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砚台哪里的最好,文房四宝著名产地各是哪些地方?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12 23:56:24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的四大名砚。和产地

中国四大名砚: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
端砚端砚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推为「群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用于书画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端石制砚,以石质要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储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者」为佳品。 端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端砚砚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间发现的,端砚石由于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具有发墨不伤毫和呵气可研墨的特点。端石中的佳品长年浸于水中,温润如玉。《端溪砚史》称之:「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石。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为砚中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它出产自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名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采集端石的地方,通常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岩、中岩、上岩、龙岩、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岩洞在山底,终年浸水,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岩之质量最佳。但浸在水里的下岩想开采可不容易,只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时才可进入,潭水无出口,须七十个人排排座,一个个将装水的瓮往上传至岩口,如此做个月余,潭水始得涸,才能进入取石。春天水涨,则又得重新来过了。若非如此,下岩之石所做的砚岂能如此发墨,真是好的东西必须经过淬炼才能成材。但下岩到北宋时已开采净尽,明朝以后另辟的新坑或中、上岩,质量就没有那么好了。端石的开采是非常艰巨的,因此古代的砚石真是得来不易。从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在「端溪铭」中说:「千大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可看出采石过程是非常艰巨。唐代诗人李贺在「扬生端州青花紫石砚歌」中,用「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意思是说: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他赞美端石的名贵和颂扬了端州石工采石的高超技艺。端砚还有另一个特征,为「有眼」。如「鹦哥眼」、「了哥眼」等,据说是石嫩则眼多,石老则眼少,也有以眼来发质量优劣的,最上为活眼,再来是泪眼、死眼等。其实所谓「眼」便是砚上石纹,倒不一定和质量相关了。写字时多个水灵灵的眼注视是不错,又可增加砚的可欣赏性,但长出眼的地方不好,影响磨墨,却不如不要的好。另外端石的颜色也被视为和质量有关,有紫、青、白等颜色,而以白色最佳,紫色最下。端砚的优点,一是下墨,二是发墨,三是不损亳。端砚的石质能达到致密、坚实、幼嫩、滋润,这与端砚的石品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端砚石品中有蕉叶白的,有火捺的,兼有青花。只要是砚石质地致密、坚实、幼嫩、润滑,发墨而不伤毫,就能成为一方好砚材。端石石品繁多,真正好的名贵石品也是难得的。石品中有鱼脑冻,是较名贵的石品,有如受冻的鱼脑而得名。清吴兰修《端溪砚史》中载:「一种生气,团团圞圞,如澄潭月祥者,曰鱼脑冻」。其质细腻、幼嫩、滋润,一般产于水岩。青花是名贵的石品,青花细致有如波面微尘,像轻纱,似水藻,隐约在紫石上面,秋之无形,沈入水中,方清晰可见。细润如玉,叩磨无声。蕉叶白是端石品中之一,形状如蕉叶初展含露欲滴,上下四旁有火捺花纹装饰。蕉叶白处细嫩,石质较软,易于发墨,主要产于志坑。端石中还有天青、火捺、猪肝冻、金星点、金银线、冰纹、石眼等品名。端石石眼,以其形似而定名,有鸲鹆眼、乌鸦眼、鹦哥眼、象眼等;按其神态之分有活眼、泪眼、瞎眼等,还有高眼、低眼、底眼之分,石眼在端石砚雕刻艺术中起着装饰美化作用。具有欣赏价值,被文人视为珍宝。古代文人以石眼视为端石质地高洁、细润有神,犹如人的眼睛,别具一格,以此认为鉴别端石质量高低的标准。其实,石眼对端石没有直接价值,只不过起了装饰效果,令古人称宝,视为珍藏。端砚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工序繁多。主要分采石、维料、制璞、雕刻、配合、打磨(即磨光)、上蜡等等工艺过程。清代端石砚要求因材施艺,因石构图,在题材、立意、构图、造型、利用何种雕法都要精心推敲,刻划得当。保持了端砚的古雅、朴实,古色古香、形态自然的特点。如北京故宫收藏的「端石双龙砚」、「猫蝶砚」是端砚中的佳品。歙砚 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现今江西婺源龙尾山西麓武溪,人称「龙尾砚」又称「罗纹砚」就是古歙砚,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歙县)加工和集散而得名。歙砚始于唐开元年间。据宋洪迈《歙砚谱》的记载,说明在唐朝开元年间,叶姓猎人逐兽至长城里,见迭石如城,莹洁可爱,携归成砚,自是歙砚名闻天下。