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锭,鉴别银锭最简单的方法 鉴别银锭最简单的方法列述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13 15:08:36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银锭的拼音

银锭的拼音为yín dìng。
1、概念:银锭是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2、银锭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
3、货币价值:
(1)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2)鸦片战争后,外国洋银(见银元)大量流入和自铸银元流行,并没有根本改变或取代银两制度的地位。混杂的货币制度,在对外贸易的金融调度上和在与英镑比价的变化上,都符合外国资本的需要。1934年宣布废两改元后,银两不再使用。
(3)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现介绍一枚江西五十两方形银锭,与同好共赏。

银锭的拼音

银锭的拼音是yín dìng。
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皆有铸造,惟流通不广。
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称扁平形银币为“钣”、“笏”、“版”,棒形的称“铤”、“挺”,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形式变为马蹄形,故亦称“马蹄银”。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银锭的造型:
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允许自由铸造。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形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
中国银锭的种类繁多,器型各异,汉代银锭的器形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银锭的器形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形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形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锭没有铭文。
明代银锭的器形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清代到民国22年银锭退出货币领域始,银锭器形之杂,难以统计。但大体可分为元宝形、圆型、长方形、正方形、砝码形、牌坊形等几大类。

银锭是什么意思

银锭的解释(1) [silver ingot] (2) 银块,常指银 元宝 (3) 用锡箔折成或糊成的假元宝,迷信的人焚化给鬼神用 详细解释 (1).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 汉 代, 武帝 时尝作白金三品, 王莽 亦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虽有铸造,但流通不广。及至 明 清 ,始渐盛行,并作货币流通。银锭形式不一,有元宝、中锭、锞子、福珠四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银锭字号》 :“银锭上字号, 扬州 元宝,乃 至元 十三年,大兵平 宋 ,回至 扬州 , 丞相 伯颜 号令搜检将士行李,所得撒花 银子 ,销铸作锭,每重五十两。归朝,献纳。” 《红楼梦》 第七一回:“ 元春 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 一尊 ……银锭四对。” (2).用锡箔折成或糊成的假元宝。迷信者焚化给鬼神使用。 《 儒林 外史》 第二八回:“挑了一担 东西 ,是些 三牲 和些银锭、纸马之类。” 词语分解 银的解释 银 (银) í 一种 金属 元素,可以制货币和 器皿 、电子设备、感光材料、 装饰 品等:银子。银杯。银牌。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 锭的解释 锭 (锭) ì 纺车或纺纱机上绕纱的机件:锭子。纱锭。 金属或药物等制成的块状物:金锭。银锭。钢锭。 量词, 用于 金银锭及墨:一锭金。 古代蒸食物的有足的器具。 部首 :钅。

银子和银锭有什么不同呢?

1、银子两制式不同。库银是上缴国库的官银,要求大小一致,有特殊标记,市银有大有小,有散碎的银子,也有大锭的银子。
2、银子的流通方式不同。清朝时库银一般是用作官员的薪资发放、王公贵族的赏赐,不能在市面上流通;市银则可以在市场上任意流通。
3、银子的根本作用不同。清朝时库银是作为银本位的的基础货币;而市银则由于其方便性,是作为市场上的流通货币。
扩展资料:
银锭,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是用白银按一定的形状和重量铸造的一种块状物,就形制而言,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不同形状的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
船形的一般称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银铤,饼形的一般称银饼,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也就是元宝,所以习惯上将它们统称为银元宝。
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深受银锭集藏者喜爱。银锭具有较高的保值功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官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银

