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正通宝折十,至正通宝42毫米是折几?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31 12:38:51 浏览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古币至正通宝

至正通宝铸造于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背多有八思巴文纪值或纪年。不知你所说的是否是这样的图案。如是市值在1000--1500元左右。如不是请上传图。
按照楼主的描述尺寸,应该是一枚至正通宝小平,而小平中背面蒙文没有像M一样的,背“寅”的写法笔画较多根本不像M,希望楼主提供图片进行判断。
至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寅” 500元 顺帝至正年间铸,品类繁多,但规律划一,钱文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背穿上记年或记数用蒙文,以背穿下有无汉字记数可将至正钱分为三大类,地支记年钱,穿下无汉字,穿上蒙文为寅、卯、已,午五个地支记处字。所记为至正十至十四年。每一记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于折五径2.5--4厘米,重3.6--21克。此十五品为元钱中最佳美者,另有蒙文穿上记值为折三,折五,折十,三种。背穿下汉文“壹两重”大钱径4.9厘米,重42克,为元钱中最重大者,至元钱铸量颇丰,存世较多。.
至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寅” 6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三背“寅” 700元
至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午” 3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午” 2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五背“午” 2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五背“五” 85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十” 8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五背“戌五”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亥五”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戌十”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亥十”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重” 12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蒙汉文“十” 8000元

大神看看我这枚至正通宝值多少钱?

至正通宝是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行的钱币,品类繁多,但规律划一,钱文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背穿上记年或记数用蒙文。
元代货币的市场价格,除至大通宝及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外,其余都较昂贵。其一因为元代铸币量小,其二因为汉文钱币少于八思巴文币,至正通宝价格由最低人民币12元到最高的8000元不等,背文对价格贵贱起重要作用。
内外都有郭,外郭宽平,内郭略细,“至正通宝”四汉文为直读,笔划粗壮厚实。所记为至正十至十四年。每至正折三——卯(2张) 一记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于折五径2.5--4厘米,重3.6--21克。至正通宝至正通宝种类较多,面文“至正”的钱币,有部分背穿上分别铸有寅、卯、辰、巳、午五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有的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纪值数字。此十五品为元钱中最佳美者,另有蒙文穿上记值为折三,折五,折十,三种。并且部分钱币背面铸有八思巴文。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元代以纸钞作为主要货币,铸币不多。

至正通宝折十值多少钱

至正通宝,元代钱,拆十,有素背,背十,背戍十,背亥十等,品种繁多,具体看背纪。一般都比较值钱(真品)望参考。

至正通宝哪种稀少

至正通宝
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
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
小平于折五径2.5--4厘米
重3.6--21克
至正通宝种类较多
面文“至正”的钱币
有部分背穿上分别铸有寅、卯、辰、巳、午五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
有的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纪值数字
此十五品为元钱中最佳美者,另有蒙文穿上记值为折三,折五,折十,三种
最为稀罕的为庙宇钱

有一个 至正通宝 下面上图,请懂的朋友帮忙鉴定下,先谢!

开门,至正通宝背蒙文十,现在价格已经在1000左右了。
这枚典型的赝品 至正折十的字体不是这样的 另外 典型的假锈 开水一煮就掉 闻着还有刺鼻味道 典型的一眼假

至正通宝42毫米是折几?

应该不是光背吧,理论来说归为折十,但又比至正折十小一点,比折三大,背亥五、戍十都有专门版,就不用纠结折几

古钱币市场价格高而且具有收藏价值的是什么钱币?列举几种?

