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纸币历史,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时代?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7 11:51:15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最先出现的纸币是:

我国最先出现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
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成都。
据清《续通典·食货》的〈钱币·上〉写着,交子应为三年一届,其肇因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用而不便于携;迄神宗时,交子正式由官方所承认,即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
起源与发展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届交子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到了元代,进一步完善了纸币制度。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发现了元代使用的纸币,于1298年撰写的《马可波罗记》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从此,欧洲人了解了纸币。美国学者罗波特·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
据说,著名的传世北宋“交子”钞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
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
“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
“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子

中国纸币的发展历史

答:中国货币的发展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任何实物都可作为货币使用,多为以物易物,贝币是公认且广泛使用的一类货币。到了战国,各个国家都推出了不同的货币体系,刀币、布币,环钱等相继出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原有的各国货币,实现了货币的统一。在汉武帝时期,推出了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五铢钱,一直沿用至唐朝才改为开元通宝钱。此后,又出现了铜铁钱与现在仍然广泛使用的纸币,到了清朝,开始使用银为主要货币。
中国最初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公元前200多年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建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最早的纸币是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罗需中钱二万枚,重二百六十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
因而宋真宗时(997—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
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民国时期纸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朽、丧权辱国的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辛亥革命前已在国外发行“铸饷券”,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又发行了“军事用票”等纸币。
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初年,原“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把交通银行定为国家银行,先后发行兑换券,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于1916年停止了兑现承诺,1924年,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履行国家银行职能,发行货币。
此外。经国家核准的普通商业银行也发行了钞票,各省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先后发行了地方钞票。民国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地方省、地、市、甚至县,亦都相继发行了各类众多的钞票,铸行了多种金币、银元、铜元、镍币等货币。
扩展资料: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首次在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
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纸币上的图案大致能够反应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其内容也传递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文明程度。它是一张国家名片,呈现了这个国家在努力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国家伦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纸币

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时代?

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的时候,当时的社会发展速度非常的快,同时商业发展也非常的快速。
是在北宋时期出现的,这种纸币促进了当时的发展,提供了好的交易手段,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最早出现在北宋时代,当时的发展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技术也是很成熟了。
我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名叫交子。由于交子的出现,纸币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在经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100多年前,四川省发明了交子,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到了宋朝,开设了交子店,为那些无法携带大量现金的商人储存现金。存钱的人会把钱交给交子店,由交子店的人保管,并会收取保管费。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开设了交子店,交子得到越来越多广泛使用。商户很值得信赖,交子渐渐有了很高的声誉。为了避免携带硬币的麻烦,越来越多的商人选择用交子直接付款。后来,开始以统一的格式和面额印刷交子,并向市场发行,使交子成为真正的纸币。
交子如果没有硬币的支持,本身就变得毫无价值。因此,为了让纸币得以存在,人们必须相信纸币可以代替硬币。只要有信用保证,纸币就能发挥流通功能,合理存续。普通人没有能力保证这种信用的长期存在,要维持信用是不容易的。他们不能兑现纸币,所以交子不能由私人投资者发行。因此,交子的版权被移交给了朝廷。北宋时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确保交子出版成功。
早期封建政府对纸币的发行持谨慎态度。纸币监督法的出现表明政府对纸币的弱点有充分的认识。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措施确保了交子在一定时期内的流通顺畅。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交子的出现,商业联系变得更加便利,现金的短缺得到了弥补,这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作为我国最早发行的纸币,在印刷印刷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在哪个朝代?

