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祺祥通宝母钱,祺祥通宝折二母钱宝云局存世量多少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0-31 16:57:40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祺祥通宝真品价格值多少钱

说到祺祥通宝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收藏家还是非常的喜欢的,毕竟这个系列的钱币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收藏价值很大,最近不少的人也发现了,这个祺祥通宝真的不错了,但是真假也不好区分了,那么祺祥通宝的真品图片是什么样的呢?还有祺祥通宝的价格又是多少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祺祥通宝真品图片
清代自顺治登基至宣统退位,共经历了10位皇帝,一般而言,每位皇帝在位时仅铸一个年号钱,但有趣的是,纵览清代方孔制钱,却有11个年号,这多出的一个便是祺祥年号钱,而祺祥钱存世仅69天,是我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年号钱。
1861年8月,咸丰皇帝病死在承德避暑山庄,传位给六岁的儿子载淳,并将八位最亲信的顾命大臣召到病榻前,临终托孤。咸丰死后的第二天,懿贵妃叶赫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称为慈禧太后或西太后。
载垣、端华、肃顺等辅政大臣,预感到叶赫那拉氏阴谋篡权,为巩固他们的既得利益和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一,朝内的重要官缺都由辅政大臣兼任或支持他们的官员补缺,其二,建元年号,用祺祥二字,并饬户、工两部铸祺祥年号钱。
祺祥年号钱分为通宝与重宝,汉文均为楷书对读,其中通宝背满文记局,今见有宝泉、宝源、宝巩、宝苏、宝云共5种,面值为小平;而重宝背满文记局和汉文记值,今见有宝泉、宝源2种,面值为当十。孙仲汇著《钱币辞典》载:祺祥通宝、祺祥重宝:咸丰十一年(1861)铸,通宝小平有宝泉、宝源、宝云、宝苏、宝巩五局,后三种极罕。重宝当十有宝泉、宝源、宝巩三局。宝泉局极少。
在八大臣的一系列措施下,权欲熏心的西宫太后慈禧极度恐慌,她联手东宫太后慈安,暗中勾结恭亲王奕,在回京后于1861年9月30日突然发动宫廷政变,迅速捕杀了肃顺、载垣、端华等人,史称辛酉政变或祺祥政变。同年11月,载淳正式登基,太后听政,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1862年改为同治元年,东、西二太后垂帘听政,始铸同治年号钱。
祺祥通宝真品价格
随着祺祥年号消弭的,除了顾命八大臣,还有祺祥通宝与祺祥重宝,从铸造到退出历史舞台,仅仅存在69天,由于时间极短,因此祺祥钱均未能流通,存世也颇为稀少,在华夏古泉2014年10月聊天室拍卖中,一枚祺祥通宝宝源小平雕母,包浆醇厚,以80.85万人民币成交;在HA2015年1月纽约世界钱币专场中,一枚祺祥重宝宝源当十母钱,以8225美元成交,约合52555人民币。
古钱币鉴定方法
首先,检查货币文本来源的演变。
以硬币的形式,金钱的文本表达了时代的一致性。每种类型的硬币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它始终是历史时期的一个词,具有时代的共性。该法律也可以作为鉴定的依据之一。识别硬币字体是正确的。首先,看看它是否符合时代特征。第二步是看它是否符合这一品种的特征。
其次,检查硬币的颜色和组成。
古钱币铜主要包括铜,青铜,黄铜和白铜。铜含铜量最高,一般在90%以上,颜色为紫色。青铜铜锡铅合金,其颜色为深红色,微红色或水红色,蓝白色,淡黄色等。黄铜是指铜锌合金,具有黄色和金黄色。白铜是指铜合金,在现代机械硬币中更为常见。有一些铜白色方孔,也被称为白铜币,但它们不包含或含有很少。它仍然是一种青铜,但铅锡的成分更多,它会引起铜色的变化。为了尊重识别的习惯和方便性,它仍然被称为白铜。由于铸钱,铜资源和分配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古钱币的铜铜色也有很大差异。古钱币的形成一般是通过化学分析得到的,但这种破坏性的检验对古钱币的鉴别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古钱币的铜色在识别中更为重要。先秦元钱的铜色是深红色,接近铜。刀布的铜色大多带红色。
真钱的生锈与铜结合在一起。所谓的生锈色入骨不容易脱落。假钱的铁锈漂浮在表面上,并用醋分离。另外,由于真钱因年龄和内部构成而变化,一般重量将大大减轻,并且可以手工辨别重量。
每个时代的硬币象征着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程度,因此古钱币的收藏价值非常高。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假古钱币,主要是通过铸造,重塑,粘接和拼接,着色和老化的方法。兔子引入的识别方法是从古钱币的文字形式和颜色中教授古钱币。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不同时代的不同形式的词汇。它不仅是单词的形状,而且单词的含义也不同。

