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极限片和极限封
- 2、集邮中,什么叫做极限片
- 3、邮票里极限片是什么意思?
- 4、邮票里的极限片是什么意思
- 5、集邮里极限封和极限片各是什么意思
- 6、淘宝上买明信片的上写着可制极限片 是什么意思?
- 7、兔片是啥意思
- 8、邮票编号里的字母什么意思啊!!
- 9、什么是极限明信片?有收藏价值吗
什么是极限片和极限封
极限片和极限封是集邮中的术语,它们都强调了邮票、信封和邮戳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极限片是指所贴邮票的主图与信封上图案相同或相似,并盖有与邮票主图直接相关地邮戳的信封。极限片的特征是邮票主图、信封图案和邮戳三者之间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制作收集要求更高于极限片。
极限封的具体定义则较为复杂,一般而言,极限封是指所贴邮票与信封上图案内容相同或相似,同时盖上邮政部门所特制的与邮票图案相关地日戳或特别加盖其他主题邮戳的信封。同样,极限封也强调邮票、信封和邮戳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极限明信片简称极限片,是将有效邮票贴在画面与邮票图案相似的明信片上,并盖销与邮票图案有关地点邮戳的明信片。邮票是极限片的主体,必须是有效的邮资凭证。片幅最大为148mm×105mm,最小为140mm×90mm,画面不得小于片幅的75%。盖销普通日戳、纪念邮戳或风景邮戳皆可。极限片的基本要求是:明信片的图画和邮票图案及盖销邮票的邮戳三者应最大限度的一致,但片图不能用邮票放大图。极限片可作为极限品编组邮集参赛。 极限封则是所贴邮票的主图与信封上图案相同或相似,并盖有与邮票主图直接相关地邮戳的信封。主要特征是邮票主图、信封图案和邮戳三者之间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极限封沿袭极限明信片的制作方法而产生。极限封可选择与邮票主图相同的美术信封自制,经邮局实寄或未经邮局实寄皆可,但必须盖有直接相关地的邮政日戳或图案相同的风景戳。邮票公司为新邮票发行专门印制的极限封,供集邮者收藏。
集邮中,什么叫做极限片
极限片是指明信片上的邮票图案和明信片上的图案,以及邮戳地名等是一致的。人们常把它叫做三位一体。
就是一种明信片,贴上邮票,并且,邮票图案和它一样,并盖上相关邮戳。
极限片是在明信片上贴上相关邮票,盖上相关邮戳,三个要素一体。要求邮票图案与明信片最大程度一致,但如果明信片图案仅仅是邮票图案的放大也不好。邮戳上的地点应该与邮票主题密切相关,邮戳上的时间尽可能靠近邮票发行的时间。
邮票里极限片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极限片
Maximum Postcard 简称极限片。也称原图卡。用有效邮票贴在画面与邮票图案相同或相似 的明信片上,并盖销同邮票图案相关地点邮戳人为制作的邮品。极限明信片由明信片、邮票和戳记三大要素组成,要 求明信片的图画、邮票图案和盖销邮票的邮戳,三者最大限度的一致;从内容到形式,成为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的有 机整体。
邮票是极限明信片的主体,必须是有效的邮资凭证,在有效期内,所盖邮戳离这枚邮票的发行首日越接近越 好;明信片是载体,片幅最大为148毫米*105毫米, 最小为140毫米*90毫米,上面所印画面不得小于片幅的75%; 邮 戳是连体,盖销邮政日戳、纪念邮戳、风景邮戳均可以,其日期必须是邮票有效期内。极限明信片的编号为“MC” (英Maximun Card)。
极限集邮
以制作、收集、鉴赏和研究极限明信片为内容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是集邮的方式之一,也是国际集邮联合会(FIP)规定的集邮展览类别。台湾集邮界称为原图集邮。极限集邮随着极限片诞生而兴起。它最早起源于欧洲,法国1954年率先成立极限明信片爱好者协会,比利时、德国、美国及亚洲一些国家相继成立极限集邮组织,创办邮刊,举办邮展。
国际集邮联重视极限集邮,设有极限集邮委员会,制定极限集邮评审规则,还多次举办极限集邮研讨会和专项的极限集邮展览,极限集邮已经成为国际和世界邮展不可或缺的主要类别之一。
中国极限集邮始于50年代,波兰集邮家M·海茨斯基1956年在,《集邮》杂志著文介绍极限明信片,引起中国集邮者较大兴趣。80年代极限集邮迅速发展,上海、广东、北京、太原、重庆、天津等几十个大中城市纷纷成立极限集邮组织,出版会刊,开展各种极限集邮活动。1983年极限集邮登上全国邮展,1994年极限邮集走出国门参加亚洲国际邮展,中国1999世界邮展上,我国极限类展品《门》《哺乳动物》获得镀金奖和大银奖的好成绩。极限集邮在世界、在中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极限明信片
简称极限片。将邮政有效的邮票粘贴在与邮票题材(图案)和谐一致的图画明信片画面上,盖与邮票及明信片主题和/或题材有密切和直接联系的邮戳的复合邮品。台湾集邮界称为原图卡。