我国纸币的发展自唐朝就已经开始,但公认的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是在宋朝出现的交子。交子,是中国北宋时四川流行的票据和纸币,是世上最早“正式”发行的纸币。交子是古代四川俚语,是票券、凭证的意思。交子又有“官交子”和“私交子”之分,私交子是民间流行的票据,官交子是朝廷成立交子务后的官方纸币。作为票据宋太祖下令回收四川的金银和铜钱,运往中央,铸造铁钱代用,并禁止带铜钱入四川。于是铁钱成为四川的主要货币。但铁钱原材料较廉价,重量更高,铁钱1000文可重25斤,经常要用车子拉钱,使用上十分不便。民众往往将铁钱寄存在“交子铺”中,换取票据交子,并在日常生活中用作交易。交子面额由一贯到十贯不等,发放时临时填写,“书填贯文,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后改为印发,有五贯、十贯两种,不久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交子的印刷技术是用红、黑两种颜色印刷,以秘密记号和图样来达到防伪的功效。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官方指定专由以王昌懿为首的十六家富商特许经营,发行原有定额,每两年整为一届,到期造新换旧,严禁民间私造。交子铺将寄存的财物投资于邸店业务,由于过度投资,使交子难于兑换,多次发生挤兑的骚乱,“以至聚众争闹,官为差官拦约,每一贯,多只得七八百”,“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甚至天禧四年(1020年)益州知州寇瑊一度下令取缔交子,并将交子铺封闭。作为纸币当时宋朝因与西夏交战,军费增加,天圣元年(1023年)下令交子铺停止发行交子,已发行的交子全部回收,改由朝廷设益州交子务,由国家垄断发行交子,即“官交子”,官交子规定均比照私交子,同样以红、青、黑三色铜版套印,亦有密码花押,并加盖本州州印。交子遂取代铁钱,成为四川的主要货币。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赵祯登基,转运使薛田建议朝廷设置益州“交子务”,自二年二月发行“官交子”。,即熙宁初年将伪造交子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熙宁二年(1069年)闰十一月,诏置交子务于潞州,熙宁五年,戴蒙建议将每界交子行用期延长到两届(四年),发行额等于增长一倍,此后交子开始贬值。陕西等地也曾一度使用交子。南宋初年,淮南路发行过两淮交子,简称“淮交”。北宋政府规定“官交子”兑换储备金有铁钱三十六万贯,以避免私交子使用时期,因交子户挪用准备金,导致纸币无法兑现。官交子的发行有一定的上限,第一界官交子发行总额为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官交子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交界的时间至今仍有争议,一般以为早期为二周年一界,从第一界至第二十四界均守此制。自第二十五界起改交子两界并用,发行量实际上增加一倍,也就是四年二界的说法,也有三年一界之说。交子面额单位起初是1-10贯,为了方便流通,渗入民间,后来将面额单位调整为1贯和500文。
交子,是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发行的货币。初始发明人为成都知府张咏。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面额由一贯至十贯不等,发放时临时填写。后改为印发,有五贯、十贯两种,不久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
宋代的交子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在北宋。
随着物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货币。货币开始是由大家公认的某些等价物充当,如贝壳等。后来逐渐由金银等贵金属充当。金属货币使用久了,就会出现磨损,变得不足值,人们就意识到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货币进行流通,于是就出现了纸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
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扩展资料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
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币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纸币是在哪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出现在北宋时期。 是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在四川印刷的“交子”,由大商户印发,3年兑换一次,是纸币的原始形态。
一、最早的纸币是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交子”。
二、宋真宗时(997—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三、意义:“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对经济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纸币是在宋朝,具体来说是北宋时期的交子。交子最早出现在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它最初是由大商户发行的,用于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真正的纸币。
最早的纸币名为“交子”,出现于宋朝。宋真宗驾崩之后年仅十三岁的宋仁宗即位,由于当时他尚且年幼朝中政务皆由太后刘娥进行决策。就在宋仁宗即位后的第二年,临朝听政的刘娥随即下令在成都地区建立“益州交子务”,主管交子的发行。这交子便是中国以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最初的交子与现在的纸币存在较大差异,更类似于一种存款凭据。在古代,因为行商过程中免不了要进行钱银交易,所以商人在外行商过程中都需要随身携带钱银。随身携带巨款难免会有所不便,同时也有可能引来贼人的惦记。交子出现之后身揣巨款的商人就可以将钱银先存进交子所中,然后他就可以得到一张写有存款金额的纸质凭证,也就是交子。待商户需要用钱时再前往交子所凭借交子领取钱银。
后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交子得到大范围推广,交子所的数量也因此越变越多。交子所越来越多的好处就取钱与存钱变得更为便利。后来商人在进行巨额交易时为了避免麻烦,逐渐演变成直接用交子进行交易。交子铺户在得知此番动态之后也开始印刷一些定额交子以便商户使用。于是原本用于存取钱的交子就变成了直接用于支付的纸币。不过当时大部分交子铺户都集中在成都地区,其余地方相对较少,后来才慢慢扩散至其它省份。
等到了宋徽宗时期,朝廷不再发行交子,而是改用“钱引”,不过四川、浙江等地使用的依旧是交子。再往后发展至元朝,中国的纸币制度已经相对比较完善,反观欧洲地区当时还未出现纸币。后来还是马可波罗到访中国之后在自己的游记中提到了纸币,欧洲人才开始逐渐着手发展纸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我国哪个朝代出现

