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贵的永历通宝,永历通宝和万历通宝哪个值钱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7 14:03:44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永历通宝背一分哪个版本贵

永厉通宝大样。郑成功政权委托日本长崎铸造、在闽台地区流通使用的永历通宝钱。永历二年(1648),郑成功始奉永历正朔。为筹措军费,永历五年(1651)郑成功委托日本长崎铸造永历通宝钱,此后还有多次铸造。郑成功铸永历钱版别和品种较为简单,只有折二型钱一种,均素背无文,钱文有篆书、行书、草书之分,文字秀美。主要流通于东南沿海一带,铸造数量不多永厉通宝大样,现存世较罕,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古钱币永历通宝值多少钱一枚?

额,应该挺贵的。
永历通宝、光背价在30-40元左右,永历通宝的价格关键要看钱背,不同字价格也不一样。价在200-1000元左右。

永历通宝背一分多少钱?

这要看直径的大小,大壹分较贵,目前价格大约1000元左右,小壹分,价格大约300---400元左右

永历背定和背国哪个贵

背国贵。1、数量方面。永历通宝背定的存世量多,并且保存都较为完整。而永历通宝背国的出土数量少,且品质好的数量稀少,价格贵。2、价值方面。永历通宝背国对于研究明朝历史非常有帮助,而永历通宝背定研究价值不如永历通宝背国高,价值相对较低。

永历通宝和万历通宝哪个值钱

永历通宝值钱。万历通宝发行量大,存世量也大,价位不是太高。永历通宝发行量小,具有那断历史的研究价值,收藏的爱好者多,有一币难求之事。还要看市场行情。
100
永乐通宝——33元左右 万历通宝——31元左右 天启通宝——30元左右 崇祯通宝——15元左右 高价类 大中通宝——350元左右 洪熙通宝——几千...
永历通宝值钱。万历通宝发行量大,存世量也大,价位不是太高。永历通宝发行量小,具有那断历史的研究价值,收藏的爱好者多,有一币难求之事。还要看市场行情。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

郑成功(1624-1662年),座驾:闪电追风马,兵器:龙泉剑,经典之战:收复台湾【郑成功故事】
郑成功生平简介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出生于日本,初名福松;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太学解散,郑森归闽。
同年闰六月,皇裔朱聿键依郑芝龙而建国福州,改元为隆武元年(1645年)。郑芝龙即“命其子郑森为隆武帝侍卫”。当时,郑芝龙的弟弟“鸿逵引其子肇基见于王,王赐之姓。芝龙闻之,亦引森入见,王奇其貌,与语,大悦之,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赐国姓,名成功,命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附马都尉,宗人府宗正;自此中外称之为国姓”。其时,“日本国王闻芝龙贵宠,亦送翁氏(即田川氏)至安平”;“田川氏遂痛舍七左卫门(郑成功弟),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年)十月得至福建安海镇安平城。成功还里省母,其母以事君秉诚竭忠教之。成功因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乃彻夜写作《恢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送上隆武帝阅览”(台湾“三军大学”1972年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卷十七》)。
隆武元年十二月,隆武帝亲征,经延平府至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市)。
隆武二年二月,隆武帝由建宁府回驻延平。郑成功“常与隆武帝谈到国家的前途,军事的利弊,说到激昂慷慨的地方,君臣甚至于抱头痛哭”。此时,“隆武帝知郑氏不足以有为,决心出汀州入赣州与湖南为声援。二月,帝至延平,芝龙不欲帝出,即率军民数万人遮道呼号以留之,隆武帝遂驻在延平”。有一天,成功见隆武帝愁坐,因跪奏曰:“陛下郁郁不乐,得毋以臣父有异志耶?臣受国厚恩,义无反顾,臣以死捍陛下矣。”
三月间,“赐姓成功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隆武叹息”;下旬,“吉安陷,郑彩弃广信(治今江西上饶)奔入关(今福建武夷山分水关),未几抚州陷……报至行在,大震;上削彩职,戴罪图功”,“命郑成功自延平出兵西上,收拾郑彩余众,进守邵武西之分水岭(光泽县与其西江西抚州等地交界处即分水岭共有九关十三隘。其中较著名者为铁关又称铁牛关、杉关、分水关、老关又称山头关)以阻清军”。
四月,“著国姓、辅臣速约各镇鼓锐前进,铅山告警,必行兼顾,以巩崇关(即武夷山分水关,又称大安关)”;“新抚永安、沙县山寇头目一万十三名……听国姓节制”;“敕国姓成功兼顾大安关,仍益兵防扼,恐有清骑突入”。
六月一日,仙霞岭驻军兵哗;守将郑鸿逵,误谓清兵至,弃军徒跣逃跑;三日夜抵浦城。行在闻知大震,削夺郑鸿逵之封爵。同时,隆武帝晋封郑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使移军前往镇守浦城仙霞岭即正北大门。
当时,即将撤离延平的郑芝龙,以清军将要大举入闽,于是遣心腹吏蔡辅前往命成功撤兵。蔡辅至仙霞岭见成功,成功不待其出语,即厉声责之曰:“敌师已迫而粮不继,空釜司饔,吾将奈何耶?速归请太师(指其父郑芝龙)急发饷济军,慎勿以封疆付一掷也。”蔡辅噤不敢言;还报于芝龙,说:“假若我提及纳款,我的头早已断了。”郑芝龙说:“痴儿不知天命,固执乃尔;吾不发饷,彼岂能枵腹以战乎?”无奈之余,郑芝龙因上疏称:“海寇狎至,三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无海则无家,非往征不可;……拜表即行。”隆武手敕挽留云:“先生稍迟,朕与先生同行。”中使奉敕到江边,芝龙早已挂帆离延平了。当时,郑芝龙间使密约款于清,随郑芝龙撤兵离延离关回安平的有郑鸿逵、施福(一作施天福)以及郑彩等;隆武即位时有“守兵战兵略计二十万”,除败降逃亡之外,估计郑芝龙所撤走的应是战兵,大约十万。诸关、城邑之兵骤然减少,因此产生“空关”之感。而郑成功屡次摧粮饷均不得,军中乞食,逃散日众,成功不得已而撤至延平。
郑芝龙撤兵离延离关之后,闽北关防重新作了布置。当时江西基本上已经失陷,浙南尚有监国鲁王;因此,以御史郑为虹等人守浦城仙霞关,而郑成功则带着些许战兵,主要防御在光泽,甚或还兼督崇关。
七月,清兵已抵闽关;八月初一,从景宁关(在浙南闽东之间)入闽东,郡县望风降附;十三日,清贝勒罗托部已陷衢州,入仙霞关,遂克浦城、建宁(今福建建瓯市)、延平;守浦城的御史郑为虹、给事中黄大鹏、延平知府王士和,皆死焉。二十三日,清兵至延平。
隆武帝已先两、三日由延平取道顺昌,准备由汀州遁江右(赣南)。此时,在光泽一带的郑成功,闻报,由光泽经顺昌而下延平,大约廿二日或廿三日,途中遇见已经离延的隆武,入见隆武帝;隆武问之曰:“芝龙、鸿逵,朕将焉依?”成功跪于榻前泣奏曰:“臣父臣叔,皆居心叵测,陛下宜自为计。”与帝相持大哭。隆武帝遂欲西入赣,成功辞君赴金门,欲联络豪杰同赴赣南寻隆武。隆武于八月廿六日入汀州城,九月初仍驻汀州。随后遇害。
郑成功辞别隆武之后,下延平,与入延的清兵猝遇,郑成功“交锋不利,率师南下”;路遇北上的王忠孝,郑成功告诉王忠孝“上已先四日行,剑南(即今福建南平)皆北骑,公将安之?”王忠孝后来终老于台湾。
郑成功离延时,有一批闽北抗清义士追随郑成功前往闽南、台湾。自其随隆武帝出征,于隆武元年十二月中旬进入延平,到次年八月下旬的此时离开,大约在闽北逗留了八个月有余。
郑成功离开闽北后,反对其父降清,树起抗清旗帜,南征北战,威震清军,史称“明郑”。离开延平的第二年,二十四岁的郑成功以广东南澳为基地。所树立的旗帜上面写着“明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另一面旗上写着“背父救国”四个大字。随即出兵,连破闽南沿海多处,改中左所(即今厦门市)为思明州,以为政治、经济中心;自此时至永历十二年(1658年)郑成功曾三次北伐江浙,九次南征闽粤,其中,永历十一年北伐攻克温州、台州,进入长江,威震清军。当时,在滇城的永历帝,于永历二年十月“封成功威远侯。三年……七月,封成功为延平公”,永历十二年春正月,又遣漳平伯周金汤航海至思明,晋成功为“延平郡王”,给金印(《台湾通史》卷二)。但是,郑成功因尚未打败清军,谢不受爵;收而藏之,终身不一用(《南明史略》与范咸《台湾府志》)。——郡王是仅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延平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是一个战略要地。延平作为建制地名,最早出现在距今1620年的东晋太元四年(379年),这年改南平县为延平县,到唐武德三年(620年)设延平军,开始突显其“铜延平”之军事战略要地的地位;元大德六年(1302年)改南剑路为延平路,明洪武初(元年为 1368年)改延平路为延平府,为闽中八府之一,直至1913年废府设道;其后,在沉默了80余年后于1995年1月撤南平地区改南平市的同时,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延平”才又重登历史舞台。简言之,延平断续出现四次,存在约1045年,其中第四次即元大德六年以来长达612年之久,建制级别最高,影响也最大。——显然,因为郑成功初出茅庐展现才华于延平,而且隆武帝始封郑成功忠孝伯之爵位也在延平,所以永历帝才封他为“延平”郡王;同时,因为郑成功抗清所经历的安平、南澳、中左所(思明州)等地,建制级别都不如“府”级的延平,而古代封爵又常与建制级别有关,因而封他为“延平”郡王。由此可见:郑成功的政治生涯和伟大功绩乃至郑成功的英名,都是从延平亦即闽北开始的。
郑成功于永历十三年再次北伐,战败后退回思明,便着手收复台湾。当时台湾为荷兰殖民者所侵占。后经过八、九个月的战争,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即1662年2月)迫使荷兰总督揆一投降,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可惜,克台后不到半年,这位年轻的民族英雄就病故了。其子郑经(1643~1681),嗣其位,袭其爵。
郑成功战争故事
1.郑成功抗清之战
