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冠中作品欣赏,吴冠中的沧桑之变赏析?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7 14:17:47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吴冠中油画鉴赏及价格盘点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收藏名家名作的习惯吗,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杰出的艺术家,在诗词歌赋中,我们知道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离大家比较近的一位杰出的画家,是画油画的高手,吴冠中先生,他的油画作品包含了大众的审美,吴冠中油画是近现代领导的又一画风。
  1.吴冠中油画作品欣赏
  北国风光油画
  北国风光油画是于1979年创作完成的,这幅作品是为了装饰首都机场。作品的内容是由几株苍松和雪山构成,虽然只是一幅苍茫之景,但是仔细看来雪山上有细腻的长城。借鉴了毛主席的千里冰封,还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之景,可见吴冠中先生在创作之时的极其深刻的思考。
  长江万里图 油画长卷
  长江万里图的创作也是吴冠中先生的又一大力作,这幅作品共有3幅,而小编介绍的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孤品,可见他的作品是具有怎样的价值,这幅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画笔下,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景色,这幅作品最大的看点就是将西方画法和东方传统相结合,我们可以看到用油画画出的万里河山。
  紫竹院早春 油彩 画布
  紫竹院早春的这幅作品是1973年初所完成的,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树叶落完以后的景色,又因为是早春,画面中感受到的都是掩藏在这些荒凉背后的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2.吴冠中油画价格
  艺术品的价格就如同古董是时间越久就越有收藏价值,吴冠中先生的油画极具神韵,又富有中西结合的精神,现在可以买到的版画大概在270000元到1000元不等的价位都存在,普遍来说,画作的绘画程度也成为了作品价格高低的原因,像2000多元的画作可能只是寥寥几笔勾勒出意境即可,可是30000元的画作就已经有点复杂了,笔触更加细腻,内容更加充实。
  艺术品的价值就在于它在这一领域独到的见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推崇,时间越久,它们存在的价值就越高,小编今天介绍的吴冠中油画就是艺术品的一个代表,他的画风饱含风情,在中西方不同审美价值观念的前提下,能将画作处理的这么好实属难得,吴冠中油画将会成为推动现代画作进步的一个阶梯。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吴冠中作品赏析有哪些?

1、吴冠中作品赏析之狮子林
画中假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假山形状各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离之状,千奇百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大量线条的运用使画面极富东方神韵,不过运笔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笔锋和顿挫,而是流畅、明快、飘逸的。在疾徐挥洒间凸现的节奏感、韵律美,在大片色块烘染下产生的富有平面感的张力,使画面产生一种全新的美感。既有传统中国画之气韵,又有西方绘画之形式趣味。
2、吴冠中作品赏析之梯田
此幅《梯田》能将江南水田的山色、水色、光色同时画出来,与《桂林水田》相比,还是此幅作品略胜一筹。此图布局精妙,线条准确有力,点线纵横交织,繁而不乱;色墨交融,华而不杂,非大功力不可有此境界。
此图在画面增添了空隙与生气,水波不兴的水面,起到动中有静的调节作用,令人胸中紧张之气得以一舒,妙不可言。
3、网狮园纸本彩墨
此幅《网师园》,尺幅巨大,是吴冠中在这一重要时期,‘一切景语,皆情语’之力作。黑瓦白墙江南清韵作品采用黑、白、灰三种基本色主导,统领画面。以大块墨色写就黑瓦屋顶,以富于律动的淡墨线条画出窗棂、曲桥、山石与池塘,留下宁静的天空与白墙。寥寥数笔,江南清丽娟秀的情调便跃然纸上。
古树峥嵘虬枝张扬如果说黑白灰三种基本色,所描绘的房屋、天空与池塘,横向的分割了整幅画面,形成静谧的氛围。那么这份静谧就是背景,是陪衬。
4、韶山墨彩
吴冠中《韶山》是画家一生中极少数红色革命题材的作品之一。作品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构图布局巧妙灵活,近树、远山、中景故居、民舍和池塘层次穿插而交代分明。
整幅画面由水墨铺成,仅在毛泽东故居的匾额用红色块点缀,形成了黑白作品中的唯一色彩,与当时由“红高亮”主导的宣传画式的红色题材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拉开了距离。
5、义务劳动水彩
在这幅海南岛的水彩写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水彩特性的深入理解。画面造型准确,比较写实,显露出时代风气对画家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也是珍贵而独具价值的一幅。

吴冠中的沧桑之变赏析?

