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失败
- 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 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含义是什么?该建筑的设计者是谁?
- 4、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艺术内涵
- 5、世博中国馆的设计者设计的寓意是什么?
- 6、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概念
- 7、上海世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给我们怎样的文化和哲学启示。
- 8、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示主题是什么
- 9、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创意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失败
关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是否失败的问题,有两方面:1、一方面,中国馆的宏伟气势,创意设计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获得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誉和好评,成为上海世博会最受欢迎和最具代表性的展馆之一。2、另一方面,中国馆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如建设成本过高,施工周期过长,展品和设施损坏等。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中轴线上的核心位置,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世博园区里建筑面积最大的场馆。该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其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以东方之冠的造型,斗拱形的结构,以及中国红的主题颜色,成为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
中国馆的外观设计理念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外观造型——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充分展现: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建筑外观结构——斗拱形结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集结构与装饰于一体的独特建筑元素。
3. 建筑外观色彩——中国红:中国馆将大量使用中国红,这种颜色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4. 建筑外观理念——节能环保:中国馆的设计将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理念,通过运用太阳能、天然采光、雨水收集等环保技术,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5. 建筑外观理念——以人为本:中国馆的设计将充分考虑人的需求,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参观体验。
因此,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外观设计理念是“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充分展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和中国智慧。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China National Museum in order to " c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isdom " as the theme, because the shape resembles an old hat, was named as " crown of the east ".
" Crown of the East " the idea subject, expresses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spirit and temperament. Pavilion center rises, cascading Chutiao, a pool of Chinese elements, symbolizing the spirit of Chinese sculpture of the main sense of style -- the highest in the East; regional level museum started to stretch the platform, the base form silhouetted against the National Museum, becomes a open, flexible, close to people, rich administrative levels of city square; two are mutual antithesis, supplement each other, composed expression of theme of unified whole time powers. National Museum, Museum of upper and lower regional district, the main form from space, to North and south to spindle command, forming spectacular city spatial sequence, formed the one and only landmark group.
Take the harmony as the core, show ancient Chinese wisdom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p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city civilization process, demonstrated China grave detailed and national image.
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以和谐为核心,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详和的国家形象。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含义是什么?该建筑的设计者是谁?
[编辑本段]设计理念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编辑本段]主体构思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 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编辑本段]象征意义 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感增加了通透。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联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丰富的,多层次的,也为光与影的变化、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在外观上,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上层建筑的贴面可以是轻质金属,也可以是轻质陶瓷。柱子是钢筋水泥的。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艺术内涵
