是除英法苏外欧洲军事实力较为强大的国家。占领波兰,就能获得大量的军事资源。

  这就是波兰战役开始前的背景。
  波兰战役的影响
  波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是德国法西斯搅乱世界的开端。那么波兰战役的影响是什么呢?

  波兰战役第一个影响是进一步激发了德国的野心。自希特勒上台之后,在国内整军备战。取得捷克的苏台德地区之后,更是大力发展军工业,使德军机械化程度提高,军事实力大增。与此同时,希特勒重用古德里安等名将,改变了传统军事观念。以“不宣而战”的闪电战法和大规模机械化军团突袭理论,为战争做好了万全准备。波兰战役,检验了德军的战斗力,激发德国纳粹扩大战局、侵略世界的野心,进一步扩大了战争的区域和规模。

  波兰战役的第二个影响是宣告着英法对德的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英法两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祸水东引,牺牲东欧小国,对德国法西斯一味地妥协,纵容其势力不断膨胀发展。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既没有阻止德国的扩张,还将自己拖入了战争中。

  波兰战役的第三个影响是为苏德战争的爆发,提供了 政治 基础。苏联和德国瓜分完波兰后,两国的防御领土相交,德国无需再进攻通过他国对苏联构成威胁。为德国“闪击”苏联奠定了基础。

  波兰战役的第四个影响是使波兰人民受到了两个大国的欺压。尤其是苏联,在波兰境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廷森林屠杀案”,是人类史上黑暗的一页。

  波兰战役的第五个影响也是最重要的影响,那就是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猜你喜欢:

1. 波兰中世纪历史

2. 波兰的历史沿革

3. 历史上的波兰地图

4. 莫德尔的故事

苏联为什么当初要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发起了名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体制改革,但在苏联看来,这种改革是为了拜托苏联控制,为了更好掌控东欧各国,苏联决定对捷进行武装干涉。
1968年,新当选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实施了政治民主化运动,然而苏联苏联领导人认为,作为华沙条约成员的捷克斯洛伐克走得太远,双方激烈争论但没有任何结果。
8月21日,各华约国家的军队出兵数万人及2000辆坦克入侵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开始的几周,占领军士兵遭到抗议,但抵抗力量有限。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抵抗力量逐渐消失,杜布切克被撤职,改革方案被撤销,捷克斯洛伐克组成了一个更加服从苏联的政府。
扩展资料:
1968年1月和3月,改革派杜布切克当选为第一书记,斯沃博达任总统。杜布切克执政后大力推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改组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撤换反对改革的重要人物。
4月,捷共中央全会通过《行动纲领》,强调捷克斯洛伐克正处于新的转折时刻,“必须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
并提出建立联邦制国家,在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与合作的同时,发展同一切国家的互利关系等等,西方电讯社称该国出现了“布拉格之春”的活跃局面。
布拉格之春事件导致人们对苏联的模式的失望,使人们认清了在苏联控制下的社会主义不允许有民主的存在的现实,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与美国改善关系并对抗苏联的威胁的意愿日趋强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布拉格之春