吴冠中的沧桑之变它与写实绘画有的最大不同就是
写实是要刻意的将事物的本事描绘的面面俱到
而他的那个只能算是写意
《沧桑之变》是吴冠中先生的一幅作品,以抽象的笔触和色彩表现了自然的变迁和时间的痕迹。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吴冠中运用了他独特的绘画语言,将自然景观的衰老和新生同时呈现在画布上。
画面的上半部分是抽象的紫色和橙色,犹如被岁月侵蚀的古老岩石,这些色彩不仅描绘出历经风霜的肌理和裂痕,也象征着生命的消退和历史的沉淀。而画面的下半部分则是明亮的绿色和蓝色,犹如新生的生命在顽强地生长,这些色彩与上半部分的暗淡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自然的更新。
吴冠中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运用,将时间和生命的变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深深敬畏。这幅画展示了自然的循环和生命的循环,以及在这种循环中展现出的生命的美丽和伟大。
总的来说,《沧桑之变》是一幅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吴冠中用他独特的绘画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沧桑又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

吴冠中 艺术就是“真性情”

吴冠中,1919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从小学习优异的他,本来已经考上了浙江大学,有机会成为一名电机工程师,但一次机缘巧合接触到了“美术”,激起了他对艺术的热爱!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当时校长是“林风眠”。

沉浸在艺术的长河里,他的学习成绩依然出类拔萃,于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顺利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从此不断追求高超的艺术创作……

他说过的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告诫当代年轻人如果要学绘画,就要先知道艺术本身就是殉道,未来可能没有生活保障,除非有“像用热水浇草,死不掉”的精神,否则不要轻易踏入”。没错,中国的艺术大家都很关心传承问题,并且是那么的真挚恳切,绝不掺杂任何染料。

2016年4月4日,吴冠中油画《周庄》以2.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油画拍卖纪录。2019年6月2日,水墨画《狮子林》以逾1.4亿元价格成交。

他精通油画、水墨、彩墨、速写等艺术创作,力图把“欧州油画的特色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下面几幅作品供大家欣赏:

《周庄》 布面油画 150*300cm 1997年创作

《狮子林》 纸本设色 144*297cm 1988年创作

《荷塘》 纸本设色? 144*368.5cm 1997年创作

《秋瑾故居》 布面油画 70*140cm 2002年创作

《木槿》 布面油画 120*80cm 1975年创作

《双燕》 纸本设色 69*137cm 1988年创作

《竹海》 布面油画 75*75cm 1985年创作

《交河故城》 纸本设色 111*102cm 1981年创作

《青岛》 木板油画 46*61cm 1975年创作

《山水 花卉 动物 册页》(十二开) 设色纸本 70-80年代

《玉龙山》 纸本设色 102.5*103.5cm 1990年创作

《松魂》 镜心 纸本设色 148*201cm 1980年代作

《红莲》 布面油画 54*73cm 1974年代作

《乞力马扎罗雪山》 布面油画 100*180cm 1975年代作

《北京·雪》 布面油画 73*46.5cm 1975年创作

《坦桑尼亚大瀑布》 布面油画 100*180cm 1975年创作

《鹦鹉天堂》镜心 纸本设色 145*310cm 1988年创作

《峭壁》 纸本设色 123*119cm 1984年创作

《卧松》 镜心 设色纸本 96*179cm 1993年创作

《美国大峡谷》 纸本彩墨 123.8*123.8cm 1990年创作

以上20幅“吴冠中老师”作品,可以看出“本可以浓郁艳丽的油画却表达出,江南水乡独有的恬淡与静谧”,“对于水墨与彩墨的结合,虽然画面看似杂乱,却孕育丛生,富有乾坤”,“一方面饱有油画的本色,又不乏中国水墨的真质品味”,“写实与想象结合在一起,无法言喻的美”。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些画的拍卖价格至少都在“8位数”以上。但是当有人告诉吴老师,你的一张画拍到几千万了,他却不以为然,并说:这是“心电图”并不准确,我没有一点高兴的感觉,这个钱也不属于我。而且自己的画是不是真正的好东西,还没经历过历史考验。”吴老师是相信并坚持真才实学的,他对于画画就是出于热爱,钱对他没有意义,他也不需要。这种“真性情”在一篇“南方周末记者与吴冠中的对话”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那年吴老师89岁。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记者:您反复强调,中国艺术水平不高与画家的文化水平偏低有关,为什么?

吴冠中:当年我女儿,从浙江大学转到艺术学院,发现文化课要求想不到的低。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大学只能培养出工匠,培养不出艺术家。美术界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这是我的心里话。

记者: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欣赏、普及,大学时期的美术教育呢?

吴冠中:大学应该吧好苗子招进来,再因材施教。对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他讲明利害,学美术等于殉道,将来的前途、生活都没有保障。如果他学画的冲动就像往草上浇开水都浇不死,这样的人才可以学。

现在的情况是,教育产业化,大学扩招,学艺术的学生大量增加,多是为了考个大学,但将来毕业,社会容不下这么多搞艺术的,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我很担心这个问题。

记者:现在大学里的好老师多吗?

