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湖帆书法,鼎元翰墨:吴湖帆收藏的清代七十二状元扇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7 19:09:46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闲章趣谈·吴湖帆

闲章趣谈·吴湖帆
《吴湖帆》:吴湖帆 1894-1968,名倩,本名万。又号倩庵,别署丑、翼燕,斋名梅景书屋,江苏苏州人。农工民主党党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山水秀丽丰腴,清隽雅逸,设色深具烟云缥缈,泉石洗荡之致。初从清初四王入手,继学董其昌,又受到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影响,骨法用笔,渐趋凝重。 《吴湖帆》:主要闲章:梅景书屋 四欧堂印 迢迢阁 丑长寿 宝董阁 倩庵 梅景书屋 吴湖帆藏有宋汤叔雅《梅花双雀图》,其跋云:“汤叔雅为杨无咎甥,受画梅遗法,而杨以疏名,汤以密贵,千花万蕊,锦簇芳浓,风前月下,不胜其繁华春色也。图作老梅一树,枝杆盈百,花朵数千,翠鸟欲语,粉香玉色,绝似锦绣画屏,宋画中神品也。上有天顺玉玺,盖曾入元时内府,韩性题字书法得松雪神髓。清高宗二题皆书于画上毕竹痴签题下,有藏印,殆竹痴所得,转归秋帆制军,没入内府者。光绪己丑,与孝钦皇后临本一幅同时赐潘文勤公,后由外舅仲午公付静淑袭藏,今与宋刻《梅花喜神谱》同贮,名吾居曰‘梅景书屋。’”
吴湖帆像
梅景书屋
四欧堂印

四欧堂印 因收藏欧阳询四部宋拓真书名碑而得名,其为《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皇甫诞碑》。四碑中以《九成宫》最为著名,为欧书代表,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信本字太伤瘦俭,独《醴泉铭》遒劲之中不失婉润,尤为合作。”“四欧”中,《虞恭公碑》系吴湖帆继承祖父的的旧藏,另“三欧”系1915年与潘静淑成婚时潘氏的嫁资之一。吴氏二子二女之名,也与四欧相对应,依次为“孟欧”、“述欧”、“思欧”、“惠欧”,其于历代名家书迹之钟爱,于此可见一斑。 迢迢阁 吴湖帆曾得宋黄山谷草书《太白诗草》卷,卷首句为“迢迢访仙城”,又得宋米芾行草《多景楼诗》册,有句云“迢迢溟海太鳌愁”,因请张大千画《迢迢阁画》复出明代青田佳石,请陈巨来刻此“迢迢阁”三字印。巨来此印,圆朱文风格,布局妥帖,用刀流畅.,明静婉转,为其平生佳构。 丑长寿 吴湖帆曾藏隋《常丑奴墓志》拓本,石旧在兴平县崇宁寺壁间,今已佚。明精拓本,翁覃溪蝇头楷跋二则,尤见精美绝伦,此册为《常志》传世最精之本,为金冬心旧藏。被湖帆外祖沈韵初所得,后归吴大澄,大澄授给湖帆,湖帆极为珍爱,因号“丑簃”,及得隋《董美人墓志》拓本,吴湖帆于封面题云:“徐隋轩初拓精本,四欧堂秘笈。”按徐隋轩即徐渭仁,号紫珊,因获《隋美人董氏墓志》而号“隋轩”。工书擅画,精干鉴赏,收藏金石甚富,有《隋轩金石文字》。《四欧堂碑刻拓本》云:“徐氏隋轩蝉衣精拓本。”“原石已于咸丰癸丑乱毁之。丁卯夏湖帆得于沪上。遍征海内词人题者五十家,并和步原韵五十阕,女史二家,静淑和之,湖帆后填二词于前后,又集宋人词成‘金缕曲’。全册都词一百有七首云。”并题云:“不失肥不嫌瘦,修短合度,恰合美人身份。”可见其于此珍爱有佳。并常以自随,晚间入衾,说是“与美人同梦”,特镌刻“既丑且美”印,以志其幸。 丑长寿
宝董阁
倩庵
宝董阁
此斋号原为吴湖帆外祖父沈韵初所用。韵初倾心于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不惜财力,收求董其昌佳作,名其斋曰“宝董阁”,并请当时西泠八家之一的钱松刻了一方“宝董阁”印。吴湖帆娶潘静淑时,沈韵初将其所藏董其昌临《淳化阁帖》十卷连同那方“宝董阁”印,作为奁赠,一并传于吴湖帆。吴湖帆亦深爱董其昌书画,遂延此为自己的斋名。 倩庵 吴湖帆夫人潘静淑逝世时,年仅四十有八。著有《绿草词》。湖帆因丧偶取奉倩伤神之意,更名为倩,号倩庵,并请陈巨来为静淑刻名章,凡十余方,钤在遗物上以示悼念。 迢迢阁
边款