朋友你报的价格还真够低的换成10年前这价钱都买不到
福圣宝钱西夏文小平光背 2000元
大安宝钱西夏文小平光背 1500元
大安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贞观宝钱西夏文小平光背 30000元
元德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元德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800元
元德重宝隶书折二光背 40000元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5000元
天盛元宝楷书小平背“西”铁范铜 15000元
乾佑宝钱西夏文小平光背 2000元
乾佑宝钱楷书小平光背 1300元
乾佑宝钱行书小平光背 1500元
天庆宝钱西夏文小平光背 2000元
天庆宝钱楷书小平光背 1500元
光定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30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1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
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45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10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45000元
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20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100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二光背17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光背5000元
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40000元
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30000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2000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大字10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母28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母2800元
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400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背“陕”100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银质大字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6000元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 4000元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木” 4500元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铜质 8000元
支钞半分隶书小平光背 3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背“半分” 2800元
大朝金合楷书折十光背 3500元
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2000元
中统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2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大样光背 25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小平光背 2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折三光背 1050元
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000元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00元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500元
大德通宝蒙文折二光背 3000元
元贞通宝蒙文折三光背 2800元
至大元宝楷书折二光背 3000元
大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大元通宝楷书折十背四体文 5000元
大元国宝篆书折十背龙 30000元
大元国宝篆书折十铅质雕母 20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35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6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十背四体文 70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五背“戌五”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亥五”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戌十”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亥十”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重” 12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蒙汉文“十” 8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折十背“吉权钞五分” 1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折二十背“权钞壹钱” 7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折五十背“壹钱伍分” 7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折五十背“贰钱伍分” 8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特大型背“伍钱” 7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4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2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4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大样光背 6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0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3000元
天启通宝篆书折五光背 60000元
天统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天统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天佑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2000元
天佑通宝楷书折二背“二” 4000元
天佑通宝楷书折三背“三” 1000元
天佑通宝楷书折五背“五” 1000元
泰昌通宝楷书小平心泰 2800元
泰昌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3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一分一钱” 3500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背“旨奉” 1500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白铜母钱 10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二背“二”星 6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二银质背“二” 40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密” 200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背“旨” 2200元
崇祯通宝楷书小平雕母 无定价
崇祯通宝楷书大型背“户二” 30000元
崇祯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2500元
崇祯通宝楷书折十背“寿” 5000元
大明通宝楷书小平背“招” 7000元
弘光通宝隶书折二光背 10000元
隆武通宝楷书小平背“南” 2500元
大顺通宝楷书小平背“川户” 6000元
西王赏功楷书折十铜质 50000元
西王赏功楷书折十银质 150000元
西王赏功楷书折十金质 无定价
洪化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壹分” 3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京” 5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鄂“ 4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济” 7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豫”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京” 10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济”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广二”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三”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北平” 1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鄂”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三福” 1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济”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桂三”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背“广三” 6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光前 11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五” 28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北平” 12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济”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鄂” 6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桂五”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五背“广五”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十背“十广” 2200元
永乐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50000元
永乐通宝楷书小平银质 6000元
洪熙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嘉靖通宝楷书折二背“二钱” 65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三背“三钱” 50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五背“五钱” 50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十雕母背“十一两” 无定价
嘉靖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十大观改范 2500元
嘉靖通宝楷书折二十光背 60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50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背纹 15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背“户” 5000元
万历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矿银” 8000元
万历通宝楷书折二银质背“二钱” 45000元
万历通宝楷书特大型光背 无定价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3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2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20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1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型 背宝巩局350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35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68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巩局“当十”35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70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部颁各局样钱12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伊局“当四”2000
大概列举了1000元以上的,其他的参考:
http://blog.sina.com.cn/u/405adda301000723
http://blog.cnfol.com/cialas/articles/820865.html
http://hi.baidu.com/chcoin/blog/item/25160dd1dbfae3d3562c8462.html

