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slovakia是哪个国家
- 2、斯洛伐克是哪个国家的
- 3、斯洛伐克是哪个国家的
- 4、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
- 5、slovakia是哪个国家?
- 6、捷克和斯洛伐克是一个国家?
- 7、外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 8、斯洛伐克是哪个国家
- 9、斯洛伐克是那个国家
slovakia是哪个国家
是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英语:The Slovak Republic),简称斯洛伐克,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
东邻乌克兰,南接匈牙利,西连捷克、奥地利,北毗波兰。国土面积4.9万平方公里。斯洛伐克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于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起加入欧元区。
斯洛文尼亚,从读音上判断出来的
slovakia是斯洛伐克共和国。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内陆、原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部,slovakia是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缩写,斯洛伐克共和国属于内陆国,北临波兰,东接乌克兰,南界匈牙利,西南与奥地利接壤,西连捷克。
斯洛伐克是欧洲联盟成员国、申根国、北约、联合国、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等成员国。斯洛伐克全国分为8个州,下设140个市、2890个村镇,首都为布拉迪斯拉发。官方语言是斯洛伐克的斯拉夫语言家族中的一员。斯洛伐克公民身份和护照同时也是欧盟公民身份。
斯洛伐克特色美食
1、烤猪肉
斯洛伐克的烤猪肉是最受欢迎的。肉质非常嫩,还有特殊的酱汁作为调料,光闻起来足以让人流口水,一口咬下去实在是幸福感十足。
2、猪排鱼柳
在斯洛伐克还有一种叫做猪排鱼柳的美味,在品尝的时候搭配上几片酸酸的柠檬,放上几块番茄,还有的人喜欢在上面放上一些玉米粒和奶酱。
3、烧鹅
斯洛伐克有个叫鹅村的村庄,这个小村出产的烤鹅驰名斯洛伐克和整个欧洲。鹅肝味美鲜嫩,入口即化;整个烤鹅色泽黄褐,外焦里嫩。
4、羊奶酪面疙瘩
这道食品是用面粉和这适量的盐和羊奶酪,做成筋道的面疙瘩,然后再在上面浇上酸奶酱或者奶豆腐,最后在放上切碎的咸肉火腿末。味道不仅有羊奶酪特有的羊膻味,而且有着酸奶的酸劲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是哪个国家的
斯洛伐克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介绍:斯洛伐克共和国,简称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原是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部,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该国地势北高南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历史文物景点多,旅游资源丰富。此外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2006年斯洛伐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斯洛伐克在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2004年5月1日起成为欧洲联盟的一员,在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起加入欧元区。
斯洛伐克是哪个国家的
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简称斯洛伐克,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历史上曾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东部,于1993年1月1日与捷克和平地分离,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斯洛伐克作为这个地区的称呼首次有证可考的是在15世纪。16世纪这个称呼经常被使用,斯拉夫人在5世纪就已在此定居,从9世纪开始他们称自己是斯拉夫人,因此这个名字有可能在15世纪前就已经被使用。此外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历史文物景点多,旅游资源丰富。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
斯洛伐克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后加入欧盟和北约,并于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起加入欧元区。
以前和捷克是一个国家,名字叫捷克斯洛伐克。后来解体分开了,变成了如今的两个国家,一个叫捷克,另一个叫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是欧洲中部的一个独立的内陆国。斯洛伐克东邻乌克兰,南接匈牙利,西连捷克、奥地利,北毗波兰。
公元5—6世纪,西斯拉夫人在斯洛伐克定居。公元830年后成为大摩拉维亚帝国的一部分。906年帝国灭亡后,沦于匈牙利人统治之下,后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10月28日成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9年3月,被纳粹德国占领,后建立傀儡的斯洛伐克国。
1945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恢复共同国家。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执政。1960年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权更迭,改行多党议会民主和多元化政治体制。
1990年4月,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解体。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扩展资料
斯洛伐克的对外关系:
斯洛伐克外交活跃,以欧盟和北约为依托,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重视同大国关系,积极推动地区合作,广泛参与国际事务。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成为主权独立国家,外交不断进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004年3月和5月分别加入北约和欧盟;2006年至2007年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2007年12月成为《申根协定》缔约国;2009年1月1日起加入欧元区。 2016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斯外长莱恰克担任第72届联大主席。
斯洛伐克高度重视发展与欧洲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关系,同西巴尔干国家交往频繁,支持该地区国家加入欧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斯洛伐克国家概况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年10月28日~1992年12月31日存在的联邦制国家,原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后更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捷克与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正式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
希望能够帮到您!
