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江西景德镇陶瓷怎么辨别真假?陶瓷怎么选购?
- 2、怎样鉴别江西景德镇瓷器的真假
- 3、如何鉴别景德镇瓷器的真假
- 4、怎样识别景德镇瓷真伪?
- 5、怎样鉴别景德镇陶瓷的真伪呢?
- 6、景德镇哪里可以鉴别古陶瓷真假?
- 7、如何鉴别瓷器的真假
- 8、怎样鉴别景德镇名人陶瓷?
- 9、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去鉴别景德镇的瓷器
江西景德镇陶瓷怎么辨别真假?陶瓷怎么选购?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收藏陶瓷,说起江西景德镇陶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果你收藏的陶瓷中有一件江西景德镇陶瓷的真品,是会让很多人羡慕的。但是很多人只知道收藏,不懂得江西景德镇陶瓷怎么辨别真假。接下来,我们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江西景德镇陶瓷怎么辨别真假,江西景德镇陶瓷怎么选购的相关内容吧!江西景德镇陶瓷怎么辨别真假?一、看1、真正的景德镇陶瓷拥有“白如玉”的特点。所谓的“白如玉”便是说景德镇陶瓷表面细腻,光滑,像雪白的美玉一样吸引着藏友的目光。若是陶瓷表面暗淡无光,那么您基本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正品的景德镇陶瓷了。2、景德镇陶瓷纯手工制作,工艺精湛。在鉴别的过程中,您可以仔细的观察景德镇陶瓷的胎土,釉色,器形,装饰,工艺以及色彩。3、景德镇陶瓷选用上等的胎土,所以陶瓷表面光滑无杂质。倘若看到瓶口有些黑色或黄色的杂色,那么这件陶瓷便不是景德镇陶瓷。4、再看器形,景德镇陶瓷器形工整,形状匀称,优雅富有美感,不会想一般的陶瓷那样有断口,或者表面有裂纹的现象。5、便是看景德镇陶瓷的图案和颜色。至于图案么,图案线条粗细均匀,图案给人印象非常舒适,这样的为正品景德镇陶瓷。再看颜色,景德镇陶瓷的颜色非常真实,不会出现掉色,散彩的现象。二、试1、首先是试声音,景德镇陶瓷向来有着“声如磐”的特点。用手指稍微敲击一下,会听到清脆的声音,像演奏优雅的音乐,美妙动人的音色。若是发出的声音浑厚,像僧侣每天敲的撞钟一样,这样的陶瓷便不是景德镇陶瓷。2、便是用尖锐的物品试。景德镇陶瓷在烧制时所用的胚土高度坚硬,在烧制而成后更是非常坚硬。3、所以大家可以用尖锐的物品在景德镇陶瓷的表面刮一下,陶瓷的表面不会有任何的刮痕,甚至图案都不会有丝毫的损毁。若是假冒的景德镇陶瓷,表面会出现刮痕,甚至还会破裂。4、用热水试。将景德镇陶瓷放在温度高的水中,把手放在景德镇陶瓷的一侧,便不会感受到传导来的温度。若是假冒伪劣的景德镇陶瓷,手会明显的感受到传导来的温度。原因在于景德镇陶瓷隔温作用明显,所以不会有烫手的感觉。三、看证书景德镇陶瓷的制作非常严格,对于景德镇陶瓷产品也会配备有专门的鉴定证书。而且为了加强对作品的保护,证书上会印有手工艺品大师的名字等信息,网友们可以通过这些来鉴定景德镇陶瓷的真伪。四、选要想的到景德镇陶瓷,还是应该选择景德镇陶瓷公司。江西景德镇陶瓷怎么选购?1、“看”就是要将陶瓷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仔细看一遍。一看瓷器釉面是否光洁润滑,有无擦伤、小孔、黑点和气泡;二看形状是否规整,有无变形;三看画面有无损缺;四看底部是否平整,须放置平稳,无毛刺。2、“比”就是比较。对配套瓷器,要比较各配件,看其造型及画面装饰是否协调一致。3、“试”就是试盖、试装、试验。有的瓷器带盖子,有的瓷器由几个元件组合而成,在挑选瓷器时,别忘了将盖子试盖一下,将元件试组装一下,看看是否合适。4、“听”就是听轻轻弹叩陶瓷时发出的声音。如果声音清脆、悦耳,则说明瓷胎细致密实,无裂损,在高温烧成时,瓷化完全。如声音喑哑,就可断定瓷胎有裂损,或者瓷化不完全,这类瓷器经冷热变化,就容易开裂。以上就是江西景德镇陶瓷怎么辨别真假,江西景德镇陶瓷怎么选购的详细解答,不知道大家对我们的介绍是否满意。
怎样鉴别江西景德镇瓷器的真假
1、看真正的景德镇陶瓷拥有“白如玉”的特点。所谓的“白如玉”便是说景德镇陶瓷表面细腻,光滑,像雪白的美玉一样吸引着藏友的目光。若是陶瓷表面暗淡无光,那么您基本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正品的景德镇陶瓷了。
2、其二是选择景瓷先要仔细看,景德镇陶瓷的釉面白里泛青。如果是白中透着乳黄或其他杂色,那八成就是质量低劣的瓷器。同时,还要看陶瓷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3、景德镇通常为高温瓷器,这使得景德镇瓷器的色泽更亮,而外地瓷器通常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是中低温烧制瓷器,色泽偏暗。
4、。很多精美的图案实际上是“贴纸的”:事先印好,贴于瓷器上再烧出来。这点极好辨别:取两个瓷器比照,若无丝毫差别就是贴纸的(专业术语,我也不大清楚。这是老公的同学的通俗说明。他在景德镇的最大的瓷器厂做厂长。
5、鉴别陶瓷的好坏要遵循“一听二看”的原则。所谓听是指拿起瓷器轻轻敲敲,听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悦耳。
6、楼主您好,这件黑地粉彩花卉纹碗胎质坚硬,洁白,造型规整,松鹤分析这件是景德镇烧造的现代瓷器,用手敲之有铿锵之声,是高岭土和烧造工艺等决定的。
鉴别江西景德镇瓷器的真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 查看瓷器底部:景德镇瓷器底部会有“景德镇”、“景德镇制”、“中国景德镇”等字样,而其他地方的瓷器绝对不会有的,他们往往会在这瓷器底部加上“景德镇彩”。
2. 挑选手绘瓷器:景德镇瓷器会有贴花和手绘两种,贴花价格较为便宜,而手绘通常会价格贵一点,但如果你购买手绘的景德镇瓷器有80%以上是正宗的,而贴花很大的可能会是假货。
3. 放手心转一圈:把手指用水沾湿,把景德镇瓷器放到手心进行转一圈,看能不能听到声音,正宗的景德镇瓷器听起来声音清脆没有杂音。
4. 细看细摸外表:景德镇瓷器瓷器有很明显的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故在挑选时可以细看茶具的做工是否光滑精细,细节等地方是否处理光滑。
5. 听声音鉴别:景德镇瓷器有“声如磬”的美誉,用手指或借助其他工具轻轻敲打能听到陶瓷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而其他陶瓷发出的则是嗡嗡的声音。
6. 看颜色:景德镇瓷器素有"白如玉"的美誉,指的就是釉面白里泛青。购买时可以在日光灯或打开手机手电筒看看瓷器是否会反射出一种淡青的光泽,如果显示出来的色泽是白中透黄或者有其他杂色,那么该瓷器基本上就是其他地方瓷器或者劣质瓷器。同时,还要看陶瓷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7. 比隔热性:可以在瓷器内倒入热水,真的景德镇瓷会更加隔热,不烫手。这是因为景德镇特有的高岭土经过1380度高温烧制之后,密度大,导热性弱,同时保温性强。
综合上述方法,可以全方位的鉴别江西景德镇瓷器的真假。
如何鉴别景德镇瓷器的真假
现在的造假技术很高的,普通人看不出的,你网上看的鉴定知识很少能够用于实际的,最靠谱的就是认准CCAC认证。CCAC是中瓷控股联手景德镇政府制定的一套安全、可信的陶瓷防伪认证体系,现在都在用这个。中瓷艺巴巴小程序有认证的产品
我来说几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有四个发明,中国的简称是瓷器,有些人自人为瓷器是中国人第五大发明,真假您要学学,世上没有难事,只要您认真去做,想学鉴定我教您两个月我保您气死当今的专家,
如何识别景德镇瓷器真假?
