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观通宝寓意,钱真的很重要,北宋时期的铜钱都有哪些种类?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17 15:24:00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钱真的很重要,北宋时期的铜钱都有哪些种类?

1、重和通宝
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11--1119.2)铸。重和通宝,小平,光背,钱文为隶书,篆书对照,字文俊美,厚肉深郭,深受历代钱币收藏者的珍爱。
又加之其行用时间极短,因战乱朝代更换等各种原因,存世极少,因此其经济价值亦很高。重和通宝对读,有篆、隶两种书体。 重和通宝铸造精美,篆、隶成对,仅见一种版式,此钱量少难觅,是北宋钱的名誉品之一。
2、天禧通宝
宋真宗天禧年间,公元1017~1021年铸。常见为小平光背,钱文顺时针旋读,绝大多数为宽缘类大、小字版,而大字细缘者罕见。普通版铸造量大容易获得。天禧钱因寓意吉祥,天字拆分亦为“二人之喜”,与祥符、太平一道均为人们所喜爱 。
3、庆历重宝钱
铸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有青铜、铁两种材质。面文“庆历重宝”,楷书,旋读或对读。庆历重宝铜钱初铸时为折十钱,庆历末年因盗铸众多改为折三,最终改为折二。庆历重宝铜钱一般直径2.84~3.21厘米,重5.7~9.25克。
4、元丰通宝
北宋王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东京汴梁、西京洛阳是全世界两个最大的都市,城市居住人口皆超百万。而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超百万人口的城市也仅有13个。元丰是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神宗皇帝启用王安石变法,国库充盈,经济发达,铸币因此剧增。
“元丰通宝”钱,有铜小平、折二钱、铁钱三种,书体有篆书、行书、隶书,是北宋神宗元丰年间铸造的钱币。元丰钱铸量之大,版别之多,为两宋之冠,就小平钱而言,就有400种之多。
5、元祐通宝
宋神宗死后,哲宗继位,年号元祐,共使用了9年。元祐年间爆发了著名的党争,但是王安石变法的成果犹在,造币局仍然源源不断的开足马力铸造元祐通宝。
元祐通宝的钱币版别繁杂,已发现的品种有数十种之多。以现有宋代钱币著作和书籍统计,钱文书体多为篆书和行书,传为司马光和苏轼手书,形制为对钱,有小平、折二和折三,铜、铁质地均有。
川、陕及河东地区(今山西太原一带),折三及以上钱币,铁钱居多,盖因当地富产铁矿有关,除有铁范铜外,主要是铁母钱。
元祐通宝小平铜钱,版式亦有多种,除著名的背“陕”者篆书、行书钱文钱币,存世量寡少,为钱币珍品,亦有其它稀缺版式发现。元祐通宝数量巨大,也是毫无争议的宋钱四金刚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钱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宝
北宋时期的铜钱如下:
1、重和通宝:
”重和“北宋徽宗第六个年号,宋徽宗在24年(1101 - 1125),分享七个年号,它使用”重和“是最短的,只有三个月(1118.11 - -1119.2),在北宋南宋时期,无能贝歌,北面临外国侵略者卑躬屈膝的,面对一个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劳动人民。
由于战争王朝更替等原因,存在的空间很小,所以它的经济价值也很高。“重和通宝”货币在形式和结构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版面上,除文字大小一致外,左右两侧上下对称,甚至空格成对角对称。宽结构,深思熟虑;钱文笔的绘画比例匀称,轮廓浑然一体,工整细腻。它显示了优秀的铸造,独创性。
2、天禧通宝:
北宋真宗天禧年间铸,“禧”的意思是幸福和吉祥。分裂的“禧年”是“两个人表达幸福”,涉及爱情和婚姻,世界已经结婚。另小平,折两铁钱。折现两铁钱是比较少见的。它也被称为吉祥的双币。
3、庆历重宝: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铸造。北宋仁宗赵祯,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铸造“庆历重宝”大铁钱,钱文规整,铸造量颇大,存世较多。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铸当十铜钱,有直读,旋读两种。还有铜制,铁质小平钱,铁质稀少,比较珍贵。
4、元丰通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神宗赵顼,铸造于元丰时期(1078 ~ 1085)。小平,两分钱和铁钱。有篆书、行书、隶书三种,每对钱。极其复杂,其中要携带月小平钱、小平字和篆书,李书是罕见的,而铁钱,其中携带“陕西”是罕见的。
5、元祐通宝:
元祐通宝,中国古钱币之一。北宋哲宗赵煦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3年)铸行,篆书、行书对钱形制,司马光、苏轼手书,有小平、折二和折三。
宋代钱币是中国历史上钱币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宋代的钱币格式,更是妙不可言,传世丰富,一种钱币竟然有几十种格式那么多,让行家和钱币爱好者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祐通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和通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禧通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庆历重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丰通宝
1、北宋自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铸行的“宋元通宝”是宋代的第一种钱币,形制、文字仿“周元通宝”。
2、宋太宗铸有“太平通宝”、“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至道和淳化钱均为太宗御书,是最早的御书钱。
3、宋真宗铸有“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通宝”、“天禧通宝”。
4、宋仁宗铸有“天圣元宝”、“明道元宝”、“嘉祐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至和元宝、通宝、重宝”。
5、宋英宗铸有“治平元宝、通宝”。
6、宋神宗铸有“熙宁元宝、通宝、重宝“和元丰通宝”。
7、宋哲宗铸有“元祐通宝”、“绍圣元宝、通宝”、“元符通宝、重宝”。
8、宋徽宗先后铸钱11种,“建国通宝”、“圣宋元宝、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元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宋徽宗所铸钱钱文多出其手,文字挺拔秀美、铸工绝佳,为宋钱之冠。
9、宋钦宗铸有“靖康通宝、元宝”,钦宗在位不足两年,宋便亡于金人,所以靖康钱传世很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钱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铜钱
北宋自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铸行的“宋元通宝”是宋代的第一种钱币,形制、文字仿“周元通宝”;
宋太宗铸有“太平通宝”、“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至道和淳化钱均为太宗御书,是最早的御书钱;
宋真宗铸有“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通宝”、“天禧通宝”;
宋仁宗铸有“天圣元宝”、“明道元宝”、“嘉祐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至和元宝、通宝、重宝”;
宋英宗铸有“治平元宝、通宝”;
宋神宗铸有“熙宁元宝、通宝、重宝“和元丰通宝”;
宋哲宗铸有“元祐通宝”、“绍圣元宝、通宝”、“元符通宝、重宝”;
宋徽宗先后铸钱11种,“建国通宝”、“圣宋元宝、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元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宋徽宗所铸钱钱文多出其手,文字挺拔秀美、铸工绝佳,为宋钱之冠。
宋钦宗铸有“靖康通宝、元宝”,钦宗在位不足两年,宋便亡于金人,所以靖康钱传世很少。
大观通宝、崇宁通宝、皇宋通宝、绍熙元宝、九叠篆钱等。
1、大观通宝
大观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铸造的年号钱。它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多种版式。
这枚“大”字一捺特别长的当十大观通宝,钱径40毫米,比普通当十大观通宝38毫米略大;厚3毫米,比普通当十大观通宝略厚;重18.2克,也比普通当十大观通宝重一些;制作精致美观,地章平整,面文和缘深峻。
宋代钱币在中国钱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今天人们观赏、收藏的丰富宝藏。针对北宋钱币而言,宋朝建立以后,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铸造了“宋元通宝”钱。
2、崇宁通宝
崇宁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始铸,年号钱。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 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
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当时官造成色在96%-96.7%,高于崇宁重宝、崇宁元宝,而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是现在青铜钱中价值最高的两种钱币之一。
右图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之所以谓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寄廓接缘。
“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斜丁“宁”,高走“通”等,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雷同。除钱径略小外,轮廓宽窄、 穿孔大小、成色亦基本一致。
3、皇宋通宝
皇宋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铸,非年号钱。钱文有篆书,楷书对钱,光背。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篆书中另有九叠篆者,极其罕有,为古泉大珍。
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种古钱币中,“皇宋通宝”仅为孤例,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4、绍熙元宝
南宋光宗皇帝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铸造,版式有小平,折二等铜、铁钱。均为纪年钱,有背“元”,“二”,“三”,“四”,“五”等。铸工较其他南宋钱币为优。
“绍熙元宝”铁钱背有纪监及纪年文字,有背“春”,“光”,“定”,“春五”,“汉”,“同二”,“光二”等。另光宗朝还铸有“绍熙通宝”钱。
5、九叠篆钱
在版别众多的皇宋通宝钱币中,有一种俗称“皇宋九叠篆”的钱币尤为珍贵。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秦汉无此制,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
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九叠篆书法最大的特点。
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称之为九叠,“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
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种古钱币中,“皇宋通宝”仅为孤例,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
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钱币