帝国主义为什么对苏维埃进行武装干涉

十四国武装干涉苏联真相:周边国家反抗俄国霸权
摘自:《南方周末》2009年6月25日第1323期,作者;沈坚,原标题:“十四国干涉”说之辨
近读一本名人的访谈录,提到苏俄十月革命后内战时期的所谓“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包围和封锁”一事。
这一说法在国内曾流行多年,近来虽说少些了,但影响仍盛。有称为“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的,也有称为“十四个资本主义国家干涉”的,稍为谨慎一点的,则以“十四个国家干涉”相称,且都言之凿凿,似乎真有那么个板上钉钉的史实。
然而真实的历史状况并非如此。
苏联史学者徐天新根据近年苏联档案开放后的资料撰文披露,所谓“十四国干涉”的说法,最初出自1919年夏媒体报道的英国国防大臣丘吉尔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据说当时丘吉尔宣称,将在当年八九月间组织14个国家的军队联合反对苏俄政权,但他并没有具体提到是哪些国家,实际上也并未将这一联合行动完全付诸实施。据说列宁阅毕电报后,曾在电文空白处随手写下他认为的14个国家的名称:英、美、法、意、日、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波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这就是所谓“十四国干涉”说之滥觞(《评“十四国武装干涉苏俄”及其他》,载《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3期)。
显然,此处所列的十四国,除几个资本主义大国外,其余都是自原沙俄帝国版图中分离出来的中小民族国家。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后,芬兰、波兰未再回归;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诸国,则在上世纪1920-1940年代期间又分别以不同方式加入了苏联,直至1990年代苏联解体,它们才再度成为单独国家。苏俄内战时期形势紊乱,历史状况极为复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当时不光有着同布尔什维克政权强烈对抗的一面,而且还含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仇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力图摆脱俄罗斯帝国羁绊的民族独立倾向和情绪在内。从后来政治情势的演变来看,它们确实也多少参与过对苏俄的军事敌对行动,从这一意义上笼统说它们卷入干涉,似乎亦无不可。然而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干涉”一词,带有主动插手、干预他人他国内部事务的意味,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有能力进行对外干涉的。一般来说,像波罗的海和高加索诸国的部队大体是在本地作战,没有侵入苏俄内地,这能不能算作“干涉”呢?再者,像1920年的苏波战争,显系历史上长久积累的俄、波民族和疆域纠纷所致,基本的着眼点还在国家和民族利益,恐怕也不宜单纯归结为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冲突和对苏俄革命事业的干涉。
1918—1922年的整个苏俄内战期间,参加过对苏作战的外国武装部队,实际并不止于上列“十四国”,以笔者所见,至少还有德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等国。中国北洋政府于1919—1920年间也曾派兵进入苏联远东地区,作为当时趁机收回外蒙古主权的军事行动的一部分,恐怕也不宜简单地将之解读为扼杀革命。1918年5月末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由参加奥匈帝国军队的捷克战俘组成)在俄境伏尔加河流域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叛乱,虽得协约国背后支持,却似乎也不属于那种作为国家行为的有组织的入侵与干涉,因为奥匈帝国半年之后才垮台,捷克斯洛伐克那时尚未独立建国。
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其实是比较复杂的,当时并没有出现过一场统一策划与发动的“十四国干涉”行动;其次,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而先后卷入对苏俄作战或武装干涉行动的国家,也不是恰好十四个,所谓“十四国干涉”的提法,并不确切。至于“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之说,就更是难以成立,因为上述所谓参战诸国中真正够得上“帝国主义国家”分量的,仅约六七家,其余则多为苏俄邻国,或有民族宿怨,或因历史上存在领土纠纷,须作具体分析才是。苏联学术界早在1950年代末即已澄清,1960年代苏联出版的《世界通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过中译本)也已表述为“资本主义世界所有的大国和许多小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了反苏武装干涉”,而不采行“十四国”的提法。我们昧于对苏联历史的深入了解,至今仍在以讹传讹,陈陈相因,继续重复失实之说,确也应当改一改了。

二战的苏联到底有多么可怕?

