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辩证疗法包括,什么是中医辩证治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3 20:14:21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阴阳辩证疗法不包括

除了对阴证、阳证的辨证和阴阳失调所致证候辨证两方面,其他都不包括。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弄懂阴阳可以避免临床上诊断的错觉诊断。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最重要的是可以应用于疾病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田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1——阴病阳病的疗法

(原文)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解读)


“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 善于医治病 痛 的 人 ,看病人的面色,按病人的脉象,首先要辨明 疾 病属阴还是属阳。

“ 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 ” 审察 舌苔颜 色清浊,从而知道发病 的部位, 看病人喘息的情况,并听其声音,从而知道 身体 的 病 痛所在 , 看权衡规矩 ( 权,古代的秤砣,有下沉的意象;衡,古代的秤杆,有平衡的意象;规,圆润的器物,有圆润的意象;矩,为方形的器物,有平盛的意象。权衡规矩用来借代四时的四种脉象 ) ,因而知道疾病生于哪一脏腑 。

“ 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 诊察尺肤的滑涩和寸口的浮沉,从而知道疾病所在的部位。这样在治疗上就可以没有过失 ,这是因为 在 之前 诊断上就 没有 失误 啊 。

“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 所以说:病在初起的时候,用刺法就可治愈,若在邪气盛时,就需要等邪气稍退再去治疗。

“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 所以病轻的时候要 用发散清扬的方法治疗, 病重的时候 要用消减的方法治疗, 在 病 将愈的时候则要 加强 巩固以防其复发 。 形体羸弱的,应设法温暖其气;精气不足的,应补以 厚 味的 滋补药 。

“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 病 邪 在上,可用吐法 ; 病 邪 在下,可用疏导之法 ( 用泻法、利法把邪气排出体外 ) ;病 邪 在 中 胸腹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 身体 感受风邪的,可用辛凉发汗法 ( 汗法之一。运用具有疏风清热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外感风热的治法。又称辛凉解表法。适用于风热表证 ) ; 身体外部皮肤 感受风邪的,可用辛温发汗法 ( 汗法之一,用性味辛温并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以解除表邪的治法。又称辛温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 ;病情太重的, 要抑制使其收敛; 病实证,可用散法或泻法。

“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 要观察病的阴阳,来决定用剂的柔刚 , 病在阳的可治其阴 , 病在阴的可治其阳 , 辨明气和血 之 分,使 气血 互不紊乱 。 血实的就用泻血法,气虚的就用升补法。

今天学习了阴病阳病的疗法。在这里多说一下,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这四类不同证候。当温热病邪侵入人体,一般先起于卫分,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则传变而入气分,气分病邪不解,以致正气虚弱,津液亏耗,病邪乘虚而入营血,营分有热,动血耗阴势必累及血分 。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阴阳辨证的两分法是什么意思?

将事物以或阴或阳的方式归类就是,阴阳辩证二分法,如同样的体热发烧,因为原因不同可以分为阴证或者阳证,继而分为三阴三阳
阴阳辨证的两分法根据病的症状来区分阴证阳证,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阴阳又可细分为三阴三阳(从弱到强):
三阴:阙阴、少阴、太阴
三阳:阳明、少阳、太阳
又称为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
阴阳之间是资生制约关系,即阴阳之间的一方不能离开另一方。而阴阳双方又相互制约着对方,使对方不至于偏盛。
希望对您有帮助!