德镇瓷器名扬四海,其茶具更以细腻精美做工获得称赞声一遍,正是因名气大,故市面上有很多假冒货,如何购买到正完的景德镇瓷器茶具呢?
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的方法:
一、查看茶具底部
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一个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茶具的底部,景德镇瓷器底部都会有“景德镇”、“景德镇制”、“中国景德镇”等字样,而其他地方的瓷器茶具是绝对不会有的,他们往往会在这茶具底部加上“景德镇彩”,很多朋友上当。
二、挑选手绘茶具
景德镇瓷器会有贴花和手绘两种,贴花价格较为便宜,而手绘通常会价格贵一点,但如果你购买手绘的景德镇瓷器茶具会有80%以上是正宗的,而贴花很大的可能会是假货。
三、放在手心转一圈
把手指用水沾湿,把景德镇瓷器茶具放到手心进行转一圈,看能不能听到声音,正宗的景德镇瓷器茶具听起来声音清脆没有杂音。
四、细看细摸外表
景德镇瓷器茶具有很明显的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故在挑选时可以细看茶具的做工是否光滑精细,细节等地方是否处理光滑。
最后,选择购买景德镇瓷器茶具的店面要正规,这样避免选择到假景德镇瓷器茶具。
怎样识别景德镇瓷真伪?
首先是是认真试。一试陶瓷敲起来的声音,景瓷"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二试陶瓷是否够硬,景瓷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一划,应该毫无痕迹;如果留有划痕,那多半是冒充景瓷的劣质瓷。三试导热速度。景瓷是高密度瓷,比其他瓷器更厚重,导热速度较慢。因此可倒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一试,若是景瓷,容器周身温度变化不大,否则容器周身会很快发热。
其二是选择景瓷先要仔细看,景德镇陶瓷的釉面白里泛青。如果是白中透着乳黄或其他杂色,那八成就是质量低劣的瓷器。同时,还要看陶瓷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第三,也是很关键的一条,买下瓷器后立即刮开证书封三下方的***,拨打800免费查询电话,一问就知晓答案。
第四就是看证书。为加强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防止假冒名人名作的现象发生,景德镇市陶瓷协会专门印制了A、B两个不同版本的《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对具有***工艺美术大师以上职称者的作品,统一配发此证书,并实行一品一证
怎样鉴别景德镇陶瓷的真伪呢?
一、听声音:景德镇陶瓷素有“声如磬”的美誉,用手指轻轻敲打能听到陶瓷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而其他外地的陶瓷发出的则是嗡嗡的声音; 二、看颜色:景德镇陶瓷素有“白如玉”的美誉,色泽上白里泛青,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在日光灯下看看瓷器是否会反射出一种淡青的光泽,如果是显示出来的色泽是白中透黄或者有其他杂色,那么该瓷器基本上就是低劣的瓷器; 三、测导热:景德镇陶瓷属于是高密度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显得更加厚重,导热速度比较慢; 四、比硬度:景德镇陶瓷属于高硬度瓷,我们可以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轻轻一划,真正的景瓷一般是毫无痕迹的,而其他的低劣瓷器则会被划出痕迹; 五、看器形:景德镇陶瓷在器形上按非常完美,而防冒的陶瓷大都看起来比较笨拙,成色也不好,制造较粗糙,我们通过比较之后就会发现其真假之间的差异。 更多信息请参考陶瓷餐具网
拉坯和注浆: 拉坯是手工成型的,难度较大,所以价格较 高,拉坯的瓷器因为是手工每一个都有细微 大小差异,可以看的出来。拉坯成型的瓷器 内壁有一环一环的感觉,手摸和对光都可以 看出来 注浆成型是类似机械化的生产,都是一个模 子出来,大小都一样的所以很好看出来,另 外餐具,茶具,形状不复杂的都是注浆成型 的,价格低廉。 手绘和贴花:手绘和贴花的瓷器价格相差比 较大,手绘的可以贵出一倍到几十倍 釉上:最简单的方法,贴花的是仔细看有网 格的很细小,就和书本封面印刷的一样 釉中:不用看了,就是贴花的釉中彩瓷器一 办都很贵的,价格也绝对不扉 釉下:找规律,贴花的花纹都是一个样的, 手绘花纹手艺再高,画出来的每个都不一样 的 古陶瓷的鉴别,传统的方法是指通过眼, 耳、手去观察,分析,以对瓷器的烧造年 代、窑口、质量、品类年代做出准确的判 断。初涉陶瓷收藏的人,要学习和了解陶瓷 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以便对古陶瓷器进行鉴 别。我国有几千年的陶瓷制造历史,历代流 传的陶瓷文物浩 如烟海,每个时期的陶瓷 在胎土、釉色、器型、装饰、工艺、色彩等 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只要我们刻苦 学习,认真实践,对第一件陶瓷器仔细推 敲,认真辨别,就能知真假,少上当。 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陶瓷器的要素是胎 骨、器型、釉色、装饰、色彩、工艺等。各 种陶瓷器分别都有它的发明创烧时期,胎土、器型 的变化以及釉色、装饰、色彩、 工艺的改革创新都有它的成功期和普及期。 一件古陶瓷 这个创烧期就是它时代的上限。 器在釉色、器型 、装饰、色彩、工艺等其 中一项上限年代最晚的,就是这件陶瓷断代 的上限,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原则 。鉴定 的依据为: 1. 胎骨。随着粉碎、淘洗、烧结技术的 不断提高,胎骨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早期的 胎土没有粉碎,淘洗也不干净,烧成温度只 有800度左右,所以胎土杂质多,疏松、吸 水率高,强度差。商至东汉中期制陶业开始 第一次飞跃,原始瓷出现,烧成温度是 1000度左右,吸水率和强度介于陶器与瓷 器之间。东汉晚期至南北朝瓷器发明,烧成 温度是1200度左右。