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极限片来自葡萄牙,贴纪念航海家P·享利王子邮票,加盖王子出生地波尔图1894年3月4日邮戳。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极限片为贴宣统元年天坛祈年殿纪念邮票,加盖1909年北京邮戳。
邮制极限片
由邮政部门、中国集邮总公司和各地方集邮公司为配合新邮票发行而制作销售的极限片。俗成官片。 首套邮制极限片为中国集邮总公司。1982年9月10日发行的《益鸟》,志号MCI,邮制极限片批量生产,商品性强,收集难度小,参展评价低于相同邮票的自制极限片。
自制极限片
由集邮者或集邮团体按极限集邮评审规则要求制作的极限片。由于自制片有个性特色,数量少,难度大,可成为极限片佳作,参展评价较高。
自然片
为通信、欣赏、收藏,即非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自然”存在的图片图画明信片。这类明信片由邮政部门或非邮政部门印制,大多在邮票发行之前原已存在。例如邮电部1952年发行的美术明信片(编号美1),一套10张。有的称用自然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为自然片。
专印片
自然片的对称。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印制的图画明信片。大多由集邮公司、集邮团体印制,也有个人印制,一般与邮票同步发行,或为淡化“专印”性质提前发行。有的称用专印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为专印片。
摄影片
采用摄影作品作蓝本印制的图画明信片。由于画面逼真,受到极限集邮者喜爱,是制作的极限片的主要载体。
绘画片
又称画稿片。广义上指一切采用绘画作品作蓝本印制的图画明信片。狭义上指直接绘的图画明信片。
有格片
图画明信片正面印有文字标头,贴邮票方框,收寄信人姓名地址、分割线条等格式。我国邮电部于1953年发出通知,邮政明信片由邮电部统一印制,新中国明信片印制标准(即格式)由此沿袭下来。格式是我国明信片区别于画片的重要标志。
无格片
一种在片幅、纸质等与正规图画明信片相似但其图画面的另一面未印有用于通信书写分割线等格式的图画片。以此制作的极限片称为无格片。
票前片
在邮票发行前已存在的自然图画明信片。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有意在邮票发行之前印刷的明信片,虽然从时间上可以称为票前片,但极限集邮界仍将它划入专印片之列。票前片是制作极限片的首选。极限集邮规则要求图画明信片尽可能在邮票发行之前印制发行。
票后片
票前片的对称。在邮票之后发行的图画明信片。极限集邮规则要求图画明信片如在邮票发行之后印刷,须按照一个原已存在的印刷物图案重新印制。
同步片
是与邮票同时发行的图画明信片。多为制作极限片而印制,属专印片范畴。与邮票设计发行无关,纯属时间巧合,如为同步自然片。
同名片
与邮票票名相同的图画明信片。如TI44《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同名片较多。
早期片
发行年代较早的图画明信片。国外指19世纪20年代以前为早期。我国一般以1949年以前即清代、民国明信片为早期片。早期制作的极限片也简称早期片。
翻印片
按照已有的图画明信片重新印制的明信片(非指原出版者重印)。有的称翻旧片、仿制片。如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以清代、民国明信片为蓝本,翻印的《姑苏旧影》,供制作极限片。用翻印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有的也称为翻印片。
规范片
符合FIP极限集邮评审规则的极限片。规则主要要求为:邮票必须是有效邮资凭证;明信片片幅、图幅符合规定尺寸;邮戳图案和地名应与邮票及明信片题材和或主题有密切和直接的联系;邮票、明信片、邮戳三者相互之间尽可能和谐一致等。
相似片
邮票与明信片主题相同但画面不同的组合片。如孙中山像邮票贴在中山故居图画明信片上并盖销邮戳。早期亦将此归入极限片类。
反置片
邮票图案与明信片图画为同一事物,但取景相反的极限片。如T29《工艺美术》“飞跃”极限片,载体为197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明信片,片图画与实物正面一致,而邮票图案反置,方向正好相反。此多为将胶片反置印刷的缘故。
存疑片
对某些早期珍罕明信片、或邮票、或邮戳的真伪存有疑问的极限片。有的是一时难以判定,也有的是出于回避,均称为存疑片。
混血片
俗称用不同国家或地区出版发行的图画明信片和邮票互相交叉制成的极限片。有的称跨国片。也有将两国或两国以上同题材邮票贴在一张明信片上,分别盖销邮票所属国家邮戳的极限片称为混血片。
国耻片
日本等军国主义侵略我国时期在侵占地区印制的明信片。这是旧中国的耻辱,其印制的邮品是对我国邮政主权的侵犯。
