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元青花瓷瓶装的水能喝吗
- 2、如何鉴定元青花
- 3、如何鉴别青花瓷 怎么鉴别青花瓷
- 4、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梅瓶赏析
- 5、元青花梅瓶在收藏界为何会后来居上,它有何独特的魅力?
- 6、元青花梅瓶真品图片大全欣赏
- 7、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 8、被称为“中国瓷器三绝”之一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在哪里发现的?
- 9、元青花瓷器如何鉴定
元青花瓷瓶装的水能喝吗
不能。元青花瓷瓶装的水不能喝,元青花瓷瓶的花纹上含有铅物质,对人体有害,如果使用元青花饮用水摄入铅物质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不可以使用元青花瓷瓶喝水。
如何鉴定元青花
鉴定元青花的方法:底足、看显色与气泡、用料、斑迹、元青花呈色中的点晕现象、旋痕纹。
元青花的底足有粘砂现象,有残余没有擦拭干净的釉斑,然后底部比较干净,露胎之处显得细腻如粉比较油润。元青花的底足有粘砂现象,有残余没有擦拭干净的釉斑,然后底部比较干净,露胎之处显得细腻如粉比较油润。元青花用的苏勃泥青也是发色蓝灰的。
过于鲜艳蓝中带紫的反而不是真正的苏麻离青。有凝聚斑、斑迹钻胎,重时显褐色,轻时称锡斑。这种斑,有的叫吃胎、钻胎,是一个意思。这种斑常表现在色料重的地方。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
元青花
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如何鉴别青花瓷 怎么鉴别青花瓷
1、看胎质,鉴别元青花瓷可以看胎质,元代青花瓷的胎质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但是元青花瓷含杂质多,胎里一般都会有铁褐色小点。 2、看气泡。真正的元青花瓷是用柴木窑烧制而成,瓷器的气泡显得巨细不一,并且气泡比较亮堂。而仿品大多是用气窑烧制而成,瓷器的气泡较细小,巨细相间、不透亮。 3、看颜色。青花发色有浓艳、正艳、青灰三种,真正的元青花用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烧制成的青花颜色为深沉蓝中带点紫色,青中会泛点绿色。 4、看圈足。元青花瓷大部分都是宽而较矮的圈足,并且器底、器内、盖内不施釉,但是大多数器内和器底有釉斑,并且罐瓶类的胎体多为四段三接。 5、看纹理。元代器物大多采用的是手艺拉坯或脱坯成型技术,在元青花的瓶、罐等器物内壁会留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因此器物内壁没有指纹和旋纹的元青花很可能是假的。 6、看釉面。从元青花的釉面来看,元青花瓷器采用的是蘸釉、浇釉和刷釉技术,因此真正的元青花釉质饱满、肥厚,但是欠缺平坦度。而现代仿品采用的是电动空气压缩机,釉面会非常润滑、平坦。 7、看纹饰、从元青花的纹饰来看,真正的元青花纹饰繁密、层次较多,以七至九层纹饰比较常见,也有的元青花纹饰多大十几层,而这些纹饰主要绘画的是佛教、道教纹饰和中华民族前史故事。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梅瓶赏析
?? “青花一片西域来,洒落卵白姿百态”。元青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 元青花瓷器的胎骨,是二元配方。采用麻仓御土20%和瓷石80%配比而成。麻仓土是高岭土的一种,早在明代万历时期就开采枯竭了。后来最好的高岭土为临川土,也在20世纪70年代开采枯竭,7501瓷器采用的就是最后库存的2吨临川土。而高岭土的品质决定了瓷器的品质
。
??? 元代没有球磨机,是用传统的水力舂成不子。麻仓土舂得不够精细,掺在瓷石之中,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瓷土里面有明显的缝隙。也就是说,瓷石成粉后,掺入的麻仓土不够细腻,所以一方面瓷胎耐高温,可以烧到1280度不倒(原有的一元配方,由于胎中含氧化铝低,耐火性能不好,超过1200度就容易变形,软化),从而可以烧出青花瓷美丽的宝石蓝色(苏麻离青料必须在1250度以上高温才能发出美丽的蓝色);另一方面瓷胎本身瑕疵明显,缝隙大,含水率高,同时也是气泡明显的原因之一。
??? 而现代瓷器,由于采用的是球磨机粉碎高岭土再加瓷石,胚胎非常细腻,胎体中本来含水分就少,再加上电窑,气窑温度极高,基本都在1300度以上烧成,而且温度恒温,基本上气泡已经非常小,甚至看不到了,而且气泡也很均匀,没有元瓷或者明瓷那种小气泡密集,间有大气泡的迹象。
??? 元青花瓷器,由于麻仓土掺进瓷石中,因此造成胎体中多有缝隙,并且存有更多的水分。因此,加上柴窑烧制温度很难上升到出青的1250度以上,稍微一把火力不够,整个窑的青色就难保证了。所以,釉里小气泡明显,而大气泡是从胚体乃至于青料里所含水分造成的,由于窑温无法长时间保持1250以上温度,让气泡完全熔融,所以就造成了釉里小气泡密集同时大气泡突出的元青花气泡特点。
??? 而苏麻离青料,在1250度左右10度发色为宝石蓝,温度再高之后,发色会偏黑,随着烧制温度的提高,釉面熔融程度也就是玻化程度变得更高。玻化程度越高,釉面光泽越强,发色越偏蓝黑,釉里小气泡不再那么密集,部分地方看不到气泡,已经完全烧飞了。但是釉面的光泽程度明显提升了。这就是鱼藻纹大罐发色偏蓝黑,釉面玻璃质感强,气泡比较通透的原因,此时的元青花达到了古代青花瓷的顶峰。烧成温度在1280度以上,玻化程度高,发色纯蓝偏黑,铁锈斑不再那么明显。
???? 在半个世纪前,无论是中国的考古文博界,还是民间收藏圈,都还不认识元青花。在2005年佳士得拍卖出天价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元青花才一跃成为人人青睐的珍品瓷器。也就是在这时候,那些思想僵化守旧、缺乏求索精神的“专家学者”们才来了精神,大发高谈阔论,甚至仅仅依据他从国内外馆藏元青花数量便主观臆断“元青花在全世界只有300件”,真是井底之蛙,误国误民。他们无非就从那几个博物馆里看到的实物或者是资料,他们就没有想过在国内国外民间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瓷器有多少?
??? 更有甚者,有的专家只看到和上手过出土的元青花瓷片,根本就没有机会上手过元青花整器,也不太懂的出土和窖藏的区别,(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过窖藏的元青花)但这些人同样能指手画脚,对元青花进行鉴定,真实可笑之极!
