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花石砚台价格,四大名砚哪个最贵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16 13:19:31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松花砚值钱吗?

和其他的石头一样,便宜几百元贵的上亿的都有!看品质怎么样了
不是很值钱,小的市场价在二三百元,大的几千元不等。

砚台的收藏价值

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这四大名砚分别是:唐代时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晚唐时出产自江西婺源的歙砚,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宋代时出产于甘肃临潭的洮河砚。由于产于当时的“四大名砚”存世稀少,砚台的材质、款式各不相同,我们把产于清代的“四大名砚”的价格罗列其下,好给投资人在投资收藏时有一个大致的参考:象这块边刻山水平板端砚现价1万元;这块长方淌池歙砚现价为2500元;这块边刻双龙抱珠澄泥砚现价也为4000元。除四大名砚外,山东的徐公砚、江源区的松花石砚、山东青州的红丝砚等,也是收藏投资人追捧的对象。面对种类繁复,造型各异的砚台,我们究竟如何来鉴定它的收藏投资价值呢?第一个就是材质。名砚比一般的砚要材质来得好,价格总是比一般的砚来得高。另外,砚台的雕刻工艺,也是决定砚台收藏价值参考的重要因素。此外,砚台的造型品相,也是一个价值的参考点,一般来说,方型、圆型的砚台要比品相不规则的砚台价格贵得多;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象这块民国时,胡子良刻得的歙砚,身价要高过没有铭文的砚台。当然,砚台的收藏价值应当从多个方面去综合考虑。随着名砚的存世越发稀少,许多砚台的投资收藏人,开始把收藏的目标瞄准更多具有收藏价值的砚台。比如说,明清时期,汇聚了全国能工巧匠在北京造办处雕琢的各式砚台,因为,经过了历史和工艺等的文化积淀,那个时期,在砚台材质选料、磨制工艺以及雕刻手法方面,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所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精品。民国时期,上海出产的海派写实澄泥砚,这些都是收藏投资的热门品种。砚台的收藏投资,懂行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眼光往往会带来意外的回报。为此,行家提供了一些简便快捷的鉴别方法。一是看,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二是摸,就是用手抚摩砚台,感觉是否滑润细腻。滑润者,石质好,粗糙者,石质就差。三是敲,就是用手指托住砚台,手指轻击之,侧耳听其声音,如果是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如果是歙砚,以声音清脆为好。四是洗,指的是把砚台上的墨痕洗掉,还其本来面目,这样更容易看清砚台是否损伤或修理过的痕迹。注意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有很大的差异。五是掂,就是掂一下砚台的分量,同样大小的歙砚,重者好,轻者次之。

现在松江石砚台值钱吗

值钱。
松花砚的“个性”之一在于色彩,由于松花石长年累月经海水洗涤,自然纹理丰富多样,又色彩斑斓,以绿色最为多见,紫袍绿带最为奇特,杨黄绿色最为上乘……无论是纯色系,还是共生色系,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赋予松花石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使得松花砚散发独特魅力。
松花砚的另一个“个性”在于雕刻。如何在松花石自然美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这对匠人的技艺要求极高,通常要掌握平雕、透雕、镂空等多种技术。并且,松花石坚硬如玉,矿物硬度在3.0到4.5之间,大约是金刚石一半的硬度,雕刻技艺则难上加难,要将天然松花石与后天雕刻技艺巧妙融为一体,还需匠人注入自己的思想精华,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才能成就一方好的松花砚。

四大名砚哪个最贵

四大名砚中的澄泥砚最贵。近年来,砚台拍卖价格持续上升,2007年,西泠印社推出了“历代名砚专场”,清代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以96.8万元的成交价成为全场“标王”。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翦淞阁文房清供”专场上,清康熙御制松花石龙马砚以425.6万元高价成交。同年的北京保利春拍中,清乾隆“乾隆御用” 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并以此打破砚台拍卖的世界纪录。
最贵的砚是广东肇庆的端砚。根据搜狐网资料显示,端砚是中国砚文化的代表性瑰宝之一,其独特的质地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众多砚友的青睐。端砚的原材料主要是粤西肇庆市区的瑶山产石灰岩,石质细腻,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端砚的制作历程繁琐,需要经过多次开采、砍石、分级、打磨、雕刻等工序,其中开采和筛选材料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由于端砚的材料和工艺都非常考究,因此制作出来的端砚数量很少,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也就水涨船高。目前,一块普通的端砚都要几百元以上,而一些名家制作的端砚甚至可以卖到几十万元人民币。因此,端砚被誉为四大名砚中的“翡翠”,是砚友们收藏和使用的高端产品。