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
一、出现背景 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
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

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
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
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
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
“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
此凭证即“飞钱”。
“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900年来,“交子”诞生地始终是个谜。
据专家考证,“交子”最早是以私下流通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又称“私交子”。
著名经济史专家、西南财经大学货币证券博物馆馆长刘方健介绍说,北宋初年,成都一带商业十分发达,通货紧张,铁钱却流通不畅,于是当地16家富户开始私下印制一种可以取代钱币、用楮树皮造的券,后来被称作“交子”。
当地 *** 最初想取缔这种“新货币”,但是这种“新货币”在经济流通中作用却十分明显,于是决定改用官方印制。
但是这两种“交子”的诞生地却一直没人发现。
历史考证,“交子”最早在成都万佛寺内印制。
过去的研究者曾认为,成都东门的“椒子街”应该是当时官方印制“交子”的地方。
因为《成都城坊古迹考》对成都东门“椒子街”有这样的解释,“一说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尝设交子务于此。
” 但是当地的货币收藏家对此说法提出了质疑,因为根据《成都金融志》中的文字解释:“北宋益州的‘交子铺’实为四川历史上最早的货币金融机构,而益州的交子务则是最早由国家批准设立的纸币发行机构。
”显然,说纸币发行机构就是印制地,是没有依据的。
也就是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椒子街”就是“交子”的诞生地。
由于“交子”诞生已900多年,又无具体的实物考证,只有从文献资料中查找。
早在3年前,货币博物馆的詹星就开始从历史典籍入手,查找“交子”的诞生地。
他从图书馆找来《全蜀艺文志》,查到了元代费著的《楮币谱》中有一段文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增1员;掌典10人,贴书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铸匠2人,杂役12人,廪给各有差。
所用之纸,初自置场,以交子务官兼领,后虑其有弊,以他官董其事。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使特置官一员莅之,移寓城西净众寺。
”这说明官方发行的“交子”印制地就在城西的净众寺,不过经过了900余年,现在的成都早已没有什么净众寺了,怎么找呢?后来,经过四川南充市的学者丁祖春的帮忙,詹星的查证又深入了一步,原来,净众寺最早建于东汉桓帝延熙年间,六朝时名为安浦寺,唐时名为净众寺,宋代换名净因寺,元末明初更名为万佛寺,明末张献忠进川后毁于战火,清代康熙初年重建,仍名为万佛寺,地址就在成都西门金花桥侧。

二、产生原因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
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
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
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
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
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
此外,宋朝 *** 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三、发展过程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
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
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
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
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
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 *** 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
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
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
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
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 *** 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 *** 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
这便是我国最早由 *** 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
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
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
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
首届交子发行1 256 340贯,备本钱360 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
“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 *** 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
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
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
“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
“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
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四、影响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
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金融业在世界上的贡献。
会子 一、 会子的由来和“会”字的读音 “会子”的名称产生于北宋,是一种取钱物的凭证。
见于记载的有会子、钱会子、铅锡会子、寄附钱物会子等。
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吕惠卿在讨论陕西交子时说:“自可依西川法,令民间自纳钱请交子,即是会子。
自家有钱,便得会子。
动无钱,谁肯将钱来取会子?”
①由此可知会子即是纳钱和取钱的凭证。
钱会子
②和会子的意思一样。
铅锡会子
③是出卖铅锡给 *** 后所得的取钱凭证。
寄附钱物会子可能同寄附铺有关。
唐代长安已有寄附铺。
《霍小玉传》说霍小玉往往命侍婢将服玩之物托西市寄附铺侯景先家出卖。
南宋初年吴曾说“今世所在市井有寄附铺”
④,说明寄附铺在北宋已相当普遍。
寄附铺对所寄存的钱物开出凭证称“寄附钱物会子”。
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因“诸色人多将京城内私下寄附钱物会子之类出城及于外处行使,有害钞法(盐钞法)”,下诏禁止
⑤。
寄附钱物会子能出城行使,则具有汇票的性质。
绍兴末年,知徽州洪适在《户部乞免发见钱札子》中说:“小郡在山谷之间,无积镪之家,富商大贾足迹不到,货泉之流通于鄘肆者甚少,民间皆是出会子往来兑使。

