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中石的简介,中石题中的那个“中石”是何许人也、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8 18:18:09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石题”中的那个“中石”是什么人?

“中石题”中的那个“中石”是欧阳中石先生。
简介:
(1)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
(2)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3)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官方大事记:
(1)2013-07,欧阳中石教授受邀担任国防大学文化艺术中心高级顾问。
(2)2014-01,沈阳军区雷锋团聘请欧阳中石担任该团文化总顾问。
(3)2006-01,欧阳中石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评价:
(1)启功:“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后无第二。”
(2)赵朴初:“玉如先生书,龙腾虎卧,意态不可方拟。”
(3)张伯驹:“晋唐之风,当代巨擘。”
(4)李苦禅:“玉如公书文绝佳,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当重之宝之。”
(5)王遐举:“品在王内史(即王羲之)、颜真卿之间。”
“中石题”中的那个“中石”是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山东省肥城市人,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欧阳中石先生学习书法,早年得到武岩法师的启蒙,后师承国学大师吴玉如先生(1898-1982)字家琭,后以字行。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师。1898年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村,故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
扩展资料
8月24日,由山东省旅游局、大众网联合主办的“好客山东五周年--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好客山东仪式”在舜耕山庄举行。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现场题字“好客山东”。
据悉,为进一步增加“好客山东”的文化内涵,打造更具民族特色、齐鲁文化的山东品牌,在“好客山东”品牌创立5周年之际,省旅游局与大众网共同邀请欧阳中石先生亲自到济南题写“好客山东”。
今天上午11点,“好客山东五周年--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好客山东仪式”在舜耕山庄举行。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大众网董事长、总经理林忠礼共同出席了仪式。于冲在活动上发表了致辞,对欧阳中石以及大众网表示感谢。
于冲说,在好客山东五周年之际,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好客山东”,是对“好客山东”品牌的升华,更是文化名家对“好客山东”的肯定与支持。欧阳中石的题字,必将能极大地提升“好客山东”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内涵。
随后,85岁的欧阳中石现场为我省旅游品牌“好客山东”题字。欧阳中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他的书法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在案台前,老先生挥毫泼墨,“好客山东”四字一气呵成。
欧阳中石认为,“好客山东”正是表明了山东人对世界的态度。“欢迎他们到我们这来,作为东道主,山东的人们会热情接待他们。”
据了解,2007年,山东省率先提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在过去的五年里,“好客山东”传遍大江南北,传至世界各地。经过五年的打造,“好客山东”品牌已深入人心,2011年,“好客山东”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营销事件奖,成为享誉全国的著名旅游品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中石 大众网—欧阳中石题“好客山东” 欢迎世界体验齐鲁热情

书法家欧阳中石的介绍?

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家赵报军,国内市场价格6万平尺,国际12万平尺,中华横幅长龙市场价格每平尺60万。
中石的字可以吧!
欧阳中石简介
男,汉族,1928年生于山东泰安。
早年就读于济南,中学毕业后初读于辅仁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专治中国逻辑学史。
欧阳中石先生在国学、逻辑、音韵、戏剧、书学等领域均有较高造诣。
1985年起,在首都师范大学主持书法都育专业,建成了从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书法高等学历教育体系。
书法诸体兼精,尤以行草能入东晋堂奥,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毕业后在师范学校任教,后任北京师范学院逻辑学副教授兼任书法艺术专业主讲。
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从现时吴玉如。
从唐碑入手旋即转监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监池益专。
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王列。
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祝点法。
书风研婉秀美,潇洒俊逸。
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或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尤致力于书学教育工作,在北京师范学院创建书法艺术专业(本科),并兼任北京数家高等学校书法艺术顾问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部主任。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学院副教授。

欧阳中石的人物简介

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京剧爱好者、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书画国际大学董事局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欧阳中石是中国当代艺术大师,欧阳中石既是一位学问家、又是一位教育家。高中毕业后在济南永长街回民小学任教教过各个年级。上个世纪50年代初,年轻的欧阳中石考取了辅仁大学哲学系,一年后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中国逻辑史,拜在逻辑学大师金岳霖的门下。1954年,欧阳中石毕业于北京大学,开始在中学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他教过中学的各门课程,深得学生敬重。在长期从事中学教学的实践中,他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运用他敏锐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维,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学试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1981年,欧阳中石被调到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走上了书法教育之路。那是中国书法教育逐渐复兴的时候,欧阳中石与当时许多的有识同道共同承担了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历史任务——开辟高等书法教育。他首先为在书法艺术复兴时期不懈追求的众多有志青年着想,开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首批向全国招收近百名学生,以后又发展了本科、硕士教学领域。欧阳中石的举动获得了书学界的广泛赞誉和支持。他曾说过一句话:“中国的书法教育事业不是个人的事业,我愿意和朋友们一起来推动它向前发展。”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国书法教育中。1985年参与创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今重组为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这些年来,他为中国书法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感动着每一位愿为中国书法事业作出奉献的人。 1993年,国家为了使书法教育更加走向正规、深入,更加蓬勃发展,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美术学(书法教育)博士点。1997年他为中央财经大学题写校名。1998年,国家人事部又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博士后教学点,使首都师范大学成为我国高校第一所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科、大专完整的中国书法教育体系。2005年,他为山东政法学院题写校训。欧阳中石投入积极深入的思考之中,更加努力地为中国书法教育做着贡献,不仅弥补了很久以来中国书法教育的不足,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书法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欧阳中石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给许多公司题过名的“中石”是谁?