苏联,是一个存在于1922年至1991年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与瑞典、日本、美国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二战后,苏联老大哥带领着大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苏联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整个世界只有美国可以与其竞争,不过美国却一直处于弱势。
前苏联在二战中的综合战斗能力究竟强到什么程度,这要分开来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能力强:世界第二——这就意味着它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能恢复,能造出大量装备。
2、苏联战略纵深大:东侧有5000公里长的西伯利亚缓冲区(这导致日本不会和德国对接苏联,因为损失太大收益太小,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都不会为了另一个国家而放弃自己的国运)
附: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有极为可怕的气候——“莫斯科的寒冬”!1000公里长的苏联西部总共冻死冻伤德军100万人,而西伯利亚却有5000公里长,气候也更严酷!
3、苏联人口众多:尽管人口不完全代表国力和战力,但是没人肯定打不了仗的。当时的作战整体水平中人数多寡作用巨大!苏联有足够的动员能力,也就意味着能够承受相当的损失。
4、盟友支持。战争物资不必担忧:实际上二战中期,打的是美国的经济和苏联的人员,苏军不仅仅用上了相当数量美国生产的装备,其他物资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充。
感谢阅读,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二战时候,德国纳粹党魁希特勒发动侵略苏联的战争,本质也是一种冒险与赌徒的行为。但希特勒也有自己敢赌博的资本。德国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恢复之后,不断储备军事力量,在1939年9月,德国军队也突破了《凡尔赛合约》中十万的限制,军队数量与军事武器都是名列世界前茅。当时,美国军力只占世界第七,某一些方面也不如东欧的波兰。
但是,最终德国还是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输给了苏联,从此陷入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输掉了二战!现在,看看二战时候苏联军事实力的可怕之处,才知道德军的侵略是一场冒险的赌注行为,而且这一场赌也是赌输了。
在1940年,苏联工业化获得巨大成绩,当时苏联生产坦克年产量达到了2000辆,飞机5000架。当时,苏军装配了2.28万辆坦克,1.4万架飞机。就是在1942年苏联遭受德军的袭击,在苏联工业体系受到打击之下,依然能每年至少生产1800架飞机与1200辆新式坦克为补充。当时,在占领法国之后的德国,军事武器生产能力依然无法与苏联相比较。
苏联在二战时候军工企业也是非常强。根据战后统计,在二战时候苏联一共投入了上千万的枪械,各类火炮83万多门,各种战机15万架。据说苏联最疯狂时候,一天可以制造数十万支枪械,一天可以制造数千辆坦克。由于苏联军事工业体系强大,在电影斯大林保卫战中也呈现这一种情境:在前方苏军战士打仗,机械师在后面制造枪,然后造出的枪就立马送到前线的战士手里。由于苏联的军事武器的强大,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战争不仅仅只是烧钱,也是一种人口的消耗。当时,苏联拥有着广阔的土地,土地面积世界第一,有利于战略纵深,也就是打持久战,避免迅速亡国的危险。而且,苏联的人口数量也是优于德国,在兵源上也是胜过德国。
如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精锐部队损失多达数百万,保卫莫斯科的苏军也仅仅有125万人。可是在短时间内,苏联能迅速把军队数量扩充到400个满编师,人数也是接近了1000万。由于苏军兵源的充足,德军军官在战争后期也不由得感慨苏军“越打越多”!
而且,当时苏联的兵源充足,还可以对德军实施“人海战术”。如二战之后一些德军写的回忆录,描绘了人海战术的具体场景:
“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有一条横跨地平线似乎遥望不到边的细黑线像海浪一样朝我们涌来。我们又仔细看了会儿,这条线变得厚重起来,显得有些不真实。我们被老兵一声大叫吓得哆嗦起来,他们是西伯利亚人,他们来到这里了,看起来至少100万人!”
一些苏军也对“人海战术”做了改进,就是最前面冲锋的苏军人手拿一支冲锋枪,其后跟随的人就赤手空拳,目的就是捡前面倒下士兵的武器,以便能继续向前继续冲锋。
苏联就是凭借着军事武器的强大与兵源的充足,在视死如归的人海战术冲锋下,把强大德军赶出了领土,收复了国土!
1941年秋季,前往莫斯科途中深陷泥潭的德国士兵。
让德军兵败莫斯科城下的天气因素,可不只是莫斯科的冬天。
11岁女孩坦雅·萨维切娃的日记。祖母死了、舅父死了、父亲死了、母亲死了,兄弟姐妹也都死了。日记的最后写到:“只剩下坦雅自己。”
当然,最后,她也死了。
莫斯科大阅兵,大部分的照片都是红场的远景,集体行进的军团照片令人热血。
而这里,你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和他们脸上的表情。
踏过红场,迎接他们的是胜利,或是死亡。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照片数不胜数,这里也不多放了。
最让我看了有所感触的却是这一张。
一群苏联士兵登上了伏尔加河西岸。
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象一个苏联步兵知道自己即将踏上斯大林格勒时心里的感受。
当战场推进到东欧诸国……
这是布达佩斯的一座大桥,还剩着桥墩。
据说打布达佩斯,反水的罗马尼亚人比苏联人打得起劲多了,试图杀死眼前出现的一切匈牙利士兵,和平民。
最后,战争后期过快推进,损失惨重肯定是必然的。
在苏德战争后期,尽管苏军取得了战争主动权,但是德国军队毕竟也不是吃素的,虽然兵力有限,但是主动防御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苏军几乎没有哪一场战争不是以多打少,也几乎没有哪一场战役考虑了官兵们的生命。虽说战争中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伤亡也在所难免,但是苏军在后期的反攻中,推进速度过急过快,已经明显从收复国土变成了攻城略地,与英、美争夺战后的势力范围了