元代银锭存世量多少

一枚‘元代平阳路五十两银锭’,属于官锭盐课。”经过研究,张先生将这枚银锭的年代定在了元代,是当时政府收的盐税。
  张先生告诉记者,盐税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盐课,始见于约公元前21世纪以后的夏朝。后来虽然经过了历朝历代的改革,但是盐课一直都是中国历代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即使到了民国时期,盐税收入仍是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直到1949年以后,由于大规模发展工业,盐税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才不断降低。
  “这枚银锭在盐课中属于比较大的,并且是官锭,也就是官方铸造发行和认可的货币,能够保存到现在是非常难得的。”张先生表示,随着银锭和银两丧失货币功能之后,很多银锭和银两都被熔化做成了银饰品等物件,能够保存下来的非常少,更别说这么大的银锭了。
  同时,张先生还认为他这枚银锭上面铭文清晰,内容完整,银锭用途明显,加之保存完整,除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正常磨损之外,几乎没有大的损伤,实属难得一见的宝贝。
  “大家都知道藏品中只要出现了铭文,就意味着这件藏品要身价倍增,更别说这枚银锭上面有这么多铭文了。”张先生补充道。
相对来说,元朝的银锭存世量少。 银锭: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至明代盛行,清代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
  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1两为42克,宋代为39克、元代为36.6克,明代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
  按照重量不同,银锭大体可分为:
  大锭:俗称“元宝”,多马蹄形、方形、龟形,重50两,上多铸有年号、地名、铺号、炉号、银匠等。
  中锭:多为圆锭、椭圆腰锭,重约10两;上面有公十足、十足色及铺号、银匠姓名。
  小锭:也叫“锞子”,形似馒头、葫芦状,重1至5两,上有县名及银匠名。
  散碎银子:有滴珠、福珠等名称,重量在1两以下。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形成了银锭的种类繁多,器型各异,汉代银锭的器形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银锭的器形以铤为主,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形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形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锭没有铭文,明代银锭的器形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清代到民国银锭退出货币领域始,银锭器形之杂,难以统计。但大体可分为元宝形、圆型、长方形、正方形、砝码形、牌坊形等几大类。

一锭银子等于多少两?

一锭银子等于1两。在我国古代社会中,银锭分为如下四种,每种银锭的重量不同,代表的价值也不同宝银,呈马蹄形,重50两,一锭宝银的价值与50两银子的价格相当,中锭,多为锤形,重约10两,又称小元宝,一锭中锭的价值与10两银子的价格相当。
小锞,形为馒头状,重2两,也叫小锭,一锭小锞的价值与2两银子的价格相当。一两的散碎银子,尽管此类散碎银子官方称呼也为”锭“,但因其重量太小且较为细碎,一般不当作银锭使用。
古代货币制度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
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

各朝银锭重量介绍

  喜欢玩古玩的读者朋友或是对中国古代史比较了解的读者朋友肯定不会对银锭有所陌生,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读者朋友也不会对银锭陌生的。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银锭的重量问题,只在电视见过银锭的读读者朋友肯定会对它的重量有所好奇的,今天呢,小编为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准备了各个朝代的银锭重量,以此为各位读者们解惑,那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看一看这么多朝代银锭的重量吧。
  
  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伍拾俩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四十两的银锭,就是这些银锭中,还有多少钱,多少铢的铭文等。这是由白银作为称量币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大家收藏的重量与当时的标准不符就要警觉。但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统一的规定,通常的是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三种银锭,五两以下为碎银,主要限于市场流通,补零等使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清代银锭有叁拾两、肆拾两、壹佰两,甚至两佰两以上的大锭,都应该是假锭。
  
  清代江西全省通用的银锭形制有方锭、镜面锭、圆碗锭等多种,这种江西方锭,锭长8.92厘米,宽7.25厘米,高5.86厘米,重1889克。器型呈正方形,四周边叠起,面大底小。锭面铭文“万载县·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伍十两匠刘春”,铭文戳记清晰,排列很有规律,上横列地名,右为纪年,左为匠名和纪重。此种大方锭是清代自道光以来江西一些府、县的税课银锭,每锭重五十两左右,这种造型后来发银锭展成为江西官钱局银锭的固定器型。按张家骧《中华币制史》载,江西方宝每锭重洋例平五十两,洋例平两重36.53克,则江西方宝每锭应重1826.7克,但实际上江西方宝每锭实重均在1855克以上。江西方锭在清道光年间已经出现(存世的江西方锭还见有嘉庆纪年的),这时的铸造地点是众多的,分散在全省各个州府。到同治至光绪三十年,方锭的铸造地点相对集中在万安、万年、万载三地。光绪二十八年设立江西官钱局,稍后又设立官银号,代为各县铸造银锭。次年官钱局并入官银号,改为官银钱总号,这时铸造的方锭都錾有“江西官银号”字样。1912年江西官银钱总号改组为民国银号,而此时中国货币结构发生变化,对银两的需求量大为减少,铸锭量也相继减少,方锭的铭文趋于简化,一般仅有“江西足宝”四字。江西五十两的方形银锭造型独特,这种造型仅有数省铸造过,深受银锭集藏者喜爱 。
  
  银两有实银和虚银之分。虚银是指它作为价值符号或计帐单位。清初法定的纹银、咸丰年间出现的上海规元银、汉口的洋例银以及天津的行化银,都是作为通行的计算单位的虚银,但它们可以随时折合兑取实在的银两。此外,还有作为特定用途从而具有特定衡量标准的虚银,主要有用作官库收捐纳税标准的库平银(一两为37.31克)、用作征收进出口货物关税标准的关平银(一两约合37.68克)和用作征收漕粮折色的漕平银(一两约为36.66克)。
  