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好表达。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转译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并能引发散发性思维的意象,我想中国人都愿意赋予它这样的意义。同时,前来参加世博会的外国人一望便知它是中国的。世界上有三大建筑体系,只有中国古代建筑极其智慧地采用了斗拱。斗拱是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的一个基础构件,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出现。它悬挑出檐,层层叠加,将檐口的力均匀传递到柱子上,其目的是将檐口加大并富有美感。这种形制在北京的天安门、山西应县的木塔、西安的钟鼓楼等建筑上都有应用。斗拱既是承重构件,又是艺术构件,它的应用使建筑形成“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态势。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成为中国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认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表达文化的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为了选择一个合理的造型,他们从中国的绘画到雕刻,从出土文物到江南园林,从象形文字到京剧脸谱,每一个文化符号似乎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每一个符号似乎又都不能达到心中理想的境界。经过百般琢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对建筑设计师启发很大,于是决定从其入手,终获成功。古代建筑斗拱挑出屋檐最多可以探出4米,而现代建筑用钢结构和混凝土,可以发挥更大优势。在建造过程中,中国馆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性诠释,并大胆革新,将传统的曲线拉直,层层出挑,斗拱最短处就伸出了45米,最斜处伸长达49米,使主体造型显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和结构美。这些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如果俯瞰中国馆的设计,就会发现其顶部平面呈经纬分明的网格架构,这个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城市棋盘式的布局,即所谓“九宫格”结构,与历史上唐长安城、皇城、故宫形成呼应。其文化底蕴则来源于周代王城的形制理论,《周礼·考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设计者们在中国文化这个富矿中找了青铜器、陶瓷器等,并从中国传统建筑的九宫网格中汲取灵感,最后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提炼,以“中国之器”展开设计,后来又冠名为“东方之冠”。建筑本身融合了中国哲学思想,比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道法自然”等。国家馆与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的愿望,展现了对理想人居社会环境的憧憬,与本届世博会的口号是一致的。中国馆的建造既吸取传统文化营养,又开拓创新,使其造型雄浑有力,宛若华冠高耸,具有现代意识,符合当代国际上的高层审美趋向。中国特色的体现与表达中国馆“东方之冠”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融合了多种中国元素,并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和构成,国家馆的造型还借鉴了夏商周时期鼎器文化的概念。鼎有四足,起支撑作用。作为国家盛典中的标志性建筑,光有斗拱的造型还不够,还要传达出力量感和权威感,这就需要用四组巨柱,像巨型的四脚鼎将中国馆架空升起,呈现出挺拔奔放的气势,同时又使这个庞大建筑摆脱了压抑感。这四组巨柱都是18.6米×18.6米,将上部展厅托起,形成21米净高的巨构空间,给人一种“振奋”的视觉效果,而挑出前倾的斗拱又能传达出一种“力量”的感觉。通过巨柱与斗拱的巧妙结合,将力合理分布,使整座建筑稳妥、大气、壮观,极富中国气派。同时向前倾斜的倒梯形结构,是现代建筑向力学的又一挑战。将传统建筑构件科学地运用,是中国人的又一创造,它向世界传达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概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国馆的造型具有标志性、地域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它的外表是什么颜色,这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什么颜色最能代表中国特色呢?设计者自然想到了“中国红”,一种代表喜悦和鼓舞的颜色,一种大气、稳重、经典的颜色。可是红色在大型建筑中非常难用,由于红色的波长强、刺眼而跳跃,搞不好会有飘起来的感觉,从而影响整体形象。其实,中国红是一个概念比较模糊的颜色,大红的对联,火红的灯笼,红红的中国结,这些都叫中国红。可是在不同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它又呈现出多种审美表达。如故宫太和殿所展示的“红”就达五种之多,怎样在现代建筑中用好“中国红”呢?为此,设计者专门请来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所的专家,通过反复试验,现场观察,实物对比,最后商定中国馆不可能用一种红,而是借用故宫红的色彩,采取多种渐变。于是,就有了中国馆外表从上到下,由深到浅四种红色的“退晕”渐变,上面重一点,下面轻一点,既传统又时尚,丰富了中国红的内涵,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层次感和空间感,极富生气和活力。中国馆披上了“中国红”,传达出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展示着“热情、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这是对中国特色的又一最好解读。东方之冠,高高耸起,象征着中华的鼎盛与繁荣。而舒展平卧于国家馆之下的地区馆,则形成深厚的依托之态,为人们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它的布局借鉴了《禹贡》对疆土的概括,即“九州”之说。这个在圆明园中也有体现,其文化理念和空间意识的文化之根,可追溯到《周易》。国家馆和地区馆的巧妙布局,主次有序,象征着国家一统的精神,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地区馆周边自然折转的空中游廊、台阶步道和园林小品,相互衔接得异常完美,建筑外观镌刻有叠篆文字,环廊外侧立面印有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的小品表面,还刻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所有这些都对中国特色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表达。时代精神的彰显与弘扬巍峨壮观的中国馆绝对高度63米,相当于西安大雁塔(64米),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它的外形既像宝鼎,又像一盏巨大的酒杯,高高举起,盛情欢迎五洲四海的朋友;同时它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冲天而起,预示着中国将翱翔万里,称雄世界。中国馆建筑的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面对即将在中国本土举办的世博会,中国馆已递交了一份以建筑为表述的“时代宣言”。中国馆通过现代手法对中国元素的演绎创造,向世界展现出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国。华冠耸立的国家馆,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的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为人们休闲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具体地说,有四大交流平台,而这四大平台正体现了现代国际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即开放性和公共性,反映了时代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和能源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中国馆的建造处处透露出环保和节能的信息。外墙材料使用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所有管线和地铁通风口都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国家馆顶层景观台使用最先进的太阳能板,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可实现中国馆照明全部自给;同时还有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水通过净化后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地区馆表皮还设计有气候缓冲带,屋顶运用生态农业景观技术,土层覆盖达1.5米,可实现有效隔热,节省能源在10%以上;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了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提供生态化的景观。雄伟高耸的世博会中国馆,阐释着中国特有的建筑美学,体现着厚重的中国文化,表达着亿万中国人的开放情怀,展现出城市发展的中华智慧。东方之冠,中国传统,中国特色,中国精神。
世博中国馆的设计者设计的寓意是什么?