三年,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委其镇守闽赣界上大定、大安等关。六月,郑成功回安平镇(今福建晋江安海镇)探母。不久,清军自仙霞关长驱直下福建,杀隆武帝,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降清。十一月,郑成功于安平誓师抗清。四年初,郑至广东南澳募兵数千,郑芝龙旧属、隆武朝遗臣及闽浙沿海抗清之士纷集郑成功麾下。五年秋,郑成功被永历帝朱由榔封为威远侯,后又晋封漳国公。郑成功起兵后,先在闽南沿海向清军发起进攻,攻海澄,围泉州,克同安;后移师粤东,占揭阳、普宁、惠来等县。七年八月,郑成功由粤东挥师返闽,从郑联兄弟手中夺占厦门、金门。从此,金、厦便成为郑成功抗清基地。郑成功在厦门整编军队,分中、左、右、前、后五军,军下设镇,每镇辖兵1200人。十一月,郑成功奉旨南下勤王。清福建巡抚张学圣获悉厦门兵力空虚,便于八年三月,与泉州总兵马得功、漳州总兵王邦俊,统兵袭厦门。守将郑芝莞不战而逃,清军轻取厦门,抢掠大量财帛米粟而去。四月,郑成功兵返厦门,增筑炮台,劲旅防守,无私赏罚,重振兵势。八年至十三年,郑成功以金、厦为基地,为夺取漳(州)、泉(州),在闽浙粤沿海与清军展开拉锯战。郑成功于海澄磁灶及漳浦两败清漳州总兵王邦俊;于同安小盈岭击败福建陆路提督杨名高,攻占漳浦。九年,郑成功占海澄、平和、诏安、长泰,围困漳州达半年之久。十年,郑成功一面遣张名振、陈辉等率战船百艘,恢复浙直州县,于舟山击败清军;一面于海澄击退清军进攻。十一年,郑成功下漳州、同安、南安、惠安。十二年,郑成功下仙游,福州省城惊恐。为适应作战需要,郑成功再次整编军队,编陆军为72镇,水师为20镇,创新操法,训练军队。同时,健全政权机构,改厦门为“思明州”,并以大规模海上贸易养兵自给。十三年,郑成功击退清军三路进攻,进而攻福州、罗源、宁德等城。在此期间,清廷对郑成功剿抚兼施。除当地清军外,先后于八年遣固山额真金砺、十一年遣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多罗贝勒巴尔处浑、固山贝子吴达海、固山额真噶达浑,进剿福建。同时,先后4次与郑成功和谈,遭郑拒绝。十四年至十六年,郑成功改变取漳、泉为基业的方针,倾全力北伐南京。十四年七月,郑成功率大军北上,先后攻占浙江黄岩、台州(府治今定海),及台属太平、天台、仙居、海门等地。福建总督李率泰乘虚占领郑军要地闽安镇(今属福州)。郑成功急弃台州南下回救,闽安已失,便抵厦门。为解除北伐后顾之忧,郑成功两次派兵攻破鸥汀寨,攻克粤东澄海。十五年春,郑成功调各提镇舟师回厦门,训练营伍,并选壮勇者5000人编入左右武卫、虎卫亲军,戴铁面、穿铁甲,专立于阵前砍马足,号称“铁人”,由左虎卫陈魁统率。五月十三日,郑成功留黄廷、洪旭、郑泰守厦门,自统甘辉等北征,有战船数干艘,甲士17万,铁人8000,号称80万,扬帆北上。六月,克浙江平阳、瑞安,进围温州,全浙震动。七月,至舟山。八月,抵羊山(今浙江嵊泗西南海中大、小洋山)遇飓风,覆舟50,漂没官兵8000。郑成功拒绝返回厦门的建议,于浙东沿海休整。十六年四月,郑成功再次北上,由浙东沿海过舟山,攻崇明,然后溯江而上,先占瓜洲,再夺镇江。郑成功命周全斌、黄昭守镇江;遣张煌言、袁起震招抚江南、江北,入芜湖吸引清军;于七月四日亲自督师,直取南京。初七日,军至观音门,分兵围困南京。清顺治帝以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同索洪、赖塔等,增援江南;由云贵凯旋之梅勒章京噶褚哈部,由荆州(今湖北江陵)直抵江宁(今南京);城内清军亦加紧备战。七月二十三日,南京城内清军突然向郑军进攻。郑军力战不敌,遂弃瓜洲、镇江出海。八月,郑成功率余部转攻崇明不下,回师浙闽;九月初回至厦门。
2.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屿。岛上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自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就在岛上生活。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发和建设这美丽的宝岛。到了三国时,吴国曾派人到达台湾。
以后,又有很多汉人迁入,和当地人民一道开发台湾。宋、元时,曾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1624年,荷兰殖民民主义者侵入台湾,对岛上居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和野蛮的殖民统治,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出生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那一年。他在少年时代,亲眼看到荷兰侵略者对沿海人民进行掠夺和烧杀,对侵略者十分憎恨。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地主官僚相勾结,篡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建立清朝政权。1646年,清军占领福建。这时,郑成功组织福建、广东的群众在南澳起义,进行了长期的抗清斗争。
1659年,郑成功从返回大陆的爱国通事何廷斌那里了解到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苛政和暴行,便决心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的神圣领土。
1661年四月二十一日,郑成功亲自率领将士2.5万人,分乘战船350多艘,由金门出发,攻入澎湖。四月三十日黎明,在台南的鹿耳门登陆。鹿耳门地势十分险要,外围有几十里的浅沙滩。荷兰殖民者在这里沿水边设置许多炮台。郑成功不顾地形险峻和敌人的严密防守,亲率船队迂回前进,直趋台湾北港。他的队伍在距赤嵌城北约5公里的地方,迅速登陆。台湾人民争先恐后前来迎接,提水担饭,协助运输。郑成功部队在台湾人民大力支持下,士气更为高涨。荷兰海军司令官彼特尔倚仗着精良的火器负隅顽抗,妄想阻止郑成功的部队。郑成功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勇猛直前,打得荷兰殖民者弃械而逃。
郑成功登陆后,立即通令荷兰侵略军投降。但荷兰殖民者表示愿意献出10万两银子犒赏郑成功的军队,请求退兵。
面对这种卑鄙的收买引诱,郑成功严辞拒绝。接着,郑成功连续打败敌人多次反扑。五月初攻下赤嵌城,迅速控制台湾全境,迫使荷兰殖民者退守热兰遮城。
但是,龟缩在热兰遮城的荷兰侵台总督科业特,倚仗粮草充足,妄想固守该城,等待海外援助。荷兰舰队也屡次从海上进行反扑。郑成功率领英勇的水师,在台湾人民的密切配合下,同荷兰侵略军展开激烈的海战。荷兰舰队在浅水外行动笨拙,而郑成功的小型战船却转动灵活。郑成功军队在海战中,给了荷兰侵略军以毁灭性的打击。1662年2月,荷兰殖民者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荷兰在台湾的所谓“总督”科业特和他的残兵败将狼狈地从台湾撤走。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38年的台湾,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侵略者修筑的赤嵌城改名为安平城,赤嵌楼改名为承天府,并建立了同祖国大陆一样的郡县制度,建立行政机构;招徕大陆移民。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郑成功实行了“屯田法”。士兵一面生产,一面练兵。几年后,做到了“野无旷土,军有余粮”。当时,台湾的高山族人民,在荷兰殖民者奴役下,生活十分贫困,生产极端落后。郑成功在那里推广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大陆上汉族地区的先进生产方法介绍给台湾人民。从此,高山族也同大陆一样,使用牛耕和铁犁种田。还铸造了“永历通宝”钱币,促进了台湾社会的经济发展,稳定了市场,安定了人民生活。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便病逝了。他的子孙统治台湾20多年。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在那儿设立了台湾府,加强了那里的边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将永垂史册,而他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也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提起民族英雄郑成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以武力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福建南安人,明朝平国公郑芝龙长子。因受南明隆武皇帝倚重,授总统使、招讨大将军,赐姓朱,名成功,人称“国姓爷”。
清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曾苦苦劝阻,未能阻止,遂率部至南澳(今属广东),起兵抗清。郑成功感到,收复台湾已不容踌躇,于是召集文武官员,讨论进军台湾问题。他认为,形势紧迫,“附近无可措足,惟台湾一地离此不远,暂取之,并可以连金、厦而抚诸岛”。然后,“广通外国,训练士卒,进则可战而复中原之地,退则可守而无内顾之忧”。于是,郑成功作出“亲征”台湾的重大决策。这是郑成功战略上的一次根本性转变,也是一个十分英明而大胆的决策。这对结束祖国的分裂局面,维护祖国的神圣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郑成功在酝酿、讨论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储备粮饷,练兵造船,侦察敌情,在物资上、精神上作了周密充分的准备。其作战方针是:首先收复澎湖,作为前进基地,然后乘涨潮之机,通过鹿耳门港,于台江实施登陆作战,并切断台湾城与赤嵌城两地荷军的联系,分别予以围歼,再收复台湾全岛。
横渡台湾海峡,占领澎湖群岛
1661年阴历二月,郑成功率领众将士在金门“祭江”,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一切准备就绪,船舰将士集结于料罗湾,候风进发。二十三日,郑成功亲自率领第一梯队自金门料罗湾放洋,向东挺进。
二十四日晨,部队横越台湾海峡,陆续到达澎湖群岛。次日。郑成功到各岛巡视,认为澎湖在军事上很重要,遂令四位将领留守,自已率军继续东征。澎湖到台湾虽然只有52海里,但如遇逆风,就十分困难。二十七日,郑成功率军驶抵柑橘屿(今东吉屿、西吉屿)海面时,突然刮起暴风,只好返回澎湖。因大风不止,郑军携带的粮食已所剩无几。如果无限期停驻澎湖候风,不仅会影响军心,更重要的是不能按预定日期开进鹿耳门港。
根据郑成功事先的调查,要顺利进入鹿耳门,必须利用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的大潮,如错过时机,就要向后推迟半个月。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当机立断,决定进行强渡。一些将领鉴于风大浪险,力劝郑成功不要贸然从事,要求暂缓开航。郑成功果断地说:“冰坚可渡,天意有在。……不然,官兵岂堪坐困斯岛受饿也。”于是,他下令立即起碇开船。