华商文化广场的建筑布局

商丘华商文化广场主要景观包括四部分。一是三商之门。采用3个变形的甲骨文“商”字作为基本造型,门顶雕以玄鸟,寓意为“玄鸟生商”,3个“商”字形的门相连,寓意为商族之源,商人、商业之源,商朝最早的建都地。二是富商大道。由广场大门穿过万商广场一直延伸到王亥塑像前,由各个历史时代的货币图案构成,寓意为富商丘、富商人。三是万商广场。位于王亥塑像的正前方,由2.01万个各种字体的“商”字图案构成,寓意为万商源于商丘,万商云集商丘。四是王亥塑像。塑像既表现了王亥的王者气概、大家风范,又表现了商人的睿智精明,人物造型动感逼真,面部表情慈祥亲和。走进三商大门,便踏上了“富商大道”。大道从三商之门直达拜台,大道宽5米,长198米,由19组货币图案组成,分别为夏、商、周、秦、西汉、新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等19个朝代的货币。每组货币组图为一个朝代货币组合,货币由青石刻成,中间为大货币,周围依次为中、小货币,寓意为小钱聚大钱,货币中间的缝隙由白色鹅卵石填充,每组图案的四周均由头部向内红色花岗岩刻成的蝙蝠图案,寓意为招财纳福。整个大道共铺有历代货币260余种,4600余枚,堪称中华钱币的一部通史。同时,在每组货币内均有一首刻在黑色花岗岩上的诗文,高度概括了每个朝代货币的特色,19首诗又组成了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华钱币吟》。中国做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在历代货币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中国古币是我国文明史上一串璀璨的明珠,浩瀚宇宙中的一条银河。富商大道通过时代的变迁体现货币的变迁,使人们直观地了解到中国古币的形制的演变,历代货币记载着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富与穷、安与乱、荣与耻,可以使人们了解货币知识,激发爱国热情。由于普通人对历代货币尤其是古货币知之甚少,在华商文化广场内建设富商大道,可以使人们在拜祖、旅游、观光的同时学习到历代货币的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也正是由于华商始祖王亥开创了以物易物经商的先河,才使生产力得到较快地发展,进而出现了异彩纷呈的一代代货币。通过富商大道,使人们更加怀念和推崇商祖王亥的功德。取名“富商大道”其寓意不仅富商人,而且富商丘。富商大道穿过的石桥,名曰“商海桥”。商海由两个元宝型水池组成,长百米,宽30余米,深1.5米,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富商桥两侧各有一个驮元宝的石刻神龟。这对石龟神气十足,活灵活现,时刻在笑迎八方游客。商海的桥头上有一对栩栩如生的石刻绿色“金蟾”,“金蟾”又是“金钱”的谐音。金蟾又名蟾蜍,它是月宫中的神物。它身背两个天真调皮的幼蟾和串串钱币,还口衔金钱,憨态可掬。商海北岸有两枚钢雕巨型中华古钱币,一枚为春秋时期的布币,另一枚为北宋时期的“大观通宝”,均为双面锻钢铸造,内设钢骨架,其形状、色彩均与真币相仿。其中“大观通宝”为外圆内方钱币,直径为6.6米,厚度为0.5米,重4吨;布币高6.6米,厚0.5米,重4吨,截止目前,两枚钢雕巨型中华古钱币堪称世界上体积最大、质量最重、工艺最精的中华古钱币工艺品。我们已于10月16日向世界吉尼斯申报中心递交了世界吉尼斯之最申请书,吉尼斯申报中心迅速反馈了协议书,我们已将协议书寄到了申报中心,正等待申报中心的审查。两枚巨型中华古钱币是华商文化广场一道别致的风景。过商海桥便进入万商广场。广场呈正方形,边长90米,面积达8100平方米,可容纳万人集会。是举行各种拜商祖活动的场所,也是举办各种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地方。广场是用两万余块天然红砂石铺成,上刻有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名家书写的“商”字达两万多个;还有直径达5米的6个大“商”字分布在广场两侧,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在华商始祖王亥塑像前铺设万商广场,寓意为万商源于商丘,万商云集商丘。同时,可以使人们在拜祖的同时,学习到中国书法知识,欣赏到汉字的时代演变和无穷魅力。万商广场北侧,有长27米,宽18米,高2.7米的拜台。拜台下置有香炉、香案和长明火。拜台上有高达9.9米的华商始祖王亥铜像。铜像由曾设计过“黄河母亲”的著名雕塑家谢翔先生设计。王亥身材高大,英俊潇洒;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淳朴而睿智,坚定而英勇;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既有王者气度,又有商祖风范。仰观圣像,令人肃然起敬。圣像下有2.7米高的像座,像座阳面镌刻着“华商始祖王亥”的名讳;阴面镌刻着王亥生平事迹;左右两侧镌刻着由著名画家曹天舒先生精心设计的《王亥经商图》浮雕,浮雕再现了数千年前热烈的经商场面。三商之门两侧的贵宾室和服务设施,为仿汉建筑,造型别致、风格独特、古色古香、巍峨壮观,所有景观在汉代庄重质拙风格的衬托下更显得简洁庄重、古朴典雅,使人一进商祖圣地大门便肃然其敬。绚丽多彩的古式灯笼,古朴典雅的仿古音箱,曲径通幽的鹅卵石小道,独具特色的园林绿化,更为华商文化广场锦上添花。拟建的商祖殿和商德碑,将更使华商文化广场美轮美奂,大放异彩。

“五朱”钱文(纹)龙虎铜镜 是什么意思?

龙是中国人的图腾崇拜,而虎则是自然界动物之王,一虚一实。尽管成语里还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等,而二者合在一起的图案却很少能见到,这也许与"龙虎斗"、"青龙白虎相克"("五行"中龙于东方,属木;虎于西方;属金,金克木)等有关。远古时期,黄帝为龙族首领,虎族则是另一勇猛部族。后来,勇敢善战的武将还常被称作虎将。到了战国至汉_代时,就有"四神"的图案,为主青龙、右白虎、上朱雀(红鸟)、下玄武(龟蛇合一),呈对立状。《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也称四方之神,辟邪之用。出土墓的石门就有左右雕刻龙虎者,仍呈对立状。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流行一种青铜龙虎镜,龙虎多为高浮雕、圆雕,浑圆舒展、高低起伏;一龙一虎,左右对峙,头尾相对,张口咆哮;其它纹饰层叠繁复,为比较稀少的镜种。
  几年前本人藏人一面龙虎镜(见图),青铜质,径九厘米、边厚五毫米。镜钮为半球形,径二厘米。镜背内区主纹饰为圆雕的左龙右虎,对峙呈咆哮状,中间有一钱文,铭篆徽"五朱"。但见出土钱文龙虎镜,均为"五铁",仅见《中国铜镜》一书有面"五朱"龙虎镜图录,定为汉镜。查古钱币有关五铢钱制方面的文章,竟有"五朱"者:"沈郎五铢,东晋沈充所铸,铜色发囱,仅重一克,极薄小,犹如榆荚,只称‘朱‘,不称铢,钱纹作‘五朱‘,少数或作‘五金‘。"(东晋元帝太兴年间,即公元318至321年吴兴沈充制五朱钱,俗称"沈郎五朱")因此,我在断代问题上十分游移。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镜的类型及分期,由于资料的缺乏而难于得出较成熟的结论,因为这个时期铜镜的形制、主题纹饰、布局方式主要延续了汉代铜镜系列,以往研究铜镜的学者,多将它们归类于后期汉式镜中。我想将其断为汉式晋镜比较合理。
  钱纹铸在铜镜上大约于汉代开始,延续至明清时期,如周世荣编《铜镜图案》中便有东汉"锦带钱文铜镜"、五代"连钱纹铜镜"、宋代"大观通宝钱文铜镜"、辽代"亚字形连钱纹铜镜"、明代"五子登科套钱太极八卦图形铜镜"等等,不一而足。钱纹是富贵的象征,唐代以前铜镜非一般平民百姓所拥有,铸上钱纹表示富贵权势,而宋代以后铜镜商品化,走入平常百姓家,这钱纹便俗了。像清朝玉雕上,双连钱纹与蝙蝠相搭配,寓意"福在眼前",是为此类例子。
  此面龙虎镜纹饰精美,镜背内区除主纹饰外,有一圈短条纹相隔。外区为圈光芒状三角纹相间;再外是一圈波浪纹与边缘相隔,均为高浮雕,精美之至。小小铜镜,包含如此之多的古人的信息,实在令人惊叹,笑曰:龙虎相争,亦为钱财权势矣!

得壹元宝是几级币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虽为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但唐王朝却开始走向衰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安史之乱全面爆发。乾元二年(759年),叛将史思明杀死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在范阳称“大燕皇帝”,篡夺安禄山大燕政权。上元元年(760年)六月,史思明销毁洛阳铜佛铸造“得壹元宝”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流通使用,但因军事上的不利,史思明开始迷信“得壹”为不祥之兆,铸造仅数月后便下令收回改铸“顺天元宝”直至安史之乱平息。贼平后,大唐政府下令废除并“还将铸佛”。从当时流通的货币来看,史思明确实具有一定经济军事实力。得壹元宝钱铸造精美,出土量极为稀少,即便在洛阳也难得一见,泉界也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可见其非常罕见。得壹元宝除背上月纹者其余皆罕见,更有背四月者堪称古泉大珍。
中文名
得壹元宝
所属年代
唐安史之乱
相关视频
2.1万播放|01:10
得壹元宝的铸造有什么特殊的历史意义?
古物潮玩
6811播放|00:22
这种背四月的得壹元宝可是极为名贵的版式,快找找你家有同款没?
古泉说
7518播放|00:32
得壹元宝和开元通宝的换算|一槌定音
打量视频之零距离国粹
1.1万播放|00:37
得壹元宝:史思明铸造,存世量少价值高|一槌定音
打量视频之零距离国粹
铸造的时间形制TA说
铸造的时间
关于得壹元宝铸造的时间,钱币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铸于乾元二年,另一种认为铸于上元元年。我个人认为,乾元二年九月之后,洛阳虽已被攻陷,但仍与唐军相峙,史思明不敢入城,只得驻兵于白马寺南,还未入东都,处于战争对峙阶段,又怎么能铸造钱币呢?直至上元元年六月,史思明进入洛阳城,其后开始铸行得壹元宝钱,才应该符合情理。
共2张
合并图册
得壹元宝的铸造期只有数月,其废止时间,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壹元宝’钱……既而又恶‘得壹’非长祚之兆,改其文曰‘顺天元宝’”。由此推断,得壹元宝废止时间应在上元元年夏季。这说明,得壹元宝的铸行、流通,只是昙花一现。
据《历代钱谱》记载,得壹元宝为“思明并销洛阳铜佛所铸”,与开元钱并用,以一当开元钱一百。有趣的是,据《钱录》说:“贼平之后,无所用焉。刀兵之家,还将铸佛。”安史之乱平息之后,毁佛所铸的得壹元宝,又被“还将铸佛”,真是耐人意味。
1992年,在洛阳考古发掘的一座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当时流通的4种钱,其中开元通宝10枚,乾元重宝16枚,得壹元宝3枚,顺天元宝7枚。得壹元宝数量最少,可见它后来传世极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形制
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铸有月纹之币,尤为鲜见。据说,星月纹寓意“进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讨吉利,在钱币上铸月纹,但封建割据不是历史的进步,更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终的失败下场,倒又为这枚古钱增添了一点历史讽刺的色彩。
得壹元宝传世不多,早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因而得壹元宝素为泉界珍视。清代一本叫《古泉丛话》的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典当者将一枚得壹元宝典当给一个山西人,山西人爱不释手,给典当者“钱三万”。山西人说,这是自己故意抬高了它的身价,给了三万,这样典当者就别想再来赎回它;典当者却说,自己是故意贬低它的价值,只当了三万,正是为了以后能赎回它。可见此钱的稀罕程度。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分享见解,
点击发布
纠错
下载直播app,在线直播,免费看!
艾米直播版本9.4.5
上海茂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
权限
立即下载
艾米直播-美女K歌热舞广告
出口订单被取消,6万坤沙酒库存积压,为结清工资,亏本1折大清仓
1953茅味酒广告
古钱币熙宁重宝价格值多少钱
最近4分钟前有人下载
熙宁重宝是北宋的铜钱,为宋神宗1068年时期铸造的。按巨...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
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广告
大家还在搜
收藏钱
得壹价格
得壹
开通图片及价格
德壹
得元壹宝的铜币现在值多少钱
唐代
一元网批发
广告
实力唱将,魅力舞姬,超多主播在YY直播等你
相关推荐
得壹元宝的铸造有什么特殊的历史意义?
01:10
古物潮玩
2.1万
得壹元宝_相关钱币
大观通宝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
查看词条
古钱币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查看词条
天启通宝天宝年间的钱币
查看词条
崇宁通宝宋徽宗御笔亲书瘦金体
查看词条
元丰通宝中国古代钱币
查看词条
词条贡献者
该词条共有17人参与编辑,查看全部
词条有帮助,感谢贡献者
意见反馈权威合作百科协议
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无收费代编服务?|?详情
一级,也就是最珍贵的货币,因为这种货币目前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所以很珍贵。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虽为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但唐王朝却开始走向衰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安史之乱全面爆发。乾元二年(759年),叛将史思明杀死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在范阳称“大燕皇帝”,篡夺安禄山大燕政权。上元元年(760年)六月,史思明销毁洛阳铜佛铸造“得壹元宝”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流通使用,但因军事上的不利,史思明开始迷信“得壹”为不祥之兆,铸造仅数月后便下令收回改铸“顺天元宝”直至安史之乱平息。贼平后,大唐政府下令废除并“还将铸佛”。从当时流通的货币来看,史思明确实具有一定经济军事实力。得壹元宝钱铸造精美,出土量极为稀少,即便在洛阳也难得一见,泉界也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可见其非常罕见。得壹元宝除背上月纹者其余皆罕见,更有背四月者堪称古泉大珍。
中文名
得壹元宝
所属年代
唐安史之乱
一级币。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同时代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高祖武德四年进行币制改革,铸造发行"开元通宝",废除了轻重不一的历史古钱,正式开启了我国通宝时代,开元通宝的使用贯穿于整个朝代。唐朝共有九位皇帝和判将史思明新铸八种不同名称的货币,分别为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会昌开元、得壹元宝、顺天元宝等。

