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我有一枚政和通宝想知道能值多少钱
- 2、古币价格表
- 3、《宋史》卷一百八十 志第一百三十三(4)
- 4、各位大师帮看看政和通宝后背这样是不是错版币啊
- 5、中国古币图片价格
- 6、关于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朝代的钱币名称,急,快
- 7、一枚崇宁重宝值多少钱
- 8、大家帮忙看下这个是什么朝代的钱币,鉴定下真假?
- 9、政咪通宝值125万吗?
我有一枚政和通宝想知道能值多少钱
政和通宝,北宋钱,品种繁多,该币文政宽缘大样,品相不错,按等级九级(共十级)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六十到一百八十万不等
普通十多元左右
政和通宝,篆书版式,真品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100左右,真品有收藏价值的。
古币价格表
古钱币价格:
祺祥通宝 楷书复 小平 背宝泉局3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2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制 背宝苏局20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1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型百 背宝巩局350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度十”3500;
祺祥重宝 楷书问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68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巩局“当十”35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答 背宝云局“八”15;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7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部颁各局样钱7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新十”8;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无苏局“当五”5;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1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部颁各局样钱12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伊局“当四”20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三 背宝巩局“当五”800。
扩展资料:
古币保存方法:
一般人可选用一些废弃纸盒,如刀布币可用较度长的放人参的纸版盒,最好再在下面添一些棉絮、海绵等以减少摩擦。布币则可以选用一些带格子的纸盒。
特别珍贵的稀世珍品绝品,可采用真空包装,充入氮气等特殊手段以减缓氧化速度。铁钱由于较易氧化腐蚀,最好存放在干燥的纸盒或硬塑盒中,周围尽可能地多放些干燥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钱币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1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3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1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10元
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20元
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2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
扩展资料:
其他古币价格
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铸,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3.8克,折二径2.8厘米,重4.7克,铁钱亦有折二。其时斗米十钱。天禧以铜、铁折二及合背为稀有。
天禧通宝真书小平光背20元
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20000元
北宋
天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仁宗天圣元年(1023)铸,天圣钱文来源于天为二人,乾兴元年(1022)二月,真宗死,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二人同理国事,即二人圣。
分铜、铁两种,面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重4.1克左右,又有大小样之分。铁钱有折二钱,径2.7-2.8厘米,制作精良。
天圣元宝真书小平光背20元
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20000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钱币并非越老越值钱 乾隆通宝十年价格涨20倍
以清朝古币为例,大概的价格表如下:
清宝津局光绪通宝机制黄铜质中心满穿样币:8800元
清代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直径43.5mm:2240元
清咸丰重宝宝源局当五十试铸母钱:50000元
清代同治通宝背辛未福寿套子钱:1000元
清咸丰通宝宝泉局象牙呈祥雕母:60 000元
清代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古钱:6325元
清道光通宝背阿克苏小平银质:46 000元
清代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隐起文:2860元
根据年代的久远,会有不同的价值,越久远的古币,会越值钱些。最好到相关部门去鉴定和估价,进行正常交易,而非法的倒卖就是犯罪。
扩展资料:
有的古钱币存世稀少,人们求之若鹜,有的钱币收藏家苦寻十年几十年才得到。物以稀道为贵。有的几十万元一枚。例如一枚南宋时期的 “大宋通宝”背“当十”内 铜钱,穷鼠啮猫014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容估价10万-30万元人民币,结果派出40多万元。
例如常见的袁大头,民国八年的现在值七八百块钱左右。民知国三年的现在值五六百块钱。湖南元铜,价格在二三回百块左右。嘉庆通宝,到现在已经二百多年了,年代久远,网上报价几万块。
古币价格跟它的分级有关,古钱币的分级一般是按照存世量来定的,但古钱币的存世量是一个难以给予确认的不定数,这个数是变化的。
例如:清代后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政权铸币,天国通宝定为1级品。小平钱天国圣宝母钱,定为2级品。天国圣宝小平钱定为3级品。这里的定级是钱币品相好的,较差的品相价就会下降的。钱币8、9、10级别存世量很大,价就低了。
扩展资料:
古币保存方法:
一般人可选用一些废弃纸盒,如刀布币可用较长的放人参的纸盒,最好再在下面添一些棉絮、海绵等以减少摩擦。布币则可以选用一些带格子的纸盒。
比较珍贵的纸币,常用圆形塑料盒存放。这种塑料圆盒有多种型号,最好选用与所放古钱大小比较相配的型号,对于比较薄小脆嫩的古钱还可放棉絮、纸等物以作衬垫。
特别珍贵的稀世珍品绝品,可采用真空包装,充入氮气等特殊手段以减缓氧化速度。铁钱由于较易氧化腐蚀,最好存放在干燥的纸盒或硬塑盒中,周围尽可能地多放些干燥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钱币
截止时间2020年5月,从几十至几万不等。
不同的年份、材质、完整度价格会有不同,从几十至几万不等。古钱币板块的热门品类要数先秦和清代的制品。先秦的钱币因为距今久远,铸造、文字、风格等有特殊性,对收藏者极有吸引力。而清代离现代生活很近,而且清钱币的形制比较大。
价值较高的古钱币特点归纳为短命政权铸造、存世量稀少、文化内涵丰富等几点。在经过了最初入门阶段后,可把玩一些成系列的钱币。“例如宋徽宗批制的年号钱,最著名的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
崇宁通宝的钱文是宋徽宗手书,所以又可称为‘御书钱’,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极为著名的‘瘦金体’。除了艺术造诣外,它的铸造工艺也非常精美。
扩展资料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
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罕见。
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
三、钱币的形态、钱文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以清朝古币为例,大概的价格表如下:
清宝津局光绪通宝机制黄铜质中心满穿样币:8800元
清代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直径43.5mm:2240元
清咸丰重宝宝源局当五十试铸母钱:50000元
清代同治通宝背辛未福寿套子钱:1000元
清咸丰通宝宝泉局象牙呈祥雕母:60 000元
清代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古钱:6325元
清道光通宝背阿克苏小平银质:46 000元
清代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隐起文:2860元
