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求中国邮票的来历
中国在清光绪四年六月开始发行邮票。第一套邮票共三种,图案是一条五爪大龙,它在清代是皇权的象征,具有国徽的性质。这套邮票通称为“大龙邮票”。1888 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在其颁布的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联单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是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分三次刷发行.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而停止发行。
龙票
邮票基础知识—邮票起源
中国为了建立起自己的邮政,大清朝廷决定先委托海关试办邮政。1878年3月23日发布公告,宣告了中国近代邮政的诞生。1878年发行了大清的第一套邮票,即“海关一次云龙邮票”,又称海关大龙邮票,简称“大龙邮票”。这套大龙邮票是由美国人马斯设计的,雕刻铜版凸印,由拔拉茂旦雕刻,上海海关造册处承印。大龙邮票全套3枚。面值以银两为单位,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暗红色,5分银为橘黄色。图幅为22.5mm×25.5mm,齿孔度为P12 1/2。大龙邮票图案正中是蟠龙,衬以云彩水浪,四周设有四格,上格列英文“CHINA”,两个角写汉字“大清”,底格列英文“CANDARINS”,两个角分别印有表示面值的数字1、3、5。左格分别印有“壹分银”(寄印刷品邮资)、“叁分银”(寄普通信函邮资)、“伍分银”(寄挂号信邮资),右格印有“邮政局”。 中国首套邮票的图案为什么选做“蟠龙”呢?世界上邮票诞生的最初30年里,各国发行的邮票图案大多数都是国家元首肖像,当时也有人提议采用皇帝或慈禧太后的肖像为邮票图案,但朝廷认为邮票用后难免随信乱丢,有失帝王尊严,因而未被采纳。采用龙图,是因为大清朝以黄龙旗作为国旗,邮票上的蟠龙具有国家的象征之意。当时人们称邮票为“龙头”。
邮票的来历
邮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
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扩展资料: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巨变”大型邮票展11日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开幕,精挑细选的188枚邮票让观众重温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巨变。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降低了邮费,按重量计费,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
邮票的由来或故事
最早,邮票一词是从英文POSTAGE.STAMP.直译来的,意思就是“邮资凭证“.
1840年,英国最早发行的邮票印有女王的肖像,继而各国仿效,纷纷发行图大多是君王将头像的邮票,流传到我国后便叫“人头“.1879年上海<<申报>>上就曾刊登一则广告:收买信封老人头:部局书信馆人头每百个价二角;海关人头每百个价二角;东洋人头每百个价三角..... 六年后,<申报>上刊出又一则告:“收买信面旧人头” 1878年,,清光绪四年发行中国第一套以“云龙”为主图的邮票,接着发行小龙.蟠龙邮票.我国早期的邮票上多带有“龙“的图案,民间俗 称为“龙头“.直至民国期间,人们还这样习惯地称呼 1880年,上海清心书馆编 印的<<>花图新报>曾刊登一篇<各国信馆之印图>的文章,称邮票为“邮钞” 这一时期,在邮局往来的正式公文中,常称邮票为“图记纸”清国家邮政公布的邮政章程中规定“邮政局制造信票.以便粘信面“.称邮票为“信票”,表示该票是寄信专用的,因上面有图案,又称为“信资图记” 在我国台湾省,邮票曾被称为“士担纸“,即英文STAMP的音译.1888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在其颁布的<台湾邮政票章程>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 联单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但这里所说的邮票与现在的意义不同. 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
邮票的起源
邮票起源于邮政,是为了邮政通信的需要而产生的。邮票诞生前,欧洲各国邮政大多实行由收信人缴纳资费的方法,按路程远近确定邮费的多寡将邮费写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国家还规定议员、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资,因而整个邮政费用就压在一般平民用户身上。由于昂责的邮费超过了收信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所以寄信收信双方常将事先约定的信号标在信封上。收信人以支付不起邮费为由而拒收信件,自然免不了引起争执。
为此,英国人罗兰·希尔从1835年开始研究英国的邮政改革问题,在1837年1月出版了著名的小册子:《邮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实行办法》。在书里,他提出了邮政改革的建议:①由寄信人预付邮资;②英国本土范围内,邮寄重量每半盎司统一收取1便士邮资;③邮资收款问题“可以用一小块印上戳记的纸来解决”“这种纸大小与邮戳相仿,背面涂有一层薄胶,人们只要弄湿背胶就可以贴在信的背面,从而不必再到邮局面交信件。”
罗兰·希尔的3条建议,得到英国政府的赞赏,这就是现在作为各国邮政所沿用的由寄件人预付邮资,均一邮资制和背胶邮票。建议中的“只要弄湿背胶就可贴在信的背面”的“印上戳记的纸”就是1840年5月1日在伦敦发售的“黑便士”邮票,也就是流传至今让亿万人为之倾倒的邮票.