整个苏德战争中,德军伤亡1100多万(包括失踪与俘虏),而苏联则伤亡近3000万人,可以看出,苏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这胜利是建立在怎样的代价上,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惨重的损失,除了德军战力强悍,武器先进所致之外,更多的则是苏联自身的原因。历史已矣,战争从来不会给任何一个国家的百姓带来幸福,牢记历史,吸取教训,珍爱和平才是所有后人最应该考虑的事情。
当时苏联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庞大的。他们拥有着很多杀伤性的武器,最终也是他们战胜了德国。
当时的德国是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而苏联却轻而易举的打败了他们,可见苏联是多可怕。
用老对手斯大林的话来说,希特勒根本不算政治家,而是一名赌徒。可即便是赌徒,也知道军力和国力在战争、尤其是一场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性。德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截至1939年9月,德国军队早已突破《凡尔赛和约》10万人的限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庞大和强大的军队之一。彼时的美国军力只有世界第7,甚至某些方面还不如波兰。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二战是不可避免的,但将数百万精锐消耗在苏联本来是有可能不发生的。至少德国完全没必要在1941年6月就仓促地进攻苏联,从而为陷入两线作战埋下隐患。
从波兰战役后,德军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巨大的胜利,不但仅用了40天不到就将两个欧洲霸主之一的法国攻陷,还将另一个霸主英国打得奄奄一息。此时的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在干什么呢?前者的资本家们在暗中也没少与纳粹往来,为的就是从战争中分一杯羹;后者则是纳粹实际上的盟友,甚至还在梦想与德国一同瓜分世界
1940年12月,当希特勒感觉入侵苏联时机合适时,在总参谋部制定进攻计划时,他特意要求德军“快速拿下苏联”。此时,这位政治赌徒还是相对理智的,德军进攻苏联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油田。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苏联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其中3/4集中在乌拉尔山以西。如果能够拿下这些地区,那么苏联的工业体系就会崩溃,就无力再支撑战争。
正如大家所知的那样,在1941年的严冬到来之前,德军在苏联境内取得了出乎世人意料的成功。而这样的成功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印象:当时的德国,无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完全碾压苏联。这种胜利的快感也令德国的将军们感到振奋,之前不少反对入侵苏联的将领,此时居然也对攻下苏联充满信心。
因此,德军高层便出现了这样的分歧:希特勒希望兵分两路同时攻打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而将军们则希望集中兵力攻打莫斯科。希特勒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石油和工业原料。此时的斯大林对停战仍抱有幻想,曾多次暗中试图与希特勒达成协议。笔者认为,希特勒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先攻占油田后再边看边打,形式不好便见好就收。毕竟作为一个赌徒,知道筹码在手里的重要性;而一旦直接进攻莫斯科,那么相当于将这种可能直接打破了。
因此,有人说德国失败于希特勒兵分两路的瞎指挥,也有人说德国失败与将军们的大脑发热,这两种说法都并不完全,但却都有一定道理。
另外,德国不可能战胜苏联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我们之前提到过、却又被大多数人误解的一点——德国在军事上的暂时优势确实是压倒性的,但在苏联面前,德国并不能算是顶级的大国。
何谓“大国”呢,笔者认为,按照综合国力作为衡量标准是最客观的。1940年底,在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当时苏联坦克年产量达到2000辆、飞机5000架。而苏军更是装配坦克2.28万辆,飞机1.4万架。即便是苏联的工业体系于1942年遭受重大打击,苏军每年仍能获得至少1200辆新式坦克和1800架飞机的补充。相比之下,在占领法国后,德国的国力达到巅峰,仍然无法与此时的苏联相比。
战争不仅是一个烧钱的游戏,更是消耗人口。战争期间,斯大林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看不见的师”的制度,即一个师从营级以上军官都配备两名副官。一旦需要新建一个编制的师,就从这两名副官中调走一个,只需要征召新兵就可以快速组建一个整编师。这种制度的效果如何呢?战争初期,苏军精锐损失多达数百万,保卫莫斯科的苏军也只有125万人。然而短时间内,苏军便得以迅速重新扩充到400个满编师,人数更是接近1000万。这便是不少德军军官在战争后期感慨苏军“越打越多”的原因。
话说回来,笔者刚才提到,德国在二战中避免两线作战是有可能的,但苏德之间的一场大战和二战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巴巴罗萨”计划充满理想性,但苏联入侵德国的“大雷雨”计划同样也是箭在弦上。苏军甚至计划提前10天(1941年6月12日)入侵德国,只是因为没有准备好而放弃了。
换句话说,无论是苏联准备好了主动打德国,还是德国趁苏联没有准备好主动跳进这个坑,结果对与世界为敌的德国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不必为德国的惜败而惋惜,说到最后,我们论证的一切恰恰印证了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失道寡助,非正义的战争注定会失败。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动用德械师了吗?