根据年代的久远,会有不同的价值,越久远的古币,会越值钱些。最好到相关部门去鉴定和估价,进行正常交易,而非法的倒卖就是犯罪。
扩展资料:
古币保存方法:
一般人可选用一些废弃纸盒,如刀布币可用较长的放人参的纸盒,最好再在下面添一些棉絮、海绵等以减少摩擦。布币则可以选用一些带格子的纸盒。
比较珍贵的纸币,常用圆形塑内料盒存放容。这种塑料圆盒有多种型号,最好选用与所放古钱大小比较相配的型号,对于比较薄小脆嫩的古钱还可放棉絮、纸等物以作衬垫。
特别珍贵的稀世珍品绝品,可采用真空包装,充入氮气等特殊手段以减缓氧化速度。铁钱由于较易氧化腐蚀,最好存放在干燥的纸盒或硬塑盒中,周围尽可能地多放些干燥剂。
《宋史》卷一百八十 志第一百三十三(4)
童贯宣抚陕西,以诏亟平物价,帅臣徐处仁切责其非,坐贬。钱即经略鄜延,抗疏言:"详考诏旨,谓铁钱复行,与夹锡并用。虑奸民妄作轻重,欲维持推行,俾钱物相直,非欲以威力胁制百姓,顿减物价于一两月之间。今宣抚司裁损米谷、布帛、金银之价,殆非人情。徐处仁言虽未尽,所见为长,望速询其实。如臣言乖谬,愿同处仁贬。"诏即妄有建明,毁辱使命,谪置偏州。寻亦罢行夹锡钱,且禁裁物价,民商贸易,各从其便。继而童贯复请与旧法铁钱并折二通行。知阌乡县论九龄俄坐以铜钱一估夹锡钱七八,并知州王寀、转运副使张深俱被劾。时关中钱甚轻,夹锡欲以重之,其实与铁钱等,物价日增,患甚于当十。
二年,蔡京复得政,条奏广、惠、康、贺、衡、鄂、舒州昨铸夹锡钱精善,请复铸如故。广西、湖北、淮东如之,且命诸路以铜钱监复改铸夹锡,遂以政和钱颁式焉。夹锡钱既复推行,钱轻不与铜等,而法必欲其重,乃严擅易抬减之令。凡以金银、丝帛等物贸易,有弗受夹锡、须要铜钱者,听人告论,以法惩治。市井细民朝夕鬻饼饵熟食以自给者,或不免于告罚。未几,以夹锡钱不以何路所铸,并听通行。
陕西用"政和通宝"旧大铁钱,与夹锡钱杂。虑流转诸路,四年,诏毋更行用,致令诸监改铸夹锡钱,在民间者赴官换绸。郑居中、刘正夫为相,以为不便,令淮南夹锡钱期三日官私俱禁不用,仍罢鼓铸,夹锡钱悉辇桩关中。寻诏河东、陕西外,余路并罢;俄诏并河东罢铸夹锡钱,止用旧法鼓铸。重和元年,权罢京西铸夹锡钱,继以关中籴买,用之通流,复命鼓铸,专给关中。夹锡行,小民往往以药点染,与铜钱相乱,河北漕臣张翚等尝坐贬焉。
先是,江池饶州、建宁府四监,岁铸钱百三十四万缗,充上供;衡、舒、严、鄂、韶、梧州六监,岁铸钱百五十六万缗,充逐路支用。建炎经兵,鼓铸皆废。绍兴初,并广宁监于虔州,并永丰监于饶州,岁铸才及八万缗。以铜、铁、铅、锡之入,不及于旧,而官吏稍廪工作之费,视前日自若也,每铸钱一千,率用本钱二千四百文。时范汝为作乱,权罢建州鼓铸,寻复旧,泉司供给铜、锡六十五万余斤。
六年,敛民间铜器,诏民私铸铜器者徒二年。赣、饶二监新额钱四十万缗,提点官赵伯瑜以为得不偿费,罢鼓铸,尽取木炭铜铅本钱及官吏阙额衣粮水脚之属,凑为年计。十三年,韩球为使,复铸新钱,兴废坑治,至于发冢墓,坏庐舍,籍冶户姓名,以胆水盛时浸铜之数为额。(浸铜之法: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铁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饶州兴利场、信州铅山场各有岁额,所谓胆铜也。)无铜可输者,至熔钱为铜,然所铸亦才及十万缗。
二十四年,罢铁钱司归之漕司。二十七年,出版曹钱八万缗为铸本,岁权以十五万缗为额。复饶、赣、韶铸钱监,以漕臣往来措置,通判主之。殿中侍御史王珪言泉司不可废,复以户部侍郎荣薿提领,许置官属二员。二十八年,出御府铜器千五百事付泉司,大索民间铜器,得铜二百余万斤,寺观钟、磬、铙、钹既籍定投税外,不得添铸。二十九年,令命官之家留见钱二万贯,民庶半之,余限二年听转易金银,算请茶、盐、香、矾钞引之类,越数寄隐,许人告。
以李植提点铸钱公事,植言:"岁额内藏库二十三万缗,右藏库七十余万缗,皆至道以后数也。绍兴以来,岁收铜二十四万斤,铅二十万斤,锡五百斤,仅可铸钱一十万缗。诸道拘到铜器二百万斤,附以铅、锡,可铸六十万缗。然拘者不可以常,唯当据坑冶所产。"下工部,权以五十万缗为额。又明年,才铸及十万缗。今泉司岁额增至十五万缗,小平钱一万八千缗,折二钱六万六千缗。岁费铸本及起纲糜费约二十六万缗,司属之费又约二万缗,东南十一路一百一十八州之所供,有坑冶课利钱、木炭钱、锡本钱,约二十一万缗,比岁所收不过十五六万缗耳。岁额:金一百二十八两,银无额,以七分入内库,三分归本司,铜三十九万五千八百斤,铅三十七万七千九百斤,锡一万九千八百七十五斤,铁二百三十二万八千斤,比岁所榷十无二三。每当二钱千,重四斤五两;小平钱千,重四斤十三两;视旧制,铜少铅多,钱愈锲薄矣。
孝宗隆兴元年,诏铸当二、小平钱,如绍兴之初。(乾、淳迄于嘉泰、开禧皆如之。)乾道六年,并铸钱司归发运司,寻复置。八年,饶州、赣州复名置提点官。以新铸钱肴杂,提点铸钱及永平监官、左藏西库监官、户部工部长贰官责降有差。九年,大江之西及湖、广间多毁钱,夹以沙泥重铸,号"沙尾钱",诏严禁之。淳熙二年,并赣司归饶州。庆元三年,复禁铜器,期两月鬻于官,每两三十。湖州旧鬻监,至是官自铸之。(二年,禁销钱为铜器者,以违制论,炉户决配海外。)复神泉监,以所括铜器铸当三大钱,隶工部。
旧额,内帑岁收新钱一百五万,(江、池、饶、建四监。)而每年退却六十万,三年一郊,又以三百万输三司,是内帑年才得十一万六千余缗,而左藏得九十三万三千余缗。今岁额止十五万,而隶封桩者半,内藏者半,左藏咸无焉。
又自置市舶于浙、于闽、于广,舶商往来,钱宝所由以泄,是以自临安出门,下江海,皆有禁。淳熙九年,诏广、泉、明、秀漏泄铜钱,坐其守臣。嘉定元年,三省言:"自来有市舶处,不许私发番船。绍兴末,臣僚言:泉、广二舶司及西、南二泉司,遣舟回易,悉载金钱。四司既自犯法,郡县巡尉其能谁何?至于淮、楚屯兵,月费五十万,见缗居其半,南北贸易缗钱之入敌境者,不知其几。于是沿边皆用铁钱矣。"
淮南旧铸铜钱。乾道初,诏两淮、京西悉用铁钱。荆门隶湖北,以地接襄、岘,亦用铁钱。六年,先是,以和州旧有钱监,舒州山口镇亦有古监,诏司农丞许子中往淮西措置。于是子中以舒、蕲、黄皆产铁,请各置监,(舒州同安监,蕲州新春监,黄州齐安监。)且铸折二钱。以发运司通领四监。(江之广宁监,兴国之大冶监,临江之丰余监,抚之裕国监。)子中所领三监,岁合认三十万贯,其大小铁钱,令两淮通行。七年,舒、蕲守臣皆以铸钱增美迁官,然淮民为之大扰。八年,以江州、兴国军铁冶额亏,守贰及大冶知县各降一官。
淳熙五年,诏舒州岁增铸十万贯,以三十万贯为额;蕲州增铸五万贯,以十五万贯为额。如更增铸,优与推赏。御史黄洽言:"兴天下之利者,不穷天下之力。舒、蕲岁铸四十五万不易为也。又有增铸之赏,恐其难继。"诏除之。八年,以舒州水远,薪炭不便,减额五万贯。明年,又减十万贯,与蕲州并以十五万贯为额。十年,并舒州之宿城监入同安监。十二年,诏舒、蕲铸铁钱,并增五万贯,以"淳熙通宝"为文。
光宗绍熙二年,减蕲春、同安两监岁铸各十万贯。嘉泰三年,罢舒、蕲鼓铸;开禧三年,复之。
嘉定五年,臣僚言江北以铜钱一折铁钱四,禁之。时铜钱之在江北者,自乾道以来,悉以铁钱易之,或以会子一贯易铜钱一贯。其铜钱输送行在及建康、镇江府。凡沿江私度及边径严禁漏泄,及于边界三里内立堠,如出界法;其易京西铜钱,如两淮例。京西、湖北之铁钱,则取给于汉阳监及兴国富民监,后并富民监于汉阳监,以二十万为额。
前宋时,川、陕皆行铁钱,益、利、夔皆即山冶铸。绍兴九年,诏陕西诸路复行铁钱。十五年,置利州绍兴监,铸钱十万缗以救钱引。二十二年,复嘉之丰远、邛之惠民二监,铸小平钱。二十三年,诏利州并铸折二钱,后又铸折二钱。淳熙十五年,四川饷臣言:"诸州行使两界钱引,全籍铁钱称提,止有利州绍兴监岁铸折三钱三万四千五百贯有奇,邛州惠民监岁铸折三钱一万二千五百贯。今大安军淳熙、新兴、迎恩三炉,出生铁四十九万三千斤,利之昭化、嘉川县亦有炉,新产铁三十余万斤。乞从鼓铸。"嘉定元年,即利州铸当五大钱。三年,制司欲尽收旧引,又于绍兴、惠民二监岁铸三十万贯,其料并同当三钱。若四川铜钱,淳熙间易送湖广总所储之,后又交卸于江陵。
宝庆元年,新钱以"大宋元宝"为文。端平元年,以胆铜所铸之钱不耐久,旧钱之精致者泄于海舶,申严下海之禁。嘉熙元年,新钱当二并小平钱并以"嘉熙通宝"为文,当三钱以"嘉熙重宝"为文。
淳祐四年,右谏议大夫刘晋之言:"巨家停积,犹可以发泄;铜器鉟销,犹可以上遏;唯一入海舟,往而不返。"于是复申严漏泄之禁。
八年,监察御史陈求鲁言:"议者谓楮便于运转,故钱废于蛰藏;自称提之屡更,圜法为无用。急于扶楮者,至嗾盗贼以窥人之阃奥,峻刑法以发人之窖藏,然不思患在于钱之荒,而不在于钱之积。夫钱贵则物宜贱,今物与钱俱重,此一世之所共忧也。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深入遐陬。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富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京城之销金,衢、信之鍮器,醴、泉之乐具,皆出于钱。临川、隆兴、桂林之铜工,尤多于诸郡。姑以长沙一郡言之,乌山铜炉之所六十有四,麻潭鹅羊山铜户数百余家,钱之不坏于器物者无几。今京邑鍮铜器用之类,鬻卖公行于都市。畿甸之近,一绳以法,由内及外,观听聿新,则鉟销之奸知畏矣。香、药、象、犀之类异物之珍奇可悦者,本无适用之实,服御之间昭示俭德,自上化下,风俗丕变,则漏泄之弊少息矣。此端本澄源之道也。"有旨从之。
十年,以会价低减,复申严下海之禁。(十二年,申严鉟销之禁及伪造泄之法。咸淳元年,复申严鉟销、漏之禁。)宝祐元年,新钱以"皇宋元宝"为文。
各位大师帮看看政和通宝后背这样是不是错版币啊
移范现象,在北宋钱中非常常见,普通钱币。几块钱罢了。
是,错版币在升值中,个别的都高达40万以上,一定得妥善保管。
错版币的自我鉴定,和同一年出版的对比,差别越大,价值越高。
属于常规注册单位,多于工作人员联系适合就参加,
经营古董类的单位不少,参与前一定问清楚,觉得适合再去参加,一旦流拍后要能接受费用损失的现实,否则悔之晚也。
以下为藏品交易与参加拍卖的常识:
请仔细阅读,避免上当受骗。我本人参加拍卖七八年,总计花费25万以上,有血有泪,在此公平客观的回答,是为了让更多的藏家少受一分伤害, 阿弥托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藏友问某某公司是否正规?
是不是骗子?可靠吗?任何单位都是法制注册营业的,至于服务质量,收费的标准,得自己去考察衡量,一定谨慎避免高收费,藏品不成交造成的伤害。特别是夸口说保证能成交的公司,十有八九骗费用的公司。法律规定正规单位不能收购倒卖古董,其次个别单位以现金收购古董为名,让藏家先鉴定,真品就现金收购,其实他们没有买家,忽悠藏家交完鉴定费后,鉴定时故意告诉你的东西是假的。鉴定费不退了,保证金也不退了。
其次很多业务员自称经理,总监,王总什么的,天天打电话忽悠藏家,其实就是普通业务员拉皮条,专忽悠没见识的老实人,然后说能把你介绍,拉拢到五六家拍卖公司去缴费,等你委托缴费后,业务员与公司一人一半分你的委托费。你想想这是公司吗?