片幅
明信片的宽度尺寸、规格大小。“万国邮政公约”规定:最大尺寸105*148毫米,最小尺寸90*140毫米。FIP规定制作极限片的图画明信片尺寸、规格必须符合万国邮政公约。
图幅
明信片画面宽度尺寸。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规定:画面至少应占明信片片幅的75%。
片源
明信片的版本资源。极限集邮多指版本资料。成套或单张明信片的版本资料包括:名称、出版发行单位、出版时间、书号、定价、全套张数、每张名称、发行量、发行背景和有关情况等。
首日戳
邮票发行日邮政日戳,有普通日戳、纪念邮戳、风景日戳、临时邮戳等。首日戳是极限片的最佳日戳。有的把风景邮戳启用日称为首日风景戳,这是要加以区别的。
原地戳
邮票主题图案所在地点的邮戳。原地戳本是原地集邮用语,移用于极限集邮,赋于新的含义,成为极限集邮的习惯用语。虽称“原地”,但原地集邮以主题定戳,极限集邮以主题图案定戳,两者有所不同。
仿戳
仿照邮政戳记制造的假邮戳。是极限片作伪手法之一。
调戳
甲地邮政部门调用或刻制乙地邮政部门的邮戳。指集邮公司为制作不在一地的成套极限片时,制作地邮局或公司刻制不同销戳地邮戳,在制作地销盖。调戳是不规范行为,也是某种程度的作伪。
倒戳
倒拨倒盖过时字钉的邮政日戳、风景邮戳、纪念邮戳等以制作极限片。倒戳是违反邮政规章制度的行为,是极限片常见的作伪手法。
存疑戳
对邮戳真伪或销戳日期真实性存有疑问的邮戳。有时是多仿戳、倒戳不便言明的暗指。
销戳
又称盖销。用邮戳对邮票进行销印处理。极限集邮规则要求邮戳必须骑缝盖在邮票及明信片上。
戳印
邮戳印迹的简称。极限片要求戳印清晰完整端正。
戳源
为制作极限片而销盖邮戳的有关资料。包括与邮票及明信片上的题材和或主题有密切和直接联系的邮局名称、有关日期、史实、纪念邮戳、风景邮戳等资料。
派生品
从符合展品组成原则的素材发展分化而来的一系列极限片。如带有同一邮票的和带有不同邮戳的那些极限片,但始终要遵循和谐一致的规则。
全对位
明信片画面与邮票图案在题材内容、构图、角度、方位等方面相互对应一致。因按邮票放大的极限明信片不允许展出,所以明信片画面与邮票图案切忌完全一样。
三一致
主题、地点、时间三个和谐一致的简称。主题和/或题材和谐一致,即邮票题材和图画明信片画面之间的最佳和谐;地点和谐一致,即邮戳上的地点或现场的名称(图案)与邮票和明信片的主题和/或题材之间相互联系;时间和谐一致,即在邮票有效时期内,销戳时间尽可能接近该邮票发行日期,首日最好。三一致是极限类展品应遵循的原则,也是极限集邮研究的基础。
加入日期:2006-2-14
Maximum Postcard 简称极限片。也称原图卡。用有效邮票贴在画面与邮票图案相同或相似 的明信片上,并盖销同邮票图案相关地点邮戳人为制作的邮品。极限明信片由明信片、邮票和戳记三大要素组成,要 求明信片的图画、邮票图案和盖销邮票的邮戳,三者最大限度的一致;从内容到形式,成为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的有 机整体。
邮票是极限明信片的主体,必须是有效的邮资凭证,在有效期内,所盖邮戳离这枚邮票的发行首日越接近越 好;明信片是载体,片幅最大为148毫米*105毫米, 最小为140毫米*90毫米,上面所印画面不得小于片幅的75%; 邮 戳是连体,盖销邮政日戳、纪念邮戳、风景邮戳均可以,其日期必须是邮票有效期内。极限明信片的编号为“MC” (英Maximun Card)。
极限集邮
以制作、收集、鉴赏和研究极限明信片为内容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是集邮的方式之一,也是国际集邮联合会(FIP)规定的集邮展览类别。台湾集邮界称为原图集邮。极限集邮随着极限片诞生而兴起。它最早起源于欧洲,法国1954年率先成立极限明信片爱好者协会,比利时、德国、美国及亚洲一些国家相继成立极限集邮组织,创办邮刊,举办邮展。
国际集邮联重视极限集邮,设有极限集邮委员会,制定极限集邮评审规则,还多次举办极限集邮研讨会和专项的极限集邮展览,极限集邮已经成为国际和世界邮展不可或缺的主要类别之一。
中国极限集邮始于50年代,波兰集邮家M·海茨斯基1956年在,《集邮》杂志著文介绍极限明信片,引起中国集邮者较大兴趣。80年代极限集邮迅速发展,上海、广东、北京、太原、重庆、天津等几十个大中城市纷纷成立极限集邮组织,出版会刊,开展各种极限集邮活动。1983年极限集邮登上全国邮展,1994年极限邮集走出国门参加亚洲国际邮展,中国1999世界邮展上,我国极限类展品《门》《哺乳动物》获得镀金奖和大银奖的好成绩。极限集邮在世界、在中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极限明信片
简称极限片。将邮政有效的邮票粘贴在与邮票题材(图案)和谐一致的图画明信片画面上,盖与邮票及明信片主题和/或题材有密切和直接联系的邮戳的复合邮品。台湾集邮界称为原图卡。
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极限片来自葡萄牙,贴纪念航海家P·享利王子邮票,加盖王子出生地波尔图1894年3月4日邮戳。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极限片为贴宣统元年天坛祈年殿纪念邮票,加盖1909年北京邮戳。