元朝铜钱都叫什么

有以下几种叫法:大朝合金、至大通宝、至正通宝、版式繁多,大元通宝,八思巴文、至正之宝、大元国宝、这些都是政府发型的通用币。
元朝以纸币为主要通货。所以政府对铜钱的铸行大大减少。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1206年建国,1271年改国号“元”,1279年灭南宋,建立起横跨欧亚大陆的元帝国。元纸币为主要货币,铜钱种类多,数量少。
元代通行纸钞。早期钱币除蒙文大元及至大通宝外,铸额均少。有些年号仅有庙宇钱传世,旧称供养钱。元末的至正权钞币埴大,面背错范没有对准,造成文字和轮廊都倾于一边的现象,但出于自然,无造作之气。
扩展资料:
八思巴文钱:
惠宗至十年(1350)铸至正通宝钱,正面汉文,背面用蒙文纪年(有蒙文地支纪年“寅”“卯”“辰”“巳”“午”五种),两个民族的文字出现在同一枚钱上。还有用蒙汉文同时在钱背记值的,如折二、折三、折五、折十。
元钱中更有甚者,还发现了一枚有四个民族的文字同时铸在一枚钱上的,如“至元通宝”,正面只读汉文,背文为直读“至治通宝”四字,分别由蒙文、西夏文和察合台文组成,显现了多民族国家的特色。
大朝通宝:
在元世祖入关前,曾经铸过“大朝通宝”钱。有铜、银两种,银质的大朝通宝钱应该也是作为通货发行的。在中国历史上金、银的方孔元钱多数是厌胜类的性质,不做正式通货使用。而大朝通宝银钱则是真正的正用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朝通宝
至元通宝,大德通宝,大元通宝,大元国宝,字为元代 八思巴文。至大通宝,至大元宝,大元通宝,延祐通宝,至治通宝,泰定通宝,至元通宝,至正通宝,天佑通宝,天定通宝,大义通宝,字为汉文。
大朝合金。稀少。
至大通宝。量大。
至正通宝。版式繁多,一般也都很贵。
大元通宝,八思巴文。量大,和袁大头一个价。
至正之宝。大珍。
大元国宝。大珍。
这些都是政府发型的通用币。
还有一些庙宇自已铸造的祈福钱之类的,也很珍贵。
元代曾铸行过少量铜钱,但货币主要流通纸币。这在中国古代是较突出的。元代的纸币称为钞。原钞本不许挪用,纸钞发行量有严格限制。但元末政治腐败,皇室奢侈,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只好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引起物价飞涨。加上黄河改道泛滥,天灾人祸,故称“开河变钞祸根源”,可见滥发纸币与元朝灭亡很有关系。
例:至正通宝,至正之宝,中统元宝交钞等
补充一楼:天启通宝,洪武通宝,崇祯通宝 。
元朝有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元通宝、元贞通宝、大德通宝、至大通宝、至大元宝、大元通宝、大元国宝、皇庆元宝、延祜元宝、延祜通宝、至治通宝、至治元宝、泰定通宝;
泰定元宝、至和元宝、天历元宝、至顺元宝、至顺通宝、元统元宝、元统通宝、至元通宝、至元元宝、至正通宝、至正之宝、天估通宝、龙凤通宝、天启通宝、天定通宝、大义通宝、天统元宝、天统通宝等品种。
扩展资料元朝为了加强对经济的统制,以使用纸币为主,铸造钱币比其他朝代为少。1260年元世祖发行了以丝为本位的交钞与以白银或金为本位的中统钞(中统钞没有设定流通期限),钞币持有者可以按照法令比价兑换银或金,虽然其后曾一度废除,但持续使用到元朝末期,成为元朝货币的核心的纸币。全国各路都设有兑换的机关——“平准库”。
兑换基金充足,准许兑现,兑换的时候征收两到三分的手续费(工墨钞)。1276年由于元廷大肆搜括,增发纸币,并将各路准备金银运往大都,引起物价上涨,纸钞贬值。1280年,纸币贬值成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经济

元代都发行了哪些钱币?