还有,动不动在网站把十几位知名专家的照片贴在网站上,去忽悠藏家,特别北京东三环的一家单位,网站上放着放一张废旧电冰箱改装的设备,当文物鉴定仪器忽悠藏家,这类单位十有八九是骗人的。
注意:
1、国内保利,嘉德,其次外资企业佳士得,苏富比,目前不对外征集藏品,也未设任何办事处,个别拍卖业务员说我能帮你送进去,这是骗人的。
2,还有一种藏家,成交了故意说不成交,这种人见不得别人发财,其次有些藏家东西没被选上,故意说对方公司不好。
3、拍卖公司业务员拉皮条,拉不到业务也互相诋毁其他公司,导致国内似乎没有几家好单位。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一:
行业划分古董拍卖,鉴定,交易目前大部分单位集中的上海,北京、青岛。藏家参与前一定多比较,多了解,才能避免上当受骗,祝您发财。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二:
关于拍卖资质与文物拍卖资质“文物”是国家备案发掘的藏品叫文物,或者从文物商店购买的藏品,叫文物。老百姓手里的藏品属于民间收藏艺术品,不属于文物。老百姓的手里的藏品,可以自由开古玩店,摆地摊等自由参与买卖交易。有些藏家问你单位有文物拍卖资质没?这属于知识稀少的提问,只要你的藏品来源不是从文物商店购买的,国内98%的拍卖公司,艺术品经营公司都可以给你拍卖,交易。
文物拍卖资质,国家指定交易法院没收资产与不良资产,处理古董的公司,老百姓手里的藏品与文物没关系,属于自由买卖,无需任何资质。2015年国家为了鼓励文化市场发展,取缔各类资质的阻碍,一切从简,只要在工商注册的任何单位都可以有权经营收藏艺术品业务。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三:
疯狂的混乱鉴定关于当前混乱的古董鉴定,一件古董拿去分别给八位专家看,能出四种不同的结果,每位专家各有各的观点,所以不要去纠结,藏品投放市场,有人买,就是真品,很多专家都是靠收鉴定证书费骗人的。
还有机器检测都是人为操作,主要骗收鉴定费的。很多藏家给自己的藏品买了一堆鉴定证书,到头来一样卖不出去。鉴于疯狂的混乱鉴定市场,买家都是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光去购买藏品,作为藏家只要把藏品能投放到一个靠谱的单位,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无需购买哪些没用的证书。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四:
拍卖的风险拍卖有风险,建议大家谨慎参与,顶级品牌单位近些年的真实付款成交率不到50%,行情整体不乐观。有藏品大家尽量找古玩城开店的老板去推销卖掉,或者摆地摊处理掉,“拍卖”属于有钱人的风险投资,不适合普通老百姓参与。
特别是天天给你打电话的公司,并不是你的藏品值钱,主要为收你的图录费,鉴定费、出关费、交易保证金等,一个个陷阱等着你钻入。
国内正规单位,谁跟你啰嗦,谁给你打电话?个别收入低,经济困难的藏家,醒醒吧,几百万、几千万没那么好做梦。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五:
正确判断与学习很多藏家是在拍卖上当受骗后才发恼骚,到时投诉,举报,维权都不起作用,导致雪上加霜。应该在参与之前,提三月考察,比较各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与服务特点,其次要知道自己的分量,你去参加拍卖,是为了求财,和去银行借款相似,你见过那个有钱的人向没钱的人低三下四,很多小公司一天给你五个电话,那是把你当神经病在忽悠,忽悠你去缴费,好公司不用忽悠,市场宾朋满座,门庭若市。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六:
畸形发财心态因为很多知识匮乏、家庭困难,无知的农民朋友对钱没有概念,在拍卖公司巨额估价的诱惑下,估价2000万的藏品,先交5--20万的服务费,这类农民想着只要我凑够20万,等于2000万很快就到手了,所以有抵押房产的,变卖生产工具牲畜牛羊的,东凑西借的,把20万交给拍卖公司后,然后把工作辞了,田地也荒了,忙着去预定宝马名车,结果拍卖结束,没成交当头一棒,20万打水漂了,盲目参与导致家破人亡的事迹时有发生。
很简单的问题,很多藏家分析时就出问题了,试想一下,假如你委托四件东西最少能成交一件,你立刻就是百万富翁,如果那么容易发财的话,干脆把60万的房子卖掉,委托上100件东西,最少成交两件,得到500万也很划算,对不?
今年大拍,十副齐白石的画,只成交了2副,那也是骗子吗,古董拍卖想成交就得多参与。保利,嘉德为什么不收低端藏家的东西,因为成交了大家高兴,失败了大家说骗子,所以藏家缴费了,有些东西不容易成交,导致藏家很郁闷,下结论为骗也是不合理的。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七:
比较实力正规单位【像正规的保利嘉德,都是几百平米的办公室,藏品放在办公室与与展柜里买家随到随看】除此之外,行业内95%的小拍卖单位,租个实际使用面积60平米的小办公室,藏品签订委托合同后,把近千件藏品堆放在潮湿的地下室里,不见天日存放大半年,然后等到拍卖的几天才拿出藏品,去小酒店花五六千元租个场地,着急上火的预展一两天卖不出去几件,等于完成拍卖活动,这种方式几乎没有卖东西的任何希望。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八:
什么是不靠谱拍卖目前90%的拍卖公司,,电话频繁忽悠没脑子的老百姓参加,征集上1000件后,就开始准备拍卖会,拍卖会的整个过程,就是去酒店租两天场地,把1000件藏品展示一下,等于在预展两天的预展现场,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前去观赏藏品的人,除了几十个委托人在预展现场来回瞎出溜,几乎没有任何买家到场观看,两天预展结束。第三天开始拍卖,拍卖会场在座的95%是藏家委托人,也就是卖东西的人,为了掩饰藏家,这类拍卖公司话费100元雇佣一些无业游民,老弱病残来充当买家,举牌子。我参加过七次拍卖,时常看见一些拍卖公司的买家大老板,拍卖到中午吃饭时,现场抢牛奶,抢面包。狼狈不堪,拍卖结束暗中一打听,属于雇来的失业低保户。稍有思想的老百姓就能看出门道,其次一个小拍卖公司,不去招商,租个80平米的办公室,天天雇人给藏家打电话,忽悠藏家送拍,这种单位那来的买家,说实话还不如你自己去摆地摊的效果好。
靠谱的拍卖,就是观察这个公司的实际营业方式,具体给藏家做了那些可以看得到的真实服务,看不到的服务就是假的不靠谱的。
收藏拍卖交易参考资料九: 看服务与行情
【引用资料1、青岛华锦拍卖,公爵拍卖】:
拍卖公司是一个服务行业,要做的优秀首先做好服务,满足各类藏家的需求,
第一:对于高端藏家:我们做高端星级服务,
第二:对于经济困难摆地摊层次的低端藏家,【我们提供不成交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中档次服务】让藏家轻松愉快参与,让艺术走进生活,正确引导收藏市场。
引用资料2、中国嘉德拍卖公司,
不好的现象需要抵制,改变风气大家应该互相学习、探讨、研究。收藏爱好者应该把自己水平提高,进一步深化收藏文化,进入文化领域,而不是简单的收藏,收藏不能狭隘地只为经济利益,而是为了爱好、传承我们国家的文化,几年以后它给你带来的经济利益只是个附加值而已。
【引用资料3、---青岛大前门集团拍卖公司】:
关于藏品估价:通俗点说,你家有个漂亮闺女,嫁个普通人老百姓比较随便,嫁个村长,一个村里就一个村长,这个可以有机会,嫁给县长、也是可以奢望的,,,哪嫁给市长、你觉得好嫁吗?-------很多思想不成熟的藏家,在藏品的估价要求上,理想根本不是把闺女嫁给省长那么简单,把一件低端藏品要求拍卖百万、千万、无疑是把闺女必须要嫁给国家主席。( 合理的估价,藏品想成交,一定估价要合适,价格符合市场行情,在哪里都有机会交易。)
【引用资料4、---保利拍卖公司】
收藏逐渐普及化, 藏品的市值是藏品自身创造的,是金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藏家注意,国内目前有2000家拍卖单位,其中98%的单位都是前期收费的,收费的公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不成交不收任何费用的公司 (这类公司国内有五六家)
不收前期费用,流拍后要收流拍费的 (国内有20家)
委托前不收费用,委托后暗藏费用的 (欺诈公司一直这样,说有买家要藏品,等你 去鉴 定,真品就收,其次,买家已经付款了,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最后找个理由 不退了,或者公司跑路了,藏品也没有了。)
4. 当前不成交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单位目前有
北京保利拍卖、 (不对普通藏家征集)
北京嘉德拍卖、 (不对普通藏家征集)
北京翰海拍卖、 (不对普通藏家征集)
北京匡时拍卖
南宁中景美术馆
上海荣宝斋拍卖
上海老城隍庙
上海朵云轩
上海道明拍卖
上海嘉禾拍卖
青岛新天地拍卖,
青岛中艺拍卖,
青岛华锦拍卖,
青岛银座拍卖,
青岛大前门拍卖,
青岛麒麟阁拍卖,
以上单位藏品不成交,没有前后期费用,不收你一分钱费用,按时拿走即可
中国古币图片价格
天策府室隶书折十大样铁质光背 2000元
乾封泉宝行书折十光背 6000元 十国楚王马殷铸。分铜、铁两种,径约3.8厘米,重22--33克,钱文隶篆兼备,背文为:天府、天策、天,策,乾封泉宝以铜钱难得。...
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府” 60000元
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 50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30000元
广政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十国后蜀孟昶广政年间铸,分铜、铁二种,钱文隶书,径2.4厘米,重3.5克,铁钱略大,传世均罕。..