邮制极限片
由邮政部门、中国集邮总公司和各地方集邮公司为配合新邮票发行而制作销售的极限片。俗成官片。 首套邮制极限片为中国集邮总公司。1982年9月10日发行的《益鸟》,志号MCI,邮制极限片批量生产,商品性强,收集难度小,参展评价低于相同邮票的自制极限片。
自制极限片
由集邮者或集邮团体按极限集邮评审规则要求制作的极限片。由于自制片有个性特色,数量少,难度大,可成为极限片佳作,参展评价较高。
自然片
为通信、欣赏、收藏,即非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自然”存在的图片图画明信片。这类明信片由邮政部门或非邮政部门印制,大多在邮票发行之前原已存在。例如邮电部1952年发行的美术明信片(编号美1),一套10张。有的称用自然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为自然片。
专印片
自然片的对称。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印制的图画明信片。大多由集邮公司、集邮团体印制,也有个人印制,一般与邮票同步发行,或为淡化“专印”性质提前发行。有的称用专印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为专印片。
摄影片
采用摄影作品作蓝本印制的图画明信片。由于画面逼真,受到极限集邮者喜爱,是制作的极限片的主要载体。
绘画片
又称画稿片。广义上指一切采用绘画作品作蓝本印制的图画明信片。狭义上指直接绘的图画明信片。
有格片
图画明信片正面印有文字标头,贴邮票方框,收寄信人姓名地址、分割线条等格式。我国邮电部于1953年发出通知,邮政明信片由邮电部统一印制,新中国明信片印制标准(即格式)由此沿袭下来。格式是我国明信片区别于画片的重要标志。
无格片
一种在片幅、纸质等与正规图画明信片相似但其图画面的另一面未印有用于通信书写分割线等格式的图画片。以此制作的极限片称为无格片。
票前片
在邮票发行前已存在的自然图画明信片。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有意在邮票发行之前印刷的明信片,虽然从时间上可以称为票前片,但极限集邮界仍将它划入专印片之列。票前片是制作极限片的首选。极限集邮规则要求图画明信片尽可能在邮票发行之前印制发行。
票后片
票前片的对称。在邮票之后发行的图画明信片。极限集邮规则要求图画明信片如在邮票发行之后印刷,须按照一个原已存在的印刷物图案重新印制。
同步片
是与邮票同时发行的图画明信片。多为制作极限片而印制,属专印片范畴。与邮票设计发行无关,纯属时间巧合,如为同步自然片。
同名片
与邮票票名相同的图画明信片。如TI44《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同名片较多。
早期片
发行年代较早的图画明信片。国外指19世纪20年代以前为早期。我国一般以1949年以前即清代、民国明信片为早期片。早期制作的极限片也简称早期片。
翻印片
按照已有的图画明信片重新印制的明信片(非指原出版者重印)。有的称翻旧片、仿制片。如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以清代、民国明信片为蓝本,翻印的《姑苏旧影》,供制作极限片。用翻印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有的也称为翻印片。
规范片
符合FIP极限集邮评审规则的极限片。规则主要要求为:邮票必须是有效邮资凭证;明信片片幅、图幅符合规定尺寸;邮戳图案和地名应与邮票及明信片题材和或主题有密切和直接的联系;邮票、明信片、邮戳三者相互之间尽可能和谐一致等。
相似片
邮票与明信片主题相同但画面不同的组合片。如孙中山像邮票贴在中山故居图画明信片上并盖销邮戳。早期亦将此归入极限片类。
反置片
邮票图案与明信片图画为同一事物,但取景相反的极限片。如T29《工艺美术》“飞跃”极限片,载体为197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明信片,片图画与实物正面一致,而邮票图案反置,方向正好相反。此多为将胶片反置印刷的缘故。
存疑片
对某些早期珍罕明信片、或邮票、或邮戳的真伪存有疑问的极限片。有的是一时难以判定,也有的是出于回避,均称为存疑片。
混血片
俗称用不同国家或地区出版发行的图画明信片和邮票互相交叉制成的极限片。有的称跨国片。也有将两国或两国以上同题材邮票贴在一张明信片上,分别盖销邮票所属国家邮戳的极限片称为混血片。
国耻片
日本等军国主义侵略我国时期在侵占地区印制的明信片。这是旧中国的耻辱,其印制的邮品是对我国邮政主权的侵犯。
片幅
明信片的宽度尺寸、规格大小。“万国邮政公约”规定:最大尺寸105*148毫米,最小尺寸90*140毫米。FIP规定制作极限片的图画明信片尺寸、规格必须符合万国邮政公约。
图幅