邮票的由来
世界第一枚邮票是在英国,在西元一八四零年五月六日发行维多利亚女王
像的邮票,这一枚邮 票鼻祖以黑色油墨印刷,面额一便士,世称「黑便士」.发明邮票的是罗兰希尔.罗兰希尔是 英国人,西元一七九五年诞生於英国密特兰城。黑便士发行前,英国已有邮政服务。当时手续复杂、邮资也很贵,是以路途的远近计算,不但 信里的附件要一件一件分开算,信封也要另外收费。所以当时人们写信大都不加封套以节省邮 资。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件人负担。由
於邮资太贵了,收件人常会因为付不起邮资而将信回。
有些人甚至想办法取巧,互相约定在信上做暗号,收信人一看到封面就能猜到信的内容,也就 不必付钱收信。这样一来,信差就无法收到邮资,常常白跑一趟。
看到这种情形的罗兰希尔,就决定要改革纷乱的邮政。於是,罗兰希尔想出一讨套妥善又制度的方法。向政府提出预付邮资和统一邮资的建议。为了配合这个制度,罗兰希尔建议邮政局印 制邮票,每一枚面值一便士,作为预付邮资的凭证。由寄件者先付邮资,不管路程远近,在规 定的重量内的平信,一律收费一便士,卖给寄信人贴在信封上,做为邮资已付的标签。
邮政通信源远流长。到了17世纪,英国已开始创办国家专营的邮政事业。在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寄信是按邮程距离及信的页数向收信人收费的。昂贵的邮资使一般人难以承受,于是人们想尽办法少付邮费或者免付邮费,结果造成英国实行高邮费而国家邮政收入反而减少。
罗兰·希尔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他从1835年开始研究英国的邮政改革问题。为了宣传他的邮政改革主张,他于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册子:《邮局改革- -其重要性与现实性》。小册子广为散发,引起舆论界的注意。1839年8月,议会终于通过了著名的"1便士邮资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国决定实行罗兰·希尔的建议,不论远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费1便士。此即在世界邮政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便士均一邮资制。
英国对邮资已付凭证的图稿进行了公开片集,当时收到的图稿很多,介于匀不合用,后来罗兰·希尔选定一种纪念章上的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为票图案。图案顶部中间有"邮资"字样,底部中间是面值1便士。国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称"黑便士",全张横12枚,竖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当时没有发明打孔机,所以邮票四周没有齿孔。
黑便士邮票原定于1840年5月6日发行,但有的邮局在5月1日就开始发售,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就这样诞生了。为表彰罗兰·希尔对邮政改革做出的杰出贡献,英国女一赐他爵士称号,人们尊称他为"邮票之父"。
我国第一套邮票发行时间是1878年7月。图案为蟠龙,俗称大龙邮票。大龙邮票有三个版式,即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新中国第一套邮票于1949年10月8日发行,邮票名称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邮票把你杀死了!!!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
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扩展资料:
保养常识
1、收藏邮票一定要使用干燥的小护邮袋,或者是干燥的小玻璃瓶,或者是干燥的集邮册,一般而言,集邮册和护邮袋比较常用。
2、一定要重视邮票存放的的环境。不管是用集邮册还是用护邮袋收藏邮票,首先不能长期处于日光照射之下,否则可能引发邮票变色;其次,不能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因为邮票是纸质的,有比较强的吸水力,很容易发生霉变。所以最好将邮票收藏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可以配合放一些干燥剂。
3、如果是选择集邮册收藏邮票的,还要注意集邮册摆设方法,千万不能够水平摆放,这样时间一长,册子内的邮票会被书的重量挤压地出现痕迹,因此,集邮册的摆法应该像图书馆内的书一样,站立并列存放,不能让它东倒西歪,册子与册子之间也不宜太多紧密,留出一些空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票
邮票的由来或故事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
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降低了邮费,按重量计费,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扩展资料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