大师吴湖帆的书法对联30幅,太精彩了

吴湖帆 ,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徵之孙,系近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自幼受家庭薰陶,拜陆廉夫学画,赴上海后办书画事务所、正社书画会。早年与溥濡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齐名,在海上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以前在吴湖帆大师画中看到精美的书法,今天来专题欣赏大师的书法对联,绝对的视觉盛宴。

楹联趣谈·吴湖帆

楹联趣谈·吴湖帆
吴湖帆(1894~1968),一名吴迈,又名吴倩,号倩庵、以湖帆行,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吴大澄嗣孙。著名画家、鉴赏家。山水从四王、董其昌,宗及赵孟頫、 王蒙等大家。 书法精于行楷, 师法赵佶, 后摹米芾, 晚喜草书。曾创办正社书画社。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文史馆馆员。有《吴湖帆画集》《佞宋词痕》《联珠集》《梅景书屋画集》等。
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这是吴湖帆书写的一副讽刺汉奸梁鸿志、吴用威的对联,诙谐地揭露了这两个汉奸卖国求荣的罪行,表达了对汉奸的义愤。联语中用了两个历史故事中的四个人名。据《后汉书·梁鸿传》载:“(鸿)为人赁舂,每归,妻(孟光)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以梁鸿、孟光夫妇举案齐眉事,形容夫妇互敬互爱。联语编造情节,让“不敢于鸿前仰视”的孟光,竟无所顾忌地去“轧姘头”(吴方言谓男女非正当关系同居),得出梁鸿因而志短的结论,将“梁鸿志”的名字巧妙嵌入。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其聪慧异常,绰号“智多星”。他辅佐宋江每战必胜,是梁山众好汉尊仰的军师。联语偏说“宋江吃败仗”,自然是军师不力,吴用的威望也理所当然地消失了,以此将“吴用威”的名字嵌入。此联嵌字自然天成,还颇有一点歇后语的味道,虽然对群众尊重的几位古人有些唐突,但用“志短”、“威消”斥责两个汉奸,也可谓别出心裁。

英名盖世 《三岔口》
杰作惊人《十字坡》
这是吴湖帆赠盖叫天联。盖叫天(1888~1970),本名张英杰,是中国独树一帜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演的武生,海内无人可堪匹比,令人叹为观止,素有“河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之称。他对于表演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次在演出中胫骨折断,他以金鸡独立的姿势亮相,等待落幕,汗出如雨,仍镇定自若,于观众心中保留了武松的英雄形象。吴老的这副赠联高度评价了盖老的两折拿手好戏《三岔口》和《十字坡》,并以鹤顶格(联首)分嵌其名字“英杰”两字,对仗工整,可谓妙手天成,趣不待言。
行书八言联 吴湖帆
行书七言联 吴湖帆

专家推荐 绝世珍品《吴湖帆对联一副》

此宝贝经专家从图片来看为:吴湖帆对联一副,吴湖帆的书法,取法主要在宋徽宗、米芾之间,得宋徽宗之雅逸、取米芾之俊朗。取神弃形,自造新格,写的润朗健举,不同俗流。此副对联从字体风格,印章来看符合吴湖帆本人特征,为本人真迹有较高收藏价值!