⑥这会子又是一种民间的纸币了。
临安(杭州)在南宋初年即有民间发行的“寄付兑便钱会子”,“寄付”当即寄附,“兑便钱”即便钱,意为汇兑。
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曾下诏禁止寄付兑便钱会子出城,受到居民的反对,次日即取消了禁令
⑦。
绍兴三十年二月钱端礼知临安府,将原由富户主持的便钱会子收为官营,“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
⑧。
七月钱端礼为产部侍郎,会子亦由户部接办,于次年二月设立行在会子务进行管理。
行在会子务后来改名为“行在会子库”,故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和吴自牧《梦粱录》中都有会子库而无会子务。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都说绍兴三十一年“置行在会子务,后隶都茶场”。
后隶都茶场的应是会子库。
《梦粱录》卷九《监当诸局》说:“会子库,在榷货务置,隶都茶场……以务门(榷货务门官) *** ,以都(都茶场)司官提领。
”会子库一度撤并,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恢复,绍定五年因毁于火而重建①。
会子因由行在会子库发行,故称“行在会子”:因主要在东南流通,故又称“东南会子”。
行在会子虽由中央 *** 发行,但并不是全国通用的纸币。

人民币的发展历史

人民币的发展历史
1. 人民币诞生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币作为新中国货币体系的代表于1948年正式发行。当时的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个币种,并且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标志“CNY”。
2. 从银两到纸币
在中国历史上,货币形式多种多样,铜钱、银两等货币形式曾经长期存在。之后,随着发展,纸币也成为了货币的一种形式。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行了“法币”以取代铜钱,1948年新中国则发行了人民币作为“法币”的延续。
3. 人民币对外开放
20世纪末,中国逐渐开放对外贸易,这也催生了人民币的对外使用。1996年,中国开始在对外贸易中推广人民币结算,2002年,首次在中国境内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并且开始在香港地区试点个人人民币业务。到2016年,人民币已被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4. 人民币的国际化
在逐步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化加速推进。具体地,这包括了双向开放的资本账户、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系、人民币海外发行等多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措施也促进新一轮全球化进程的开展。
5. 人民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和人民币资产对于全球投资市场的作用。
6.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仍在继续。随着逐渐放开限制和扩大市场对外开放的措施,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因此需要合理的管控手段和措施,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向良性循环。
7. 总结
人民币的发展历史和当下的形式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将更加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成为全球金融和投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朝代,叫什么?有何历史?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是因为携带大量铜钱太不方便而诞生的,后来被朝廷认可,发行了很多面额一样的纸币,就在民间流通起来了。
是在宋朝,叫“交子”,交子的历史就是当时宋朝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携带大量的白银很不方便,所以就出现了纸币
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宋朝的交子。
2,最早出现在北宋成都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3,出现纸币的原因可以归为两点。第一点是因为铸造铜币的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无法正确引导货币供需量。第二个原因是铜的含量不多,如果想要货物继续流通,只有令想办法。
中国历史上最早发行的纸币名曰“交子”。
交子最早出现在北宋的成都地区,它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北宋初期,成都地区以“铁钱”为主要流通货币,而非“铜钱”。而之所以会使用“铁钱”,而非当时天下百姓所普遍使用的“铜钱”,主要是有以下二点原因:
其一、时北宋铜币,因铸造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致使无法正常供应北宋全国商品市场对于货币的需求。而此时,北宋政府又对西南的少数民族怀有一份戒心,由此,宋廷自然是不希望在已经缺少铜币的前提下,还让铜币流入到西南少数民族盘踞的川蜀之地,因此作为同属川蜀地区的成都,它自然也是不能幸免。
其二、川蜀地区缺少铜矿,而多铁矿。在当时,在宋廷不想让铜币流入到川蜀地区的前提下,可又要确保川蜀地区能够稳定发展,服从中央朝廷的治理。如此,在基于川蜀地区多铁矿的环境下,成都地区自然就成为了以铁为原材料的“铁钱”的主要流通地。
基于以上原因,川蜀地区(成都)也只得是“无奈”的成为北宋少有的“铁钱专区”。
但是使用“铁钱”,其所遇到的问题显然是要远比使用铜钱来得多。首先,“铁钱”的重量要远比“铜钱”来得重,据《宋朝事实》所载:“川蜀用铁钱,小钱每十钱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当时川蜀地区所使用的铁钱,一贯小钱就有6.5斤,而一贯大钱更是达12斤,据曾出使四川的宗政少卿赵安易所说,当时在蜀地光是买一匹蜀锦就需要重达130斤的小钱。由此,因“铁钱”过重的缘故,是弄得川蜀“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携持”,是很不利于川蜀地区的商品贸易。
再是,因当时北宋地区除川蜀地区是使用“铁钱”外,其余多数地区都是在使用“铜钱”,因此,这就十分不方便川蜀与北宋其他地区进行贸易。想想看,单单是将铜钱兑换成铁钱,铁钱兑换成铜钱这就是一件麻烦事,而且你更别说有些大商人前往川蜀做生意,所带“铁钱”动辄就是千斤、万斤,试问背着如此重的“铁钱”怎能安心的去做生意呢?
因此,因“铁钱”难用,十分不利于川蜀地区的商品贸易,这就促成了“交子”的诞生。当时,前往川蜀地区进行大宗贸易的商人,为了不被那笨重的“铁钱”所拖累,他们多会将“铁钱”暂存在专为他们而服务的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待需要时再去提取。而在他们将现金寄存到“交子铺户”后,店家就会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上,而在这纸中会印上专属于本铺的铺名,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将其隐藏起来用来识别该凭证的真伪,此谓之“交子”。
之后,在完成数额的填写后,店家就会将“交子”交给存款的商人。此后,若想取出存放的“铁钱”,则就需以“交子”来作为取款凭证,而后在缴纳所存数额百分之三的保管费之后,即可取出所存“铁钱”。
不过,最初的“交子”并不是钱币,而只是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银行卡,它只是一个取钱的凭证,并不能直接用于商品贸易。但是,因“交子铺户”在验证“交子”时,多是认“证”不认“人”,由此这就促使一些商人开始直接用“交子”来代替“铁钱”支付购买商品时的费用,此后久而久之,原本只是存款凭证的“交子”,就演变成了可直接流通的钱币。
当然,需注意的是,最初这种由商人自发的“交子”,其钱币的身份并不被北宋朝廷所认可,它只是民间商界自发认可的一种商业信用凭证。但是,这种情况在大约1004年至1007年之间得到了改变,这期间张咏为益州知州,在他的主持下,益州对“交子”市场进行了系统化的整顿。
一、禁止随意开设交子铺,此后交子铺只能有朝廷所指派的十六富户进行经营,其他富户无权经营。二、经营交子的铺户必须每年负担夏秋税入仓及修縻枣堰的丁夫物料费用。三、交子铺户实行连保负责制,其交子要使用统一式样,统一用纸,“交子”印文仍用木屋人物,铺户押字,朱墨间错,各自隐秘题号,以为私记,用于防伪。四、允许交子铺每贯收百分之三的保管和手续费。五、交子面额不固定,使用时填写,客户存多少就写多少。六、交子铺所发现的交子允许在市场内合法流通。
自此“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政府的认可。
不过,这时的“交子”只是被认可为合法的商业信用凭证,而不是官方法定货币。
真正让“交子”成为官方法定货币的是在天圣元年(1023),这一年,在益州知州薛田、益州路转运使张若谷“废交子不复用,则贸易非便,但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的奏请下,宋仁宗“诏从其请”,决定设置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同年,北宋正式置益州交子务,首此发行“官交子”(与民营交子最大不同的是,其是不允许现填的,朝廷会事先印好一贯到十贯面值的“交子”,然后直接发行,可以说已与现代的钞票一般无二)125万6340贯,并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用于民间兑换。
以上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作为官方法定货币的“交子”的由来。
到这里,很多人或许还是不太清楚“交子”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所以下面我就来详细的解答一下。
一、为何“交子”不是率先出现在北宋更为富庶的扬州、广州等地,而是偏偏出现在成都?