大蜀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5000元 十国后蜀铸,钱文四字隶书,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重3.5克左右,此钱传世绝少。
保大元宝隶书折十光背 50000元 南唐李景保大年间铸,分铜、铁两种。径约3.25厘米,钱体制作精好,四字已近真书背穿上一天字,传世极罕。
永通泉货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12000元 南唐李景中兴年间铸,一当十。钱文隶,篆二体,隶书径4厘米,重14克左右,铸期只有半年,故传世甚少。
永通泉货篆书折五光背 14000元
唐国通宝篆书折十光背 2200元 南唐李景交泰年间铸。大小三等,钱文篆书,隶,真三体,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2.65厘米,重5克,当五径3.2厘米,重9克左右,传世以小平最多。.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宽“唐”光背 25元
唐国通宝真书小平小字光背 45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大字背巨星 22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宽“唐”背巨星 400元
唐国通宝篆书折二宽“唐”背巨星 12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点贝 5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异唐圆贝 1000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小样光背 25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铁质大字光背 6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长大字 40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背月 2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4元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小型光背 50元 南唐李景铸,钱文篆、隶两体。钱文真书含隶意,制作较粗,大、小不同,一般径2.4厘米,重3克左右,传世不及唐国通宝数量大,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中样光背 100元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大样光背 200元
开元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4元 南唐李景铸,钱文篆、隶两体。系我国最早出现的对钱,与唐开迥异,此钱阔缘,小字,制作较粗,很少有精美者,径2.4--2.5厘米,重3.1--3.5克,尚有大样篆、隶对钱。当十大钱,径4厘米,重12.2克,为传世仅见。图见53页标廿元开元通宝钱。.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2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四处 30元
开元通宝篆书小平背星月 300元
大齐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十国徐知浩封齐王时铸,四字隶书,径约2.3厘米,重未详。传世大齐仅见两品,一为缺角,一为四眼,今又发现第三枚,经实测径2.5厘米,宽穿0.6厘米,重3.125克,通身黑漆古锈。
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 500元 南汉刘龚乾享年间铸,分铜、铅两种,钱文真书,对读光背,径2.4厘米,重3.7克,铜一当铅钱十用。铝钱文字歪斜,径2.3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铅钱较多。
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永安一十隶书小平大样光背 无定价 五代初刘仁恭铸于幽州有铜,铁两种,其中铁钱远多于铜钱。以一百,一千两种罗丰,出土多在北京居雍关附近大王山附近,文字俱五代气韵,传世大铜钱多赝品,集币时宜慎之。
永安一十隶书小平大样铁质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铁质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铁质光背 3000元
永安一千录书折二十光背 6000元
永安一千录书折二十铁质光背 280元
应圣元宝行书折十背“拾” 无定价 五代初期刘守恭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应天后所铸。径3.45厘米,背穿铭拾字,此钱传世绝少。
乾圣元宝行书折十背“百” 无定价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形制,书体与应天元宝雷同,钱文真书,旋读,径3.5厘米,背穿上铭一“百”字,以一当百。此钱传世绝罕。
应天元宝行书折十大样背“万” 无定价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背穿上铭一“万”字,以一当万。钱文真书,对读,径约3.8厘米,此钱传世极少。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
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罕见。
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
三,钱币的形态、钱文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 8元 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捡赵匡胤于今陈桥(河南开封县东北40里)兵变,黄袍加身,代后周称帝,定都东京(开封)建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废周帝为郑王。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也是历史上国力最弱的朝代,终宋一代(960-1279)无一位明君能治国安邦平天下。宋元通宝即铸行建隆元年,乃宋代开朝钱,钱文仿唐开元钱,隶书直读。径2.5厘米。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纹,有铜铁两种,传世以广穿铁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 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 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 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 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 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 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元 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 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 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 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 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 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 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 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 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 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行、草三体书为太宗亲书。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以合背钱为稀有。
至道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铸,有铜铁,轮廓精整,另见有各式宽缘厚肉之大型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无珍惜钱。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背四出 25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阔缘厚肉 18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二阔缘厚肉 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 1000元
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 45000元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铸。有铜、铁两种,铁氏只见折三。径2.5厘米,重4克,铁钱径3.5厘米,以铁钱折三少见。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铁质光背 50元
景德元宝真书折二铁质光背 1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旋读。小平有大、小样版别数种,径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纹。传世以背星月纹为少见。铁钱折三稀有。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 18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月 25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合背 3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阔缘厚肉 5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范铜 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阔缘厚肉 1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光背 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 45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巨星 200元
天禧通宝隶书小平缩缘小字 2元 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铸,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3.8克,折二径2.8厘米,重4.7克,铁钱亦有折二。其时斗米十钱。天禧以铜、铁折二及合背为稀有。
天禧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0.5元
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 20000元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天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天圣元年(1023)铸,天圣钱文来源于天为二人,乾兴元年(1022)二月,真宗死,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二人同理国事,即二人圣。分铜、铁两种,面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重4.1克左右,又有大小样之分。铁钱有折二钱,径2.7-2.8厘米,制作精良。
天圣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 20000元
明道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1元 仁宗道元年(1032)铸。钱文明道,明指日、月明者属阳,代表皇帝赵祯,月属阴,代表皇太后刘氏,二者同朝听政,故曰:日月之道明。有铜铁,面文真篆两体,旋读光背,径2.5-2.6厘米,重4.3克,铁钱折二径2.85厘米,重7.5克,为它谱所不载,因明道一年改元较其它钱少。
明道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50元
景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景佑元年(1034)始铸,分铜、铁,钱文有真,篆二体,旋读。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4克,版别较多。铁钱有小平,折二径3.2厘米,传世以铁钱折二为少见。
景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宝元二年(1039)始铸,为避钱文重“宝”而造的非年号钱,应与南宋“皇宋元宝”相区别,有铜、铁两种,钱文真,篆二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4厘米,重4克左右,折二篆书罕见,新发现一枚隶书折二,径2.8厘米,重6.4克,据悉日本尚有一枚真书折二,惜末见拓图。小平以九叠篆为珍稀品,铁钱有小平、折二钱。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九叠篆 14000元
皇宋通宝篆书折二光背 12000元
康定元宝隶书小平铁钱 500元 仁宗康定元年始铸,径2.3厘米,重5.75克,因行用一年,所造又为铁钱,故传世极少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直读光背 100元 仁宝庆历年间(1041--104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为宋氏重宝之始。庆历二字分直读,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3.2折十径3--3.2厘米,重6.6-7克,当十铜钱初铸未久即作折三,折二钱用,传世旋读较少,铁母更稀。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旋读光背 3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 7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 15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范铜 3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250元 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5)年铸,元宝钱文为真,行、篆三体,旋读,通宝钱为真,篆二体,直读,重宝为折二,折三,钱文真书,小平径2.4厘米,重3.8克,折二径3厘米,重8.8克,折三径3.4厘米,重10克上下。传世元宝,通宝易寻,重宝钱为泉界所珍爱,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贵。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左挑 350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至和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通 25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宝 3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二光背 17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光背 5000元
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 40000元
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 30000元 仁宗嘉佑元年(1056)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3.8克,为小平对钱,传有铁钱,然未见存世。
嘉佑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英守治平年间(1064-1067)铸,钱文真、篆二体,有直读,旋读两种,径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见折二以上大钱。偶有背四出传世,实为稀品
治平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元
治平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1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30元 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径2.5厘米,重4克,未见折二,折三钱。多为光背,以背卫,衡者为少见。重宝年代同元宝,钱文有篆,真二体,为折二对钱;旋读,径3厘米,重8克上下,以直读罕见。通宝年代同元宝,通宝唯有铁钱,分小平,径2.5厘米,折三,径3--3.4厘米,钱文真书,旋读,多为光背,以背穿上月为希有,集币时如遇通宝铜钱均为铁母,万勿错过。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30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背“衡” 250元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背“衡” 180元
熙宁元宝篆书折二光背 0.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二光背 1元
熙宁重宝行书折二连飞点 10元
熙宁重宝篆书折二长冠“宝” 1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 200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0.3元 神宗元丰元年(107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分篆、隶、行三体,小平径2.5厘米,重5克。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3.2厘米,版别可达百种,为宋钱中最多一种,隶书体、背穿上仰、俯月为贵。集隶书体元丰钱时须注意丰字头,另有一种日本曲字头元丰,最易鱼目混珠。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3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月 2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背月 2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星 1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小字光背 10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大字 10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大字 4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星 5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月 4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二长字 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长字 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15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28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 15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母 2800元
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 40000元
元丰通宝半文钱篆书 50元 元佑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后,励精图治,经济渐有好转,平钱已不足计数(无法找零)而铸的半文钱。形制与平钱相同,只是钱径缩小,径2.1-2.2厘米,重1.4-2.4克,大部分为2克。尚有绍圣元篆,行对钱,圣宋元宝篆行对钱,元佑通宝篆书钱,元丰通宝行书体等。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0.3元 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铸,钱文有篆,行二体。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径3.2--3.4厘米,以折三铁毋稀有。背陕列罕。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3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星 1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星 8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合背 180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陕” 2500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陕” 250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18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 18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母 45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45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绍圣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铸,元宝钱文为篆,行,隶三体,分铜、铁。小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折三钱径3.3厘米。通宝钱文真书;直读,细小工整,今铜者好寻,铁钱难得。绍圣以元宝隶书体稀有。广罕亦罕。
绍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星 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月 5元
绍圣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五铁母光背 6000元
