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林风眠国画作品
- 2、林风眠是哪个学校校长
- 3、林风眠最著名的画
- 4、林风眠是如何走向绘画之路的
- 5、林风眠是如何走向绘画之路的
- 6、林风眠作品
- 7、林风眠国画作品
- 8、林风眠担任“北平艺专”的校长之后增设了哪个系()。
- 9、林风眠国画作品
- 10、林风眠霸王别姬现藏哪里
林风眠国画作品
林风眠国画作品包括《鹭》、《柏林之醉》、《暴风雨后》、《摸索》等。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本名绍琼、剑生,后易名凤鸣,又名风眠,广东梅县人,中国近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鹭》、《柏林之醉》、《暴风雨后》、《摸索》等;主要著作有《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画集》等。
林风眠于1920年入读于法国迪戎国立美术学院,后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各大博物馆研习美术;1925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务长、西画系主任;1927年,任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另创作油画作品《人道》。
林风眠国画作品特点
1、画幅:林风眠一改传统国画以长条形幅面为主的形式,采用了方形进行创作。这种创新使得画面更加活泼、多变,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示画面的内容。
2、绘画材料:林风眠善于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包括水墨、水彩等传统中国画材料,也融合了西方绘画中的一些技巧和手法,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3、用色:林风眠的用色丰富多彩,他根据画面的不同内容和形式,灵活运用色彩进行表现。在《渔获》这幅作品中,林风眠用丰富的色彩表现了渔村丰收的喜悦氛围;而在《双鹭》中,他则运用浓淡相间的墨色,将白鹭的羽毛和环境表现得栩栩如生。
林风眠是哪个学校校长
林风眠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建校的艺术学校最初为北京美术学校,1918年4月开办。1925年改为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音乐、戏剧两系,校长林风眠,音乐系教师有萧友梅、杨伸予等。1928年改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徐悲鸿曾任院长,设中国画,西洋画,实用美术、音乐、戏剧、建筑六个系。1934年始改建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设绘画、雕塑、图工三科。“七七”事变后,学校内迁。1938年在湖南沅陵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合并称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滕固;设有音乐系,系主任唐学泳。
林风眠最著名的画
林风眠最著名的画是:《春晴》、《江畔》、《白衣仕女》。
一、《春晴》
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
二、《江畔》
画中无一笔传统程序,却有国画写意的意味;完全不像水彩画。作为林风眠的大作之一,《江畔》曾被多次出版,成为中国艺术史上浓重的一笔。巧用色调而使塞满的画面不觉局促,达到了另一种的高超布局境界。
三、《白衣仕女》
作品在娴熟的捕捉了仕女外形美姿的同时,将东方仕女的雍容风度和优雅气韵展露无垠。林风眠的画作最为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
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林风眠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晚年林风眠客居香港,深居简出,凭记忆重画在“文革”中毁掉的作品,几乎一直画到生命的终点。
林风眠是如何走向绘画之路的
林风眠是如何走向绘画之路的如下:
林风眠(1900-1991) ,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县人,现代中国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启蒙者之一。林风眠出身于贫苦的石匠之家,幼年失去母爱。19岁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入迪戎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罗蒙工作室习画2年多,游学德国1年,再居法2年。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专校长兼教授。
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任校长。1937年10月因日寇入侵率艺术院师生向江西、湖南转移。1938年春,在湖南沅陵,杭州艺专与北平艺专合校,改称国立艺专,改校务委员制,林风眠任主任委员。
因与教育部及校内某些负责人意见不一致而辞职。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1950年林风眠辞去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迁居上海专门从事绘画求索。不久,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除了参加美协组织的深入体验生活的活动外,每天就是闭门作画至深夜,