北宋时期,益州虽经济繁荣,商业昌盛,依靠着领先于全国的丝锦、纸、糖等产业,益州经济是领先于北宋多数地区。但是,益州虽富,可比益州更富的却不是没有,比如扬州、广州等地区,它都要比益州富庶。扬州,是唐后期,唐朝面对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因此其经济是繁荣无比,唐时多位名家都曾用诗句来描述过扬州经济之繁荣,如张祜“十里长街市井连”,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都是在描述扬州的繁荣景象。
广州,依托着水运交通的发达,自西汉以来,它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如《旧唐书》所载:“西南大海中诸国舶至,则尽没其利……日发十余艇,重以犀象珍贝,称商货而出诸境。周以岁时,循环不绝。凡八年,京师权门多富锷之财”,唐时,广州的商业发展程度已是十分繁荣,到北宋时那是更加繁荣。
由此,很多人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何贸易更加繁荣的扬州、广州没有出现“交子”,反而是成都率先出现“交子”呢?
其实,成都会率先出现“交子”,这并非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是有其特定的因素和条件存在的,若是没有这些因素和条件的存在,即使其商业再如何的繁荣,也是断然出现不了“交子”这一独特的货币的。
首先,成都因频繁的战乱而造成的“钱荒”,推动了“交子”的出现。成都作为西南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自北宋立国后,它就曾多次爆发反对北宋统治的起义,如王小波之乱、李顺之乱等,而因这些战乱,致使成都地区的“铁钱”铸造行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几个主要铸币机构是纷纷“罢铸”,由此这就让成都地区的“铁钱”可流通的量变得越来越少。
而成都地区作为西南地区绝对的经济中心,茶叶、绢帛、纸等商品贸易的聚居地,它的商品贸易是十分发达的,因此“铁钱”对成都地区的商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缺少“铁钱”,也就意味着商品流通将受到极大的阻碍,一旦商品流通受阻,商人们的利益肯定会受损,同时百姓的生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由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商人们自然就会想方设法,让商品流通不会因“铁钱”缺少而被阻碍到。如此,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交子”这种无需矿产资源,也无需多少制造成本的纸币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其次,成都地区有推行“交子”的群众基础。在出现“交子”之前,早在唐代,成都地区就有了与“交子”大相径庭的东西,这就是“飞钱”(与现在的汇票类似)。当时,唐代也曾出现钱币短缺的问题,而当时各地为解决这一问题,是纷纷禁钱出境,但是各地官府虽能禁止钱币出禁,却是不能禁止商人之间进行贸易,可商人若是没有钱,又怎能进行贸易呢?
于是,唐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创造了“飞钱”。当时,在京师的商人可以将钱交给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各军、各使或富商,取得凭证,之后商人回到家乡后,就可凭借着这个凭证取钱。而对于不能前往京师的商人,他们可以找代营“便换”的商人,让他们协助兑换。
而在当时,这种携带方便的“飞钱”在成都地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因蜀地自古道路就不通畅,若商人想将数量庞大的铜钱运到或运出成都去做生意,这是很艰难的,所谓“蜀道难于上青天”。而此时有了这种携带方便的“飞钱”,那无疑是给了蜀商很大的方便。因此,飞钱是兴于蜀,且盛于蜀。
如此,可以说早在唐时,这种“以存钱来获得凭证,而靠凭证来取钱”的形式就被成都地区的百姓所接受,已经是拥有了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由此当蜀地再次出现“铁钱”短缺问题之时,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自然是想起了再次去使用类似于“飞钱”的来替代铁钱。由此,“交子”也就顺其自然的出现了,正如《宋史》所言:“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
最后,成都地区较为发达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交子”的流通提供了技术条件。“交子”作为纸币的存在,它自然是离不开纸张的,而若没有发达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交子”也肯定是推广不开的。而成都地区恰恰就是北宋时期造纸业和雕版印刷业的重要中心之一,早在唐代,成都地区的工匠就掌握了造纸中加矾、合胶、涂粉、洒金、染色等先进技术,且还能制造出各种以鸟兽飞禽为图案的水纹纸。由此,正是基于成都地区较为发达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这才有了“交子”的出现,直至最后的大规模推行。
综上所述,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最终是让成都地区出现了最早的“交子”。