绍圣重宝隶书折二光背 50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小字 45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 4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背“施” 15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铸。通宝钱文有篆、行,真三体,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2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钱径3.4厘米,重宝唯见样钱,径约2.9厘米,元符钱以小平铁母,折二铁母,稀有。重宝样钱更是凤毛麟角。
元符通宝真书小平铁母旋读 4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背“上” 15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12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元
元符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折二牙雕 无定价
建国重宝篆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年),初期铸。钱文隶体直读,背无文,径约2.35厘米,重不详。因与前朝年号相抵,改铸非年号钱圣宋元宝,由于铸量少,传世仅有廖廖数枚,极珍罕
建国重宝真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2元 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铸,系皇宋通宝后又一非年号钱,元宝钱文有篆、行、隶三体。分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平钱中佳品,灿若群星,折三唯见铁钱,径3.2厘米,通宝以背当五尤其珍贵。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2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小平美制 1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宋” 5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圣” 25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中冠“宝” 6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 3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字 850元
圣宋元宝真书小平长点“宋” 1100元
圣宋元宝真书折二长点“宋” 1500元
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 10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 1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二铁母 0000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20元
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 10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母光背 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2400元
圣宋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铁母直读 20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背“当伍” 300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大字 200元 崇宁重宝背藏文四字译读为穿上:地,穿左,水,穿右;火穿下,风,其意蕴含着两层意思:(一)祝愿地水火风彼此相全,众生康泰安居乐业,(二)把个人的祝愿引伸到国家社会范围,祈祷民族团结亲睦共处,,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同进并寓有警戒的涵义;否则,将招致灾难临头,祸患无尽。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瘦金体 15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抽示 16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阔示 6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折十书体 25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二私铸 15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普品 2.5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短尾异“崇” 3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错范重文 1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隔轮 8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广穿 2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背四决 5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合背 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铁范铜 14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三铁母 2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大字 18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异重 5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高足贝 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月 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星 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十” 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精铸细缘 1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普品 1.5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小字 无定价
崇宁元宝隶书小平银质 30000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大字 50000元
宗宁元宝隶书折二铁母 200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普品 2元 微宗大观元年(1107年)铸,大观年号,取《易》:“大观在上”之意,分铜铁两种,钱文微宗亲书瘦金体,小平有行书体,径2.5厘米,折二轻2.8厘米,折三径3.1厘米,折五径3.5厘米,折十径4.15厘米,以当十大钱最精美亦最多。小平钱因通字部位不同,可分昂通、降通、斜通、大字小通等多种版别,传世以合背,铁母为珍品。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昂通 2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分头“通” 15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斜“通” 1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楷“通” 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楷“通” 30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宽“观”精铸 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样钱 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合背 7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崇宁大观”合背 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25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合背 45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铁母 120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 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铜 14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铁母 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楷“通” 550元 微宗政和年间(1111--1117年)铸,政和年号,取“庶政惟和”之意,通宝有铜、铁二种、钱文人篆、隶、真三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15厘米。重宝为折二铁钱,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真“政”楷“通” 4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文“政” 8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文“政” 85元
政和通宝篆、隶书小平光背 1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大字 5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大字 55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锐禾 4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背“陕” 10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 25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文“政” 7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银质大字 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 6000元
政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 2元
政和通宝隶书折五铁母 2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折三铁母 3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五铁母宽缘 8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三银质 400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微宗重和年间(1118)铸,年号重和,系取“和之以和”之意大敌当前不知励精图治,却一再割地赔款,屈辱求和,名符其实的求和。钱文有篆,隶两体,直读光背,径2.6厘米,重4克。篆少于隶,皆精美可爱。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4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 400元 微宗宣和年间(1119--1125)铸,钱文宣和乃皇上常处宣和殿名其年号,通宝分篆,隶二体,直读;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厘米,折三径3.3厘米,小平背陕者钱文为瘦金体。元宝制作。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 1000元
宣和元宝隶书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大字 1500
元宣和元宝隶书小平大字 17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白铜昂“通” 2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宣” 4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 500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小平普品 7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短宝开足 1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短宝开足 12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15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字 5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真“宣”广穿 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真“宣”广穿 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圆贝“宝” 7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圆贝“宝” 6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离“宝” 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离“宝” 1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隔轮 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隔轮 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巨头“宝” 7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巨头“宝” 10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背星 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旋读银质 70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背“陕” 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陕” 12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 80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8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 无定价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 80000元
宣和通宝楷、隶、篆折二光背 2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 2元
关于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朝代的钱币名称,急,快
王朝 皇帝名 在位 発行銭币
秦
(前221~206) 始皇帝(瀛政) BC221~BC210 秦半両(重十二铢)
二世皇帝(瀛胡亥) BC210~BC207
三世皇帝(瀛子婴) BC207~206
前汉
(前221~23) 高祖(刘邦) BC206~BC195 三铢半両?楡荚半両
恵帝(刘盈) BC195~BC188
少帝恭(刘恭) (摂政) BC188~BC184 八铢半両
少帝弘(刘弘) (摂政) BC184~BC180
文帝(刘恒) BC180~BC157
景帝(刘启) BC157~BC141
武帝(刘彻) BC141~BC87 三铢半両?群国五铢
赤侧五铢?上林三官五铢
昭帝(刘弗陵) BC87~BC74
廃帝(刘弗贺)昌邑王 BC74
宣帝(刘询) BC74~BC49 宣帝五铢
元帝(刘奭) BC49~BC33 四出五铢
成帝(刘骜) BC33~BC7
哀帝(刘欣) BC7~AD1
平帝(刘カン) AD1~AD6
孺子婴(刘婴) AD6~AD9
新
(8~23) 王莽(莽 巨君) AD8~AD23 契刀五百?货布?大泉五十?布泉
小泉直一?大布黄千
国宝金匮直万?一刀平五千?六泉
后汉
(25~220) 光武帝(刘秀) 23~57 更始五铢?铁五铢?铁半两
明帝(刘荘) 57~75
章帝(刘烜) 75~88
和帝(刘肇) 88~105
殇帝(刘隆) 105~106
安帝(刘佑) 106~125
少帝(刘懿) 125
顺帝(刘保) 125~144
冲帝(刘炳) 144~145
质帝(刘缵) 145~146
桓帝(刘志) 146~167
霊帝(刘宏) 167~189 四出五铢?四决五铢
廃帝(刘弁) 189
献帝(刘协) 189~220 董卓五铢?剪环五铢?延环五铢
三国
魏
(220~265) 文帝(曹丕) 220~226 小五铢?直百五铢
明帝(曹睿) 227~239
斉王(曹芳) 240~254
高贵郷公(曹髦) 254~260
元帝(曹奂) 260~265
三国
呉
(222~280) 大帝(孙権) 222~252 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当二千
大泉当五千
会稽王(孙亮) 252~258
景帝(孙休) 258~264
末帝(孙晧) 264~280
三国
蜀(汉)
(221~363) 昭烈帝(刘备) 221~223 蜀五铢?铁直百五金? 直百钱
小直百? 太平百金 定平一百
后主(刘禅) 223~263
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 (304~439)
西晋
(265~316) 武帝(司马炎) 265~290 小五铢
恵帝(司马衷) 290~306
懐帝(司马炽) 306~313
愍帝(司马ギョウ) 313~316
东晋
(317~420) 元帝(司马睿) 317~322 豊货钱
明帝(司马绍) 322~325 沈充五铢
成帝(司马衍) 325~342
康帝(司马岳) 342~344
穆帝(司马タン) 344~361
哀帝(司马丕) 361~365
海西公(司马奕) 365~370
简文帝(司马昱) 370~372
孝武帝(司马曜) 372~396
安帝(司马徳宗) 396~418
恭帝(司马徳文) 418~420
南北朝 (420~581)
南朝
宋
(420~479) 武帝(刘裕) 420~422
営阳帝(刘义符) 422~424
文帝(刘义隆) 424~453
孝武帝(刘骏) 453~464 孝建四铢
明帝(刘彧) 464~472 永光二铢?景和二铢?孝建二铢
后廃帝 苍梧王(刘昱) 472~477
顺帝(刘准) 477~479
南朝
斉
(479~502) 高帝(萧道成) 479~482
武帝(萧サク) 482~493 斉五铢
明帝(萧鸾) 493~498
东昏侯(萧宝巻) 498~501
和帝(萧宝融) 501~502
南朝
梁
(502~557) 武帝(萧衍) 502~549 梁五铢?五铢女钱?铁五铢?
大统五铢
简文帝(萧纲) 549~551
予章王(萧栋) 551
元帝(萧绎) 552~554 四柱五铢
敬帝(萧方智) 555~557
南朝
陈
(557~589) 武帝(陈覇先) 557~559
文帝(陈蒨) 560~566 陈五铢
廃帝 临海王(陈伯宗) 567~568
宣帝(陈顼) 569~582 太货六铢
后主(陈叔宝) 583~589
北朝
北魏
(386~534) 道武帝(拓跋珪) 386~409
明元帝(拓跋嗣) 409~423
太武帝(拓跋焘) 423~452 太和五铢(北魏)495年
文成帝(拓跋浚) 452~465
献文帝(拓跋弘) 465~471
孝文帝(元宏) 471~499
宣武帝(元恪) 499~515
孝明帝(元诩) 515~527
孝荘帝(元子攸) 527~530 永安五铢(北魏)529年
东海王(元晔) 530
前廃帝(元恭) 531
后廃帝(元朗) 531~532
孝武帝(元修) 532~534
北朝
东魏
(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 534~550
北朝
西魏
(535~557) 文帝(元宝炬) 535~551 大统五铢(西魏)540年
廃帝(元钦) 551~554
恭帝(元廓) 554~557
北朝
北斉
(550~577) 文宣帝(高洋) 549~559 常平五铢(齐)553年
廃帝(高殷) 559~560
孝昭帝(高演) 560~561
武成帝(高湛) 561~564
后主(高纬) 564~577
安徳王(高延宗) 577
幼主(高恒) 577
北朝
北周
(557~581) 孝闵帝(宇文覚) 557 五行大布(北周)547年
明帝(宇文毓) 557~560
武帝(宇文邕) 560~578 布泉(北周)561年
宣帝(宇文贇) 578~579
静帝(宇文衍) 579~581 永通万国(北周)579年
隋
(581~618) 文帝(杨坚) 581~604 置样五铢?白钱五铢
炀帝(杨広) 604~617
恭帝(扬侑) 617~618
恭帝(扬侗) 618~619
唐
(618~907) 高祖(李渊) 618~626 开元通宝
太宗(李世民) 626~649
高宗(李治) 649~683 乾封泉宝
中宗(李顕) 684
705~710
睿宗(李旦) 684~690
710~712
则天武后 690~705
玄宗(李隆基) 712~756 乾元重宝
粛宗(李亨) 756~762 重轮乾元重宝 (反徒銭)得壹元宝顺天元宝
代宗(李豫) 762~779
徳宗(李?) 779~805
顺宗(李诵) 805 私铸钱 大歴通宝?建中通宝
宪宗(李纯) 805~820
穆宗(李恒) 820~824
敬宗(李湛) 824~827
文宗(李昂) 827~840
武宗(李炎) 840~846 会昌开元22局 昌、京、洛、益、蓝、荆、襄、越、宣、克、洪、润、潭、鄂、平、兴、梁、广、梓、福、丹、桂
宣宗(李忱) 846~859
懿宗(李f3c;) 859~873
僖宗(李俨) 873~888 大齐通宝(反徒銭)
昭宗(李杰) 888~904
哀宗(李祝) 904~907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太祖(朱全忠) 907~910 开平元宝大钱
末帝(朱友贞) 911~923
五代?十国
后唐
(923~936) 荘宗(李存勗) 923~926 乾德元宝
明宗(李嗣源) 926~934 天成元宝
廃帝(李従厚) 934~935 清泰元宝
五代?十国
后晋
(936~946) 高祖(石敬塘) 936~944 天福元宝
出帝(石重贵) 944~947
五代?十国
后汉
(947~950) 高祖(刘知远) 947~948 汉元通宝
隠帝(刘承佑) 948~951
五代?十国
后周
(951~960) 太祖(郭威) 951~954 周元通宝
世宗(柴栄) 954~960
北宋
(960~1127) 太祖(赵匡胤) 960~976 宋元通宝
太宗(赵匡义) 976-997 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
(反徒銭)应运元宝
真宗(赵恒) 998~1022 咸平元宝
仁宗(赵祯) 1022~1063 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硝元宝
皇宋通宝?康定元宝?