大书法家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再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主修中国逻辑史,1954年毕业。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文化部艺术系列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他治学博涉多优,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
  当然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关于他详解如下:
  一、简介:
  欧阳中石,1928年生,山东省泰安市肥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最勤。多作行书,宗法二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既有帖学之流美,又具碑学之壮大。
  二、详解如下:
  1、艺术成就:
  200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荣获中国文联第六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造型艺术成就奖”,是11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书法工作者。
  2012年,参加中国大师路录制。
  2013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为落实中央“文化强军”指示精神,特邀欧阳中石指导大队文化工作,中石先生亲作并书《中国三军仪仗队颂》:“堂堂中华儿女,巍巍壮丽神州。肃肃三军仪仗,昂昂大国貔貅。”
  中石先生被聘为三军仪仗队文化总顾问。中国国际商会文化产业委员会顾问赵连甲聘为文化顾问。全国敬老书画院常务院长、艺术总监张文军聘为书法导师。三军仪仗队为三位受聘者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颁证仪式。以此推进“文化强队”建设,这在三军仪仗队建队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将与三军仪仗队一起光照青史。2013年7月12日上午,欧阳中石教授受邀担任国防大学文化艺术中心高级顾问,国防大学郭俊波副政委向欧阳中石先生颁发了“高级顾问”聘书。欧阳中石先生将书写的《中华颂》作品集赠送给国防大学。并为国防大学题写了“将军本色,善武弘文”。同时,赵连甲老师被聘为国防大学文化艺术中心顾问。
  2014年1月25日,沈阳军区雷锋团为落实中央“文化强军”指示精神,聘请欧阳中石担任该团文化总顾问。聘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元军担任该团文化顾问。聘请全国敬老书画院常务院长、艺术总监,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形象大使张文军担任该团书法导师。雷锋班班长毕万昌同志专程来到北京为三位受聘者送达了聘书。以此加强雷锋团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学雷锋活动在全国的开展。
  2、个人影响:
  著名的书法家沈鹏 与 欧阳中石、邢飞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大师。欧阳中石主编、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如《艺术大师三人行》《书学导论》、《学书概览》、《书学杂识》、《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书法与中国文化》等等。
  作为一位海内外知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有着一个严谨治学的大学者、大书家风范。他对学古人和自己创新都持有谨慎的态度。他教育他的学生要积极学习古人,要深入到传统的精华中去,学习书法要有积极探索的精神,要学会深入研究,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扎实地学习、研究古人,才能逐步提高自己。他告诫他们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求其然而然”,要能够进入历史的深处探掘其内在的精神,还应能观史而察今。他认为,之所以要学习传统中的精华——“正统”,是因为“正统”是传统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他还指出,书法并不是“独立”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一门学问,故而学习书法就不能脱离中国文化而去独立地学习,要把书法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去学习、去研究。
  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被海内外各博物馆、收藏家、书法爱好者竞相收藏,还有他不仅仅是一位著名书法家的因素——他在逻辑学、语文教学研究、戏剧研究等方面也有较高的成就。他务实钻研,严谨治学,是当今的时代和他那为中国书法文化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成就他成为了当代书法教育事业的专家,同时也成就了他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以及取法高古、上追秦汉魏晋、熔铸历代名家精华、师古不囿于古而自成一家的独特书风。
  欧阳中石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每次应邀参加书法培训班或各种书学活动,都欣然给大家传授书学知识和书写技法,不厌其烦地教导大家要道技并修。他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痛快不失俊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由于他的作品为众多书法爱好者所喜爱,他已应邀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

中石题中的那个“中石”是何许人也、

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早年就读于济南,1948年中学毕业后在小学任教。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1951年再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主修中国逻辑史,1954年毕业毕业后,先后任教于通县师范学校、通县二中、北京171中学,教授过语文、数学、历史、体育、化学等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凭借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学试点,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被收入《北京市语文教学五十年》。