元代都发行了哪些钱币: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 40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背“半分” 2800元
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2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700元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500元
元贞通宝蒙文折三光背 2800元
至大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5
大元通宝蒙书折十光背 30元
大元国宝篆书折十铅质雕母 200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寅” 600元
至正之宝楷书折二十背“权钞壹钱” 7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4000元
天佑通宝楷书折二背“二” 4000元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木” 4500元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铜质 8000元
支钞半分隶书小平光背 3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背“半分” 2800元
大朝金合楷书折十光背 3500元
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2000元 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铸,钱文真,篆两体,直读,背无文,小平径2.4CM,重3克左右,篆书者制作稍精,另有一种残缺小钱径1.5CM,皆为元钱中之精品。
中统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700元 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大类版式,大小不一,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读,汉文楷书直读,小平径2.3厘米,重3克,折二径2.7厘米,重6.2克,折三径3.1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钱类似汉文钱。蒙文钱铸量不多,以蒙文小钱,汉文大钱为罕见,其它钱也难得。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2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大样光背 25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小平光背 2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折二光背 850元
至元通宝蒙书折三光背 1050元
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000元 成宗元贞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CM,重2.5克。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00元 成宗大德年间铸,有蒙汉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糙,文字不精,小平径2.4厘米,重3.4克;折二径2.7厘米,重6.3克,折三径3厘米,重9.4克,小钱径1.4厘米左右,大德钱存世出土均少,尤以蒙文折三钱为珍罕。.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500元
大德通宝蒙文折二光背 3000元
元贞通宝蒙文折三光背 2800元 成宗元贞年间铸。钱文分蒙古,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厘米,重2.5克;折二径2.5厘米,重3.6克。特小钱径1.4克,重不足2克。
至大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5元 顺帝至元年间铸,汉文钱,通宝大小多种,版别繁杂,制作精整,小钱径1.7--2.1厘米,小平径2.4厘米,重3.4克,折二径2.8厘米,重6.5克上下,除光背外,复有星月,玉字。元宝只有小钱,径约1.5厘米,至元钱存世均稀。
至大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500元
至大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400元
至大元宝楷书折二光背 3000元
至大元宝楷书小平供养钱 350元
大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武宗大年间铸,分蒙文,汉文两种,蒙文为当十大钱,径4厘米,重19克。为大元钱中最多一种,汉文楷书直读,背无文,径2.4厘米,制作精整,存世罕见。
大元通宝蒙书折十光背 30元
大元通宝楷书折十背四体文 5000元
大元通宝楷书小型供养钱 350元
大元国宝篆书折十背龙 30000元 面文篆书,背至大,径约4.5厘米,此钱存世赝品较多。
大元国宝篆书折十铅质雕母 20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3500元 四体文大钱,面文对读,穿上下为八思巴文,穿右察合台文,穿左西夏文,背汉文,径4.5厘米,重20克以上,此钱建园后未闻出土,至为稀罕。
至元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6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十背四体文 7000元
至元七年楷书小平大样光背 850元
上面的蒙文当然是大元通宝了。元
名称书体特征币型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 4000元 蒙古入主中原以前的铸钱币,时蒙古尚无国号,游牧民族而自号大朝,故铸钱文曰大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径2.2厘米,重2.7克。制作粗劣疏,建国后很少出土。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木” 4500元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铜质 8000元
支钞半分隶书小平光背 3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背“半分” 2800元
大朝金合楷书折十光背 3500元
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22000元 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铸,钱文真,篆两体,直读,背无文,小平径2.4CM,重3克左右,篆书者制作稍精,另有一种残缺小钱径1.5CM,皆为元钱中之精品。
中统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40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700元 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大类版式,大小不一,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读,汉文楷书直读,小平径2.3厘米,重3克,折二径2.7厘米,重6.2克,折三径3.1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钱类似汉文钱。蒙文钱铸量不多,以蒙文小钱,汉文大钱为罕见,其它钱也难得。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2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大样光背 25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小平光背 2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折二光背 850元
至元通宝蒙书折三光背 1050元
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000元 成宗元贞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CM,重2.5克。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00元 成宗大德年间铸,有蒙汉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糙,文字不精,小平径2.4厘米,重3.4克;折二径2.7厘米,重6.3克,折三径3厘米,重9.4克,小钱径1.4厘米左右,大德钱存世出土均少,尤以蒙文折三钱为珍罕。.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500元