这款铁质的开禧元宝,背二六有谁知道望告之。

有的
南宋·宁宗赵扩自1205至1207启用“开禧”年号铸币。开禧改元后,宁宗韩侂胄为平章军国事兼国用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权位之高在左右丞相之上。在主战派辛弃疾、陆游(大诗人年已80有余,更为此写下了《老马行》“······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叶适等人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进取中原、收自失地、以雪国耻的讨伐战争,史称“开禧北伐”。开禧一词义,源出自宋太祖“开宝”和宋真宗“天禧”两年号,这两个纪元,都是宁宗祖先所创下的盛世,有不忘祖先、继承祖业之寓意,同时未敢忘却中原的情结。1208年改年号“圣宋”,改铸圣宋年号钱。开禧年号铸币,有元宝、通宝两种。“元宝”字样铸币只见铁钱未见铜钱及小平钱,钱文楷书,旋读。“通宝”字样铸币材质铜、铁均有,钱文真书,背文纪年(“元”“二”“三”等)、纪地、纪监(“同”“春”“汉” 等)、纪范。常见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折十”同“当十”,经宋钱五等制(求此资料,感谢。)确立后,以宋徽宗所铸之“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及大观元年(公元1107)所铸“大观通宝”,为后世当十钱之楷模,一般径度在3.5 ~ 4厘米间。正常换算中一个折十钱当等十个小平钱,但如遇朝廷铸造恶钱、虚值钱等,折十钱定会贬值。但事实上折十钱一出,朝廷已虚了百姓不少钱财入国库。按《钱币学词汇简释》小平钱一枚重为3-4克,故折十钱应为30-40克(这也太重了吧)。但通常折十钱也就15-20克左右。

宋朝钱币哪几种最有升值潜力

作为一个卖铜钱的人,我给楼主说说我的观点....首先北宋小版楼主肯定不要玩了...已经在几年前炒过了...现在的北宋小版价格比08年时候几乎跌了一半....我们做铜钱的都躲着北宋小版走...北宋钱的大观这几年炒的火热,从80到现在品好的2000了,但是从今年6月以后,成交量下滑,没以前那么好卖了,楼主要买折十大观的话就买极品的,极品现在还是好卖又出高价..收藏钱币千万不要用差一口气的价格买差一口气的东西,觉得那是省钱其实那是最废钱的...极品折十大观我前几天卖了一枚2000多,可是差一口气的价格就掉了一半,且没什么人问价,记住买就买生坑薄绿薄蓝锈的...极品永远不掉价,涨的也快,出的时候还大家抢着要...另外大崇通现在还有涨价的空间,现在35-40批发,估计能涨到60,小平崇宁也可以收藏几枚品好的,南宋的小平折二折三建炎点建有潜力,折十篆书建炎重宝也在涨,大端平通宝从11月开始有人在炒,可以投资,嘉定折十便宜的可以考虑买,淳熙篆书小平和淳熙背泉有潜力.....我这是按我自己存的货品种跟您说的,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崇宁,大观吧,一来字体漂亮,二来近观这几年,崇宁,大观涨的挺快的。20年前,崇宁一毛钱一个,现在十几块一个,而其它普通宋钱还保持在一块钱左右,基本不涨。
崇宁和大观,远了不说,就说近半年,崇宁从通走10元到了50元,大观从通走200元变成750元,建议楼主玩大观和崇宁吧
通过钱币形制出土地点,准确判断历史中的蛛丝马迹,南北宋治炼技术的进步,活字印刷的发明均属当时世界领先水平,胆水化铜的提纯技术在当时盛行,据传当时100万斤的年产量,除制作合金军械和农具大量制作了钱币,年号改版间距短而频繁遗存很多珍品版别,从中可以得到当时经济社会比较繁荣且存在程度不一的通胀。当时宋朝屡败于辽金蛮夷,在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的环境下不能战胜北方少数民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封建制度即有中央集权的优势,又有军功封士的沿袭,还有火药的助力。即便百姓没有觉悟,官僚们颠沛流离又何居安。专家们惮忌国家用武之盛危及庙宇之说不足为据。是苟安知足自保的懦弱人性,被北方的狼族逼厌了。
一个强盛的国家与时代,必然伴随着炽热的血性,先进的生产技术,包容并举的繁荣规则,人人向前,不畏强敌,励精图治的扩张。文化中庸只能包容在其中,战场决定国家人民的命运,不忘历史,秣马厉兵,风火战场了生恨,一剑刺穿蛮夷狼。
人民币新版即将发行,除5元版未有定型,其余均作待发之势。加入世界货币组织,成为人民币再次扩张,从物贸向金融实现的新的进军起点,文化繁荣离不开经济进步。对5元版有了一些遐想,5元版的设计应从更多人适应流通的功能(西夏出土宋币也有很多),包括境外流通兑换找零其他主权法币,这需要鲜明的主权印记和文化宣扬,以及多语言设计。中央集权时期用玉煕作为主权印记,并配有服政权的兵佣俸上,傍佐战车,就是一幅很好的场景,金融是服务业首要,寓意为您的商业战场鼎力支持。虚拟图有骆驼丝路,司母戎鼎和四羊方鼎,代表中心功能和去中心应用,服务世界各国人民。
宋代古钱币价格表参考
北宋1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
罕见。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
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
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详细介绍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8元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捡赵匡胤于今陈桥(河南开封县东北40里)兵变,
黄袍加身,代后周称帝,定都东京(开封)建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废周帝为郑王。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
集权国家,但也是历史上国力最弱的朝代,终宋一代(960-1279)无一位明君能治国安邦平天下。宋元通
宝即铸行建隆元年,乃宋代开朝钱,钱文仿唐开元钱,隶书直读。径2.5厘米。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
纹,有铜铁两种,传世以广穿铁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
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
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行、草三体书为
太宗亲书。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以合背钱为稀有。
至道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铸,有铜铁,轮廓精整,另见有各式宽缘厚肉之
大型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无珍惜钱。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背四出25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阔缘厚肉18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二阔缘厚肉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
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45000元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铸。有铜、铁两种,铁氏只见折三。径2.5厘
米,重4克,铁钱径3.5厘米,以铁钱折三少见。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铁质光背50元
景德元宝真书折二铁质光背1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旋读。小平
有大、小样版别数种,径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纹。传世以背星月纹为少见。铁钱折
三稀有。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18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月25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合背3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阔缘厚肉5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10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45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巨星200元
天禧通宝隶书小平缩缘小字2元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铸,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
3.8克,折二径2.8厘米,重4.7克,铁钱亦有折二。其时斗米十钱。天禧以铜、铁折二及合背为稀有。
天禧通宝真书小平光背0.5元
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20000元
北宋2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
罕见。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
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
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详细介绍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天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仁宗天圣元年(1023)铸,天圣钱文来源于天为二人,乾兴元年(1022)
二月,真宗死,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二人同理国事,即二人圣。分铜、铁两种,面文真,篆
二体旋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重4.1克左右,又有大小样之分。铁钱有折二钱,径2.7-2.8厘米,制作
精良。
天圣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
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20000元
明道元宝真书小平光背1元仁宗道元年(1032)铸。钱文明道,明指日、月明者属阳,代表皇帝赵祯,
月属阴,代表皇太后刘氏,二者同朝听政,故曰:日月之道明。有铜铁,面文真篆两体,旋读光背,径
2.5-2.6厘米,重4.3克,铁钱折二径2.85厘米,重7.5克,为它谱所不载,因明道一年改元较其它钱少。
明道元宝篆书小平光背1.50元
景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仁宗景佑元年(1034)始铸,分铜、铁,钱文有真,篆二体,旋读。光背
无文,径2.5厘米,重4克,版别较多。铁钱有小平,折二径3.2厘米,传世以铁钱折二为少见。
景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皇宋通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仁宗宝元二年(1039)始铸,为避钱文重“宝”而造的非年号钱,应与南
宋“皇宋元宝”相区别,有铜、铁两种,钱文真,篆二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4厘米,重4克左右,折
二篆书罕见,新发现一枚隶书折二,径2.8厘米,重6.4克,据悉日本尚有一枚真书折二,惜末见拓图。小
平以九叠篆为珍稀品,铁钱有小平、折二钱。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九叠篆14000元
皇宋通宝篆书折二光背12000元
康定元宝隶书小平铁钱500元仁宗康定元年始铸,径2.3厘米,重5.75克,因行用一年,所造又为铁钱,
故传世极少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直读光背100元仁宝庆历年间(1041--104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为宋氏
重宝之始。庆历二字分直读,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3.2折十径3--3.2厘米,重6.6-7克,当十铜钱初
铸未久即作折三,折二钱用,传世旋读较少,铁母更稀。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旋读光背3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7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15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1000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光背250元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5)年铸,元宝钱文为真,行、篆三体,旋读,
通宝钱为真,篆二体,直读,重宝为折二,折三,钱文真书,小平径2.4厘米,重3.8克,折二径3厘米,
重8.8克,折三径3.4厘米,重10克上下。传世元宝,通宝易寻,重宝钱为泉界所珍爱,尤以背文虢,坊者
更足珍贵。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左挑350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
至和元宝篆书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通25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宝3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二光背17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光背5000元
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40000元
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30000元仁宗嘉佑元年(1056)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
重3.8克,为小平对钱,传有铁钱,然未见存世。
嘉佑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英守治平年间(1064-1067)铸,钱文真、篆二体,有直读,旋读两种,
径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见折二以上大钱。偶有背四出传世,实为稀品
治平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1元
治平通宝篆书小平光背1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30元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径2.5厘米,重4
克,未见折二,折三钱。多为光背,以背卫,衡者为少见。重宝年代同元宝,钱文有篆,真二体,为折二
对钱;旋读,径3厘米,重8克上下,以直读罕见。通宝年代同元宝,通宝唯有铁钱,分小平,径2.5厘米
,折三,径3--3.4厘米,钱文真书,旋读,多为光背,以背穿上月为希有,集币时如遇通宝铜钱均为铁母
,万勿错过。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30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背“衡”250元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背“衡”180元
熙宁元宝篆书折二光背0.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二光背1元
熙宁重宝行书折二连飞点10元
熙宁重宝篆书折二长冠“宝”1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200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光背0.3元神宗元丰元年(107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分篆、隶、行三体,小
平径2.5厘米,重5克。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3.2厘米,版别可达百种,为宋钱中最多一种,隶书体、
背穿上仰、俯月为贵。集隶书体元丰钱时须注意丰字头,另有一种日本曲字头元丰,最易鱼目混珠。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光背0.3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月2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背月2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星1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小字光背10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大字10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大字4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星5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月4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二长字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长字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母28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母2800元
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40000元
元丰通宝半文钱篆书50元元佑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后,励精图治,经济渐有好转,平钱已不足计数
(无法找零)而铸的半文钱。形制与平钱相同,只是钱径缩小,径2.1-2.2厘米,重1.4-2.4克,大部分为
2克。尚有绍圣元篆,行对钱,圣宋元宝篆行对钱,元佑通宝篆书钱,元丰通宝行书体等。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光背0.3元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铸,钱文有篆,行二体。旋读,小平径2.5厘
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径3.2--3.4厘米,以折三铁毋稀有。背陕列罕。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光背0.3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星1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星8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合背180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陕”2500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陕”250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二光背0.8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二光背0.8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18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18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母45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母4500元
北宋3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
罕见。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
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
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详细介绍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绍圣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元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铸,元宝钱文为篆,行,隶三体,分铜、铁
。小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折三钱径3.3厘米。通宝钱文真书;直读,细小工整,今铜者好寻
,铁钱难得。绍圣以元宝隶书体稀有。广罕亦罕。
绍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0.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星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月5元
绍圣元宝隶书小平光背15000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1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五铁母光背6000元
绍圣重宝隶书折二光背50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小字45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4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背“施”15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小平光背0.5元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铸。通宝钱文有篆、行,真三体,有铜、
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2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钱径3.4厘米,重宝唯见样钱,径约
2.9厘米,元符钱以小平铁母,折二铁母,稀有。重宝样钱更是凤毛麟角。
元符通宝真书小平铁母旋读4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背“上”15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12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折二光背1元
元符通宝篆书折五铁母10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折二牙雕无定价
建国重宝篆书小平光背无定价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年),初期铸。钱文隶体直读,背无文,径约
2.35厘米,重不详。因与前朝年号相抵,改铸非年号钱圣宋元宝,由于铸量少,传世仅有廖廖数枚,极珍