“林风眠格体”在寂寞耕耘中臻于炉火纯青。林风眠在“文革”期间深受迫害,先是被抄家、批判,后被打入牢狱达4年之久,受尽了非人的折磨。林风眠于1977年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新中国成立后,林风眠先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协顾问、理事、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
林风眠的中西融合更多地体现在观念上,由学习西方自然主义转而服膺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等西方现代艺术思潮,试图用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观念来切入中国绘画。在林风眠的作品中,中国画赖以生存的骨线被抽去了“笔墨”的特质,黑色也仅仅被当作一种色彩来看待,而失去了在传统中国画中具有的特殊意义。
他摒弃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与构图等程式规则,追求画面的构成性、水墨性、色彩性、自由性,以及对自我的精神情感的真诚而准确地表达。这也造成了他的不少彩墨画从外观上看更像西画,从而被人误解为不传统。但是从作品的内涵来看,那种冷逸的悲剧精神却在画面上得以升华,使之更为锲合中国画 “写心”的纯粹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林氏画风。
林风眠曾一度为自己的画还算不算中国画而苦恼,现在看来,这种苦恼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林风眠对于绘画观念的理解,已足以使其创作具有超前的作用,而标领时会、开启后学的一代新风。林风眠是一生潜心追求艺术的最为纯粹的艺术家,不愧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大师。
他的学生弟子们也是受他的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强烈感染,而沿着他的艺术道路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比如吴冠中在对林风眠艺术创新的继承与发展中,形成自己的另一番水墨艺术天地,并对中国当代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现代中国画坛中西融合的林一吴体系。
林风眠是如何走向绘画之路的
林风眠(1900年-1991年),是中国现代画坛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著称。他的绘画风格独具一格,兼收并蓄了古代笔墨艺术和现代艺术理念。林风眠早年就对绘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在15岁时就进入上海美专学习美术,在学期间受到张大千和吴湖帆等名家的影响,深入研究古代艺术。后来他完成学业后前往广东教育实验区担任美术教员,又去扬州、南京等地游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1928年,林风眠通过自费前往日本深造,先在新田次郎的美术学院学习二年,后又师从铃木梅太郎学习日本水墨画。他在东京市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将中国传统绘画和及时艺术相结合,进一步开拓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回国后,林风眠开始参加各项美术展览,并不断加强自己的绘画技艺。1940年代,他开始将自己的绘画风格推向了高峰,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风格的杰出作品。在他的一生中,林风眠一直致力于推动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林风眠作品
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宫女与花瓶图》等。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自幼喜爱绘画。
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等。林风眠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兼教授,后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主持筹办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任院长。
人物纪念
1999年11月22日,为纪念林风眠百年诞辰,将杭州市林风眠故居按原样整修后,辟为林风眠故居纪念馆。该馆分上、下两层,楼下陈列室展示了林风眠生平事迹和遗物。
2010年是林风眠先生诞辰110周年,为弘扬林风眠的艺术精神,传承林风眠的艺术教育理念,广东威华集团投资在林风眠的故乡修建了“林风眠艺术产业园”。
“国美之路——林风眠师生联展”10月22日起在浙江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院隆重开幕,从而拉开了纪念林风眠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同年,广东林风眠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出资四千万,成立“林风眠教育基金”,包括“林风眠助学金”与“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奖学金”各两千万。2012年10月20日,梅州市林风眠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林风眠国画作品
林风眠国画作品如下:
林风眠早期的水墨画还有灵动飘逸的特色,后来渐渐转向沉静与孤寂,即便那些热烈浓艳的秋色或和煦明媚的春光,也带有此种特色。当然,林画的孤独感并不是空虚感,也不同于佛家说的空茫境界,更没有现代西方画家如契里柯、达利作品中那种荒诞式空漠。