大德通宝蒙文折二光背 3000元
元贞通宝蒙文折三光背 2800元 成宗元贞年间铸。钱文分蒙古,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2.1厘米,重2.5克;折二径2.5厘米,重3.6克。特小钱径1.4克,重不足2克。
至大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5元 顺帝至元年间铸,汉文钱,通宝大小多种,版别繁杂,制作精整,小钱径1.7--2.1厘米,小平径2.4厘米,重3.4克,折二径2.8厘米,重6.5克上下,除光背外,复有星月,玉字。元宝只有小钱,径约1.5厘米,至元钱存世均稀。
至大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500元
至大元宝楷书小平光背 400元
至大元宝楷书折二光背 3000元
至大元宝楷书小平供养钱 350元
大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武宗大年间铸,分蒙文,汉文两种,蒙文为当十大钱,径4厘米,重19克。为大元钱中最多一种,汉文楷书直读,背无文,径2.4厘米,制作精整,存世罕见。
大元通宝蒙书折十光背 30元
大元通宝楷书折十背四体文 5000元
大元通宝楷书小型供养钱 350元
大元国宝篆书折十背龙 30000元 面文篆书,背至大,径约4.5厘米,此钱存世赝品较多。
大元国宝篆书折十铅质雕母 20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3500元 四体文大钱,面文对读,穿上下为八思巴文,穿右察合台文,穿左西夏文,背汉文,径4.5厘米,重20克以上,此钱建园后未闻出土,至为稀罕。
至元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6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十背四体文 7000元
至元七年楷书小平大样光背 850元
至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寅” 500元 顺帝至正年间铸,品类繁多,但规律划一,钱文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背穿上记年或记数用蒙文,以背穿下有无汉字记数可将至正钱分为三大类,地支记年钱,穿下无汉字,穿上蒙文为寅、卯、已,午五个地支记处字。所记为至正十至十四年。每一记年均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俗称五年三等十五品。小平于折五径2.5--4厘米,重3.6--21克。此十五品为元钱中最佳美者,另有蒙文穿上记值为折三,折五,折十,三种。背穿下汉文“壹两重”大钱径4.9厘米,重42克,为元钱中最重大者,至元钱铸量颇丰,存世较多。.
至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寅” 6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三背“寅” 700元
至正通宝楷书小平背“午” 3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二背“午” 2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五背“午” 2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五背“五” 85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十” 8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五背“戌五”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亥五”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戌十”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亥十”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18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重” 1200元
至正通宝楷书折十背蒙汉文“十” 8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折十背“吉权钞五分” 1000元 顺帝至正年间铸,权钞钱。用以代交钞,与纸钞并行,钱文美丽楷书,直读,背穿上吉字,穿右权钞,穿左记值,五分径4.1厘米,壹钱径5厘米,壹钱伍分径6厘米,贰钱五分么7厘米,伍钱径8厘米,重达140余克。
至正之宝楷书折二十背“权钞壹钱” 7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折五十背“壹钱伍分” 7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折五十背“贰钱伍分” 8000元
至正之宝楷书特大型背“伍钱” 7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00元 元末大宋龙风年间铸。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韩林儿,栾城人,至正15年在毫州为帝,建元龙凤,“国号大宋。钱文楷书,光背,分小平径2.5厘米,重3.3克,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早期径3.4厘米,中期3.3厘米,后期径3.2厘米,龙凤钱出土多在江、浙一带,传世甚罕。
龙凤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4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2000元
龙凤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4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小平大样光背 6000元 元末天启间铸,徐寿辉为红巾军领袖,元至正十一年攻克蕲水被摇篮立为帝,国号天完,铸行天启通福,此钱均为楷书,分小平,径2.4厘米,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3厘米,重7.8克,存世甚罕,出土多在浙江一带,尤以折二钱更属凤毛麟角。
天启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0000元
天启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3000元
天启通宝篆书折五光背 60000元
天定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450元 元末起义军徐寿辉称帝后,于元至正十九年改天启为天定,并铸行天定通宝,分小平,径2.4厘,折二径2.8厘米,重6.4克,折三径3.2厘米,重10克,此钱较天启钱多。钱文楷书,光背。在起义钱中属精美品,为泉家所喜爱。
天定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450元
天定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450元
大义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450元 元末大汉政权建立陈友谅于元至正二十年铸。闰五月杀徐寿辉自立为帝,铸大义通宝,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分小平,径2.3厘米,折二径2.65厘米,重6克,折二径3.1厘米,重11.2克,此二泉均出浙江。
大义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450元
大义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450元
天统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天统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天佑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2000元 元末割据江浙一带的武装首领张士诚,元至正十四年正月称王,建国大周,改元佑铸天佑通宝,分小平,径2.5厘米,重3.5克,折二径2.85厘米,折三径3.3厘米,重10.25克,折五径4厘米,重20克,钱文楷书直读,背记值,穿上一,贰,叁,五。此钱存世较少,折二钱更难求。
天佑通宝楷书折二背“二” 4000元
天佑通宝楷书折三背“三” 1000元
天佑通宝楷书折五背“五” 1000元