据五代陶谷《清异录》的记载,唐开元二年,赐宰相张文蔚、杨涉等人龙麟月砚各一,歙产也。歙砚初产时间,应是开元之前,大约公元700年左右。歙砚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得名。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温润如玉,墨峦浮艳。歙砚的品种有罗纹、眉子、金晕、银星、古屏、玉带、紫云等多种,尤以罗纹、眉子之奇特者为上品。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得到一方长约尺余的歙砚,砚前刻有山峰36座,大小间错、延伸至边,当中琢成砚池,池中碧水荡漾,妙趣横生,他竟然以此砚换得苏仲泰一座豪华宅邸!歙砚多次被作为"国宝",送给外国贵宾。歙砚的名砚有"龙尾砚、眉子砚、龙潭石砚、金星砚、庙前青石、歙红"等。歙砚闻名是在南唐时代,由于歙砚石色青莹、石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元宗的喜爱,故歙州设置了砚务,并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专门搜罗佳石,为御府造砚。之后李后主所用的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成为天下之冠。歙砚石质坚密细腻,色黑深沈,纹理自然,以青黑多金星者为上品。歙砚石品很多,大致分为眉纹,是歙砚石中花纹之一。眉纹石按其石纹可分为七种,以雁湖、对眉子最佳。歙石中还有罗纹,石纹如丝罗形状,可分金花罗纹,操作数罗纹、松纹罗纹等。金星纹理也是歙石的一个品种,是砚石中融有谷粒的结晶物,撒布砚面,在光线照耀下,熠熠发光,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古代称为,罗纹砚,石纹有如罗丝精细,其色青莹,纹理紧密。刷丝罗纹砚,银色刷丝,如发之密。眉子砚,石纹像甲痕如人画眉,遍地成对。雨点金星砚,星如雨点,灿然遍地。歙砚石质坚密细腻,色黑深沈,纹理自然,以青黑多金星者为上品。歙砚的制作与端砚的制作差不多。造型多样化,工匠用心立意后取材,达到歙石端庄、设计美观大方、浑厚特点。如北京故宫收藏的「歙石竹节砚」、「歙石鱼子竹节砚」。洮河石砚 因产于中国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洮河故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材料于深水之中,所以非常难得,是珍贵的砚材之一。洮河石质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有绿洮、红洮两种,而绿洮特别贵重。唐代洮砚制作比较盛行,与当时的端、歙、澄泥称为全国四大名砚。纹理不多,传世的作品也较少。洮河砚多为雕刻大面积的图意,它以线刻后填黑,清晰感强,以浮雕、透雕、高浮雕手法,雕工质朴。如宋代「洮河石蓬莱山方砚」。洮河砚是古称,洮河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被简称为洮砚。用以刻洮砚的岩石取自甘肃卓尼喇嘛崖,精品常卧深潭水底,取之极难,获之不易。洮河石的石品高雅,常呈绿色,但不翠绿,多为淡绿泛蓝,晕点片片,酷似薄云晴天﹔石质温润如玉,叩之却无脆声,浑朴而无火气。涩不损毫,滑不拒墨﹔发墨迅疾,久蓄不涸。总之,无论观赏,抑或实用,均属上乘,故被古代文人雅士共识为中国三大名砚之一,名列端、歙砚之后。呜呼,此乃画中窥美,欲亲眼目睹精品洮砚,难矣。它虽位列第三,存世量却远寡于端、歙,何耶?可能是佳石难求吧。澄泥砚 ]以过滤的细泥的材料制作的砚具。它并非石材,是以澄江之泥,精工烧炼而成,也是中国名砚之一。澄泥砚制作起源于唐代,至宋代兴盛起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不损毫不耗墨,能与石砚媲美。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澄泥砚造型朴实无华、山东的鲁概砚都属于澄泥砚的一种。澄泥砚始于晚晋唐初之山西绛州,是人工手作之陶类砚,制作方法沿革自秦砖汉瓦,经无数改良而精制所成。佳品坚实过于石,不涸水不伤毫。色多作鳝鱼黄、虾头 红、 朱沙红、绿豆青等。真正澄泥砚制法因古人不轻易传授秘方于宋初已失唐人之法,后来制成之作品多不属佳品了。
中国四大名砚: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
1、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世称端砚为“群砚之首”。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2、歙砚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名。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3、洮砚
洮砚产于甘肃藏族自治州佑潭县,古称洮州,故名。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十多天不干涸。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4、澄泥砚
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其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台.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在中国砚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文人墨客视为珍宝,多为题铭珍藏。它不是石块砚,是用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端石出产于广东省高要县和肇庆市一带,其颜色以紫色为主调(分为青紫———红紫十多种),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绿色等。其主要特点是石纹丰富,有青花纹(砚面上带有青黑色花纹)、朱砂钉(如坚硬的红色钉头般的斑点)、五彩钉等,另有形似动物眼睛的“石眼”。端石的“石眼”为辉绿岩凝结物,也有石连虫化石。其中的“鸲鹆眼”形似八哥眼,圆晕中还有“瞳仁”,是“眼”中上品。