  说了这么多朝代的银锭重量,想必各位读者朋友们心里也有对银锭重量的初步认识了吧,按照小编为大家找的各个朝代银锭重量的资料,各位读者朋友们也能大胆的去收藏这些银锭古玩了。拿它的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银锭重量来说,可谓是把中国古代朝代中所有的银锭种类的重量都给读者们介绍完了,各位读者只需熟知以上银锭重量资料,就可以对银锭指点一二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土巴兔,我们会继续努力。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鉴别银锭最简单的方法 鉴别银锭最简单的方法列述

1、银锭的颜色

白银的颜色白润而沉稳,银锭气孔中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银锭本身色彩为雪白色,老银锭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们触摸、氧化等损伤,银锭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这种银锈和包浆的颜色大多为灰色或灰褐色,色泽温润。

2、银锭铭文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

3、银锭造形

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允许自由铸造。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形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

银锭是什么意思

银元宝。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是马蹄形的银锭通称银元宝。银,金属元素。符号Ag。白色而有光泽,故古代称“白金”,质软,富有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里不易氧化。

如何鉴别银锭(银元宝)

银锭(银元宝)是指用白银按一定的形状和重量铸造的一种块状物,就形制而言,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不同形状的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船形的一般称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银铤,饼形的一般称银饼。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也就是元宝。所以习惯上将银铤、银饼和银锭统称为银元宝。随着银锭收藏的普及,它的收藏价值不断提高,伪(仿)品就出现了。除了要了解各个时期银锭形制特点和铭文特征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银锭的真伪。
观色银锭的颜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银锈,一是内在的成色。古代银锭的成色一般都在 95% 以上,含银量 95% 以下的银锭是很少见的,尤其是宋元时期的银锭,铭文上都记载着行人、库子、秤验银库、监铸官之类的职务,这些职务就是为了检验银锭成色而设置的。并且,将工匠等姓名錾刻在银锭铭文之中,就是为了防止偷工减料的现象出现,金代的银锭铸造对成色、重量更有复验的程序。所以,一般而言,古代银锭的成色都是符合官方要求的,成色有的甚至达到了 99% 以上。由于成色高,当它全新时,具有一种特有的亮丽的光泽,浑身带有“珠光宝气”。相反,伪品的成色往往达不到 95% ,一般含银量都在 90% 以下,不可能像真的银锭那样光亮,色泽较暗。有的伪品的光泽甚至出现泛红的现象,这是由于白银中搀入的铜过多而引起的,在我国古代就有在白银中搀铜做假的情况存在。
由于古代银锭距今天久远,况且铸造出来的银锭大多是用来流通使用的,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氧化的作用和人们的触摸,在银锭之外自然而然地生成了一层反而起到保护作用的外衣,即银锈和包浆,呈灰色或灰褐色,色泽温润。作假的银锭由于时间间隔短,不可能会像古代银锭那样,生成天然的包浆,所以,它的色泽让人看上去就像刚刚出炉,火气很大。
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是相吻合的。古代银锭一般分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两、五两和一两等数种,多见的是五十两重的银锭。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衡制,所以,同样是重五十两的银锭,重量 上也有差异,因为唐代的一两合 42 克,宋代的一两合 39 克,金代的一两合 39.8 克,元代的一两合 36.6 克,明代一两合 37 克左右。但是,即使这样,如果我们将古代每两重放在合 36.6 克到 42 克的区间中,得出的结论就是,古代五十两重约合今天的 1809 克到 2100 克之间。