三十日晚,郑成功亲自率船队冒着暴风雨横渡海峡。他们同风浪搏斗了半夜,于四月一日拂晓航行到鹿耳门港外。郑成功先换乘小船,由鹿耳门登上北线尾,踏看地形,并派出精良的潜水健儿进入台江内海,侦察荷军情况。
巧渡鹿耳门,登陆禾寮港
荷军的据点台湾城、赤嵌城位于台南市。这里海岸曲折,两城之间有一个内港,叫做台江。台江西南面有七座山屿相连,叫做七鲲(鱼+身)。每座山屿相距1里多,彼此“毗连环护”。一鲲(鱼+身)北面隔海有北线尾小岛,其间海面叫大员港(又称安平港)。北线尾北侧为鹿耳门港。荷兰人修筑的城堡台湾城在台江西侧的一鲲(鱼+身),赤嵌城在台江的东侧,互为犄角。
从外海进入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大员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鱼+身)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鹿耳门航道”。南航道口宽水深,船容易驶入,但港口有敌舰防守,陆上有重炮瞰制,必须经过战斗才能通过。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
1627年荷军曾在北线尾岛北端建有热堡,1656年在一次台风中倒塌后便不再派军防守。荷军认为,凭此“天险”,只要用舰船封锁南航道海口,与台湾城、赤嵌城的炮台相配合,就可阻止郑军登陆。
郑成功之所以选择在鹿耳门港突入,一是掌握了该地的潮汛规律,即每月初一、十六两日大潮时,水位要比平时高五六尺,大小船只均可驶入。郑成功从澎湖冒风浪而进,正是为了在初一大潮时渡鹿耳门,二是郑成功早已探测了从鹿耳门到赤嵌城的港路。所以,郑成功实施登陆作战的路线、地点的确都是正确的。
四月初一中午,鹿耳门海潮果然大涨,郑成功命令众将士按图迂回而进。郑军大小战舰顺利通过鹿耳门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登上北线尾,一路驶入台江,准备在禾寮港(今台南市禾寮港街)登陆。
台湾城上的荷军原以为中国船队必从南航道驶入,忙于用大炮拦截,未料到郑成功却躲开了火力,船队从鹿耳门驶入台江,在大炮射程之外。荷兰侵略者面对浩浩荡荡的郑军船队,“骇为兵自天降”,顿时束手无策。郑军船队沿着预先测度好的港路鱼贯而人,切断了台湾城与赤嵌城荷军的联系,迅速于禾寮港登陆,并立即在台江沿岸建立起滩头阵地,准备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在北线尾登陆的一支郑军,驻扎于鹿耳门,以牵制荷兰侵略军兵船,兼防北线尾。
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见祖国的大军到达,争先恐后地“出来迎接他们,用货车和其他工具帮助他们登陆”。
根据荷兰方面记载,郑成功的登陆行动得到中国居民中2.5万名壮士的帮助。南北路土社高山族群众闻讯接踵而至,表现了台湾人民热烈欢迎祖国军队收复台湾的爱国热情。正是由于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援,郑军不但顺利登陆,而且为分隔包围盘踞台湾的荷军创造了条件。
水陆战台江,迫降赤嵌城
郑成功军队胜登陆,包围了赤嵌城荷军,并割断了赤嵌城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当时,坐镇赤嵌城的荷军司令官描难实叮属下兵力约400人,龟缩在台湾城中的荷兰侵略军长官揆一属下兵力约有1100人,战舰和小船各两只。荷军兵力虽弱,但气焰嚣张侵略者狂妄叫嚣“二十五个中国人合在一起还比不上一个荷兰兵”,“只要放一阵排枪,打中其中几个人,他们便会吓得四散逃跑,全部瓦解”。
揆一妄图凭借其船坚炮利和城堡坚固,分三路向郑军实施反扑:一路分战舰向停泊在台江的中国船只进攻,一路由贝德尔上尉(又名拔鬼子)率兵240人抵抗从北线尾登陆的郑军,一路由阿尔多普上尉率兵力200名乘船增援赤嵌城。
郑军从禾寮港登陆扎营后,即遭到赤嵌城荷军的炮击。同时,荷军又放火焚烧马厩、粟仓。郑成功“恐被焚烧粮粟”,派杨英等率军前往看守堵御。接着,郑成功调整了部署:命令左虎卫王大雄、右虎卫陈蟒率领统船控制鹿耳门海口,以便接应第二梯队登陆;令宣教前镇陈泽率兵防守北线尾一带,以保障主力侧后安全,并置台湾城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另派兵一部监视台江江面,切断赤嵌城与台湾城的联系,为从海、陆两面打败荷兰侵略军的反扑作好了准备。
四月初三,在北路发生了北线尾陆战。北线尾是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沙洲,南端与台湾城相对,北端临鹿耳门航道。荷军贝德尔上尉趁郑军刚刚登陆,率领240名士兵,乘船沿台江岸边急驶北线尾,上岸后即分两路向郑军反扑。
贝德尔指挥荷军以12人为一排,疏开战斗队形放排枪,逼近郑军。陈泽率大部兵力从正面迎击,另派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敌军侧后,夹击荷军。荷兰文献记载:郑军“箭如骤雨,连天空似乎都昏黑起来”。
贝德尔发现自己腹背受敌,手足无措。他所指挥的荷军士兵的勇气,这时则完全为恐惧所代替,许多人甚至还没有开火便把枪丢掉了。他们抱头鼠窜,落荒而逃。郑军乘胜猛攻,将荷军“一鼓而歼”,“夷将拔鬼子战死阵中,余夷被杀殆尽”。
南路增援赤嵌城的荷军,也被郑军战败。这支200人组成的援军由阿尔多普上尉率领,乘船沿台江南岸驶往赤嵌城,企图为描难实叮解围。郑成功发现后,立即出动“铁人”军还击。他们双手挥舞大刀(荷兰人称为“豆腐刀”),奋勇向荷军砍去。200名荷军士兵只有60名爬上岸,当即被“铁人”军消灭。阿尔多普率残部逃回台湾城。
阿尔多普出援失败,赤嵌城守敌越发着急。描难实叮派人前往台湾城,要求揆一再派百余人救援赤嵌城。评议会研究,台湾城的处境危险,兵力不足,“如果再派出一支援军,则用以保卫热兰遮城堡及其周围地区的全部后备军将不足500名。而这支队伍又是战斗力最弱、最缺乏作战经验的士兵所组成的,所以决定拒绝普罗文查要塞司令的请求”。
荷兰海军以仅有的两艘战舰和两艘小艇阻击郑军。荷军战舰船体很大,设备先进。郑成功以60艘大型帆船包围荷兰战舰,荷舰“赫克托”号首先开炮,其他战舰也跟着开火,郑军水师在镇将陈广和陈冲的指挥下,个个奋勇争先。经过激烈战斗,“赫克托”号被击沉。其他战舰企图逃跑,又被郑军舰船紧紧包围。郑军用五六只大帆船尾追“格拉弗兰”号和“白鹭”号,展开接舷战、肉搏战。英勇的郑军士兵冒着敌人的炮火爬上“格拉弗兰”号,砍断船靠,又用铁链扣住敌舰船头斜桅,放火焚烧。“格拉弗兰”号和“白鹭”号受重创挣脱逃跑,通信船“伯玛丽亚”号战败后逃往巴达维亚。
荷兰海、陆作战均告失败,赤嵌城和台湾城已成为两座孤立的城堡,相互间的联系完全割断。荷方承认,当时赤嵌城守军“力量单薄,处境危急”,“热兰遮城堡也由于地势关系,难以坚守,热兰遮市区更是完全处于敌军的包围和控制之下”。
郑成功随即加紧对赤嵌城的包围。该城周围45丈,高3丈6尺,城墙上有4座炮楼。四月三日,郑军的士兵在赤嵌城外抓到了描难实叮的弟弟和弟媳。郑成功对他们讲明利害,令其回城,劝说描难实叮投降。接着,又派部将杨朝栋和翻译吴迈、李仲前往劝降,表示绝对不会加害他们,并允许荷兰人带走自己的财产。四月四日,赤嵌城的水源被台湾人民切断。描难实叮见援兵无望,孤城难守,不得不挂白旗投降。这样,郑成功在登陆后第四天,就收复了赤嵌城。
描难实叮投降后,奉郑成功之命前往台湾城劝揆一无条件投降,遭到揆一拒绝。郑成功与诸将分析形势,认为不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敌人是不肯投降的,于是命令军队从鲲(鱼+身)南端登陆,“移扎鲲(鱼+身)山即一鲲(鱼+身),候令进攻台湾城”。
围困海上堡垒,荷军献城投降
台湾城是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城堡坚固,防御设施完整。城周长200多丈,高3丈多,分3层,下层深入地下1丈多,“城垣用糖水调灰垒砖,坚于石”。城四隅向外突出,置炮数十尊。荷军炮火密集,射程远,封锁了周围每条通道。城内荷军尚有870人,凭借城堡继续顽抗。但是赤嵌城被郑军占领之后,台湾城已是一座孤城,城内缺粮、缺水,荷军处境十分困难;加之当时南信风季节刚刚开始,要等待6个月进入北信风季节后,才能将台湾的有关情况告知巴达维亚,然后再等6个月才能利用下一次南信风季节取得巴达维亚的援助,防守更加困难。
郑成功迫降赤嵌城后,为了牵制台湾城荷军,即派兵前往七鲲(鱼+身)设伏。荷军行至七鲲(鱼+身)时,还没来得及列阵对垒,即被郑军埋伏的藤牌军冲垮,死伤过半,其余士卒狼狈退回台湾城。郑成功命令士兵立栅栏、设炮台,加强对七鲲(鱼+身)的防守,同时令杨英、何廷斌以粟6000石、糖3000石补给军队。
自四月初以来,双方一直进行着零星战斗。郑成功一方面积极准备攻城,一方面于四月十二日和二十二日,两次写信给揆一,令其投降。又调集28门大炮,于二十四日凌晨摧毁了台湾城大部分胸墙。荷军于城上集中枪炮还击,并出城抢夺郑军大炮,被郑军弓箭手击退。
郑成功鉴于台湾城城池坚固,强攻一时难以得手,为了减少伤亡,进一步做好准备,决定采既“围困俟其自降”的方针。他一方面派遣提督马信率兵扎营台湾街围困荷军,一方面把各镇兵力分驻各地屯垦。同时,郑成功还到高山族人民聚居的四大社(新港、目加溜湾.肖垅、麻豆,均在今台南县)进行巡视,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五月二日,郑军第二梯队6000人在黄安等将领的率领下,乘船20艘抵达台湾。郑军的兵力得到加强,供给得到补充后,从五月五日开始,在所有通向城堡的街道上都筑起防栅,并挖了一条很宽的壕沟,围困荷军。郑成功又三次写信劝揆一投降。揆一仍幻想巴达维亚会派兵增援,拒绝投降。
五月二十八日,荷兰殖民当局得到荷军在赤嵌城战败和台湾城被围的消息后,匆忙拼凑了700名士兵、10艘军舰,由雅科布·考乌率领,经过38天航行,于七月十八日到达台湾海面。他们见郑军战船阵容雄壮,踌躇不前,加之风浪很大,在海上停留了将近一个月之后,才有5艘战船在台湾城附近海面碇泊。其中“厄克”号触礁沉没,船上士兵被郑军俘虏。郑成功从俘虏口中得知荷兰援军兵力情况后,加紧进行围城和打援部署。
七月二十一日,驻台湾荷军当局决定:用增援的舰船和士兵,把郑军逐出台湾城市区,并击毁停泊在赤嵌城附近航道上的郑军船只,以摆脱被围困境。荷军分水、陆两路向郑军发起进攻。海上,荷舰企图迂回郑军侧后,焚烧船只,反被郑军包围。郑水军隐蔽岸边,当敌舰闯入埋伏圈后,立即万炮齐发。经过一小时激战,击毁荷舰两艘,俘获小艇三艘,使荷兰援军损失了一个艇长,一个尉官,一个护旗军曹和128名士兵,另有一些人负伤。荷军其余舰船逃往巴达维亚。陆上,荷军的进攻同样遭到失败。此后,荷军再也不敢轻易与郑军交战。
台湾城的荷军被围数月,军粮得不到补给,因而士气低落,不愿再战。十月,揆一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企图与清军勾结,夹击郑成功军。揆一的使者到福建后,清军要求荷兰人先派战舰帮助他们攻打厦门,然后再解荷军之围,揆一无可奈何,只好派雅科布·考乌率领漂泊在海上的3艘战舰、2只小艇前去攻袭厦门。考乌心存畏惧,中途转舵驶往暹罗(今泰国),以后又逃回巴达维亚。于是,荷军勾结清军夹击郑军的企图完全落空了,士气更加低落,不少士兵力求活命,陆续向郑军投降。