“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 01万平方米,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 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 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天下粮仓”
中国馆的寓意首先是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展馆解读展馆外观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详细>>
展馆外观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详细>>
展馆外观观众首先将乘电梯到达国家馆屋顶,即酷似九宫格的观景平台,将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然后,观众可以自上而下,通过环形步道参观49米、41米、33米三层展区。而在地区馆中,观众在参观完地区馆内部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展厅后,可以登上屋顶平台,欣赏屋顶花园。游览完地区馆以后,观众不需要再下楼,可以从与屋顶花园相连的高架步道离开中国馆。为了均衡客流,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实行“全预约”参观,预约点设在展览现场各出入口。详细>>
展示内容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详细>>
亮点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精心挑出的“中国红”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详细>>
国宝级文物将现身 百米墙面重现《清明上河图》
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100多米长的整面墙都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将出现在世博期间的中国馆。详细>>
穷尽现有高科技手段 45分钟体验五千年文明精华
参观者将首先看到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通过观看一段8分钟的电影,感悟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之后,人们将回溯历史,从中国最早的模块状城市发展规划遗迹开始,再到放大了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最终来到以白色为基调,营造充满未来感的舒展空间,给出未来城市发展的中国式答案。 从现代、到古代、再到未来,中国馆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浓缩呈现,整个参观过程约需45分钟。
“新九洲清晏” 灵感源于圆明园 描摹中华典型地貌
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们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传递中国气韵 篆书作墙组成二十四节气
除国家馆的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
濒临失传“三斩斧” 平均每1厘米宽度要斩7刀
看似简洁的中国馆台阶蕴藏无数奥妙,其共有76级踏步,质量、工艺堪比人民大会堂的大台阶。同时重拾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上万刀,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达5400多万刀。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
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概念
1、世界博览会2022年在哪里举办2、2020上海世博会开始和结束时间3、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哪里举行?4、上海世界博览会什么时候开5、2022上海世博会举办时间6、上海世博会是在哪一年?世界博览会2022年在哪里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2020上海世博会开始和结束时间2020年11月5日2020上海世博会开始,11月10日结束。 开幕式时间:2020年11月4日晚上世界博览会分为两种形式上海世界博览会,一种是综合性世博会,另一种是专业性世博会。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世界博览会的雏形为7世纪的中国隋代杨广在观风行殿上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最早的现代博览会是由英国于1851年在水晶宫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展会意义: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具体意义:一、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举办世博会,将有力地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餐饮业、通讯及交通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有利于世界各国更加详细全面的了解中国文化,为弘扬中国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也为国人展现了世界其上海世界博览会他文化的缤纷异彩,让国人不用出国门就能了解国外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国人的见识和眼界。四、对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技术学习等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世界博览会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哪里举行?“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第41届世界博览会是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本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的首届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上海世界博览会简况1999年12月,在国际展览局第126次全体大会上,我国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2002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之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上海世博会自2010年5月1日开园,至2010年10月31日闭幕,共吸引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以及中外企业踊跃参展;入园参观人数7308.44万人,10月16日单日超过100万人入园参观;永不落幕的网上世博、200多万志愿者无私奉献,共同铸就上海世界博览会了上海世博会的辉煌。
上海世界博览会什么时候开2010年5月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一种大型国际性博览活动上海世界博览会,该活动在2010年5月1日开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分为两种形式上海世界博览会,一种是综合性世博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另一种是专业性世博会。