祺祥通宝折二母钱宝云局存世量多少

祺祥通宝
存世少见
所以说仿品很常见了
此枚人为做旧
传世非传世
出土非出土
应该是仿品无疑
没有收藏价值

真品祺祥重宝,当十现在能值多少钱

祺祥重宝只是做出了母钱(或样钱),并未批准量产上市。这个年号只存在了六十余天,故祺祥钱存世甚少。您这若真是真品,将十分珍贵,就不是一万两万可以买到的了!
我有一枚祺祥通宝重16点25
祺祥重宝真品当十钱极少,象宝泉局,宝源局发行的都是母币,尺寸大约在32毫米左右,重12.7克上下,而子币大约在30至31毫米之间,重大约9至10克左右,经过战火,社会的动荡不安,而真品保留下来的极少,特别是母币,雕母就不用说了,更难寻觅。现在的仿品,尺寸大约都在三十五毫米上下,而仿造的人没有见过真品尺寸就瞎朦,仿造出来的仿品随处可见,千万小心上当,打眼,真品母币市场价至少50万以上,在百度搜索中国古钱谱,里面有一枚祺祥通宝,尺寸26.3毫米的光背小平,品相不算咋的,估价将近20万,你说希不希罕。

我有一个祺祥通宝背面天子万年请大家看看对不对

字体完全没有力度,窗口也不对,包浆和锈点相互矛盾,属于仿品
是赝品。仿祺祥母钱。字体生硬是电脑雕刻而成的。外表为人工做旧。
祺祥哪有天子万年啊→_→

中国清朝古钱币价格

品相很好的话 几万块 不好的话 就差多了
清朝的话,只有那种很稀有,发行量极少的,或有纪念意义的才值钱啊
清钱币名称 书体 币形 特征 参考价(元)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 3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 2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 20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 1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型 背宝巩局 350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 35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 68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巩局“当十” 35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多局监造普品 2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八” 15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7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部颁各局样钱 7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新十” 8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无苏局“当五” 5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 1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部颁各局样钱 12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伊局“当四”20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三 背宝巩局“当五” 8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金”、“宇” 8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多局监造普品1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上“福” 2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右“福” 22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 5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45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合背 1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陕局雕母 80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母钱 1500
乾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巩局5000
乾隆通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泉局 38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桂” 5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桂” 10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直局 4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苏局宽缘 1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川局 3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壹分” 3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十八年” 2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精铸 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三 背阿克苏局1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雕母8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4500
咸丰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铁母2000
咸丰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4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当五”戴书 6000
咸丰重宝 楷书 大样 背“伍文”3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拾文” 8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拾文”2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铁线珍宝背“当十”2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雕母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泉局 35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星月“当五十”5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泉“当百”3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泉“当百”星月8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泉“当百”雕母100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泉局“当五百” 500
咸丰元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泉局“当千”90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当五”2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当五”5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 5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源局“当百” 40
咸丰元宝 楷书 大型 背宝源局“当五百” 500
咸丰元宝 楷书 大型 背宝源局“当千”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1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直局“当五十” 6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直局“当百” 8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蓟局“当五”600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蓟局“当十” 8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蓟局“当十”7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蓟局“当五十”28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蓟局“当百”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济局“当十” 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济局“当五十”15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济局“当百”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德局“当十” 4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德局“五十” 25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德局“当五十”25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德局“当百”25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陕局“当十” 1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陕十”22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陕局“五百” 3000
咸丰元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陕局“当千”3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巩局“当十”8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巩局“五十” 35
咸丰重宝 楷书 大型 背宝巩局“当百”5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巩局“五百”30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巩局“当千”30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河局“当五百”42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河局“当千”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浙局“当三十”2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浙局“当二十”1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浙局“当四十”3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大型 背宝浙局“五十” 3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浙局当头“百” 20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浙当十” 5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浙四十”5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五十” 2500
咸丰重宝 楷书 特大型 背“浙当百” 7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当头十” 3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大清背宝福局“一十”2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二十”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桂局“五十”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昌局“五十” 25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安局“当五十”2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云局“当五十”350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迪局“当八”1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迪局“当十” 5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迪局“当五十”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伊局“当五十”24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伊局“当四 28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55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部颁各局样钱80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雕母 65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苏局“当五”1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当十” 1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当十 1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五 部颁各局“当十”12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蓟局机制14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库平广一钱”25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官板四分” 6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直局机制 50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奉天紫铜机制币180
天子万年 楷书 折五 背江南局机制币 5000
一统大清 楷书 折五 背江南局机制币3000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背宝泉局7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20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背宝巩局机制10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背宝福局机制25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雕母宝泉局 6500
天国通宝 楷书 折五 背“通宝”30000
天国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圣宝” 230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 宋体背“圣宝”2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五 宋体背“圣宝”6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十 宋体背“圣宝” 11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五十 宋体背“圣宝”17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二 背“圣宝”12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五 背“圣宝” 5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二十 背“圣宝” 650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 背“太平”150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 背“圣宝” 25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大样 背“圣宝”母钱7000
太平天国 隶书 小平大样 背“天国” 220
太平天国 隶书 小平 背“圣宝”2000
太平天国 楷书 特大型 背“圣宝” 70000
平靖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右“中” 10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长胜军” 38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前营”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后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中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左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右营” 1200
太平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月“明” 300
太平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文”500
天朝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永”600
皇帝通宝 楷书 小平小样 背“浙”400
皇帝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圣”2000
开元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武”1500
嗣统通宝 楷书 小平 光背 1000
明道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天” 15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多局监造普品 1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上“福” 2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右“福”22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 5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45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合背 1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陕局雕母80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母钱 1500
乾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巩局5000
乾隆通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泉局 38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桂” 5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桂”10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直局 4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苏局宽缘 1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川局 3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壹分 3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十八年”2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精铸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三 背阿克苏局 1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雕母 8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4500
咸丰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铁母 2000

求助古币(纸币或铜钱)回收价格表。有哪位朋友知道吗?