欧阳中石1981年调入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学科教育、逻辑学,并走上书法教育的道路。他1985年主持创办书法专业,首先开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首批向全国招收近百名学生,后又发展了书法本科、硕士教育。1993年国务院学位办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美术学(书法艺术教育)博士授权点,1998年国家人事部批准首都师范大学招收书法方向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欧阳中石分别于1990年、1993年起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并由此建成了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书法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书法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书法学科的发展完善和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倡导下,2005年11月,首都师范大学建立了“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及我国大学第一家“书法文化博物馆”。欧阳中石还主编、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如《书学导论》、《学书概览》、《书学杂识》、《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书法与中国文化》等等。
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其书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著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
欧阳中石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文化部艺术系列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现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第八至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8月21日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后任北京师范学院逻辑学教授,兼任书法艺术专业主讲。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用工更勤。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祝点法。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文化部艺术系列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他治学博涉多优,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
他从教多年,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桃李满天下。1985年,他在首都师范大学主持创办书法艺术教育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形成了由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书法艺术高等教育体系,使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成为我国书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他编著的各种专著和教材达40余部。主要有《中国书法史鉴》、《中国的书法》、《书法教程》(主编)、《章草便检》、《书法与中国文化》(主编)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列书法教材(主编,并自撰其中重要部分)等。其中,《书法教程》获1995年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
对于书法,举凡周金汉石、晋帖北碑、唐贤宋哲乃至明清诸家,他都有涉猎,博采众长,而又归宗二王,形成了飘逸清新的独特风格,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出版面世的作品有《中石夜读词钞》、《中石钞读清照词》、《小楷道德经书卷》等。
他早年主修逻辑专业,曾从金岳霖等前辈学者问学,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加了国家“六·五”项目五卷本《中国逻辑史》的编写,担任隋唐至明部分。其他著作尚有《中国逻辑史资料选·先秦卷》(合著)、《逻辑》(主编)、《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合著)等。
他还是一位京剧艺术家、研究者。他是“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曾长期协助奚啸伯先生工作,对“奚派”艺术的完善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他还把京剧作为一门学问,举凡京剧的历史渊源、音韵、各派艺术特色及表演实践等都有专门的研究,创获颇丰。其见解刊载于各种报刊、文集。
欧阳中石,男,1928年生,山东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欧阳中石先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中石题”中的那个“中石”是欧阳中石先生。
简介:
(1)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
(2)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3)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官方大事记:
(1)2013-07,欧阳中石教授受邀担任国防大学文化艺术中心高级顾问。
(2)2014-01,沈阳军区雷锋团聘请欧阳中石担任该团文化总顾问。
(3)2006-01,欧阳中石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评价:
(1)启功:“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后无第二。”
(2)赵朴初:“玉如先生书,龙腾虎卧,意态不可方拟。”
(3)张伯驹:“晋唐之风,当代巨擘。”