鉴别砚时,用手指敲打砚,听其声。发出金属声的,表明石质坚硬、密度高;木声表明石质温和,密度低;若发出的声音似瓦声,则表明石质粗糙。古人将端砚的特点概括为“温润如玉,扣之无声,缩墨不腐”,这表明“无声”的端砚为上品。“无声”的砚,并不是指敲打时听不到声音,而是发出的声音温和、细微。值得注意的是,砚石时发出的声音也取决于砚的厚度。
歙观,出产于江西省婺源县与安徽省歙县交界的龙尾山一带(罗纹山)。歙砚始采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于南唐时期兴盛起来,南唐李后主曾派专门的砚务官制作官砚。歙砚还一度得到欧阳修,苏东坡等人的推崇。
歙砚的石品很多,主要分为罗纹类、眉子、眉纹类及金星和金晕类。古代称:“罗纹砚,其纹如罗丝精细,其色青莹,其理坚密。刷丝罗纹砚银色刷丝如发之密”。金星罗纹,是指砚面融有谷粒的结晶物,在光线照耀下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眉子砚,“纹若甲痕,如人画眉,遍地成对”。
洮河砚,产于我国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洮河,故而得名,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洮河砚取材于深水之中,非常难得,是珍贵的砚材之一。洮河石质地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洮石有绿洮、红洮两种,其中尤以绿洮为贵。洮砚适用于雕刻大面积的图意,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高浮雕等,其雕工质朴,清晰感强。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世称端砚为“群砚之首”。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砚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名。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
洮砚产于甘肃藏族自治州佑潭县,古称洮州,故名。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十多天不干涸。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
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其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台.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在中国砚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文人墨客视为珍宝,多为题铭珍藏。它不是石块砚,是用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皮砚。
我国的墨砚出了使用价值以外还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汉代的砚,其侧就刻有鸟兽图案。随时间的推移,雕刻工艺越来越精湛常是一个墨砚,就是一个绝妙的工艺品。以致有些砚台,专为观赏而做。 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1.端砚其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市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故而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2. 歙砚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3.山西澄泥砚为陶砚,唐宋时已是贡品。其精于雕琢,泽若美玉,储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
4.洮砚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呵气即湿。北方最为贵重。
中国四大名砚及其产地为:指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
1、洮河砚因洮河而得名,简称洮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石砚,在宋朝时已闻名全国,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及山西澄泥砚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洮河砚,以其细密晶莹、清丽动人、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等特点,为历代皇家所珍藏,备受文人雅士青睐。
2、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制造端砚,一般要经过采石。选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
3、歙砚,全称歙州砚,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4、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
澄泥砚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
中国的其他砚台: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皮砚。
我国的墨砚除了使用价值以外还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汉代的砚,其侧就刻有鸟兽图案。随时间的推移,雕刻工艺越来越精湛常是一个墨砚,就是一个绝妙的工艺品。以致有些砚台,专为观赏而做。 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山东的鲁柘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哪里能买到好的大西洞老坑端砚

