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顺治通宝背上是户部的值多少钱
- 2、顺治通宝哪种比较稀少
- 3、顺治通宝有几种
- 4、我有一个顺治通宝值多少钱
- 5、顺治通宝有那几种,要图
- 6、顺治通宝哪种比较稀少
- 7、稀少的顺治通宝图片
- 8、顺治通宝背后右边有户字的价位
- 9、顺治通宝古币背面标有年份价格表
- 10、顺宝通治 年间钱币一枚价格
顺治通宝背上是户部的值多少钱
顺治通宝背户字的版别众多,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版别,一种户在穿上,略少见,市场价在300元左右;另一种户在穿右,常见,市场价60元左右。具体价格根据品相上下波动幅度很大。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
顺治通宝哪种比较稀少
顺治通宝:汉文记局,蓟、宣、延在钱背穿上的非常少,穿上的工、户、荆、襄、和穿右字的也比较少,最少的是背延字。顺治通宝,同一厘、东、东上一下厘最少。顺治通宝、宝泉、折二,少见。
顺治通宝有几种
按背文和铸行阶段可分为五式。
1、顺治一式:
第一式为“仿古式”,铸行时间为顺治元年至八年(1644~1651),顺治十七年停止使用并回收。包括光背、背符号、背纪值三类,其中纪值类有背“一”、“二”与“十·一两”仿明天启大钱试铸品,背符号类有背星、背圈等。
由于仿古式顺治钱从形制、铸造工艺等方面均具有很明显的明朝铸币的特点,故称其为“仿古式”。又因为钱背无纪钱局文字,也称为“无纪局”式,是清朝入关后铸行的唯一一种无纪局标识的制钱。
2、顺治二式:
第二式为 “单汉字纪局式”,该式铸行时间为顺治元年至十年(1644~1653),钱背以单个汉字标示铸造钱局简称,先后有右单字、穿左单字及穿上汉字几类。
由于顺治早期铸钱局众多,故钱背纪局文字较为丰富,共发现十九个钱局,三十一种背文,分别为:右户、上户、右工、上工、右宣、上宣、右临、上临、右延、左延、右云、右同、右蓟、上蓟、右原、上原、右阳、上阳、右河、上河、右浙、上浙、右东、上东、右荆、上荆、上宁、上昌、上襄、上福、上新。
其中:上工、上新未正式发行,仅见数枚样钱,背右延字钱较为罕见,背上延字钱未见真品。旧谱记载背右昌、右宁、上陕、右陕等品种实不存在。顺治十七年仿古式与单汉字纪局式顺治钱一并停用,并被收兑销毁。
《清文献通考·卷十三·钱币考》;“国初,尚仍其制,嗣后有铸汉文,户工字及各省镇地名一字,于钱幕之上,或钱幕之右者,皆顺治十年以前之制。”说明仿古式与“单汉字式”为顺治钱的早期形式。
3、顺治三式:
第三式为“一厘”式,钱背穿右以一单汉字标示铸局,穿左书写“一厘”二字。铸行时间为顺治十年至十四年(1653~1657),停用时间为康熙二年(1663)。
4、顺治四式:
第四式为背“满文”式,钱背书写满文“宝泉”或“宝源”分列穿左右。顺治十四年(1657),户部题准各省铸局一律停铸,仅由户部宝泉局与工部宝源铸背满文局名钱。
《清史稿食货五》记载:“顺治十四年,直省局钱不精,私铸乘之,卒壅不行,悉罢铸,专任宝泉,宝源精造一钱四分重钱,幕用满文,俾私铸,限于作伪,现行钱限三月销毁?”
可见由北京户?工二局改铸顺治背满文“宝泉”?“宝源”重钱是为了达到统一管理防止私铸的目的,也是历史上最重的小平制钱。背“满文”式制钱铸行时间为顺治十四至十八年(1657~1661),钱体大而厚重,钱背铭文改为双满文形式,较之前顺治钱有很大不同。
从这一式开始,清朝制钱在形制从上沿用明朝的时代进入了真正的清钱时代,背满文宝泉、宝源形式的制钱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时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顺治五式:
第五式为“满汉文”式,钱背分别以满、汉书写铸钱局简称,分列穿左右。铸行时间为顺治十七年至十八年(1660-1661)?