明信片画面宽度尺寸。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规定:画面至少应占明信片片幅的75%。
片源
明信片的版本资源。极限集邮多指版本资料。成套或单张明信片的版本资料包括:名称、出版发行单位、出版时间、书号、定价、全套张数、每张名称、发行量、发行背景和有关情况等。
首日戳
邮票发行日邮政日戳,有普通日戳、纪念邮戳、风景日戳、临时邮戳等。首日戳是极限片的最佳日戳。有的把风景邮戳启用日称为首日风景戳,这是要加以区别的。
原地戳
邮票主题图案所在地点的邮戳。原地戳本是原地集邮用语,移用于极限集邮,赋于新的含义,成为极限集邮的习惯用语。虽称“原地”,但原地集邮以主题定戳,极限集邮以主题图案定戳,两者有所不同。
仿戳
仿照邮政戳记制造的假邮戳。是极限片作伪手法之一。
调戳
甲地邮政部门调用或刻制乙地邮政部门的邮戳。指集邮公司为制作不在一地的成套极限片时,制作地邮局或公司刻制不同销戳地邮戳,在制作地销盖。调戳是不规范行为,也是某种程度的作伪。
倒戳
倒拨倒盖过时字钉的邮政日戳、风景邮戳、纪念邮戳等以制作极限片。倒戳是违反邮政规章制度的行为,是极限片常见的作伪手法。
存疑戳
对邮戳真伪或销戳日期真实性存有疑问的邮戳。有时是多仿戳、倒戳不便言明的暗指。
销戳
又称盖销。用邮戳对邮票进行销印处理。极限集邮规则要求邮戳必须骑缝盖在邮票及明信片上。
戳印
邮戳印迹的简称。极限片要求戳印清晰完整端正。
戳源
为制作极限片而销盖邮戳的有关资料。包括与邮票及明信片上的题材和或主题有密切和直接联系的邮局名称、有关日期、史实、纪念邮戳、风景邮戳等资料。
派生品
从符合展品组成原则的素材发展分化而来的一系列极限片。如带有同一邮票的和带有不同邮戳的那些极限片,但始终要遵循和谐一致的规则。
全对位
明信片画面与邮票图案在题材内容、构图、角度、方位等方面相互对应一致。因按邮票放大的极限明信片不允许展出,所以明信片画面与邮票图案切忌完全一样。
三一致
主题、地点、时间三个和谐一致的简称。主题和/或题材和谐一致,即邮票题材和图画明信片画面之间的最佳和谐;地点和谐一致,即邮戳上的地点或现场的名称(图案)与邮票和明信片的主题和/或题材之间相互联系;时间和谐一致,即在邮票有效时期内,销戳时间尽可能接近该邮票发行日期,首日最好。三一致是极限类展品应遵循的原则,也是极限集邮研究的基础。
极限片是指--明信片,贴在明信片上的邮票,和改在邮票上的邮戳,三者是表现同一主题的,应尽”最大努力”使三者保持一致,所以称为”极限”片.
什么是极限片
Maximum Postcard 简称极限片。也称原图卡。用有效邮票贴在画面与邮票图案相同或相似 的明信片上,并盖销同邮票图案相关地点邮戳人为制作的邮品。极限明信片由明信片、邮票和戳记三大要素组成,要 求明信片的图画、邮票图案和盖销邮票的邮戳,三者最大限度的一致;从内容到形式,成为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的有 机整体。
邮票是极限明信片的主体,必须是有效的邮资凭证,在有效期内,所盖邮戳离这枚邮票的发行首日越接近越 好;明信片是载体,片幅最大为148毫米*105毫米, 最小为140毫米*90毫米,上面所印画面不得小于片幅的75%; 邮 戳是连体,盖销邮政日戳、纪念邮戳、风景邮戳均可以,其日期必须是邮票有效期内。极限明信片的编号为“MC” (英Maximun Card)。
极限集邮
以制作、收集、鉴赏和研究极限明信片为内容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是集邮的方式之一,也是国际集邮联合会(FIP)规定的集邮展览类别。台湾集邮界称为原图集邮。极限集邮随着极限片诞生而兴起。它最早起源于欧洲,法国1954年率先成立极限明信片爱好者协会,比利时、德国、美国及亚洲一些国家相继成立极限集邮组织,创办邮刊,举办邮展。
国际集邮联重视极限集邮,设有极限集邮委员会,制定极限集邮评审规则,还多次举办极限集邮研讨会和专项的极限集邮展览,极限集邮已经成为国际和世界邮展不可或缺的主要类别之一。
中国极限集邮始于50年代,波兰集邮家M·海茨斯基1956年在,《集邮》杂志著文介绍极限明信片,引起中国集邮者较大兴趣。80年代极限集邮迅速发展,上海、广东、北京、太原、重庆、天津等几十个大中城市纷纷成立极限集邮组织,出版会刊,开展各种极限集邮活动。1983年极限集邮登上全国邮展,1994年极限邮集走出国门参加亚洲国际邮展,中国1999世界邮展上,我国极限类展品《门》《哺乳动物》获得镀金奖和大银奖的好成绩。极限集邮在世界、在中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极限明信片
简称极限片。将邮政有效的邮票粘贴在与邮票题材(图案)和谐一致的图画明信片画面上,盖与邮票及明信片主题和/或题材有密切和直接联系的邮戳的复合邮品。台湾集邮界称为原图卡。
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极限片来自葡萄牙,贴纪念航海家P·享利王子邮票,加盖王子出生地波尔图1894年3月4日邮戳。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极限片为贴宣统元年天坛祈年殿纪念邮票,加盖1909年北京邮戳。