民间端砚直销店。民间端砚直销店,淘宝APP上的一所店铺,店铺有正宗肇庆的大西洞老坑端砚、多款文房四宝端砚砚台等商品,店铺卖家服务、宝贝评分为5.0,产品质量有保障。端砚,广东省肇庆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文房四宝最著名的产地是哪里

文房四宝最出名的产地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均为上品。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1、纸,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2、毛笔,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着名的毛笔品种。3、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4、砚,俗称砚台,是中国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洮砚、端砚、歙砚和澄泥砚。古代中国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四大名砚都有哪些?哪个最好?

四大名砚指洮砚、端砚、歙砚、澄泥砚。四大名砚各有千秋,澄泥砚现已失传,洮砚重在下发,端石歙工,但四大名砚出名都不是因为他们的普通石头,而是因为他们的老坑石才名扬天下。澄泥砚已失传,市面上不多见,端砚、歙砚老坑基本已采尽,市面上多为其普通石质,洮砚由于地处偏远,所以老坑石还有存余,但由于洮砚假货众多,市面上多不是老坑石。
你好;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新绛县(古时称为绛州)的澄泥砚 各有各的优点。
四大名砚分别有指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四大名砚,各有千秋,并没有什么排名前后。砚台讲究的是石料的好坏,无论是端砚,歙砚,洮砚。只要是老坑石的砚就是好砚,但端砚歙砚的老坑石开采很早,现在已经将近枯竭。洮砚现在还尚存少量老坑石。其次就是发墨下墨的好坏,如果比较发墨下墨,三大石质名砚中,端砚硬度较软,所以发墨更好,而歙砚硬度较硬,所以下墨更好,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砚谱》中评价:“歙万出于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其石理微粗,以其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佳”。而洮砚硬度较于端歙之间,下墨优于端砚而发墨优于歙砚,所以从下发墨上来讲是将矛盾体调节到恰到好处。

那里的砚台好啊

中国十大名砚
1.端砚
其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市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故而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2.歙砚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3.澄泥砚
山西澄泥砚为陶砚,唐宋时已是贡品。其精于雕琢,泽若美玉,储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
4. 洮砚
洮砚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呵气即湿。北方最为贵重。
5.红丝石砚
山东红丝石砚为鲁砚代表,历史上以其质地嫩润,护毫发墨,色泽华缛,瑰丽多姿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6.苴却砚
四川苴却砚,石质温润如玉、嫩而不滑。叩之有铮铮金石声,抚之如婴孩肌肤般细腻温润者为上品石,颜色以紫黑澄凝为最佳。
7.贺兰砚
宁夏贺兰砚采用贺兰石,它天然形成深紫、绿两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紫底绿彩,雕刻艺人因石制宜,精心用料,雕出千姿百态的贺兰砚。
8.思州石砚
贵州思州石砚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9.松花御砚
长期以来,吉林省松花御砚一直为宫廷专用,随着清朝覆灭,这一名贵砚石失传。直到1979年生产才得以恢复。
10.易水古砚
易水古砚石质细腻,易于发墨,雕刻古朴,为各代书法家和收藏家所珍爱。现在易水古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收藏热潮。
松花石砚

砚台哪里的最好

洮砚、端砚、歙砚、澄泥砚,这些是四大名砚
徐公砚、黄石砚、松花石砚、龟山砚
砚亦称为研,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四大名砚
端砚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砚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
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砚台哪个牌子好