郑成功从俘虏中了解到荷军的上述情况后,决定把对荷军的封锁战术转为进攻,在对方从巴达维亚和中国大陆获得救兵之前,向热兰遮城堡的荷军发起猛烈攻击。为此,郑军增建了三座炮台,挖了许多壕沟,以遏制荷军的炮台。
1662年农历一月二十五日清晨,郑成功下令炮轰乌特利支圆堡。在两个小时内,郑军发射炮弹2500发,在该堡南部打开了一个缺口,当天即占领了该堡。郑军居高临下,立即利用此堡改建炮台,向台湾城猛烈轰击。荷军团守孤城,岌岌可危,揆一在城上督战,看到城防已被突破,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派通事李仲入城劝降。李仲对揆一说:“此地非尔所有,乃前太师练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此处离尔国遥远,安能久乎?藩主动柔远之念,不忍加害,开尔一面:凡仓库不许擅用;其余尔等珍宝珠银私积,悉听载归。如若执迷不悟,明日环山海,悉有油薪磺柴积垒齐攻。船毁城破,悔之莫及。”荷兰殖民评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形势及对策。台湾城被围已近9个月,荷军死伤1600余人,能参加战斗的士兵仅剩600百余人,且已弹尽粮绝,疾疫流行,形势已完全绝望。评议会认为:“如果继续战斗下去,可怕的命运将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而这样坚持,对公司也没有什么好处。”揆一走投无路,只得同意由评议会出面同郑成功谈判。经过会谈,揆一“愿罢兵约降,请乞归国”。
1662年农历二月一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荷军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包括伤病员在内的约900名荷兰军民,最后由揆一率领,乘船撤离台湾。
至此,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郑成功,福建省南安市人。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诞生于日本长崎县。父亲郑芝龙为明福建总兵,母亲田川氏系日本人。
1630年,郑成功回国。他自少习文练武,渐知兵法。南明隆武元年,受隆武帝朱聿键倚重,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后向隆武帝献抗清之策,深得赞赏。
隆武政权失败后,年仅21岁的郑成功愤起反抗清王朝的民族压迫政策,他在南安县学(丰州)投笔从戎,以“招讨大将军”的名义,在安平、浯州(金门)一带誓师抗清,拥戴南明的永历政权。1650年中秋,郑成功用计袭夺厦门,建立了稳固的抗清根据地,军事力量进一步壮大。
此后数年,郑成功在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一带反复同清军交战,并利用控制台湾海峡制海权的优势,发展海上贸易,以商养战,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鼎盛时期拥有水陆精兵20余万,大小船舰5千多艘。郑成功成为南明旧历政权的一大军事力量,对清王朝在东南沿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1657年底,郑成功被永历帝册封为延平王。
1659年5月,郑成功开始平生最大规模的北伐。郑成功率大军自舟山北上,从长江口一路势如破竹,7月初七直逼南京城下,一时清廷为之震动。在胜利在望之际,郑成功迟延了进攻时机,在清廷后续援军的反攻之下惨遭失败,被迫沿长江东撤,转海道南下,9月退回金、厦基地。
郑成功北伐失败后,清王朝已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国土。鉴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和全国客观形势的变化,仅凭金、厦两岛将危在旦夕,郑成功决定东征台湾,利用海峡天险和海上力量的优势,建立新的抗清基地。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 25000名将士,乘350余艘战舰,从金门料罗湾出师东征。因遇暴风雨在澎湖停留数日,30日拂晓从台南鹿耳门胜利登陆,击溃了荷军的狙击,并乘势攻下赤嵌城。随后,郑成功率大军包围了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中心——热兰遮城。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拒绝投降,凭籍坚固的城墙工事负隅顽抗,郑成功数度强攻未果,乃改为长期围困。经过长达九个月的围困,1662年2月1日,揆一终于向郑成功投降,率残兵败卒撤出台湾,至此,荷兰殖民者对台湾长达3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台湾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郑成功在台期间,加强了政治经济建设,置府县、务屯垦、废苛税、兴学校,改善军民关系,安抚台湾土著,颁布了各种法令和条例,为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初八),郑成功因病在台湾去世,时年39岁。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1662年),祖籍中国福建南安人,民族英雄。但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反清复明的官员,并透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占领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之人员撤退,而流传下了众多极富传说色彩的活动遗迹和传奇故事。死后葬于台湾台南鹿耳门港附近。“Koxinga”一词是外国人对他的习称,即源自“国姓爷”。
生平
郑成功的父亲为郑芝龙,受明朝朝廷招安前为一海盗首领。母亲是日本女子田川松,明天启四年(1624年,日本宽永元年)农历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在日本平户海滨产下郑成功,因此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七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1630年郑芝龙将他带回南安教养,因受限于日本禁止女人离境的规定,故田川氏并未随行,郑芝龙延聘儒士教育郑成功,以便争取科考功名。先世自光州固始县[今河南首潢州县]入闽,居漳州,再移粤之潮州,至始祖隐石公,复居泉州南安县。七岁回中国后,十五岁考中秀才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这样的乱世里郑成功入南京国子监太学读书,拜当时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为师。
郑成功有四弟。唯一同母的是终身未曾离开日本的七左卫门(又名田川次郎左卫门),目前还有后人在日本。
反清
郑成功受南明隆武帝拢络,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学士洪承畴的招抚下,郑成功的父亲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向清朝朝廷投降。清军在这时掠劫郑家,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为免受辱于清兵,切腹自尽。“国仇家恨”之下,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郑成功在烈屿(小金门)起兵,旗帜上的称号是“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永历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历年号,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亦有称其为郑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后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远大将军济度率兵约3万入闽,会同驻闽清军,进攻郑军。郑成功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次年四月将其水师歼灭于厦门围头海域。在起义后的16年间,郑成功据地在现今小金门和厦门(当时为一小岛,并没有和大陆连在一起)一带的小岛,完全控制了海权,以和外国人做生意收集资金,筹备军力,并且深入内陆广设商业据点,收集许多有关清军与朝廷的情报,曾经几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议和以争取时间恢复兵力。期间,降清的郑芝龙在清庭的要求下多次写信给郑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诏册封郑成功为靖海将军海澄公,郑成功坚辞不受;顺治十四年(1657年),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被清廷截获,以通敌罪流徙郑芝龙于宁古塔。
顺治十五年(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17万北伐,次年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后因中清军缓兵之计,损兵折将,败退厦门。十七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
东进台湾