吴冠中:现在很多大学老师不称职,一定要毫不客气的淘汰。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

他们是玫瑰,我是腊梅

记者:您一直强调生活和艺术的关系,但美在生活中并不多见,美术并没有走进大众生活。

吴冠中:不但是民众,甚至高级知识分子对美也不理解。我有一些亲戚朋友,他们专业知识很强,可家里的工艺品、陈设布置等等,非常庸俗,不可理解。

最直观的就是,中国人家里电视家都放在客厅,但在美国和欧洲,很多人家里电视机放在卧室里,客厅里挂画,摆雕塑,这就是区别。

中国的艺术教育功能,一直藏在大学里边,没有跟社会生活发生关系。中国美协和画院这些官办机构,他们没有拉近普通人的生活与艺术的距离。

我们生活中的美感也很少,我们的建筑大部分都很难看,北京修了那么多高楼大厦,偶尔也有单个建筑很美,但整个街区环境却很差。

记者:你谈到艺术里技术是基础,境界最重要,可以诠释一下吗?

吴冠中:这个境界就是感情的真实。技术只是一个手段,学技术比较容易。情怀是多年的人格,多方面因缘修来的结果,这个是最重要的。

从国外回到祖国,面朝黄土背朝天,是鲁迅作品里写到的腊梅花。

记者:您老讲艺术格调,这个格调是什么?

吴冠中:艺术就是真性情。

……

这段节选的对话,大家读后有什么感想? 反正,我是深深被吴老师的真诚与真挚所折服,他对于自己看法能够直言不讳,从对艺术的热爱角度出发,发表了对于国内艺术教育方面,生活方面,又或者体制方面,强有力的建议。不论怎么样,他对于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是保持希望与创新的!这一点我很赞同。

吴冠中作品

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有《江南春早》、《清泉》、《竹涧图》、《荷塘》、《古树长城》等。
1、《江南春早》
《江南春早》中,对树景的陌生化处理,不但是吴冠中的一贯技法的充分展示,更是对树景的背景所表现的意义的强化,对于吴冠中而言,高、并不粗壮的寥寥树景,实际上是对树景后的民居所象征的故乡的思念的加强和加长。
2、《清泉》
《清泉》画面中一湾清溪自山涧中蜿蜒流淌,两边山崖壁立,水中杂石纵横。画家用流畅的笔触以及疏密变化的构图,使画面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在统一的色调中间杂各色彩点,以抽象的手法表现出丰富而不确定的景物,给观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3、《竹涧图》
《竹涧图》构图取满画式,后景色墨积迭,薄施赭、黄,即现深岭巍峨,层岩堆迭,复以留白法带出匹练一道,划破几近密封的空间,前方琅玕多株,一字横列,让观者仿如置身竹林,眺望远方山峦飞瀑。方寸天地间,层次分明,明暗、虚实、动静对比强烈,整体视觉效果和谐,尽显画家大胆处理、灵巧经营之妙。
4、《荷塘》
《荷塘》描写了“大块小块叶片之交错,曲线直线穿插之繁杂,连倒影也已被包围进叶丛中,难分水上水下”之景,荷叶在重迭与倾斜间形成了多样的块面,虽是俯视的构图,但与枝干间的交织却已然成为平面化的组构。
5、《古树长城》
《古树长城》中古老的松树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这种构图方式,使得古树几欲跃出纸面之上。吴冠中以古朴苍劲的树枝入画,用浓重的墨线切凿出了枝干肌理。古树远处,则以万里长城为背景。长城置于山丛之中,笔道雄浑,转折顿挫间尤见速度感。

如何欣赏吴冠中先生的作品

这是吴冠中在1992年画的一件“江南水乡”题材画,人们已经见不到原来的江南风光画法,一改江南才子型的画法,转而进入到一种境界式的画法,与他的代表作《桂林水田》的追求大同小异。此幅《梯田》能将江南水田的山色、水色、光色同时画出来,与《桂林水田》相比,还是此幅作品略胜一筹。此图布局精妙,线条准确有力,点线纵横交织,繁而不乱;色墨交融,华而不杂,非大功力不可有此境界。此图在画面增添了空隙与生气,水波不兴的水面,起到动中有静的调节作用,令人胸中紧张之气得以一舒,妙不可言。吴冠中诞生於江南鱼米之乡。儿时故乡生活的回忆,深深烙印在画家的脑海里,成为其创作的素材之一。吴冠中在其回忆童年文章中写道:“河道纵横,水田、桑园、竹林包围著我们的村子。”此图堪称吴冠中艺术成熟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在艺术品拍卖市场赢得高价当在情理之中。

吴冠中是一个诗人。苏轼说:“诗画本一律。”诗人应该有的一切,敏锐的视角、善感的心灵以及澎湃的激情,他都拥有,而且切实地表现于他的画作中;就像这幅《春山新雨后》,朦胧的、空灵的、欲语还休的、欲罢不能的,就如春夜里,聆听窗外雨滴芭蕉的那种刻骨缠绵。烟雨后的春山,粉红的桃,新绿的柳,白的壁,黑的瓦,迂回的小道,以及三三两两檐前树影里隐约着的盛装春沐的人们,似乎在告诉你,这不是实在的江南,而只是梦里的江南;或者,只是江南的梦。谁能说清楚,究竟是庄周跌入了蝶的梦还是蝶跌入了庄周的梦?
这又是吴氏对作为梦里梦外故乡的江南的回忆。江南的山水,是诗人的山水,是艺术家的山水。它生动地承载着少男少女朦朦胧胧的青春和梦,活泼泼的展露着生气。白居易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活脱脱刻写出江南独特的魅力。吴冠中《春山新雨后》则以画家的笔墨来表现诗人的情怀:“春来桃花红胜火,雨后柳丝绿如蓝。宁不忆江南?”