元代景德镇开始普遍 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瓷器烧 成温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减少了瓷器在烧 制过程中变形。我们在鉴别陶瓷器时要善于 根据通顺骨的烧结度来判断年代。同时,也 要注意到各个地方就地取土为胎和偏远地区 杂窑工艺技术滞后的现象。 自从人类发明陶器至今,各类 2.器型。 器型根据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要 和社会群体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 展。如果我们能对各个朝代的各种器型变化 都了如指掌,我们在鉴定的时候就能稳操胜 券。例如:瓶从商、周、秦汉比较单一的器 型发展到现在梅瓶、盘口瓶、冲瓶、天球 瓶、象耳瓶、玉壶春瓶、柳叶瓶、凤尾瓶、 转心瓶等。每一种瓶型都有一个首先创烧的 朝代,各个时期的瓶身、瓶嘴、肢线等都会 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是明显的,有些变化是 细微的。谙熟这些演变的规律,就能比较准 确鉴别瓶类的真伪和准确断定它的年代。 3. 釉色。自从商周的上釉原始瓷和秦汉 的单色釉发明以来,颜色釉发展到今天已经 有100多种,每种颜色釉都有它的出生日期 和年龄。我们应该熟悉每种釉色的发明产生 朝代 ,重点掌握划时代的几种釉色,如低 温铜釉绿、铜红、钴蓝、高温青釉、绿釉、 霁蓝、霁红、黄釉、黑釉、褐釉、茶叶末釉 等等,并且要熟悉各种釉的演变发展。如: 由霁蓝演化出的雪花蓝、洒蓝等,由霁红演 变来的宝石红、郎窑红、豇豆红等。各种颜 色釉都会派生新的釉色,各种色釉的叫法由 于是口耳相传,民间叫法比较混杂,我们要 多查阅资料,再根据其胎骨、器型 、工艺、光泽确定其年代。 4. 色彩。 自从原始陶器出现彩绘, 隋、唐 、五代的褐、黑、红、绿的釉下彩 绘瓷出现,宋、辽、金的釉上红绿彩绘烧 成,元代成熟的青花出现和釉里红的烧制成 斗彩,清康熙的釉上 功,明代的青花五彩、 蓝彩研制成功,陶瓷器的色彩发展到今天已 是丰富多彩。鉴别色彩要用发展的眼光,一 个色彩的出现,开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只 有经过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臻于 完美。例如:元代的釉里红一出世是红紫中 闪黑,颜色并不悦目。到了明代初期釉里红 是紫红色的,直到清代釉里红才显得鲜嫩夺 目。如此,一件鲜艳夺目的釉里红瓷器,我 们就不应该判定为元代的产品。再如:一件 釉上五彩瓷的五彩中有蓝彩,我们断定年代 的上限就不能超过康熙朝,因为釉上蓝彩是 康熙朝发明的。 5. 装饰。自从陶器的出现,原始人从审 美的需要出发就开始了在陶器上进行彩绘装 饰,后来又在陶器上进行印花、刻花、画花 等装饰。装饰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 审美观念、文化艺术水平。同样每种装饰也 有它的发明期,元代以前,陶瓷器的装饰主 要是印花、画花、刻花、贴花、镂刻等。纹 饰方面主要是花卉、动物、婴戏。釉上、釉 下的彩绘只有黑、褐、红、绿等几个颜色。 元青花一出现,印花、画花、刻花、贴花、 镂刻等退居次要地位,纹饰彩绘才有了长足 发展。我们应该熟悉每一种装饰艺术的产生 年代。 6. 工艺。工艺是随着人文科学的进步不 断发展的,每次工艺的进步和变革都得益于 科学的进步和工具的改进。而陶瓷器生产工 艺的改进和变革也有它的发明期和普及期。 由于历史上制造陶瓷的工艺技术是由落后到 先进,制假者很容易采用落后的工具和工 艺,生产出貌似古朴的仿品。我们要认真观 察,仔细推敲,寻找出仿古工艺中的蛛丝马 迹。 7. 光泽。辨别瓷器的新旧最重要的是光 泽,新瓷光泽明亮,火光耀眼。一件陶瓷器 胎、釉、装饰、色彩、器型都符合古陶瓷的 条件,但只要火光明亮,火气十足,那么一 票否决:这件陶瓷一定是新的。年代久远的 陶瓷器,形成自然的“酥光”,光泽柔和,温 润如玉。釉上彩瓷,年代久远的,有一种习 惯上叫“蛤蜊光”的彩晕。由于光泽在陶瓷鉴 别中占最重要的位置,作假者会用尽心机, 将釉面做旧,一般采用酸性溶液浸泡,用茶 水煮,用兽皮打磨,甚至埋在土里,隔一段 时间再挖出来。但是人为除去“火光”的陶瓷 器光泽是不自然的,细心观察是能识别的。 凡属陶瓷器光泽不自然的,我们都应该有防 伪之心,不可轻信。一件古陶瓷年代不同, 兆泽柔和温润的程度也不同。这个程度陶瓷 鉴赏者心中有数,每个陶瓷收藏者心中也都 有一把各不相同的尺子,其鉴别断代的准确 性取决于他本人对陶瓷理论的学习和过手过 目的陶瓷器数量。 8. 声音。我们提倡鉴别陶瓷要“眼、 手、耳”并用。用耳就是要敲陶瓷听其声。 这对检测陶瓷裂痕伤残是有效的。但听其声 而知陶瓷器新旧是比较困难的。有关听声, 古今书籍有很多记载,如“声如馨”、“声音 清越”、“声音悠扬”、“声如击木”等等。我认 为这些描述都是比较抽象和难以把握的,听 声是一种感觉。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对每 一件过手的陶瓷,都要用手敲击,细辨其 声,久而久之就能听出感觉来。 9. 款识。款识能帮助我们比较准确地判 断年代。我国瓷器款识最早见于南京出土的 东汉越窑青瓷虎子“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 袁谊作”,随着商业广告意识的不断增强, 后代有款识的陶瓷器越来越多,明代中后期 单从 至清代的陶瓷器的款识已经非常普及。 款识的字体判断年代,不是很科学的方法。 历代的窑场何止成千上万,每个窑场负责落 款的窑工不止1人。每个人的字体又不尽相 同。因此任何年代的落款字体都不能统一。 一件陶瓷只有首先根据胎土、釉色、器型 、纹饰 、工艺、光泽等综合判断出相近年 代。然后再根据款识缩小判断的时间跨度。 例如,一件陶瓷根据胎土、釉色、工艺、纹饰 、光泽等综合判断为明后期的产品,款 识是“大明隆庆年制”,我们就可以判断为隆 庆朝的产品。 10. 类比。类比也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方 法。具体操作是将自己的藏品按朝代和品类 分开,然后把要鉴定的器物放到同一年代的 藏品中去做比较。再根据器物的胎骨、釉色、器型 、色彩、工艺 、装饰 、光泽等产 的异同,辨别真假,断定年代。 11. 手摸 。古陶瓷存世久远,由于长时 间的空气流动摩擦,古陶瓷的手感柔润,没 有新品、赝品刺手干涩的感觉。所以我们在 鉴别古陶瓷时,要养成摸挲陶瓷器的习惯
景德镇哪里可以鉴别古陶瓷真假?