由于白银在化学元素中,比重达 10.8 克,所以,五十两的银锭放在手心里,给人的感觉是沉甸甸的。而作假的银锭却不尽然。在过去,为了降低成本,作假者要么在白银中搀杂铜、铁、铅等金属,这样,使银锭成色降低,或者为了蒙骗过关,在铜铁或铅块的外面用白银裹住,并做成银锭形状。这种里面藏铜、铁等金属的伪银锭虽然重量也在 1800 克以上,但没有真银锭那样的沉重感。里面包藏铅金属的伪银锭,尽管重量达到了真银锭的重量,但由于在化学元素中,铅的比重高达 20.7 ,差不多是银的一倍,当这种假银锭拿在手里时,就比真银锭还要沉重。所以,检验银锭的重量,我们不光要称重,还要看拿在手里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把握,需要长年的多接触、细品味和不断地总结经验。
看铸造古代银锭表面往往能够看到像螺旋一样的丝纹,这种丝纹由外及里,排列有序。除此之外,古代银锭表面往往微凹。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丝纹和微凹,是当熔化的银水倾入金属范时,在没有冷凝前用钳子轻敲金属范侧面产生震荡后形成的。其实,更科学地说,银水成色在 90% 以上的情况下,因氧的作用,一旦由很高的温度急剧冷却,随着氧的释出,就会急剧收缩,冷却总是由外围向中心,这便形成了丝纹和锭面微凹的现象。如果纯度低的银水在急剧冷却收缩时,是形成不了丝纹的。当然,锭面是否微凹与有没有丝纹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控制的方法是:( 1 )不使银水在成型时急剧冷却收缩,而使它的冷却收缩速度放慢变缓;( 2 )吹气或不吹气。对于这种技术的掌握,恐怕是在清代晚期至民国时候了。所以,对明及明以前的银锭,看看锭面是否微凹和有无丝纹,就可以知道它的成色如何了。
除了看有无丝纹和微凹,很重要的就是看银锭底面的气孔,或称蜂窝。由于各种银锭成型时氧的释放,当浇铸银水时,所产生的气体逸出,就在银锭侧面或底部产生了气孔。虽然有气孔,对银锭来说,使得它不太美观,但是,正是这种气孔,成了我们鉴定真伪银锭的重要依据。气孔较深,孔内圆润光亮、有神,说明成色高;反之,则成色较低。铸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气孔,一般都是口小洞大,深浅不一。而伪造的银锭的气孔,口大洞小,深浅均匀,一般较浅。另外,从孔的大小上,也能鉴定出银锭的铸造年代。大体上说,宋元时期的气孔要比明清时期的大。这点也是作伪者常常想不到与忽视的地方。
有时在观察银锭侧面时,不仅会看见气孔,还会发现真的银锭有层层叠加的感觉。所以,侧面具有这层次感的银锭,肯定是真的。有的作伪者不会注意到这么细微的程度,将银锭侧面做得相当光滑,反而露出了马脚。
审造型 不同时代的银锭,有着它那个时代的形制特征,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比如说,同样是五十两的银锭,唐代的船形银锭就要比宋元明清以及民国的银锭长。宋元时期的银锭两端呈弧形,并且,虽然周边也起棱,但不上翘,锭面微凹,且有由外及里的丝纹,一般锭面要比底面大些,束腰较宽。明代银锭比起宋元时期来,显得短粗,所以,看上去相当厚。束腰处的弧度缩小,两端双翅上翘,弧线增长。明代的圆形银锭发现很少,形制与清代民国的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清代民国时期的银锭,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形制。所以,银锭的形制特征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即使如此,大致也可分为元宝形、方形、圆形、腰形、牌坊形等几种。需要搞清楚的是,各地使用哪一种或哪几种,在形制上又有什么变化。比方说,牌坊银锭是云南地区的特产,如果出现标明其它地方铸造的牌坊形银锭,就要考虑它的真伪性了。
视铭文 视铭文,不仅要看铭文的内容,还要看铭文的形成以及采用的方式等其他一些因素。 鉴别真伪,需要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银锭铭文的格式特征,包括哪些内容。比如说,唐代的银锭中,没有出现过检验成色的“行人”之类的职位,直到宋金时期的铭文才出现。就是宋金时期,也各有特点,如往往具有“京销铤银”和“出门税”等字样的银锭,肯定是南宋时期的;而出现“盐判”、“店户”、“使司”等字样的银锭,大体上是属于金代的。
唐代的银锭铭文与时代的金银器上的文字一样,尽管是錾刻的,但好象是手书上去的。宋代银锭有錾刻和戳记两种。金代则以錾刻为主。元代早期为戳记,排列无规,背面常铸阴文;晚期则以錾刻为主。明代的银锭铭文较少发现戳记的。除“金花银”之外,一般都是錾刻。文字排列间隔不规范,尽管有序,但依然给人的感觉是杂乱。
清代以前的银锭铭文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件上海博物所藏嘉靖三十一年圆锭外,基本上都是阴文。清代及民国的银锭都是阳文,或许是在银锭成型、还未完全冷凝时砸刻上去的,文字一般没有变化,内容丰富,因地而异。 总之,对银锭的真伪辨识,就是要多接触。要仔细观察,认真琢磨,掌握时代特点,善于总结。碰到伪品时,也需要细细品味,找出可疑之处,归纳作假的方式和采用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熟能生巧,辨别清楚,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