清钱币名称 书体 币形 特征 参考价(元)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 3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 28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 20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 1000
祺祥通宝 楷书 小型 背宝巩局 350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 35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 6800
祺祥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巩局“当十” 35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多局监造普品 2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云局“八” 15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70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部颁各局样钱 700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新十” 8
同治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无苏局“当五” 5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 1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部颁各局样钱 12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伊局“当四”2000
同治通宝 楷书 折三 背宝巩局“当五” 8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金”、“宇” 8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多局监造普品1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上“福” 2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右“福” 22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 5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45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合背 1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陕局雕母 80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母钱 1500
乾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巩局5000
乾隆通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泉局 38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桂” 5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桂” 10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直局 4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苏局宽缘 1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川局 3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壹分” 3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十八年” 2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精铸 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三 背阿克苏局1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雕母8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4500
咸丰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铁母2000
咸丰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4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当五”戴书 6000
咸丰重宝 楷书 大样 背“伍文”3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拾文” 8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拾文”2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铁线珍宝背“当十”2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雕母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泉局 35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星月“当五十”5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泉“当百”3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泉“当百”星月8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泉“当百”雕母100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泉局“当五百” 500
咸丰元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泉局“当千”90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当五”2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当五”5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 5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源局“当百” 40
咸丰元宝 楷书 大型 背宝源局“当五百” 500
咸丰元宝 楷书 大型 背宝源局“当千”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源局“当十”1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直局“当五十” 6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直局“当百” 8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蓟局“当五”600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蓟局“当十” 8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蓟局“当十”7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蓟局“当五十”28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蓟局“当百”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济局“当十” 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济局“当五十”15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济局“当百”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德局“当十” 4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德局“五十” 25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德局“当五十”25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德局“当百”25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陕局“当十” 1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陕十”22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陕局“五百” 3000
咸丰元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陕局“当千”3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巩局“当十”8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巩局“五十” 35
咸丰重宝 楷书 大型 背宝巩局“当百”5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巩局“五百”30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巩局“当千”30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河局“当五百”4200
咸丰元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河局“当千”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浙局“当三十”2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浙局“当二十”1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宝浙局“当四十”3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大型 背宝浙局“五十” 3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浙局当头“百” 20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 背“浙当十” 5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浙四十”5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五十” 2500
咸丰重宝 楷书 特大型 背“浙当百” 7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背“当头十” 3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十 大清背宝福局“一十”2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二十”15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桂局“五十”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昌局“五十” 25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安局“当五十”28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云局“当五十”350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迪局“当八”10
咸丰重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迪局“当十” 5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迪局“当五十”500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二十 背宝伊局“当五十”240
咸丰重宝 楷书 折五十 背宝伊局“当四 28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55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部颁各局样钱80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宝泉局“当十”雕母 65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苏局“当五”1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当十” 1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当十 1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五 部颁各局“当十”12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蓟局机制14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库平广一钱”25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官板四分” 600
光绪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直局机制 500
光绪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奉天紫铜机制币180
天子万年 楷书 折五 背江南局机制币 5000
一统大清 楷书 折五 背江南局机制币3000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背宝泉局7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20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背宝巩局机制10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背宝福局机制25
宣统通宝 楷书 小平小型 雕母宝泉局 6500
天国通宝 楷书 折五 背“通宝”30000
天国通宝 楷书 折五 背“圣宝” 230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 宋体背“圣宝”2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五 宋体背“圣宝”6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十 宋体背“圣宝” 11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五十 宋体背“圣宝”17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二 背“圣宝”12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五 背“圣宝” 500
太平天国 楷书 折二十 背“圣宝” 650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 背“太平”150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 背“圣宝” 25
太平天国 楷书 小平大样 背“圣宝”母钱7000
太平天国 隶书 小平大样 背“天国” 220
太平天国 隶书 小平 背“圣宝”2000
太平天国 楷书 特大型 背“圣宝” 70000
平靖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右“中” 10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长胜军” 38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前营”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后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中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左营” 1200
平靖胜宝 楷书 小平 背“右营” 1200
太平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月“明” 300
太平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文”500
天朝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永”600
皇帝通宝 楷书 小平小样 背“浙”400
皇帝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圣”2000
开元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武”1500
嗣统通宝 楷书 小平 光背 1000
明道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天” 15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多局监造普品 1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上“福” 2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右“福”22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 5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45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合背 15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陕局雕母8000
乾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母钱 1500
乾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巩局5000
乾隆通宝 楷书 特大型 背宝泉局 38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桂” 5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桂”10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直局 4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苏局宽缘 1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 楷书 折十 背宝川局 3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二 背宝泉局 1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壹分 3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十八年”2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阿克苏局精铸500
道光通宝 楷书 折三 背阿克苏局 1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苏局雕母 8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雕母 5000
道光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源局雕母 4500
咸丰通宝 楷书 小平 背宝泉局铁母 2000
注:来源于网上,仅作为参考价格 。
我有康熙通宝几枚,咸丰重宝一枚,背面是伍文字样的,还有同治一枚,背面的好像是八卦图,请问这些古币的价格