问题一:砚台什么牌子 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澄泥砚、洮砚。
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问题二:老字号的砚台品牌有什么? 我知道我们重庆这边有一家砚台是老字号的,“雕人”牌嘉陵峡砚,其他的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一般大家买砚台都不看品牌的吧,想歙砚端砚什么的,不都是看材质么。

问题三:什么品牌的砚台最好? 老坑洮砚。这个品牌主打高端,是国家级的项目,做过很多国礼和拍品。

问题四:端砚 哪个牌子比较好? 创作的话最好用砚台和墨锭。
砚台买一般的即可。
歙砚和端砚价格贵一些,当然质量更好些。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墨锭买油烟墨和松烟墨两种,效果不同。
墨锭的牌子很多:铁斋翁,胡开文,曹素功,金不换。。。都挺好用的。一块小油烟墨锭在2、30左右的价位就够了,松烟墨锭10块钱就能买到。
---------------------------------
如果只是平时练习,建议使用瓶装墨,使用简便。
一得阁,曹素功,红星。。。都可以。
日本出产的瓶装墨:樱花墨液、玄宗墨液也不错。当然价格更贵一些。
可能要100元左右一瓶吧

问题五:砚台研的墨汁和瓶装墨汁各有什么特点,哪个更好? 您用的研墨质量有问题,你看研墨的颜色,发灰的是不能用的。好的墨比墨汁好用。再者,写字是为了修身养性,当然用砚台去研好了。不过,要说质量,其实一得阁墨汁也很好。不过,要加水调兑方可用。

问题六:请问砚台到底要怎么洗干净啊 砚台不用洗得像新的一样啊。我一般是一手拿砚,一手拿毛笔,在水龙头上冲,毛笔顺着笔毛刷砚台,最后两样都干净了。
油烟墨能比松烟墨黑一点,但亮不亮与纸也有关系。

问题七:玉砚台和石砚石哪个更好 玉砚磨不好墨的,基本只能用于磨颜料,化妆用。

问题八: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都有哪些老字号比较有名? 这些话可能现在不适用了。近20年因体制改革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绝大多数的老字号早已名存实亡了。比如之前的贺莲青笔庄,御用的毛笔很多都是出自他家。民国后期就已消失了。解放后文房四宝比较著名的品牌有善琏湖笔,李振华,周虎臣笔庄等等,上海墨厂,屯溪胡开文,绩溪胡开文等等,红旗,鸡球,汪六吉等等,肇庆端砚厂,歙县歙砚厂等等。近十年硕果仅存的文房四宝老厂是戴月轩笔庄,上海墨厂,曹素功艺粟斋墨厂,红星宣纸,砚厂基本没有了大多数私人作坊式生产。希望能帮助您

问题九:御宝阁 御品宣 好运道 玉檀哪个牌子的砚台好 御宝阁和玉檀是一家的。御宝阁文房四宝和砚台都还不错

问题十:用什么牌子的墨最好 当然用名牌的了。

文房四宝著名产地各是哪些地方?

文房四宝中的毛笔,著名的有宣笔、湖笔及宋笔(四川乐山)。 其中宣笔引领了中国毛笔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即从汉代至宋末千余年的历史。唐代,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 诞生了中国毛笔两大制法之一的,以制笔名家诸葛高为代表的“ 诸葛派”。 中国墨的杰出代表就是徽墨。“徽墨四大家,绩溪占其半”。今天, 已经形成了以宣城的绩溪为中心的徽墨生产基地。 房四宝中的纸,用于书画的最好的是宣纸。宣纸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倍受古今书画名家的亲睐,已经成为书画用纸的代名词,有“ 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誉, 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如今, 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宣纸制作群。 关于砚台,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四大名砚,即端砚(广东肇庆)、 歙砚(安徽歙县)、洮砚(甘肃卓泥)、澄泥砚(山西绎州)。
麻烦采纳,谢谢!
最负盛名的文房四宝是: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州的宣纸、广东端州的端砚
具体:
文房四宝中的毛笔,著名的有宣笔、湖笔及宋笔(四川乐山)。其中宣笔引领了中国毛笔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即从汉代至宋末千余年的历史。唐代,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诞生了中国毛笔两大制法之一的,以制笔名家诸葛高为代表的“诸葛派”。
中国墨的杰出代表就是徽墨。“徽墨四大家,绩溪占其半”。今天,已经形成了以宣城的绩溪为中心的徽墨生产基地。
房四宝中的纸,用于书画的最好的是宣纸。宣纸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倍受古今书画名家的亲睐,已经成为书画用纸的代名词,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誉,曾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如今,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宣纸制作群。
关于砚台,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四大名砚,即端砚(广东肇庆)、歙砚(安徽歙县)、洮砚(甘肃卓泥)、澄泥砚(山西绎州)。
文房四宝是指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但其最著名的产地屡有变化。大致如下:
1)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
2)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
3)皖南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均为上品。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砚台