鼎元翰墨:吴湖帆收藏的清代七十二状元扇

在苏州博物馆的书画藏品中,有一套《清代七十二状元书箑册》,乃出自吴湖帆先生的私人集藏与捐赠。在书法领域,这套“七十二状元扇”为藏界一大美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吴湖帆自身在近现代书画史上的显赫地位,加上清代“七十二状元扇”所具有的审美及学术价值,这项收藏的意义深远无比,既为清代书法发展史提供了清晰的历史凭证,扇面作品的艺术水准与精致的品相亦独步书界。





吴湖帆(1894-1968)生于苏州诗书簪缨之族,原是吴大澄的侄孙,后过继为孙。他禀赋聪颖,专事丹青,造诣非凡,且家藏丰厚,精于鉴赏,有“一只眼”的美誉。所藏书画十万多件,其中最难得的有唐怀素草书《千字文》、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残卷、宋黄庭坚书《酴诗》卷等。





论起状元扇的渊源,当初在吴大澄遗留的书画中,有十八把清代状元的扇面,均出自苏州状元,吴湖帆遂发愿集齐苏州清代状元扇面。在后来的搜集过程中,又将收藏范围扩大至全省乃至全国。虽然清代“七十二状元扇”在他的众多收藏中并不是最受瞩目的,但它们也是吴湖帆倾二十年心力所得,共搜集到六十八位清代历朝状元书写的扇面。之所以称“七十二”,是因为其中有四位状元各收录了两幅扇面,分别是金德瑛、潘世恩、张謇和刘春霖。1959年,吴湖帆将这七十二把状元扇,悉数捐赠给了苏州文管会,并提出,希望文管会继续征集清代状元扇,以期合璧。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的第一名,是通过科举制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清代自顺治三年(1646)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慈禧七十岁恩科为止,一共开了一百十二科,取了一百十四位状元,苏州占二十六名。明清时期的应试士子,大多兼习诗文书画,到清代时,对书法要求更高,要练就出一式工稳停当的“馆阁体”。有些状元不仅书法极佳,且兼擅绘画,是当时书坛画苑的风云人物。





清乾隆以前,帖派独盛,书法家远祧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追摹唐贤,归于赵董(赵孟頫、董其昌),继承传统,各具风格。乾嘉以后,碑派崛起,书法家搜求、临摹鼎彝碑版,开拓创新,另成蹊径,篆隶真草,诸体大备。康有为总结道:“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董其昌);乾隆之代,竞讲子昂(赵孟頫);率更(欧阳询)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至于今日,碑学益盛……”康熙尚董,乾隆推重赵体,由此上行下效,百余年书法以董其昌、赵孟頫二家为帖学主流。科举考试中,书法也是一项重要标准。王士祯说:“本朝状元必选书法之优者。顺治中,世祖皇帝喜欧阳询,而壬辰状元邹忠倚、戊戌状元孙承恩皆法欧书者也。康熙以来,上喜二王书,而己未状元归允肃、壬戌状元蔡升元、庚辰状元汪绎皆法《黄庭经》、《乐毅论》者也。”





七十二状元书扇中,大多是状元金榜题名后赠送亲友的应酬之作,书风大多雍容平正,也符合时风的转变,即“顺欧、康董、乾赵”,兼及碑学及临摹名家,所以状元扇除了彰显状元自身的文化修养,更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帝王的审美偏好和书法主流风格的变迁。扇面书写内容主要有:一、自书诗。二、抄录古诗,如王维、岑参、苏轼、米芾、黄庭坚、乾隆等。三、节抄古文,如《洛神赋》、《文赋》、《文心雕龙》、《书谱》等。四、抄录碑帖题跋,如孔羡碑、灵藏碑、十七帖及淳化阁帖等。









