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票

大清蟠龙邮票,大清龙票是什么东西?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2 22:16:35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大龙邮票多少钱?大龙邮票的市场价格

说到大龙邮票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是这些都不成问题的,因为当大家知道这个大龙邮票的故事之后会发现这个大龙邮票的厉害之处,话说它是清朝时期的一种邮票了,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首发的,这个就显得很给力了奥,所以这个大龙邮票十分的珍贵,那么现在大龙邮票多少钱呢?现在大龙邮票的市场价格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虽然大龙邮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但是当时的发行量其实是有100万枚的,所以价格不算高,一套品相一般的大概在13万元左右,品相好的大概在18万元左右,所以大家要注意价格哦,别被骗了。
大龙邮票简介
1878年清朝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隶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昔时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差异,面值用银两盘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通俗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刊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分银)字样。
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是大龙票。在发行之前,清海关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大龙邮票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发行量:约100万枚。

清蟠龙邮票的介绍

大清蟠龙邮票,发行于1896年3月20日。这是大清邮局脱离海关,光绪皇帝御准开办“大清邮政”以后第一次正式发行的邮票,它是中国邮票史上首次由皇帝亲自御批的邮票。蟠龙邮票画面的整体布局采用了满满堂堂、中心取圆、局部透白、四角衬花的传统技法。

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是什么邮票

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是《庚申年》。
我国官方第一次正式发行的邮票,是在清朝晚期的1878年7月,邮票一套共3枚。邮票的面值是用银两计算:绿色的面值1分银,红色的面值3分银,桔黄色的面值5分银。图案中间是蟠龙。上端两角是“大清”两字。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1885年我国又发行了一套三枚蟠龙邮票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 。
扩展资料:
大龙邮票发行量共约法100万枚,关于它的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经研讨,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被认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间。因此,大龙邮票的发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邮戳、实寄封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第一套邮票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多少年清政府发行的什么邮票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朝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
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 分银)”字。
扩展资料
大龙邮票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
1、薄纸大龙:1878--1882年印制,为第一期。纸质韧薄,略呈透明,图框间距约2.5mm,后期全张为25(5*5)枚,但3分银全张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2、阔边大龙:1882年印制,为第二期。图框间距约4.5--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
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全张新票为孤品,原由美国集邮家施塔收藏,曾被中华邮票会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购藏。
3、厚纸大龙:1883--1885年印制,为第三期。
纸质厚而不透明,图框间距2.5--3.25mm,因子模磨损和纸张尺寸关系,全张都改为20(4*5或5*4)枚。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龙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 分三次印刷发行。 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
在此之前,中国一直使用的通信手段是邮驿。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王朝在宁夏境内设置邮驿机,
任命传邮驿臣,开驿道、建驿站、备车马,藉以传递公文。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开办“大清邮政”。但是邮驿大多是为官府服务。民间只好使用托人带信。
在明朝永乐年间,中国出现了“民信局”,专门经营民间私人邮件。
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后,英国率先在香港殖民地设立邮局,然后列强纷纷效仿:德国,日本,法国,俄国等。这些邮局现在我们称之为“客邮”。
在客邮存在的同时,各地还出现了“书信馆”。以1963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最早。1865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图案是龙,称为“上海工部大龙”。这虽是中国最早的邮票,但是它不是清政府发行的,因此不能算正式邮票。发行邮票的书信馆有:上海,镇江,芜湖,重庆,福州......,等很多。 书信馆发行的邮票,称为“商埠邮票”。
1876年,请政府同英国签订《烟台条约》,同意英国人正式开办邮政业。1878年初,成立海关邮政局,由英国人赫德负责,德国人德崔林兼办邮务。 1878年,海关邮政局发行大龙邮票,这是中国第一套正式邮票。由中国人设计。面值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一分银是一两银子的百分之一。铜板雕刻,发行过三期。
第一期,发行于1878年7月。用半透明白纸。相邻两票距离是2,5毫米,称为“薄纸大龙”。
第二期,发行于1882年,纸质与一期相同,但是两票间间距扩大为4,5毫米。称为“宽边大龙”
第三期,发行于1883年,纸质比前两期厚,由于印版腐蚀,邮票清晰度不如前两期。称为“厚纸 大龙”。
1878--1896是海关邮政时期,共发行了大龙,小龙,万寿,三大种邮票。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开设国家邮政,摆脱了中国邮政完全受外国人统治的局面。改用银元为单位。由于新票还未印出,所以就用小龙票加盖银元单位,后用新印的万寿票加盖银元单位。但是还是不够用,于是就用一种大清朝的红色印花税票加盖银元单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印花加盖”邮票,这套邮票出现了很多珍贵的邮票。
1897年8月16日,新设计的邮票终于出来了,这就是蟠龙邮票。图案有蟠龙,鲤鱼,飞燕。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1878年8月15日(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一般认为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云龙。
1、相关背景: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1] ”,简称“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 分银)”字样。
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是大龙票。在发行之前,清海关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大龙邮票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发行量:约100万枚。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
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扩展资料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降低了邮费,按重量计费,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
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龙邮票