庆歴重宝?至和元宝?至和重宝
至和通宝?嘉佑元宝?
嘉佑通宝
英宗(赵曙) 1064~1067 治平远宝?治平通宝
神宗(赵顼) 1068~1085 熙宁元宝?熙宁重宝?熙宁通宝
元豊通宝?元硝通宝
绍圣元宝?绍圣通宝
哲宗(赵煦) 1086~1101 元符元宝?元符通宝
徽宗(赵佶) 1101~1125 圣宋元宝?崇宁通宝?崇宁元宝
崇宁重宝?大观通宝
政和通宝?政和重宝?重和通宝
宣和通宝?宣和元宝
钦宗(赵桓) 1126~? 靖康元宝?靖康通宝
南宋
(1127~1279) 高宗(赵构) 1127~1162 建炎通宝?建炎元宝?建炎重宝
绍兴元宝?绍兴通宝
孝宗(赵シン) 1163~1190 隆兴元宝?乾道元宝?淳熙元宝
淳熙通宝
光宗(赵敦) 1190~1194 绍熙元宝?绍熙通宝
宁宗(赵扩) 1195~1224 庆元通宝?庆元元宝?嘉泰通宝
嘉泰元宝?开禧通宝、
开禧元宝?嘉定通宝?嘉定元宝
理宗(赵イン) 1225~1264 大宋元宝?大宋通宝?圣宋重宝
宝庆完宝?绍定通宝
端平元宝?端平通宝?端平重宝
嘉熙通宝?嘉熙重宝
淳硝元宝?淳硝通宝?皇宋元宝
开庆通宝?景定元宝
度宗(赵キ) 1265~1274 咸淳元宝
恭宗(赵ケン) 1275
端宗(赵シ) 1276~1278
帝丙(赵ヘイ) 1279
辽
(907~1125) 太祖(耶律阿保机) 907~926 通行泉货?开丹元宝?丹巡贴宝
百贴元宝?大泉五铢?千秋万歳
太宗(耶律徳光) 926~947 天赞通宝?天显通宝?应歴通宝
保宁通宝?统和通宝?重熙通宝
世宗(耶律阮) 947~951 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
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穆宗(耶律璟) 951~969
景宗(耶律贤) 969~982
圣宗(耶律隆绪) 982~1031
兴宗(耶律宗真) 1031~1054
道宗(耶律洪基) 1054~1101
天祚帝(耶律延禧) 1101~1125
西夏
(1038~1227) 景宗(李元昊) 1032~1048 西夏文圣福宝钱?西夏文大安钱宝西夏文贞观宝元?
毅宗(李谅祚) 1048~1067 西夏文乾佑宝钱?西夏文天庆宝钱元德通宝?元德重宝
恵宗(李秉常) 1067~1086
崇宗(李乾顺) 1086~1139
仁宗(李仁孝) 1139~1193
桓宗(李纯佑) 1193~1206
襄宗(李安全) 1206~1211 天盛元宝?乾佑元宝?天庆元宝
皇建元宝?光定元宝
神宗(李顺?a;) 1211~1223
献宗(李徳旺) 1223~1226
南平王 1226~1227
金
(1115~1234) 太祖(完颜阿骨打) 1115~1123 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泰和重宝
贞佑通宝?阜昌元宝?
太宗(完颜呉乞买) 1123~1135 阜昌通宝?阜昌重宝
熙宗(完颜合剌) 1135~1149
海陵王(完颜迪古) 1149~1161
世宗(完颜乌禄) 1161~1189
章宗(完颜麻达葛) 1189~1208
卫王(完颜永済) 1208~1213
宣宗(完颜吾睹补) 1213~1223
哀宗(完颜宁甲速) 1223~1233
末帝 承麟 1233~1234
元
(1279~1368) 世祖 フビライ 1279~1294 中统元宝?大朝通宝?至元通宝
成宗 ティムール 1294~1307 元贞通宝?大德通宝
武宗 ハイシャン 1308~1311 至大通宝
仁宗 アユルバリバトラ 1311~1320 皇庆元宝?皇庆通宝?延佑元宝
英宗 シデバラ 1321~1323 至治元宝?至治通宝
泰定帝 エスン?ティムール 1323~1328
天顺帝 アスキバ 1328
明宗 クシャラ 1328~1329
文宗 トゥク?ティムール 1329~1332
宁宗 イリンチパ 1332
顺帝 トゴン?ティムール 1333~1368 元统元宝 ((反徒銭)天硝通宝
龙凤通宝?天启通宝?
天定通宝?大义通宝
明
(1368~1644) 太祖 洪武帝(朱元璋) 1368~1398 大小通宝?大中通宝(省局銭)
洪武通宝
恵帝 建文帝(朱允炆) 1399~1402
成祖 永楽帝(朱棣) 1403~1424 永乐通宝
仁宗 洪煕帝(朱高炽) 1425
宣宗 宣徳帝(朱瞻基) 1426~1435 宣德通宝
英宗 正统帝(朱祁镇) 1436~1449
景宗 景泰帝(朱祁钰) 1450~1457
天顺帝(正统帝の重祚) 1457~1464
宪宗 成化帝(朱见深) 1465~1487
考宗 弘治帝(朱佑トウ) 1488~1505 弘治通宝
武宗 正徳帝(朱厚照) 1506~1521
世宗 嘉靖帝(朱厚ソウ) 1522~1567 嘉靖通宝?正德通宝
穆宗 隆庆帝(朱翊钧) 1567~1572 隆庆通宝
神宗 万暦帝(朱翊钧) 1573~1620 万歴通宝
光宗 泰昌帝(朱常洛) 1620 泰昌通宝
熹宗 天启帝(朱由校) 1621~1627 天启通宝
毅宗 崇祯帝(朱由検) 1628~1644 崇祯通宝 (三蕃銭)永昌通宝
大顺通宝?兴朝通宝
安宗 (朱由崧) 1644~1645
永明王(朱由椰) 1646~1662
清
(1644~1911) 太祖 ヌルハチ 1616~1626 天命汗钱?天命通宝(清)1616年
太宗 ホンタジ 1626~1643 天聪汗钱(清)1627年
世祖 顺治帝(爱新覚罗皇福临) 1644~1661 顺治通宝
圣祖 康煕帝(爱新覚罗玄烨) 1661~1722 康熙通宝
世宗 雍正帝(爱新覚罗胤禛) 1723~1735 雍正通宝
高宗 乾隆帝(爱新覚罗弘暦) 1736~1795 乾隆通宝
仁宗 嘉庆帝(爱新覚罗顒琰) 1796~1820 嘉庆通宝
宣宗 道光帝(爱新覚罗旻宁) 1821~1850 道光通宝
文宗 咸豊帝(爱新覚罗奕詝) 1851~1861 咸豊通宝
穆宗 同治帝(爱新覚罗载淳) 1862~1874 同治通宝
徳宗 光绪帝(爱新覚罗载湉) 1875~1908 光绪重宝
王朝 皇帝名 在位 発行銭币
秦
(前221~206) 始皇帝(瀛政) BC221~BC210 秦半両(重十二铢)
二世皇帝(瀛胡亥) BC210~BC207
三世皇帝(瀛子婴) BC207~206
前汉
(前221~23) 高祖(刘邦) BC206~BC195 三铢半両?楡荚半両
恵帝(刘盈) BC195~BC188
少帝恭(刘恭) (摂政) BC188~BC184 八铢半両
少帝弘(刘弘) (摂政) BC184~BC180
文帝(刘恒) BC180~BC157
景帝(刘启) BC157~BC141
武帝(刘彻) BC141~BC87 三铢半両?群国五铢
赤侧五铢?上林三官五铢
昭帝(刘弗陵) BC87~BC74
廃帝(刘弗贺)昌邑王 BC74
宣帝(刘询) BC74~BC49 宣帝五铢
元帝(刘奭) BC49~BC33 四出五铢
成帝(刘骜) BC33~BC7
哀帝(刘欣) BC7~AD1
平帝(刘カン) AD1~AD6
孺子婴(刘婴) AD6~AD9
新
(8~23) 王莽(莽 巨君) AD8~AD23 契刀五百?货布?大泉五十?布泉
小泉直一?大布黄千
国宝金匮直万?一刀平五千?六泉
后汉
(25~220) 光武帝(刘秀) 23~57 更始五铢?铁五铢?铁半两
明帝(刘荘) 57~75
章帝(刘烜) 75~88
和帝(刘肇) 88~105
殇帝(刘隆) 105~106
安帝(刘佑) 106~125
少帝(刘懿) 125
顺帝(刘保) 125~144
冲帝(刘炳) 144~145
质帝(刘缵) 145~146
桓帝(刘志) 146~167
霊帝(刘宏) 167~189 四出五铢?四决五铢
廃帝(刘弁) 189
献帝(刘协) 189~220 董卓五铢?剪环五铢?延环五铢
三国
魏
(220~265) 文帝(曹丕) 220~226 小五铢?直百五铢
明帝(曹睿) 227~239
斉王(曹芳) 240~254
高贵郷公(曹髦) 254~260
元帝(曹奂) 260~265
三国
呉
(222~280) 大帝(孙権) 222~252 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当二千
大泉当五千
会稽王(孙亮) 252~258
景帝(孙休) 258~264
末帝(孙晧) 264~280
三国
蜀(汉)
(221~363) 昭烈帝(刘备) 221~223 蜀五铢?铁直百五金? 直百钱
小直百? 太平百金 定平一百
后主(刘禅) 223~263
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 (304~439)
西晋
(265~316) 武帝(司马炎) 265~290 小五铢
恵帝(司马衷) 290~306
懐帝(司马炽) 306~313
愍帝(司马ギョウ) 313~316
东晋
(317~420) 元帝(司马睿) 317~322 豊货钱
明帝(司马绍) 322~325 沈充五铢
成帝(司马衍) 325~342
康帝(司马岳) 342~344
穆帝(司马タン) 344~361
哀帝(司马丕) 361~365
海西公(司马奕) 365~370
简文帝(司马昱) 370~372
孝武帝(司马曜) 372~396
安帝(司马徳宗) 396~418
恭帝(司马徳文) 418~420
南北朝 (420~581)
南朝
宋
(420~479) 武帝(刘裕) 420~422
営阳帝(刘义符) 422~424
文帝(刘义隆) 424~453
孝武帝(刘骏) 453~464 孝建四铢
明帝(刘彧) 464~472 永光二铢?景和二铢?孝建二铢
后廃帝 苍梧王(刘昱) 472~477
顺帝(刘准) 477~479
南朝
斉
(479~502) 高帝(萧道成) 479~482
武帝(萧サク) 482~493 斉五铢
明帝(萧鸾) 493~498
东昏侯(萧宝巻) 498~501
和帝(萧宝融) 501~502
南朝
梁
(502~557) 武帝(萧衍) 502~549 梁五铢?五铢女钱?铁五铢?