??? 梅瓶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徒弟齐国名将孙膑的故事。
??? 此梅瓶其具备了元青花典型的工艺风格和韵味。小口短颈,溜肩圆满,下渐敛腹,浅圈足,粗砂底。瓶外施青白釉,青花饰物共分五层。口沿青白,肩部饰有卷草纹图饰,溜肩处为缠枝莲花,腹部通景绘有鬼谷子下山图,卷云纹下的近足处为仰莲瓣纹。每层纹饰间均用两条弦纹分割,繁而不缛,纷而不乱,既突出了主题图案,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这件青花梅瓶造型饱满庄重,青花色泽纯正,釉色白中泛青,是元代青花瓷器的精品之作。
??? 此梅瓶纹饰为进口苏麻丽青料装饰,五层图案,卷草纹围颈,缠枝牡丹披肩,腹部主题纹下卷草纹为托,门莲纹饰足,门内倒画如意纹。主题纹绘画战国时应苏代的恳求鬼谷子下山营救徒弟孙膑的故事场景。
??? 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微微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
此梅瓶高 44,5cm ,口径 6,5cm ,足径 14,5cm
元青花梅瓶在收藏界为何会后来居上,它有何独特的魅力?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元青花梅瓶是什么东西,元青花全名叫元青花瓷,也就是元代那个时候生产的青花瓷器,这个青花瓷也就是瓷器中的一种,这个东西实在唐代开始的,一直在发展,一直到了元代的时候,有个地方叫做景德镇,那时候的青花瓷的技术就已经非常的成熟,可以说达到了最顶峰,那个时期的,那个地方的青花瓷,构图丰满,层次多样,非常 的丰富美观。 那时候的元代青花瓷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气豪迈,以往的瓷器都是比较内敛含蓄,那时候就将青花瓷的绘画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大家要知道,那这个青花瓷可是一个瓷器啊,非常大娇贵,而且是远在元代的时候,一直保存到今天,难度可想而知。一直到今天,也才发现了四百多件,博物馆收藏的也就一百多件,而且绘画的东西大多都非常的简单,要是绘有人物故事的那就真的是凤毛麟角啊,全世界也不超过十件,这个可比什么豪车什么的珍贵多了。每一件都价值连城。现在在湖北的博物馆里面就有一个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在武汉市的博物馆里面也有一个元青花的四爱图,这两个梅瓶非常的像,我们从图片上就可以看出,这个青花瓷器非常的美观,而且色彩饱满,绘画的图案也是十分的栩栩如生。 我觉得这种东西的价值已经不能用金钱这些东西来衡量了,这个就是无价之宝啊,这个象征着我国古人的艺术造诣。值得永远的传承下去。
元代时期和明代永宣官窑青花只要是采用苏料绘画烧制的瓷器。唯一的特征就是青花纹饰呈凹陷吃胎特征。铁锈斑,锡斑晕散。这个毋庸置疑。如果青花纹饰没有凹陷吃胎特征,那百分百确定是国产青料或者现代化学青料。元代青花瓷器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采用撒布法干粉施釉工艺。干粉施釉特征是白釉部分釉下面没有气泡,青花纹饰部位釉下面有稀疏的小气泡。另:老青花瓷器由于采用的是矿物料,加上年代久远,所以老青花瓷器纹饰都有下沉特征
元朝的青花瓷本身就属于比较珍贵的,而且这么大的梅瓶也是非常难烧制的,能存世的更少。而且它的色泽细腻,胚胎轻薄,是不可多得的瓷器中的珍品。
首先就是这个花瓶的花纹是非常好看的,非常引人注目的,加上这种本来就是比较少的,所以才会后来居上,被很多人收藏。
崇宁二年款钧窑钧瓷玫瑰紫折沿盘
元青花梅瓶在收藏界为何会后来居上,它有何独特的魅力?元青花梅瓶以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将军山沐英墓的梅瓶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今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
青花瓷为元景德镇窑代表瓷器,这是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类。青花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且风格幽靓典雅,素净秀丽。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衬托,颇具中国水墨画之特色,并且标志着由素瓷转为彩瓷的新时代的到来;元青花以其多层次,满画面,主次分明的装饰特征和以彩绘为主兼刻、划、印花的装饰技法,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元青花梅瓶为云南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有着极为独特的青花纹饰,体现了极高的烧制水平。梅瓶是明代高等级墓葬随葬品,有镇墓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征外,也有风水上的考虑,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这种随葬品。这件瓷器小口、丰肩、斜腹、敛胫、平底,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瓷瓶上所绘的青花纹饰层次多样,非常之独特。
元代“青花”存世稀少,国内只有一百余件,价值难以估量。2005年,“鬼谷下山图”瓷罐拍出了天价。而相关元青花梅瓶,瓷胎质地、青花发色,都更胜一筹,且所绘花卉,人物等情节逼真传神。而且像这样的元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五件,另两件已流传到国外。元青花的特点如何鉴定:
(一)看器形
对瓶、罐之类的器形要细看它的口沿、颈、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同时也要鉴别器形的胎体重量,对器形全面进行分析。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
(二)看釉色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佑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三)看青花