建国重宝真书小平光背无定价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光背2元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铸,系皇宋通宝后又一非年号钱,元宝钱文有篆
、行、隶三体。分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平钱中佳品,灿若群星
,折三唯见铁钱,径3.2厘米,通宝以背当五尤其珍贵。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光背2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小平美制1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宋”5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圣”25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中冠“宝”6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3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字850元
圣宋元宝真书小平长点“宋”1100元
圣宋元宝真书折二长点“宋”1500元
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10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1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二铁母0000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1.20元
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10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母光背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范铜2400元
圣宋通宝行书小平光背15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铁母直读20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背“当伍”300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大字200元崇宁重宝背藏文四字译读为穿上:地,穿左,水,穿右;火穿下,风,其
意蕴含着两层意思:(一)祝愿地水火风彼此相全,众生康泰安居乐业,(二)把个人的祝愿引伸到国家
社会范围,祈祷民族团结亲睦共处,,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同进并寓有警戒的涵义;否则,将招致灾难临
头,祸患无尽。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瘦金体15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抽示16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阔示6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折十书体25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二私铸15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普品2.5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短尾异“崇”3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错范重文1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隔轮8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广穿2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背四决5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合背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铁范铜14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三铁母2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大字18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异重5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高足贝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月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星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十”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精铸细缘1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普品1.5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小字无定价
崇宁元宝隶书小平银质30000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大字50000元
宗宁元宝隶书折二铁母20000元
-------------------------------------------------------------------------------------------
---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普品2元微宗大观元年(1107年)铸,大观年号,取《易》:“大观在上”之意,分
铜铁两种,钱文微宗亲书瘦金体,小平有行书体,径2.5厘米,折二轻2.8厘米,折三径3.1厘米,折五径
3.5厘米,折十径4.15厘米,以当十大钱最精美亦最多。小平钱因通字部位不同,可分昂通、降通、斜通
、大字小通等多种版别,传世以合背,铁母为珍品。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昂通2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分头“通”15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斜“通”1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楷“通”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楷“通”30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宽“观”精铸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样钱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光背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光背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光背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合背7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崇宁大观”合背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光背25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合背45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铁母120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铜14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铁母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200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楷“通”550元微宗政和年间(1111--1117年)铸,政和年号,取“庶政惟
和”之意,通宝有铜、铁二种、钱文人篆、隶、真三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15厘米。
重宝为折二铁钱,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真“政”楷“通”4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文“政”8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文“政”85元
政和通宝篆、隶书小平光背1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大字5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大字55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锐禾4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背“陕”10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25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文“政”7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银质大字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6000元
政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2元
政和通宝隶书折五铁母2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折三铁母3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五铁母宽缘8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三银质400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光背15000元微宗重和年间(1118)铸,年号重和,系取“和之以和”之意大敌当前
不知励精图治,却一再割地赔款,屈辱求和,名符其实的求和。钱文有篆,隶两体,直读光背,径2.6厘
米,重4克。篆少于隶,皆精美可爱。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400元
北宋4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
罕见。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
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
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详细介绍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400元微宗宣和年间(1119--1125)铸,钱文宣和乃皇上常处宣和殿名其年号,
通宝分篆,隶二体,直读;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厘米,折三径3.3厘米,小平背陕者钱文为瘦金体。
元宝制作。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1000元
宣和元宝隶书小平中字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中字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大字1500
元宣和元宝隶书小平大字17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白铜昂“通”2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宣”4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500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小平普品7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短宝开足1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短宝开足12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15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字5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真“宣”广穿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真“宣”广穿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圆贝“宝”7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圆贝“宝”6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离“宝”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离“宝”1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隔轮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隔轮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巨头“宝”7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巨头“宝”10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背星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旋读银质70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背“陕”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陕”12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80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铁母8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无定价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80000元
宣和通宝楷、隶、篆折二光背2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2元
靖康元宝篆书折二光背1000元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铸,钱文系宰相提议,取“日靖四方承兆
康民”二句,定年号曰,“清康”。分铜、铁两种,钱文篆、隶二体,通宝小平直读;光背,径2.3--2.5
厘米,折二径2.7厘米,折三径3---3.15厘米。元宝书体与通宝同,旋读;光背,小平径2.4厘米,折二径
2.8厘米,折三径3厘米。靖康钱均被泉家视为瑰宝。小平更为珍贵。.
靖康元宝隶书折二光背700元
靖康元宝隶书小平光背30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光背15000元
靖康元宝楷书小平光背15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光背15000元
靖康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光背100000元
靖康元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铁母30000元
靖康元宝楷书折二光背8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折二光背6000元
靖康元宝篆书折三光背50000元
应运元宝篆书小平光背400000元北宋淳化安五年(994年)李顺起义军所建大蜀国应运元年铸于成都,
小平旋转,钱文隶书,径2.4厘米,背上隐有孕星纹,此钱至为珍贵。
应运元宝隶书小平光背250000元