清朝哪个皇帝的钱币最值钱

一般来说雍正最值钱,但要按版别来说每个皇帝都有值钱得钱币。按最普通钱币来看从顺治以后排顺序应该是:雍正、顺治、康熙、宣统、同治、咸丰、光绪、嘉庆、道光、乾隆。另外还有些奇葩像祺祥、太平天国、小刀会、天地会、清初三藩等之类的价值也很高。
一般来说祺祥最值钱,就是同治之前的年号,没有最高的这一说,因为拍卖记录是在不断刷新的,母钱都很值钱。
一般来说雍正最值钱,但要按版别来说每个皇帝都有值钱得钱币。
按最普通钱币来看从顺治以后排顺序应该是:雍正、顺治、康熙、宣统、同治、咸丰、光绪、嘉庆、道光、乾隆。
另外还有些奇葩像祺祥、太平天国、小刀会、天地会、清初三藩等之类的价值也很高。
拓展资料:
清朝皇帝都出过钱币。
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通宝、天命汗钱-满文)
清太宗皇太极(天聪汗钱-满文)
清世祖福临(顺治通宝)
清圣祖玄烨(康熙通宝)
清世宗胤祯(雍正通宝)
清高宗弘历(乾隆通宝)
清仁宗永琰(嘉庆通宝)
清宣宗绵宁(道光通宝)
清文宗奕詝(咸丰通宝、元宝、重宝)
清穆宗载淳(祺祥通宝、重宝、同治通宝、重宝)
清德宗载(光绪通宝、重宝)
清逊帝溥仪(宣统通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清铜币

清朝一共发行多少种铜钱?