1、洮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
2、端砚
端砚,广东省肇庆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3、歙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
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
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4、澄泥砚
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澄泥砚的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雕式有号、耳瓶、二龟坐浪、海兽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阁瓦等立体砚。
5、松花石砚
又称松花砚,吉林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松花砚是由产自吉林长白山地区的松花石雕制而成。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崇于清朝。松花砚以其温润如玉,纣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
中国四大名砚石的介绍端砚端砚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推为「群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用于书画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端石制砚,以石质要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储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者」为佳品。
端石产于现在的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端溪水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端砚砚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间发现的,端砚石由于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具有发墨不伤毫和呵气可研墨的特点。端石中的佳品长年浸于水中,温润如玉。《端溪砚史》称之:「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石。
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为砚中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它出产自广东高要城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采集端石的地方,通常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岩、中岩、上岩、龙岩、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岩洞在山底,终年浸水,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岩之质量最佳。
但浸在水里的下岩想开采可不容易,只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时才可进入,潭水无出口,须七十个人排排座,一个个将装水的瓮往上传至岩口,如此做个月余,潭水始得涸,才能进入取石。明年春天水涨,则又得重新来过了。若非如此,下岩之石所做的砚岂能如此发墨,真是好的东西必须经过淬炼才能成材。但下岩到北宋时已开采净尽,明朝以后另辟的新坑或中、上岩,质量就没有那么好了。
端石的开采是非常艰巨的,因此古代的砚石真是得来不易。从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在「端溪铭」中说:「千大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可看出采石过程是非常艰巨。唐代诗人李贺在「扬生端州青花紫石砚歌」中,用「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意思是说: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他赞美端石的名贵和颂扬了端州石工采石的高超技艺。
端砚还有另一个特征,为「有眼」。如「鹦哥眼」、「了哥眼」等,据说是石嫩则眼多,石老则眼少,也有以眼来发质量优劣的,最上为活眼,再来是泪眼、死眼等。
其实所谓「眼」便是砚上石纹,倒不一定和质量相关了。写字时多个水灵灵的眼注视是不错,又可增加砚的可欣赏性,但长出眼的地方不好,影响磨墨,却不如不要的好。另外端石的颜色也被视为和质量有关,有紫、青、白等颜色,而以白色最佳,紫色最下。端砚的优点,一是下墨,二是发墨,三是不损亳。
端砚的石质能达到致密、坚实、幼嫩、滋润,这与端砚的石品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端砚石品中有蕉叶白的,有火捺的,兼有青花。只要是砚石质地致密、坚实、幼嫩、润滑,发墨而不伤毫,就能成为一方好砚材。
端石石品繁多,真正好的名贵石品也是难得的。石品中有鱼脑冻,是较名贵的石品,有如受冻的鱼脑而得名。清吴兰修《端溪砚史》中载:「一种生气,团团圞圞,如澄潭月祥者,曰鱼脑冻」。其质细腻、幼嫩、滋润,一般产于水岩。