苏联东欧剧变之前是一个国家后来在1993年分裂成两个了
就跟今年的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一样
变成塞尔维亚和黑山了
足坛曾经叱咤风云的塞黑队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是一个国家,现在是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了!
现在是两个国家了,捷克和斯洛伐克。
是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
两个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英语:Czechoslovakia;捷克语、斯洛伐克语:?eskoslovensko)是1918年10月28日至1992年12月31日存在的共和国。在天鹅绒革命后,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并于1993年1月1日起成为捷克及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国家。
扩展资料:
1、捷克共和国(捷克语:?eská republika),简称“捷克”,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与德国,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四国接壤,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2、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英语:The Slovak Republic),简称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捷克斯洛伐克
百度百科——捷克
百度百科——斯洛伐克
slovakia是哪个国家?
slovakia是斯洛伐克共和国。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内陆、原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部。属于内陆国,北临波兰,东接乌克兰,南界匈牙利,西南与奥地利接壤,西连捷克。面积为49037平方公里,在欧洲43国位居第27位,与丹麦、瑞士和荷兰的面积相当,东西长428公里,南北宽226公里。
斯洛伐克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于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起加入欧元区。
首都简介:
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位于多瑙河畔小喀尔巴阡山麓,人口42.6万(2016年),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内河港口和政治、经济、文化及石化工业中心。市内建有斯洛伐克科学院和大学城等文化机构。
布拉迪斯拉发由新、老两个城区组成。旧城区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最古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当属布拉迪斯拉发城堡。这里原是古罗马人建造的要塞。新城区,横跨多瑙河的铁索大桥飞架南北。
捷克和斯洛伐克是一个国家?
公元623年建立萨摩公国。公元830年成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成为第一个包括捷克族,斯洛伐克族和其他斯拉夫族在政治上联合聚居在一起的国家。公元9世纪,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同是大摩拉维亚帝国的组成部分。10世纪初,大摩拉维亚帝国解体,捷克人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国家——捷克公国,12世纪后改称为捷克王国。15世纪,爆发了反对罗马教廷、德意志贵族和封建统治的胡斯革命运动。1620年捷克王国在“三十年战争”中失败,沦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区。1781年废除农奴制。1867年后为奥匈帝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在人民的要求和捷克资产阶级政治家马萨里克的推动下,于1918年10月28日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从此,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开始拥有自己共同的国家。第二次大战开始后,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利用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1938年9月,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出卖捷,1939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捷,后又宣布斯洛伐克为所谓“独立国家”。1945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恢复了共同国家。1946年成立以哥特瓦尔德为首的联合政府。1960年7月,国民议会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3月初,两民族共和国将原名中的“社会主义”取消,分别改称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同年3月29日,捷联邦议会决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名改称为:用捷克文书写是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用斯洛伐克文表达是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即一个国家两个名称。