(4)李苦禅:“玉如公书文绝佳,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当重之宝之。”
(5)王遐举:“品在王内史(即王羲之)、颜真卿之间。”
是指欧阳中石先生。
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京剧爱好者、书法教育家。
1981年,欧阳中石被调到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走上了书法教育之路。那是中国书法教育逐渐复兴的时候,欧阳中石与当时许多的有识同道共同承担了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历史任务——开辟高等书法教育。
欧阳中石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扩展资料:
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
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
其书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个人传记先后被载入山东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泰山儿女》、中国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系列丛书。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著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的妻子是谁

欧阳中石的妻子是张茝京。
欧阳中石山东省肥城市人,妻子是张茝京。他是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2020年11月5日3时18分,欧阳中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扩展资料:
欧阳中石先生书法用笔沉厚俊朗,字如其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担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画部主任,1985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创办了书法大专班,1993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书法专业博士授权点。
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时,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欧阳中石亲自动手编写《楷书浅尝》《隶书浅尝》《行书浅鉴》《草书初涉》《篆书浅尝》等系列教材,还主编了《章草字典》《今草帖选》《书论会要》《书法会要》《历代书迹集粹》《章草字典》参考书和工具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中石
张茝京
妻子:张茝京。
欧阳中石(1928年—2020年11月5日),男,山东省肥城市人,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
2020年11月5日3时18分,欧阳中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艺术风格
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
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其书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个人传记先后被载入山东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泰山儿女》、中国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系列丛书。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著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欧阳中石

路兴吾是欧阳中石的母亲,谁能帮我找一下她的生平简介,最好能知道他原来的名字。

欧阳中石,原名欧阳崎,1928年10月29日出生于山东泰安望山胡同,中学时受师赐名中石,遂以此行世。
欧阳先生1928年出生在山东泰安城。他的母亲叫路兴吾,是当时为数极少的毕业于女子职业学校的妇女。她话语不多,做事不紧不慢却很有条理,她善良、和顺、斯文,乐于助人,很有人缘。欧阳先生年少时,在外做生意的父亲极少回家,因生意不景气父亲也很少捎钱回家,所以家庭生活的重担以及抚育他和弟弟欧阳仑(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的责任全落在路兴吾的肩头。
  路兴吾是位有远见卓识又很顽强自立的女性。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培养两个儿子学业的事从没有耽误过。欧阳先生五岁时,母亲就教他看图识字;上小学时,又舍近求远将他送到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抗战爆发后,学校停课,举家从泰安迁回祖籍肥城县西徐村。为不荒废孩子的学业,母亲特地腾出自家私房,请来私塾先生,让两个儿子读家馆私塾。欧阳先生自小爱好广泛,母亲认为凡对孩子长学识有益处的事,一概给予支持。欧阳先生爱唱京剧,母亲就给他请先生教唱,她也跟着学戏;欧阳爱书法,母亲就又给他请先生。在当时生活很拮据的状况下,花钱请先生教唱戏写字,绝对属于一种让人费解的“破费”,可路兴吾却默默地承受着家族和外界的各种舆论压力,坚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书法家是谁?以及简介?

到没必要论个高低上下,都有各自的风骨,就说现代书法家傅建增,以左手书法著称,创建南开大学书画社,任社长。在大学讲授《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史论》、《美学》、和《书法》等多门课程,早年拜中国著名女书法家王千为师,后与书法大师吴玉如、李鹤年、欧阳中石、王学仲、范曾诸先生多有交往,书法作品被日本、英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收藏。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理事兼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东方书画院院长等职位。
国家有名气的书法家有欧阳中石,沈鹏,赵报军,张海,林兰子,苏士澍等。
欧阳中石,林兰子,赵报军,苏士澍等
当代人那么浮躁不安,不潜心研究学问和修身养性,哪里来的书法家?更别说著名楷书了,那是最难的。你要学习书法,还是老老实实从欧颜柳赵这四个楷书典范里找你喜欢的字帖吧,这四个里都没有喜欢的,那就看看褚遂良和虞世南的字。唐楷是中国楷书的高峰,没有人能逾越。不要被现代所谓的【名师,而不是明师】给误导了。
中国书法家邓彪先生的作品最有实力!!