状元扇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状元本人亲自馈赠,如清末状元张謇、刘春霖;二是友人的藏扇,吴湖帆往往是用自己的作品或其他字画、古玩换取;三是状元的后人有藏扇,但后人一般也很珍视先祖的墨宝,若非确有困窘,否则不愿让出,为此吴湖帆有时一掷重金,有时多次登门恳求,才达成所愿。关于友朋赠送、代购状元扇的情况,吴湖帆在日记中有零星的记载,如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廿九日:“李拔可赠王以衔、林鸿年状元扇二。曹友卿赠陈冕状元扇一。钱境塘赠黄思永状元扇一。冯超然代购孙家鼐状元扇一。程云岑来,云有王式舟、梁国治状元二扇,可取来。”其余赠送者有陈巨来、陶贞甫、孙伯渊等。这些状元扇面经由吴湖帆一一甄别,去伪存真,裱边题跋,注明该状元的名号、爵里,钤有“吴湖颿”“梅景书屋”“吴氏梅景书屋图书印”等印,附“江苏苏州府属状元都二十四人”目录及清代状元表目录。最后交由当时最好的装裱师刘定之、洪秋声、刘桂生等人陆续装裱成册,郑重什袭珍藏。





傅以渐(1609-1665),字於磐,号星岩,山东聊城人,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状元,是清代实行科举制度后第一个状元,即授弘文院修纂,次年,充会试同考官。历任《明史》纂修官、国史院侍讲、左庶子、秘书院侍讲学士、秘书院大学士等。顺治十二年加封太子太保,成为康熙的老师。不久,改任国史院大学士,兼文、武殿试读卷官。顺治十五年充任会试主考官,同年,因久参机务,加少保,改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著有《贞固斋诗集》。傅以渐书法有很高的造诣,字体遒劲,长驰短击,纵横恣肆,放达中仍不失矩度。





钱棨(1742-1799),字振威,号湘舲,江苏长洲人(今苏州)。乾隆四十五年(1780)参加乡试,翌年赴京应试,在会试、殿试中连连夺魁,为辛丑科三元及第(乡试、会试、殿试皆第一)。他是清代第一个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状元。乾隆认为是太平盛世的大喜事,挥毫作《三元诗》:“龙虎传胪唱,太和晓日暾。国朝经百载,春榜得三元。文运风云壮,清时礼乐藩。载咨申四义,敷奏近千言。讵止求端楷,所期进谠论。王曾如何继,违弼我心存。”钱棨书法崇尚唐欧阳询和李北海,开张雄健而不失严整沉着。





翁同龢(1830-19O4),字声甫,号叔平,又号松禅、贫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出身显宦,其父翁心存官至大学士,任同治的老师。咸丰六年(1856)殿试一举夺魁,即授翰林院修撰。历任陕甘学政、内阁学士、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的老师。辅佐光绪亲政,力主变法,并提出“非变法不足以图存”之主张,曾密荐康有为才堪大用,与之屡商变法大计,深为光绪帝倚重。著有《瓶庐诗稿》、《瓶庐丛稿》、《翁文恭公日记》等。邹王宾在《松禅老人遗墨·跋》中论翁同龢书法“远宗颜、李,近迈张、梁,有驾苍龙游碧落之概。至其结体森秀,若良玉之蕴巉岩,运笔健遒,似纯绵之裹精铁”。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筼,直隶肃宁人。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在光绪二十九年会试落第,因其馆阁体书法出类拔萃,受慈禧太后赏识,为太后抄写《文昌帝君阴骘文》、《大唐三藏经·圣教序》,翌年应考即夺魁。该科为庆祝慈禧太后七旬寿辰特设恩科,同时科举将废,故刘春霖自称“第一人中最后人”。刘春霖书法承袭唐风,以虞世南、欧阳询为宗,用笔精健含蓄,结构规整稳妥,墨气和润,清静疏朗。清代首科状元傅以渐,与末代状元刘春霖楷书七言扇,两位状元一首一尾,及第前后相距两个半世纪,书扇归于一处,实为难得。





状元之中还有些承继关系,有叔侄联魁,如吴廷琛(嘉庆七年状元)与其侄吴钟骏(道光十二年状元)。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与其侄翁曾源(同治三年科状元)。有祖孙状元,如彭定求(康熙十五年状元)与其孙彭启丰(雍正五年状元),陆肯堂(康熙二十四年状元)与玄孙陆润庠(同治十三年状元)。