换言之,它只是一种寂寞,一种独自欣赏世界的自足的寂寞,不妨再作个比较:八大山人的画也充满孤独,但那是孤独而愤,演为清狂。
林风眠简介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
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林风眠的学生中最著名的五位: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他们有活跃在北方与南方者,有在巴黎者,也有一位在台湾。他们的创作都可看出发端于林风眠,后来逐渐各自走上不同的方向。他们都成为近数十年来享有大小不同盛名的画家。
林风眠担任“北平艺专”的校长之后增设了哪个系()。
林风眠担任“北平艺专”的校长之后增设了哪个系(雕塑系)。在民国雕塑教育中,特别是在1937年之前,在雕塑教育方面,无疑国立杭州艺专的重要性要大于国立北平艺专。
1938年两校合并,两校雕塑专业随之合并,一直延续到1945年。 此后直到 1949年,两校雕塑专业发展并驾齐驱,各有侧重。 本文以时间顺序,对国立北平艺专雕塑专业的发展作一简略梳理,从发展过程中选出关键点,以“事件发生”为基础,引申出与“中国现代雕塑起源”相关的深层问题。
蔡元培对“雕塑”的理解以及与雕塑家的早期渊源 1916年,蔡元培在“华工学校讲义“中谈及“雕刻”,认为“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现人生观 ;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刻。 ”蔡元培之所以如此推崇“雕刻” 表现人生观的作用,给出的理由有二,一是雕刻“为种种人物之形象也”;二是因为“其所取材,率在历史之事实”。
林风眠国画作品
林风眠国画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等。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1991年8月12日10时,林风眠因心脏病、肺炎并发症,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1岁。
林风眠霸王别姬现藏哪里
林风眠在1951年辞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教职后,移居上海,独自进行艺术探索。那时,他经常到大世界去看京剧、绍剧,从中发现了不少新的画题,在形式创造方面也受到了许多启发。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想从旧戏的动作,分化后再想法构成创作,在画面上或者可能得到时间和综合的观念。”又说:“新戏是分幕,而旧戏是分场来说明故事的,分幕似乎只有空间的存在,而分场似乎有时问的绵延的观念,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在旧戏里,似乎很容易得到解决,像毕加索有时解决物体,都折叠在一个平面上一样,我用一种方法,就是看了旧戏之后,一场一场的故事人物,也一个一个把他折叠在画面上,我的目的不是求物、人物的体积感,而是求综合的连续感,这样画起来并不难看,我决定继续画下去。在旧戏里有新鲜丰富的色彩,奇怪的动作,我喜欢那原始的脸谱,画了一共几十张了,很有趣……。”(《给泰》,1951年11月17日)从这段话可以知道,林风眠是以传统戏曲为题材,利用它的动作和色彩,再借鉴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观念和方法,进行艺术形式的探索,目的是想把时间的因素纳入平面空间之中,以求时、空的某种“综合表现”。这种探索,主要是用彩墨的画法进行的,但有时也用其他媒材,油画《霸王别姬》就是一例。
京剧《霸王别姬》,表现楚汉之争,楚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围困垓下,军心动摇,四面楚歌。在决战之前,霸王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在劝酒之后,担心霸王为了她不能专心杀敌,她为霸王舞剑之后,以自刎相诀别。这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作之一。所见林风眠油画《霸王别姬》有二件,一件藏香港,一件藏台湾。此幅是香港所藏者,尺幅略大(71.4cm×65.8cm),是藏家在200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拍得的。画面上,霸王在右侧,形体硕大,正面立姿,有低眉沉思之意:虞姬在左侧,左手执剑,作侧脸回首状。台湾所藏者,尺幅略小(54cm×48cm)。画面上,霸王居左方,侧身回首;虞姬居右方,右手执剑,亦侧身回首。两件作品都以黑、深红或赭红为主色调,辅以蓝、赭、黄诸色。比较起来,香港这幅一动一静,色彩对比比较强烈:台湾那幅寓动于静,色彩相对沉着和谐。两幅都以几何形构造人物,香港一幅比较突出用线,风格粗犷强悍;台湾一幅强化色块而弱化线条,相对精致微妙。林风眠的戏曲人物,是一种探索性绘画,其着意点在形式的革新与创造,因此,他反复画同一题材并不奇怪,如《宇宙锋》、《宝莲灯》、《南天门》等等,都画了很多幅。
?? 林风眠油画《霸王别姬》有二件,一件藏香港,一件藏台湾。此幅是香港所藏者,尺幅略大(71.4×65.8cm),是藏家在200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拍购的。画面上,霸王在右侧,形体硕大,正面立姿,有低眉沉思之意;虞姬在左侧,左手执剑,作侧脸回首状。台湾所藏者,尺幅略小(54×48cm)。画面上,霸王居左方,侧身回首;虞姬居右方,右手执剑,亦侧身回首,霸王掩面不忍视虞姬,而虞姬亦痛苦难舍,可谓动笔有情。两件作品都以黑、深红或赭红为主色调,辅以蓝、赭、黄诸色。比较起来,香港这幅一动一静,色彩对比比较强烈;台湾那幅寓动于静,色彩相对沉着和谐。两幅都以几何形构造人物,香港一幅比较突出用线,风格粗犷强悍;台湾一幅强化色块而弱化线条,相对精致微妙。颇富中国民间皮影、剪纸之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