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元一次方程公式是什么?
-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要详细哦
- 3、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公式是什么?
- 4、怎样解一元一次方程
- 5、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 6、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及解法
- 7、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8、谁有一元一次方程(顺流、逆流)的公式及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公式是什么?
对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是:ax+b=0(a≠0),其求根公式为:x=-b/a。
一元一次方程几种解法:
1、去分母:在观察方程的构成后,在方程左右两边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仔细观察方程后,先去掉方程中的小括号,再去掉中括号,最后去掉大括号。
3、移项: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全部都移到方程的另外一边,剩余的几项则全部移动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通过合并方程中相同的几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把系数化成1:通过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使得x前面的系数变成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如果仅使用算术,部分问题解决起来可能异常复杂,难以理解。
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将能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解决的数学问题。
如在初等数学范围内证明“0.9的循环等于1”之类的问题。通过验证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合理性,达到解释和解决生活问题的目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要详细哦
用加减乘除的8大定率来做.
先将方程化成ax+b=0(只要是一元一次方程,都可化为这样的形式,具体步骤是移项,合并同类项)的形式,则x=-b/a.注意:a≠0
a+bx=0
移项bx=-a
x=-a/b
方程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最简单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它是进一步学习代数方程的基础,很多方程都可以通过变形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本讲主要介绍一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用等号连结两个代数式的式子叫等式.如果给等式中的文字代以任何数值,等式都成立,这种等式叫恒等式.一个等式是否是恒等式是要通过证明来确定的.
如果给等式中的文字(未知数)代以某些值,等式成立,而代以其他的值,则等式不成立,这种等式叫作条件仁剑?跫?仁揭渤莆?匠蹋?狗匠坛闪⒌奈粗??闹到凶鞣匠痰慕猓?匠痰慕獾募?希?凶鞣匠痰慕饧??夥匠叹褪乔蟪龇匠痰慕饧??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又称为一元),且其次数是1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总可以化为ax=b(a≠0)的形式,这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最简形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化为最简形式ax=b;(5)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ax=b的解由a,b的取值来确定:
(2)若a=0,且b=0,方程变为0·x=0,则方程有无数多个解;
(3)若a=0,且b≠0,方程变为0·x=b,则方程无解.
方程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最简单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它是进一步学习代数方程的基础,很多方程都可以通过变形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本讲主要介绍一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用等号连结两个代数式的式子叫等式.如果给等式中的文字代以任何数值,等式都成立,这种等式叫恒等式.一个等式是否是恒等式是要通过证明来确定的.
如果给等式中的文字(未知数)代以某些值,等式成立,而代以其他的值,则等式不成立,这种等式叫作条件等式.条件等式也称为方程.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方程的解的集合,叫作方程的解集.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的解集.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又称为一元),且其次数是1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总可以化为ax=b(a≠0)的形式,这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最简形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化为最简形式ax=b;(5)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ax=b的解由a,b的取值来确定:
(2)若a=0,且b=0,方程变为0·x=0,则方程有无数多个解;
(3)若a=0,且b≠0,方程变为0·x=b,则方程无解.
如果想看例题就点击下面的网址
先将方程化成ax+b=0(只要是一元一次方程,都可化为这样的形式,具体步骤是移项,合并同类项)的形式,则x=-b/a.注意:a≠0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化为最简形式ax=b;(5)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方程的解.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化为最简形式ax=b;(5)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即“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英文名: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一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ax+b=0(a,b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求根公式:x=-b/a。
中文名:一元一次方程
外文名: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类型:整式方程
标准形式:ax+b=0(a≠0)
求解公式:x=-b/a
发名者:韦达
分享
基本信息
标准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一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 , 为常数, 为未知数,且 )。其中 是未知数的系数, 是常数, 是未知数。未知数一般设为 , , 。
方程特点
(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满足以上三点的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判断方法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 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一次方程。里面要有等号,且分母里不含未知数。
变形公式
(,为常数,为未知数,且)
求根公式
x= -b±根号b^2-4ac/2a
通常解法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x系数化为1(即化为x=a的形式)
两种类型
(1)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将未知数放在等号左边,常数放在右边。如:。
(2)等式两边都含未知数。如:,。
方程举例
3b=-1
5a+2=5
2x=1
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起源
“方程”一词来源于中国古算术书《九章算术》。在这本著作中,已经列出了一元一次方程。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把未知数和常数通过代数运算所组成的方程称为代数方程。在19世纪以前,方程一直是代数的核心内容。
主要用途
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可用于做应用题,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球赛积分表问题、电话(水表、电表)计费问题、数字问题等。
补充说明
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项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移项
(1)依据:等式的性质1
(2)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如:移项时将+改为-,×改为÷)。
等式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代数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
解的定义: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可以说是满足方程的一个数值
解法步骤
一、去分母
做法:在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依据:等式的性质2
二、去括号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可根据乘法分配律(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或除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依据:乘法分配律
三、移项
做法: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一般是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依据:等式的性质1
四、合并同类项
做法: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依据:乘法分配律(逆用乘法分配律)
五、系数化为1
做法: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依据:等式的性质2.