1990年4月20日,捷联邦议会又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将国名更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举行全国大选,政治主张和经济纲领截然不同的捷克“公民民主党”和斯洛伐克“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获胜,两党都成为两共和国的执政党。两党就国家体制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双方都确认在联邦国体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最后于7月23日在布拉迪斯拉发达成联邦解体、国家一分为二的协议。1992年11月25日,捷联邦议会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决定捷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自动解体,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1993年1月19日,联大接纳捷克为其成员国。1999年11月24日,斯洛伐克和捷克两国总理在布拉迪斯拉发签署关于解决两国财产分割遗留问题的条约及其议定书,根据议定书,捷克政府归还斯洛伐克4.5吨黄金,同时免去斯洛伐克政府所欠的258亿克朗(约34克朗合1美元)的债务。至此,捷克和斯洛伐克1993年分别成为独立国家时遗留的财产问题已全部解决,两国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得以扫除。
1992年7月23日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
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苏联解体后出现了15个独立的共和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随后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也一分为二。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从1918年10月28日这两个民族组成共同国家起,斯洛伐克民族就失去了独特性。斯洛伐克地区成了工业发达的捷克统治和剥削的对象,两者经济发展程度日益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在70年代胡萨克当政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斯洛伐克原先贫困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但两个民族间的矛盾并未得到真正解决。1989年底,这个联邦国家政局发生剧变后,两个共和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便更加突出。1990年初,在斯洛伐克要求下,两次更改国名,最终确定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同年8月,斯洛伐克政府提出了同联邦政府分权问题。1991年1月,联邦政府开始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推行私有化,全面放开物价。由于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共和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此这一政策的消极面在斯洛伐克更为明显。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主席梅恰尔说:“我们受到经济崩溃的威胁,斯洛伐克将走自己的道路”。
1992年6月5日至6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举行了大选。这是这个国家自1989年11月政局剧变后举行的第二次大选,有41个政党为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的300个议席和两个共和国民族议会的350个议席进行了激烈的角逐。选举结果是,在捷克共和国,以联邦财政部长克劳斯为首的公民民主党得票最多,在联邦两院和本国议会获得了1/3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斯洛伐克共和国,以前总理梅恰尔为首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也独占鳖头,在联邦议会中得了1/3的选票,成为第二大党。
大选后,获胜的两大政党主席克劳斯和梅恰尔就组阁问题举行了4轮会谈均无结果。面对两党严重对立的情况,7月2日哈韦尔总统任命了联邦政府。但这个政府仅向联邦议会提出了一个为期3个月的施政纲领,这实际上是为分家做准备。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政府分别在7月13日和14日向本国的民族议会提出了施政纲领。克劳斯在施政纲领报告中强调,为独立的捷克国家奠基是以他为首的政府的首要任务。为此他要尽快地起草《捷克共和国宪法》。梅恰尔所拟定的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施政纲领把谋求斯洛伐克的主权和独立摆在最突出的地位。7月17日斯洛伐克民族议会宣布了《主权宣言》,强调“《宣言》是斯洛伐克民族主权国家的基础”。
7月22日,在大选中获胜的捷克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举行第5轮会谈,双方在23日凌晨达成协议,同意把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成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1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决定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自动解体,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成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至此,具有74年历史的统一国家宣告解体。
(人民网资料)