努尔哈赤是明末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女真族的杰出首领。1616年他建立金国,史称后金,与明政权抗衡。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清灭明,建立了清朝。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顺治通宝,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清世祖去世,康熙帝继位。铸“康熙通宝”制钱,康熙于公元1772年去世,清世宗雍正即位。雍正帝即位后,铸雍正通宝,雍正帝于雍正十七年死于热河行宫,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铸“乾隆通宝”,公元1796年,高宗让位,仁宗登基,改元嘉庆,铸"嘉庆通宝",公元1802 年,清宣宗继位,改元道光,铸“道光通宝”,清宣宗去世,文宗即位,第二年改元咸丰,铸"咸丰通宝",清文宗于咸丰十一年七月死于热河,清穆宗继位,改元祺祥,铸有“祺祥通宝”、“祺祥重宝”“祺祥”年号定于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废于同年十月五日,而后改元为同治,铸"同治通宝",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穆宗去世,慈禧太后迎立自己的胞妹(醇亲王福晋)的儿子入继为帝,改元光绪,先后铸行过“光绪元宝”和“光绪重宝”,“光绪通宝”,通宝制钱铸于公元1875-1908年之间, 光绪帝于三十四年十月,(公元1908年)去世,此前一天慈禧太后去世,醇亲王之子溥仪继位,改元宣统,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皇帝,铸“宣统通宝”小平钱,因为溥仪登基时只有3岁,加上钱也不大,因此民间把此钱称为“小宣统”。
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宣统通宝
五个,每个皇帝发了一个,一共五个。正所谓五帝钱是耶。
每一个皇帝登基都会发行一种铜钱
  一共7种
  老满文钱币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天命元年(1616)年铸满文“天命汗钱”和汉文“天命通宝”。清太宗皇太极于天聪元年(1627年)铸满文“天聪汗钱”。此时的满文为旧 满文,是1599年借用蒙文的音节进行拼音而创制,又称无圈点满文,文字结构和语法尚不完善,因此“天聪汗钱”尚有不同三种的读法:天聪汗钱、天聪通宝、 聪汗之钱。这一时期铸币种类少,铸量也不多,因为当时长城以北地区以实物贸易为主。1632年对旧满文进行改造,成为有圈点的新满文。顺治以后的钱币,使 用的都是新满文。
  顺治通宝
  1664年,清朝定鼎北京统一中国后,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铸钱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大。因此顺治以后流传下来的钱币最多、最常见,几乎每个家庭都能找出几枚清代的钱币。
  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元年(1644年)设工部宝源局和户部宝泉局开铸“顺治通宝”。顺治通宝共有五种形式:第一种是初铸的依照明钱形制的“顺治通宝”,分 小平、折二、折十共三种。小平为光背,铸量不多,宝字内从缶者更少。折二钱背右二,折十钱背穿上十,穿右一两者世存稀少。当时国内大部分地区仍沿用明钱, 采用这种形制,有利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第二种背有一个汉字,代表各地区名。有户、工、河、临、宣、蓟、延、原、同、云、荆、昌、宁、 浙、东、福、阳、襄,共18种,延字者最少,而穿上延、宣、蓟等更少。第三种世称“一厘钱”,即背穿右汉文局名,穿左一厘二字,有户、工、同、福、临、 东、江、宣、原、陕、蓟、昌、阳、河、宁、云、浙,共17种,以同一厘及东字上下一厘者最少。第四种是背满文钱,仅工部宝源局与户部宝泉局所铸两种,种类 虽少,铸量却很大,惟宝泉折二型钱极为罕见。第五种是背满汉文钱,均记局名,有同、浙、临、东、江、宣、原、陕、蓟、昌、宁、河,共12种,铸量也多。清 代钱币恢复了宋代钱币形制的某些特点,如钱背平浅,外廓较宽。
  康熙通宝