哪些铜线值钱?

历代古泉五十名珍,历来就是泉界收藏者倍受推崇的至上珍品,其收藏价值、欣赏价值及研究价值是无可限量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现根据多年收集的历代古泉五十名珍资料,编辑整理如下,以供藏者参考。   1 桥足半釿布:战国时期铸币。系从空首布演化而来,因其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而得名。产生于战国早期,主要流通于魏国地区。基本形制为首部平实、圆肩(或平肩)、圆裆、方足。钱文纪地、纪值,一般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除此之外,当时楚国地区也曾铸行过钱文分别是“殊布当釿”和“四布当釿”的长足釿布。   2 三孔布:圆足布之一种。因其首部和两足部各有一小孔而得名。这种布币发现极少,所见面文有二十余种,背文纪值,分“两”和“十二朱”等。   3 博山刀:齐明刀之一种。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齐襄王五年(前284-前279),燕国攻占齐大片领土时铸。清代嘉庆年间山东省博山香峪村出土,字样特殊,习称“博山刀”,传世极少。背面铸有三字或四字,一般开头两字都是“莒冶”。1979年,山东莒县故城遗址曾出土有这种刀币的钱范。   4 晋阳匕:即圆首刀,战国时期铸币,又称直刀、赵刀。形体轻薄,钱文有“甘丹化”、“甘丹”、“白人化”、“白人”、“白化”、“王化”、“城”等十几种,多出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成白”又释作“成帛”,河北灵寿战国中山故都城址曾出土这种刀币的钱范,可证其铸地。   5 齐六字刀:齐刀,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返邦长大化”、“齐大化”、“齐之大化”、“即墨之大化”、“即墨大化”、“安阳之大化”等刀币的总称。除此之外,一般将“莒邦”等残刀亦归入齐刀范围。   6 东周、西周(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7 共屯赤金(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8 壮泉四十:新莽钱,始建国二年(10)铸。“六泉”指规则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十布”指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弟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其中规则直一在始建国元年(9)已铸,大泉五十则在西汉居摄二年(7)已铸,始建国元年(9)又铸。   9 国宝金匮直万:新莽时铸钱。上部方孔圆形,有直读“国宝金匮”;下部方形,“直万”两字直书于两竖纹之间。传世仅两枚。   10 大泉五千:三国吴钱,史志无载。近年曾有出土。   11 太夏、真兴: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75)铸钱。钱文隶书,面重郭,存世极少。   12 永光: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钱。形制薄小,重二铢,存世极少。   13 景和: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铸钱。重二铢,钱形薄小,存世极少。   14 咸通玄宝:唐钱。咸通十一年(870)桂阳监钱官王彤所铸,寻即废止,存世极罕。   15 开平通宝、元宝:梁钱。开平是五代梁朱温年号(907-911),存世仅通宝、元宝大铜钱各一枚,对其真伪钱币界看法不同。另有开平元宝铅质小钱,系南汉刘隐奉梁正朔而铸。   16 天成元宝:五代后唐钱。天成年间(926-930)铸。   17 永平元宝:前蜀钱。永平年间(911-915)铸,存世极罕。   18 天德重宝:闽钱。天德年间铸,有铜、铁两种,当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纪国号。   19 天策府宝:楚钱。马殷受梁封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于乾化元年(911)铸天策府宝,有铜、铁两种。据《十国纪年》载,当时城中行用铁钱,城外使用铜钱。其所指城中城外可能是指境内境外。铜钱又有背龙及鎏金等品。   20 乾封泉宝(楚):楚马殷所铸大钱。有铜、铁二种,背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铜钱数量少于铁钱,钱文隶书,与唐高宗乾封泉宝不同。   21 广政通宝:后蜀钱。孟昶广政年间(938-965)铸,有铜、铁、铅三种平钱。   22 大蜀通宝:后蜀钱。钱文形制与广政通宝接近。存世极罕。   23 保大元宝(背天):南唐钱。李璟保大年间(943-957)铸,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极少。   24 永通泉货:南唐钱。显德五年(958),李璟铸永通泉货大钱,以一当十,钱文有篆、隶两种,篆书者较薄小,为后期的减重钱。   25 大齐通宝:南唐钱。此钱真品仅发现二枚,因其文字形制与大唐通宝接近,所以定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建国号大齐时所铸。一说为南唐后期铸大唐通宝时所铸。   26建炎元宝: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铸。