1661年康熙皇帝初即位,之前的郑氏降将黄梧陈灭贼五策,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廿里,断绝郑成功的经济支援;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杀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元代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由于清政府的新策略,郑成功和他的军队断绝了经济来源,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弃以近岸离岛为基地,骚扰东南沿海的军事策略,转而进攻已久为大航海时代以来远渡重洋来到亚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荷兰人所分别殖民割据的台湾,作为新的基地,这一年三月二十三,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区)长期围困。经过九个月的苦战,在早年由其父协助渡海的汉人移民的支持下于1662年打败荷兰人,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于是祭告山川,颁屯垦令,开东宁王国,立郑家天下,拥有现在台湾南部以及一部份东部的土地,设“承天府”,改台南为“东都”,以示候明永历帝东来之意,争取明朝遗臣效忠。另辟海外干坤、抗清朝于海外。同年4月间传来桂王朱由榔死于缅甸的消息。虽然仍有其他明朝宗室在台,但成功已决定不再拥立新帝,自为台湾之主。郑成功在台成立第一个汉人政权,然而,因为当时热带地方卫生条件不好,郑成功感染时疫,终于病倒,同年5月病逝,享年39岁。原葬台南洲仔尾,1699年迁葬南安祖墓。传说被郑经害死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继续经营台湾,改东都为东宁。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对内虽仍奉已死的明永历帝之正朔,与中国内陆清王朝之顺治、康熙各朝互不统属,对外则自称“东宁王国”,始有开国长治之想,经营成效斐然。后因降将施琅师法郑成功当年进攻荷兰人故技,攻克澎湖岛,因此孙子郑克塽于1683年降清,为免台湾民众起反抗之心,郑氏在台诸坟悉数遭清王朝掘起迁葬中国内陆。1684年4月,台湾(时为台湾府)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总计郑氏政权在台湾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而已,但是因为其特殊背景,因此不只是台湾的历史学家重视,还广受中国以及日本的史界注目,提出各种不同的有趣观点。
评价
郑成功接收父亲的兵力,成员多是盗贼出身,于是郑成功一直是“强人统治”,“严刑峻法”,极少接受属下的意见。然而他的文人背景却也能让他以德服众,同时也有助于他对商业方面的经营,创造出胜过他父亲的局面。
因郑成功为汉和混血,日本人亦视之为大和英雄,如今日本平户(今长崎县平户市)海滨尚有“儿诞石”,相传郑成功即在此出生。日本作家近松门左卫门曾写了一部名为《国姓爷合战》的净琉璃剧,风靡一时。
台湾日治时期,日人拆除为数不少的汉人庙宇。但位于台南,清代设立祭拜郑成功的延平郡王祠所幸被保存。并另在旁兴建和风建筑“开山神社”,亦供奉郑氏,形成双庙格局。直至战后,开山神社遭拆除,延平郡王祠则将原先闽式建筑整修为北方朝廷式。
中国把郑成功看作从荷兰人手上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日本则把郑成功看成第一个日裔子孙经营台湾的例子,而台湾则把郑成功看成汉人脱离中国统治,移民台湾,建立新天地的典范。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郑成功资料】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成功故事】
郑成功生平简介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出生于日本,初名福松;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太学解散,郑森归闽。
同年闰六月,皇裔朱聿键依郑芝龙而建国福州,改元为隆武元年(1645年)。郑芝龙即“命其子郑森为隆武帝侍卫”。当时,郑芝龙的弟弟“鸿逵引其子肇基见于王,王赐之姓。芝龙闻之,亦引森入见,王奇其貌,与语,大悦之,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赐国姓,名成功,命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附马都尉,宗人府宗正;自此中外称之为国姓”。其时,“日本国王闻芝龙贵宠,亦送翁氏(即田川氏)至安平”;“田川氏遂痛舍七左卫门(郑成功弟),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年)十月得至福建安海镇安平城。成功还里省母,其母以事君秉诚竭忠教之。成功因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乃彻夜写作《恢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送上隆武帝阅览”(台湾“三军大学”1972年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卷十七》)。
隆武元年十二月,隆武帝亲征,经延平府至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市)。
隆武二年二月,隆武帝由建宁府回驻延平。郑成功“常与隆武帝谈到国家的前途,军事的利弊,说到激昂慷慨的地方,君臣甚至于抱头痛哭”。此时,“隆武帝知郑氏不足以有为,决心出汀州入赣州与湖南为声援。二月,帝至延平,芝龙不欲帝出,即率军民数万人遮道呼号以留之,隆武帝遂驻在延平”。有一天,成功见隆武帝愁坐,因跪奏曰:“陛下郁郁不乐,得毋以臣父有异志耶?臣受国厚恩,义无反顾,臣以死捍陛下矣。”
三月间,“赐姓成功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隆武叹息”;下旬,“吉安陷,郑彩弃广信(治今江西上饶)奔入关(今福建武夷山分水关),未几抚州陷……报至行在,大震;上削彩职,戴罪图功”,“命郑成功自延平出兵西上,收拾郑彩余众,进守邵武西之分水岭(光泽县与其西江西抚州等地交界处即分水岭共有九关十三隘。其中较著名者为铁关又称铁牛关、杉关、分水关、老关又称山头关)以阻清军”。
四月,“著国姓、辅臣速约各镇鼓锐前进,铅山告警,必行兼顾,以巩崇关(即武夷山分水关,又称大安关)”;“新抚永安、沙县山寇头目一万十三名……听国姓节制”;“敕国姓成功兼顾大安关,仍益兵防扼,恐有清骑突入”。
六月一日,仙霞岭驻军兵哗;守将郑鸿逵,误谓清兵至,弃军徒跣逃跑;三日夜抵浦城。行在闻知大震,削夺郑鸿逵之封爵。同时,隆武帝晋封郑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使移军前往镇守浦城仙霞岭即正北大门。
当时,即将撤离延平的郑芝龙,以清军将要大举入闽,于是遣心腹吏蔡辅前往命成功撤兵。蔡辅至仙霞岭见成功,成功不待其出语,即厉声责之曰:“敌师已迫而粮不继,空釜司饔,吾将奈何耶?速归请太师(指其父郑芝龙)急发饷济军,慎勿以封疆付一掷也。”蔡辅噤不敢言;还报于芝龙,说:“假若我提及纳款,我的头早已断了。”郑芝龙说:“痴儿不知天命,固执乃尔;吾不发饷,彼岂能枵腹以战乎?”无奈之余,郑芝龙因上疏称:“海寇狎至,三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无海则无家,非往征不可;……拜表即行。”隆武手敕挽留云:“先生稍迟,朕与先生同行。”中使奉敕到江边,芝龙早已挂帆离延平了。当时,郑芝龙间使密约款于清,随郑芝龙撤兵离延离关回安平的有郑鸿逵、施福(一作施天福)以及郑彩等;隆武即位时有“守兵战兵略计二十万”,除败降逃亡之外,估计郑芝龙所撤走的应是战兵,大约十万。诸关、城邑之兵骤然减少,因此产生“空关”之感。而郑成功屡次摧粮饷均不得,军中乞食,逃散日众,成功不得已而撤至延平。
郑芝龙撤兵离延离关之后,闽北关防重新作了布置。当时江西基本上已经失陷,浙南尚有监国鲁王;因此,以御史郑为虹等人守浦城仙霞关,而郑成功则带着些许战兵,主要防御在光泽,甚或还兼督崇关。
七月,清兵已抵闽关;八月初一,从景宁关(在浙南闽东之间)入闽东,郡县望风降附;十三日,清贝勒罗托部已陷衢州,入仙霞关,遂克浦城、建宁(今福建建瓯市)、延平;守浦城的御史郑为虹、给事中黄大鹏、延平知府王士和,皆死焉。二十三日,清兵至延平。
隆武帝已先两、三日由延平取道顺昌,准备由汀州遁江右(赣南)。此时,在光泽一带的郑成功,闻报,由光泽经顺昌而下延平,大约廿二日或廿三日,途中遇见已经离延的隆武,入见隆武帝;隆武问之曰:“芝龙、鸿逵,朕将焉依?”成功跪于榻前泣奏曰:“臣父臣叔,皆居心叵测,陛下宜自为计。”与帝相持大哭。隆武帝遂欲西入赣,成功辞君赴金门,欲联络豪杰同赴赣南寻隆武。隆武于八月廿六日入汀州城,九月初仍驻汀州。随后遇害。
郑成功辞别隆武之后,下延平,与入延的清兵猝遇,郑成功“交锋不利,率师南下”;路遇北上的王忠孝,郑成功告诉王忠孝“上已先四日行,剑南(即今福建南平)皆北骑,公将安之?”王忠孝后来终老于台湾。
郑成功离延时,有一批闽北抗清义士追随郑成功前往闽南、台湾。自其随隆武帝出征,于隆武元年十二月中旬进入延平,到次年八月下旬的此时离开,大约在闽北逗留了八个月有余。
郑成功离开闽北后,反对其父降清,树起抗清旗帜,南征北战,威震清军,史称“明郑”。离开延平的第二年,二十四岁的郑成功以广东南澳为基地。所树立的旗帜上面写着“明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另一面旗上写着“背父救国”四个大字。随即出兵,连破闽南沿海多处,改中左所(即今厦门市)为思明州,以为政治、经济中心;自此时至永历十二年(1658年)郑成功曾三次北伐江浙,九次南征闽粤,其中,永历十一年北伐攻克温州、台州,进入长江,威震清军。当时,在滇城的永历帝,于永历二年十月“封成功威远侯。三年……七月,封成功为延平公”,永历十二年春正月,又遣漳平伯周金汤航海至思明,晋成功为“延平郡王”,给金印(《台湾通史》卷二)。但是,郑成功因尚未打败清军,谢不受爵;收而藏之,终身不一用(《南明史略》与范咸《台湾府志》)。——郡王是仅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延平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是一个战略要地。延平作为建制地名,最早出现在距今1620年的东晋太元四年(379年),这年改南平县为延平县,到唐武德三年(620年)设延平军,开始突显其“铜延平”之军事战略要地的地位;元大德六年(1302年)改南剑路为延平路,明洪武初(元年为 1368年)改延平路为延平府,为闽中八府之一,直至1913年废府设道;其后,在沉默了80余年后于1995年1月撤南平地区改南平市的同时,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延平”才又重登历史舞台。简言之,延平断续出现四次,存在约1045年,其中第四次即元大德六年以来长达612年之久,建制级别最高,影响也最大。——显然,因为郑成功初出茅庐展现才华于延平,而且隆武帝始封郑成功忠孝伯之爵位也在延平,所以永历帝才封他为“延平”郡王;同时,因为郑成功抗清所经历的安平、南澳、中左所(思明州)等地,建制级别都不如“府”级的延平,而古代封爵又常与建制级别有关,因而封他为“延平”郡王。由此可见:郑成功的政治生涯和伟大功绩乃至郑成功的英名,都是从延平亦即闽北开始的。
郑成功于永历十三年再次北伐,战败后退回思明,便着手收复台湾。当时台湾为荷兰殖民者所侵占。后经过八、九个月的战争,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即1662年2月)迫使荷兰总督揆一投降,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可惜,克台后不到半年,这位年轻的民族英雄就病故了。其子郑经(1643~1681),嗣其位,袭其爵。