  清圣祖玄烨在位六十一年,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经济稳定,商业发达,因此钱币的发行量很大。“康熙通宝”厚重圆大,宝源、宝泉局所铸钱币背有两个满文记局名, 外省各局铸钱穿左满文、穿右汉文记局名,有同、福、宁、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临、广、浙、台、桂、陕、云、漳、巩,共21种。巩指甘肃宝 巩局,铸量极少,台指台湾,铸量也极少,为红铜质的小型钱,由于既小又少,有人于清代中期铸了一些黄铜的大型台字钱,同时也仿铸了少量西字、北字钱,但西 北二字为楷书,与其它钱局字体不同。背广字钱小字小形者多,大字形者较少见,大字大形又分宋体、美字、狭广等数种版别。宝泉局的“康熙通宝”熙字左面少一 竖的称罗汉钱,字体与当时的一种宫钱相同,它不含黄金,也不特别稀少。
  从康熙开始,清代的铸币形式正式固定下来,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康熙元年铸纪元钱,后凡嗣位改元,皆铸如例。”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均铸通宝年号钱,各朝通宝纪局多用满文,少用汉字。道光以前的钱币实行一等制,咸丰之后出现了大钱。
  咸丰雕母
  咸丰时,钱币种类繁多,铸造精美,流传下来的祖钱(雕母)、母钱、样钱也多于其它各朝,且钱文多出书家之手,局面为之一新。据《大钱图录》载:清代铸钱的顺 序是先选至洁之象牙玉石为原材料,刻作钱样,呈钱法堂侍郎鉴定再请皇帝裁定,然后以精铜凿成祖钱(雕母),再用祖钱翻沙铸母钱,以后开铸则悉用母钱印范。 未经批准铸行的祖钱(雕母),中间仅一小圆孔,凡正式铸钱的雕母中间已开成方孔,钱局内称方孔为金口,开金口需要很高的技术,否则铸造时容易粘沙。凡正式 开铸的初铸品大样精美,仍需送交有关部门审核。
  清代银元
  光绪年间,尽管方孔钱依然铸行,先后出现了铜元和银元这两种新的金属货币。铜元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广东始铸;清代自铸银元始于吉林,但大规模机铸 银元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广东造币厂开始。今见铜元有两大类:一类面文为“大清铜币”,另一类面文为“光绪元宝”或“宣统元宝”。铜元和银元的图案 设计精美,仅钱背“龙”的图案就有立龙、坐龙、飞龙、长须龙、反龙、大尾龙、曲须龙、游龙、驼背龙等十余种。尤其是宣统年间的第二套“大清铜币”,设计新 颖,图案精致,在晚清钱币中独占一帜,惹人喜爱。又因其流通时间短,铸量少,而成为收藏之珍品。
  清代厌胜钱
  清代的厌胜钱(即花钱、玩钱),经过二千多年的品类繁衍,文字与图案较之历代更加丰富多彩,各臻其妙。从吉语、祝辞、避邪、十二生肖、人物故事、花卉图案到供养钱、符咒钱、秘戏钱等等,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清代皇宫中常以铜钱做装饰品,其品种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其它各朝。从乾隆开始,每当新皇帝继位,铸造背文为“天下太平”的大钱,作为清官中奉先殿帷幕下角的 坠钱。钱背有八卦图案的是上梁钱,据《大钱图录》载:“光绪通宝幕作八卦,案每遇修葺、各殿上梁时,安置宝合(盒),合中皆贮此钱”。八卦代表天、地、 水、火、风、雷、山、泽。古人以梁上安放八卦钱,有避兵火、镇风水的功用。每逢春节、元宵,宫灯下悬挂大小各式铜钱,也称挂灯钱,此种钱多有龙凤花纹和吉 语。每逢皇帝生辰(称为万寿年)钱局要铸精美的“万寿钱”以呈进,“光绪通宝”背福寿钱是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铸的“万寿钱”。每逢年节或国家庆 典,由钱局铸“祝圣钱”,乾隆以前的祝圣钱多有龙凤花纹,乾隆以后逐渐以文字代替,背多吉语、颂词,“嘉庆万年”,背有“五世同堂”、“十全老人”等吉语 颂词的,是嘉庆初年专为已是太上皇的乾隆铸造的。
  清代刻花钱
  在铜钱的钱郭及地张上进行再加工,雕刻出花纹图案的称为刻花钱。我国民间历来有在日用小铜器上镌刻吉祥图案的习俗,显示了人们祈求安居乐业,生活美满的心 愿,铜钱上刻花其意亦源于此。早期刻花钱并不多见,明清以后多了起来,尤以清代为最,特别是康熙和咸丰二朝,咸丰刻花则多见于咸丰大钱。由于咸丰大钱的钱 型大,外缘宽阔,加之铜质较好,容易施展刻花技能。咸丰刻花钱的钱纹图案种类繁多,还有雕刻各种吉语的,如“平安吉庆”、“风调雨顺”、“长生不老”、 “寿比南山”等。铜钱刻花后,一般不再作流通货币用,往往充当佩饰或观赏之用。刻花钱不同于铸造的“花钱”,刻花钱是选用流通货币为材,而花钱是非流通货 币,但两者都是属于压胜钱。刻花钱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俗,是研究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珍贵文物。