状元扇中还有一把五状元扇——《潘世恩、吴其浚、朱昌颐、林鸿年,钮福保合作为鲁斋行楷》,泥金扇面,计36行。五位状元的书法同集一页扇面上,亘古未有。

清代官绅士人间有互送书扇之风,京官回乡省亲,必定遍求朝中诸贵或京中名人书画扇,回乡作为赠礼。翰林书扇,尤其是状元扇,颇受人青睐。时至今日,通过苏州博物馆,“七十二状元扇”仍在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并以海外巡回展览的方式向全世界弘扬。

书法赏析:两副对联的含义及吴湖帆签书

吴大澄《篆书七言联》1892年作 水墨纸本 立轴
吴湖帆签书
吴愙斋此联为姑苏盛氏留园主厅“五峰仙馆”所撰。留园修建于万历年间,同治十二年(1873),盛康购置,花费数年整饬修葺,园内嘉树奇卉,怪石清流,凉台澳馆,为苏州名园之一。
愙斋有绘图赋诗纪游之癖好,本联亦如是。上联指光绪十二年(1886),吴氏勘定中俄图门江一带边界,九月事竣,由俄境内出发,乘北洋水师“超勇”、“扬威”二舰回津,途经朝鲜之东海域,见海上三山罗列奇特,联想《山海经》所载、秦始皇曾遣人探求不得之“三神山”;下联写光绪十七年七月,与顾若波有匡庐之行,过五老峰三峡桥,正凭眺间,忽雷雨大作,飞瀑横流,长松怒号。
以愙斋之壮游,拣择此二者入联赠盛氏,实有其意图。上联暗含二人皆与李鸿章关联甚深:吴自同治九年入李幕府,廿余年官宦生涯总与李合淝关系千丝万缕;盛、李则同年中举,曾于湖北湘军共事,甚为投缘,盛子宣怀亦李身边近人,兴办实业,得其倚重数十年。有此渊源,吴、盛关系菲浅,并称盛氏曰“老伯”,以示尊敬。光绪十八年,盛康得文征明“停云馆”藏石,张之万、俞樾等在苏文人名士纷以翰墨纪之,愙斋亦书“五峰仙馆”匾额,至今仍悬挂于留园,本幅联句有“五老峰”,或两者取名具巧合之趣。吴湖帆于签书上注“单款”,似非赠盛康而自留者,许因联语颇为自得,复书一遍留付后人。传至文孙湖帆,钤家藏印记多枚,宝爱之甚。
叶恭绰《行书五言联》 1933年作 水墨纸本 立轴
吴湖帆签书
吴湖帆与叶恭绰相识于一九二八年,乃艺友知交,法书、绘事、词章、鉴赏,样样同好,意殊相得,一九三三年,叶为吴书此罕见八尺大联,撰文、长跋、书写,无一不殚精竭虑,倾心而作,是年二人往来极频繁,《丑簃日记》该年记一九二则,倒有四十三则涉及与叶遐庵观画、品题,厂肆寻宝、听杨小楼戏,或只是畅谈,其中不乏“大雪竟日……叶遐庵来,谈半日”,“未出门,叶遐庵来,是日大雨”,风雪无阻。
上联述吴湖帆学家渊源。“三郑”指吴之祖父吴大澄郑龛、外祖沈树镛郑斋,岳伯父潘祖荫郑盦。“三郑”皆晚清江南首屈一指鉴赏家、学者,庋藏至富,各有著作多种。吴湖帆八岁前得祖父启蒙,习画蒙师陆恢亦祖父多年幕僚,一九○二年愙斋过世,留下“善视万儿”之遗训,平生所藏悉数传付。传袭家学,往来鸿儒,吴湖帆自是养成眼界不凡,少年老成,同侪人中少有与之比肩者,即遐庵所言“硕学相承,渊源有自”。
下联“四欧”即欧阳询楷书《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与《皇甫诞碑》宋拓四种。除《九成宫》为吴氏觅得外,其余三本皆潘郑盦旧藏,一九一五年随潘静淑陪嫁吴家。一九二六年,吴氏以上乘金线楠木匣合贮,名“四欧宝笈”,并颜其室曰“四欧堂”,欧书宋拓,一件已珍若拱璧,四拓聚首,只能叹为天意,难怪遐庵极尽赞辞云“冠绝海内,一时无两”。遐庵不择吴氏所藏法书名绘,惟择四欧为奇珍之冠首,亦是传统收藏最重古籍碑帖观念之体现。吴湖帆不具显赫学历,惟“家学”精神于心,鉴藏不辍,所为书画、所交友朋、所作词章,均萦绕心心所念之古物。遐庵一联可谓深知吴氏。
以吴湖帆之巨眼视其同代书家,惟“郑海藏隶书,叶遐庵、沈尹默行书,王栩小篆与大篆,四人而已”,他晚年甚至致函香港请遐庵为自己题写墓碑。遐庵书以行书最佳,启功先生评曰“天骨开张,盈寸之字有寻丈之势谓非出于异秉,不可得也”。本联十言,每字高逾尺半,乃至今所见遐庵最大书迹,其开张绮丽,直令人眩目。