墨之花  45×48cm  墨彩
  石涛说他用拖泥带水皴、邋遢透明点,称自己的作品是万点恶墨图,显然他明悟绘画的效果依凭于全局的笔墨构成,孤立的、局部的笔墨无所谓价值,如果说有价值,其价值在于体现了整体效果的需求,因之每幅画有每幅画的独特笔墨运用,故曰:笔墨当随时代。
  我们在传统中得益的,是启发;我们在传统中受害的,是模仿。
酱园 85×100cm 油彩
  童年在镇上念小学,班上一位显得女生优越而傲气,据说她家里有钱,原来她家在镇上开着大酱园。酱园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大门外墙上写着“酱园”两个特大墨黑的繁体字,大约由于是人民的必需食品,那时南方各乡镇、县城都有酱园,大门外白墙上一律书写着大大的长方形的“酱园”二字,这有点像所以当铺的统一格式,触目便是一个特大的黑色方正的繁体“当”字。单凭这纪念碑式的黑体字,“当”铺和“酱园”一直深印在我的视觉记忆中。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当铺和酱园日益衰败,几乎消失了。近几年到南方小镇参观,偶见昔日酱园的老模式,颇有新鲜感,那白墙上巨大端庄的黑体汉字极具视觉冲击力,那纵横的粗笔汉字构架无异一幅造型绘画。这绘画铭记了一个时代,亦可说是酱园时代吧,那时代酱园威风,今门前冷落,我于作品中引来当年小户人家乘坐的小舟,停泊于冷落的河滨,聊仪寄托或追思酱园的霸业盛年。
江南居 45×48cm 墨彩
  一河两岸皆人家,家家白墙黑瓦,这是江南。白墙、黑瓦、门窗、河,都是集合体,大大小小的各式几何形构成丰富多样的画面,孕育着无穷美感。
  砖木结构的住宅经不起岁月的消磨,新材料、新形态的建筑必然替代我们旧情脉脉的故居。除了作为文物保护的少数典型老街故宅外,我熟悉的江南人家的音容笑貌即将无可奈何花落去了。送别故人,故人的印象在心目中浓缩成一种抽象符号;几个块面,几种色彩,依傍一条灰色的河流,这就是我的新作《江南居》,亦即故人的肖像、遗像。

都市之网  水墨设色纸本  48×40厘米
  人们先筑巢而居,而今高楼华宅,都市林立。但辉煌的物质条件掩盖不了生活之艰辛,竞争之无情,犹如鱼虾,人们都落入了都市之网,谋生之网。
红蜻蜓 51×46cm 油彩板本
  那年月(文革期间),残荷无人收,直到冬天,冻成僵尸,有依然站立的,有已经倾倒的。冰天雪地中居然飞来一只红蜻蜓,以她身体的红色来凭吊冤魂。
都市之恋  85×100cm  油彩
  现实世界中万象的形与色是一个整体,不可剥离。古代杰出的绘画作品既严谨于形,又力求色之稳妥,四平八稳,面面俱到。近代人生活多样,感情奔放,审美的要求随之大大展拓,于是对形、色、构成、韵律……萝卜青菜,各有偏好。画道万千,如各人心目之异,且情绪又随时起伏。《清明上河图》的图式都市,已成其时代的绝唱,今日新城,五彩缤纷,城之恋多半体现在线之恋及色块之恋中,这幅《都市之恋》拜倒于色块之石榴裙下。



吴冠中作品《忆杭州》
在画面中,作为主体的桥、桥下的水和桥后的天,都是灰色调的,这个选择本身就充满了挑战,但是作者用对颜色以及不同笔触纯熟的运用巧妙地化解了这个矛盾。桥上的行人仅用彩色和黑色错落地点出,用笔轻松而放逸,使这些小点成为画面中最亮眼的部分,不仅提高了画面的重心,也和桥下黑色的小船构成了呼应。作者大胆地置入了一叶扁舟,其画法很明显来源于中国画。江汀渚岸上白墙黑瓦的中国民居更是和小舟一起,强调了一派和谐而静谧的江南景象。整幅画将西方的材料技法和东方审美的内涵和韵致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吴冠中作品-鲁迅乡士组画之二
吴冠中画笔下的江南是鲁迅笔下的〈故乡〉,因喜欢鲁迅而开始描绘江南,并将鲁迅的故乡视为自己的故乡,此题材自然也成为他画中的最佳主角;此件作品〈鲁迅故乡〉系列属江南系列,但其构图方式及表现手法在此类题材中却是相当罕见的。他在画中,擅以全景式、俯瞰或鸟瞰的方式描绘江南水乡,因此,画笔下有着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门前柳树垂挂的夏江南如〈鲁迅故乡〉,而此类的构图方式是较为常见的。在此次拍品中,他改以近景及一点透视的构图,画中依旧是江南白墙黑瓦的建筑特色入画,但以主体场景乃仅容身过的窄巷穿越两壁高墙,画面空间经此安排,营造出深巷巨宅的幽邈,空间亦无限延伸,让人不禁想入画中,一窥巷后风光;宅前的老树新枝,门上的红联更是刻划出送旧迎新之感。