过去是,现在分裂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语/斯洛伐克语: eskoslovensko)是一个已经不再存在的中欧国家,成立于1918年,由捷克及斯洛伐克所组成,但于1992年决定分离,并于1993年1月1日起成为捷克共和国及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的中心,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及斯洛伐克等地区就被合并成为独立的国家,名为捷克斯洛伐克.1937年,英,法,美三国与德国签定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决定将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捷克斯洛伐克也成为纳粹德国的领地,并分开成为两个地区,但于二战后再度合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后加入华沙公约集团.
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成功发起不流血的"丝绒革命"(又称天鹅绒革命,Velvet Revolution)后,脱离苏联的影响成为民主国家,并于1993年和平分离.
外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是欧洲中部的一个国家,领土面积非常的小只有12.79万平方千米,和波兰,德国,奥地利相接壤。
斯洛伐克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历史上是一家人,捷克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于1993年和平分手
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年10月-1993年1月存在于中欧的主权国家。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从奥匈帝国独立出来。在奥匈帝国时期,捷克斯洛伐克所在的地区被称作波西米亚,是中欧工业革命开展最早、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因此,独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世界十大工业国之一。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独立之初,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民族包括捷克族(51%)、德意志族(22%)、斯洛伐克族(16%)、匈牙利族(5%)等。因此,虽然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但是第二大民族实际上不是斯洛伐克,而是德意志族。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主要生活在苏台德区。这是当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的接壤地带。由于奥匈帝国的前身奥地利帝国与德意志帝国都属于德意志民族建立的国家。因此,两大帝国的接壤地带主要是德意志人的聚居区。而一战后,这一地区并入德国的要求未得到协约国的允许,从而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典型的“分离主义”地区。为了维持国家的统一,捷克斯洛伐克宣称本国没有“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有“捷克斯洛伐克人”。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位于中欧的共和国家,它的首都是布拉格,并且于93年1月1日分为了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语言是捷克语以及斯洛伐克语,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然后在1918年10月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面积一共有12.79万平方公里,国庆日是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特别多的就是山,这个地方有很漂亮的天空森林,以及有感受到自然和淳朴民风的许多小镇,他们风景优美,仿佛一抬手就可以碰到了云彩。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世界的文化传统中,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都还是比较透明的,但是他们也在默默的努力。捷克斯洛伐克,他们的东部和苏联是相邻的,而南部就与匈牙利和奥地利接壤,并且杰克人占64%,斯洛伐克人占30%,还有匈牙利以及波兰人等。捷克与斯洛伐克原本是两个王国,他们一个喜欢在群山里面寻找草原之地生活,而另外一个喜欢背靠大山在大平原里生活,随着多次政治演变,捷克斯洛伐克就组在了一起。
捷克斯洛伐克从两个分离的国家在奥匈帝国消失后组成了一起,又在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实现的独立,但是也是学着苏联的经济政策而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后续的解体。虽然他们之前是有过一个国家,但是即使是拥有独立与自由,他们也并没有过上很多快乐的生活,总是想闹独立搞民主的斯洛伐克,却遭到了独裁与专制统治。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以及农业非常的发达,它们经常以制造业为主,并且农业机械化的程度非常高,主要出口的就是汽车及机床。
虽然捷克斯洛伐克现在是两个独立的国家,但是他们仍然留下了很多值得人深思的东西,有着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他们民风淳朴,兢兢业业,百姓的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
斯洛伐克是哪个国家
如果你喜欢童话中的美丽浪漫的城堡,那你一定不要错过这里,斯洛伐克,它是世界上城堡数量zui多的国家之一,而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博物馆还是古建筑,一应俱全。