清代母钱是什么样的

雕母钱是进呈皇帝的钱样,经审核通过后,作为铸造母钱之用。我国自唐宋以来就采用翻砂法铸钱,每出新样,需由皇帝审批,看其书法、轮廓、径度、厚度是否合格,有时还由书法名家重新书写钱文,或是皇帝亲笔书写钱文,然后遍召全国雕刻高手刻制而成,要求钱文书法与原来书写的一点不走样,然后发付各地铸钱监(局)制范鼓铸。雕母钱实为铸钱设计的标本,故尽量作到精益求精。唐代的蜡样,宋代的牙样、木样,明代的锡样恐无传世的可能性,目前能见到的是宋代的铁母铜钱和清代的样钱、雕母钱。宋代的铁母钱迄今在陕甘一带发现不少,而清代的雕母,因是人工雕刻而成,一次只能刻一个,而属宫廷钱样,至为稀少,藏泉者平生能集到一两枚也足以傲世卓立了。
清代雕母,多数是在圆形钱的中间有一突出的方框,然后在方框中穿透小方孔或小圆孔,也有不穿透孔的,谓“未开金口”。清廷一经核准,还要举行隆重仪式,从北京的宝泉局、宝源局到地方铸钱局,大摆酒筵,并将钱样用锦盒包好陈设于几案,祝词大呼一声“见钱眼开”,意即钱成后但愿百姓都乐于使用。待等大量铸时,方孔变大了,钱体变薄了,变小了,为的是节省铜料,年铸量千百万,统称“制钱”。
清代雕母钱,往昔我在北京琉璃厂所见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还有“祺祥通宝”和“祺祥重宝”样钱。
舍间所藏“咸丰通宝”雕母钱一对,一背作双龙、一背作龙凤,二钱计重373克,炼铜至精,色润质纯,无论是钱文和图案都雕刻得细微入神,轮廓端严,一丝不苟。从那楷书钱文“通”字作双点通,“宝”字作宽贝宝分析,皆与福建局所出大型“一百”试铸钱的字体相符,推知是由福建局雕刻师入宫专为文宗奕宁和孝德显皇后大婚吉庆时特制的。
大钱鎏金在雕母钱中也属仅见,堪称绝品当无疑义。吾舍间藏泉,有晋代“丰货”二,清代“咸丰通宝”二,钱文均有一“丰”字,则“二丰舍”名号不虚矣!
在集藏热的今天,清代雕母钱的价值自然不菲,一些钱币书上定为一级品,价值在5000元以上。我陆续收到许多来自农村的信,声称有乾隆雕母,道光雕母,同治雕母……甚至说雕母有几十个,哪会有这么多的雕母?由于这些人不知道真正雕母是什么样儿的,只是对照书中的钱图而没有接触到雕母实物,把民间流散的清代普通制钱误认成雕母了。
据介绍,所谓母钱,就是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所制作的标准样板钱。根据母钱作为样板的用途,母钱可分为三种,即钱样、雕母钱和铸母钱。钱样是根据钱币的设计,用锡、象牙或红木等材料精心雕制的钱币实物样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审定。从严格意义上讲,钱样还不能算作钱币,因为它只作为送审报批的实物图样,不能流通。钱样是给皇帝审定用,一类钱币的钱样理论上应该只有一枚,所以数量极为稀少,一般在交易市场上几乎不能见到。