郑成功战争故事
1.郑成功抗清之战
三年,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委其镇守闽赣界上大定、大安等关。六月,郑成功回安平镇(今福建晋江安海镇)探母。不久,清军自仙霞关长驱直下福建,杀隆武帝,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降清。十一月,郑成功于安平誓师抗清。四年初,郑至广东南澳募兵数千,郑芝龙旧属、隆武朝遗臣及闽浙沿海抗清之士纷集郑成功麾下。五年秋,郑成功被永历帝朱由榔封为威远侯,后又晋封漳国公。郑成功起兵后,先在闽南沿海向清军发起进攻,攻海澄,围泉州,克同安;后移师粤东,占揭阳、普宁、惠来等县。七年八月,郑成功由粤东挥师返闽,从郑联兄弟手中夺占厦门、金门。从此,金、厦便成为郑成功抗清基地。郑成功在厦门整编军队,分中、左、右、前、后五军,军下设镇,每镇辖兵1200人。十一月,郑成功奉旨南下勤王。清福建巡抚张学圣获悉厦门兵力空虚,便于八年三月,与泉州总兵马得功、漳州总兵王邦俊,统兵袭厦门。守将郑芝莞不战而逃,清军轻取厦门,抢掠大量财帛米粟而去。四月,郑成功兵返厦门,增筑炮台,劲旅防守,无私赏罚,重振兵势。八年至十三年,郑成功以金、厦为基地,为夺取漳(州)、泉(州),在闽浙粤沿海与清军展开拉锯战。郑成功于海澄磁灶及漳浦两败清漳州总兵王邦俊;于同安小盈岭击败福建陆路提督杨名高,攻占漳浦。九年,郑成功占海澄、平和、诏安、长泰,围困漳州达半年之久。十年,郑成功一面遣张名振、陈辉等率战船百艘,恢复浙直州县,于舟山击败清军;一面于海澄击退清军进攻。十一年,郑成功下漳州、同安、南安、惠安。十二年,郑成功下仙游,福州省城惊恐。为适应作战需要,郑成功再次整编军队,编陆军为72镇,水师为20镇,创新操法,训练军队。同时,健全政权机构,改厦门为“思明州”,并以大规模海上贸易养兵自给。十三年,郑成功击退清军三路进攻,进而攻福州、罗源、宁德等城。在此期间,清廷对郑成功剿抚兼施。除当地清军外,先后于八年遣固山额真金砺、十一年遣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多罗贝勒巴尔处浑、固山贝子吴达海、固山额真噶达浑,进剿福建。同时,先后4次与郑成功和谈,遭郑拒绝。十四年至十六年,郑成功改变取漳、泉为基业的方针,倾全力北伐南京。十四年七月,郑成功率大军北上,先后攻占浙江黄岩、台州(府治今定海),及台属太平、天台、仙居、海门等地。福建总督李率泰乘虚占领郑军要地闽安镇(今属福州)。郑成功急弃台州南下回救,闽安已失,便抵厦门。为解除北伐后顾之忧,郑成功两次派兵攻破鸥汀寨,攻克粤东澄海。十五年春,郑成功调各提镇舟师回厦门,训练营伍,并选壮勇者5000人编入左右武卫、虎卫亲军,戴铁面、穿铁甲,专立于阵前砍马足,号称“铁人”,由左虎卫陈魁统率。五月十三日,郑成功留黄廷、洪旭、郑泰守厦门,自统甘辉等北征,有战船数干艘,甲士17万,铁人8000,号称80万,扬帆北上。六月,克浙江平阳、瑞安,进围温州,全浙震动。七月,至舟山。八月,抵羊山(今浙江嵊泗西南海中大、小洋山)遇飓风,覆舟50,漂没官兵8000。郑成功拒绝返回厦门的建议,于浙东沿海休整。十六年四月,郑成功再次北上,由浙东沿海过舟山,攻崇明,然后溯江而上,先占瓜洲,再夺镇江。郑成功命周全斌、黄昭守镇江;遣张煌言、袁起震招抚江南、江北,入芜湖吸引清军;于七月四日亲自督师,直取南京。初七日,军至观音门,分兵围困南京。清顺治帝以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同索洪、赖塔等,增援江南;由云贵凯旋之梅勒章京噶褚哈部,由荆州(今湖北江陵)直抵江宁(今南京);城内清军亦加紧备战。七月二十三日,南京城内清军突然向郑军进攻。郑军力战不敌,遂弃瓜洲、镇江出海。八月,郑成功率余部转攻崇明不下,回师浙闽;九月初回至厦门。
2.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屿。岛上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自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就在岛上生活。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发和建设这美丽的宝岛。到了三国时,吴国曾派人到达台湾。
以后,又有很多汉人迁入,和当地人民一道开发台湾。宋、元时,曾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1624年,荷兰殖民民主义者侵入台湾,对岛上居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和野蛮的殖民统治,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出生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那一年。他在少年时代,亲眼看到荷兰侵略者对沿海人民进行掠夺和烧杀,对侵略者十分憎恨。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地主官僚相勾结,篡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建立清朝政权。1646年,清军占领福建。这时,郑成功组织福建、广东的群众在南澳起义,进行了长期的抗清斗争。
1659年,郑成功从返回大陆的爱国通事何廷斌那里了解到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苛政和暴行,便决心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的神圣领土。
1661年四月二十一日,郑成功亲自率领将士2.5万人,分乘战船350多艘,由金门出发,攻入澎湖。四月三十日黎明,在台南的鹿耳门登陆。鹿耳门地势十分险要,外围有几十里的浅沙滩。荷兰殖民者在这里沿水边设置许多炮台。郑成功不顾地形险峻和敌人的严密防守,亲率船队迂回前进,直趋台湾北港。他的队伍在距赤嵌城北约5公里的地方,迅速登陆。台湾人民争先恐后前来迎接,提水担饭,协助运输。郑成功部队在台湾人民大力支持下,士气更为高涨。荷兰海军司令官彼特尔倚仗着精良的火器负隅顽抗,妄想阻止郑成功的部队。郑成功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勇猛直前,打得荷兰殖民者弃械而逃。
郑成功登陆后,立即通令荷兰侵略军投降。但荷兰殖民者表示愿意献出10万两银子犒赏郑成功的军队,请求退兵。
面对这种卑鄙的收买引诱,郑成功严辞拒绝。接着,郑成功连续打败敌人多次反扑。五月初攻下赤嵌城,迅速控制台湾全境,迫使荷兰殖民者退守热兰遮城。
但是,龟缩在热兰遮城的荷兰侵台总督科业特,倚仗粮草充足,妄想固守该城,等待海外援助。荷兰舰队也屡次从海上进行反扑。郑成功率领英勇的水师,在台湾人民的密切配合下,同荷兰侵略军展开激烈的海战。荷兰舰队在浅水外行动笨拙,而郑成功的小型战船却转动灵活。郑成功军队在海战中,给了荷兰侵略军以毁灭性的打击。1662年2月,荷兰殖民者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荷兰在台湾的所谓“总督”科业特和他的残兵败将狼狈地从台湾撤走。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38年的台湾,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侵略者修筑的赤嵌城改名为安平城,赤嵌楼改名为承天府,并建立了同祖国大陆一样的郡县制度,建立行政机构;招徕大陆移民。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郑成功实行了“屯田法”。士兵一面生产,一面练兵。几年后,做到了“野无旷土,军有余粮”。当时,台湾的高山族人民,在荷兰殖民者奴役下,生活十分贫困,生产极端落后。郑成功在那里推广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大陆上汉族地区的先进生产方法介绍给台湾人民。从此,高山族也同大陆一样,使用牛耕和铁犁种田。还铸造了“永历通宝”钱币,促进了台湾社会的经济发展,稳定了市场,安定了人民生活。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便病逝了。他的子孙统治台湾20多年。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在那儿设立了台湾府,加强了那里的边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将永垂史册,而他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也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青铜的诉说——保利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是由保利集团投资兴办的。自商至唐的青铜器展品是博物馆最大的特点。该馆还展出了保利集团从香港重金购回的圆明园三件国宝——铜兽。本片表现了展品的形美、纹美及独特的价值。这些铜兽首是乾隆年间,由专为皇帝服务的宫廷造办处工匠们精心制作,动物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是一凿一凿锻打而成,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因此造型带有诸多西方艺术特色,成为融汇东西方文化的艺术珍品。其中,虎首铜像与中国传统虎的造型大相径庭,如果不是额头上的“王”字,大家都会误以为是狮子。专家说,只有中国才把老虎尊为百兽之王,因此这件虎首铜像中西合璧的意义更为典型。铜兽首以宫廷专用合金铜为材料,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相同,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蚀,也堪称一绝。同时展出的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14尊南北朝佛像,价值也不亚于四大铜兽首,是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巅峰期的代表作。 原始贝币产生于距今三千年的商代,是钱币的始祖,是一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年代为公元前19至前16世纪,距今约3500年以上。经过加工的天然贝币形体一面有槽齿,贝币光洁美观,小巧玲珑,坚固耐磨,便于携带,这类海币主要出产于我国的东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业交流的情况。