麻烦教教我辨别古币

中国的钱币可分为四个类型:
1.古钱类:可从商周时期的刀布币至1912年用翻砂手工铸造的钱币;2.中国近代币:从清光绪后期开始至1949年的钱币(包括机器制造金属币);3.纸币:指清代以前的古纸币及清代以后的银行纸币、钱庄券和临时代用券;4.现代钱币:一般指1949年以后发行的第一、二、三、四、五版人民币、流通纪念币、非流通纪念币、兑换券和金银纪念币。
鉴别古币真伪的方法:
声音辨别法:古钱币年代越久远,其所含的锡、铅等杂质流失越多声音听起来也就越显沉闷。相反,年代越近,声音越清脆。观察铜色法:一般古币的材质有青铜、红铜、黄铜、白铜等之分,青铜币易断裂,黄铜币不易断裂磨损,白铜多为样币用材。明代以前钱币大都由青铜铸成,没有黄铜币,如果发现明代以前的黄铜钱币,要多加小心。沸水浇煮法:古币上附着红绿锈或黑色锈,真钱锈是自然氧化而形成的,附着力比较强。遇到锈色可疑的钱币,可放入沸水中烧煮30至40分钟,锈脱离的是伪品,真品的锈不易脱离。钢针测试法:古钱币的锈比较坚硬,用钢针尖向下竖直下压,放手后,钢针会立刻倒下。伪品的锈是真锈掺入粘合剂涂抹而成,有一定的弹性,钢针就不易倒下。风格断定法:每个钱币都有自己的风格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币为工匠所铸,文字古拙秀润、朴素简直;西晋南北朝时期受其佛教文件影响,其钱币文字纤细柔韧、娇媚可爱,绝妙精美;唐、宋、元钱与书法结合较紧,其钱文多为名人所书,整体上给人以端庄稳重,玉润可爱的感觉;辽钱风格是钱文松散,而西夏钱文紧凑,明代钱的主要特征是方正而呆滞。后仿者能仿其形但不易传其神,给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比较版别法:早期用来铸钱的母钱也是由手工雕刻而成的,各枚钱币之间会有一些差别。如发现一批钱币,它们的版别一模一样,甚至局部的缺陷也丝毫不差,就应该怀疑有作伪的可能了。成分分析法:借助现代光谱、化学容量和电子仪器扫描测定分析古钱币化学分析后,对古币的金属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准确性、可靠性较高。采用超声波声像仪,可看清的内部结构,改刻、挖补、拼合等伪作的钱币。
古币的钱文:先秦刀、布、燕金饼,戳刻的文字系大篆书体。秦汉至隋:钱文属小篆,其新莽货泉、布泉为悬针篆。北周:布泉为玉筋篆,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为铁线篆,所铸的汉兴用隶书。唐:文盛行隶书,唐开元通宝为“八分书”,属隶书。五代十国南唐:钱文属篆、隶、真书体。北宋钱:书体有篆、隶、真、行、草。元、明、清:钱文均以真书或篆书,辽钱近隶。又有蒙、满、回、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清军费开支而铸:红、黄两种铜质,红铜较少。钱面文楷书对读,背左右满文“宝×”局名,上、下记值。清乾隆庆典官铸:背铸龙凤、吉语颂辞。如“天子万年”、“国泰民安”、等。嘉庆万年背有“五世同堂”、“十全老人”等。祝寿钱:钱文“龟龄鹤寿”、“龟鹤齐寿”、“福德长寿”、“福寿延长”、“南极祝寿”、“百年长寿”、“千秋万岁”、“寿如东海”、“寿比南山”等,背或为神仙、灵龟、仙鹤、祥云等图案。崇祯通宝背“寿”,官铸民铸均有。努尔哈赤天命元年铸天命汉钱:满文,四字,没有加圈点;天命通宝是铸的汉文。太宗天聪江钱,背面穿左右满文十字,穿右有满文两字样。顺治通宝:钱有五种;光背、背面有一个汉字、一厘钱、背面有两个满字、满汉文钱。康熙通宝: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后铸造小钱。雍正:制钱都仿顺治钱五式,除正面的年号外,背面都是两个满文字。宝福局所铸的钱,局名有时也用汉字。乾隆通宝:分普通和当十两种,当十的背面穿孔上下有"当十"两个汉字。乾隆钱的成色先后不同,各地也不同。乾隆五年以前,铸钱不加锡,称为黄钱,加锡后叫做青钱。嘉庆道光:钱名有十九种,计泉、源、直、晋、苏、昌、福、浙、武、南、陕、川、广、桂、云等,钱背为宝东,满文即用康熙钱的字。咸丰:铸钱多,特别复杂。在计值方面,咸丰钱可以分为十五级,从一文到当钱,钱上有铸局名称,文字不同。凡是背部文字多的清代钱都要注意收集。光绪通宝:小制钱,现在所见小钱较多。宣统:最为通行的有广东铸的机器钱,背面为满、汉文“广”字,横写“库平”、“一钱”二汉字、“宝广”两个满字。太平天国:以铜钱为主,币面全为汉文,正面是“太平天国”、“太平圣宝”四字,背面“天国”,两字分别排在穿孔的上下,左右分排。也有正面“天国圣宝”,背面“太平”的,种类也多,分不清哪一种是哪一省铸造的。钱文制作有几种书体,如真书宋体等。太平天国钱币大钱、花钱的伪品尤多。明朝初年,曾仿照蒙古人的办法,使用钞票,而不是铜钱,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但是不久就改为银钞两用都可,以纸币为主,钱币为辅。明朝钱比元代的钱多,但又比不上其它各朝代。朱元璋在称吴国公的时候,在江西设置宝泉局,铸造五种大中通宝钱,早期的这类大钱,如今价值上千元,需留意。
古钱币知识:钱镕:即钱范,是铸钱的模子。钱镕有阴文和阳文两种。前者直接铸钱;后者用于造范,故称范母,“容”即“镕”字,即一副钱模子。范材有陶、石、铜、铁、铅等。鎏金:在钱币上加工雕刻各种图形花纹。早在唐开元钱有雕刻花纹者.如莲花寓意多子。此等钱既是压胜品,但亦可掺杂在流通钱币中流通.具有两重性。连轮:钱文笔划与外郭相连。隔轮:钱文笔划不与外郭相连,且相距较远生坑:古钱带有出土锈色.出土不久称新生坑;出土既久,尚带锈片残迹称国号钱:面铸国号,如齐法化、唐国通宝、大宋元宝、大元通宝(八思巴文)、大明通宝(南明),大宋(南宋)、大元、大明(南明)均系“国号钱”。钱文四字:按上、下、右、左读者,谓“直读”;按上、右、下、左读者谓“旋读”,或称“右旋读”;按上、左、下、右读者谓“左旋读”;钱文两字,按右、左读者谓“横读”,如半两、五铢等,亦称“顺读”;“环读”如先秦“珠重一两十二”,须“环读”。仿瘦金书:宋徽宗赵佶独创的一种书体,自称“瘦金书”。以楷书为本,笔划俊逸挥洒,刚健有力,故有“铁划银钩”之美称。即大观通宝、崇宁通宝均为瘦金体钱文之押券者,金大定通宝亦仿瘦金书。贝币、骨贝:我国最早的原始货币,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距今约3500年以上,早期贝币是商王赏赐臣下的。骨贝出现于商代中期,以兽骨刻成。六字刀:春秋晚期至战国铸造,以“刀”为形状,其六字“齐造邦长法化”最为珍奇,目前一枚六字刀价值7000元左右。蚁鼻钱:蚁鼻钱铸于战国早期,为模拟原始贝币形态的铜贝币。铜贝的出现,开启了金属铸币的先河。银元珍品:乃中国最早的官铸银元,其中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目前参考估价为18万到20万元人民币;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参考估价为20万到25万元人民币;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参考估价为16万至20万元人民币。

大通定宝铜币能卖多少钱?

现在普通的 大定通宝 能值个几十块吧
品好的 特殊版 贵一些
古钱币因种类繁多,材质、年代、工艺等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且市场行情变化较快,具体请以古钱币实际交易时的市场评估价格为准。
应答时间:2021-06-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大定通宝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八至二十九年1178--1189年的铸币,铸造精美,楷书含瘦金体, 有小平,折二两种,折二阔缘。①大定通宝小平,美品市价值70--80元左右②大定通宝背面有申字,美品市价值80--100元③大定通宝白铜小平钱。美品市价值150元 ④不过还要看品相,价格会有差异。越古老又稀少的越贵,可以请人鉴定一下。【拓展资料】金世宗完颜雍武装夺取皇位之后,改年号为大定,寓意天下大定,国泰民安,开始铸造大定通宝,完颜雍本身虽然戎马出身,但他很喜爱书法,不同于女真族的原始部落,他非常推崇汉文化,尤其是痴迷于宋徽宗铁划银钩的瘦金体。因此费尽心力在大定通宝留下了瘦金体的书法。大定通宝与唐代开元通宝、宋代大观通宝相比,不但其洗练凝重、文字秀美毫不逊色,且在制作精整、规格严谨方面似乎更胜一筹。如果将金世宗完颜雍的大定通宝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通宝并排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他们的书法造诣和视觉颜值,基本是难分伯仲的,这也就难怪后来的文学家元好问对大定通宝钱赞誉有加:“承平旧物霓裳谱,宝气辉煌映千古”。大定通宝钱在金世宗时期共铸行了10多年,主要的版别有光背和背申、背酉三种。数量最多的年份是大定二十九年前后,巅峰时期每年的铸造量达到了14万贯。文瀚乐拍觉得这种钱币整体铸造时间并不长,与唐朝和宋朝相比,铸量少了很多,存世量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多,普通的大定通宝价格也不算太高,比如小平光背铜钱,铸造量大,存世量也大,而极少数背文或者是存世较少的大定通宝,市场价格就比较高,是钱币中的珍品。

谁能帮我看看这些古币,顺便估个价,越详细越好!