2022上海世博会举办时间2022上海世博会举办时间2022年3月30日-4月1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聚焦康养旅游、养老康复、健康器械、中医养生、健康食品、健康管理六大细分品类,构建以康养旅居、运动康养、疗愈康养为业态的生态体系,共享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40万人次大客流,助力企业在“旅游+健康”产业的大蓝海中把握商机。1、康养旅游:康养小镇机构、森林/温泉/湖区/海滨度假区、特色度假基地、文旅及康养地产、生态养生健康小镇、健康产业园区、定制旅游等。2、健康器械:按摩保健器械、可穿戴产品、助眠类产品、运动健身器材、康复训练器材、自我监测设备、急救类产品、健康家居、卫生保健用品等。什么是世博会世界博览会,又称国际博览会、万国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国际性博览活动。世界博览会分为两种形式,综合性世博会和专业性世博会,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上海世博会是在哪一年?中国21年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1年5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本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的首届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为上海世界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
上海世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给我们怎样的文化和哲学启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主题,被誉为世界范围内探讨城市问题的头脑风暴,摒弃成就展、实力展的设计思维和语言,凸显出探索和反思的内涵。可以说,在这一世博平台上,设计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已有文化成果的诠释,而是探寻未来路径的创意表达与实践;设计不再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追随者,而是观照人文与自然和谐,开掘先进技术的先行者;设计不再是“求新”或“复古”的单纯演绎,而是前所未有地祈望融会传统智慧,汲取发展的力量;设计也不再简单定位为商业助推器、消费引导力,不只是追求艺术的感染力,而是承载了新的人文使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系到生活的和谐与幸福。正如英国馆以最纯粹的形式传达关于“种子”、关于“生命”、关于交流繁衍的理念,德国馆以和声撼动金属球的装置表达“人心齐,泰山移”的传统智慧,日本馆以超轻发电膜包裹酷似生命体的建筑,并昵称为“蚕宝宝”,人们显然在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个共同的理念,关乎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共同命运,那就是我们如何推进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如何以更小的消耗、更少的污染、更低的负效应赢得更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何推进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应该说“和谐”“低碳”“可持续”的理念早已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在设计领域也并非创见,但在世博平台上,当190个国家展馆、56个国际组织从多种角度切入,以多种形式共同表达和探索这一共通命题的时候,毫无疑问,这就是这个时代设计的最强烈共鸣,包含了设计所要引领和正在反思的内容。和谐:文化发展的共识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谐”不仅成为一些国家馆、主题馆、案例馆的关键主题词,也成为文化交流景观的最好概括。如果说世博发展进程中,相当长时期里,作为“炫耀国力、威慑邻邦的工具”、作为世界大战前后和冷战时期世界关系的“晴雨表”,世博会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色彩,设计语言主要凸显国家力量,那么,从对抗走向交流,在新的语境中,世博会的设计更突出的是文化交流的内涵。关于交流,本届世博会的设计主要体现为三种形态,即本土文化的发掘和展示、设定对象的对话和交流以及纯粹的理念展示。其中,本土文化展示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对自我的展示;对话与交流大多围绕作为主办国的中国展开,体现为两者间的交流;纯粹的理念展示则超脱于具体的过往和成果,直接抛出概念和命题,供人解读和回味。首先,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世博设计对历史文化的回溯具有较强的意向性,是自觉发掘其中的智慧,而非简单的成就展示,体现了设计的历史视野和承传创新能力。从形如冠盖、层叠出挑的中国国家馆,到生动运用标志文化元素的各国展馆;从远古文明遗址的模拟恢复,到传统文化思想的形象化展示;在新的工艺、科技、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对传统元素的撷取、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对传统智慧的重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中国的榫卯工艺、土耳其的古代村落、波兰的民间剪纸、俄罗斯的民族服饰以及西班牙的舞蹈元素等,均通过提炼、应用、融会成为展馆建筑的形式语言,形成的设计文化景观蔚为壮观。第二,在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对话性展示中,相似的文化元素、共通的文化精神得到了有效地发掘、阐释和演绎,意大利馆的设计师即表示“希望寻求一种方式,能够将意大利传统城市布局的精神、形式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并重新进行诠释,在展现出意大利当代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考虑到主办国家的元素”,于是我们看到了源于上海传统游戏“游戏棒”的意大利馆建筑。可见文化交流其实充满了趣味。第三,纯粹的理念性展示,相对于脉络化的梳理更像一个截面,提供了广阔的阐释和解读空间。以英国馆为代表,从建筑形态到展示内容,紧扣“种子”概念,科技的、哲学的、设计的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了富有冲击力的意象与理念展示。如果说“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追求,那么在世界范围的展示与交流中,这种关于融合、和谐、和睦的思想显然已达成共识并得到了设计语言的有力诠释。设计根植于文化,在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不断融会创新发展的内容,通过多元融合与创新,扩大发展的空间并成为发展的重要源泉,势所必然。这也是本届世博会传递给我们的启示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示主题是什么
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中国馆将呈现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未来所面对的挑战。中国国家馆不仅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中体现之地,也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
中国国家馆的展示主题被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追根溯源,中国城市发展的独特性扎根在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
指导中国城市发展的价值观、方法论是中华文化中的亮点,而中华智慧也在城市这个载体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选取“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作为中国馆的切入口,既为主题演绎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更能展示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联系。
世博会期间,中国馆中的地区馆将为全国各省区市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不同风采以及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成就。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将会像一个百花园,中央花坛魅力无比,四周花草争奇斗艳、各不相同,而所有的奇异美丽又都表达着同一个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你好,很荣幸为您提供答案。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A片区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主题: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亮点: 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由中国国家馆、省市联合馆以及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