石砚台值多少钱

砚台值多少钱
现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产石砚台,山东的紫金石砚台和龟石砚台,大汶口一带的燕子石砚台,即墨的田横石砚台和温石砚台,蓬莱的砣矶石砚台,临沂的薛南山石砚台和徐公石砚台,曲阜的尼山石砚台,河南济源的天坛(盘古)砚台,安徽宿县的乐石砚台,江西修水的赭砚台,吉林松花江下游的松花石砚台,四川合川的嘉岭峡石砚台,甘肃嘉峪关的嘉峪石砚台,宁夏,青海的贺兰石砚台,浙江江山的西砚台,湖南湘西的水冲砚台等等。但自唐代起,端砚台,歙砚台,洮砚台,澄泥砚台和红丝砚台便特具声名。澄泥砚台属陶,其余四砚台皆为石砚台。
2013年出于古董古玩市场回暖期,但各大买家也慢慢趋于理性。比如今年张大千的作品在成交件数同比2012年春减少92件的情况下,成交总额增加了4亿元之多,单位均价高达211.81万元/件,同比2012年春上涨了49.06%,仅比最高峰2011年春差39.18万元/件。
应对市场,所以卖家在藏品出售方面最好也要趋于理性,不管你是想拍卖还是私交。期望天价,只能失望更大。

松花砚为啥便宜

收藏价值一般。因为它不是我国四大名砚,缺少历史沉淀和人文积淀。松花石近年升值还是很快的一年一个价,影响松花石、松花砚的价格的因素也很多。松花砚是由松花石加工成的用于研磨墨块成汁液,书写或绘画所用的文房用品。

北宋的砚台有收藏价值吗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台一直是书画爱好者的心爱之物。那么北宋的砚台有收藏价值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北宋的砚台收藏价值,一起来看看。