这里还是登山爱好者和山洞冒险者的喜爱之地,每一年都有很多的爱好冒险的人们,来这里一边欣赏这里的美丽风景,一边体验冒险的刺激,乐此不疲。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斯洛伐克旅游景点吧,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吧!
【斯洛伐克是哪个国家】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内陆,被称为“欧洲的心脏”。斯洛伐克位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部,北临波兰,东接乌克兰,南界匈牙利,西南与奥地利接壤,西连捷克,面积为49035平方公里。
【景点介绍】
布拉迪斯拉发
布拉迪斯拉发位于斯洛伐克西南部,多瑙河畔,紧邻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边境,是世界上惟一一个与两个国家接壤的首都。
该城市是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首都和zui大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拥有数座大学、博物馆、歌剧院、美术馆以及其他重要的文化与教育机构。
布拉迪斯拉发由新、老两个城区组成,旧城区名胜古迹众多,拥有许多巴洛克式宫殿,其中zui古老和zui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当属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和圣马丁大教堂,为布拉迪斯拉发zui显著的建筑物之一。
在新城区,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气势如虹、横跨多瑙河的铁索大桥飞架南北,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游客可以坐在咖啡馆内尽情饱览如诗如画的多瑙河风光,以及南面郁郁葱葱的森林尽头是匈牙利和奥地利的秀丽国土。
布拉迪斯拉发还拥有众多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包括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斯洛伐克国家美术馆、斯拉发市立美术馆,是了解斯洛伐克历史、文化、传统、艺术的zui佳之地。
斯洛伐克总统府
总统府(Prezidentsky palac)以前的名字叫格拉苏尔科维奇宫(Grassalkovich Palace),位于旧城北部的霍佐沃广场(Hod?ovo námestie),设在壮丽的格拉萨科维其宫(Grassalkovich Palace)内。
面对着庞大豪华的论坛(Forum)大饭店,两座优美的建筑相得益彰。
巴洛克式的格拉苏尔科维奇宫建于1760年,由匈牙利宫廷议会领袖格拉苏尔科维奇公爵下令兴建,当时贵族因为要从拥挤的旧城中搬到较空旷而舒适的地方来,纷纷在旧城周围兴建豪宅。
这幢地处米哈尔城门外的漂亮巴洛克式宏伟宅第,就是其中之一。宫殿内有许多漂亮的房间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楼梯。作曲家海顿曾于1772年指挥室内管弦乐队演出。
1996年重建后成为斯洛伐克总统府,后面漂亮的法国花园作公园对外开放。现如今,这里是斯洛伐克总统居住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接待国内外重要领导人和举行大型皇家宴会的地方。
斯洛伐克国家画廊
斯洛伐克国家画廊(Slovak National Gallery)由多加画廊组成,总部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建于1949年7月29日。
斯洛伐克国家画廊内共收藏着五万五千多件艺术品,是布拉迪斯拉发zui大的画廊。它的收藏品陈列在两座相互连接的建筑物内:一个是在Razsusovo nabrezie 的Vodne Kasarne(Water barracks);
另一个是在Sturovo nabrezie 的Esterhazy宫殿。
该画廊内展出的永久艺术品有16世纪—18世纪的欧洲艺术品、斯洛伐克哥特式艺术品、斯洛伐克巴洛克艺术品,另外也收藏了斯洛伐克19世纪的艺术品,有素描、油画、图画、珠宝、玻璃、手工艺品和一些设计图案。
米哈尔门
米哈尔门位于巴希托瓦(Bastova)和米哈尔两条路尽头,巴希托瓦是旧城zui窄的巷弄,古代这个城市的侩子手都住在这条路上。
米哈尔路是一条倾斜的道路,在较高部分的街两旁,林立着漂亮的文艺复兴式房屋,其中有小专卖店、画廊咖啡店、食品店和酒廊等,以及撑着太阳伞的户外咖啡座,十分热闹。
米哈尔门是布拉迪斯拉发市原有五个城门唯一尚存的,位于环绕旧市区的城墙中,是一幢白色尖顶高矗的建筑。
原为建于十四世纪的哥德式,十六世纪改为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的屋顶加盖于十八世纪,成为旧城及城堡景观不可或缺的画面,登上塔楼可俯视城堡及市景,据说参观塔楼的人,如在外门与内门之间聊天就会倒霉。
现在,米哈尔门里设有武器博物馆,展品大部分为中世纪的武器。
巴尔代约夫老城
巴尔代约夫老城位于斯洛伐克东北巴尔代约夫新城区的东侧。老城始建于9世纪,1376年,拉迪斯劳斯一世皇帝宣布该城为自由城,1402年时成为商贸集散地。
巴尔代约夫是中世纪筑防城镇的一个例子,虽小但十分完整,保存也相当完好,代表了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巴尔代约夫老城的特征是:自中世纪以来,其建筑物从未遭受过人为破坏,至今仍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
老城周边遗存有坚固的中世纪城堡与碉楼,中心广场北面的圣埃伊迪乌斯教堂建成于1464年,是一座晚期的哥特式建筑。
建于15世纪的市政厅,是斯洛伐克境内第一座晚期哥特式与初期文艺复兴式风格相融合的建筑物,18世纪初,老城内形成了一个犹太商人聚居区,1773年建造的犹太教会堂等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皮埃斯塔尼温泉小镇
皮埃斯塔尼镇位于斯洛伐克zui温暖、阳光zui充足的西南部,坐落在瓦赫河谷,是欧洲著名的康复疗养胜地,风景优美,以其著名的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温泉水浴和泥浴而吸引了大批观光客。