吴冠中作品-谁建大宅荫子孙
这又是吴冠中对作为梦里梦外的故乡江南的回忆。除了江南的山水─承载着朦朦胧胧的青春和梦,活泼泼的展露着生气的山水。江南民居同样是画家不可忘怀的素材,紫红的花卉,新绿是翠竹,白的壁,黑的瓦,铺满石块的门前小道,墨色的假山,还有让人感受历史和沧桑的门庭。画家题款“谁建大宅荫子孙,门庭几翻易主人”意味深长,似乎大家族的一幕幕历史闹剧在这里演开来了……
  描绘江南水乡是吴冠中先生作品中典型风格的代表和最著名的题材。作为生于江南、长于水乡的画家,吴先生对江南水景有着浓厚的深情。如此深深的烙印与真切的情怀,使得先生笔下的水乡流露出情真意浓的雅致与灵秀。先生早期水墨画中,最著名的代表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双燕》,既是典型的以水乡为题材的作品。十分巧合也倍显难得的是,此幅水乡作品中也出现了一双飞燕虽此双燕非彼双燕,但同样在增加作品本身意境与情趣的同时,也注入了不同一般意义与别样的情结。

《双燕》
  2011年6月3日晚间,北京保利春拍《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吴冠中重要书画作品》专场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开拍。本场压轴作品《双燕》以3000万起拍,以4000万的落槌价被8963号买家拍得。
  作品简介:
  燕子飞去 画境犹存
  吴冠中一生都在以他的故乡江南为题,断断续续的记录着他对故乡的艺术印象。在为数众多的江南题材作品中,以《双燕》为题的作品是吴冠中的最爱,他自己就曾经多次谈到,“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
  “双燕”的灵感来自于江南的民居印象,来自于吴冠中无尽的乡愁,他说:“画不尽江南村镇,都缘乡情,因此我的许多画面上出现许多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这种乡情其实是吴冠中艺术作品背后最重要的灵感母体。作为视觉艺术大师,对吴冠中来说,“双燕”的主题一方面承载了他对故乡的情思,更为重要的是,从最纯粹的艺术角度来说,它也是吴冠中用艺术的形式语言转述中国文化视觉特质的工具载体。他曾解释说,江南情调之所以成为其绘画的主要源泉,是因为其中存在的诗情、画意,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但对他来说,“起最主要作用的还是形式构成……分析其中的造型因素,主要是黑与白的对比,几何形的组合:方、长方、扁方、三角、垂直的、横卧的……简单因素的错综组合,构成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这大概便是色调素雅的江南民居耐人寻味的关键。”(《吴冠中文丛·文心画眼》,团结出版社)我想这才是吴冠中真正寻求的“画境”,即使燕子飞走了,画境犹然存在。
  《双燕》的画面着力于平面分割,画面的意象完全是出于几何形的组合,横向的长线及白块与纵向的短黑块之间形成强烈的对照关系。有抽象的意味,像蒙德里安、像马列维奇,但它又绝然不同于抽象。在吴冠中看来,西方所谓的纯粹主义、所谓至上主义,虽然“追求简约、单纯之美,但其情意之透露过于含糊”,像是断线的风筝,最终会使艺术家的情感无从寄托,甚至等于零。“不断线的风筝”是吴冠中在中西艺术对撞中发现的契合点和理论创造,是他在具象与抽象、意境与意味的默契之间寻求到的一个重要平衡点。“风筝不断线”为他充满情感内容的艺术实践增添更为理性的色彩。《双燕》中的白墙黑瓦,这时都己经转化成了理性构成的借体。横与直、黑与白的对比美在《双燕》之后,便成为长留在吴冠中艺术中的一个艺术眼目。其后来的佳作《秋瑾故居》和《忆江南》,都是从《双燕》的母体中幻化出来的嫡系。
  用其学生钟蜀珩的话说,《双燕》乃是吴冠中—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因为它的确太美了,是千真万确中国江南的美。作为水墨画,它没有抄袭古人的任何痕迹;虽然借助了西方现代艺术对视觉科学规律的剖析,使画面的块面构架具有视觉张力,但却不见模仿西洋绘画的影子。动感的树干和枝条与特意添加的一对燕子,在画面中拨动起充满春意的诗境。东西方深厚的文化素养被艺术家的激情与智慧融化了,得到的是出自艺术家坦诚心灵,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原创性作品。”(钟蜀珩,《唯真、唯善、唯美》,《江苏画刊》1991年第9期)作为当年陪着吴冠中发现这一母体的学生,钟蜀珩的回忆可能最直观的体现了作品的艺术特质。

吴冠中画扇门卖7475万,为何加棵树卖到了1.1亿?