分型辩证分证论治—— 『阴虚』

分型辩证分证论治——


『阴虚』

·肺阴虚

症状: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

本方有滋养肺阴、清热润燥的功效。方中以沙参,麦冬、玉竹滋养肺阴,天花粉、桑叶、甘草清热润燥。

咳嗽甚者,加百部、款冬花肃肺止咳。咯血,加白及、仙鹤草、小蓟凉血止血。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秦艽、鳖甲养阴清热。盗汗,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

·心阴虚

症状: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

本方为滋阴养心的常用方剂。方中以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养血,丹参、柏子仁、酸枣仁、远志、朱砂养心安神。

火热偏盛而见烦躁不安,;口舌生疮者,去当归、远志之辛温,加黄连、木通、淡竹叶清心泄火,导热下行。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秦艽清退虚热。盗汗,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

·脾胃阴虚

症状: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胃。

方药:益胃汤。

本方具有滋阴益胃的功效,方中以沙参、麦冬、生地、玉竹滋阴养液,冰糖养胃和中。

口干唇燥甚者,为津亏较甚,加石斛、花粉滋养胃阴。不思饮食甚者,加麦芽、扁豆、山药益胃健脾。呃逆,加刀豆、柿蒂、竹茹扶养胃气,降逆止呃。大便干结,将原方之冰糖改用蜂蜜,以收润肠通便之效。

·肝阴虚

症状: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困,面潮红,舌干红,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阴。

方药:补肝汤。

本方具有养血柔肝,滋养肝阴的功效,方中以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柔肝,木瓜、甘草酸甘化阴,麦冬、枣仁滋养肝阴。

头痛、眩晕、耳鸣较甚,或筋惕肉困,为风阳内盛,加石决明、菊花、钩藤、刺蒺藜平肝熄风潜阳。目干涩畏光,或视物不明者,加枸杞子、女贞子、草决明养肝明日。急躁易怒,尿赤便秘,舌红脉数者,为肝火亢盛,加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肾阴虚

症状: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

本方具有较强的滋补肾阴的作用。方中以熟地、龟板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滋补肾阴;山茱萸、鹿角胶温补肾气、助阳生阴。

遗精,加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潮热、口干、咽痛、脉数为阴虚而火旺,去鹿角胶、山茱萸,加知母、黄柏、地骨皮滋阴泻火。

五脏的阴虚在临床上均较常见。

【转归预后】

虚劳一般病程较长,多为久病痼疾,其转归及预后,与体质的强弱,脾肾的盛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脾肾未衰,元气未败,形气未脱,饮食尚可,无大热,或虽有热而治之能解,无喘息不续,能受补益等,为虚劳的顺证表现,其预后较好。反之,形神衰惫,肉脱骨痿,不思饮食,泄泻不止,喘急气促,发热难解,声哑息微,或内有实邪而不任攻,或诸虚并集而不受补,舌质淡胖无华或光红如镜,脉象急促细弦或浮大无根,为虚劳的逆证表现,其预后不良。

【预防与调摄】

凋摄护理对虚劳的好转、治愈具有重要作用。

1.避风寒,适寒温。虚劳过程中,感受外邪,耗伤正气,通常是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而虚劳病人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又容易招致外邪入侵,故应注意冷暖,避风寒,适寒温,尽量减少伤风感冒。

2.调饮食,戒烟酒。人体气血全赖水谷以资生,故调理饮食对虚劳至关重要。一般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不伤脾胃为原则。对辛辣厚味,过分滋腻、生冷不沽之物,则应少食甚至禁食。吸烟嗜酒有损正气,应该戒除。

3.慎起居,适劳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做到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根据自己体力的情况,可适当参加户外散步,气功锻炼,打太极拳等活动。病情轻者,可适当安排工作和学习。适当节制房事。

4.舒情志,少烦忧。过分的情志刺激,易使气阴伤耗,是使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保持情绪稳定,舒畅乐观,则有利于虚劳的康复。

【结语】

虚劳是多种慢性衰弱性证候的总称,其范围相当广泛。禀赋薄弱,劳倦过度,饮食损伤,久病失治等多种原因均会导致虚劳,其共同点是久虚不复而成劳。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是虚劳的基本病机。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证为目。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故应同时注意气血阴阳相兼为病及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虚则补之”,补益是治疗虚劳的基本原则,应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法,并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对于虚中夹实及兼感外邪者,治疗当补中有泻,补泻兼施,防止因邪恋而进一步耗伤正气。做好调摄护理,对虚劳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摘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难经·十四难》:“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