秦朝:(前221~206)
秦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
西汉:(前221~23)
帝王:高祖(刘邦)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三铢半两.榆荚半两
帝王:少帝恭(刘恭)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八铢半两
帝王:少帝弘(刘弘)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五分钱
帝王:文帝(刘恒)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铢半两
帝王:武帝(刘彻)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三铢钱 郡国五铢
赤仄五铢 上林三官五铢
帝王:昭帝(刘弗陵)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昭帝五铢
帝王:宣帝(刘询)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发行钱币及备注:宣帝五铢、小五铢
帝王:元帝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出五铢
新(8~23)
帝王:王莽(莽 巨君)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发行钱币及备注:契刀五百.货布.布泉.货泉. 国宝金匮直万 一刀平五千 六泉.十布
帝王:更始帝(刘玄)年号:更始 发行钱币及备注:更始五铢、铁半两五铢(公孙述)
东汉:(25~220)
帝王:光武帝(刘秀) 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武五铢
帝王:灵帝(刘宏) 年号: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出五铢
帝王:废帝(刘弁)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减边五铢、延环五铢
帝王:献帝(刘协)年号: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发行钱币及备注:董卓五铢(无文小钱)
三国
魏(220~265)
帝王:文帝(曹丕) 年号:黄初 发行钱币及备注:沿用汉五铢
帝王:明帝(曹睿) 年号:太和、青龙、景初 发行钱币及备注:压五压金五铢
吴(222~280)
帝王:大帝(孙权) 年号: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蜀(汉)(221~363)
帝王:昭烈帝(刘备)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蜀五铢 直百五铢 直百 直一. 太平百钱.世平百钱.太平百金.定平一百
西晋、东晋、十六国
西晋(265~316)
帝王:武帝(司马炎)年号: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沿用旧钱
帝王:惠帝(司马衷) 年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兴、光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一类小型私铸泉泉、货货、货泉、布泉、货布可能为当时豪强铸造
东晋(317~420)
帝王:元帝(司马睿)年号:建武、大兴、永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赵王石勒造“丰货”
帝王:明帝(司马绍) 年号:永昌、太宁 发行钱币及备注:沈充造“沈郎五铢”
帝王:成帝(司马衍) 年号:太宁、咸和、咸康 发行钱币及备注:成汉李寿造“汉兴”钱
帝王:安帝(司马德宗)年号:隆安、元兴、义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北凉造“凉造新泉”
帝王:恭帝(司马德文) 年号:元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夏造“大夏真兴”
南北朝 (420~581)
南朝:宋(420~479)
帝王:文帝(刘义隆) 年号:元嘉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铢
帝王:孝武帝(刘骏)年号:孝建、大明 发行钱币及备注:孝建四铢、大明四铢
帝王:前废帝(刘子业) 年号:永光、景和 发行钱币及备注:两铢、永光、景和、孝建(二铢)
南朝:齐(479~502)
帝王:武帝(萧赜) 年号:永明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川蒙山铸南齐五铢
南朝:梁(502~557)
帝王:武帝(萧衍) 在位时间:502~549 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监五铢、公式女钱、背四决铁五铢、太清丰乐
帝王:敬帝(萧方智) 在位时间:555~557 年号:绍泰、太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柱五铢、两柱五铢
南朝:陈(557~589)
帝王:文帝(陈倩) 在位时间:560~566 年号:天嘉、天康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嘉五铢
帝王:宣帝(陈顼) 在位时间:569~582 年号:太建 发行钱币及备注:太货六铢
北朝:北魏(386~534)
帝王:太武帝(拓跋寿) 在位时间:423~452 年号:始光、神迦、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太和五铢
(北魏)495年
帝王:宣武帝(元恪) 在位时间:500~515 年号: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平五铢
帝王:孝庄帝(元子攸) 在位时间:527~530 年号:建义、永安 发行钱币及备注: 永安五铢(北魏)529年
北朝:东魏(534~550)
帝王:孝静帝(元善见) 在位时间:534~550 年号:天平、元象 发行钱币及备注:小样永安五铢
北朝:西魏(535~557)
北朝:北齐(550~577)
帝王:文宣帝(高洋) 在位时间:549~559 年号:天保 发行钱币及备注:常平五铢(齐)553年
北朝:北周(557~581)
帝王:孝闵帝(宇文觉) 在位时间:557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五行大布(北周)547年
帝王:武帝(宇文邕) 在位时间:560~578 年号:保定、天和、建德、宣政 发行钱币及备注:布泉(北周)561年
帝王:静帝(宇文衍) 在位时间:579~581 年号:大象、大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通万国(北周)579年
隋:(581~618)
帝王:文帝(杨坚) 在位时间:581~604 年号:开皇、仁寿 发行钱币及备注:置样五铢、五铢白钱
唐(618~907)
帝王:高祖(李渊) 在位时间:618~626 年号:武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开元通宝
帝王:高宗(李治) 在位时间:649~683 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封泉宝
帝王:肃宗(李亨) 在位时间:756~762 年号:至德、乾元、上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元重宝.(史思明)得一元宝 顺天元宝
帝王:代宗(李豫) 在位时间:762~779 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历通宝
帝王:德宗(李适) 在位时间:779~805 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中通宝(新疆铸)
帝王:顺宗(李诵) 在位时间:805 年号:永贞 发行钱币及备注:有“大”、“中”、“元”字钱
帝王:武宗(李炎) 在位时间:840~846 年号:会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会昌开元有背:昌、京、洛、益、蓝;荆、襄、越、宣、兖;洪、润、潭、鄂、平;兴、梁、广、梓、福;永、丹、桂共23局
五代 十国
后梁(907~923)
帝王:太祖(朱全忠) 在位时间:907~910 年号:开平、乾化 发行钱币及备注:开平元宝 附刘仁恭铸: 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顺天元宝当千.应天元宝.应圣元宝.铁货布.铁五铢(仿隋式样)
帝王:末帝(朱友贞) 在位时间:911~923 年号:乾化、贞明、龙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徐知诰铸: 大齐通宝
后唐(923~936)
帝王:庄宗(李存勗) 在位时间:923~926 年号:同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前蜀铸: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光天元宝.咸康元宝.乾德元宝
帝王:明宗(李嗣源) 在位时间:926~934 年号:天成、长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成元宝
帝王:闵帝(李从厚) 在位时间:934~935 年号:应顺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南汉铸:铅开元通宝.乾亨重宝.乾亨通宝
后晋(936~946)
帝王:高祖(石敬塘) 在位时间:936~944 年号:天福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福元宝
帝王:出帝(石重贵) 在位时间:944~947 年号:天福、开运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闽铸:开元通宝背闽、福.永隆通宝.天德重宝
后汉(947~950)
帝王:高祖(刘知远) 在位时间:947~948 年号:天福、乾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汉元通宝
帝王:隐帝(刘承佑 在位时间:948~951 年号:乾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楚铸:开元通宝小铅钱.乾封泉宝大铁钱.天策府宝
帝王:太祖(郭威) 在位时间:951~954 年号:显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周元通宝
北宋(960~1127)
帝王:太祖(赵匡胤) 在位时间:960~976 年号:建隆、乾德、开宝 发行钱币及备注:宋元通宝
帝王:太宗(赵光义) 在位时间:976-997 年号: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发行钱币及备注: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 (李顺)应运元宝
帝王:真宗(赵恒) 在位时间:998~1022 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僖、乾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僖通宝
帝王:仁宗(赵祯) 在位时间:1022~1063 年号: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佑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皇佑通宝.至和元宝.至和重宝、至和通宝.嘉佑元宝.嘉佑通宝
帝王:神宗(赵顼) 在位时间:1068~1085 年号:熙宁、元丰 发行钱币及备注:熙宁元宝.熙宁通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元丰重宝
帝王:哲宗(赵煦) 在位时间:1086~1101 年号:元佑、绍圣、元符 发行钱币及备注:元佑通宝.绍圣元宝.绍圣通宝.绍圣重宝.元符通宝.元符重宝
帝王:徽宗(赵佶) 在位时间:1101~1125 年号: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国通宝.圣宋元宝.圣宋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崇宁元宝.大观通宝.大观元宝.政和通宝.政和重宝.重和同胞.宣和元宝.宣和通宝
帝王:钦宗(赵桓) 在位时间:1126~. 年号:靖康 发行钱币及备注:靖康元宝.靖康通宝
南宋(1127~1279)
帝王:高宗(赵构) 在位时间:1127~1162 年号:建炎、绍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炎通宝.建炎重宝.建炎元宝.绍兴元宝.绍兴通宝
帝王:孝宗(赵shen) 在位时间:1163~1190 年号:隆兴、乾道、淳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隆兴元宝.乾道元宝.淳熙元宝.淳熙通宝
帝王:光宗(赵敦) 在位时间:1190~1194 年号:绍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绍熙元宝.绍熙通宝
帝王:宁宗(赵扩) 在位时间:1195~1224 年号:庆元、嘉泰、开僖、嘉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庆元通宝.庆元通宝.嘉泰通宝.嘉泰元宝.开僖通宝.开僖元宝.嘉定通宝.嘉定元宝.嘉定杂宝
帝王:理宗(赵昀) 在位时间:1225~1264 年号: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宋元宝.大宋通宝.圣宋重宝.宝庆元宝.绍定元宝.绍定通宝 端平元宝.端平通宝.端平重宝.嘉熙通宝.嘉熙重宝 淳佑元宝.淳佑通宝.皇宋通宝.开庆通宝.景定元宝
帝王:度宗 在位时间:1265~1274 年号:咸淳 发行钱币及备注:咸淳元宝.临安府钱牌--南宋后期
帝王:恭宗(赵显) 在位时间:1275 年号:德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端宗 在位时间:1276~1278 年号:景炎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帝丙(赵丙) 在位时间:1278~1279 年号:祥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
辽(907~1125)
帝王:太祖(耶律阿保机) 在位时间:907~926 年号:神册、天赞、天显、 发行钱币及备注:通行泉货.天显通宝
帝王:太宗(耶律徳光) 在位时间:926~947 年号:天显、会同、大同 发行钱币及备注:会同通宝
帝王:世宗(耶律阮) 在位时间:947~951 年号:天禄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禄通宝
帝王:穆宗(耶律璟) 在位时间:951~969 年号:应历 发行钱币及备注:应历通宝
帝王:景宗(耶律贤) 在位时间:969~982 年号:宝宁、乾亨 发行钱币及备注:宝宁通宝
帝王:圣宗(耶律隆绪) 在位时间:982~1031 年号: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统和通宝
帝王:兴宗(耶律宗真) 在位时间:1031~1054 年号:景福、重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景福通宝.重熙通宝