“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同时期高宗尚铸造有“建炎通宝”,“建炎重宝”,皆罕见,为古钱大珍。   27至宁元宝:P金代卫绍王至宁元年(公元1213)铸造。存世仅有一枚折五型铜钱孤品,书体与北宋崇宁小平楷书相似。珍罕无定价。   28大宋通宝(当拾):南宋大钱 大宋通宝当拾 直径一般:52MM.厚:3MM   29贞佑通宝、元宝:铸期:宣宗贞佑年间(1213-1216年)特征通宝,小平,钱文真书顺读。元宝小平,钱文真书旋读。 贞佑元宝,早年流入日本(日本平岛春水藏) 国内仅发现此一枚。   30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俗称“垮牌”),是一种独特的品种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系南宋末年宋理宗淳衤右年间(1241—1252年)所铸。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在北宋时,称为余杭郡,高宗南渡后建都于此,改称临安府。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就是由当时的临安府铸行的。其面额分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准”为“平”的意思,“省”为“省佰”,即以七十七文充当一百文铜钱。该铜质钱牌呈狭窄长方形,上端有一圆孔,四周及圆孔有廓;长度和宽度因面额大小而异,“准贰佰文省”长6.2厘米、宽1.9厘米,“准伍佰文省”小型的长7.3厘米、宽2.3厘米,大型的长7.9厘米、宽2.7厘米;面文均为“临安府行用”五个字,背面标明币值,分别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书,且制作精美。   31大朝通宝: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 存世极少,铜质更罕见。属中国古泉五十名珍。   32乾亨通宝:五代十国时期南汉 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7)铸造。一般制作不精,文字内多流铜,极少见。另有“乾亨重宝”铜钱。   33天显通宝:天显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辽太宗天显年间铸,据内蒙出土:径2.38厘米,重2.7克。文字自然,颇具辽钱风韵,隶书体旋读,传世甚罕。太宗天显年间(947-950年)铸,仅发现1枚孤品,该钱已流入日本。   34中统元宝: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铸行。钱文楷、篆二体,直或旋读。背可见星纹,平钱。   35永安一十、五百、一千:,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永安一十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永安五百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仅孤品,古钱之大珍。铁钱存世也已屈指可数,价格颇高。此外“永安五百”面文形制独特,按照右左上下顺序读,永安一千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为古钱珍品。铁钱存世量也已不多,能得善价。   36应历通宝: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公元951~969),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辽代应历通宝,直径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37大元国宝: 元朝 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文字形制极为精美,有以孤品背龙纹者尤其精致,疑为开炉试铸样钱。另有铅钱孤品,系雕母。   38建国通宝:北宋 宋徽宗 赵佶有 建中靖国 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书,楷书 小平 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据说出土于苏北,曾被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先生以400银元购得。也有人认为此钱太过离奇,怀疑是建炎通宝改刻而成,但据考证,建国通宝是取建中靖国年号的首尾二字组合而成铸造的货币,却因赵佶的建中靖国年号中的“建中”二字与唐代某年号重复,所以此币刚刚铸成就马上废止,而改铸非年号的“圣宋通宝”、“圣宋元宝”。因此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过10枚,无法估价,称建国通宝为北宋第一珍稀币并不为过。楷书建国通宝早在清末,民国时期曾被发现,可惜皆已流失,1956年锦州博物馆在发掘清代范子和墓时,曾经出土一枚隶书“建中靖国”钱,铜质厌白,属于夹锡钱一类,实属仅见。 请大家欣赏国家博物馆所藏名珍篆书体建国通宝。根据实物考证篆书体建国通宝的版别有三种,均属试铸。   39保宁通宝:辽代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的铸币,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存世量极少,版式有大字、小字、宽缘、细缘、狭穿、广穿、背月纹等区别。其钱文右旋读,书体隶兼八分,浑厚朴拙,古意盎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可谓影响了整个辽一代钱风。