我国的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人民就开始在石壁、陶器、地面上留下自己的作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沉淀,书画艺术已然成为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精华”,不仅可以在拍卖场上卖得高价,更拥有无法比拟的艺术价值。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画了一面墙竟然被卖出了7475万元的天价,网友看后说:不就有一扇黑门吗?专家却说:这不是门。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有一张类似的画,画中仅加了棵树就被卖到1.1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著名画家吴冠中
一、小农村中走出的大画家
吴冠中生于我国江苏的一个小农村中,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村子里河道纵横、周围遍布着水田和竹林。每到春天,整个村子就变成了花红柳绿的景象,而吴冠中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在乡间田野之中,这让他从心底里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7岁那年,吴冠中开始在家中的私塾上学。他自幼就十分聪慧,上学以后经常取得班里第一名的好成绩,因此他的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以后可以找一个电机类的“铁饭碗”。
写生中的吴冠中
吴冠中一向是家中最听话懂事的孩子,原本他也打算按照家人的期许,度过简单而又平凡的一生。可是17岁那年,他在参观艺术专科学校时偶然接触到了绘画和雕塑。面对着从未见过的美丽画面,吴冠中被震惊了,随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考入了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开始学习绘画技术。在当时家人的眼中当画家是“没出息”的行当,但吴冠中却觉得绘画才是自己的“一生所爱”。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吴冠中果然成为了享誉中外的绘画大师,而他的作品也被屡屡拍出天价。
《秋瑾故居》
二、《秋瑾故居》价值7475万元
吴冠中一生都在致力于“风景油画”的创作。众所周知,油画艺术起源于欧洲,而吴冠中却想要把外国人的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于是他抛弃了欧洲油画过于繁琐的线条,力求以最干净、简洁的画面表达出最深远、悠扬的意境。而那幅被拍出7475万元天价的名画《秋瑾故居》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手法,只见整幅画作的构图十分简单,白墙上镶嵌着一扇黑漆漆的门,墙壁的上方有几只燕子停留在电线上。
女英雄秋瑾画像
很多网友看见这幅画后都觉得十分疑惑:这不就是白墙上有一扇黑门吗?为什么能卖出7475万元的价格?其实,有不少专家曾解释过,吴冠中所画的《秋瑾故居》中的“门”不像是“门”,更像是一块黑色的“纪念碑”,它展现出了女英雄秋瑾面对敌人铁骨铮铮、坚强不屈的精神,而栖息在电线上的燕子也像在默哀、凭吊。这就是吴冠中的高明之处,用最简单的笔触画出最感动人心的作品。
价值1.1亿的《双燕》
三、《双燕》被拍出1.1亿天价
除此之外,吴冠中还有一幅作品名叫《双燕》,整体的画面和《秋瑾故居》图十分相似,也有一面白墙、几扇门,不同的是这幅画中加上了一颗枝叶单薄的老树,树的上方还有两只燕子在飞舞。而这幅作品最后被卖得了1.1亿元的天价,这下网友们感到更加不解了。对此,很多知名的专家解释:要看上面,画中的双燕是吴冠中乡情的寄托,门前老树发芽、双燕归来,表达出了吴冠中对故乡的无尽向往,其中的诗意深远、引人入胜。
绘画大师吴冠中
四、结语
不得不说,吴冠中的绘画技术确实令人叹为观止,而我们普罗大众难以理解画作的韵味也实属正常,毕竟术业有专攻,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达到绘画大师的艺术水准。但是在吴冠中的身上却有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他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诸行动,这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如果我们面对梦想,也能有如此坚定、果敢的态度一定也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画与钱没有根本的绝对的关系,更多的是经济水平与舆论炒作的缘故,所以,不要太当回事,世俗商业游戏而已。
我惊呆了~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燕子是最有灵性的,也是思念家乡的一种象征。反观那幅画,在江南的白墙之内。一棵饱经风霜的古树正在拼尽全力去伸展枝叶,成双成对的燕子则在明朗天空中欢快的飞翔。这正是反映了中国国人身上那种勇于拼搏的韧劲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也让欣赏者不由得在心中产生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艺术的惊叹之情。此等精绝巧妙的技艺,不禁令人连连称奇,所以被拍到上亿元也就不足为奇了。
画了扇门卖7475万“7475万一次!7475万两次!7475万三次!”随着主持人热情澎湃的呼喊,一副仅仅画了一扇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漆黑得不能再漆黑的门的一幅油画作品——《秋瑾故居》,以7475万人民币的高昂价格,在2011年北京保利国际秋季拍卖会上拍卖成交。这一事件的发生,让无数观众感到吃惊不已。用网友的话说,这幅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楚。但是你肯定会感到很惊讶,在北京保利国际秋拍上,这幅画拍出了7475万元的天价。
有人说不值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的画也能算艺术作品,更不敢相信这幅画出自名家吴冠中之手。吴冠中不仅擅长画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也擅长画西方的油画,而且将西方的油画技巧运用到传统的水墨画中,所以他的作品风格很独特,画风简洁线条明了。用吴冠中自己的话说,“黑门更黑,似黑漆棺材,锤炼更坚挺,由铁而钢”。可见,吴冠中之所以要把这扇门画成漆黑的棺材一般,就是要突出对它的缅怀之意,突出秋瑾“鉴湖女侠”铁骨铮铮的风骨,同时,也为增加故居的沉重感和庄严感。所以,这不是一扇简单的门,更像是一块纪念碑,一种精神,一种寄托!
老树融燕,意味更为深远这并不是最令人惊奇的,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双燕》更是卖到了上亿的价格。两幅画在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只是吴老先生在旁边加了一棵树。这一幅《双燕》,吴冠中又有着什么用意呢?其中那棵树代表的含义便是故乡的凄凉,但老树萌芽,人们即将都期待着新时代的到来。折合当时《双燕》画成的时间,这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时代,因此《双燕》跟《秋瑾故居》能够卖到那么高的价格,肯定不是没有原因的。