解方程口诀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
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求根公式
由于一元一次方程是基本方程,故教科书上的解法只有上述的方法。
但对于标准形式下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 (a≠0)。
可得出求根公式 。
解法举例
例(1)
题目:已知ax=b是关于x的方程(a、b为常数),求x的值。
分析:要牢牢抓住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
解:当a≠0时, 。
当a=0,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注意:这种情况不属于一元一次方程,而属于恒等方程)
当a=0,b≠0时,方程无解(注意:此种情况也不属于一元一次方程)
例(2)
题目:解方程
分析:按照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顺序一步步进行,计算要细心。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公式是什么?
解方程:
x÷1.1=3
x=3x1.1
x=3.3
一般解方程之后,需要进行验证。验证就是将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那么所求得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扩展资料:
有一些方程,已经研究出解的一般形式,成为固定的公式,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可解的多元高次的方程一般都有公式可循。利用方程的解为两个以上关联函数图像的交点的几何意义求解。
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例如:3+x=18
解:x=18-3
x=15
怎样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一般解法:
⒈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依据:等式的性质2
⒉ 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可根据 乘法分配律(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或除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依据:乘法分配律
⒊ 移项:把方程中含有 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一般是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依据:等式的性质1
⒋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依据:乘法分配律(逆用乘法分配律)
依据:等式的性质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6种解法如下:
1.去分母:在观察方程的构成后,在方程左右两边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仔细观察方程后,先去掉方程中的小括号,再去掉中括号,最后去掉大括号。
3.移项: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全部都移到方程的另外一边,剩余的几项则全部移动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通过合并方程中相同的几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把系数化成1:通过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使得x前面的系数变成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
6.求根公式法:对于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a≠0),其求根公式为:x=-b/a。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初中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求根公式法、一般方法、图像法,接下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求根公式法
对于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a≠0),其求根公式为:x=-b/a.
推导过程
ax+b=0
ax=-b
x=-b/a.
一般方法
(1)去分母:去分母是指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改成与原来相反的符号,例:-(x-y)=-x+y。
(3)移项: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4)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指数不变。
通过合并同类项把一元一次方程式化为最简单的形式:ax=b (a≠0)
(5)系数化为1
设方程经过恒等变形后最终成为ax=b型(a≠1且a≠0),那么过程ax=b→x=b/a叫做系数化为1。这是解方程的一个通用步骤,就是解方程最后一个步骤。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项的系数.最后得到x=a的形式。
图像法
对于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a≠0),可以通过做出一次函数f(x)=ax+b来解决。
一元一次方程ax+b=0(a≠0)的根就是它所对应的一次函数f(x)=ax+b函数值为0时,自变量x的值,即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及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方程,接下来大家分享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及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式的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一种线性方程,且只有一个根。
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
(1)首先必须是方程。
(2)其次必须含有一个未知数。
(3)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求根公式法
对于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a≠0),其求根公式为:x=-b/a.
推导过程
ax+b=0
ax=-b
x=-b/a.
一般方法
(1)去分母:去分母是指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改成与原来相反的符号,例:-(x-y)=-x+y。
(3)移项: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4)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指数不变。
通过合并同类项把一元一次方程式化为最简单的形式:ax=b (a≠0)
(5)系数化为1
设方程经过恒等变形后最终成为ax=b型(a≠1且a≠0),那么过程ax=b→x=b/a叫做系数化为1。这是解方程的一个通用步骤,就是解方程最后一个步骤。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项的系数.最后得到x=a的形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口诀 先和方程照个面,看看方程长啥样。去分母,剥括号,分母括号要去掉。
去分母,莫急躁,先把分母倍数找。两边同乘公倍数,谨防漏乘某一处。
约去分母括号补,再去括号障碍除。去括号,有讲道,确定是否要变号。
正括号,白去掉,括号里面要照抄。负括号,要变号,里边各项都变到。
分母括号全没了,考虑移项是首要。未知移到左边来,常数右边去报到。
移项一定要变号,不动各项要照抄。两边分别合并好.未知系数再除掉。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去分母,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你老师没教你么?!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为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方程的同解原理:
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重要方法:
⒈认真审题(审题)
⒉分析已知和未知量
⒊找一个合适的等量关系
⒋设一个恰当的未知数
⒌列出合理的方程 (列式)
⒍解出方程(解题)
⒎检验
⒏写出答案(作答)
ax=b
解:当a≠0,b=0时,
ax=0
x=0
当a≠0时,x=b/a。
当a=0,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注意:这种情况不属于一元一次方程,而属于恒等方程)
当a=0,b≠0时,方程无解
例:
(3x+1)/2-2=(3x-2)/10-(2x+3)/5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得,
↓
5(3x+1)-10×2=(3x-2)-2(2x+3)
去括号得,
↓
15x+5-20=3x-2-4x-6
移项得,
↓
15x-3x+4x=-2-6-5+20
合并同类项得,
↓
16x=7
系数化为1得,
↓
x=7/16。
字母公式
a=b a+c=b+c a-c=b-c
a=b ac=bc
a=bc(c≠0)= a÷c=b÷c
求根公式
由于一元一次方程是基本方程,故教科书上的解法只有上述的方法。
但对于标准形式下的一元一次方程 aX+b=0
可得出求根公式 X= -(b/a)
谁有一元一次方程(顺流、逆流)的公式及解法
一艘船从甲到乙要8小时,沿原路返回需要12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等量关系是路程相等。
设船速度为X。
(X+3)*8=(X-3)*12
8X+24=12X-36
24=4X-36
4X=60
X=15
(15+3)*8=144千米
一元一次方成功实际问题的公式,
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一元一次方成功实际问题的公式,
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