青花是名贵的石品,青花细致有如波面微尘,像轻纱,似水藻,隐约在紫石上面,秋之无形,沈入水中,方清晰可见。细润如玉,叩磨无声。蕉叶白是端石品中之一,形状如蕉叶初展含露欲滴,上下四旁有火捺花纹装饰。蕉叶白处细嫩,石质较软,易于发墨,主要产于志坑。端石中还有天青、火捺、猪肝冻、金星点、金银线、冰纹、石眼等品名。端石石眼,以其形似而定名,有鸲鹆眼、乌鸦眼、鹦哥眼、象眼等;按其神态之分有活眼、泪眼、瞎眼等,还有高眼、低眼、底眼之分,石眼在端石砚雕刻艺术中起着装饰美化作用。具有欣赏价值,被文人视为珍宝。古代文人以石眼视为端石质地高洁、细润有神,犹如人的眼睛,别具一格,以此认为鉴别端石质量高低的标准。其实,石眼对端石没有直接价值,只不过起了装饰效果,令古人称宝,视为珍藏。
端砚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工序繁多。主要分采石、维料、制璞、雕刻、配合、打磨(即磨光)、上蜡等等工艺过程。清代端石砚要求因材施艺,因石构图,在题材、立意、构图、造型、利用何种雕法都要精心推敲,刻划得当。保持了端砚的古雅、朴实,古色古香、形态自然的特点。如北京故宫收藏的「端石双龙砚」、「猫蝶砚」是端砚中的佳品。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现今江西婺源龙尾山西麓武溪,人称「龙尾砚」又称「罗纹砚」就是古歙砚,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歙县)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歙砚始于唐开元年间。据宋洪迈《歙砚谱》的记载,说明在唐朝开元年间,叶姓猎人逐兽至长城里,见迭石如城,莹洁可爱,携归成砚,自是歙砚名闻天下。据五代陶谷《清异录》的记载,唐开元二年,赐宰相张文蔚、杨涉等人龙麟月砚各一,歙产也。歙砚初产时间,应是开元之前,大约公元700年左右。歙砚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
歙砚的品种有罗纹、眉子、金晕、银星、古屏、玉带、紫云等多种,尤以罗纹、眉子之奇特者为上品。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得到一方长约尺余的歙砚,砚前刻有山峰36座,大小间错、延伸至边,当中琢成砚池,池中碧水荡漾,妙趣横生,他竟然以此砚换得苏仲泰一座豪华宅邸!现在,歙砚多次被作为"国宝",送给外国贵宾。歙砚的名砚有"龙尾砚、眉子砚、龙潭石砚、金星砚、庙前青石、歙红"等。歙砚闻名是在南唐时代,由于歙砚石色青莹、石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元宗的喜爱,故歙州设置了砚务,并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专门搜罗佳石,为御府造砚。之后李后主所用的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成为天下之冠。歙砚石质坚密细腻,色黑深沈,纹理自然,以青黑多金星者为上品。
歙砚石品很多,大致分为眉纹,是歙砚石中花纹之一。眉纹石按其石纹可分为七种,以雁湖、对眉子最佳。歙石中还有罗纹,石纹如丝罗形状,可分金花罗纹,操作数罗纹、松纹罗纹等。金星纹理也是歙石的一个品种,是砚石中融有谷粒的结晶物,撒布砚面,在光线照耀下,熠熠发光,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古代称为,罗纹砚,石纹有如罗丝精细,其色青莹,纹理紧密。刷丝罗纹砚,银色刷丝,如发之密。眉子砚,石纹像甲痕如人画眉,遍地成对。雨点金星砚,星如雨点,灿然遍地。
歙砚石质坚密细腻,色黑深沈,纹理自然,以青黑多金星者为上品。
歙砚的制作与端砚的制作差不多。造型多样化,工匠用心立意后取材,达到歙石端庄、设计美观大方、浑厚特点。如北京故宫收藏的「歙石竹节砚」、「歙石鱼子竹节砚」。
洮河石砚因产于中国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洮河故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材料于深水之中,所以非常难得,是珍贵的砚材之一。洮河石质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有绿洮、红洮两种,而绿洮特别贵重。唐代洮砚制作比较盛行,与当时的端、歙、澄泥称为全国四大名砚。纹理不多,传世的作品也较少。洮河砚多为雕刻大面积的图意,它以线刻后填黑,清晰感强,以浮雕、透雕、高浮雕手法,雕工质朴。如宋代「洮河石蓬莱山方砚」。
洮河砚是古称,洮河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现在被简称为洮砚。用以刻洮砚的岩石取自甘肃卓尼喇嘛崖,精品常卧深潭水底,取之极难,获之不易。洮河石的石品高雅,常呈绿色,但不翠绿,多为淡绿泛蓝,晕点片片,酷似薄云晴天﹔石质温润如玉,叩之却无脆声,浑朴而无火气。涩不损毫,滑不拒墨﹔发墨迅疾,久蓄不涸。总之,无论观赏,抑或实用,均属上乘,故被古代文人雅士共识为中国三大名砚之一,名列端、歙砚之后。呜呼,此乃画中窥美,欲亲眼目睹精品洮砚,难矣。它虽位列第三,存世量却远寡于端、歙,何耶?可能是佳石难求吧。
澄泥砚以过滤的细泥的材料制作的砚具。它并非石材,是以澄江之泥,精工烧炼而成,也是中国名砚之一。澄泥砚制作起源于唐代,至宋代兴盛起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不损毫不耗墨,能与石砚媲美。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澄泥砚造型朴实无华、山东的鲁概砚都属于澄泥砚的一种。