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佑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四)看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畅奔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单,绘画较粗率,以各种花卉纹饰为多见。(五)看内壁
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器身一般采用分段制作粘接而成,故器腹与器底往往留有明显的胎接痕。梅瓶内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内壁胎接痕多为凸起约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细大小不规则,手摸有圆润细腻质感。瓶内壁砂胎略带淡黄色,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腹上部一般无修胎处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纹,瓶内壁稀朗砂眼明显可见。强光斜看内壁稀朗砂眼内闪出星光点,发出亮光,也称阴阳光点。
(六)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则及不规则之感。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
(七)看显色与气泡
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或偏黄褐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元代中早期瓶、罐之类青花瓷釉面上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一般为天气炎热季节,还有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数是没有气泡的。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会有气泡的,但是会有大小两种气泡,小气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显得干透呈莹润透明状。
元青花梅瓶真品图片大全欣赏
说到元青花其实有很多的种了,但是有的人却独爱这个梅屏,那么有的人也要问了,这个梅瓶有什么好的呢?其实就是好看了,而且比较稀少了,最近有人也问了,那这个梅瓶要怎么去鉴别呢?其实也很简单的,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元青花梅瓶的真品图片,一看就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了?对这个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器物描述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时代:元(1271—1368年)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小口外侈,短颈,丰肩,平底。纹饰分为三组,肩部饰凤穿牡丹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个菱形开光内分别绘“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鹤,陶渊明爱菊。腹下部绘仰覆莲纹和忍冬纹一周。该器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为元青花瓷中的精品。
流传经过:1987年10月31日原武汉市文物商店武胜路门市部从一对夫妻手中收购而来。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时代:元(1271—1368年)文物价值
青花瓷器由于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白地蓝花,有明净素雅之感,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早在唐代就已经烧制青花瓷,但是从烧造技术判断,青花瓷的成熟期属于元代。元青花以明丽雅致的纹饰、丰富多样的种类、制作精湛的工艺,成为当时出口中东、西亚等地区的重要商品。从元中晚期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青花瓷器,其质量、制作工艺、创新发展方面均呈现出远胜于唐宋青花瓷的成熟与精美。青花瓷从此成为景德镇窑乃至整个中国瓷器生产中最为主要的产品,被人们誉之为“国瓷”。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尺寸:高37.6㎝,口径6.2㎝,底径13 cm
稀缺性
元青花存世量少。据统计,土耳其、伊朗、美国等国家博物馆收藏占了一半之多;元青花的装饰题材大多以中国传统图案花纹为主,人物纹样极少,此件器物尤显珍贵。
工艺美术史
从实用性角度审视,元青花瓷能依据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需要,设计不同的器型。既有针对中东及伊斯兰国家生产的大盘、大罐、大瓶等器型硕大饱满的大件,也有满足东南亚国家需要的小罐、水滴、小瓶等,还有适应中国人生活习惯的高足杯、盏托、观音和文具等。从艺术审美角度欣赏,元青花瓷釉色莹润、青幽淡雅、意境悠长、雅俗共赏,有着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审美需求的共融性。其装饰纹样布局繁密,结构严谨,描绘精细,体现了制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历史文化名人
梅瓶腹部绘“四爱图”,以历史文化名人王羲之、周敦颐、林和靖及陶渊明为题材。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哲人周敦颐的《爱莲说》、诗人“梅妻鹤子”林和靖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及东晋文字家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令人景仰。