景德镇十二家顶级名窑有:春风祥玉、小雅、九段烧、克勤堂、赏瓷观窑、铭经草堂、艺林堂、天义华、陶人临古、宝蕴阁、立明堂、余寅窑。
1、春风祥玉
春风祥玉是景德镇三大名窑之一,由邹俊先生创办,起初叫“贵和祥”,后因商标在被他人抢注后,才改为“春风祥玉”。春风祥玉延续了明清瓷器造型丰满、深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的特点,展现了质朴、庄重之美,其产品涵盖青花、粉彩各类色釉等。
2、小雅
小雅是景德镇三大名窑之一,于1995年由阮定荣先生创立,是较早的一批茶器窑口,至今已制瓷二十余年,而今小雅瓷器主要使用的底款为小雅、小雅珍玩、小雅珍臧、E木。小BEW这右代房为主,特色是仿王步青花,花鸟壶比较有代表。
3、九段烧
九段烧原名段窑,由段镇民先生创立于1994年,与春风祥玉、小雅并称为景德镇三大名窑口。九段烧的产品晶莹剔透,薄如蝉翼,轻如稠纱,特色是青花人物杯,其巴掌大的茶器也能烧制出精美繁琐、栩栩如生的人物画片,有青花人物第一窑口的美称。
4、克勤堂
克勤堂,由“当代元青花第一人"”饶克勤创立,是景德镇当代著名青花瓷窑口,追求元青花的粗犷与豪迈,有着元青花第一窑口的美称。窑主饶克勤是国内最早开始的复制元青花的先驱,他仿制的元青花水平已无人能及,其复制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被北京故宫和佳士得收藏。
5、赏瓷观窑
赏瓷观窑是景德镇知名柴窑堂口,由何鑫先生创立于2009年,以特色斗彩为代表,有瓷界爱马仕之称。赏瓷观窑一直致力于对古制瓷工艺的恢复和传承,让具有明清官窑器的质感与韵味的产品得以在当今重现。
6、铭经草堂
铭经草堂是景德镇有名的瓷器窑口,成立于2008年,擅长陶瓷书法、拓片入书法堪称一绝,有着书法第一窑口的美称。铭经草堂致力于将书艺与瓷艺完美的融为体,其瓷器的釉上书法精巧雅致,釉下青花色泽典雅、淳厚,书写内容以各类佛经为主。
7、艺林堂
艺林堂始创于1953年,一家三代制粉彩,是景德镇当代名窑之一,有粉彩第一窑口的美称。自2012年正式开启了艺林堂的品牌化之路,经营产品以粉彩茶具、文房器具为主,墨彩、斗彩、青花工艺茶器、文房为辅的各类陶瓷手工艺产品及个性化定制服务等。
8、天义华
天义华是景德镇瓷器老字号,于1915年创立,是景德镇为数不多具有百年历史传承的瓷器老窑口,受到了许义华精湛的制胎成型技术一直延续至今,受到了许多制瓷名家的青睐,诸如青花大王王步、珠山八友、任根元等都用过“天义华”瓷胎创作。
9、陶人临古
陶人临古是景德镇有名的青花瓷窑口,颜传陆先生于2016年成立,以仿明青花瓷器闻名,有仿明新—线窑口之称。陶人临古仿明青花小件中的鱼藻纹和宣德龙纹,应该是目前陶瓷茶器圈的高水准之作,此外陶人临古的大件陶瓷和中件陶瓷在他们产品中占比最多。
10、宝蕴阁
宝蕴阁是景德镇当代名窑之一,由景德镇珐琅彩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覃淑琴创立,有着珐琅彩第一窑口的美称。宝蕴阁珐琅彩瓷创作研究中心在2017年被景德镇市政府评为非遗传承基地,成为景德镇珐琅彩里的领军品牌,专研清三代珐琅彩瓷技法。
11、立明堂
立明堂的制作原料,采用天然原矿,虽可能会因为不易获得,以及不同批次原料成分含量的差异,加大了制作难度,但用天然原料烧出的瓷器釉水和发色,温润细腻、不浮不躁、柔和而温暖的色泽是无法取代的。
12、余寅窑
余寅窑于2008年创立,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余国旺先生1974年生属虎故取笔名余寅。从艺二十余年,醉心陶瓷艺术创作、得天独厚的官窑陶瓷工艺的土壤和众多前辈大师的悉心指导令这一位当代中青年艺术家在陶瓷界脱颖而出。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这里有着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鉴别古陶瓷真假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建议你可以去景德镇市博物馆或者景德镇市文物鉴定所等机构进行鉴定。
景德镇市博物馆是一个集陶瓷文物保护、陶瓷艺术展示和瓷器鉴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有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陶瓷艺术品。景德镇市文物鉴定所则是一家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鉴定团队,可以为你提供专业的古陶瓷鉴定服务。
在进行古陶瓷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看物品的器型、造型、胎质、釉质、色彩、纹饰、胎骨和器底等细节,判断其是否符合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制瓷窑的特征。
2. 通过物品的款识、年代、题识、题字、款印等文献资料对照,判断其是否与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制瓷窑的历史背景相符。
3. 对物品的外观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比较,判断其是否有破损、修补、仿制等情况。
4. 对物品进行科学的检测和分析,比如通过放射性碳测年、化学分析、镜下鉴定等方法进行鉴定。
鉴别古陶瓷真假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建议你可以找到专业人士进行鉴定。同时,购买古陶瓷时也要注意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或拍卖行,防止购买到假货。
为了更好地鉴别古陶瓷真假,建议你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鉴别知识和技巧,例如:
1.了解古陶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掌握其器型、造型、釉色、纹饰等特征。
2.观察古陶瓷的质地、颜色、釉面、纹饰等是否自然、流畅、真实。
3.检查古陶瓷的器底、器身、釉面等是否存在瑕疵、修补、磨损等痕迹。
4.通过古陶瓷的款识、年代、来源等信息进行核实和比对。
5.利用一些科学方法进行鉴定,例如X射线、红外线、荧光等技术。
在鉴定古陶瓷真伪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鉴定知识和技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古陶瓷,避免在鉴定过程中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如何鉴别瓷器的真假
提防新瓷作旧。把新瓷退去光泽,以显出古朴的风味。一种方法是将新瓷长期埋在地底下,或在泥土中掺蛋白涂在瓷器表面再埋入地下一段时间,以期整新如旧;另一种方法是将新瓷放入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浸泡,以获得作旧的效果;还有一种是用牙膏和水砂纸“上阵”对新瓷进行加工,这样处理以后,新瓷变得古旧,没有亮色。此外,还有用烟熏法、茶煮法等加工作旧的。其实,真正的古瓷器虽然有旧色,但这是岁月沧桑造就的,是不规则的。如果通体一模一样的旧色,你就要多加注意了。二、提防用真坯作假瓷。这样的作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取破旧瓷器的底,粘接在伪造的新瓷上。款是真的,但是瓷体却是假的;另一种是取无花的旧瓷,彩绘后重烧。第一种方法用高倍放大镜细看就能看出端倪;第二种方法得从画风、釉彩上判断。三、提防被掩盖缺陷的瓷器。有的作假方式是将破损的素洁古瓷用胶粘合,然后为了掩盖粘合痕迹,就在裂痕处画上图案来掩饰。你要瞅出这些被掩盖的痕迹,就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还要从画风和色料的品质上找出蛛丝马迹。还有的对缺损的古瓷进行补接,比如补耳、补足、补口。这都是重新捏制缺损部分,然后加釉彩重烧。虽然价值可能很高,但是其风格和色泽仍会有差异。所以,你拿到一件古瓷的时候,要对这些重点部位多瞧多看。四、提防单色釉瓷器造假。近年来单色釉瓷器在收藏市场里很受欢迎,单色釉瓷里其实有很多赝品,比如,单色釉中的胭脂红在古代很难烧,而现在科技发展和工艺水平提高,有的造假者就直接烧制这些瓷器冒充旧物,因为釉色几乎能一模一样。不过,其胎质器形可能会露馅,有的胎质过于细腻,超出了古人的工艺水平,这显然就是假货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中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且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还有很多仿制的作品。例如宋代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在当时就有其它地方窑仿造,虽有精粗之分,但也能风行于世。至于元、明、清,仿制古瓷之风更是有增无减。可以说千百年来所制仿古瓷器几乎是到处可见。偶不经心就易出错。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鉴定古瓷器主要从款识、造型、纹饰和胎釉特征方面下手,下面分别叙述之。