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以和谐为核心,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详和的国家形象。
中国馆由56根(象征56个民族)柱子组成,柱体用篆体书法书写31个省市的简称。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 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位置: 位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
2010年2月8日上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竣工。
祝你世博旅途愉快,玩得高兴
泽东方--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用这三个字来命名,实在是再完美不过了.其理由有二:一,"泽""东方"--我们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为我们带来好运,一个"泽"字,就把我们这种心情全部滋润了,满足了.二,"泽东""方"--红色的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方形的建筑创意,成在当代,荫及子孙,复兴在即,方鼎言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泽东方--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用这三个字来命名,实在是再完美不过了.其理由有二:一,"泽""东方"--我们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为我们带来好运,一个"泽"字,就把我们这种心情全部滋润了,满足了.二,"泽东""方"--红色的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方形的建筑创意,成在当代,荫及子孙,复兴在即,方鼎言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中国馆简介 %999%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A片区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主题: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亮点: 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由中国国家馆、省市联合馆以及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
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以和谐为核心,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详和的国家形象。
中国馆由56根(象征56个民族)柱子组成,柱体用篆体书法书写31个省市的简称。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 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位置: 位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
2010年2月8日上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竣工
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创意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百科名片
中国国家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展馆名称: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展馆位置: 世博园区A片区,世博轴东侧
展馆主题: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造型亮点: 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
建筑面积: 三层,15000平方米
开工时间: 2007年12月18日
竣工时间: 2010年2月8日
设计者: 何静堂带领的团队
目录[隐藏]
展馆外观
设计团队
参展大事记
展示内容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
水——贯穿始终的线索
亮点精心挑出的“中国红”
百米墙面重现《清明上河图》
45分钟体验五千年文明精华
“新九洲清晏” 灵感源于圆明园
篆书作墙组成二十四节气
展馆外观
设计团队
参展大事记
展示内容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
水——贯穿始终的线索
亮点 精心挑出的“中国红”
百米墙面重现《清明上河图》
45分钟体验五千年文明精华
“新九洲清晏” 灵感源于圆明园
篆书作墙组成二十四节气
[编辑本段]展馆外观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编辑本段]设计团队
总设计师:何镜堂处于施工状态的中国国家馆
展示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
展示设计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建成
展示创意总监:台湾知名策划人姚开阳
展示影像艺术总监:导演陆川
又名:东方之冠
[编辑本段]参展大事记
2007年4月25日 项目建筑方案公开征集
2007年12月18日 开工建设
2008年1月30日 展示设计方案答疑会
2009年5月 中国馆亮起“中国红”
2009年6月23日 中国馆正式通电
2010年2月8日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竣工
2010年3月 完成布展调式
2010年4月 投入试运营[1]
2010年5月1日 投入正式运营
[编辑本段]展示内容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
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 搭乘电梯,观众可以直奔49米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面积达8500平方米。“发展”和“时空转换”为该层的两个核心展示角度。 一个超常规的影厅是上层的点睛之处。导演陆川透露,不同于普通的影厅,在这里,主题影片将在不同的空间里同时展现,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影片时长8分钟,但不同空间放映的累积内容时长则达24分钟,极富视觉冲击力,以汇聚、建设和感悟着手,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大气、震撼、现代风格的影片虽短,其内容却仿如一部“微型史诗”。 陆川透露,主题电影的制作班底就是《南京!南京!》团队,从创意阶段开始,电影即定调为诗意的展现,因此会有很多超出现实生活的、富有想像力的“奇观”呈现给观众。 影片将给我们展现一种新的人文情怀,震撼但不压抑。陆川认为,对一些历史的诠释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柔性的关注和表现手段,使其更艺术化。 他表示:“影片后期制作复杂程度不亚于影片《魔戒》,将体现目前国内后期制作的最高水平,有许多经过好莱坞大片历练的年轻人加盟。” 走出影厅,观众马上会被另一件“宝贝”所吸引——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巨型画卷可以让人细细品味,画中人物还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工人们巧夺天工地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面对 “国宝级”文物的再创作展现,潘公凯表示:“我们要把它做得有趣、好玩,既有意思又有内容,寓教于乐。”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热闹,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2002年,《清明上河图》的孤本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排队参观,竞相一睹真容。但当时观众只能在1米开外的围栏外远距离眺望而已。这一次,原本5米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00米,走在巨型画卷旁,可以一次看个够。 紧接着,观众在前往41米展厅的途中,可以看到意象化的绿色植物将建构出一个梦幻的绿色环境,其中还穿插新老城市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谐相处的影像装置。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印刷术等和城市生活发展相关的元素也都将创意地展现在人们的寻寻觅觅中。 引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