澄泥砚始于晚晋唐初之山西绛州,是人工手作之陶类砚,制作方法沿革自秦砖汉瓦,经无数改良而精制所成。佳品坚实过于石,不涸水不伤毫。色多作鳝鱼黄、虾头 红、 朱沙红、绿豆青等。真正澄泥砚制法因古人不轻易传授秘方于宋初已失唐人之法,后来制成之作品多不属佳品了。
  1、洮砚
  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洮砚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
  2、端砚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端砚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3、歙砚
  “歙砚”的开山祖是易砚。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到唐晚期,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唐李后主的赏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居安徽歙州,成为“徽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这就是砚台。
  4、澄泥砚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洮砚、端砚、歙砚、澄泥砚、松花石砚等。
1、洮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
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
2、端砚
端砚,广东省肇庆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3、歙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
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歙砚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歙砚石,一般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适合制砚的是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炭质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砚锋为片状砚锋。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
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造型浑朴,浮雕、浅浮雕、半圆雕等手法是歙砚台的工艺风格和特点。
4、澄泥砚
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澄泥砚的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雕式有号、耳瓶、二龟坐浪、海兽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阁瓦等立体砚。
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树花卉、走兽飞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这些雕砚刀笔凝练,技艺精湛,产地却莫衷一是,虽各有说法,但都没有离江河太远,古人说取河泥澄而制砚不假。
只是这个制法却颇费周折,光是淘洗澄结便要一二年,出泥后“令其干,人黄丹团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其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
微阴干,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曝过,间空垛于地,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然后再用黑蜡、米醋相参蒸多次。如此繁复的工序,使砚台坚如铁石。
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制作工艺繁复而产量甚低了。
加上石砚中的佳砚理当比泥砚更胜一筹,流传久远者当然比泥砚更多。到清代,澄泥砚已经没落衰微,偶有较好的,也多是世俗之品。
5、松花石砚
又称松花砚,吉林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松花砚是由产自吉林长白山地区的松花石雕制而成。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崇于清朝。松花砚以其温润如玉,纣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
能使松烟浮艳,毫款增辉的特点深受帝王喜爱。康熙帝对松花砚十分欣赏,封它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
自清末后便销声匿迹,1979年发现旧矿,重放异彩。其中以“松花静水”、“松薄荡水”、“绿静”最为名贵,以“龙眼”、“凤眼”、“赤柏纹”、“紫袍绿带”最为奇特。
根据松花石硬度、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冻融压缩强度、防腐能力等独特物理化学组织,加之主要矿物成分微晶方解石、颗粒细小(大都小于0.01毫米)、结构分布均匀等特性,所制的松花石砚润色饱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