吴冠中的沧桑之变从色彩上来讲有什么风格

请问:吴冠中的沧桑之变从色彩上来讲有什么风格吴冠中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色彩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是艺术家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吴冠中将其对自然、家乡的浓烈和炙热...
人都有不同的风格,有休闲的,有10双的,有那个韩范儿的。
吴冠中的风景画,早年多是以江南水乡为主要题材,白粉墙,黝黑瓦,湛蓝天,赭灰地。
画面诗意盎然,半具象半抽象的色块、线条,以点线面的有机构成形式,营造出一种新的空间幻觉,在这跳跃与平衡、欢快与沉稳的起伏节奏中,蕴含着极为浓厚的画意和画境。
吴冠中用硬笔创作以软笔为特征的中国画。这大概是他那个时代的艺术家的特点,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那些个时代画家在东西方文化艺术的领域来回穿梭。
沾染上了异样的表现方式与另样的艺术气息,难分伯仲。吴冠中的国画特别是风景的装饰意味很强。那些色块、那些线条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形式感。
扩展资料:
“北方的风景“吴冠中先生的油画“北方的风景”,由全国委员会前主席收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李同志30年来,被监护人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成功,拍卖了2700万元。
这幅作品是吴冠中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创作的大型壁画。吴老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这幅画不小,我已经尽力了,所以它不再是‘草稿’,而是已经体现了一幅巨作的最终效果。”
这幅作品描绘了中国北方的雄伟自然,融合了中国水墨的精致和西方油画色彩的和谐。这是一幅极为珍贵的吴老画。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资助三资教育基金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冠中

吴冠中的沧桑之变赏析?

] 吴冠中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
吴冠中的沧桑之变它与写实绘画有的最大不同就是 ,写实是要刻意地将事物的本事描绘的面面俱到。 而他的那个沧桑之变只能算是写意。吴先生可能有感于中国社会一百年来的风云变幻,也可能感慨自己一生学艺坎坷,沧海变桑田,是漫长的过程,见沧海者未识桑田,桑田里的人则难于想象此地本处沧海中。沧海与桑田都是人世具象,而其转化中的过程却近乎抽象了。

缅怀画家吴冠中

? ? 学画画一年多了,由于空闲时间较少,很难挤出时间来画上几幅,看来自己永远成不了第二个齐白石了,不过也没关系,自己很幸运地涉足了一个很美好的世界,对绘画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认为绘画一个很大的魅力是创作者朦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欣赏者必须通过自己的主观品味才能揣摩创作者的心绪。这种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模糊的表达与被表达,主观的理解与被理解,不仅创造了一个唯美空间,而且给创作者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表达平台。

? ? ? ? 由于对绘画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那位在我大学期间深深影响过我的画家,曾经由于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出我的世界,又走回我的世界。现在的我对他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理解了他为什么对一些东西那么执着,那么固执。同时也了解了他坚守的东西的价值!