根据款识来确定瓷器的新旧和真伪,是鉴别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和特征。如明代款识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宜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因此,我们在识别真伪古瓷时,首先应注意款识,注意款识的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等的特征。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必须经过选择,具有一定的水平,因而仿制者势必谨慎地摹仿,惟恐有不似的地方。而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不容易生动自然。这种破绽,为鉴定瓷器提供了线索。
但仅注意这一点是远不够的,元代以前的古瓷并无正式官窑年款。虽然根据文献记载,北宋曾有带“景德年款”四字的瓷器,但未见实物。明清两代虽有款识,但晚清所仿字体非常逼真,很难识别,必须详细比较其字体和位置,才不致于发生错误。如永乐年款以现有实物来说,只有四字篆款写、刻或印在园器里部的中心。而仿品却有四字或六字楷、篆书款写在器里或底足、口边的。宣德年间的款有所谓“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普遍多在底足中心或园器里心和口边,或琢器的口、肩、腰、足一带。诸如此类,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点:
明代字体多用楷书款,但永乐、宣德、弘治年间有少数例外,清代顺治,康熙二朝亦为楷书盛行期,雍正则楷书款多于篆书款,乾隆时期篆书款渐多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书款遂成为主流,直到清末才又恢复以楷书款为主的趋势。
其次是款色有别。明、清瓷器款识多以青花为主。明代款的青花颜色若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其颜色多是深厚下沉。而道光以后的仿品有色多是散涣、浅浅上浮。宣德款式色样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多种颜色,这一点虽不美观,却是后世很难仿制的特征。自明代正德至清代末期的款色增加很多,有红、绿、黑、蓝、紫、金等色,并且也使用了刻、雕、印、堆等方法、然而仿制品在款色和刻、雕、印方法上也随之有很多增加,只有认真加以区别,并结合用料和技术的不同,才可能大体判断其时代真伪和瓷质优劣。例如康熙青花款的“康”字多用半水(水)或楷水(水),很少写成泰水(水)。
在用字和字体结构方面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明代官窑有的题某某年制,有的题某某年造,而清代官窑却一概都用“制”,还未发现有用“造”字的。其他如宣德的“德”字心上不写一横而成“德”字,后世仿世品往往忽视这一点。成化官窑款的“成”字最后一点,有的点在横线右上方,有的点与横线相平等,有的点在横线右下方,故有所谓“成字一点头肩腰”的说法。万历的“万”字也有羊字头与艸字头的不同。
总之,观察款识既要注意其笔法、字体,结构和款色等各方面,还应当知道同一时期的款识笔法早,中、晚期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只是在风格及色调上不失其时代特征。因此,还必须结合共它方法来辨别真伪。
根据造型来鉴定瓷器,也是鉴定工作中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陶瓷器的形状,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有密切关系,能较好地体现各时代的特色,随同时代的演近而渐趋繁复,而古代的形状是比过简朴的。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器形相当大。例如传世的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cm,青花和釉里红的口径也在45~58 cm左右。由于胎体厚,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缺陷,因而很多文献都有元瓷粗率之说。
明清瓷器
明代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特别平稳。胎土陶炼精细,造型轻重适宜,如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明代宣德年间的瓷器造型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至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纤巧,而且也无大器,如最有名的五彩扁肚撇口把杯,高士杯、三秋杯等都是异常轻盈秀雅的代表作品,为仿品望尘莫及。明弘治传世作品不多,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扦屏、墩式碗等。嘉、万历之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正如《景德镇陶录》记载有“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说法。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宜、成化时期的作品来显得有些粗制滥造。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和种类方面都有显著增加,并且制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以及明代永、宣、成窑瓷器不仅胎釉,纹饰惟妙惟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等。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相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有创新之作。造型从精美遂变为粗笨,失去了前期的优秀传统。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以后却逐渐变得笨拙,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除了了解元、明、清瓷器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外,还须了解或掌握一些观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许多同类型的器皿粗看外表极为相似,而仔细观察这三大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就不明显了。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较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其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壁多向外稍撇。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的盘、碗底部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的“跳刀”,而在官窑中则极少见。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胎釉原料和纹饰书法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粗看起来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但仔细加于观察,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丰满,宜德碗腹微削。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根据实物仿制时,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绽。仿品的器形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因仿制时虽按真品原器制造,在未烧之前与真器虽然相同,但经高温烧制后,其形与真器相比或多或少都有所差别。这可能是原料的来源,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所造成。
根据纹饰和色彩鉴定瓷器
从纹饰和色彩方面看,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绘瓷原料和技术的不断丰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其不同时代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就成了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也是由简到繁,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