吴湖帆作品,通过图片能看出真伪吗

你这肯定不对
先说说吴湖帆。
吴湖帆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工山水,善没骨芙蕖及竹、兰名卉。
现在回到正题。先看此画的画风。
1)画风。
吴湖帆先师从四王,后师董其昌,再后,得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的精妙,娴熟于正统宫廷画之风韵,画风灵秀洒脱。
此画用笔迟滞,设墨犹豫,用色粗俗,虽见功底不见气象,毫无吴倩的雅腴清秀之风。
2)书法。
吴湖帆书法,先临宋徽宗瘦金书,得米芾“多景楼诗卷”真迹后,转临米芾。故而他的题跋,不是宋宣和便是米襄阳。
此画题跋乍一看,颇有宋宣和之风,细观笔力轻浮,勾画生涩,全无铁划银钩的金石之气。
3)印章。
吴倩的画作,一般钤印“倩盦”、倩盦画印”+“吴湖帆”,“倩盦画记”+“吴湖帆”,“吴倩长寿”等印。
此作中的钤印虽然见汉印之风,却冲刀之快不足,留痕之意有余,形似神失,应该是电脑雕刻之作。
综上所述,此作是一低仿赝品。

吴湖帆书法对联十二言

吴湖帆书法对联十二言
上联是:盛世倡元音嬝娜风回杨柳岸;
下联是:学堂寻好梦宫商笛谱牡丹亭。

同治年间天门书法家有哪些

同治年间天门书法家有。1、沈尹默1840年-1908年,字秉直,号天门,江苏镇江人,精通篆,隶,楷,草四种书体,尤以行书和楷书著名。2、朱敬则1836年-1896年,字士瞻,号天门,江苏苏州人,擅长行书和楷书,以草书见长,是在草书中注重了结构的规整和稳重,风格具有独特的个性。3、吴湖帆1844年-1905年,字含之,号天门,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画坛和书法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书法风格宽厚豪放,深受后人喜爱。

吴湖帆书法价格,能卖多少钱,拍卖成交价格记录

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只是一种参考。一幅字画。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以及写得怎样等等,甚至1万。只要是还好,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或者没有人炒作了,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比如,就像我上面说的,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还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画都是不值钱的,甚至几千元平尺都是要的、几万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另外。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有的买低档的。有特色的,都有收藏价值,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就是千元平尺,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是四个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除了年代久远同时是名人作品。一己之见,甚至不值钱,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有的值1000元;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不好意思;那么等他退了、不同时刻,价格都会不一样。但是如果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还要看纸张,主意还是要自己拿,用墨,如果是抄经书或者是诗词、名人的,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如果是一张纸一个的大字几十元平尺是可以的,字数在几百几千,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主要还是看市场、名人仿品才会值点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当然名人的又要贵些,说得不对请原谅,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可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有的买高档的、个人的观点;平尺,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有的2000元平尺,在不同地点、······、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很快会降下来,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