它的产生,标志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原始物物交换阶段之后,可交换的商品日益增多。此时贝币出现,成为商品交换过程的中介。 战国·燕国“明四”圆形方孔钱,直径29mm,重4.6克,是品“明四”方孔圆钱,背平素,边缘有范线溢铜,铸造较为粗糙。“明四”钱是燕铸方孔钱中外径和重量最大者,也是燕铸币中最为罕见之品,被列为古钱币珍品之一,极美品。 魏、蜀、吴史称三国,此时期币制复杂,再加上战火纷飞,史记不详,如今被断为三国时期货币,其铸地和铸时,难以解分。三国时候,不同地域钱制各有差异;魏得五铢蜀铸五铢外,另有直百五铢.吴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另有太平百钱,及定平一百,亦主尖归三国时候,太平百钱为益州刺史越廉所铸,定平一百亦可能为蜀所铸。 史书关于西晋铸钱只字未提,当时主要行用五铢钱。西晋统一中国时,府库充实,国力强盛,因此,除了沿用汉代旧钱之外,应有自行铸钱。时至今日,要辩别魏晋铢已非易事。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各少数民族各自为政,许多还自行铸钱。巴族首领李特,李流等,建汉于四川,铸“汉兴”,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命名的货币。石勒取代匈奴隶建立前赵而自立为王,史称后赵,铸“丰货”。前凉张轨铸“凉造新泉”。 南朝时期,把汉旧五铢剪成小钱,风行一时,并私铸成风。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铸四铢。流传甚少,后又改铸孝建四铢,此泉文字纤秀,篆文笔势飞动,有如翩翩舞袖,甚为美观。公元465年,又曾铸永光,数月后改元景和,又铸景和,二钱存世极罕。梁武帝期间,主要铸有轮与无轮二种五铢,其中无轮者称“女钱”。梁元帝迁都江陵之后,改铸当十之“二柱五铢”,梁敬帝在太平二年改铸“四柱五铢,”当二十使用,二者现均稀少。陈文帝在天嘉年间,为抵制小钱铸大型五铢,以一当十,陈宣帝铸太和五铢,此泉篆文匀称瑰丽、制作绝妙,居南朝泉品之冠军。西魏铸永安五铢,北周铸永通万国,五行大布,布泉,此三泉品,俗称“北周三品”书法精美,铸工精良,是继王莽之后又一铸钱巅峰。 隋文帝平陈之后,隋五铢为统一法定货币,隋五铢之“五”字左多一竖有若“凶”字,小样者常见。唐初,仍用隋代旧钱,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铸开元通宝,自始结束了我国铢两货币的历史而进入宝文制货币。“开元通宝”四字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文字端庄凝重,展示出大唐一代兴盛太平的风范。“开元通宝”在唐代先后铸行二百多年,一直比价稳定,变化微小,商民乐用,该钱在清末中仍有使用,亦是钱币寿星之一,开元钱铸量巨大,今流传甚广,版别众多。唐高宗时(乾封元年(公元666年)),由于奢风渐炽,军费激增,曾改铸乾封泉宝,以一当十,但遭商民拒绝,一年之后被迫停铸,因而传世较少。安史之乱,史思明据东都铸顺天,得壹大钱,以一当百。俗词云“顺天易得,得一难求”。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支付军费,唐肃宗于乾元元年,新铸乾元重宝以一当十,后又以一当五,以一当三,最终以一当一,与开元同行。这是钱文中重宝钱的开端。乾元钱铸造自肃宗始一直铸至唐末、因而流传也广,版式也繁。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铸大历元宝,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铸建中通宝,此二泉常出土于新疆地区。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地845年)裁减天下佛寺,收废寺铜材铸钱,杨州节度使李绅于新钱后加昌字以纪年号。于是各州铸炉皆以本州郡名为背文,现有昌、京、洛、益、荆、襄、兰、越、宣、洪、潭、兖、润、鄂、平、兴、梁、广、梓、福、桂、丹、永等23种。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阳监王彤新铸“咸通玄宝。”但此泉不久停废,因而传世及出土极罕。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纷乱割据的五代十国局面。朱温灭唐,改国号为梁、迁都汴京、建元开平。传世有开平元宝,开平通宝各一枚。后唐李嗣源,在天成年间(公元926-930)铸天成元宝,仿模开元,而精美不及。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因通贷不足,财用匮乏,铸铜钱以天福元宝为文,今凡天福元宝多为私铸质量很差。后汉铸钱以“汉元通宝”改名,形制全仿开元,唯“汉”字不同,因此,实际上是一种改范钱。存世少见。后周太祖郭威建元广顺(951-953)于柴荣显德二年(955),废天下寺院3336所,取铜铸“周元通宝”。五代战乱,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建号铸钱,以广财用,前后铸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德、广政、大蜀等,许多仅存孤品。南唐,徐知浩于公元937年建国大齐,铸“大齐通宝”,世仅二枚,后改称“大唐”,铸保大,永通泉贷,唐国与大唐通宝,存世均不多见。楚马殷占据湘楚大地,铸有天策符宝铜铁钱,乾封泉宝铅铁钱,乾元重宝大铁钱,小铜钱,开元铜钱等。南汉曾铸乾亨重宝铅、铁钱及乾亨通宝铜钱,后者极为罕见。闽王氏政权在此期间铸开元背“闽”大小铅钱及永隆通宝铅铁钱。天德重宝铜铁钱也由闽王所铸。纵观五代十国货币,以铅、铁为主,劣币较多,精美者少见,反映了当时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局势。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自此中国又恢复了基本统一的局面,人民得到休养生息,经济上明显得以恢复。两宋的币制,主要为铜钱,但兼以铁、铅。白银及银币在支付和购买上较前朝较为重要。纸币开始正式产生和推行,这是两宋时期币制的最大特点。南北宋铜铁钱明显不同,北宋铜钱多而铁钱少,南宋铁钱多而铜钱少。北宋铜钱小平钱多而大钱少,南宋铜钱小平少而大钱多,北宋以年号为钱文,而南宋不但以年号为钱文,且有纪年、纪监。另两宋货币较以前最大的区别在于钱文书法,许多为各朝皇帝御书,或书法大家所写。真行隶篆草俱备。是我国货币书法艺术的颠峰。北宋自宋太祖始,经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微宗、钦宗共九朝,历时168年,铸有宋元、太平、淳化、至道、咸平、天圣、明道、景佑、皇宋、康定、庆历、至和、嘉佑、治平、熙宁、元佑、绍圣、元丰、元符、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二十六种货币,南宋之初,继承了北宋遗风,钱文有几种书体,且成对钱,之后基本上在书体上变化较少,但增加纪年、纪监、且铸钱质量日益低下,毛砂钱,大钱时有出现。南宋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等朝,历时153年,铸有建炎、绍兴、隆兴、乾道、淳熙、绍熙、庆元、嘉仄、开禧、嘉定、大宋、绍定、端平、嘉熙、淳佑、皇宋、开庆、景定、咸淳十九种年号铜铁钱。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政府都是昙花一现,铸造的货币也是显现一时,后来均臣伏朱氏大明。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毁铜佛铸天佑通宝。徐寿辉铸天启,天定二钱。陈友谅杀徐寿辉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以上各钱,除大中之外,均极少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仄昌、天启、崇祯等货币。到了明朝末期诸侯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鲁王铸大明,福王在南京造弘光。唐王据福州铸隆武,永明王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明末,李自成与张献忠,雄据南北,加速了明的灭亡,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进黔,称东平王,铸兴通宝。1674年吴三桂铸利用通宝,耿精忠在福建铸裕民通宝;1678年吴三桂昭武通宝;吴世番铸洪化通宝。 清朝币制,大体上是银钱平行本位;大数用钱,小数用钱,且银铜之间比价大体维持在一千文一两上下。满人在入关之前,便开始铸钱,努尔哈赤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就建国称帝;年号天命,铸汉文与满文天命钱。以后以常名铸钱,自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铸造了数以亿计的制钱。清钱的另一个特征是,虽然正面钱文一致,但背面以满文区别各地铸局。因时,因地、因铜料与技术不一,就产生多寡不一,版别复杂的特点,清钱第三个特点,因时代近,入土较少,大多流传于世,但历经几十年溶销,收缴、数量日渐少,不象唐宋钱,时有出土,近年来,清钱日受收藏家重视。 清末,由于清庭腐败,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义军所铸货币,至今流传下来的时可见到,但由于时期不同,铸地不同,许多珍稀版别,也只能望拓兴叹。太平天国钱币的显著特点是:1、钱称“圣宝”,有别于历代钱币。2、钱币上无纪地、纪值、纪重标志。3、钱文分书于正反两面。

我国古代铜钱,既圆形方孔钱开始于()朝,当时叫做()

我国古代铜钱,既圆形方孔钱开始于(秦)朝,当时叫做(半两)。
始于秦朝,当时叫半两。
秦朝:叫秦半两
不好意思了只找到货币发展史!
有用的话就看看吧@_-
一,最早的货币: 贝币.
夏商以来,贝壳为主要货币形式,中原地区主要是货贝,拟枣贝,绶贝等海贝的贝壳,长宽在3x2厘米之内,以朋为单位,十贝为一朋,大的绶贝两个贝为一朋.多在背后穿孔,随着交换活动的增多,逐渐出现仿贝,有铜,骨,石,蚌等种.战国时出现有字的贝形铜币.
在边远地区如云南,贝币至清朝仍在使用,
二,先秦铜币:这段时期中国铜铸币走向成熟.
1,布币: 在春秋战国时期布币种类很多,最初是从农具铲演化而来的铜铸币,最早铲形币保留铜铲的特点,取形于使用的工具,春秋时期缩小为空首货币,一般长9.3—10.1厘米,重22.5—35.5克,根据铲身分平肩斜肩和耸肩三种形式.
2,刀币:主要是燕的刀币和齐的大刀币, ,除此之外,在战国时期赵国还铸有小直刀,刀形平直薄小.
燕的刀币分针首刀币和尖首刀币, 针首刀币刀尖尖锐,柄端有环,长在14-16.5厘米宽在1.9-2.2厘米,重15.5-18克.尖首刀币较大,有的铸有文字,如刀,化等.