这座瓦赫河(Vah)边的温泉疗养胜地,是一个被高大的树木、小花园、笔直宽阔的沙砾路以及错落有致的精致建筑所覆盖的地方。
站在浅蓝色木质栏杆的桥上可以眺望瓦赫河,只见河面正倒映着天空密布的云朵,岸上芳草萋萋,片片盛开着春天的一种紫色野花,一派典型的郊外风景。
在稍带阴霾的天空映衬之下,减少了恬静幽美的意味,而带着些巴比松画派细致而丰富的明暗变化。这里的温泉水温在67℃至69℃之间,每一升水中都含有差不多1500毫克矿物质,具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曾经在这里疗养。而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以及我们非常熟悉的茜茜公主也曾经常光顾这里,现在我们还能在这个温泉小城看到茜茜公主的雕像。
特伦钦古城堡
特伦钦古城堡(Tren?ín Castle)是斯洛伐克zui大的城堡群之一,是特伦钦和整个瓦赫河(Váh)流域地区的制高点,于公元11世纪在大摩拉维亚公国原始城堡的基础上兴建。
城堡的建筑外形源于13世纪,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是城堡的全盛时期,统治了斯洛伐克大部分地区的王朝所在地正位于这里。
城堡曾在1790年的特伦钦大火中被烧毁,大火过后,城堡底层被翻修过,全范围的重建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得以实现。
整座特伦钦古城堡气势非常雄伟,四周有高墙和城楼围绕,由查伯勒斯基宫(Zápo?skych)、巴尔博拉宫(Barborin)和路德维特宫(?udovítov)以及高耸的马杜氏塔楼(Matú?ova)组成。
塔楼高达39米,占地面积12平方米,塔楼墙体厚达4米。城堡里一口被人们称作“爱之井”的古井对游客很有吸引力,因为这里有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爱之井”每年都吸引来无数的情侣投下硬币,以见证这段永恒的爱情。
喀尔巴阡山斯洛伐克段的原木教堂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此处遗址包括两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三座新教教堂以及三座希腊东正教教堂。这些教堂建于16世纪至18世纪,当时这里还是一个被称作“高地匈牙利”的贫穷的小村庄。
该遗址完好展现了当地浓厚的宗教建筑传统,以拉丁文化与拜占庭文化的融合为特征。由于各自的宗教习俗存在差异,建筑物在地面设计、内部空间和外观方面风格迥异。
这反映了在建期间主要的建筑与艺术流派的发展历程,也反映出各流派针对特殊的地理与文化环境所做出的阐释与改造。建筑内部用油画、顶篷以及其他艺术作品加以装饰,从而更增添了此处遗产的文化意蕴。
什佳夫尼察及其工程建筑区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到访此地,让这个城镇名气大增。这个古老的中世纪采矿中心,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城镇,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16世纪的教堂、精致的广场和城堡。
城镇的中心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还保留着过去采矿和冶金活动的重要遗迹。
城市就建立在采矿点上,市区布局适应了当地的复杂地貌。城市街区在河谷地段zui集中,围绕三一广场向四周开放发展。
大多数矿工居住的房屋,按不同高度修建并利用街道分隔开。城市景观既有文化内涵又富于工业特色,除了重要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传统纪念建筑之外,主要由15到17世纪建造的大量民居构成。
这些房屋连同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组成了三一广场的主要框架,并且围绕着各条隧道的入口。
一座巴洛克式纪建筑,牌匾立柱占据在广场中央,大量工业建筑设施散布在市区各处;其中有隧道、水坝、运料槽、排水通道、储存库和通风设施等。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位于斯洛伐克南部和匈牙利北部交界处,横跨喀尔巴阡山脉南部的丘陵地带。
阿格泰列克洞穴于1978年被匈牙利环境与自然保护部门首次列为风景保护区,后于1985年以立法形式被重新确定为国家公园;
斯洛伐克喀斯特则是在1973年被斯洛伐克文化部列为风景保护区。二者先后于1977年和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计划”。
阿格泰列克国家公园占地面积为19708公顷,斯洛伐克喀斯特风景保护区占地面积为36165公顷,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部分仅包括洞穴本身。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是欧洲喀斯特地形研究的zui大地区,迄今为止已确定有712处洞穴。
许多形成于高地边缘的较为年轻的洞穴中都有滤石作为天然装饰,而其中zui引人注目的是世界上zui高的石笋(32.7米)、文石以及泉华形成物和布满冰雪的深渊(考虑到该地所处的海拔高度,这真是中欧地区的一大奇观)。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以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和自然的、生物的形成物而闻名于世,无论是从科学研究还是艺术欣赏的角度,其价值都是难以估量的。
自从1806年建成第一批台阶和栅栏之后,陆续有游客来匈牙利洞穴参观游览。如今阿格泰列克国家公园只有3个洞穴常年开放,每年来此旅游的游人数不胜数,络绎不绝。
斯洛伐克从来不缺少美丽的景观,不管是这里的历史建筑,还是这里到处可见看见的城堡,都是这里的景观,如果你喜欢安静的旅游,可以选择这里,如果你喜欢刺激冒险,更要选择这里,这里是度假的不二选择。
斯洛伐克是那个国家