邮制极限片
由邮政部门、中国集邮总公司和各地方集邮公司为配合新邮票发行而制作销售的极限片。俗成官片。 首套邮制极限片为中国集邮总公司。1982年9月10日发行的《益鸟》,志号MCI,邮制极限片批量生产,商品性强,收集难度小,参展评价低于相同邮票的自制极限片。
自制极限片
由集邮者或集邮团体按极限集邮评审规则要求制作的极限片。由于自制片有个性特色,数量少,难度大,可成为极限片佳作,参展评价较高。
自然片
为通信、欣赏、收藏,即非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自然”存在的图片图画明信片。这类明信片由邮政部门或非邮政部门印制,大多在邮票发行之前原已存在。例如邮电部1952年发行的美术明信片(编号美1),一套10张。有的称用自然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为自然片。
专印片
自然片的对称。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印制的图画明信片。大多由集邮公司、集邮团体印制,也有个人印制,一般与邮票同步发行,或为淡化“专印”性质提前发行。有的称用专印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为专印片。
摄影片
采用摄影作品作蓝本印制的图画明信片。由于画面逼真,受到极限集邮者喜爱,是制作的极限片的主要载体。
绘画片
又称画稿片。广义上指一切采用绘画作品作蓝本印制的图画明信片。狭义上指直接绘的图画明信片。
有格片
图画明信片正面印有文字标头,贴邮票方框,收寄信人姓名地址、分割线条等格式。我国邮电部于1953年发出通知,邮政明信片由邮电部统一印制,新中国明信片印制标准(即格式)由此沿袭下来。格式是我国明信片区别于画片的重要标志。
无格片
一种在片幅、纸质等与正规图画明信片相似但其图画面的另一面未印有用于通信书写分割线等格式的图画片。以此制作的极限片称为无格片。
票前片
在邮票发行前已存在的自然图画明信片。专门为制作极限片而有意在邮票发行之前印刷的明信片,虽然从时间上可以称为票前片,但极限集邮界仍将它划入专印片之列。票前片是制作极限片的首选。极限集邮规则要求图画明信片尽可能在邮票发行之前印制发行。
票后片
票前片的对称。在邮票之后发行的图画明信片。极限集邮规则要求图画明信片如在邮票发行之后印刷,须按照一个原已存在的印刷物图案重新印制。
同步片
是与邮票同时发行的图画明信片。多为制作极限片而印制,属专印片范畴。与邮票设计发行无关,纯属时间巧合,如为同步自然片。
同名片
与邮票票名相同的图画明信片。如TI44《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同名片较多。
早期片
发行年代较早的图画明信片。国外指19世纪20年代以前为早期。我国一般以1949年以前即清代、民国明信片为早期片。早期制作的极限片也简称早期片。
翻印片
按照已有的图画明信片重新印制的明信片(非指原出版者重印)。有的称翻旧片、仿制片。如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以清代、民国明信片为蓝本,翻印的《姑苏旧影》,供制作极限片。用翻印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有的也称为翻印片。
规范片
符合FIP极限集邮评审规则的极限片。规则主要要求为:邮票必须是有效邮资凭证;明信片片幅、图幅符合规定尺寸;邮戳图案和地名应与邮票及明信片题材和或主题有密切和直接的联系;邮票、明信片、邮戳三者相互之间尽可能和谐一致等。
相似片
邮票与明信片主题相同但画面不同的组合片。如孙中山像邮票贴在中山故居图画明信片上并盖销邮戳。早期亦将此归入极限片类。
反置片
邮票图案与明信片图画为同一事物,但取景相反的极限片。如T29《工艺美术》“飞跃”极限片,载体为197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明信片,片图画与实物正面一致,而邮票图案反置,方向正好相反。此多为将胶片反置印刷的缘故。
存疑片
对某些早期珍罕明信片、或邮票、或邮戳的真伪存有疑问的极限片。有的是一时难以判定,也有的是出于回避,均称为存疑片。
混血片
俗称用不同国家或地区出版发行的图画明信片和邮票互相交叉制成的极限片。有的称跨国片。也有将两国或两国以上同题材邮票贴在一张明信片上,分别盖销邮票所属国家邮戳的极限片称为混血片。
国耻片
日本等军国主义侵略我国时期在侵占地区印制的明信片。这是旧中国的耻辱,其印制的邮品是对我国邮政主权的侵犯。
片幅
明信片的宽度尺寸、规格大小。“万国邮政公约”规定:最大尺寸105*148毫米,最小尺寸90*140毫米。FIP规定制作极限片的图画明信片尺寸、规格必须符合万国邮政公约。
图幅
明信片画面宽度尺寸。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规定:画面至少应占明信片片幅的75%。
片源
明信片的版本资源。极限集邮多指版本资料。成套或单张明信片的版本资料包括:名称、出版发行单位、出版时间、书号、定价、全套张数、每张名称、发行量、发行背景和有关情况等。