在这方面,元代是个很明显的转折点。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创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以往一色釉的单调局面。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进一步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而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器物年代。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原料的特性,故在元代制品中颜色美丽的较少,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色的缺点。但在元代后期的大部分成熟的青花、釉里红纹饰却非常美观,图案不仅重视主次谐调,而且惯用多边的花边纹饰,无论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另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在书法上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很不稳定,不适于画人物。因而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成化斗彩也是一样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虽然色泽鲜明、晶莹可爱,但有所谓“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陷。而且画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穿一件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我们在鉴别真伪时如能加以注意,是很有益的。此外,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时代上的区别。如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假如我们遇到一件釉上黑轮廓线的成化彩瓷器,就应该怀疑它是否真实可靠,因为黑轮廓线的应用最早不超过正德初期。粉彩不会早于康熙晚期,当然也很难令人相信施有粉彩的仿明瓷器不是赝品了。乾隆时期由于大量使用洋彩,并且吸取了西方纹饰图案的装饰方法,有些作品追求笔法线条精细与纹饰奇异,而使部分花样失掉了固有的民族风格。这也反映出某种时代的特征。
在用文字作为瓷器装饰的特点上,明、清两代制品仍有所不同。明代瓷器多写梵文、经语、百福、百寿字的;清代瓷器则多用大篇幅诗、词、歌、赋等作装饰文字,例如“赤壁赋”、“前后出师表”、“滕王阁叙”。此种只有文字而无图画的器皿历朝很少仿制。了解这一点,在我们判断时代和辨别真伪的具体工作中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在官窑和民窑瓷器之间,有所谓“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或四爪”的说法。一般来说,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判别真伪的线索,但不能把它看成是绝对的。民窑瓷器中也有五爪龙的纹饰,官窑瓷器同样也有三爪、四爪龙的作品。如“宣德官窑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就画的是三瓜龙,“康熙官窑绿地素三彩云龙纹文具盒”则是四爪龙的装饰。官窑瓷器上的纹饰往往还与当时皇帝的爱好和意愿分不开。如明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于是多喜用八卦、八仙、云鹤一类的图案作装饰。清道光皇帝嗜爱鸽、犬、草虫,故这一类画面在该对期的瓷器中也出现较多。清代有赏赐瓷器之风,所赐群臣的瓷器,多以白地青花莲为主要纹饰,青花表示为官以清,白为重,莲是廉洁,海水是象征四海升平之意。其他如一桶(统)万年、三羊(阳)开泰、四妃十六子、五伦论图、六国封相、七珍、八宝、九连登、百福、百泰、红幅(洪福)齐天等。
总之,各个时代都有一些独特的征状,如能掌握这些规律,在决疑辨伪中就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要提出的是,下列时代特征必须了如指掌:元代瓷器的变形荷花瓣和山石花朵不填满色的画法;永、宣瓷的牵牛花与海水江牙;正德瓷的回文和行龙穿花;嘉、万瓷的花卉捧字和道教书;康熙瓷的双犄牡丹和月影梅花;雍正瓷的过枝花与皮球花;乾隆瓷的万花堆和锦上添花等纹饰,这些都表示了突出的时代特征。
根据胎釉鉴别
从胎釉方面看,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故在鉴别瓷器时应对此细致的观察。观察古瓷,要注意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等几方面的特征。如旧瓷多有所谓“莹光”或“酥光”的说法。这两种与一般新瓷釉上出现的所谓“浮光”相反,而蕴含着一种如玉如脂的光泽,前者的光由内发,后者光由外铄。这种深厚温润的釉光是由于年深日久而自然形成的。新瓷则多具有炯炯刺目的“火光”,也就是所谓的浮光。但有些仿品经过茶煮、浆沱、药浸、土埋处理后,也可以消除此种“火光”。相反,一向被妥善保藏的旧瓷,也会不失其崭新的釉光。如某些从未启封而保存至今的康、雍、乾三朝瓷器,一旦开箱其光泽依然烂灿如新。所以只凭“失亮”一点就作为历史年久的证据是不可靠的。在观察釉质时对于釉层的厚薄程度及缩釉、淌流状态也需要加以注意。如宋均窑瓷釉多有堆脂,定窑瓷釉多有泪痕,明、清脱胎瓷釉竟薄如卵幕或莹似玉石,这些固然都是可贵的特征。不过,后世仿品也能大体近似。所以我们还必须参照其它方面的特色,并注意器里和口边、底足等处。如康熙郎窑红釉有所谓“脱口垂足郎不流”的说法。这种瓷釉以深红宝石釉为主,器物口边的釉色较浅谈,故称为“脱口”,器底釉色浓艳,釉多厚聚,称为“垂足”,釉虽垂流而不漫底,称为“郎不流”。这种技术特征正是郎窑红最不易仿效之处。
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一般来说,元代瓷器底足多露胎而且胎质粗糙;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挂釉,清朝中叶以后则露胎者渐少。但无论任何时代器皿,在圈足的边缘或口边露胎之处,大都可以看出火化的特征。如元代瓷胎多粗涩而泛火石红色,明、清瓷器则比较洁白细腻,很少含有杂质,看不见火石红色。这主要是原料本身质量改变的结果,以及制作方法和火候的不同所造成。从而也自然形成了早晚,真伪之间的一条分水岭。
总之,辨别胎釉既要用眼来辨其色泽、厚薄、片纹、气泡,也要用手摩以别粗细,用指扣敲以察音响。必须耳、目,手三者并用。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
【鉴别瓷器的真假方法】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 、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
(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纹饰与色彩
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由于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时期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成为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大体说来,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不外是由简到繁,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在用文字作为瓷器装饰的特点上,明、清两代制品仍有所不同。如明代瓷器有写梵文、经语、百福、百寿字的,而用大篇诗、词、歌、赋以及表、颂等作装饰文字的则是康熙时期的创作。
(三)掌握住明、清两代款识的规律
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并且各有其特征。只以明代款识而论,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因此研究各代款识,首先要注意其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肩等八笔的特征,都须认真加以领会和对比,以有助于识别真伪。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必须经过选择,具有一定的水平,因而写仿款的人势必谨慎地摹仿,惟恐有不似之处。既然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也不容易自然生动。这种破绽,只有多结合实物反复印证方能看出。
(四)细致观察胎釉的特征
由于时代和地区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也或多或少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因此在鉴别一件陶瓷器时决不能离开这方面的细致观察。观察古瓷的釉质,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等几方面的特征。可以说耳、目、手三者并用,方不致限于表面或拘于一格,而对于旧坯新彩、补釉提彩、旧彩失色重画,以及旧白釉器新作暗花、款识等各式种样的仿品。尤其应当慎重研究。
说到如何分辨景德镇瓷器,大部分人先想到的就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等特点,这是景德镇瓷器独有的特征,也是通俗来说分辨真假的方法,
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可以分辨手工瓷和机器瓷,用手摸瓷器底足。如果是机制的,会给人均匀、轻薄的手感,有一个由厚到薄的过度感,如果是手工的,则会更加厚实,这是一个简单的分辨手法,但也并不完全绝对。