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中国国家馆内部效果图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
结束了49米上层的参观,观众将来到41米的中层,经历动感体验。中层面积3500平方米,被誉为是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
梦幻的轨道车,是中层的主打项目。姚开阳表示,这就好比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游玩项目,给人以童话般的意境。但中国国家馆的这段“骑乘”还能让人领略半抽象、诗意化的参观效果。
边游边看,好似一趟寻觅之旅。黄建成表示,“骑乘”算是一种参观者的特定方式,运用了动态的“流处理”,设计在展馆的41米中层,既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参观节奏上的调节,让游客在三个层面的参观过程中有起有伏。
约10分钟的“骑乘”旅途中,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
潘公凯说道,中国古代的农耕民族文化特点显著,古时候的建筑均以木材为主,功能偏向于生活和居住,并且符合中国的气候特点。这不同于希腊、埃及等其他国家,以石头建筑为主。因此,这种中国式的建筑之旅将很有看头。 [2]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
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33米的下层展厅“绽放的城市”,面积约3400平方米,被赋予了“未来畅想”的功能。
该层的环境设计颇有讲究,以白色为基调的展厅被打造成流线型,配以光影的勾勒,风格简洁、舒展又不失高雅。
如果说,前两层是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那么这一层,则是对未来20年发展的展望。在这里,观众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到有趣的互动项目中,一起畅想未来的城市生活。
潘公凯表示,下层将会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生活的智慧面向未来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交一份“中国式的答案”。
中国元素不等于传统元素,充满未来感的下层,将中国长安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张扬相融合,给参观者提供畅想未来城市的机会,寻找中国的城市未来在哪里。 [2]
水——贯穿始终的线索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因此,东方智慧的展现少不了“水”元素。
中国国家馆内,“水的流动”联系了各个展层和展项。在不同的地方,观众会看到形态各异的水,既有真“水”,也有高科技的模拟“水”,还有装置性的抽象“水”,更有您意想不到的“新新水模式”。
水,一直是个全球性的话题。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即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城市发展中,水资源早已成为各国探讨的热点。在中国,古有依山傍水的建城之道。人类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的习性成就了当今的城市。大城市靠水而生,“水”为人类带来生命之源和重要交通渠道。
中国国家馆将“水”元素贯穿始终,既是对东方智慧的一种凝炼,也是一次对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呼应,更是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编辑本段]亮点
精心挑出的“中国红”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在白天就是吸引目光的焦点所在,到了夜晚,绝妙的灯光效果将让“中国红”更加鲜亮。
百米墙面重现《清明上河图》
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100多米长的整面墙都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将出现在世博期间的中国馆。
45分钟体验五千年文明精华
参观者将首先看到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通过观看一段8分钟的电影,感悟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之后,人们将回溯历史,从中国最早的模块状城市发展规划遗迹开始,再到放大了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最终来到以白色为基调,营造充满未来感的舒展空间,给出未来城市发展的中国式答案。 从现代、到古代、再到未来,中国馆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浓缩呈现,整个参观过程约需45分钟。
“新九洲清晏” 灵感源于圆明园
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们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篆书作墙组成二十四节气
除国家馆的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濒临失传“三斩斧” 平均每1厘米宽度要斩7刀,看似简洁的中国馆台阶蕴藏无数奥妙,其共有76级踏步,质量、工艺堪比人民大会堂的大台阶。同时重拾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上万刀,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达5400多万刀。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突出了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
中国馆的是这样:上面一层一层,是红色的;下面是......你自己看吧!悬赏分高点。www.baidu.com/s?tn=sitehao123&bs=%D4%B2%C8%B1%CA%C7%CA%B2%C3%B4&f=3&wd=%D6%D0%B9%FA%B9%DD%CD%BC%C6%AC&oq=%D6%D0%B9%FA%B9%DD&rsp=0
含 义: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中永久保留的展馆,该馆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
“古”意“新”解透露新鲜气息
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细细品味,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中凝炼了众多的中国元素。同时,这些传统元素“古”意“新”解,透露出新鲜气息——
■中国红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体承天地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如同雕塑高耸于上,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国家馆63米的绝对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为人们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是国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
■斗冠造型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这种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规”“回”统一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这正是故宫中空间秩序的由来。
“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这正是江南园林空间秩序之原由。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
中国馆镇馆之宝 “复活”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