大统五铢
简文帝(萧纲) 549~551
予章王(萧栋) 551
元帝(萧绎) 552~554 四柱五铢
敬帝(萧方智) 555~557
南朝
陈
(557~589) 武帝(陈覇先) 557~559
文帝(陈蒨) 560~566 陈五铢
廃帝 临海王(陈伯宗) 567~568
宣帝(陈顼) 569~582 太货六铢
后主(陈叔宝) 583~589
北朝
北魏
(386~534) 道武帝(拓跋珪) 386~409
明元帝(拓跋嗣) 409~423
太武帝(拓跋焘) 423~452 太和五铢(北魏)495年
文成帝(拓跋浚) 452~465
献文帝(拓跋弘) 465~471
孝文帝(元宏) 471~499
宣武帝(元恪) 499~515
孝明帝(元诩) 515~527
孝荘帝(元子攸) 527~530 永安五铢(北魏)529年
东海王(元晔) 530
前廃帝(元恭) 531
后廃帝(元朗) 531~532
孝武帝(元修) 532~534
北朝
东魏
(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 534~550
北朝
西魏
(535~557) 文帝(元宝炬) 535~551 大统五铢(西魏)540年
廃帝(元钦) 551~554
恭帝(元廓) 554~557
北朝
北斉
(550~577) 文宣帝(高洋) 549~559 常平五铢(齐)553年
廃帝(高殷) 559~560
孝昭帝(高演) 560~561
武成帝(高湛) 561~564
后主(高纬) 564~577
安徳王(高延宗) 577
幼主(高恒) 577
北朝
北周
(557~581) 孝闵帝(宇文覚) 557 五行大布(北周)547年
明帝(宇文毓) 557~560
武帝(宇文邕) 560~578 布泉(北周)561年
宣帝(宇文贇) 578~579
静帝(宇文衍) 579~581 永通万国(北周)579年
隋
(581~618) 文帝(杨坚) 581~604 置样五铢?白钱五铢
炀帝(杨広) 604~617
恭帝(扬侑) 617~618
恭帝(扬侗) 618~619
唐
(618~907) 高祖(李渊) 618~626 开元通宝
太宗(李世民) 626~649
高宗(李治) 649~683 乾封泉宝
中宗(李顕) 684
705~710
睿宗(李旦) 684~690
710~712
则天武后 690~705
玄宗(李隆基) 712~756 乾元重宝
粛宗(李亨) 756~762 重轮乾元重宝 (反徒銭)得壹元宝顺天元宝
代宗(李豫) 762~779
徳宗(李?) 779~805
顺宗(李诵) 805 私铸钱 大歴通宝?建中通宝
宪宗(李纯) 805~820
穆宗(李恒) 820~824
敬宗(李湛) 824~827
文宗(李昂) 827~840
武宗(李炎) 840~846 会昌开元22局 昌、京、洛、益、蓝、荆、襄、越、宣、克、洪、润、潭、鄂、平、兴、梁、广、梓、福、丹、桂
宣宗(李忱) 846~859
懿宗(李f3c;) 859~873
僖宗(李俨) 873~888 大齐通宝(反徒銭)
昭宗(李杰) 888~904
哀宗(李祝) 904~907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太祖(朱全忠) 907~910 开平元宝大钱
末帝(朱友贞) 911~923
五代?十国
后唐
(923~936) 荘宗(李存勗) 923~926 乾德元宝
明宗(李嗣源) 926~934 天成元宝
廃帝(李従厚) 934~935 清泰元宝
五代?十国
后晋
(936~946) 高祖(石敬塘) 936~944 天福元宝
出帝(石重贵) 944~947
五代?十国
后汉
(947~950) 高祖(刘知远) 947~948 汉元通宝
隠帝(刘承佑) 948~951
五代?十国
后周
(951~960) 太祖(郭威) 951~954 周元通宝
世宗(柴栄) 954~960
北宋
(960~1127) 太祖(赵匡胤) 960~976 宋元通宝
太宗(赵匡义) 976-997 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
(反徒銭)应运元宝
真宗(赵恒) 998~1022 咸平元宝
仁宗(赵祯) 1022~1063 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硝元宝
皇宋通宝?康定元宝?
庆歴重宝?至和元宝?至和重宝
至和通宝?嘉佑元宝?
嘉佑通宝
英宗(赵曙) 1064~1067 治平远宝?治平通宝
神宗(赵顼) 1068~1085 熙宁元宝?熙宁重宝?熙宁通宝
元豊通宝?元硝通宝
绍圣元宝?绍圣通宝
哲宗(赵煦) 1086~1101 元符元宝?元符通宝
徽宗(赵佶) 1101~1125 圣宋元宝?崇宁通宝?崇宁元宝
崇宁重宝?大观通宝
政和通宝?政和重宝?重和通宝
宣和通宝?宣和元宝
钦宗(赵桓) 1126~? 靖康元宝?靖康通宝
南宋
(1127~1279) 高宗(赵构) 1127~1162 建炎通宝?建炎元宝?建炎重宝
绍兴元宝?绍兴通宝
孝宗(赵シン) 1163~1190 隆兴元宝?乾道元宝?淳熙元宝
淳熙通宝
光宗(赵敦) 1190~1194 绍熙元宝?绍熙通宝
宁宗(赵扩) 1195~1224 庆元通宝?庆元元宝?嘉泰通宝
嘉泰元宝?开禧通宝、
开禧元宝?嘉定通宝?嘉定元宝
理宗(赵イン) 1225~1264 大宋元宝?大宋通宝?圣宋重宝
宝庆完宝?绍定通宝
端平元宝?端平通宝?端平重宝
嘉熙通宝?嘉熙重宝
淳硝元宝?淳硝通宝?皇宋元宝
开庆通宝?景定元宝
度宗(赵キ) 1265~1274 咸淳元宝
恭宗(赵ケン) 1275
端宗(赵シ) 1276~1278
帝丙(赵ヘイ) 1279
辽
(907~1125) 太祖(耶律阿保机) 907~926 通行泉货?开丹元宝?丹巡贴宝
百贴元宝?大泉五铢?千秋万歳
太宗(耶律徳光) 926~947 天赞通宝?天显通宝?应歴通宝
保宁通宝?统和通宝?重熙通宝
世宗(耶律阮) 947~951 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
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穆宗(耶律璟) 951~969
景宗(耶律贤) 969~982
圣宗(耶律隆绪) 982~1031
兴宗(耶律宗真) 1031~1054
道宗(耶律洪基) 1054~1101
天祚帝(耶律延禧) 1101~1125
西夏
(1038~1227) 景宗(李元昊) 1032~1048 西夏文圣福宝钱?西夏文大安钱宝西夏文贞观宝元?
毅宗(李谅祚) 1048~1067 西夏文乾佑宝钱?西夏文天庆宝钱元德通宝?元德重宝
恵宗(李秉常) 1067~1086
崇宗(李乾顺) 1086~1139
仁宗(李仁孝) 1139~1193
桓宗(李纯佑) 1193~1206
襄宗(李安全) 1206~1211 天盛元宝?乾佑元宝?天庆元宝
皇建元宝?光定元宝
神宗(李顺?a;) 1211~1223
献宗(李徳旺) 1223~1226
南平王 1226~1227
金
(1115~1234) 太祖(完颜阿骨打) 1115~1123 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泰和重宝
贞佑通宝?阜昌元宝?
太宗(完颜呉乞买) 1123~1135 阜昌通宝?阜昌重宝
熙宗(完颜合剌) 1135~1149
海陵王(完颜迪古) 1149~1161
世宗(完颜乌禄) 1161~1189
章宗(完颜麻达葛) 1189~1208
卫王(完颜永済) 1208~1213
宣宗(完颜吾睹补) 1213~1223
哀宗(完颜宁甲速) 1223~1233
末帝 承麟 1233~1234
元
(1279~1368) 世祖 フビライ 1279~1294 中统元宝?大朝通宝?至元通宝
成宗 ティムール 1294~1307 元贞通宝?大德通宝
武宗 ハイシャン 1308~1311 至大通宝
仁宗 アユルバリバトラ 1311~1320 皇庆元宝?皇庆通宝?延佑元宝
英宗 シデバラ 1321~1323 至治元宝?至治通宝
泰定帝 エスン?ティムール 1323~1328
天顺帝 アスキバ 1328
明宗 クシャラ 1328~1329
文宗 トゥク?ティムール 1329~1332
宁宗 イリンチパ 1332
顺帝 トゴン?ティムール 1333~1368 元统元宝 ((反徒銭)天硝通宝
龙凤通宝?天启通宝?
