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我有一本一百年前出版的元史通俗演义,这本古书值多少?
- 2、类古书收藏价值较大,百年古书可以值多少钱
- 3、长沙市民收藏12本百年古书
- 4、寿世保元古书值多少钱
- 5、古书价值
- 6、清朝康熙字典值多少钱
- 7、繁体字的古书,值多少钱?
- 8、光绪年奇门遁甲古书值钱吗
- 9、古代买书要多少钱?谁买了这些书?
我有一本一百年前出版的元史通俗演义,这本古书值多少?
一百至两百之间。只有一本,早多也就这个价格了。成套的话,价格会好很多。912392150
品相好的话500至600左右吧 毕竟是民国的,一般这种东西有很多。
类古书收藏价值较大,百年古书可以值多少钱
光绪甲辰年酉记书局出版的御撰资治通鉴一套40本,大概十万元
民国24年的“资治通鉴”大概300元
中华书局精装缩印本全2册大概200元
现代出版的大概60元
长沙市民收藏12本百年古书
曾先生是长沙的一位收藏家,他非常自豪地收藏了两套超过100年历史的古书。其中一套是带有木板封面的,引起了湖南省收藏协会专家的兴趣。经过初步鉴定,发现这本书可能是清朝末年的历史教科书。
今年40岁出头的曾先生住在湘雅医院附近,他对古典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昨天下午,他带来了这两套珍贵的古书。这些书都被棉布精心包裹,以保护它们的完好。当打开书本时,其中一套是大开本印刷的,共有3本;另一套是带有木板封面的32开本,共有12本书。
曾先生表示,木板封面的那套书是5年前在清水塘旧书交易市场以500元的价格购买的,而大开本的那套则是他前两年以300元的价格购得的。
对于大开本的那套书,上面注有“明赵田袁了凡先生撰”的字样,其中包含了数百种中草药名称。省收藏协会的专家尹国建表示,这是清朝末年翻印的乾隆时期的一本医药书,名为《医方集解》,虽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并不是特别珍贵。
另一方面,曾先生带来的另一套木板封面古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记者发现,这本书中包含了“福王”、“桂王”等字样。尹国建解释说,这是清朝末年的一本历史教科书,因为书中还包含了“光绪己亥孟春同上海著”等字样。他认为,这套教科书类似于《二十四史》,属于典型的古版纸,能够保存多年,现在已经不可能再版了。他还指出,这套书中没有涉及秦朝的内容,可能是后来流失了。
寿世保元古书值多少钱
寿世保元古书,时代特征比较显著;真品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5000左右;真品有收藏价值的。
《寿世保元》古书的价值因版本、品相等因素而异。据我了解,该书为明朝内府大御医龚廷贤所著,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在市场上,真品品相好的一般喊价在5000元左右,而清木版的一套《寿世保元》估价为800元左右。
请注意,古书的价值评估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版本、品相、珍稀程度、作者知名度等。如果您想了解更准确的估价,建议咨询专业鉴定机构或古书收藏者。
古书价值
(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春日张之洞观) 1本 ,品相好的一般在300元左右; 历代通鉴辑览28本,品相好的一般在8000元左右。 汉文字典(子丑集)(寅卯辰集)6本 ,品相好的一般在1600元左右。
一、评判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二、各种古籍善本的市场价格
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三、古籍善本的几种作伪手法。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它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将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类是用“旧纸新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张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留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籍善本作伪的手法有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收藏者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籍,并可请专家一起鉴定,应注意去伪取真,才能真正做到所购古籍物有所值。
清朝康熙字典值多少钱
从国内大的拍卖公司拍卖的《康熙字典》成交价交易记录看,都是100万以上!
要看是什么时间的了~《康熙字典》有多个印刷时间,其中后三个日期记录了该版本旧时曾出版的时间,而第一个时间“光绪甲辰”是该套书印刷的时间,应为1904年。锦章书局是清末上海书局,以石印本为主。该套《康熙字典》从市场价估计40本1套的价格约为1000多元。《康熙字典》版本多、印刷量大,几乎所有的古书藏家都拥有1套,因此普通版本的市场价格也不高。历来的拍卖会上也有不少版本出现,但少为精品。查雅昌艺术网的资料可获悉,1999年中国嘉德曾以高价拍出2套《康熙字典》,最高成交价为44000元,主要是因为该个版本是清康熙五十五年武英殿刻本(注:康熙年间首开武英殿书局,1701年以后武英殿大量刊刻书籍);另一套成交价为16500元,也是清康熙五十五年殿刻本。
繁体字的古书,值多少钱?
古书价格首先要看年代,如果是宋版明版即使残缺价值也很高。然后是内容、版别、品相等。有些医书,四书五经类,价格不高几十几百都有。
光绪年奇门遁甲古书值钱吗
光绪年奇门遁甲古书不值钱。根据相关信息查询光绪年奇门遁甲古书单本价格是500到800元。光绪戊子(1888)上海点石斋石印共八册二十七卷8本成套是1万五到2万之间,存世较多。
古代买书要多少钱?谁买了这些书?
今天,边肖带给你一篇关于古代买书要花多少钱的文章。~欢迎阅读~古人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消遣方式。我们有手机,可以上网。也方便朋友社交。所以古代人一般都是通过读书来消磨时间,但是书价并不便宜,在某些朝代更像是一种奢侈品。也许一个月的工资足够买一本书了。另外古书种类少,以儒家为主。当时对文化的控制非常严格,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出版。比起古代,现代人当然幸福多了,但是喜欢读书的人少了。这本书自有黄金屋,这本书自有颜如玉。书中有千千万万的谷子,许多的车马。在现代社会,阅读是最常见的事情。但在古代,读书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书太贵了。那么,在古代一本书值多少钱呢?出于对圣人学识的尊重,古人推崇纸字。他们看到纸都要捡起来,更别说书了。从汉朝开始,虽然造纸术很普及,但普通人还是买不起。另外,在活字印刷出现之前,图书出版主要依靠雕版印刷,需要提前雕版,所以工程巨大,每一个字都是错的,需要重新来过。所以人力成本不低。据林树华清记载,南宋熙春三年,苏州刺史馆印《大崔屹言》本20本,耗纸1300张,其中棕、墨、膏1.5针,印回工匠钱1.2针,租赁费1.2针。总费用约3.3针,标称价格8针。在宋代,货币总是以300元为单位兑换合同,也就是说颜的成本价需要990元,价格是2400元!这个价格真的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一个读书人,《千言》,《百家姓》,《三字经》是启蒙书,《四书五经》是必修课,古代圣贤的著作也要读。可想而知,作为一个读书人,全家人都会疲惫不堪。一位徐增在《刻漆瑗》说,一个40页的《漆瑗记》印了100首诗,花了16两银子。到了清朝,白银流入,银价下跌。一份将两块银元兑换成150-200元人民币的合同。按照最低价,《漆瑗记》份的成本价是2400元。曾国藩落马后,在金陵书店看中了《二十三史》,要价120两银子,约合人民币1.5万至2万元。曾国藩咬咬牙,典当了所有的衣服,借了一笔钱买了这本书。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没有责怪他,反而很高兴。如今,花15000元买一本书是不可想象的。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古时候读书不容易。明初,宋濂在《东阳马晟序》年写道:一家贫无书。这是一个借书、藏书、手写笔记的地方。许多贫穷的孩子通过借书和抄书来学习。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名臣大儒。相比之下,现代人暂时不愿意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