  北宋的砚台收藏价值   一方好砚摆在案头不但能挥毫泼墨,而且还是很好的装饰品,特别是石质细腻、雕工精细的古砚台尤具鉴赏价值,若配以名人的铭文则更具有收藏价值。
  砚台的收藏主要以砚台的年代、雕刻工艺、有否铭文和砚眼为鉴别标准。按材质有石、瓦、陶瓷之分,其中以石砚居多;按产地有端砚、歙砚等;雕工也有山水、花鸟的不同图案。从风格上来说,唐宋的砚台造形简单,多呈长方形或方形,石质粗糙但雕工风格浑朴。明清的砚品则外观“花哨”,有圆形、椭圆形、弧形等造型,石质细滑如玉、雕工精巧,常题有当时的图案诗文。有的名砚还有砚眼,像明代的醒园端砚,石质为古端州的水岩石,砚壁四侧分别用草、隶、篆、行书体阴刻四段铭文,十分精美。
  尽管与邮币卡相比,砚台交易目前还较为平淡,不过随着杭州旧城改造的步伐加快,居民投售的明清砚台越来越多,吸引了不少书法爱好者和外地观光客,特别是台港同胞和日本、韩国旅游者。目前市场上品相好的明代端砚售价可达2000元人民币。
  砚台的收藏价值   砚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都无比珍爱,赏砚藏砚也是古代的一种时尚。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如今,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每个时代的艺术品,都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包括历史、人文、文化。古玩收藏家章慧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小小的一方砚台,差不多也能浓缩一个大时代。“正所谓方寸之间,自有乾坤”。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砚台成为现代人眼中的古物,寻常人家中极为少见。记者也从文玩市场中了解到,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砚台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不可否认,砚台是中国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少石质优美、雕琢精细的歙砚,被收藏家视为珍宝。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巴掌大的事物魅力何在。随着近几年砚台收藏市场的火爆,新入行的藏家当从何入手?
  砚台起源
  若要深究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即当时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
  资料显示,砚台又称研,是一种研墨的工具,它是伴随笔墨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由于汉代人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随后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木胎漆砂砚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
  虽然根据制砚原料的不同,有石砚、玉砚、陶砚等不同叫法,但从实用的角度,一般只有瓦砚和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大沽石砚、沉州石砚、溪石砚、洮石砚、紫金石砚、辽砚、松花石砚等十多个品种。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由特殊材料制作的墨砚,如陶砚、泥砚、水晶砚、砖砚、纸砚、橡皮砚等。而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就是陶砚的延伸版。唐朝韩愈在《瘗砚文》中说的,“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砚。秦汉时建筑宫殿用的砖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来有人用这些砖瓦改制为砚。正如唐朝吴融《古砚瓦赋》中描述的:“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还有一说:“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
  而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的历史悠久,有关它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
  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指的是砖瓦砚。唐宋时,尽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红丝石以及洮石等相继出现,用这些石料做成的砚开始流行,但砚石开采、制作仍受种种条件限制。瓷陶砚便于生产,所以瓷陶砚在当时仍多于石砚。在称呼的习惯上,也总是把砚和陶瓦联系起来。
  此外,另有文献记载,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该称谓一直延续到宋朝,如王迈的除夜洗砚诗云:“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直到宋朝文人苏轼为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万石君罗文传》,称“中书舍人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世世勿绝。”从此,“万石君”的名字流传开来。
  在章慧智看来,某些程度上,这些称谓也体现了那个时期文人雅士的“浪漫主义”。
  收藏类别
  说起对砚台的收藏,自古就有。
  纵观中国历史,书法家嗜砚、藏砚、编砚谱、著砚文者,代不乏人。其中特别著名者如唐代柳公权;宋代欧阳修、米芾、苏东坡、陆游;清代朱彝尊、高凤翰、纪昀等,他们的《论砚》、《砚谱》、《砚史》、《研评》、《砚录》、《说砚》、《阅微草堂砚谱》等影响深远。
  在文人藏者看来,砚既是实用器,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把砚作为一种收藏,作为一个研究对象,非博雅淹通者不能为之。眼力来自于实践,学养决定砚识。砚者研也,抛开文字学上的“砚”、“研”相通,砚亦可称为砚学,涉及材质、雕刻、美术、书法、民俗、文学、文化、历史等诸方面,实难兼通。
  虽然“四大名砚”广为人知,即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但实际上,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名品,如唐宋之红丝石砚,清之松花石砚,都被列为首品。宋代李之彦的《砚谱》就称,“苏易简作《文房四谱》……谱中载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砚为第一,斧柯山端石为第二,龙尾石为第三,余皆中下。”乾隆的《钦定西清砚谱》则把松花石砚“冠于砚谱之首,用以照耀万古”。王士祯的《香祖笔记》亦认为,松花石砚“品当列洮河、龙尾、红丝之上”。