斯洛伐克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介绍:斯洛伐克共和国,简称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原是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部,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该国地势北高南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历史文物景点多,旅游资源丰富。此外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2006年斯洛伐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斯洛伐克在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2004年5月1日起成为欧洲联盟的一员,在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起加入欧元区。
斯洛伐克共和国,简称斯洛伐克,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原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部,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该国地势北高南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历史文物景点多,旅游资源丰富。此外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2006年斯洛伐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斯洛伐克在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2004年5月1日起成为欧洲联盟的一员,在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起加入欧元区。
斯洛伐克作为这个地区的称呼首次有证可考的是在15世纪。16世纪这个称呼经常被使用,斯拉夫人在5世纪就已在此定居,从9世纪开始他们称自己是斯拉夫人,因此这个名字有可能在15世纪前就已经被使用。
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为方式。
社会上总会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些人嘴上埋怨着老板对他不好,工资待遇太低什么的,却忽略了自己本身就是懒懒散散,毫无价值。
自古以来,人们就会说着“因果循环”,这话真不假,你种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这就是不好好学习酿成的后果,那么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水平的人,就会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会渐渐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交到同水平的朋友,自己个人能力越高,自然朋友质量也越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越好,自身修养也会随着其提升。同样都是有钱人,暴发户摆弄钱财只会让人觉得俗,而真正有知识的人,气质就会很不一样。
高端大气的公司以及产品是万万离不了知识的,只有在知识上不输给别人,才可以在别的地方不输别人。
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家长什么样孩子很大几率会变成什么样。只有将自己的水平提升,才会教育出更好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因为有文化的父母会给孩子带去更多的在成长方面的的帮助,而如果孩子有一个有文化的父母,通常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生活得更好,更顺畅。
学习是非常的重要,学习的好坏最终决定朋友的质量、自身修养和后代教育等方面,所以平时在学习中要努力。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国家,从名称上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这是一个二合一的国家,也就是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而它总共不到七十年的历史也刚好分成两部分,从1918年独立到1939年捷克被德国吞并为前半部分,从1945年苏联把德国从捷克领土上赶走,到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各自成为主权国家为止。
捷克斯洛伐克是奥匈帝国崩溃之后在它的领土上诞生的一个新国家。但这个新国家却在各方面都继承了太多旧帝国的色彩。首先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由捷克部分和斯洛伐克部分组成,其中捷克部分在旧奥匈帝国属于内莱塔尼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奥地利部分。而斯洛伐克通常也被成为“上匈牙利”,是匈牙利王国领土的一部分。其中斯洛伐克首都符拉迪斯拉发原本被叫做普雷斯堡,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匈牙利王国的首都。比如说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茜茜公主展”里展示的那副玛利亚特蕾莎女王加冕画像里的那座城堡,画的就是普雷斯堡。
(在奥匈帝国的历史上,捷克属于橘色的奥地利部分,而斯洛伐克属于淡黄色的匈牙利部分)
既然这两部分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而且在最近的历史阶段里它们还分属奥匈二元君主国的两个不同部分,那么它们为什么会在1918年结合在一起呢?首先捷克虽然作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捷克人一直对奥匈帝国的二元体制耿耿于怀,因为按照1860年的改革计划,奥地利帝国应该进行彻底的联邦制改革,变成多瑙河联邦或者奥地利合众国。即使不做这样的改革,至少也应该是奥地利、波希米亚、匈牙利三元君主国。但是当波希米亚的议会在1871年10月10日通过《基本条款》,要求对整个帝国进行彻底的联邦制改革的时候。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博斯伊特却在匈牙利首相安德拉希伯爵的支持下否决了《基本条款》,终结了奥地利帝国的进一步改革。
(捷克军团的宣传明星片,胡斯战士的传统!)