中国第一枚邮票是哪一年诞生的

我国第一枚邮票的图案正中为一条腾飞的中国式团龙衬以云彩水浪,称为“神龙戏珠”图,俗称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一套共3枚,面值分别为1分银(绿色),3分银(红色)和5分银(黄色)。全张25枚(5X5),背面刷胶,有齿孔。
由于历史档案记载残缺,大龙邮票的正式发行日期目前尚有争论。根据各方面的历史文献及实物考证,大概是在1878年7月底8月初。
上海工部大龙 为中国民营书信馆首枚 1865年
海关大龙 为 海关邮政首枚 1878年
红印花 为国家邮政首枚 1897年
全部邮票全部实拍,旅顺文博玫瑰园的之邮票博物馆
我国第一枚邮票的图案正中为一条腾飞的中国式团龙衬以云彩水浪,称为“神龙戏珠”图,俗称大龙邮票。
1878年
我印象中好像还有海关大龙,1875年的
大龙邮票,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1878年8月15日(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一般认为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龙。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 分银)”字样。
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是大龙票。在发行之前,清海关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大龙邮票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发行量:约100万枚.

大清龙票是什么东西?

传说中的“龙票”是十七世纪清太祖向债权人出具的用龙玺盖章的债权票证;龙票代表了到期一定可以兑现的承诺,表明最高的信用级别。
龙票是一种还款票据,票据上盖有皇帝玉玺。清太祖开国复兴资金短缺,向豪门大户大量借款,出具了盖有龙玺大印的债权凭证。凡手执龙票的关内大户,后来都被追认为是为大清立过大功的功臣。
“蟠龙”邮票发行于1896年,是光绪皇帝御准开办“大清邮政”以后第一次正式发行的邮票,也是中国邮票史上首次由皇帝御批的邮票。
扩展资料
清代邮票是中国邮票的鼻祖,其中包括“大龙”、“小龙”、“蟠龙”等以龙纹为图案的邮票。在国内收藏市场中,清代邮票是收藏者的“终极”目标。“清代邮票比较‘高大上’,种类多、门槛高、鉴别难。
大龙”邮票有多个版本,一种是阔边“大龙”,还有光齿“大龙”(即边齿切得比较整齐干净),而毛齿(即边齿切得比较粗糙)的价值相对较低,另外,同样的邮票品相不同,价格差异也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票

最近收到一张大清国邮票,请哪位朋友给鉴定一下属于哪种邮票以及相应的价值,谢谢。

“蟠龙邮票”
蟠龙图:面值半分(紫)、1分(黄)、
2分(桔黄)、4分(棕)、5分(玫红)、1角 (深绿);鲤鱼图:
2角(绛紫)、3角(玫红)、5角(黄绿);飞雁图:1元(深红与
玫红)、2元(黄与桔红)、5元(深绿与玫红)。
邮票发行量大,图案单一,年代久远多品相不好,喜欢的人少没有炒作,这些原因导致多数清代邮票乃至民国邮票都价值不高,没信销的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1000元左右
大清蟠龙邮票,一般收是15到20元左右,好的话可以卖到100一张哦。
最近收到一张大清国邮票,是“蟠龙邮票”品种,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1000元左右!

我有1枚半分的龙邮票,印有大清国邮政字样,想了解它的价值

如果是真的话,那你就可牛了.你可以找个集邮的专业人士问问.我听说很值钱的.
楼主说的邮票应该是清代《蟠龙》邮票。
《蟠龙》邮票共有三个版别:
1、发行于1897年10月1日的“日本版”,太极图水印,石印版
全套12枚,半分是其中的第一枚,紫色,市价60-80元(新旧一样)
2、发行于1898年1月28日的“伦敦版”,太极图水印,雕刻版
全套12枚,半分是其中的第一枚,棕色,市价(新)45-60元,(旧)30-40元。
3、发行于1901-1910年的“伦敦版无水印”,无水印图案,雕刻版
全套20枚,半分是其中的第一枚,棕色,市价30-40元(新旧一样)
不知道楼主手上的是属于哪个版别,但应该可以轻易分辨出来。