  以形制论,则有足支形、几何形(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六棱形、八棱形等)、仿生形、随意形等。宋代的《端溪砚谱》记载,砚之形制有数十种典型样式,它们分别是平底风字、有脚风字、合欢四直、斧样、瓜样、卵样、人面、荷叶、仙桃、蟾样、龟样、钟样、圭样、笏样、琴样、双鱼样、团样、砚板、琵琶样、月样等。每种形制的砚台又有不同的雕刻方式,而且越到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形制越多,雕刻更精,并出现从实用性向赏玩性转变的倾向。
  以文学论,唐代刘禹锡有两首咏端砚诗,一首是《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诗中有“端州石砚人间重”之句。另一首是《谢遗端溪砚诗》,诗曰:“娲天补剩石,昆剑切来泥。着指痕犹湿,经旬水未低。”李贺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二句更为人所熟知。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砚山行》,赞誉歙砚为“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清查慎行的《赴召集》则记载了御赐松花砚一事,其内容曰,“绿云新斲松花砚,特撤文房赐老臣。”
  以砚史论,更是洋洋大观。据《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二十五·谱录类》所录,有《文房四谱》、《砚史》、《歙州砚谱》、《歙砚说》、《辨歙石说》、《端溪砚谱》、《砚谱》、《砚笺》、《钦定西清砚谱》等。其中,《砚史》称:“宋米芾撰,芾有画史,已著录是书。首冠以用品一条,论石当以发墨为上,后附性品一条,论石质之坚软。样品一条,则备列晋砚、唐砚,以迄宋代形制之不同。中记诸砚,自玉砚至蔡州白砚,凡二十六种。而于端、歙二石,辨之尤详。自谓皆曾目击经用者,非此则不录。其用意殊为矜慎……芾本工书法,凡石之良楛,皆出亲试,故所论具得砚理,视他家之耳食者不同。其论历代制作之变,考据尤极精,确有足为文房鉴古之助者焉。”
  “其实,古人在收藏上非常细致,他们会为自己喜爱的藏品著书立论。而我们如今在阅读这些的时候,几乎将砚台的类别、材质、历史都大致了解了一番。”章慧智说。
  砚贵在“名”
  随着砚台收藏价值的体现,名砚在拍卖市场中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
  记者从一些砚台收藏爱好者那里了解到,过去,砚台在多数拍卖行都作为“杂项”参与拍卖,多少让一些爱砚的藏家心中不快。然而,自2007年春拍以来,杭州西泠印社连续承办了8场“历代名砚专场拍卖会”,其成交结果让藏砚者感到惊喜。
  据章慧智介绍,2007年西泠印社春拍历代名砚专场,对于砚台收藏者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即跨越了“万事开头难”的阶段。
  记者了解到,当时的拍卖会上,总共拍卖了117方砚,成交115方,成交率高达98.3%,总成交价达1832万元,比最高估价820万元高出一倍多。其中,单方砚价达16万元。即使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和2009年春拍上,砚台的拍卖成交率也达70%至84%。2009年后,砚台收藏市场不仅回暖,而且势头强劲,一路飙升。西泠上拍的98方砚,成交94方,成交率达96.8%,总成交价为1419.9万元。其中一方清代“和轩氏紫云砚”以548.8万元成交,创下当时拍卖历代名砚的最高纪录。而2010年春秋二拍,其形势更是居高不下,春拍79方砚,100%成交,其中两方名砚拍卖价超过百万元;秋拍83方砚,82方成交,成交率达98.8%,有4方名砚价格跨百万元。
  砚台拍卖如此成功着实令外界吃惊。砚台拍卖为何如此受收藏者追捧,甚至有力压其他经典文玩拍卖市场的价值。
  “显然,这样的秘诀在于‘名’上。砚台的价值除了用料之外,便是它的‘名’。”章慧智告诉记者。
  那么,何为名品砚台,又有什么标准?
  专业人士认为,中华名砚(包括古砚和新砚),一直受到“六名”的影响,行家亦以“名”的多少来论高低,评贵贱。“六名”,即名砚、名坑、名品、名师雕刻、名人题铭、名家收藏。一方砚上,其“名”数越多,就越珍贵。而能戴上“六名”砚之冠的砚台凤毛麟角,可算作最高档次的砚了。
  古代流传至今的名砚已极为罕见,因此在艺术品市场上行情日益看好。在香港某拍卖市场上,曾出现一方17世纪出品、由国画大师张大千收藏的端砚,经众多买家多轮竞争,最终以38.5万港元落槌。而在北京翰海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方清康熙时期的绿端石夔龙纹砚估价为40万至60万元,结果被买家以 176万元拍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当代艺术品潮流的发展,当代大师的精品、珍品之砚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价位也一路走高。纵观近几年拍卖市场上当代名砚和历代名砚的表现,一些场次,新砚在总成交价、最高拍价、平均拍价上甚至超过了古砚。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古砚相比,新砚具有几个优势,如新砚比古砚好鉴别、易观赏。古砚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其文化底蕴虽深厚,但精、珍品古砚,寥若晨星又很难鉴别。
  据悉,已故国学大师张中行亦是一位雅砚、藏砚的大家。他对鉴别历代名砚这样论述:“古砚作伪的手段很多:旧匣装新砚,旧砚刻假铭,用墨色掩盖水泥修补过的残砚,摹刻伪造名砚等……民间流传的古砚,不是苏东坡就是赵子昂,甚至还有虞世南、李太白的,可以推断十之有十是假的。”而新砚就没有这么多的麻烦,一砚在手,一目了然;如果搞不清楚,刻砚、铭砚者都健在,一打听也就了然。而且古砚长期使用,墨汁侵入,使砚的石质、石品模糊不清。而新砚的石品如鱼脑冻、蕉叶白、天青、青花、冰纹……历历清晰。
  除此之外,由于砚的功能发生变化。历代古砚虽然在造型上式样颇多(约70种以上),但主要是实用,摆脱不了“器以用为工”的传统特征。而新砚不仅继承了古砚的式样,又使雕刻艺术深化发展。雕砚家在追求“新”、“奇”、“美”的过程中,利用砚石的自身结构、形状、石品花纹等特点,“以石构图,因材施艺,以色取巧”,突出自然神韵,制作出的砚台也因此受到藏砚家的喜爱。
  如何鉴定
  如今,许多砚台投资收藏人士开始把收藏的目标瞄准更多具有收藏价值的砚台。比如明清时期,汇聚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在北京造办处雕琢的各式砚台。当时,在砚台材质选料、磨制工艺以及雕刻手法方面,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所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精品;而民国时期,上海出产的海派写实澄泥砚,也是收藏投资的热门品种。
  砚台的收藏投资,懂行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眼光往往会带来意外的回报。