不是装备了德械就是德械师的。汤恩伯的13军装备了部分德械,但并没有接受德国顾问整编。其20军团下辖的75军的第6师是德械师,但该师战役结束前两天才赶到战场,参加了台儿庄最后几场战斗。
抗战刚开始时,德国是卖给过国民政府一笔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后来因为日本抗议,德国政府就不再给中国军事援助了,连在华的军事顾问团也撤了回去,值得一提的是,淞沪会战中,德国军事顾问团给了中国很大的帮助,一开始中国打出了惊人的战绩,只不过又是小日本抗议,德国撤回了军事顾问团,淞沪会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台儿庄战役,中国是李宗仁的部队,应该用的不是德军装备,即使有,也应该很少,你的截图是电影片段,不太能完全反映当时的情况~!
貌似没有德械师参战,有士兵戴德制钢盔并不奇怪,汤恩伯可是老蒋心腹,装备相对第五战区其他部队要好,会有一部分德式装备,再说了当时中央军已基本配备了m35钢盔了,他岂能没有。
成编制的德械师那时候已经覆灭,但不排除少量散兵游勇存在。
如果你是看的电影,那只能说明我朝导演又一次秀了自己的无知。
抗战刚开始时,德国是卖给过国民政府一笔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后来因为日本抗议,德国政府就不再给中国军事援助了,连在华的军事顾问团也撤了回去,值得一提的是,淞沪会战中,德国军事顾问团给了中国很大的帮助,一开始中国打出了惊人的战绩,只不过又是小日本抗议,德国撤回了军事顾问团,淞沪会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台儿庄战役,中国是李宗仁的部队,应该用的不是德军装备,即使有,也应该很少,电影片段,不太能完全反映当时的情况~!
其实里面有很多误会 叫德械师 其实是捷(捷克斯洛伐克)械师 其实拿的都是一战时期德国在捷克地区制造的武器 或者是德国教导(德国训练法)师团 当时的民国战斗力第一 至少军队纪律训练水准都很高 两广事变李宗仁就是被德械师打到求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