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 ”,简称“大龙邮票”。
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 分银)”字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票
关于中国邮票的起源和历史?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是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分三次刷发行.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而停止发行。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后来在民国,初期邮票发行的邮票主要是反映军阀统治,大元帅上任纪念等。民国中期邮票是(1927~1937年),发行的邮票。基本以孙中山像邮票为主。抗战邮票(1937~1945年),发行的邮票基本以孙中山像邮票和孙中山像加盖改值邮票。民国晚期邮票是(1945~1949年),发行的邮票,基本是改值邮票,发行邮票1300余种。
第二次国内战争邮票(1927~1937年)从1930年开始,先后发行了赤色邮政邮票又称(苏维埃邮政邮票)1945年后又称解放区邮票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邮票(1937~1949年)邮票发行区域华北区邮票从1937~1949年共发行77套、邮票以毛泽东头像为主华东区邮票从1942~1949年共发行124套、邮票以毛泽东头像为主西北区邮票从1946~1949年共发行32套、邮票以延安宝塔图为主东北区邮票从1946~1950年共发行86套、邮票以毛泽东头像为主中南区邮票从1948~1949年共发行40套、邮票以毛泽东头像和加盖改值邮票为主西南区邮票从1949~1950年共发行43套、邮票以地区解放纪念和加盖改值邮票为主已知在解放区发行邮票2300余种。
新中国以来发行的邮票更是数不胜数。从这片土地上出现的这些邮票展示的都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增加,价格也会稳步上涨。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收藏能力来定夺收藏哪个时代的邮票。
邮票的由来
邮票的起源
邮票起源于邮政,是为了邮政通信的需要而产生的。邮票诞生前,欧洲各国邮政大多实行由收信人缴纳资费的方法,按路程远近确定邮费的多寡将邮费写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国家还规定议员、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资,因而整个邮政费用就压在一般平民用户身上。由于昂责的邮费超过了收信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所以寄信收信双方常将事先约定的信号标在信封上。收信人以支付不起邮费为由而拒收信件,自然免不了引起争执。
为此,英国人罗兰·希尔从1835年开始研究英国的邮政改革问题,在1837年1月出版了著名的小册子:《邮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实行办法》。在书里,他提出了邮政改革的建议:①由寄信人预付邮资;②英国本土范围内,邮寄重量每半盎司统一收取1便士邮资;③邮资收款问题“可以用一小块印上戳记的纸来解决”“这种纸大小与邮戳相仿,背面涂有一层薄胶,人们只要弄湿背胶就可以贴在信的背面,从而不必再到邮局面交信件。”
罗兰·希尔的3条建议,得到英国政府的赞赏,这就是现在作为各国邮政所沿用的由寄件人预付邮资,均一邮资制和背胶邮票。建议中的“只要弄湿背胶就可贴在信的背面”的“印上戳记的纸”就是1840年5月1日在伦敦发售的“黑便士”邮票,也就是流传至今让亿万人为之倾倒的邮票.
邮票的由来
世界第一枚邮票是在英国,在西元一八四零年五月六日发行维多利亚女王
像的邮票,这一枚邮 票鼻祖以黑色油墨印刷,面额一便士,世称「黑便士」.发明邮票的是罗兰希尔.罗兰希尔是 英国人,西元一七九五年诞生於英国密特兰城。黑便士发行前,英国已有邮政服务。当时手续复杂、邮资也很贵,是以路途的远近计算,不但 信里的附件要一件一件分开算,信封也要另外收费。所以当时人们写信大都不加封套以节省邮 资。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件人负担。由
於邮资太贵了,收件人常会因为付不起邮资而将信回。
有些人甚至想办法取巧,互相约定在信上做暗号,收信人一看到封面就能猜到信的内容,也就 不必付钱收信。这样一来,信差就无法收到邮资,常常白跑一趟。
看到这种情形的罗兰希尔,就决定要改革纷乱的邮政。於是,罗兰希尔想出一讨套妥善又制度的方法。向政府提出预付邮资和统一邮资的建议。为了配合这个制度,罗兰希尔建议邮政局印 制邮票,每一枚面值一便士,作为预付邮资的凭证。由寄件者先付邮资,不管路程远近,在规 定的重量内的平信,一律收费一便士,卖给寄信人贴在信封上,做为邮资已付的标签。
孙大牛牛 | 2012-04-30
226
75
推广邮票汉唐文交所|邮票网
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政府监管,国企主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热线:400-..