《景岳全书·虚损》:“病之虚损,变态不同,因有五劳七伤,证有营卫脏腑。然总之则人赖以生者,惟此精气,而病惟虚损者,亦惟此精气。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

《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脾、治肺、治肾,治虚之道毕矣。”

《不居集·上集·卷十》:“虚劳日久,诸药不效,而所赖以无恐者,胃气也。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主,胃气旺则五脏受荫,水精四布,机运流通,饮食渐增,津液渐旺,以致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

【现代研究】

什么是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辩证治疗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是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互为依存、互为影响,任何疾病都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以辨证论治为主要方法,治疗疾病。中医辩证治疗强调从病人个体的整体和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全面分析病情,采用定位、辨证、对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病因、病理和证候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强调辨证施治,个性化治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使疾病得以从根本上得到治愈,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中医辩证治疗,指的是辩证论治,对症治疗。根据证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只有正确的辨别疾病的证型,对症治疗,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这就是中医的特色,治疗的基础。

什么是阴阳虚实辩证?

周易的哲学原理,它是用一种抽象的辩证逻辑模型来描述宇宙的规律,其中两种最基本的逻辑要素就是阴和阳,八卦和64卦都是由这阴阳两仪衍生和重叠起来的。
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等,不仅互相排斥,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蕴含于阴之中,阴蕴含于阳之中。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对立又统一。
阴阳哲学所揭示的哲学原理包括阴阳互根互存、互生互变、互引互斥、物极必反等。这种观念显然与西方哲学追求一个所谓的“固有的、永恒的定理”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在周易的阴阳哲学看来,西方哲学所谓的“永恒的真理”根本就不存在。
周易的阴阳哲学所揭示的是宇宙的永恒变化,事物并不存在固有的、永恒的属性。用佛教的话说,一切都是因缘假合,是暂时的!从佛教的角度看,阴阳两仪的衍生和不同方式的重叠,就是某种暂时的因缘假合。
阴阳两仪的衍生和不同方式的重叠,象征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别和变化,以及事物内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差别和变化,由此而对人产生吉凶悔吝的价值差别。
阴阳虚实辩证,是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八纲辨证的一部分。
八纲辨证,指的是阴阳、虚实、寒热、表里。
这是四组相对的中医概念,同时也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
中医核心考点全攻略-第2篇 中医诊断学08八纲辨证01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结合中医理论,星火阳光总结了一套阴阳虚实辩证的方法:中医辨证施治是治疗的根本,否则就是盲目治疗。辩证施治就是根据身体的症状表现,判定阴阳虚实,以便于调理阴阳气血的虚实状态,达到气血平衡、脏腑平衡、身心平衡的最佳状态。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是中医辩证的八个纲要,故中医建立了八纲辨证的理论。
(1)阴阳
阴阳是有形与无形,是能量与物质,代表万物的形质与性质。阴阳在人主身心、形志、气血。身为阴、心为阳,形体为阴、情志为阳,气为阳、血为阴,所以中医时刻把握气血,以气血为辩证治疗的根本。
(2)表里
表里是阴阳对应的部位和位置,用以辨别症状的部位与位置。表里又是阴阳气血所体现的部位。
表里身与心为表里、脏腑与经脉为表里;脏腑表里,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经脉表里足阳明、太阴为表里,足少阳、厥阴为表里,足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足之阴阳表里。手阳明、太阴为表里,手少阳、心包为表里,手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手之阴阳表里。
(3)寒热
寒热是气血、身体的寒热状态。寒为阴,热为阳。寒多阳虚,热多阴虚。寒热表里是用以辨别寒热所在脏腑、经脉的位置。
(4)虚实
虚实是气血、寒热数量的多少。阴阳虚实是阴阳二气的多少,表里虚实是阴阳气血在身体脏腑、经脉具体位置的多少。如肝气虚就是肝部气血亏虚,反之肝气实就是肝部气血淤滞。
1、 如何辨别阴阳虚实?
阳虚症状与现象:
寒湿体质:气息郁闷,身劳乏力,怕风恶寒,昏睡无神,耳聋目盲,腹中坚结,不欲饮食,大便溏泄,肾虚遗尿,尿频遗精。下半身容易发生不适的症状(以肚脐为界限)。
阴虚症状与现象:
燥热体质:上热下寒、寒热不调,头晕目眩,口干无津,口渴多饮,口苦干呕,盗汗阴虚,饮食不佳,气虚乏力,眼干耳鸣,失眠多梦,心中烦满,胸胁支满,便秘燥结,上半身容易发生不适的症状(以肚脐为界限)。
高血压为阴虚,伴有头晕脑胀症状。
糖尿病为阴虚,伴有乏力、口渴、头晕、消谷善饥等症状。