其次成色方面,景德镇瓷比其他外来瓷颜色更暗一点,因为高岭土含铁量较多,高温烧制后颜色会发蓝,同样是白瓷,景德镇瓷会比外来瓷更青。
器型方面景德镇瓷器都比较传统,多是盖碗、瓷瓶什么的,餐具、现代瓷很少,艺术瓷较多。
另外,价格也是参考的因素。在景德镇买瓷器,便宜一定买不来正宗瓷,不要贪图便宜。景德镇玺客瓷器那家不错
您的问题太笼统了。。如果说鉴定,我觉得不能一味的盲目听信专家的一己之言,刚入门的朋友可以买一本马未都的马说陶瓷,叶喆民的中国陶瓷史 ,耿东升的中国瓷器定级 图典,作为启蒙读 物。。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 自己也应多思多想,常去大博物馆看看。当然,要是有条件能捡到出土的瓷片就更好了
一定要经过专业鉴定机构或公司鉴定才行,只有珍品才真正有价值,我可免费鉴定,确认珍品的话可以帮上拍卖会
一、观察瓷器胎土是否经过人工淘洗
明清瓷器在制作上比较追求工艺和程序,像胎土的处理上,一般会经过人工淘洗,烧制出来的胎质也会显得尤为干净。由于时间的沉淀,这些个老瓷器的胎质看上去既有粉状,又有细颗粒状。
二、观察胎的密度有无过大或过于疏松现象
古瓷器在制作时都会经过人工调泥,经人工和泥制坯烧出来的胎密度适宜,无密度过大或过于疏松现象。反观现代的仿品瓷器,制胎所用的泥是炼泥机炼制,烧制出来的胎密度过大,拿到手里有过重的感觉。当然,仿冒品也有用灌浆的方法制胎的,其密度又过于疏松,拿到手里有过轻的感觉。
三、观察胎体的厚薄程度
每个朝代瓷器胎体的厚薄程度都不尽相同,如明代晚期、清代康熙早期和同治时期的胎体相对较厚,明代成化、清代雍正等年间的胎体则相对较薄。把握好每个朝代瓷器胎体的厚薄程度,基本相符的才有可能是真品。
扩展资料:
瓷器的保养方法:
1、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鉴赏藏品时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尽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时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绒布垫好,赏看时不要互相传递,一人赏看结束应重置于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观赏。
2、刚买回来的高温釉或釉下彩瓷器,应先放在清水中浸泡l小时,再用洗洁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干水分后用盒子装上,盒中应有泡沫充垫,且加了泡沫后直径不能超过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应松紧适当,同时应避免挤压,以防损伤藏品。
3、瓶、罐、 尊等一般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移动时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在取放时 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或损坏。薄胎器皿,胎薄、质轻、娇气,移动、安放时更要小心,要双手捧底,忌用单手。
怎样鉴别景德镇名人陶瓷?
这是我在博宝宝珍商城上看到的,给你看看吧。 (1) 看造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瓷产品
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
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
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代器物修
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明
代又一反元代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代则器形繁多,制作精巧
。了解了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
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以碗、盘一类器足的主体。可见器
物的足底部分也不能忽视,往往成为我们断代的参考依据。因此,只要我们头脑里有了准确
的器形概念,善于体会各时代器形不同风貌,对那些貌似的伪品,就能看出差别之处,这就
好像手里拿了一把尺,有了准确的分寸,不致出现“失之千里”的现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是
唐代产品。
(2) 看胎釉: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
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成为我们鉴定陶瓷的重要依据之一。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无论
任何时代器物,在底足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大多可以看出胎质特色。观察釉质则一
般要注意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特征。例如,福建建阳宋代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瓷
器,因胎料含铁成分较多,故胎色呈紫黑,胎质坚致。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
器,有的器型、釉色虽与建窑相似,但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同,胎色呈米黄或黑中泛青等色,胎
质粗松,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把窑口区分开来。即使同一个时代,同一品种,只要我们仔细
观察,也会发现胎釉有不同之处,例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白
腻,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仔细观察,釉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
产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不同,薄而青亮,不可同日而语。
(3) 看工艺:器物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
留下不同的特征,成为我们鉴定陶瓷中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宋代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
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宋代汝窑瓷器采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通体
满釉,器底只留下极小的芝麻状支钉痕迹,这些特征,都应着重掌握。
(4) 看纹饰:陶瓷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
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例如,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布局繁密,
层次较多,少则二、三层,多则七、八层;而到了明代永乐时期,则趋于疏朗。再如,中国
瓷器上装饰常用的龙纹,各个时代各有变化,不尽相同。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
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都成为我们鉴定时的参考因素。
(5) 看彩料: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
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虽然这种不同有时是
极其细微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异。例如,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大
多采用进口青料,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往往会在青花上出现黑疵斑
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成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之一。而清代雍正时期的仿宣器,因所用
青料不同,不能完全准确地再现宣青风格,青花上的黑疵斑点是用笔触多次点染而成,只要
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人工留下的痕迹,与宣德青花自然形成的黑斑迥然不同。
(6) 看款识: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瓷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
者或使用者等等,也是鉴定陶瓷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书款的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