电话咨询htcae.com
百度知道
作业帮
一点资讯
拇指医生
宝宝知道
美拍
美颜相机
都市言情
百度助手
爱情小说
春雨医生
找对象
相关问题
邮票的来历226
邮票的由来157
邮票的由来 谁能告诉我?46
邮票的由来或故事129
邮票及邮票齿轮的由来83
关于邮票的来历564
有谁知道邮票的由来?41
更多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
关于“邮票”的更多知识
中国邮票收藏价格表651
中国邮票价格表250
邮票的发行量在多少以下才算是有收藏价值的邮票,才算是好邮票?112
请问现在投资邮票和纪念币升值潜力还大吗?25
所有邮票发行量21
求助关于"邮票由来"的问题
邮票的由来或故事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
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降低了邮费,按重量计费,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扩展资料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
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 ”,简称“大龙邮票”。
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 分银)”字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票
集邮爱好者都熟悉罗兰·希尔这位"邮票的发明者"。关于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问世,曾流传有一则小故事:一天,罗兰·希尔在乡间散步,看到一个邮递员正在把一封信交给一个年轻姑娘,那姑娘接过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下就把信塞回给邮递员,执意不肯收下。希尔走到跟前,问她为何不收下这封信,姑娘凄然地告诉他,这是她远方的未婚夫的来信,因邮资昂贵,她付不出这笔钱,只好原信退回。这一偶然的巧遇,使希尔西下决心要改革邮政制度,于是他向英国政府建议:今后凡寄信,须由寄信人购买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
1840年1月10日英国政府决定采纳希尔的建议,实施新邮政法。信函基价规定为每半盎司(相当于14克)收费1便士,所谓"1便士邮政"就此开始。
1840年5月1日,在罗兰·希尔的提议和促进下,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正式发行,5月6日开始使用。邮票的图案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黑色,面值1便士,人们称之为"黑便士邮票"。这枚邮票,除不具齿孔外,已经大体上具有今天邮票的特征,选用带水印的纸张印刷,涂有背胶,并标有"邮政"字样。
第一枚邮票发行后,由于使用方便,邮资低廉,深受欢迎,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竟重印11版,售出6800万枚。尔后,或改变印色,或增添齿孔,但图案和印刷方法基本不变,一直沿用了40年之久。这在邮票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由于罗兰·希尔一生为改革和发展邮政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近代邮政之父"。1850年被任命为英国邮政大臣,1860年获爵士称号,1879你那被授予伦敦市名誉市民称号,同年在伦敦逝世,享年85岁。
邮票的由来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1.降低了邮费2.按重量计费3.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
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
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
扩展资料
特色邮票介绍
奥运
自奥林匹克和现代奥运会问世起来,体育邮票就与它结为亲密“伙伴”,并以邮票的形式向人们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奥林匹克百科全书。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为此,东道国在希腊邮协领导人萨科拉弗斯的建议下,率先发行世界第一套奥运会邮票(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体育出票),成为体育邮票的开山之作。