怎样用阴阳理论概括分析各种症候

一)用于疾病的诊断
①诊治方面: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病情,如以色泽、声音、呼吸、气息来分辨阴阳,还可以脉象部位分阴
相生相克
阳。寸为阳,尺为阴,浮大洪泽为阳,沉小细涩为阴等。
②辩证方面:阴阳是是八纲辩证的总纲。在临床中首先要分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大到整个病证,小到一个脉证;同样外科分类、诊断也可用阴阳来分:如疖、痛、丹毒、脓肿等多为阳证,感染性结核、肿瘤等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隐痛等症等阴证。
总之,疾病的诊断要以分辨阴阳为首务,只有掌握阴阳的属性,才能临床中正确运用。
(二)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①阴阳偏胜的邪气有余之实证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阳胜则热,宜用寒药制其阳,即“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②阴阳偏衰总治则: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则泻热,阴盛者湿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回归于平衡的正常状态。
(2)归纳药物主要性能:药物的性能主要依据其气(性),味和升降沉浮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学沉,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主要指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之类。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淡味或涩味,习惯上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中医辩证方法有哪些?

中医除了八纲辨证之外,还有一些别的辨证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在长期的行医、治病救人的实践中总结而出的,对现代医学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这些辨证方法之间还有很紧密的联系,其中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属于外感病辨证;而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属于杂病辨证。 (1)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治疗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根据外感疾病在发生过程中的表现,把证候以阴阳为纲分成三阴三阳六部分,三阴分别为太阴病症、少阴病症和厥阴病症,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而三阳分别为太阳病症、阳明病症和少阳病症,以六的病变为基础。 其中,太阳病症包括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阳明病症包括阳明病经证和阳明病腑证,少阳病症包括手少阳三焦证和足少阳胆证;太阴病症包括手太阴肺证和足太阴脾证,少阴病症包括手少阴心证和足少阴肾证,厥阴病症包括手厥阴心包证和足厥阴肝证。 (2)病因辨证 病因辨证是外感病辨证的基础,它通过分析病人的病情特点和症状,来推断疾病发生的原因。它把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分为四个方面,即七情、六淫、外伤和饮食劳逸。其中,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它主要是通过引起阴阳气血的变化来导致疾病;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外伤包括金刃、虫兽、跌扑所伤;饮食劳逸指的是饮食、劳逸和房事所伤。 (3)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用于对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把疾病分为四种证候,每种证候都表示温热病在发展过程中由浅人深、由轻到重的一个阶段,还表示不同的病变部位。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卫分病症,病在皮毛和肺;气分病症,病在胃肠、胆、胸;营分病症,病在包络或心;血分病症,病在肝肾。 (4)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也是关于温热疾病辨证的方法,它包括温病的三个部位,即上、中、下三焦病症。上焦病症的临床表现为身热自汗、口渴、不渴而咳、神魂颠倒、邪入心包等,中焦病症的临床表现为口干咽燥、便秘、腹胀、面红耳赤、小便不利、舌苔黄黑等,下焦病症的临床表现为神倦、口干、舌燥、耳聋、手足蠕动等。 (5)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主要是根据脏腑的一些生理现象、功能及病变情况,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疾病的正邪盛衰、性质和部位。脏腑辨证包括三个部分,即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和脏腑病辨证。 (6)经络辨证 经络辨证主要是对中医经典著作上记载的奇经八脉的一些病症的综合,经常错杂存在于脏腑、气血病症之中。经络辨证包括十二经脉病症和奇经八脉病症,十二经脉病症又包括手太阴肺经病症、手阳明大肠经病症、手阳明胃经病症等十二种病症,奇经八脉病症包括任脉病症、督脉病症、冲脉病症等六种病症。 (7)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主要是运用气血津液的理论来分析气、血、津液发生的病变,所以,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气病辨证,包括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和气逆证;血病辨证,包括血虚证、血疲证、血热证、血寒证;气血同病辨证,包括气滞血麻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随血脱证和气不摄血证;津液辨证,包括津液不足证和水液停聚证。