齐的大刀币体型大,早期背部轮廓中断,币面文字多为地名加法化,按字数分六字刀,五字刀,四字刀,三字刀.
3,圜钱:战国中期以后,各国开始铸造圆形圆孔的圜钱.各国大小不一,重量不等.不一一叙述.
三,秦汉铜币:
1,秦汉半两: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废除六国货币,统一铸圆形方孔半两钱,重十二铢,奠定了铜铸币的基础, 圆形方孔钱直至清末才被无孔园钱代替,秦时半两钱数量很多,但与汉代半两钱较难区分.西汉初,刘邦允许民间私自铸钱,致使半两钱泛滥,小且轻.如榆树之荚,故称榆荚,至公元前186年,方禁止,高后时行八铢钱,既钱重八铢,文曰半两,文帝时再次允许民间私自铸钱,但已有称钱衡对钱币制作质量加以控制, 此时钱重四铢,钱文仍是半两.
2,两汉五铢: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废半两钱,行五铢钱,法定每枚重五铢,钱文为五铢两字, 五铢钱是中国古代使用最长的货币,至唐,约700余年. 五铢钱钱文只有五铢两个篆字,形状都是圆形方孔.
3,新莽钱币:为了挽救社会危机,对货币进行四次改制,钱币种类繁多,其中六泉十布成组成套,有极高收藏价值.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的货币:
由于此时期前后共有30多政权,所以钱币种类多,且比值混乱,三国时曹魏基本沿用五铢钱,魏五铢钱径2.5厘米.蜀汉虽铸过直百五铢,但还以五铢钱为基本单位,蜀五铢较小,直径2厘米.晋朝沿用汉魏五铢,直径1.9厘米左右. 至隋朝是最后一个铸五铢钱的朝代.,公元581年,隋文帝下令,设置标准钱样,新钱文曰五铢,重如其文.
其余钱币如孙吴铸大钱,目前以见大泉五百, 大泉当千, 大泉两千, 大泉五千四种.后赵铸丰货铜币,成汉铸汉兴钱,大夏铸大夏钱,南朝的四铢钱,北朝的布泉等,货币当时处于混乱之中.
五,唐五代铜币
1.开元通宝:公元621年,唐废隋五铢,行开元通宝钱,为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钱径八分,十枚为一两,年号冠在通宝之前,在这之前,铜币都是以本身重量为钱文, 开元通宝脱离了本身重量的束缚,开创了我国货币文字的特点.并且规定了铸钱时金属成分的比例,在唐300年间为主要货币,流通海外. 开元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年号钱:在货币经济或政府财政发生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如武则天时的乾封泉宝,安史之乱的乾元重宝,德宗时的建中通宝等.
3,五代十国钱币:又一个混乱时期,钱币品种繁多,大小质量不一,以至有些钱币所属还存在争议.不一一介绍.
六,两宋铜钱:宋代钱币以年号为钱文,称年号钱,每种钱上字体又有草,隶,真等各种字体,同一年号又分元宝,通宝,重宝之分,所以宋币种类最繁,版别最多.
1.北宋铜钱:宋太祖于公元960年铸宋元通宝,多用铸铁钱印范用的母钱,非常少见.宋太宗铸太平通宝,是第一个以年号为钱文面的年号钱,淳化年间,太宗亲书钱文,有真,行,草体,开钱文使用草书的先河,由不同书法的钱组成对钱,曾开始与五代,而宋朝则开始于太宗.总之,北宋35个年号,铸钱30种,类别无法统计,此时期铜钱精好,尤以神宗朝的元丰,元佑,徽宗朝的崇宁,大观为最.是历代钱币中最美观的.
比较罕见的几种,有以真书为钱文的淳化元宝,由于淳字三点水较近,叫缩水淳化。皇宋通宝有真篆两种字体,其中一种篆书,书法奇特,称九叠篆。铜的熙凝重宝为母钱,俗称铁母。绍圣年间平钱为隶书的罕见。元符重宝篆书宝内有两个王字,称双王宝。崇宁通宝是徽宗亲书瘦金体钱文。宋钦宗在位一年既被金兵掳去,其所铸靖康通宝和靖康元宝数量很少,为珍品,
2,南宋铜钱:公元1127年,宋高宗铸建炎既绍兴钱,至1180年,停止铸造对钱,钱文一律为真书,这种制度一直施行至宋亡, 钱文的字体的规范,成为书法世上的宋体字.在钱文统一之后出现的有篆书隶书字体的钱,多为铁母,此间除少数精品外,总体质量不如北宋,另外宋末临时所造钱牌比较罕见.
精品如绍熙通宝,背面有(定三)(春三)字。庆元通宝背面上(川),左右(三六)字。同安监嘉定三年的嘉定通宝,背面上(同)下(三)字。
七,辽西夏金元铜币:此类钱币流传下来很少,非常珍贵.
1,辽:据说没有年号前就已铸币,但有很大争论,较统一的认为太宗天显年间所铸天显通宝是辽最早年号钱,一枚在日本,一枚据说在德国.
2,西夏:目前以见品种只有十几种,最早西夏币为西夏文的福盛宝钱,由于西夏币数量很少,所以非常珍贵。
3,金:公元1115年建朝,最初使用宋辽旧钱,和纸币,公元1156-1160年正式铸正隆元宝平钱,1161年铸的大定通宝,其钱文对元及明初的钱文产生影响。这其中还有刘豫所建齐(金支持的傀儡政权)铸的阜昌钱,契丹人反金称帝所铸天正钱,都罕见。
4,元及起义军:元最初也使用纸币,其所铸铜币大多为庙宇钱,真正流通的只有中统,至元,元贞,大德,至大,至正六个年号的若干品种。张士诚建大周,铸天佑通宝,韩林建宋铸龙凤通宝。徐寿辉铸天启,天定通宝。陈友谅建汉,铸大义通宝。朱元璋于公元1361年铸大中通宝,数量最多。
八,明清铜钱:由于明清皇帝每人只有一个年号,钱币种类并不多。铜钱改成制钱,前朝旧币使用需折扣。
1,明,南明,及明末起义军:公元1368年,明建立,按大中通宝铸洪武通宝,明初发行量很大,永乐通宝有大小字等版本,其中小子永乐通宝为珍品,明朝为推行钞法,铜铸钱数量下降,南明诸王中,福王铸弘光通宝,唐王铸隆武通宝,永明王铸永历通宝。李自成铸永昌通宝,张献中在成都铸大顺通宝。
2,清及三藩:清入关前努尔哈赤就铸满文天命汗钱及汉文天命通宝。顺治年间的顺治通宝数量很多。康熙通宝分各省铸造和户部铸造两种,其中户部宝泉局所铸有一种熙字少一竖,即所谓罗汉钱。乾隆五年之前的钱色黄,以后的钱发青黄色,叫青钱。咸丰时期铸造局增多,咸丰制钱从一文到当千,共15级,是货币史上最复杂的一种。咸丰后,由于辛酉政变,祺祥年号仅三个月就改元同治,所以祺祥钱数量少,且都为样钱。宣统年间机制无孔铜元开始取代制钱。清代祖钱母钱和样钱遗留下来较前代要多。
三藩中吴三桂铸过利用通宝和昭武通宝。耿精忠铸裕民通宝。
3,太平天国:公元1853年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曾铸太平天国,天国太平,太平圣宝,天国圣宝,天国通宝等钱,小刀会及天地会也曾铸钱,这些制钱虽然稀少珍贵,但当时就有仿制品及造伪品,故很难区分。
4,铜元:公元1900年,广东造币局正式制造圆形无孔铜元,一枚值制钱十枚,到1911年清亡,所造铜元分两类,一元宝,一大清铜币。清铜元版别繁多,面文差异明显,其背面的龙纹及形状,云朵的数量更有讲究,从中仔细甄别,方能找到珍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币制,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铜钱以“半两”为名,后人称之为“秦半两”。从此中国的铜钱(以后还有铁钱、铅钱等)取得了外圆内方的固定形式,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
秦半两外圆内方,不少研究或收藏古钱币的人津津乐道这是象征天圆地方。这是否是事实呢?
以前确实有研究中国货币史的学者认为秦半两是象征天圆地方的,那是因为受了研究条件的限制。当时考古发掘的材料不够,使得货币史研究者误以为秦始皇统一币制是创造了一种新钱。战国时天圆地方的观念盛行,因此就将两者联系起来,以为秦始皇是在天圆地方的观念下创造了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但是后来的考古证明,秦始皇只是将秦国的一种老钱推向全国,他并没有创造新钱,这样自然就否定了象征天圆地方之说了。原来战国时铸造的众多钱币中,有一类是圆形的,后人称为“圜钱”或“环钱”。早期圜钱外圆内圆,后来发展为外圆内方。秦半两原是圜钱的一种。如果说秦半两是象征天圆地方,那岂不是所有方孔的园钱都象征天圆地方了?显然是说不通的。
最早说方孔圆钱象征天圆地方的是西晋的鲁褒。他在《钱神论》中谈到铜钱的产生时说:“上智先觉者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员(圆)象天,大矣哉。”但鲁褒的《钱神论》意在讥刺钱能通神的社会现象,采用夸张的笔法,并不是真的在谈货币的起源,象征天圆地方只是借题发挥,故不能以他的话作根据。
那末圜钱为什么从圆孔发展为方孔呢?这可以从技术需要予以说明。第一,方孔便于钱上文字的定位,两字的钱文安排在方孔的左右。第二,钱铸成后还要作一定的加工(如锉边),方孔用方形细木棍插入,可以使钱固定不动,便于操作。
叶世昌
《国际金融报》 (2001年10月08日第四版)

兴朝和永历哪个更贵

这两者不宜比较。1、永历通宝是南明桂王政权的铸币。2、兴朝通宝在古币收藏中极为珍贵,大多数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维持时间不长,甚至是昙花一现。3、兴朝通宝和永历通宝虽是乱世的产物,但它们完成了历史的使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成为历史上有益的经济工具,最终成为货币流通的成功者,注入货币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