帝王:道宗(耶律洪基) 在位时间:1054~1101 年号: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大康元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
帝王:天祚帝(耶律延禧) 在位时间:1101~1125 年号:乾统、天庆、保大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西夏(1038~1227)
帝王:毅宗(李谅祚) 在位时间:1048~1067 年号:延嗣宁国、天佑垂圣、福圣承道、拱化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福圣宝钱.
帝王:惠宗(李秉常) 在位时间:1067~1086 年号:乾道、天赐礼盛国庆、大安、天安礼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大安宝钱.大安通宝
帝王:崇宗(李乾顺) 在位时间:1086~1139 年号:天仪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贞观、雍宁、元德、正德、大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贞观宝钱.元德通宝、重宝.大德通宝
帝王:仁宗(李仁孝) 在位时间:1139~1193 年号:大庆、人庆、天盛、乾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乾佑宝钱.天盛、乾佑元宝
帝王:桓宗(李纯佑) 在位时间:1193~1206 年号:天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天庆宝钱.天庆元宝
帝王:襄宗(李安全) 在位时间:1206~1211 年号:应天、皇建 发行钱币及备注:皇建元宝
帝王:神宗(李顺顼) 在位时间:1211~1223 年号:光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光定元宝
金(1115~1234)
帝王:太宗(完颜晟) 在位时间:1123~1135 年号:天会 发行钱币及备注:伪齐刘豫:阜昌元宝、通宝、重宝
帝王:海陵王(完颜亮) 在位时间:1149~1161 年号:天德、贞元、正隆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眷通宝、元宝.皇统元宝
帝王:世宗(完颜雍) 在位时间:1161~1189 年号:大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定通宝
帝王:章宗(完颜景) 在位时间:1189~1208 年号:明昌、承安、泰和 发行钱币及备注:承安宝货银铤.泰和通宝、重宝
帝王:卫绍王(完颜永济) 在位时间:1208~1213 年号:大安、崇庆、至宁 发行钱币及备注:崇庆元宝.崇庆通宝.至宁元宝
帝王:宣宗 在位时间:1213~1223 年号:贞佑、兴定、元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贞佑元宝、通宝
元(1279~1368)
帝王:世祖(忽必烈) 在位时间:1260~1294 年号:中统、至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元通宝
帝王:成宗(铁穆耳) 在位时间:1294~1307 年号:元贞、大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元贞元宝、通宝.大德元宝、通宝
帝王:武宗(海山) 在位时间:1308~1311 年号:至大 发行钱币及备注:至大通宝、元宝.大元通宝、国宝
帝王:仁宗 在位时间:1311~1320 年号:皇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皇庆元宝
帝王:英宗(硕德八剌) 在位时间:1321~1323 年号:延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延佑元宝、通宝
帝王:泰定帝(也孙贴木儿) 在位时间:1323~1328 年号:至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 至治元宝、通宝.大元至治
帝王:天顺帝(阿速吉八) 在位时间:1328 年号:泰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泰定通宝、元宝
帝王:顺帝(妥欢贴睦尔) 在位时间:1333~1368 年号: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发行钱币及备注:至顺元宝、通宝、至元元宝、通宝.至正通宝、之宝
明(1368~1644)
帝王:太祖(朱元璋) 在位时间:1368~1398 年号:洪武 发行钱币及备注:洪武通宝
帝王:成祖(朱棣) 在位时间:1403~1424 年号:永乐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乐通宝
帝王:仁宗(朱高炽) 在位时间:1425 年号:洪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洪熙通宝
帝王:宣宗(朱瞻基) 在位时间:1426~1435 年号:宣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宣德通宝
帝王:考宗 在位时间:1488~1505 年号:弘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弘治通宝
帝王:世宗(朱厚璁) 在位时间:1522~1567 年号:嘉靖 发行钱币及备注:嘉靖通宝
帝王:穆宗(朱载厚) 在位时间:1567~1572 年号:隆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隆庆通宝
帝王:神宗(朱翊钧) 在位时间:1573~1620 年号:万历 发行钱币及备注:万历通宝
帝王:光宗(朱常洛) 在位时间:1620 年号:泰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泰昌通宝
帝王:熹宗(朱由校) 在位时间:1621~1627 年号:天启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启通宝
帝王:毅宗(朱由检) 在位时间:1628~1644 年号:崇祯 发行钱币及备注:崇祯通宝
帝王:李自成、张献忠起义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昌通宝.大顺通宝.西王赏功
帝王:南明 在位时间:1644~1662 发行钱币及备注:弘光通宝.隆武通宝.大明通宝.永历通宝.兴朝通宝
帝王:三藩 在位时间:1673~1680 发行钱币及备注: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洪化通宝.裕民通宝
清(1616~1911)
帝王:太祖(努尔哈赤) 在位时间:1616~1626 年号:天命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命汉钱、天命通宝
帝王:太宗(皇太极) 在位时间:1626~1643 年号:天聪、崇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聪汉钱
帝王:世祖(福临) 在位时间:1644~1661 年号:顺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顺治通宝
帝王:圣祖(玄烨) 在位时间:1661~1722 年号:康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康熙通宝
帝王:世宗(胤禛) 在位时间:1723~1735 年号:雍正 发行钱币及备注:雍正通宝
帝王:高宗(弘历) 在位时间:1736~1795 年号:乾隆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隆通宝
帝王:仁宗(顒琰) 在位时间:1796~1820 年号:嘉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嘉庆通宝
帝王:宣宗(旻宁) 在位时间:1821~1850 年号:道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道光通宝
帝王:文宗 在位时间:1851~1861 年号:咸丰 发行钱币及备注:咸丰通宝.重宝.元宝
帝王:穆宗(载淳) 在位时间:1862~1874 年号:同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祺祥通宝、祺祥重宝、同治通宝.重宝
帝王:德宗(载湉) 在位时间:1875~1908 年号:光绪 发行钱币及备注:光绪通宝.重宝
帝王:(溥仪) 在位时间:1909~1911 年号:宣统 发行钱币及备注:宣统通宝
太平天国
帝王:洪秀全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国通宝.天国圣宝.太平天国.太平圣宝
编辑本段古币的价格
某些古币虽年代久远,由于其铸量极大,出土的数量也很多,故其价格并不一定比后期钱币的价格高,如西汉从武帝至平帝共铸五铢钱280亿枚,使用300多年之久。其普通品目前定价仅1至3元;而比汉代晚1000多年的明朝钱币定价普遍高于汉五铢,如明代“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定价均在20元以上。
宋、明、清的古币价值较低,先秦、汉、隋、唐、元各代的古币价值较高;黄铜、红铜、铁质古币价值较低,金、银币价值较高;正式流通的钱币价值较低,非正用钱,如供养钱、春钱、秘戏钱、宫钱、打马钱等价值较高;方孔圆钱价值较低,圆孔圆钱、刀币、布币价值较高;正统王朝的古币价值较低,偏安王朝、区域政权的古币价值较高;光背古币价值较低,双面均有钱文、双面均为钱背、背星、月纹、背文字等古币价值较高。
一些皇帝年号较短暂的货币,以及执政时间较短的少数民族政权、农民起义政权和地方割据政权所发行的货币,因流通时间短、数量少,故价格较高。如宋钦宗的“靖康通宝”、“元宝”每枚的价格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而普通宋钱只值1元左右。
价格由珍稀程度而定
明末张献忠农民政权所铸“西玉赏功”铜钱,现价格达3万多元。我国历史上几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辽、金、西夏、元等朝代铸造的钱币.其价值也远远高于同期汉族政权铸币,“雕母”、“母钱”、“钱范”、“开炉钱”,“库镇钱”等更是古钱中的珍品,其价格往往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之间。
不同比值,不同宝文的钱币有时价格悬殊。如宋代“皇宋通宝”,一般铜钱价格在一元以下,而折二篆书铜钱如今定价在2万元以内;南宋的“建炎通宝”的价格却在3000元以内。
古钱币在市场上价格相差很大,有些虽然年代久远,如秦半两、汉五铢等,但因出土数量多,所以价格低廉。1、嘉庆通宝,宝陕,普通品,背景:嘉庆年间陕西省铸造。价格1——2元。
2、嘉庆通宝,宝源,普通品,背景:嘉庆年间在北京铸造。价格1——2元。
3、乾隆通宝,宝源,普通品,背景:乾隆年间在北京铸造。价格1——2元。
4、康熙通宝,未见背面的局标识,一般价钱在3——5元左右。
5、元佑通宝,宋钱,普通品,背景:北宋哲宗元佑年间铸造。价格3——4元。
6、寿字厂牌,背玄武,无价值。
7、正隆元宝,金代,普通品,背景:正隆元宝为金建国四十二年第一钱,与前此沿用之辽、宋钱并行。价格:3——4元。
8、天禧通宝,宋钱,普通品,背景:北宋真宗天禧年间铸。价格3——5元。
9、开元通宝,唐代,普通品,背景: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价格2——3元。
10、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普通品,背景:光绪年间机制铜元。价格3——4元.
你的钱我已经看过了。你的带方孔铜钱,和一个大清铜币/其价格平均在3-10元左右.
其图片厘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枚;背写"寿"字的花钱,花钱明清时期最为流行.其不做流通货币使用.只是在钱本身写上美好寓意的词汇,或成语.如;寿比南山.年年有鱼.等等等,美好寓意词语/
你这枚花钱市场价格约500元人民币.但是品象有点不好.不要往地上摔.妥善收藏.以后有比较大的收藏升值空间.
除了带‘寿’字的花钱值点银子外;其它的都很普遍
请你给我分谢谢。这些说的都是精华。
1、嘉庆通宝,宝陕,普通品,背景:嘉庆年间陕西省铸造。价格1——2元。
2、嘉庆通宝,宝源,普通品,背景:嘉庆年间在北京铸造。价格1——2元。
3、乾隆通宝,宝源,普通品,背景:乾隆年间在北京铸造。价格1——2元。
4、康熙通宝,未见背面的局标识,一般价钱在3——5元左右。
5、元佑通宝,宋钱,普通品,背景:北宋哲宗元佑年间铸造。价格3——4元。
6、寿字厂牌,背玄武,无价值。
7、正隆元宝,金代,普通品,背景:正隆元宝为金建国四十二年第一钱,与前此沿用之辽、宋钱并行。价格:3——4元。
8、天禧通宝,宋钱,普通品,背景:北宋真宗天禧年间铸。价格3——5元。
9、开元通宝,唐代,普通品,背景: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价格2——3元。
10、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普通品,背景:光绪年间机制铜元。价格3——4元.
秦朝:(前221~206)
秦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
西汉:(前221~23)
帝王:高祖(刘邦)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三铢半两.榆荚半两
帝王:少帝恭(刘恭)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八铢半两
帝王:少帝弘(刘弘)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五分钱
帝王:文帝(刘恒)年号:无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铢半两
帝王:武帝(刘彻)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三铢钱 郡国五铢
赤仄五铢 上林三官五铢
帝王:昭帝(刘弗陵)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昭帝五铢
帝王:宣帝(刘询)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发行钱币及备注:宣帝五铢、小五铢
帝王:元帝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出五铢
新(8~23)
帝王:王莽(莽 巨君)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发行钱币及备注:契刀五百.货布.布泉.货泉. 国宝金匮直万 一刀平五千 六泉.十布
帝王:更始帝(刘玄)年号:更始 发行钱币及备注:更始五铢、铁半两五铢(公孙述)
东汉:(25~220)
帝王:光武帝(刘秀) 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武五铢
帝王:灵帝(刘宏) 年号: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出五铢
帝王:废帝(刘弁)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减边五铢、延环五铢