松花砚台的名贵之处是什么?

松花砚也因康熙、雍正、干隆的欣赏,被康熙封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从而名扬四海,在现代的价值难以估量,受到很多收藏家和砚爱好者的推崇。
松花御砚石质坚实发墨,硬度比端石、歙石都高,研磨以后,用水冲洗不留痕迹。色彩有紫红、紫绿相兼、深绿、浅绿四种,间有黄色和刷丝纹,以深绿色刷丝为上品。
松花砚的历史:
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崇于清朝,自清末后便销声匿迹,1979年发现旧矿,重放异彩。其中以“松花静水”、“松薄荡水”、“绿静”最为名贵,以“龙眼”、“凤眼”、“赤柏纹”、“紫袍绿带”最为奇特。
根据松花石硬度、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冻融压缩强度、防腐能力等独特物理化学组织,加之主要矿物成分微晶方解石、颗粒细小(大都小于0.01毫米)、结构分布均匀等特性,所制的松花石砚润色饱墨。早在前清就备受康熙、乾隆二帝宠爱,封为“御砚”,设专门造办处进行督造专司皇家御用,以地区广义松花江名称御封名“松花砚”,并作为重要礼品馈赠大臣和友邦之国。

长白山松花石的主要价值

长白山松化石可随形雕成石砚,其纹理似景观者,或典雅秀丽或气韵雄浑,天然成趣。用长白山松花石雕琢砚台已有300多年历史,300多年前的古采石坊就在安图县两江镇的松花江边。成砚称“松花石砚”或“松花砚”,既发墨而又不减其锋,为中国名砚之一(其丰富的色泽远非四大名砚所能比拟);在雕砚之外,古人就发现松花石天然造型多样多变、色泽丰富、纹理奇特 、浑然天成、蓄意颇深。

中国砚台产地介绍

  导语:中国是一个文学大国,对书法的研究经历了几千年,发展至今,我国有了最为著名的文房四宝,砚台便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虽然现在砚台的使用越来越少,但是对于一些爱好书法的文学家来说,砚台,那是书写书法必备的用具。那么用户们知道中国砚台的产地在哪儿吗?小编今天的文章主题就是要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国砚台的产地。
  中国砚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产石砚,山东的紫金石砚和龟石砚,大汶口一带的燕子石砚,即墨的田横石砚和温石砚,蓬莱的砣矶石砚,临沂的薛南山石砚和徐公石砚,曲阜的尼山石砚,河南济源的天坛(盘古)砚,安徽宿县的乐石砚,江西修水的赭砚,吉林松花江下游的松花石砚,四川合川的嘉岭峡石砚,甘肃嘉峪关的嘉峪石砚,宁夏,青海的贺兰石砚,浙江江山的西砚,湖南湘西的水冲砚等等。但自唐代起,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和红丝砚便特具声名。澄泥砚属陶,其余四砚皆为石砚。
  广东肇庆
  端砚的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江西婺源
  歙砚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甘肃卓尼
  洮砚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山东青州
  红丝砚 其料取于山东青州黑山,为鲁砚代表。因其“资质润美发墨,久为水所浸渍,即有膏液出焉”,且文采鲜丽,曾受到柳公权的盛赞,宋时因石脉采尽而停止。解放后又发现了新的石脉,红丝砚重又出于世,只是资源不丰。
  中国砚台的产地各有不同,而我国有著名的四大名砚,小编上述中就介绍了这四大名砚各自的产地,每一个地区因为它们的土地、水质等等的不同都会影响到砚台的生产。即使是在这个钢笔、中性笔盛行的时代,中国也没有忽略掉人们对书法的学习。砚台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并没有销声匿迹。小编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小编对中国砚台产地的介绍能够帮到大家。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