无齿
无齿邮票(Imperforated stamp)指四周不打齿孔的邮票。世界上早期发行的邮票都没有齿孔。自1854年亨利·亚第尔发明了打孔机后,英国和其它国家才开始发行有齿孔的邮票,但有些国家因不具备打孔条件,发行无齿孔邮票的历史很长。
如中国解放区发行了许多无齿孔邮票,就因当时无打孔条件。后来,一些国家虽然有了打孔条件,但为了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专门发行无齿孔邮票,也有在发行有齿邮票同时,特地发行一些无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一般因其发行量小,倍受集邮爱好者青睐,收集无齿孔邮票最好是带边纸或双连的,谨防伪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票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1.降低了邮费2.按重量计费3.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
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扩展资料
邮票的收集方式主要有如下十种:
(一)收集未使用的新票
这是一种最普通采用的方式。比较方便,没有什么难度、经济负担不大。可以慢慢去收集。如果平时无时间在发行新邮票之日去买,可以每年买1本年册,这种装入定位册的邮票,既便于收藏保管,册子上又有邮票名称、发行日期、全套枚数、齿孔度数,以至邮票图案内容简介。
(二)收集盖销邮票
这是邮票公司为初集邮者发售的较廉价的邮票。是将未使用的新邮票,用邮票公司特备的邮戳盖销。其售价大约是新票的1/3左右。较高等的集邮家一般是不收集它的。这种盖销票在50和60年代广泛被人收集,目 前发行的新邮票已很难见到盖销票了。
(三)收集使用过的旧票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收集方式。它不用花太多钱,只是要费很多功夫去收集。其中有些高面值邮票在国内很难找到;到邮票市场去买,也不便宜。有人认为,使用过的旧票盖的戳越小越好。其实不然,首先应该要求邮戳盖得清晰,还要完整地包括时间、地点、便于以后研究邮史时使用。
(四)收集混合票
有一些初集邮者为欣赏邮票图案,收集时不管其是盖销票还是实用票,只要凑成一套便可以了。混合票又有几种方式;新盖混合、新旧混合、盖旧混合。不管是哪种方式,反正都凑成套了。这种方式不但在初集邮者的邮集中普遍存在,就是在某些集邮家的邮集中也存在。
(五)收集一新一旧
若只收集一套未使用的新邮票或实用旧票(盖销票)后,仍未满足收集者的爱好,可以新旧两者各集其一。因为有些邮票,其新票与旧票难度各不相同。
(六)收集四方连邮票
收集四方连邮票,又可分为收集新票四方连、盖销票四方连及实用旧票四方连。其中以新票四方连最易于获得。实用旧票四方连的收集难度最大。
(七)收集一个单枚票、一个方连票
这种方式又可分为收集新票和新方连、旧票和旧方连。目 前日本邮票商还为这类收集者专门印制了贴票册。这种收集方式逐渐被更多的集邮者接受。
(八)收集一票一封
每收集一枚邮票,还同时收集一个贴有这枚邮票的实寄封(最好是首日实寄封)。
(九)收集一票、一方连、一首日封
就是收集一枚邮票、一个四方连邮票和一个首日封(实寄或不实寄)。
(十)收集整版票
有一些集邮者经济力量较强,专门喜欢收集整版的邮票。
邮票的起源
邮票起源于邮政,是为了邮政通信的需要而产生的。邮票诞生前,欧洲各国邮政大多实行由收信人缴纳资费的方法,按路程远近确定邮费的多寡将邮费写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国家还规定议员、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资,因而整个邮政费用就压在一般平民用户身上。由于昂责的邮费超过了收信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所以寄信收信双方常将事先约定的信号标在信封上。收信人以支付不起邮费为由而拒收信件,自然免不了引起争执。
为此,英国人罗兰·希尔从1835年开始研究英国的邮政改革问题,在1837年1月出版了著名的小册子:《邮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实行办法》。在书里,他提出了邮政改革的建议:①由寄信人预付邮资;②英国本土范围内,邮寄重量每半盎司统一收取1便士邮资;③邮资收款问题“可以用一小块印上戳记的纸来解决”“这种纸大小与邮戳相仿,背面涂有一层薄胶,人们只要弄湿背胶就可以贴在信的背面,从而不必再到邮局面交信件。”
罗兰·希尔的3条建议,得到英国政府的赞赏,这就是现在作为各国邮政所沿用的由寄件人预付邮资,均一邮资制和背胶邮票。建议中的“只要弄湿背胶就可贴在信的背面”的“印上戳记的纸”就是1840年5月1日在伦敦发售的“黑便士”邮票,也就是流传至今让亿万人为之倾倒的邮票.