雕母是按照朝廷规定的那种规范性钱的形式,把它雕刻出来,面、背要求很严格,而且请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或者是皇帝本人来写钱文,把它刻成钱模子。雕母做出来以后,经过审定批准以后,就开始翻铸了。翻铸还不能大量地翻铸,翻多了,就变形了,所以翻出来的钱也是有一定限量的。第一次翻出来的钱叫铸母。我们一般讲的母钱就是铸母,如果是讲雕母,就是有特殊意义的,是手雕的,这和一般的铸母差别很大。
  雕母和铸母的区别最明显表现在钱币的纹饰内容上,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铸母的钱文笔画也非常清晰,纹络较为挺拔深峻,但因为铸母钱是翻铸所成,为了使它的外缘轮廓和内廓穿口光洁,一般会经过冷加工,因此钱面上会有挫磨的痕迹。
  母钱与行用钱一个明显的区别是钱币的大小和厚度有区别。由于古时翻铸钱币采用刻模灌铸的方法,因此制造出来的行用钱的体积会比作为刻模样本的母钱稍小。母钱的大小、厚度都超出常品,收藏母钱,首先要留神体积超出常品的大钱,其次要注意分量异于常品的厚重钱。
  母钱往往混迹于常见的行用钱之中,而且过去的集币者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不乏有捡漏的可能。由于母钱的材质都异于常品,所以品相一般较好,但是由于数量稀少,专家提醒鉴别母钱还得从做工、体积上多下工夫,不要简单将品相好的钱币当成母钱。
清代中期母钱的基本特征具有代表性,母钱的铜质精良、细腻,且钱体表面砂眼比较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制造出的钱币模具内的表面更加光洁。清中期部分母钱的外缘被修成和鲤鱼的脊背一样,俗称“鱼脊背”,这样做的好处是在铸造钱币时,更加有利于钱币的脱模。清代中后期母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小平母钱的地章钱肉大部分隆起呈曲面状,字根部、内郭根部处低钱肉处高。由于咸丰时期的铜价上涨所,制造出大面值的大型钱币,随着钱型增大钱肉的隆曲面逐渐变平。由于钱型大小不一,差距明显,所以使钱币的铸造工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母钱的风格和乾嘉道时期已有所不同了。
清代母钱图片:

什么铜钱最值钱

那些稀有货最值钱,可遇不可求,像祺祥重宝、大齐通宝、三刀钱、镇库钱、半两等
最值钱的铜钱:一、万历通宝花钱铜钱,价格是8200元。二、康熙通宝满汉浙下月名誉品铜钱,价格是10800元。三、咸丰重宝宝巩当五十母钱铜钱,价格是21500元。四、顺治通宝背左延五级币铜钱,价格是2700元。五、四川铜钱军政府一角铜钱,价格是2200元。六、雍正通宝宝南大样铜钱,价格是3610元。七、乾隆通宝背龙凤,价格是50000元。八、大清铜钱己酉十文铜钱,价格是2000元。九、崇祯通宝局二铜钱,价格是3650元。十、崇宁通宝母钱铜钱,价格是1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