透过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可以检索更多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目前艺术品市场上各个朝代的瓷器,成交量最高的是清代瓷器,而且还屡创高价。清代艺术品,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的宫廷瓷器无论在造型、色彩还是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也极容易被陶瓷收藏爱好者所接受。下面由我为你分享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瓷器鉴别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大名窑元青花瓷器鉴别技巧:
对于鉴别高仿品确有一定难度,必要时,还要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鉴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练掌握古陶瓷工艺知识,就能作出明确判断,鉴别一件元青花瓷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看器形
对瓶、罐之类的器形要细看它的口沿、颈、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同时也要鉴别器形的胎体重量,对器形全面进行分析。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
(二)看釉色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三)看青花
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祐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四)看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畅奔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单,绘画较粗率,以各种花卉纹饰为多见。
(五)看内壁
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器身一般采用分段制作粘接而成,故器腹与器底往往留有明显的胎接痕。梅瓶内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内壁胎接痕多为凸起约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细大小不规则,手摸有圆润细腻质感。瓶内壁砂胎略带淡黄色,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腹上部一般无修胎处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纹,瓶内壁稀朗砂眼明显可见。强光斜看内壁稀朗砂眼内闪出星光点,发出亮光,也称阴阳光点。
(六)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则及不规则之感。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
(七)看显色与气泡
被称为“中国瓷器三绝”之一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在哪里发现的?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东善桥乡观音山沐英墓发现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即为元景德镇窑代表瓷器,该瓶有着极为独特的青花纹饰,体现了极高的烧制水平,被称为“中国瓷器三绝”之一。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高44.1厘米,底部直径为13厘米,而口径仅为5.5厘米。小口、斜腹、敛胫、平底,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肩腹部刻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瓷瓶上所绘的青花纹饰层次多样,非常之独特。
此件梅瓶通体绘有各种青花纹饰,虽然纹饰层次多样,但上下饰的西番莲、杂宝、变形莲瓣纹、垂珠纹等都很好地为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主体纹饰服务了,从而使得整个器物浑然一体而主题鲜明突出。
这件瓷器的画面被放在了梅瓶的腹部,占据着主要的位置。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而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桨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
元青花瓷器如何鉴定
元青花瓷器鉴定方法:
1、看瓷器底部
一般元青花瓷的底部是没有釉的,如果被鉴别的瓷器底部有釉就可断定为假。元青花底部因为没有上釉,所以能看到瓷器胎体的颜色,元青花瓷胎体制作过程中掺入了高岭土。
大件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如果加了高岭土就不会变形。如果被鉴赏瓷器底部没有上釉,这还不能确定起就是元青花,如果底面颜色及胎体颜色为又细又白者,则多为假冒。
2、元青花瓷器鉴定之釉质和釉色
元青花所罩的透明面釉是承袭宋代景德镇影青釉而加改进的高温石灰碱釉。由于含铁量较高,釉色白中泛青,釉面不如明代永宣青花那样肥润,积釉处呈湖蓝色。
3、观察瓷器上的图案
青花瓷中比较常见的图案有山水、人物、动物等,元青花瓷中绘有人物图案的最为珍贵。
4、元青花瓷器鉴定之釉质和釉色
元青花所罩的透明面釉是承袭宋代景德镇影青釉而加改进的高温石灰碱釉。由于含铁量较高,釉色白中泛青,釉面不如明代永宣青花那样肥润,积釉处呈湖蓝色。
5、看釉
真正上乘质量好的元青花,釉色很有特点,能感觉出幽兰绽放、靓丽坚硬,胎釉结合平滑细腻。普通元青花的釉同样有着一种气质,简单说可以用一个“润”字来形容,仿品元青花的釉则可以用一个“嫩”字来表达,这需要一定条件、一定时间去观察培养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