天定通宝?大义通宝
明
(1368~1644) 太祖 洪武帝(朱元璋) 1368~1398 大小通宝?大中通宝(省局銭)
洪武通宝
恵帝 建文帝(朱允炆) 1399~1402
成祖 永楽帝(朱棣) 1403~1424 永乐通宝
仁宗 洪煕帝(朱高炽) 1425
宣宗 宣徳帝(朱瞻基) 1426~1435 宣德通宝
英宗 正统帝(朱祁镇) 1436~1449
景宗 景泰帝(朱祁钰) 1450~1457
天顺帝(正统帝の重祚) 1457~1464
宪宗 成化帝(朱见深) 1465~1487
考宗 弘治帝(朱佑トウ) 1488~1505 弘治通宝
武宗 正徳帝(朱厚照) 1506~1521
世宗 嘉靖帝(朱厚ソウ) 1522~1567 嘉靖通宝?正德通宝
穆宗 隆庆帝(朱翊钧) 1567~1572 隆庆通宝
神宗 万暦帝(朱翊钧) 1573~1620 万歴通宝
光宗 泰昌帝(朱常洛) 1620 泰昌通宝
熹宗 天启帝(朱由校) 1621~1627 天启通宝
毅宗 崇祯帝(朱由検) 1628~1644 崇祯通宝 (三蕃銭)永昌通宝
大顺通宝?兴朝通宝
安宗 (朱由崧) 1644~1645
永明王(朱由椰) 1646~1662
清
(1644~1911) 太祖 ヌルハチ 1616~1626 天命汗钱?天命通宝(清)1616年
太宗 ホンタジ 1626~1643 天聪汗钱(清)1627年
世祖 顺治帝(爱新覚罗皇福临) 1644~1661 顺治通宝
圣祖 康煕帝(爱新覚罗玄烨) 1661~1722 康熙通宝
世宗 雍正帝(爱新覚罗胤禛) 1723~1735 雍正通宝
高宗 乾隆帝(爱新覚罗弘暦) 1736~1795 乾隆通宝
仁宗 嘉庆帝(爱新覚罗顒琰) 1796~1820 嘉庆通宝
宣宗 道光帝(爱新覚罗旻宁) 1821~1850 道光通宝
文宗 咸豊帝(爱新覚罗奕詝) 1851~1861 咸豊通宝
穆宗 同治帝(爱新覚罗载淳) 1862~1874 同治通宝
徳宗 光绪帝(爱新覚罗载湉) 1875~1908 光绪重宝
一枚崇宁重宝值多少钱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
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公元1100年1月,北宋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为宋徽宗。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是徽宗亲书的瘦金体。令人叫绝的是折十型瘦金书体的崇宁通宝,青铜精制,文字骨秀格清,惹得众多古钱币收藏者爱不忍释。
崇宁重宝每一枚重量在10克上下,相当于崇宁通宝小平钱3枚的重量,但是它要当10枚小平钱花,当时百姓把小钱贮藏起来或被销铸为当十大钱,造成小钱奇缺。至今,想觅到崇宁通宝小平钱较难,正常品相的都在在百万以上。崇宁重宝也有小钱,钱体轻薄,直径26毫米至27毫米,重量在2.5克至3.8克之间,据说当折二钱使用。
1、看铜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品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2)将伪品放入盐卤砂(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传世品伪锈的作法是把伪品用火熏黑、擦油、打蜡。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3、看铸币铭文
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铭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铭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 鉴定古钱真伪的依据。
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铭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代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铭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铭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 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国家级的、最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
4、听声音 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
5、了解铸造方法 我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今天鉴定钱币真伪的一个有力依据。6、闻气味此种方法是古钱鉴定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崇宁重宝
崇宁重宝,中国古钱币之一。崇宁重宝系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 崇宁重宝112枚。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存世较多。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崇宁通宝版式多变,尚有铁钱。
崇宁重宝铸造背景
崇宁重宝
公元1100年1月,北宋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为宋徽宗。
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是徽宗亲书的瘦金体。令人叫绝的
行情分析: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09年--2010年崇宁重宝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崇宁重宝一共有112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3302次,参与总人次达到36人,出价次数81次,其中价格最高的是崇宁重宝(长足宝),藏家最为关注的崇宁重宝如下:崇宁重宝背十、好品相崇宁重宝折十四枚、崇宁重宝铁范。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崇宁重宝折三铁范】定价40万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5万,在经过12次出价后,最后以110万的价格成交!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
世
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公元1100年1月,北宋皇帝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为宋徽宗。 徽宗“性甚
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 宝、宣和
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是徽宗亲书的瘦金体。令人叫绝的是折十型瘦金书体的崇宁通宝,青铜精制,文字骨秀格清,惹 得众多
古钱币收藏者爱不忍释。
崇宁重宝每一枚重量在10克上下,相当于崇宁通宝小平钱3枚的重量,但是它要当10枚小平钱花,当时百姓把小钱贮藏
起来或被销铸为当十大钱,造 成小钱奇缺。至今,想觅到崇宁通宝小平钱较难,正常品相的都在在百万以上。崇宁重宝也有小钱,钱体轻薄,直径26毫米至27
毫米,重量在2.5克至3.8 克之间,据说当折二钱使用。
1、看铜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
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 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
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 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先秦时期的
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 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
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 见,我国古钱铸造
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 锈”或
“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品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 锈
色;(2)将伪品放入盐卤砂(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传世品伪锈的作法是把伪品用火
熏 黑、擦油、打蜡。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
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 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 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
“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 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3、看铸币铭文
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 否为同
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铭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铭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 鉴定古钱真伪的依据。
先
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铭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 篆。魏晋南北
朝书体复杂。唐代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 元、明、
清,铭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铭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鉴定
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 字的特征,不
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 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
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 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
局是清代国家级的、最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
4、听声音 古钱古钱币由于
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
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
将怀疑。
5、了解铸造方法 我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
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 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今天鉴定钱币真伪的一个有力依据。6、闻气味此种方法是古钱鉴定
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 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崇宁重宝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 崇宁重宝12枚。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存世较多。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崇宁通宝版式多变,尚有铁钱。
崇宁重宝铸造背景
崇宁重宝
公元1100年1月,北宋皇帝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为宋徽宗。
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是徽宗亲书的瘦金体。令人叫绝的...
根据博宝2009年--2010年崇宁重宝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崇宁重宝一共有12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3302次,参与总人次达到
136人,出价次数181次,其中价格最高的是崇宁重宝(长足宝),藏家最为关注的崇宁重宝如下:崇宁重宝背十、好品相崇宁重宝折十四枚、崇宁重宝铁范。其中
竞争最为激烈的【崇宁重宝折三铁范】定价140万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10万,在经过16次出价后,最后以210万的价格成交!
如果要卖,可以给,一五八一七一零六五七三.
您好,崇宁重宝的版本比较多,
不同的版本价值是不一样的。
您这个保存的不是特别的好,
我估价大概在1000左右一枚,
望采纳,谢谢
崇宁重宝,中国古钱币之一。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 面文“崇宁重宝”隶书对读,古朴方正,多为光背,少数背有星、月、十字等。
崇宁重宝是北宋末年比较重要的钱币之一,也是北宋钱币中版别最多的。据统计,崇宁重宝的版别大概在300多种,每年都有不同版别的崇宁重宝被行家或藏友发现。
一般的崇宁重宝大约30元一枚,如果版别好的500---1000的也有 总之要看具体版别了
北宋:崇宁重宝 ,存世量很大,普品市场价在10-20元左右。但是,崇宁重宝 不同版别、钱背纹饰、币质、品相价是不一样的。如:立点宝背左月、狭丁高足崇、方冠阔崇价就贵一些。
至2020年6月,价格为400万元人民币。
古钱币具有较大收藏投资空间,升值最快的当数其中的珍品类古钱币,在市场上十分受追捧,涨幅很大。
崇宁重宝整体铸造规整,字体清晰,风格独特,字体笔法流畅,纹饰刻制工细。该钱币整体制作精良,版面清晰秀美,文字方正,保存良好,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冲刷后成古铜色,包浆自然,更富有其浓厚的历史感,此币存世量极少,十分罕见,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钱币精品,值得收藏。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从版别上辨别古钱最主要的办法是除了多看钱谱之外,必须要多接触实物,以熟悉各个朝代的钱币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种。因为这些普通品很少伪品,能真实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特征。
如战国时期刀布形制特殊,造伪者只好用真品翻砂制造赝品,其破绽在于翻砂铸造后的钱币偏小,较为厚重,文字肤浅,铜质粗糙,锈色不对且易脱落。
刀币在铸造时其浇口在刀环上,布币的浇口在首端,出落后基本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状态,而造假者往往为了品相美观,将刀币、布币边缘磨光滑,实际上是画蛇添足,露出了破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崇宁重宝
大家帮忙看下这个是什么朝代的钱币,鉴定下真假?
都是北宋钱币,其中最下面的熙宁重宝长冠宝价格最高一百元,政和通宝折二型十五元,元丰通宝折二型十元。祝你好运,祝你幸福!
这枚钱币,是三国时期的古币,世平百钱,存量稀缺,价值200万
现代臆造品。
常平五铢钱,假币
三国时期蜀国的“世平百钱”
你好
1)屏幕上不能鉴定历史货币真赝,就是上手也有打眼的时候,只能说一个印象或感觉。
2)我建议有机会拿实物直接向有见识者请教,最低也在“古泉园地”“钱币天堂”之类的钱币收藏交流网站征询。
3)在钱币市场”衡量价格,我只能这样说:这是一种“玩物”价格是波动的,要根据出让方与接收方的商讨,每一枚价格都要讨论。
4)你发图如是真品即是珍品:三国时(约公元220)蜀国铸币“世平百钱”,字体叠篆 ,也有人认为就是“太平百钱”的异书写法。万以下就算不贵,贵贱看拍卖行情,过万也有可能。
5)从历史货币角度衡量:真赝不能确定,赝品可能性大。赝品价格不予探讨。
6)三国时(约公元220)蜀国铸币“世平百钱”,字体叠篆 ,许多资料标注价格并不高,但几十年来发现很少,实际交流价格还是很高的。
7)发图这枚币,感觉文字“太规整”,没有”古风“;斑锈包浆不坚实,“岁月痕”不符合“一眼真”的真币特征,看新。这些也许是图像失真造成的。
当然,如看实物也许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仅看屏幕不能确定是真币,同样更不能看一眼屏幕就确定是假币。
8)我建议有机会拿实物直接向有见识者请教,带实物去钱币市场,聊聊天交几个币商朋友,大家对钱币的信息习惯性切磋,这样才是接近精准认知途径。
现代造假者远不是“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利欲熏心,他们不学无术......; 我很愿意承认他们审美制作实力强,学识水平高,所花费的成本也大;制假者比我强。
因此,越是珍贵的币品我们审视的条件就应该越苛刻。
以上所说仅是我的感觉,不看实物常常说错。但愿我是错的。
政咪通宝值125万吗?
只要是真品,不言而寓,古币升值,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国外拍卖价格暴涨,国内的古币也在持续跟风。
所谓的政咪通宝,应该是政和通宝的篆书体??,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阿弥陀佛
历史上从未有过“政咪通宝”!只有政和通宝为北宋钱币,铸造精美、有很高的收藏与欣赏价值。但是此币存世量很大,目前价值几元至几十元不等。如果有人出125万你立刻卖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