黄帝内经里的阴阳辨证施治思想是什么啊

(一)什么叫辨证 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 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 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 (二)什么是施治 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三)怎样辨证施治 1、辨病位 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它的病因、病位,同时要注意到相应的病因病机。例如病位有表与里、脏与腑、气与血、上焦与下焦、太阳与阳明,实际上就是辨病位之所在。《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因而截之,中者药泻之于内,……”。 2、辨病因 (1)因寒而病之寒证。 (2)因热而病之热证。例如痰热蕴肺、痰热阴肺,病机不同,病位机同。 (3)因虚而病之虚证,如脾虚作泻与湿热伤脾,亦为病因不同而病位相同。 (4)因实而病之实证,如阳明病之实证,与胃肠积滞,病因病位同。 《内经》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际上就是一种病因疗法。 中医学的病因、病位,实际上是指机体内,特别是脏腑的病理变化的综合反应。关于病位,并非专指某个局部出现的症状,而是指某一症候群的综合反应。如血虚头晕,病位在头,病因并不在头,而在血虚。又如表虚自汗怕冷,病位在表,病因不在表,而在气虚。此外,还有相同的病因病位,如高血压和肝炎,都出现肝肾阴虚之证。 3、辨病机 例:肺—宣发:向上、向外、主升、主散。 肃降:向下、向内、主降、主敛。 清肃:清气、肃降。 清润: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举例:肺系疾病的辨证施治: 上自鼻喉,下至肺脏,也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治法有宣肺闭、降肺气、清肺热、泻肺实、润肺燥、温肺寒、敛肺阴、补肺虚等等,归纳之,不外乎辨虚、实二证。 肺实证: 邪气盛则实,实则有邪。 (1)风寒闭肺: 风是病因,寒是病性,闭是病机,肺是病位。 主证:发热或无热,怕冷或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咯痰稀白或泡沫,舌质不红,舌苔薄白,脉浮。 辨证:寒邪束表,肺失宣透。 治法:散寒解表,宣肺止咳。 方药:杏苏散 方解:通过宣降肺气,补泻同用,标本兼治,来扶正祛邪。 苏叶加生姜:辛温发汗解表,温散风寒,化痰止咳;前胡加桔梗:宣肺止咳;枳壳加杏仁:降气止咳;茯苓、化红、半夏:利湿化痰,佐以健脾;甘草与大枣:健脾和中。 刘老临床常用:荆芥加防风:祛风解表;杏仁加桔梗:宣降肺气:干姜加细辛:温散肺胃;苏子加白芥子:降气化痰。 (2)痰热蕴肺(或肺胃热盛) 主证:发热汗出热不解,咳嗽较重,伴喘促发憋,鼻翼煽动,痰黄粘稠,或流黄涕,口渴咽干,尿赤便干。咽喉肿痛,舌质红,舌尖边红,苔黄略厚,脉滑数(或洪大数)。 辨证:痰热蕴肺,肺清失肃。 治则:清泻肺胃,止咳平喘化痰。 方剂: 轻型:桑菊饮加减。 重型:麻杏石甘汤加贝母瓜蒌散。 肺胃热盛明显者可用小承气汤。 热重伴咽喉肿痛,肺胃热盛,可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麻烦采纳,谢谢!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阴阳对立
阴阳的对立制约古人称之为阴阳相反
1、指阴阳属性都是对立的、矛盾的。如:上与下、水与火。
2、指在属性相对立的基础上,阴阳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表现出阴强则阳弱、阳胜则阴退的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
二、阴阳互根
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古人称之为阴阳相成,1.指凡阴阳皆相互依存,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如果没有上,也就没有所谓的下。2.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还体现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特点。
三、阴阳消长
消长,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意为减少、消耗;所谓“长”,意为增多、增长,它们指的是数量的变化。古代思想家以消长来概括阴阳的运动变化,其基本形式包括:
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表现为阴阳双方的你强我弱,我强你弱,这种形式主要是和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相联系的;
2.阴阳皆长,阴阳皆消,表现为阴阳矛盾统一体的我弱也你弱,我强你也强,它主要是和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相联系的。
“平衡”,指阴阳之间的消长运动如果是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进行的,这种消长运动往往不易察觉,或者变化不显著,事物在总体上仍旧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此时就称做“平衡”。
四、阴阳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的属性转化。它主要是指事物的总的阴阳属性的改 变。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的孰主孰次就决定了这一事物当时的主要特性。
事物内部阴阳的主次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处于消长变化之中,一旦这种消长变化达到一定阈(音同育,意:界限)值,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相互转化。阴阳的转化一般都出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往往表现为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物极必反”,这里的“极”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顶点,这个是促进转化的条件。
阴和阳是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就是阴阳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