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例如,清末民初有不少仿清代康熙官窑的瓷器,器底书“大清康熙年
制”款,但字体、笔法与康熙时不同,一看就知是后代仿品。因此,掌握款识特征来断代和辨
伪也是相当重要的。
综上所述,历代陶瓷在造型、胎釉、工艺、纹饰、彩料、款识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成为我们鉴定陶瓷的各项依据。但是,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普遍规律中寓有特殊规律,还必须考虑到例外情况,例如,前述宣德青花大多有黑疵斑点,但也有一部分宣德青花没有黑疵斑点,我们不能因此说它们就不是宣德瓷器。因此,我们鉴定一件陶瓷器时,不能偏执一方,食古不化或教条主义,拿着条条框框去套,而要将各项依据、因素、信息综合起来考虑,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结合,把握各代陶瓷器的基本特征和典型风貌,联系实物,仔细观察,触类旁通,辩证运用,反复推敲、慎重定论,千万不可因其中有几处类似的特征便妄断真伪,这样才是正确的方法。
鉴别古瓷和仿古新瓷的一般规律
仿古瓷如果制作手法高超,几可乱真,那么怎样区别它们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鉴别:
1. 古瓷纹饰,运或刀法自然流利;仿造者生硬,做作,呆板,绝无真品纹饰那种挥洒自
如的流畅感,而处处留下临摹痕迹。
2. 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仿古瓷往往做假去
掉浮光。去掉浮光的方法主要有:
(1) 用酸浸涂去光,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釉色苍白,与古瓷不同。
(2) 用兽皮打磨,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在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可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纹。
(3) 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釉色不正,仔细比较,即可识其破绽。
3. 出土的古瓷土锈进入釉里,一般土锈都在釉薄之处;仿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洗之即
去。
4. 釉上彩瓷一般达一百年之久者,迎光斜视可见彩的周围有一层淡淡的红色光泽,俗称
“蛤蜊光”。
5. 有的膺品采用在旧器上后加彩的方法,使其改头换面,冒充名贵品种。鉴别的方法是
仔细观察釉彩,一般来讲旧器用过都会留有伤痕,如伤痕在彩面下面,必然是伪作。此外,后
加彩一般较鲜艳,且光泽度强,犹如旧衣服上打的新补丁,格外醒目,显得很别扭。
6. 金水(即将黄金溶解于王水)最初为德国人居恩在1830年所创制。我国瓷器上的金色,
一般来讲1840年鸦片战争前,用金粉描画,金色深沉。1840年以后,用金水描画,光泽度好。
因此鉴别古瓷的金色,可以说1840年是一条分界线。此外,古瓷的金色历久磨损变色,或仅留
下痕迹。仿古瓷金色艳丽耀眼。
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去鉴别景德镇的瓷器
1)根据我的道听途说,总结如下:
1。很多精美的图案实际上是“贴纸的”:事先印好,贴于瓷器上再烧出来。这点极好辨别:取两个瓷器比照,若无丝毫差别就是贴纸的(专业术语,我也不大清楚。这是老公的同学的通俗说明。他在景德镇的最大的瓷器厂做厂长。)这种价格较低。手绘的价格较高。
2。手绘瓷器:一般只有多年的老师傅,才可能拥有高超的技术,绘出来的是精品。也就是说,年轻人的绘画,书法功底不行。所以真正干得好的,一般都在四十岁以上。相应于各行各业的等级证书,陶瓷业也有等级证书。好的作品都会有作者的证书,并且是不可重复的作品。
3。书法和绘画只是保证瓷器成功的初步。上釉,烧制等等都控制好了,才能做出好东西。有时就是同一窑里的作品,也不一定都是精品。爱惜名誉的作者,通常只会把好作品才附上自己的证书。虽然有时可以侥幸得到有作者印鉴,但没证书的作品,像你我不懂瓷器的外行,最好也不要买,以免判断失误而亏损。
下面是我搜索到的鉴别瓷器的方法:
买瓷器,最简单最好的鉴别方法,是拿起瓷器轻轻敲敲,听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悦耳。如果是,这就表示是优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质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时发出的声音粗重,甚至沙哑,就是用劣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其质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
另一种方法,是将瓷器放在较强的灯光下或阳光下观察,可以看质地是否细致均匀及有无裂痕。
瓷器的外表,可以上釉和绘画。瓷器绘画上釉,可分“釉上彩”和“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所谓“釉上彩”,是在已经高温烧成的瓷器的表面上,画上彩色图案,再经低温窑的烧制,使颜色和釉熔化在一起。日常用的碗碟绝大多数都是釉上彩瓷器。所谓“釉下彩”瓷器,则是在瓷坏上先绘好彩色画,然后上釉,再放进窑内高温烧成。由于它是先画后烧,彩色画是在釉的下面。受到了釉层的保护,故即使经常洗擦,其彩画亦不易裉色。由此可见,“釉下彩”比“釉上彩”档瓷更高。
在琳琅满目的日用陶瓷制品中,怎样选购呢?首先,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决定购买档次,其次再从外表挑选出自己喜爱的花色品种。从自己选定的造型和花色品种中,一件件里外查看,看表面是否破损、光滑、有无斑点、气泡。然后把瓷制品放在手掌上,用手指或小物件轻轻敲几下。如声音清脆,说明质量好;如声音沉闷或沙哑,则表明破损或没有烧好,是劣质品。看外形是否周正,把瓷制品放在平面上观察,要求平稳且变形小。看装饰花面是否美观大方、和谐,挑选有金、银装饰的瓷器时,还要用手擦一擦,看是否减色脱金。选购成套陶瓷制品时,要看每件的釉色、画面、光泽、式样是否一致匀称、协调。薄胎陶瓷制品在太阳光或灯光下照看,要有透明感,既薄又轻,且厚度均匀。微波炉用瓷必须选用标注“微波炉用”字样的制品,以免在使用中发生炸裂。釉下彩、釉中彩陶瓷制品画面鲜艳、光亮、柔和、永不褪色,价格虽贵一些,但档次高,家庭使用显得高雅。尽量选购名牌大厂家的产品,因为这些厂家有严格的检测手段和标准,铅镉溶出量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对人体无害。日用陶瓷制品的安全性个别报刊曾登载过“日用陶瓷炊具和餐具析出有害人体健康的铅和镉,不能盛食物,不能用来煮食物”等误词。人所共知,日用陶瓷制品主要由矿物原料组成,并经1000℃~1400℃煅烧而成,形成的新矿物组成是稳定的,使用过程中不会有铅镉析出。即便用陶瓷锅在明火上熬汤煲粥时,水也只能达到沸腾温度。日用陶瓷餐饮具铅和镉毒素主要来自釉上面的纹图案, 这种花纹图案是通过在制品白坯(于1200℃左右煅烧后)上再贴花纸和手工加彩并经烤烧而成的。当烤烧温度超过750℃时,铅、镉已基本挥发掉,故也不存在毒害问题。当然,我们不排除有粗制滥造的陶瓷贴花纸和颜料含有超标的铅和镉,从而使陶瓷餐饮具的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一般说来,日用陶瓷的杯、碗、壶类产品与食品、饮料的接触部位是没有花纹的。盘碟类产品在盛装食物部位有花纹图案,为慎重起见,应尽量选购花纹少而在边沿处的产品,或无图案的白坯。不要用满布花纹的广彩或粉彩盘碟,因为这是陈列装饰瓷制品,禁止装盛食物。
鉴定景德镇窑单色釉要点如下:
①形制工整与否?
②施釉是否匀净?
③足端露胎线是否圆?
④釉脚线是否齐平?
⑤款字落笑是否端整?
⑥坯体瓷质是否凝重?
如果是鉴定青花、五彩、粉彩、釉里红等彩绘瓷仍要看其画笔是否洒脱自然,还是拘谨凝滞?
再介绍几个专业术语:
青花——是以钴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青花——是青花瓷的基本特征,而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又各具特色。永乐、宣德青花浓艳凝重,成化、弘治青花柔和淡雅,嘉靖、万历青花鲜艳泛紫,康熙青花色分五彩。至此,青花瓷的发展达到顶峰。
永乐、宣德时期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绘制纹饰图案所用的青花色料是进口的苏尼勃青。由于这种原料含锰低,故能烧出宝石蓝般鲜艳的色泽,较高的含铁量又形成了点点黑斑,与浓艳的蓝色纹饰相映成趣,这种凹陷的黑斑,是永、宣青花瓷的主要特征,后人难以模仿。
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红花的釉里红产品,其烧制工艺与青花瓷相似,但由于铜需要在还原气氛中才能烧成红色,这比青花瓷的生产又增加了难度,明清景德镇工匠成功地掌握了这一项烧制技术,生产出多种釉里红产品。
单色釉——是指单一色彩的釉。明清两代烧制瓷器使用的最基本的釉是无色透明釉,只有熔人某种化学元素,且在不同的气氛、温度下,釉才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根据其制作工艺的区别,单色釉又可分为高温单色釉和低温单色釉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