据《清朝通志》所载:顺治十七年(1660)户部又重定顺治通宝背文制式,除宝泉局、宝源局续_背满文式外,提准重开十五个地方钱局,并按照顺治四式的规格开铸新钱,每文重一钱四分,其背文由穿右省府局汉文局名,穿左为满文局名,故称满汉文式。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为了稳定流通铸币混乱的局面,一方面有选择地继续沿用明代旧钱,另一方在北京设中央钱局开铸“顺冶通宝”钱。新钱每文重量定为一钱与明钱兑换。
这一举措逐渐统一了流通钱的形制,为恢复国民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作为刚刚入关的清朝政府推行顺治通宝钱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先后经历了五次重要的改革,最终完成了脱离明代而建立清代铸币体系的过程。
五次货币改制铸就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顺治五式。每一式顺治通宝自成体系又互相关联,为我们后来的收藏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的实物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顺治通宝
我有一个顺治通宝值多少钱
这个钱币前面是顺治通宝,背面满文二字boo
quwan,意为户部宝泉局铸造,宝泉局是明清
两代铸币局,清代顺治入关后继续沿用了宝泉
局明制铸币方法,但是后期多次改进,造成顺
治通宝钱币形制繁多,现在发现的存世实物有
工、户、蓟、宣、云、延、原、同、阳、河、
临、东、浙、宁、昌、福、荆、襄和新共十九
局,这是市面上尚且能够见到的顺治年货币。其
中“源”、“延”、“宣”、“蓟”、“泉”,
存世甚少,极为罕见。动辄五十万以上,正因为
价格实在高昂,圈品也比其他铸币局的钱币多的
多。曾经出现并且拍卖的宝泉局顺治通宝有成
交价:58.00万,一七年香港皇室国际。145.60
万,一六年香港和平国际。和115.00万,一一年
北京嘉德。这是已知的宝泉局顺治通宝的成交
价,当然有品相高低在里面,但是普遍认为宝泉
局顺治通宝的拍卖成交价都是在三十到一百二十
万范围内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现在能
看到的宝泉局顺治通宝,九成九都是假的。
顺治通宝
一共发行五个大版式
市场价格从六十元
到一千元以上
这样说吧
以品相以及直径大小
版别的不同
而价值不同
也就是说:
一枚一个价
就铜钱而定价
顺治通宝价格80-2.2万不等。
顺治通宝光背:150~350
顺治通宝背星:250~450元
顺治通宝背右一:1000~1600元
顺治通宝背右二:5000~7000元
顺治通宝背上户:1000~2200元
顺治通宝背右户:80~180元
顺治通宝背上工:1万~2.2万元
顺治通宝背右工:80~200元
顺治通宝背上蓟:1000~3800元
顺治通宝背右蓟:600~1000元
顺治通宝背上宣:700~2000元
顺治通宝的历史背景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为了稳定流通铸币混乱的局面,一方面有选择地继续沿用明代旧钱,另一方在北京设中央钱局开铸“顺治通宝”钱。新钱每文重量定为一钱与明钱兑换。这一举措逐渐统一了流通钱的形制,为恢复国民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作为刚刚入关的清朝政府推行顺治通宝钱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先后经历了五次重要的改革,最终完成了脱离明代而建立清代铸币体系的过程。五次货币改制铸就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顺治五式。
每一式顺治通宝自成体系又互相关联,为我们后来的收藏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的实物资料。
顺治通宝有那几种,要图
答:
1、顺治五次改制同时产生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史称“顺治五式”。
2、顺治一式又名顺治仿古式(仿明钱式),顺治五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类。始铸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占据北京之后,建立了清王朝,同时在货币发行上大量采用了明代遗留的旧机构、工匠和钱币制作工艺。因此这一时期铸造的“顺治通宝”钱很大成度上保留了明朝铸币的风格,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3、、顺治二式又名顺治单字记局式,是继顺治一式后的第二类顺治钱形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其形式类似于唐代的会昌开园:钱背由一个单一汉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类)记载其铸钱局。据记载顺治时期全国先后有二十三个钱局开铸单字记局钱,但从现存顺治钱实物来看仅发现了工、户、蓟、宣、云、延、原、同、阳、河、临、东、浙、宁、昌、福、荆、襄和新共十九局。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
4、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是继顺治一式、二式之后铸造的第三类顺治钱形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较背单字钱制作精好,背文由穿右一本省记局汉字与穿左“一厘”组成。
5、顺治四式又名顺治“满文”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央责令各省、镇钱局停铸各类顺治旧钱,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每文增至一钱四分,且铜制金黄径大精美,俗称大制钱。
6、、顺治五式又名顺治“满汉文”式,顺治十七年(1660年)户部提准十四个地方局按照顺治四式的规格从新开铸新钱,其背文由本省满文局称和汉文局称组成、故名“满汉文式。分别有满汉文:同、福、宁、东、江、宣、原、蓟、昌、河、临、浙、陕、密字,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扩展资料:
1、顺治,中国清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的年号,通常也代指清世祖。顺治年间,属清朝早期,清朝对汉民族的统治矛盾比较尖锐,发生了“剃发易服”“文字狱”等重大历史事件。
2、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世祖,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6岁即位,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满族。崇德3年出生,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属相虎,在位18年(1644年—1661年),死后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清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清世祖。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顺治
今见顺治钱有五种:
(1)光背,径2.45厘米,重3.8克。
(2)背有户、工、陕、临、宣、蓟、延、原、西、云(密云)、同、荆、河、昌、宁、江、浙、东、福、阳、襄局名。径2.5~2.6厘米,重3.8~4.2克。
(3)背穿右局名,穿左"一厘"二字,为顺治十年铸行,称"一厘钱"(云南于顺治十七年始设炉铸钱,称"云一厘")。径2.6厘米,重4克。
(4)背有二满文,穿左"宝"字,穿右局名,为顺治十七年停铸"一厘钱"后所铸。径1.7厘米,重4.4克。
(5)满汉文钱,背穿左满文,右汉字,都是局名,有陕、临、宣、蓟、原、同、河、昌、宁、江、浙、东。钱径2.8厘米,重4克。
顺治的版别很多,要图只能你自己看顺治的钱谱了。http://qun.qzone.qq.com/group#!/83925922/share
顺治背符号钱详解
1、顺治五次改制同时产生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史称“顺治五式”。
2、顺治一式又名顺治仿古式(仿明钱式),顺治五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类。始铸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占据北京之后,建立了清王朝,同时在货币发行上大量采用了明代遗留的旧机构、工匠和钱币制作工艺。因此这一时期铸造的“顺治通宝”钱很大成度上保留了明朝铸币的风格,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3、、顺治二式又名顺治单字记局式,是继顺治一式后的第二类顺治钱形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其形式类似于唐代的会昌开园:钱背由一个单一汉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类)记载其铸钱局。据记载顺治时期全国先后有二十三个钱局开铸单字记局钱,但从现存顺治钱实物来看仅发现了工、户、蓟、宣、云、延、原、同、阳、河、临、东、浙、宁、昌、福、荆、襄和新共十九局。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
4、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是继顺治一式、二式之后铸造的第三类顺治钱形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较背单字钱制作精好,背文由穿右一本省记局汉字与穿左“一厘”组成。
5、顺治四式又名顺治“满文”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央责令各省、镇钱局停铸各类顺治旧钱,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每文增至一钱四分,且铜制金黄径大精美,俗称大制钱。
6、、顺治五式又名顺治“满汉文”式,顺治十七年(1660年)户部提准十四个地方局按照顺治四式的规格从新开铸新钱,其背文由本省满文局称和汉文局称组成、故名“满汉文式。分别有满汉文:同、福、宁、东、江、宣、原、蓟、昌、河、临、浙、陕、密字,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扩展资料: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介绍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
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
参考资料:顺治通宝-百度百科
顺治通宝哪种比较稀少
顺治通宝
稀罕版铜钱有
顺治通宝背上工为名誉品
市场价格在几万元
顺治通宝背右延
市场价格也在几万元
顺治通宝背上新
其次背东一厘
还有顺治通宝背十一两仿天启通宝十一两而铸
这些都是极少见的铜钱
而普通版品相好的
都在两百元左右
稀少的顺治通宝图片
以下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搜集,均为稀少的顺治版别
顺治通宝背后右边有户字的价位
顺治通宝背右户是顺治钱中种类最多,存世量最大的品种。目前发现的版别很多,价格有高有低,最普通的如果品相好在25-35元左右。
顺治背户详解
顺治通宝背单字右户,目前好品市场价在30元左右一枚。
顺治通宝古币背面标有年份价格表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2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1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1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10元
顺治通宝五式各局美品价如下
顺治通宝宝泉局,市场价60元/枚,
顺治通宝宝源局,市场价60元/枚,
顺治通宝宝同局,市场价80元/枚,
顺治通宝宝宁局,市场价70元/枚,
顺治通宝宝东局,市场价70元/枚,
顺治通宝宝江局,市场价200元/枚,
顺治通宝宝宣局,市场价65元/枚,
顺治通宝宝原局,市场价120元/枚,
顺治通宝宝蓟局,美品市场价80元/枚,
顺治通宝宝河局,市场价80元/枚,
顺治通宝宝临局,市场价65元/枚,
顺治通宝宝浙局,市场价85元/枚,
顺治通宝宝陕局,市场价100元/枚,
顺治通宝宝昌局,市场价120元/枚,
顺宝通治 年间钱币一枚价格
顺治通宝价格20元
顺治通宝的版别众多,有光背、背满文、满汉文、单字、一厘等版式,价格都不同,普通的从2元到30元不等,稀少的上百甚至上千元的都有。
普通品顺治通宝,价格目前在2-20元,视品相而定。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5元 顺治元年铸。1644年 李自克攻入北京,崇祯自缢煤山,清兵乘明乱入关,适逢吴三桂请兵书来,遂至山海关,败李自成于一片石,李败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回 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铸顺治通宝,面文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为五式,一式仿明钱,光背,径2.4厘米,重3.6克,二式汉字钱仿会昌开元,铸局各于穿上下左右。计22字,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荆延阳云襄。径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权银一厘钱,穿左一厘,穿右铸局名。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之十七字,径2.6厘米,重4.4克,五式为满汉文钱:临宁原同宣江东河蓟浙陕昌十二局,径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见西广,一厘米同福江较少。另有合背钱,仿明制记重,记值当十大钱,径4.8厘米,重20克以上。顺治钱奠定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4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7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3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目前顺治的市场价格在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