邮票的由来
世界第一枚邮票是在英国,在西元一八四零年五月六日发行维多利亚女王
像的邮票,这一枚邮 票鼻祖以黑色油墨印刷,面额一便士,世称「黑便士」.发明邮票的是罗兰希尔.罗兰希尔是 英国人,西元一七九五年诞生於英国密特兰城。黑便士发行前,英国已有邮政服务。当时手续复杂、邮资也很贵,是以路途的远近计算,不但 信里的附件要一件一件分开算,信封也要另外收费。所以当时人们写信大都不加封套以节省邮 资。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件人负担。由
於邮资太贵了,收件人常会因为付不起邮资而将信回。
有些人甚至想办法取巧,互相约定在信上做暗号,收信人一看到封面就能猜到信的内容,也就 不必付钱收信。这样一来,信差就无法收到邮资,常常白跑一趟。
看到这种情形的罗兰希尔,就决定要改革纷乱的邮政。於是,罗兰希尔想出一讨套妥善又制度的方法。向政府提出预付邮资和统一邮资的建议。为了配合这个制度,罗兰希尔建议邮政局印 制邮票,每一枚面值一便士,作为预付邮资的凭证。由寄件者先付邮资,不管路程远近,在规 定的重量内的平信,一律收费一便士,卖给寄信人贴在信封上,做为邮资已付的标签。
邮票起源于邮政,是为了邮政通信的需要而产生的。邮票诞生前,欧洲各国邮政大多实行由收信人缴纳资费的方法,按路程远近确定邮费的多寡将邮费写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国家还规定议员、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资,因而整个邮政费用就压在一般平民用户身上。由于昂责的邮费超过了收信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所以寄信收信双方常将事先约定的信号标在信封上。收信人以支付不起邮费为由而拒收信件,自然免不了引起争执。
为此,英国人罗兰·希尔从1835年开始研究英国的邮政改革问题,在1837年1月出版了著名的小册子:《邮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实行办法》。在书里,他提出了邮政改革的建议:①由寄信人预付邮资;②英国本土范围内,邮寄重量每半盎司统一收取1便士邮资;③邮资收款问题“可以用一小块印上戳记的纸来解决”“这种纸大小与邮戳相仿,背面涂有一层薄胶,人们只要弄湿背胶就可以贴在信的背面,从而不必再到邮局面交信件。”
罗兰·希尔的3条建议,得到英国政府的赞赏,这就是现在作为各国邮政所沿用的由寄件人预付邮资,均一邮资制和背胶邮票。建议中的“只要弄湿背胶就可贴在信的背面”的“印上戳记的纸”就是1840年5月1日在伦敦发售的“黑便士”邮票,也就是流传至今让亿万人为之倾倒的邮票.
邮票的由来
世界第一枚邮票是在英国,在西元一八四零年五月六日发行维多利亚女王
像的邮票,这一枚邮 票鼻祖以黑色油墨印刷,面额一便士,世称「黑便士」.发明邮票的是罗兰希尔.罗兰希尔是 英国人,西元一七九五年诞生於英国密特兰城。黑便士发行前,英国已有邮政服务。当时手续复杂、邮资也很贵,是以路途的远近计算,不但 信里的附件要一件一件分开算,信封也要另外收费。所以当时人们写信大都不加封套以节省邮 资。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件人负担。由
於邮资太贵了,收件人常会因为付不起邮资而将信回。
有些人甚至想办法取巧,互相约定在信上做暗号,收信人一看到封面就能猜到信的内容,也就 不必付钱收信。这样一来,信差就无法收到邮资,常常白跑一趟。
看到这种情形的罗兰希尔,就决定要改革纷乱的邮政。於是,罗兰希尔想出一讨套妥善又制度的方法。向政府提出预付邮资和统一邮资的建议。为了配合这个制度,罗兰希尔建议邮政局印 制邮票,每一枚面值一便士,作为预付邮资的凭证。由寄件者先付邮资,不管路程远近,在规 定的重量内的平信,一律收费一便士,卖给寄信人贴在信封上,做为邮资已付的标签。
12 232 553
热心网友
2018-10-28
我不知道??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在英国<1840年5月6日发行>.设计者是“邮票之父”--罗兰·希尔。当时采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岁时的肖像作为图案,面值为1便士,用黑色印刷称为“黑便士”邮票。此邮票是无齿的,全张为240枚(20X12),使用时要剪开.此邮票采用雕刻版印刷,涂有背胶,为防止伪造,使用权用了皇冠水印纸。由于是第一次发行邮票,邮票上没有国名,这一先例成了英国邮票的一个惯例,一直到现在都不印英国国名。这种邮票还有一套编号的方法:每枚邮票的左、右下角,各有一个字母,左边一个表示所在的行数(A~T),右边字母表示所在列数(A~L)。根据这两个字母就可以知道该枚邮票在整张中的位置,邮票上方两角各有一个“马尔他十字”作为装饰。过了一百多年后,瑞士邮商大卫·费莱汶发现一枚黑便士实寄封,邮戳竟然是1840年5月1日,比官方记录的发行日早了五天。
关于邮票的起源流传着一个故事:
十九世纪初的一天,在英国的一个乡间,邮差给一位少女送来一封信,照例向她收邮资,可是这个少女只在信封上瞥了一眼,却拒不收信,也不交邮费。邮差便和她争执起来,这时恰有一个叫罗兰·希尔的人散步走到这里,当他得知姑娘因付不起邮费,执意不肯收信时,便替这位少女交纳了邮费。这位少女很感激他的帮助,并向他叙说了拒收来信的秘密:“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钱交纳邮费,所以事先与我那远方的未婚夫约好,如果他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画一个暗记。我看到这个记号,知道他一切平安,就没必要交那么多的钱收信了。”这件事启迪了罗兰·希尔。他看到按路程远近向收信人收取邮费的办法漏洞太多,于是提出改革邮政的方案——由寄信人买邮票贴在信封上,表明邮资已付,不再由收信人付钱了。
邮票的原型最初出现在17世纪中期。 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将巴黎地区的职位交给了Vera Ye。 Vera Ye在巴黎设立了一个“小邮局”,并在街上设立了一个邮政信箱,每天收集和发送信件。 Vera使用称为邮资证书的标签给用户留下了一封信。
邮票上的发件人将邮票放在信封上或放在信封上,写下信件的日期,并将信件放入邮箱。邮局收到信后,就会撕掉邮资支付证,然后把邮件寄给收件人。就相当于这种邮资支付证书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
扩展资料:邮票的要素:
在印在邮票上表示发行国家、地区、发行机构的标记,用文字、缩写字母或特殊记号进行来表示。邮票铭记是邮票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之一,这样的可以确定一枚邮票的发行单位。
印在邮票上的邮资金额及货币单位,以表明邮件使用人纳付的邮资金额。世界各国大多以金额的阿拉伯数字和本国货币单位组成邮票面值。
邮票图案即邮票的票面,一般由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主图、文字、和边饰三部分组成。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人们通过欣赏、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这也是人们收藏邮票的原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邮票
邮票的来历
历史发展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1.降低了邮费 2.按重量计费3.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在1836年来自卢布尔雅那的奥地利人劳伦斯·科师尔(Lovrenc Ko?ir)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建议,引入邮票简化邮政服务。苏格兰书商詹姆斯·查门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递交了类似的建议。建议可能为罗兰·希尔所采纳,而后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对邮政进行改革。希尔因此成为邮票使用的倡导人。
在19世纪早期,邮资是按邮件送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分别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费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规定,邮程在15英里之内收费4便士;20英里内收费5便士;300英里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邮递条件还会另加邮资。邮资非常昂贵。据记载,一封从伦敦到爱尔兰的信件就要花费一个铁路工人一个月工资的两成。如此高昂的邮资不仅平民望而却步,连国会议员也难以承受,为此国会竟决定议员可享有免费邮件。结果一些议员将这些免费邮件大肆赠送给亲朋好友,免费邮件竟占邮件总数的75%,邮政部门因此亏空严重。而民间也想尽办法逃避邮资,诸如请人代送或拒绝收件等方法层出不穷。
希尔于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书籍,主张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在英国本土邮件重量在0.5盎司内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预付邮资,还提出用一种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付邮资,引起广泛回响。1839年7月22日,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在下议院通过。8月17日,该方案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通过,决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实行。1840年3月,第一批邮票240个邮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开机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发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因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One Penny Black)。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图幅为19mmX23mm,无铭记,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这也是一种邮票。