此后的捷克作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捷克和帝国的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开始拉拢对方国土上的反对派。同盟国支持爱尔兰、乌克兰、波兰的独立势力。而协约国则拉拢中欧同盟国领土上的独立派,其中长期作为捷克政坛上的边缘人物,流亡在巴黎的马萨里克博士就在协约国的支持下组成了捷克民族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甚至在名义上得到了俄国从奥匈帝国俘虏中招募的捷克军团的指挥权,1918年甚至被协约国承认为成员国之一
斯洛伐克共和国,简称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原是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部,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该国地势北高南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历史文物景点多,旅游资源丰富。此外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2006年斯洛伐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斯洛伐克即斯洛伐克共和国(The Slovak Republic),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景点有巴尔代约夫古城保护区、斯皮什堡等,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
最初在今天的斯洛伐克定居的是凯尔特人,前5世纪开始他们被属于日耳曼人的部落排挤,从1世纪到5世纪今天的斯洛伐克是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边界,这里发生了多次边界战争。
500年左右斯拉夫人的祖先来到这里。
5-6世纪,西斯拉夫人在斯洛伐克定居。
7世纪中斯洛伐克是当时萨摩公国(Samo)的中心。
8世纪时这里出现了尼特拉公国,公元830年后成为大摩拉维亚帝国的一部分。833年它成为大摩拉维亚的中心部分。
906年帝国灭亡后,沦于匈牙利人统治之下,后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
11世纪斯洛伐克成为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1526年随匈牙利归奥地利君主管辖,由此1867年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
16世纪和17世纪内当东南欧大部分地区被鄂图曼帝国占领时,匈牙利王国的实际组成部分只有今天的斯洛伐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10月28日,斯洛伐克和捷克一起组成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也包括今天匈牙利的一部分,这些地区的主要居民是匈牙利人,现匈牙利境内也有部分说斯洛伐克语的地区。
193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被纳粹德国占领,后成立了傀儡政权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今捷克共和国,但不包括当时德裔人占多数的苏台德区)、斯洛伐克国。
1945年5月9日,斯洛伐克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全面执政。
1960年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69年起,斯洛伐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联盟共和国之一。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开始发生变化,捷克共产党失去政权,之后,斯洛伐克的分离倾向日益明显,1992年通过全民公投,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宣布脱离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史称“天鹅绒分离”(Velvet Divorce)。
1990年3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同年4月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1992年12月31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解体。
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2003年5月17日至18日斯洛伐克举行全民公投,92.45%的公民支持加入欧洲联盟。420万选民中只有52.15%参加投票。
2004年3月29日斯洛伐克加入北约,2004年5月1日加入欧洲联盟。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内陆、原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部。属于内陆国,北临波兰,东接乌克兰,南界匈牙利,西南与奥地利接壤,西连捷克。面积为49037平方公里,在欧洲43国位居第27位,与丹麦、瑞士和荷兰的面积相当,东西长428公里,南北宽226公里。
斯洛伐克地势较高,领土大部分位于西喀尔巴阡山山区,西南和东南有小片平原。北部是西喀尔巴阡山脉较高的地带,大部分海拔1000-1500米,山地占据了国土的大部分地区。[1]该国最高的山峰是塔特拉山,也是喀尔巴阡山脉最高峰,海拔2655米,位于该国和波兰的边界。
气候特征
斯洛伐克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四季交替明显。全国平均气温9.8℃,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26.8℃。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山区1000毫米以上。[1]
水文
斯洛伐克全境主要河流有瓦赫河、赫朗河等,属多瑙河流域。多瑙河流经斯洛伐克南部边境,是斯洛伐克与匈牙利、奥地利的界河。
时区
斯洛伐克属于东一区。比格林尼治时间早1小时;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每年3月至10月实行夏令时,期间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森林
斯洛伐克森林面积占全境三分之一。山地南坡为阔叶林,北坡为混交林和针叶林。[1]
油气
斯洛伐克油气资源并不丰富,拥有的多为小型油田,零星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脉及东部地区。斯洛伐克石油开采集中在扎里霍平原,年产量约为5.3万吨。[1]
褐煤
斯洛伐克最重要的煤炭区是位于上尼特拉的汉德洛瓦、齐盖尔、诺瓦茨盆地等地区,总蕴藏量为1.5亿吨,年开采煤炭和褐煤约350万吨。[1]
铁矿
斯洛伐克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皮什-格美尔地区,矿床包括鲁德那尼、斯洛温基和斯莫尼克等,但开采量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10%。[1]
水资源
斯洛伐克水资源丰富。全国水资源总量为50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9279立方米。斯洛伐克河网稠密,均属多瑙河支流,河流全长367公里,大部分河流发源于山区。[1]
金属矿
铜矿含铜量较低,位于鲁德那尼和格尔尼查等地区;镁主要开采区委耶萨瓦-鲁贝尼克-赫努斯塔等地区;金矿开采历史悠久,霍德鲁夏地区金矿含金量较高。[1]
非金属矿
陶瓷矿位于米哈洛夫策附近,是欧洲最大的用于电陶瓷和建筑陶瓷生产的矿床;膨润土开采主要集中在克雷姆尼察附近;菱镁矿位于鲁多霍里山脉南侧,主要用作耐火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