应该是最高水平的人。健在的至少有这样几个:启功,刘炳森,沈鹏,欧阳中石,李铎等。
  启功,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生于1912年7月26日。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启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他执教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设立了励耘奖学金。
  启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自80年代初,他的书画专集、诗词专集陆续出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好评。近几年,又先后赴日本、新加坡、韩国和香港、澳门举办书画展,取得了很大成功,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启功还是我国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对于古代书画和碑贴的鉴定尤为专精,独具慧眼,识见非凡。他曾受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主持鉴定小组,与其他几位专家一起,对收藏在全国各大城市博物馆的国家级古书画珍品,进行了全面鉴定和甄别,为国家整理、保存了大量古文物精品。
  启功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等。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一九三七年八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一九六二年夏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至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法书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至今。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教授、日本白扇书道会顾问、日本书道研究泉会顾问、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委员等。
刘炳森教授先后出访了南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各国,举办展览和讲学,其中三十余次东渡扶桑。一九九零年五月,荣膺日本“富士美术奖”。出版有多部书法作品集,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紫垣秋草》等。
  沈鹏(1931.9─ ─)江苏江阴人。早年毕业于江西南昌大学中文系。书法擅长行草,兼及楷、隶书。行草以帖派风格为主,并参以汉魏碑刻。美术评论侧重国 画、书法等。主持编辑《故宫博物院藏画》,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石刻大观》三十二册(日本)等。主编期刊《中国书画》等。著作有《书画评论》《沈鹏书法选》等十几种。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 数百次,并远绍欧、美、东南亚国家。多次赴新加坡、瑞典、日本讲学,并举办个展。传略载入英国剑桥国际 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辞典》、《国际传记辞典》等。现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编审,中国书协代主席,全 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欧阳中石 (1928 - )山东泰安人。 中学就读于济南,毕业后迁入北京 。初入辅仁大学 。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专治中国逻辑学史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北京师范学院逻辑学副教授,书法艺术专业主讲,并从事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工作 。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客座教授、顾问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学书先师从武岩法师,又受业于吴玉如先生 。兼涉篆、隶、甲骨、金文 。多作行书 。注重书学教育,于北京师院创建了书法艺术专业,先为大专学历,后纳入中文系,成为大学本科 。
  李铎,1930年生,湖南醴陵人。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齐白石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工业大学书画学会顾问等。  
  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近10几年来,他的墨宝多次应邀到日本、东南亚国家参展并流传到联合国、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甚大。在国内,其作品常见诸报刊和展出外,还为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为许多著名风景名胜制匾刻石。
  近年来,李铎不仅在书艺上刻意求新,而且在书法理论、书法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
欧阳中石、 沈鹏、 王镛、石开、陈锦城、言恭达、林岫、 张海、张旭光、王冬龄。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艺术简介:
欧阳中石,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欧阳中石既是一位学问家、又是一位教育家。上个世纪50年代初,年轻的欧阳中石考取了辅仁大学哲学系,一年后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中国逻辑史,拜在逻辑学大师金岳霖的门下。1954年,欧阳中石毕业于北京大学,开始在中学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他教过中学的各门课程,深得学生敬重。在长期从事中学教学的实践中,他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运用他敏锐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维,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学试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面对欧阳中石,就仿佛面对一本厚厚的书,让你敬重,让你深思,让你味之不尽。只是目前价位已高,如能遇上每平尺5000元以下的作品是可以投资与收藏的。