? ? ? 这位画家就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中国现代美术先驱林风眠(中国美术学院创办校长)的门生。与朱德群,赵无极号称“留法三剑客”,朱德群还是吴冠中的引路人,两人是终生挚友!吴冠中晚年曾感概“若不遇朱德群,也就没有画家吴冠中”。这三人在把传统中国国画的意境与西方油画表达技巧融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得到了西方主流艺术圈的认可!朱德群和赵无极是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吴冠中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200来年亚洲第一人当选。吴冠中由于他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誉为“中国梵高”。他很好地继承发展了恩师林风眠的艺术主张,林风眠这一脉的艺术路线在改革开放前由于意识形态的因素被压制,吴冠中很执着地坚守了他的艺术价值观,终于在改革开放后展现了他们这一流派的艺术价值,他们这一艺术流派在当今中国艺术圈是绝对主流,同时主导了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

? ? ? 我读高中时养成了一个看报纸的嗜好,好到什么程度?经常在图书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很自然对吴冠中有了了解,后来大学期间得知他出了一本自传《我负丹青》,就买了一本回来看。这差不多是十五年前的旧事了,但是这本书的一些情节我现在还能回想起来,这么多年了!由于我现在画画这个鱼饵,我还能回想那些我十五年前只看过一遍的文字,相信这些情节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故事情节那么简单!

? ? ? ? “留法三剑客”开始留法的时间相隔就那么两三年。好像赵无极最早去,赵无极老爸是银行家,家里有钱。朱德群去得最晚。吴冠中家里很穷,他是以那一年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公费留法。新中国成立后,他看到祖国急需人才,毅然决然回国在中央美院教书。他的梦想是很美好的,但是现实是异常的残酷!那时的新中国的各个领域都以苏联为师,绘画艺术走的是革命写实路线,同是写实风格的徐悲鸿任中央美院院长。吴冠中在中央美院就是个另类了,加上他人又耿直,受到严重打压,他苦熬了几年后去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 ? ? 后来他由于就文艺理论发表异议,被下放到农村。假如我没记错,他一生的挚友朱德群在文革期间已经确立自己在西方艺术圈的地位,他在访问中国期间向中方领导人提出见一下吴冠中的要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带吴冠中与挚友相见时,吴冠中家中没有拿得出手的衣服,后来还是政府部门借他一身衣服应付过去。与朋友见完面后,他再把衣服还给政府。我记得我十五年前看到这里时不禁眼眶湿润,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吴冠中留下的文字里没有一丝情绪,淡然到有些冷漠,冷漠到有些不近人情!那些平淡的文字下有着巨大的人格张力,这份张力时隔十五还能触动我的心扉!

? ? ? 文革结束后,他调到中央工艺美院任教,他的人生终于在他的暮年爆发,非常幸运他高寿,他还有充足的时间展现他惊人的才华!

? ? 1978年中央工艺美院给他主办了个人画展,这是这位杰出画家艺术生涯的第一个画展,那年他已59岁!63岁被评正教授,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吴冠中举办画展!2000年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2016年他的作品《周庄》在香港拍出2.36亿港元。

? ? 在《我负丹青》一书中,吴冠中用不少笔触描写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在吴冠中处境艰难的时期,始终不离不弃,我认为吴冠中妻子的坚定支持是吴冠中成功走出那段艰难时光的重要因素。书中有一个情节我记得很清晰,一天早上他妻子陪他去山上写生,他写生不远处是悬崖,他妻子闲着没事就在附近走走,突然山上起了大雾,吴冠中大声喊他妻子但是没有回应,他以为他妻子出事了,他大声地边哭边喊“再也不画了,再也不画了……”“再也不画了”中饱含着画家对妻子的深情,这种对爱人的一往情深在画家这个圈子极其少见!他的同学朱德群,赵无极都有好几任太太,他们俩的晚年都由于夫人太多而家事不断。吴冠中的妻子在晚年,那时他丈夫早就扬名艺术圈了,还小女孩似的撒娇“下辈子再也不会嫁给你了!”

? ? ? 吴冠中不仅有才还很有个性!

? ? ? ? 他晚年的画作都以千万计价了,但是他老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好。怎么办?直接烧掉!时人流行一个玩笑说他“烧豪宅”。

? ? ? ? 他希望他的画作能在他百年后很好地发挥艺术价值,他不是把他的艺术精品投向拍卖市场变现为财富,而是把大部分艺术精品直接捐赠给美术馆!并且很多是海外美术馆,当有国人质疑他不爱国时,他非常直率地说,海外那些他捐画的美术馆的运营管理更专业!

? ? ? 他一句“一百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也惹起不少风波。

? ? ? 很可爱的一个倔老头,正性情!

? ? 年轻时不经意间养成一个看报纸的嗜好,不经意间了解了吴冠中,恰好吴冠中在他去世前几年出了自传《我负丹青》。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差不多十五年过去了。前面讲的情节大部份凭记忆写下来,不禁在想,这些故事是不是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什么?

? ? ? 即使到了高考时还视写文章为畏途的我,现在慢慢有了这个琢磨文字的爱好,开始为自己打磨出来的文字呈现的美感着迷!不知今天留下的这些生涩的文字多年后蓦然回首意味着什么?

? ? ? 人生有着太多的偶然,永远不知道这些偶然的终极意义!并且有可能这些偶然的意义就是不在于它们的意义!这也大概就是人生苦恼与梦幻之处吧!

? ? 耳边响起曾国藩年轻写下的句子“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

? ? ? 耳边响起曾国藩晚年留下的句子“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于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