首日戳
邮票发行日邮政日戳,有普通日戳、纪念邮戳、风景日戳、临时邮戳等。首日戳是极限片的最佳日戳。有的把风景邮戳启用日称为首日风景戳,这是要加以区别的。
原地戳
邮票主题图案所在地点的邮戳。原地戳本是原地集邮用语,移用于极限集邮,赋于新的含义,成为极限集邮的习惯用语。虽称“原地”,但原地集邮以主题定戳,极限集邮以主题图案定戳,两者有所不同。
仿戳
仿照邮政戳记制造的假邮戳。是极限片作伪手法之一。
调戳
甲地邮政部门调用或刻制乙地邮政部门的邮戳。指集邮公司为制作不在一地的成套极限片时,制作地邮局或公司刻制不同销戳地邮戳,在制作地销盖。调戳是不规范行为,也是某种程度的作伪。
倒戳
倒拨倒盖过时字钉的邮政日戳、风景邮戳、纪念邮戳等以制作极限片。倒戳是违反邮政规章制度的行为,是极限片常见的作伪手法。
存疑戳
对邮戳真伪或销戳日期真实性存有疑问的邮戳。有时是多仿戳、倒戳不便言明的暗指。
销戳
又称盖销。用邮戳对邮票进行销印处理。极限集邮规则要求邮戳必须骑缝盖在邮票及明信片上。
戳印
邮戳印迹的简称。极限片要求戳印清晰完整端正。
戳源
为制作极限片而销盖邮戳的有关资料。包括与邮票及明信片上的题材和或主题有密切和直接联系的邮局名称、有关日期、史实、纪念邮戳、风景邮戳等资料。
派生品
从符合展品组成原则的素材发展分化而来的一系列极限片。如带有同一邮票的和带有不同邮戳的那些极限片,但始终要遵循和谐一致的规则。
全对位
明信片画面与邮票图案在题材内容、构图、角度、方位等方面相互对应一致。因按邮票放大的极限明信片不允许展出,所以明信片画面与邮票图案切忌完全一样。
三一致
主题、地点、时间三个和谐一致的简称。主题和/或题材和谐一致,即邮票题材和图画明信片画面之间的最佳和谐;地点和谐一致,即邮戳上的地点或现场的名称(图案)与邮票和明信片的主题和/或题材之间相互联系;时间和谐一致,即在邮票有效时期内,销戳时间尽可能接近该邮票发行日期,首日最好。三一致是极限类展品应遵循的原则,也是极限集邮研究的基础。
邮票里的极限片是什么意思
极限片就是明信片上的图案和贴着的邮票,自己盖销邮票的邮政邮戳三者相关,或者是相关联。
比如制作一枚生肖极限片,
集邮里极限封和极限片各是什么意思
极限明信片,是明信片上贴上与明信片图案相关的图案的邮票,加盖与其相关的邮戳,片,票,戳三者高度一致,称为极限明信片。同理极限封。
淘宝上买明信片的上写着可制极限片 是什么意思?
就是那个明信片可以制成极限片。比如他卖的明信片图案是天安门,你如果有天安门图案的邮票,可以贴在这张明信片上,然后再盖上天安门邮局的戳,就是极限片了。
兔片是啥意思
兔片是生肖极限片。生肖极限片——兔,包含了兔片、兔票、兔戳三种。
邮票编号里的字母什么意思啊!!
M指小型张;
C指“纪”字头纪念邮票,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发行;
S指“特”字头特种邮票,1951年10月至1966年5月发行;
M是小型张的意思.
S是“特种邮票”的意思。
C是“纪念邮票”的意思。
S和C是新中国早期发行的“老纪特”邮票的志号。
M小型张、S老特票、C老纪票。
邮票编号里的字母含义
1、“J”表示纪念邮票;
2、“T”表示特种邮票。
例如,1974年5月15日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底部左边印有“J1(3—1)”,“J”表示纪念邮票,“1”是第一套。(3—1)表示这套邮票共3枚,这是其中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1974”是印制年份。
邮票志号是新中国邮票上特有的标志。这种志号对收集邮票很方便,不必查看邮票目录就能了解每枚邮票的印制年份、全套枚数、总编号。
扩展资料:
邮票信息:
1、老“纪特”票
其志号的特点是,标注票种、套号、全套枚数、枚号、总枚数及该票印制年份。以纪25《世界文化名人》面值400元邮票为例,边框下印有:“纪25.4-4(110)”,其中,“纪25”是纪念邮票的总套数序号,“4-4”分别表示此套邮票全套共4枚,这一枚是第4枚。
“(110)”表示这枚票是新中国全部纪念邮票的第110枚。此外,“纪”字头票在“纪16”之后,“特”字头票在“特5”之后,开始标注发行年份。
2、“文”字邮票
从1967年发行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起,到1970年1月21日发行的《革命青年的榜样》邮票止,共发行了19套。这一时间段正值“文化大革命”,纪念与特种邮票上的志号统统被取消,这一时期发行的邮票在邮票目录上被称为“文”字邮票。
如《革命青年的榜样》邮票,是“文”字邮票的最后一枚票,目录上编为“文19”,其实邮票上并未印有“文”字样,只是习惯叫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邮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志号
什么是极限明信片?有收藏价值吗
极限明信片是典型的集邮品,不要求实寄,但早期的极限明信片却都是经过邮政渠道实寄的,被一些有心的集邮人士发现,逐步推广形成现今的规则的.