沈鹏,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等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沈鹏先生书法擅长行草,并兼及隶、楷多种书体。行草以帖派风格为主,对汉魏碑刻,米芾等宋代书家作品都有较深的研究,论其草书主要得笔于怀素《大草千文》并柔和自家隶书的笔法,形成自己草书特色,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达到相当高度的草书家之一。
沈鹏先生在北京按排名除了启功之外,应排名第一。沈鹏先生作品报价:每平尺10000元,2000年以后的作品市场价在6000 元左右,建议藏家如遇每平尺5000元以下作品,可以购买。沈鹏先生书法作品将来不但收藏价值高,而且升值空间还会很大 。
王镛,1948年3月出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 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王镛先生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开派人物”他和石开、、何应辉、沃兴华等被称作“流行书风”的领袖人物和“中国书坛的重量级人物”。 王镛先生的书法取向主要是民间书法,他广泛的吸收了“墓志”、“摩崖”、“简帛”、“瓦当”、“金印”、“砖铭”、“鼎铭”、“秦权”等,要论对民间书法的涉猎之广堪称举世无双。虽然王镛先生是当今书坛颇具争议的人物,但是他对“当代书法”——“流行书风”的影响是无人齐肩的。王镛先生的地位、学问、影响、印、书、画、堪称佼佼者。
王镛先生的书法作品目前每平尺8000元左右,市场价格:早期作品(指90年代)约在4000左右,他是这几年价格增长比较快的书家之一。从收藏角度出发,也是藏家必须收藏的书家之一。
石开,1951年生,福建福州市人。原姓刘,别名吉舟,从事艺术职业后改姓石。可以这样说:石开先生是中国印坛顶尖人物。其印风影响当代印坛。早在80年代中期,印坛被称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镛高步京华;韩天衡雄居海上;石开领风骚于闽南。石开先生也是“流行书风”的领袖人物之一,在当今书坛石开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石开先生书法带有孤峭奇逸的强烈个性色彩,有人说石开书法如鬼画符一般,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因他的书法个性太强烈,以至与当代任何一位书家都拉开距离。其实解析石开先生书法也是很传统的,特别是早期作品不难看出。他受明清书家影响更大一些,在他书法里随处可见深受黄道周和傅山的影响。石开工篆刻,书法,绘画,诗文皆达上乘,石开无疑是既能继承传统又最具创造性的一位书家。将来必成大器。
石开是最早作为书家(辞去福建书协副主席职务)成为“北飘”一员的,后来干脆辞去中国书协一切职务,以职业书画篆刻为职业。其作品价格是一步一步地提升的,石开性格如同其书法一样有强烈的个性,所出售作品的价格一视同人,作品从不应酬。有人说:因石开篆刻好,在他各种书体中所以篆书最好。我不这样认为,举例说明:如同一名汽车修理工,汽车修得好,不一定汽车开得就好。我认为石开草书最好,石开本人可能也这样认为,从2006年石开作品报价中也不难看出:篆书与行书每平尺2000元,草书每平尺2500元,小字或小品每平尺3000元。目前市场价位:每平尺5000元左右,石开先生作品无论作为投资或收藏都是可以的。
陈锦城, 1958年生。福建福州长乐人。常来往于北京、武汉等地。陈锦城是我国唯一五体均能双手双笔齐下分写异字的书法家.。双笔五体书法开拓者、奠基人。中国历史第一人,楷、行、草、隶、篆五体书法均能同起同落双管齐下,左右开弓双手、双笔分写异字, 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双手、双笔汉字书写推至艺术的高度。刷新书坛纪录,填补历史空白。
陈锦城先生重视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书画印俱精,书法功力扎实,是当代民间书法与实力派书法代表人物。陈锦城八十年代书法作品展出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并开始潜心研究双笔书法。九十年代被媒体誉为“全能双管,五体俱佳”,书画作品开始销往全国各地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作品价位逐步提升。
陈锦城先生五体书法均有很高造诣,行草最好,行草书主要得力于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十七帖》,对米芾,徐渭、王铎,黄道周等古代书家作品都有较深的研究,并柔和《石鼓文》《汉魏碑刻》等篆、隶笔法,形成自家风貌。他创作形式多样,单笔有左笔,右笔,还有双笔创作。他的双笔书法既能用于表演,还可用于创作,且实力雄厚——特别是双笔行草书创作更加突出。他通过双笔不同水墨形成的丰富变化与不同的速度变化,使笔法与墨法互补相发,创作了许多精品,这是陈锦城书法对中国书法技法宝库提供的创造性成果。而这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陈锦城先生书法精品目前市场价位:每平尺3000元--5000元 。市场价位尚不算高,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投资陈锦城先生的作品历史意义不容忽视,投资和收藏前景看好,收藏意义与价值相当高。
言恭达,1948年生,江苏常熟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 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书法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从言先生书艺来看,也是了不得。言先生各种书体皆能,以草书和篆书最佳。言先生书法师从沙曼翁先生,得沙翁真传。言先生先生篆书主要从《散氏盘》而出,写出了《散氏盘》的真谛——字体用笔浑朴雄伟,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草书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强烈的书写个性和淋漓尽致的性情挥洒。观其草书气势磅礴,结体多变,转化跌宕,线条富有立体感,圆润中又不失疾涩,劲健而又不失柔美,富有旋律的美感。
近年来投资和收藏言先生作品的人愈来愈多,特别是06年下半年以来形成高峰。言先生06年作品价位:每平尺3000元 ,目前市场价位:每平尺2500——3000元 。从目前分析,言先生的作品还有很大升值空间,具有相当大的收藏投资潜力 。
林岫(1945-)女,字苹中、如意,号紫竹居士、颐阳书屋主人。浙江绍兴人。汉族,林岫不仅书法家,而且是诗人。在书协担任主要职务:中国书协副主席、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 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在中国女书法家中排名前三位。当前在北京作品价位已高,但与外地价格形成很大差距,每平尺千元以下作品的时常能遇到,存在地域差别。藏家如遇低价位作品亦可收藏。
张海,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书协改选前,张海先生的价格为:每平尺2000元,改选后为:每平尺4000元。目前已达近万每平尺,一般藏家难以接受。不过市场上能见到低价位作品: 每平尺2000元至5000元 。随着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且作品价位俞来俞高,造假的数量也随之增高,赝品充斥市场,藏家要特别小心!