目前,根据相关资料、图谱及所见所闻,保宁通宝平钱的统计存量大约在数十枚之内,是辽钱中的稀见品之一。   40至正之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铸造.均为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钱体厚重,制作精良。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几型。面文“至正之宝”为端丽楷书,直读。背穿上“古”系记江西吉安道监制;穿右“权钞”二字可作权当银钞解。穿右为币值银重,所见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及“伍钱”五种。“伍钱”即值银钞半两、铜钱五百文,为“权钞钱”之最大者;径达8厘米,重120克左右,系有史以来出现之最大行用方孔圆钱。以铜钱权钞行使,又称“至正权钞”。钱文书体特别俊秀流畅,与“至正通宝”一类书法相同。这类铜钱均比较罕见,价格极高。   41圣宋通宝:直径2.4厘米,穿0.65厘米,厚0.1厘米。钱币完整,未见拼接、挖补、改刻的痕迹,应当是一枚真品古钱。“圣宋通宝”行书旋读,字体与行书圣宋元宝相同,只是“元”作“通”。背右下角现一斜月,左侧边郭有一个直径0.1厘米的圆形深孔,形态较规则,似乎是用作定位用。   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1103年)铸圣宋通宝,行、篆二体,以一当五,崇宁三年(1104年)乃止。圣宋通宝钱行世只有8个月,世间所见甚少。   42贞观宝钱(西夏文):西夏崇庆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3年)铸造,形制为小平钱,直径2.5CM。钱形较大。目前存世仅有一枚,极其珍贵。   43天启通宝:背面有字的天启通宝是明代的,明光宗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此钱为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2.4厘米的小钱。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天启五年,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其大钱铸期不过三年;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此外有一种用日本铅锡销熔入铜所铸的铜呈折色的“折沙钱”就是此时所铸。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背记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皆较少见。   元末南方起义军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公元1358年铸“天启通宝钱”,该币质地为紫铜,就式样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三种,钱文有楷书和篆书两种,由于从发行到停铸仅经历了一年,因此元天启通宝比较珍稀,尤其是篆书折三天启钱为一级品,为可遇而不可求之神品;而明天启钱则版式较多,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折五钱、折十钱多种,质地也为黄铜,但钱文却均为楷书。元天启钱光背,而明天启钱背丰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户、浙、京、新等多种,纪值有二、十、十一两等,当然还是以光背为常见。   44靖康通宝:“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北宋 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   45天国通宝:天国背通宝当十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第一批试铸的通用钱币,因不久即改铸太平天国圣宝钱而属临时过渡性的钱币,因此铸额有限而十分罕见.   46应运元宝:"应运元宝"铜钱,系北宋淳化年间李顺起义所铸起义军钱,   47皇统元宝:金代钱币,皇统年间(1141-1149年)铸造,制作极为精美。存世不多枚皇统元宝篆书孤品。   48应感通宝:北宋时,李顺于994年发动农民起义,攻克成都,建元应运。曾铸应运元宝。李顺死后,部下又铸应感通宝,存世皆罕。   49崇庆元宝、通宝:崇庆元宝为金卫绍王崇庆年间(公元1212年)所铸,由青铜铸造。有元宝、通宝两种。元宝为篆书当五大钱(即折五,直径为3.5厘米);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仿瘦金体所制。崇庆元宝传世极少,有书籍称其为“孤品”,实际上据了解目前全国保存有五六枚真品。   崇庆元宝史志不载。唯辽中出土一枚孤品,大如折五,形制与文字近似泰和重宝。“崇庆元宝”四字作玉筋篆,旋读,光背无文。钱体铜色青白,制作精整,文字秀美,仿崇宁钱制,然仔细推敲仍不免匠气。近代京沪诸多泉家皆审为赝品,而钱币学家郑家相以为当属金泉。   50元德重宝: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铸造。版式为折二型钱。钱文楷书,直径一般为2.7厘米。今存世仅有两三枚,珍罕无定价。崇宗皇帝朝另铸造有“元德通宝”钱。祝你好运,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