清蟠龙邮票的相关故事

加盖“临时中立”邮票1912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当时邮政仍由外国势力把持,邮政总办帛黎(法国人)决定在大清邮政的蟠龙邮票上加盖“临时中立”字样,有3分、1元、2元、5元四种,作为邮资凭证,运往福州邮局,于1月30日起出售使用。这种加盖邮票在福州一经发售,不到三天,便訾议四起,福建省交通司致电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北京帛黎总办所定加印‘临时中立,字样邮票,已发闽行用,经本司再三商请闽邮务卜总办将该票设法收回,暂缓行用。”并指出邮票发行“事关民国主权,请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与帛黎交涉,今后邮票发行不必由邮务总办经办。”因在邮票上出现了“大清国邮政.临时中立”字样,极为不妥。1912年2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外交、交通二部电令停止使用。帛黎不得不下令,已收到“临时中立”邮票的各处邮局,将该票暂予封存,停止发售。加盖“临时中立·中华民国”邮票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笼罩着帝国主义的干涉,列强的炮舰游弋于长江流域。革命党人屈服帝国主义的压力,达成南北协议:“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并迫使清帝退位,革命党人就同意让出政权。”1912年2月12日,无望的清帝下诏退位。次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去临时大总统,推荐袁世凯继位。就在孙中山提出辞职的同一天,英国、德国、日本三国驻南京领事,奉命到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施加压力,要求维持中国邮政的现状,制止福建等省军政府对邮政和邮票的变革。为此,孙中山立刻电令袁世凯要在邮票上只加印“中华民国”4个字。而袁世凯表面上答应,却又在原来横列加盖“临时中立”的邮票上,又竖列补盖了“中华民国”字样,成了印有十字交叉的“大清国邮政·临时中立·中华民国”字样的邮票。由邮政总局驻上海邮政供应处负责加盖,实际仍交由海关总税务司署造册处承印,所盖原票是清代伦敦版蟠龙无水印邮票和伦敦版欠资邮票,运往汉口、南京、长沙等地邮局。出售后引起老百姓的极端不满,这是侵害中国的主权问题。孙中山得知后,十分气愤,立即致电袁世凯,命令邮票上不准有“临时中立”字样,只能加盖“中华民国”4个字。在孙中山的斥责下,3月23日,由帛黎通令各邮区,停发加盖“临时中立·中华民国”邮票,“将业已发出之该项邮票扫数收回”。加盖“中华民国”邮票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平正式就职。在袁世凯的庇护下,帛黎仍是中国邮政的当然“总办”,他自然也就改变了对中华民国的立场,他指示驻上海邮政供应处,将库存清代邮票都加盖正式国名“中华民国”。除海关造册处加盖的以外,还有上海商务印书馆和英国华德路公司所加盖。加盖“中华民国”邮票分三组,分别以不同的加盖字体特征命名,分加盖宋体字、加盖宋体大“国”字、加盖楷体“中华民国”邮票。后来,销售加盖“中华民国”字样的邮票,直到1914年3月31日方才停止。由上述可见,这是中国邮票史上,出现铭记多变的加盖邮票。历史证明,勒令停发加盖“临时中立”邮票和“临时中立·中华民国”邮票,并非仅仅因为其加盖文字不妥,关键是这两组邮票的加盖,实属有碍国体,是侵害中国权的铁证。

蟠龙图邮票的发行始末

据史料记载,姗姗来迟的大清邮政第四版蟠龙图邮资片,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5月1日开始发行。该片正面首次改为横式设计,取消了此前各版邮资片四周曾有的边框,中间醒目地加上了UPU的公用语文——法文以及中文“大清邮政明信片”字样的双语标头,并以T型线分隔上下左右,而在其右上方,又重新设计了1种与蟠龙图普通邮票的风格大体相似的蟠龙邮资图,但其设计者姓名不详(此时费拉尔已在上海病死)。因此种设计符合UPU的规范,故其后的我国普通邮资片,即基本沿用此格式设计而成。该片由大清海关上海造册处以一种米黄色卡纸印制,刷色为绿色,其中蟠龙邮资图采用平版印刷,尺寸23.5×27毫米,面值仍为国内邮资1分,其余中、法文标头等文字部分则以凸版印刷。除了一般通常使用的单片外,该片与当时各国发行使用的普通邮资片一样,还另发行有便于对方回复的对折式双片,其格式、图案、文字与单片大体相同,面值则为去片、回片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