张旭光,是当今书坛比较走红书法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中国书法学报》执行主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创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通讯报》主编。 2008年 8月调任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任副秘书长,目前市场价位尚不算高:每平尺2000元左右,很有投资潜力
王冬龄,1945年生,江苏省如东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协副主席等。1966年与1981年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班,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之邀赴美国讲授中国书法,为该校及加州大学教授,在哈佛、伯克莱等20多所大学举办讲座与展览。1992年底由国家教委招聘归国,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工作,1994年回中国美术学院执教。1996年赴韩国汉城参加“第四届国际茶文化书画艺术展。”1998年2月巨幅草书参加纽约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1999年参加巴黎“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展”,东京“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韩国汉城“现代文字艺术展澳大利亚”“China46”艺术展。2001年3月参加了中国兰亭国际书法节,王冬龄的书法展览与书法艺术专题讲座深受观众欢迎。王冬龄早年师从“当代草圣”林散之,其行草书得林、陆二师真意间又参合了沙翁之磅礴。王先生成名很早,他草书在当代书坛影响很大,特别是他长篇巨作,气势磅礴,震撼心扉。他是一位非常活跃的书家,研究书法艺术如何走向国人和世界,并成功地举办杭州国际草书展;他也是一位非常包容的书家,尽管注重传统、亲和经典,但他也热衷于“现代书法”的探索。
王先生作品06年报价:每平尺3000元。市场价:每平尺2000元左右。王先生作品很受藏家的青睐,无论投资与收藏都是很好的选择
王羲之曾在临沂当过太守,他上任不久,就巧妙判决了一桩敲诈案。
王羲之 入木三分啊 百科王羲之去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邪监沂(今山东临沂),后迁会稽,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擅书法,世称“书圣”。
  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会稽蕺山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且与许询、支遁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
  自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王羲之遗迹遍及全县各地。嵊西独秀山为王羲之读书处,山上观音殿悬有“右军旧游地”匾额;山麓建桃源乡乡主庙,奉王右军为乡主。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东的清隐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岭等,均为王游憩之地,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王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并于观旁建书楼、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隋大业七年(611年),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吴兴永欣寺少门),专诚赴金庭祭扫,并撰有《瀑布山展墓记》,立碑墓前。明永乐年间,张推官树碑墓右。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晋王右军墓”石碑,今尚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孙秀清于金庭观左建“晋王右军墓道”牌坊,现尚完好。
  说到对鹅的喜爱,比较突出的,要算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了。这里就有一段故事:
  据说,品性高洁的王羲之对做官没有多大兴趣,就离开嘈杂烦闷的京城,来到了风景宜人的江南,他在绍兴一带居住时,经常漫步在水乡泽国,观察群鹅。一只又一只的鹅啊,羽毛整洁美丽,体态雍容华贵。它们有的浮游,有的高歌,有的嬉戏。……·他入迷地看啊,看啊,有时竟忘了回家吃饭。
  有一天,他惊喜地发现,有只鹅长得不同寻常,它的羽毛象雪一样白,顶冠象宝石一样红,尤其是叫声分外悦耳动听,他非常喜爱,立即派人到附近去打听,想把这只鹅买下来,就是多出一倍的钱,也在所不惜。一了解,原来鹅的主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老人家身边没有什么亲人,只有这只白鹅做伴。她虽然家里很穷,这只鹅却怎么也舍不得。王羲之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完全体谅老人的心情,表示不买这只宝贵的鹅了。为了进一观察,他决定登门拜访。
  再说这位老妇人,当她听说是书法家王羲之要到她家来参观时,高兴极了,可是拿什么来招待贵客呢?老人家正在犯愁,忽然院子里响起了“哦——啊——”的叫声。噢,有了,为了招待客人,老人就把心爱的白鹅杀了,做了一道美味的菜肴,等待王羲之的到来。
  不一会儿,王羲之迈着匆匆的步伐走进这简陋的茅屋。当他了解到热情慷慨的主人把仅有的一只心爱之物拿来待客时,眼睛湿润了:他为这只鹅的死感到可惜,更为主人的盛情所感动……于是,他要人找来墨笔,在随手带来的六角竹扇上挥毫写字,递与老妇人,嘱咐说:“老人家,我没什么感谢您的,请把这个扇子拿到市上,卖上一百钱,用来贴补生计吧。”老人推辞不要,羲之深情地说:这是我孝敬你老人家的一点心意啊!