最初的两枚邮票设计也是多得罗兰·希尔。为之他收到数千份设计,最后都为他弃之不用。邮票上的画像来自于一枚他特别喜欢的1837年纪念币。面值1便士的邮票是黑底的。便士面值的则是蓝底。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为之制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则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厂(Perkins,Bacon Petch)承担。而黑便士邮票也有其不足之处,邮票上的黑色邮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钻空子(漏洞)将其反复使用。为此,之后的便士邮票改用红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红便士宣告诞生。
在1840年邮票诞生以前,出现过有很多种邮件付费形式。巴黎邮局的佃户让—雅各·雷奥尔德·德·维利埃(Jean-Jacques Renouard de Villayer)在1653年发明了一种名为“付款票”(或应付票据,它的法语为:Billet de port payé),这是与邮票类似的纸样收费条,价值“一苏”。这种付款条背面并无粘性,需要用夹子或绳带固定在信件上。目 前这种付款票已很难见到,而且流传至现世的情况不详。
在英国也有类似邮票前身制品。自1680年起伦敦芬尼邮局(London Penny Post)的商人威廉·杜克瓦(William Dockwra)和罗伯特·穆里发展出新的邮价统一系统,他们为发信者的邮件盖上邮戳的做法非常受欢迎,致使当时约克公爵在邮政领域的垄断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公爵向芬尼邮局施压,迫使后者在两年后放弃该项业务,而且被并入邮政总局。而芬尼邮局一些流传下来的三角形邮票(英语:triangular postmarks)依然可在博物馆见到。另外最少有四枚为私人所收藏。19世纪初一些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城市信封”(Stadtkuverts),也可看作为贴在信封上印刷邮票的前身。1818年撒丁岛出现一盖有邮戳的信纸(Carta postale bollata),1821年前后由不列颠报纸发出的回复卡也已经有邮戳印记。世界上第一张印有邮票的明信片是在1838年从悉尼发出的邮简(letter sheets)。三角形邮票,是一种很奇特的邮票。
邮票是在邮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邮票是一种邮件的付费方式。各国都有其各自的邮票,中国的邮票最初发行是在清朝的光绪年间,说起邮票的来历真正第一次出现邮票二字是在台湾发布的一个章程中。
最早,邮票一词是从英文POSTAGE.STAMP.直译来的,意思就是“邮资凭证
最早,邮票一词是从英文POSTAGE.STAMP.直译来的,意思就是“邮资凭证“.
1840年,英国最早发行的邮票印有女王的肖像,继而各国仿效,纷纷发行图大多是君王将头像的邮票,流传到我国后便叫“人头“.1879年上海<<申报>>上就曾刊登一则广告:收买信封老人头:部局书信馆人头每百个价二角;海关人头每百个价二角;东洋人头每百个价三角..... 六年后,<申报>上刊出又一则告:“收买信面旧人头” 1878年,,清光绪四年发行中国第一套以“云龙”为主图的邮票,接着发行小龙.蟠龙邮票.我国早期的邮票上多带有“龙“的图案,民间俗 称为“龙头“.直至民国期间,人们还这样习惯地称呼 1880年,上海清心书馆编 印的<<>花图新报>曾刊登一篇<各国信馆之印图>的文章,称邮票为“邮钞” 这一时期,在邮局往来的正式公文中,常称邮票为“图记纸”清国家邮政公布的邮政章程中规定“邮政局制造信票.以便粘信面“.称邮票为“信票”,表示该票是寄信专用的,因上面有图案,又称为“信资图记” 在我国台湾省,邮票曾被称为“士担纸“,即英文STAMP的音译.1888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在其颁布的<台湾邮政票章程>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 联单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但这里所说的邮票与现在的意义不同. 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