而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阴阳双方不断的消长运动中实现的;若各种形式的阴阳消长运动处于一定限度、一定范围、一定时间之内,表现为动态平衡,整个事物就处于正常状态。反之,就往往陷于异常状态。
扩展资料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涵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筋骨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
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理论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展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所有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划分为阴阳两部分。人体脏腑组织,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病,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若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即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总之,人体组织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对立统一。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物质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发生是因“阴阳失调”。如“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寒”“阴虚则热”“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等病症,并且病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临床应用:
(一)用于疾病的诊断
①诊治方面: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病情,如以色泽、声音、呼吸、气息来分辨阴阳,还可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寸为阳,尺为阴,浮大洪泽为阳,沉小细涩为阴等。
②辩证方面:阴阳是是八纲辩证的总纲。在临床中首先要分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大到整个病证,小到一个脉证;同样外科分类、诊断也可用阴阳来分:如疖、痛、丹毒、脓肿等多为阳证,感染性结核、肿瘤等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隐痛等症等阴证。
总之,疾病的诊断要以分辨阴阳为首务,只有掌握阴阳的属性,才能临床中正确运用。
(二)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①阴阳偏胜的邪气有余之实证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阳胜则热,宜用寒药制其阳,即“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②阴阳偏衰总治则: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则泻热,阴盛者湿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回归于平衡的正常状态。
(2)归纳药物主要性能:药物的性能主要依据其气(性),味和升降沉浮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学沉,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主要指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之类。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淡味或涩味,习惯上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阴阳交感
5.阴阳转化
一切事物都围绕着阴阳而运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对立的阴阳双方时刻都在相互对立的状态中相互制约着。如寒凉与温热,水与火相互对立;同时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凉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蒸化水液等。
2、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3、消长平衡
“消”是消弱、减少:“长”是增强、增长。阴阳消长是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长”,是说一方增长,会削弱对方的力量,导致对方相对不足,即“此长彼消”;或一方的不足,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即“此消彼长”。
4、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疾病过程中寒证、热证的相互转化都是阴阳转化的实例。
扩展资料: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展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理论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所有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划分为阴阳两部分。人体脏腑组织,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物质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发生是因“阴阳失调”。如“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寒”“阴虚则热”“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等病症,并且病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参考资料:阴阳学说-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