  王羲之写字换鹅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
  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
  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
  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
  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
  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
  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
  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
  竹扇很简陋,没有什 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
  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
  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
  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
  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
  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
  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
  一批品种好的鹅。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
  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
  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
  卖给他。
  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
  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
  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尤克勤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东床择婿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
  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
  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
  你猜这位青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后来他真的成了杰出的书法家。这说明,郗老大人是有眼力的。这里还顺带说一句,王羲之的夫人、郗鉴的女儿,她也是个书法家,对王羲之的帮助可大了。她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呢。
  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
  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王羲之卖当
  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很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景物之中。那年春天,
  他去杭州探访好友,走到苏州地面,步上一座石桥,举目四望,见前边有一座小
  村庄,飘扬的酒旗在落日的余辉中闪光,袅袅的炊烟从茅屋顶上缓缓升起,三三
  两两的农人向村庄走去,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他有些流连忘返,在桥边
  停下,月亮升起的时候,村庄一片朦胧,更是一番景致,沽来一壶清酒,买了几
  盘小菜,自斟自饮起来,夜半时分,带着几分醉意,渐渐睡去。
  第二天醒来,忽觉头上沉重,回到馆舍躺下就病了,书童请来了苏州的名医
  为王羲之诊治,王羲之整整病了一个月。出门时身上所带的盘费也已用光,要到
  杭州看朋友也不能了。这怎么办?他想了想,忽然记起,在他住的旅馆对面有一
  个当铺,他记得那个“当”字已经破旧不堪了,我何不写个当字去当了?这是个
  好主意,于是就叫书童铺纸磨墨。他写好一个当字,叫书童拿 去当了,价格是30
  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当。
  书童来到当铺,展开王羲之的字,老板一看,果然是个好字,就问当多少
  钱,书童说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行。老板端详着,说:“好字是好字,只
  是带着病容,不值不值。”
  书童回来把老板的话说给王羲之,王羲之说:“嘿,我看得起你你倒牛起来
  了,好!我就再写一个。”王羲之又写了一个字,让书童拿去,老板一看,说
  道:“这个当字比那个有力多了,只是带着孤气和怒气。就这吧,我要了。”
  交给书童30两银子。
  王羲之有了钱,又可以上路了。
  他来到杭州,见了朋友,朋友设了一桌好酒招待王羲之,在座的有一位朋友
  的亲戚,开着一个当铺,想求王羲之写个当字,当做招牌,王羲之说:“我已经
  写好了一个当字,你去取回来就是了。”王羲之把当票掏出来,交给那人。那人
  带着银两就望苏州而去。
  到了苏州,见了当铺老板,就要回当。老板听他不是本地人,跑这么远要回
  当,以为他是个疯子。一看当票是真的,老板想坑他一家伙,算盘子一拨拉,连
  本带利开口要他40两,那人掏出40两给了老板。老板有点纳闷,明显是坑他,他
  却喜滋滋地掏出40两银子赎当。就问他:“请问,这个字有什么珍贵的?”
  那人说:“这是当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你老先生有眼不识金镶玉,
  哼!再会!”
  老板急了。喊道:“你回来,我拿50两银 子要了你的当字,要不100两,100
  两!”
  那人听都没有听,回到杭州,见了王羲之,交出了那个当字。
  王羲之接过来看都没看,“嚓嚓”两下把那个字撕了个粉碎。那人可惜得不
  得了,一步晚了,没能救出那个当字。
  王羲之笑笑说:“生意人最重要的是一个‘和’字,和气生财么,这个字是
  我病好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发脾气的时候写的,带着几分怒气,不好,我现在
  再给你写一个,包准你挂出去能发财。”
  于是,杭州的朋友展纸磨墨,王羲之运气着力,挥笔写下一个很大的‘当’
  字。在场的朋友们无不称奇,人人都夸这个当字极好极好。
  这个当字经高级工匠刻制,挂在杭州城的通衢大道处,非常显眼,生意也非常热闹。从此以后,杭州城的当铺成了全国最出名的当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