二、两宋“铁钱”与“交子”的兑换比例是多少?
“交子”在被民间作为货币来使用之初,因信用度较高,所以一贯交子可以兑换一贯铁钱,兑换比例为1:1。但是,之后随着“交子铺户”的商人开始挪用客户所存储的铁钱,广置田屋、园地,致使无法足额兑换铁钱,由此交子出现贬值,此时一贯交子只能兑换七百文左右的铁钱,兑换比例为10∶7。
天圣二年(1024年),“交子”被定为北宋的法定货币后,因朝廷的加入,交子的兑换趋于稳定,此时交子面值多少就是多少,如一贯交子可以兑换100文铁钱,二贯交子就可以兑换200文铁钱,兑换比例为1:1。甚至有些时候,因为交子的币值比铁钱的币值还要来得稳定,因此还出现过增值的情况,史料记载元祐年间川蜀地区“蜀人利交子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即一贯交子能兑换110文铁钱,兑换比例为1∶1.1。
不过到了大观元年(1107年),随着朝廷所发行的“交子”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交子不可避免了就出现了贬值,据《宋史》所载:“大观中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至引一纸当钱十数”,就是在这个时候,一贯交子只值数十文铁钱,贬值的厉害。而到了南宋时期,淳熙三年(1176年),宋孝宗诏令:“每贯准铁钱七百七十文足”,即一贯交子能兑换770文铁钱,兑换比例为1:7.7。
三、宋“官交子”与“私交子”有何不同?
由朝廷发行的“私交子”,它与商人们所自发的“私交子”,其不同点主要有四点:其一、“交子上书出钱数”并且“合用印过,上簿、封押”,官交子不再向私交子那样,数额由使用者自行填写,而是每一份交子上都有固定的数额,不允许使用者自行填写,同时加盖官印,防止盗印。
其二、“据合同字号,给付人户”,就是每份官交子上都有独有的编号,在人们兑换交子时,会将这编号记录,而后,在人们兑换铁钱时,就会与之对照,无误后,方可兑换,同时兑换完成后,就会将此编号消除,以此来防止伪造。第三、官交子流通的期限被严格限定,每两年一界,即每二年就要收回,而后再重新铸造一批然后。第四、设立益州交子务对官交子的制造、发行和回收进行统一管理。
四、两宋“交子”流通范围
“交子”的流通范围在北宋时期,其基本上只限于在四川境内流通。但曾有一段时间流通于陕西、河东之地,天圣四年(1026年),宋廷允许陕西转运司的请求,规定“辖下秦州所入纳粮草,取客稳便指射,赴永兴、凤翔、河中府及西川嘉等州,请领钱数。准益州转运司牒,近就益州置官交子务,书放交子行用”,由此“交子”亦可合法流通于陕西地区,但不久因在陕西发行“交子”的过程中,出现交子大量的被虚行印刷的情况,不久宋廷就收回了交子在陕西的合法流通权。
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经略西北,需要储备大量的军需粮草,而此时因河东使用的多是“铁钱”,这就让军需粮草交易变得极为不便,由此在王安石的上奏下,“河东运铁钱劳费,公私苦之。二年,乃诏置交子务于潞州”,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在河东置潞州交子务,推行“交子”。同样,因交子在河东地区推行时,出现“转运司以其法行则盐、矾不售,有害入中粮草”的情况,由此熙宁三年(1070年)潞州交子务被废除。
到了南宋,交子开始流行于两淮地区,此谓之“淮交”。南宋时期,因与金国陷入南北对峙的关系,为防止铜钱流向金国,遂人为的划分了江北、江南两大货币体系,禁止铜钱北上。而在江北货币体系中,尤以两淮货币体系最为特殊,当时因两淮属于南宋直面金国的前线,所以为防止铜钱流入到金国,宋皇诏令“两淮、京西悉用铁钱”,强令两淮地区使用铁钱。
当然,宋廷还是考虑了两淮百姓在使用“铁钱”时会有不便之处,所以为方便两淮地区百姓对于“铁钱”的使用,乾道二年(1166年)“癸未,降会子、交子于镇江、建康务场,令江淮之人兑换”,南宋在两淮地区正式推行“交子”。

中国钱币历史发展顺序是什么样的?

中国历史钱币顺序图如下:
1、贝币。贝币是中国历史上使用的货币,天然贝币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2、秦半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3、开元通宝。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
4、宋元通宝。宋元通宝钱文仿八分书,形制仿唐开元,有铜、铁两种,背有星、月纹等,铁钱十当铜钱一。
5、雍正通宝。雍正通宝是清代钱币,用黄铜铸造,做工精良,雍正通宝现为五帝钱的一部分,五行属土,有辟邪的功效。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以后又经历了秦、唐、汉、魏晋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重大演变圆形方孔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都与“贝”有关。随着商品交 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〇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交子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北宋太宗时,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交子”的出现,是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