极限明信片讲求的是明信片,邮戳,邮票三者的"最大程度的和谐",组合可以千变万化,同一邮票配不同的明信片和邮戳,可以制作成许多效果不一,价值不一的极限片.
极限明信片制作的基本要求是明信片的发行年代一定要早于邮票的发行年代,盖的邮戳可以是普通的邮政日戳,风景戳,临时戳,但不能盖纪念图章.选用的明信片不能是邮票图案的放大图.
现今的国内国际邮展都设有极限明信片的展出位置,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国内有专门从事制作,研究极限明信片的集邮组织和个人,他们根据邮政局提供的邮票图稿的图案积极寻找片源,寻找最佳的销戳地点和销戳时间,对极限明信片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国内也有专门的极限集邮网站,每年都有极限明信片的展览.
以上这些,就是本人对"极限明信片"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能帮助你加深对极限明信片的认识.
集明信片.邮票.邮戳三者于一体,有机结合,供收藏用.
简单的说吧,极限明信片就是相似明信片。 明信片的图案和邮票的图案互相关联。比如说你有一张黄山的邮票,帖在一张黄山图案的明信片上, 最好还能再盖上黄山地区的邮戳就是很完美的极限明信片。
现在极限明信片往往都是成品, 配套好之后由集邮公司卖出,不过最好还是自己动手制作。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搭配。别有风味。
极限明信片是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喜爱的一种邮品。自1956年第11期《集邮》杂志发表了波兰人马利安·海茨斯基撰写的《极限明信片》专稿之后,极限明信片这种新颖的集邮品种开始得到了我国集邮爱好者的接受和认可。受此影响,一些有远见的集邮爱好者开始尝试着自己动手制作极限明信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极限明信片的收集、制作工作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并没有得到更为全面的普及与提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极限明信片才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集邮活动中。1985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国际邮联会议上,FIP专门为极限类邮集制订了相关的评审规则。这一规则的推出,为我国极限集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期间,一些集邮期刊、书籍也不失时机地登载了一批极限邮品及有关的介绍文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宣传和推介,引发了极限集邮热在全国的蔓延。许多极限集邮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成为了上世纪末我国集邮事业发展进程中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呢?又是什么原因吸引了集邮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呢?在我看来,极限明信片本身所具有的四种内在属性,是造成广大集邮爱好者产生心理共鸣的原因所在。
一、观赏性。与邮票的原始吸引作用相比,极限明信片是在此基础上的一次艺术扩展。极限明信片通过邮票、明信片、邮戳三者之间的完美组合,更好的诠释了邮票的主题和意境。明信片选材上的特殊要求,加强了邮票的艺术感染力。由此而产生的视觉效果,更为全面地拓展了收集者的欣赏空间和感觉想象。邮政戳迹的落盖,宛如画面中的点睛之笔,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极限明信片作为邮资票品的具体特征。这种明信片与邮票之间的放大对比,以及黑色戳迹的点染作用,使每一个欣赏极限明信片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和谐、精致之美的自然流露与散发。
二、创造性。用今天的眼光看,极限明信片应该算得上是一种颇为时尚的DIY(自己动手做)。这是因为,极限明信片的收集、制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对邮票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二度创作。从一开始的明信片收集,再到对多种版式明信片的选择,以及最后的选戳、盖戳,整个环节都显示着制作者的独特思想和创意。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反映时代气息和自身兴趣爱好特点,业已成为了制作者们普遍追求的目标。能够通过一枚极限明信片的制作,实现自己内心的愿望,该是何等陶然与惬意的事啊!
三、资料性。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上看,明信片是一种真实反映客观事物具体存在的实物资料。自1865年德国出现明信片、1869年奥地利邮局发行明信片到现在,世界上究竟出版、发行了多少枚明信片恐怕一时还很难以得出准确的答案。明信片涉列范围之广,包含信息之多,足以使其成为各个历史时期的一面透视镜。在许多的时候,邮票的设计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所表现事物周围的环境、印刷技术等等条件的限制。而极限明信片则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这种对邮票画面的资料性补充和还原,充分显示了极限明信片本身所特有的史料作用。除此之外,极限明信片还能够通过载体明信片对邮票进行佐证。一些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能够在明信片的对照下真实地袒露出来。这对于我们的集邮研究和邮票设计工作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参照价值。
四、收藏性。从艺术品位上讲,极限明信片有着制作严谨、画面饱满、内蕴深邃、容易引发欣赏者思维联想等特点。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极限明信片在艺术感染力上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从市场角度上看,极限明信片又是极其讲究时效性的邮品。盖戳的时间、明信片的发行年代,以及明信片的规格、尺寸都是直接影响极限明信片自然和谐程度的相关条件。因此,一枚好的极限明信片不仅包含了艺术的欣赏价值,而且也包含了人文、地理、邮政、科技等等方面的价值。它已超越了邮政用品在形式和概念上的界定范围,逐步演变为一种新兴的收藏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