帝王:献帝(刘协)年号: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发行钱币及备注:董卓五铢(无文小钱)
三国
魏(220~265)
帝王:文帝(曹丕) 年号:黄初 发行钱币及备注:沿用汉五铢
帝王:明帝(曹睿) 年号:太和、青龙、景初 发行钱币及备注:压五压金五铢
吴(222~280)
帝王:大帝(孙权) 年号: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蜀(汉)(221~363)
帝王:昭烈帝(刘备)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蜀五铢 直百五铢 直百 直一. 太平百钱.世平百钱.太平百金.定平一百
西晋、东晋、十六国
西晋(265~316)
帝王:武帝(司马炎)年号: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沿用旧钱
帝王:惠帝(司马衷) 年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兴、光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一类小型私铸泉泉、货货、货泉、布泉、货布可能为当时豪强铸造
东晋(317~420)
帝王:元帝(司马睿)年号:建武、大兴、永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赵王石勒造“丰货”
帝王:明帝(司马绍) 年号:永昌、太宁 发行钱币及备注:沈充造“沈郎五铢”
帝王:成帝(司马衍) 年号:太宁、咸和、咸康 发行钱币及备注:成汉李寿造“汉兴”钱
帝王:安帝(司马德宗)年号:隆安、元兴、义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北凉造“凉造新泉”
帝王:恭帝(司马德文) 年号:元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夏造“大夏真兴”
南北朝 (420~581)
南朝:宋(420~479)
帝王:文帝(刘义隆) 年号:元嘉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铢
帝王:孝武帝(刘骏)年号:孝建、大明 发行钱币及备注:孝建四铢、大明四铢
帝王:前废帝(刘子业) 年号:永光、景和 发行钱币及备注:两铢、永光、景和、孝建(二铢)
南朝:齐(479~502)
帝王:武帝(萧赜) 年号:永明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川蒙山铸南齐五铢
南朝:梁(502~557)
帝王:武帝(萧衍) 在位时间:502~549 年号: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监五铢、公式女钱、背四决铁五铢、太清丰乐
帝王:敬帝(萧方智) 在位时间:555~557 年号:绍泰、太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四柱五铢、两柱五铢
南朝:陈(557~589)
帝王:文帝(陈倩) 在位时间:560~566 年号:天嘉、天康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嘉五铢
帝王:宣帝(陈顼) 在位时间:569~582 年号:太建 发行钱币及备注:太货六铢
北朝:北魏(386~534)
帝王:太武帝(拓跋寿) 在位时间:423~452 年号:始光、神迦、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太和五铢
(北魏)495年
帝王:宣武帝(元恪) 在位时间:500~515 年号: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平五铢
帝王:孝庄帝(元子攸) 在位时间:527~530 年号:建义、永安 发行钱币及备注: 永安五铢(北魏)529年
北朝:东魏(534~550)
帝王:孝静帝(元善见) 在位时间:534~550 年号:天平、元象 发行钱币及备注:小样永安五铢
北朝:西魏(535~557)
北朝:北齐(550~577)
帝王:文宣帝(高洋) 在位时间:549~559 年号:天保 发行钱币及备注:常平五铢(齐)553年
北朝:北周(557~581)
帝王:孝闵帝(宇文觉) 在位时间:557 年号: 发行钱币及备注:五行大布(北周)547年
帝王:武帝(宇文邕) 在位时间:560~578 年号:保定、天和、建德、宣政 发行钱币及备注:布泉(北周)561年
帝王:静帝(宇文衍) 在位时间:579~581 年号:大象、大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通万国(北周)579年
隋:(581~618)
帝王:文帝(杨坚) 在位时间:581~604 年号:开皇、仁寿 发行钱币及备注:置样五铢、五铢白钱
唐(618~907)
帝王:高祖(李渊) 在位时间:618~626 年号:武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开元通宝
帝王:高宗(李治) 在位时间:649~683 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封泉宝
帝王:肃宗(李亨) 在位时间:756~762 年号:至德、乾元、上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元重宝.(史思明)得一元宝 顺天元宝
帝王:代宗(李豫) 在位时间:762~779 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历通宝
帝王:德宗(李适) 在位时间:779~805 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中通宝(新疆铸)
帝王:顺宗(李诵) 在位时间:805 年号:永贞 发行钱币及备注:有“大”、“中”、“元”字钱
帝王:武宗(李炎) 在位时间:840~846 年号:会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会昌开元有背:昌、京、洛、益、蓝;荆、襄、越、宣、兖;洪、润、潭、鄂、平;兴、梁、广、梓、福;永、丹、桂共23局
五代 十国
后梁(907~923)
帝王:太祖(朱全忠) 在位时间:907~910 年号:开平、乾化 发行钱币及备注:开平元宝 附刘仁恭铸: 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顺天元宝当千.应天元宝.应圣元宝.铁货布.铁五铢(仿隋式样)
帝王:末帝(朱友贞) 在位时间:911~923 年号:乾化、贞明、龙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徐知诰铸: 大齐通宝
后唐(923~936)
帝王:庄宗(李存勗) 在位时间:923~926 年号:同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前蜀铸: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光天元宝.咸康元宝.乾德元宝
帝王:明宗(李嗣源) 在位时间:926~934 年号:天成、长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成元宝
帝王:闵帝(李从厚) 在位时间:934~935 年号:应顺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南汉铸:铅开元通宝.乾亨重宝.乾亨通宝
后晋(936~946)
帝王:高祖(石敬塘) 在位时间:936~944 年号:天福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福元宝
帝王:出帝(石重贵) 在位时间:944~947 年号:天福、开运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闽铸:开元通宝背闽、福.永隆通宝.天德重宝
后汉(947~950)
帝王:高祖(刘知远) 在位时间:947~948 年号:天福、乾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汉元通宝
帝王:隐帝(刘承佑 在位时间:948~951 年号:乾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附楚铸:开元通宝小铅钱.乾封泉宝大铁钱.天策府宝
帝王:太祖(郭威) 在位时间:951~954 年号:显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周元通宝
北宋(960~1127)
帝王:太祖(赵匡胤) 在位时间:960~976 年号:建隆、乾德、开宝 发行钱币及备注:宋元通宝
帝王:太宗(赵光义) 在位时间:976-997 年号: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发行钱币及备注: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 (李顺)应运元宝
帝王:真宗(赵恒) 在位时间:998~1022 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僖、乾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僖通宝
帝王:仁宗(赵祯) 在位时间:1022~1063 年号: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佑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皇佑通宝.至和元宝.至和重宝、至和通宝.嘉佑元宝.嘉佑通宝
帝王:神宗(赵顼) 在位时间:1068~1085 年号:熙宁、元丰 发行钱币及备注:熙宁元宝.熙宁通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元丰重宝
帝王:哲宗(赵煦) 在位时间:1086~1101 年号:元佑、绍圣、元符 发行钱币及备注:元佑通宝.绍圣元宝.绍圣通宝.绍圣重宝.元符通宝.元符重宝
帝王:徽宗(赵佶) 在位时间:1101~1125 年号: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国通宝.圣宋元宝.圣宋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崇宁元宝.大观通宝.大观元宝.政和通宝.政和重宝.重和同胞.宣和元宝.宣和通宝
帝王:钦宗(赵桓) 在位时间:1126~. 年号:靖康 发行钱币及备注:靖康元宝.靖康通宝
南宋(1127~1279)
帝王:高宗(赵构) 在位时间:1127~1162 年号:建炎、绍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建炎通宝.建炎重宝.建炎元宝.绍兴元宝.绍兴通宝
帝王:孝宗(赵shen) 在位时间:1163~1190 年号:隆兴、乾道、淳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隆兴元宝.乾道元宝.淳熙元宝.淳熙通宝
帝王:光宗(赵敦) 在位时间:1190~1194 年号:绍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绍熙元宝.绍熙通宝
帝王:宁宗(赵扩) 在位时间:1195~1224 年号:庆元、嘉泰、开僖、嘉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庆元通宝.庆元通宝.嘉泰通宝.嘉泰元宝.开僖通宝.开僖元宝.嘉定通宝.嘉定元宝.嘉定杂宝
帝王:理宗(赵昀) 在位时间:1225~1264 年号: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宋元宝.大宋通宝.圣宋重宝.宝庆元宝.绍定元宝.绍定通宝 端平元宝.端平通宝.端平重宝.嘉熙通宝.嘉熙重宝 淳佑元宝.淳佑通宝.皇宋通宝.开庆通宝.景定元宝
帝王:度宗 在位时间:1265~1274 年号:咸淳 发行钱币及备注:咸淳元宝.临安府钱牌--南宋后期
帝王:恭宗(赵显) 在位时间:1275 年号:德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端宗 在位时间:1276~1278 年号:景炎 发行钱币及备注:
帝王:帝丙(赵丙) 在位时间:1278~1279 年号:祥兴 发行钱币及备注:
辽(907~1125)
帝王:太祖(耶律阿保机) 在位时间:907~926 年号:神册、天赞、天显、 发行钱币及备注:通行泉货.天显通宝
帝王:太宗(耶律徳光) 在位时间:926~947 年号:天显、会同、大同 发行钱币及备注:会同通宝
帝王:世宗(耶律阮) 在位时间:947~951 年号:天禄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禄通宝
帝王:穆宗(耶律璟) 在位时间:951~969 年号:应历 发行钱币及备注:应历通宝
帝王:景宗(耶律贤) 在位时间:969~982 年号:宝宁、乾亨 发行钱币及备注:宝宁通宝
帝王:圣宗(耶律隆绪) 在位时间:982~1031 年号: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发行钱币及备注:统和通宝
帝王:兴宗(耶律宗真) 在位时间:1031~1054 年号:景福、重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景福通宝.重熙通宝
帝王:道宗(耶律洪基) 在位时间:1054~1101 年号: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大康元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
帝王:天祚帝(耶律延禧) 在位时间:1101~1125 年号:乾统、天庆、保大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西夏(1038~1227)
帝王:毅宗(李谅祚) 在位时间:1048~1067 年号:延嗣宁国、天佑垂圣、福圣承道、拱化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福圣宝钱.
帝王:惠宗(李秉常) 在位时间:1067~1086 年号:乾道、天赐礼盛国庆、大安、天安礼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大安宝钱.大安通宝
帝王:崇宗(李乾顺) 在位时间:1086~1139 年号:天仪治平、天佑民安、永安、贞观、雍宁、元德、正德、大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贞观宝钱.元德通宝、重宝.大德通宝
帝王:仁宗(李仁孝) 在位时间:1139~1193 年号:大庆、人庆、天盛、乾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乾佑宝钱.天盛、乾佑元宝
帝王:桓宗(李纯佑) 在位时间:1193~1206 年号:天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西夏文天庆宝钱.天庆元宝
帝王:襄宗(李安全) 在位时间:1206~1211 年号:应天、皇建 发行钱币及备注:皇建元宝
帝王:神宗(李顺顼) 在位时间:1211~1223 年号:光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光定元宝
金(1115~1234)
帝王:太宗(完颜晟) 在位时间:1123~1135 年号:天会 发行钱币及备注:伪齐刘豫:阜昌元宝、通宝、重宝
帝王:海陵王(完颜亮) 在位时间:1149~1161 年号:天德、贞元、正隆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眷通宝、元宝.皇统元宝
帝王:世宗(完颜雍) 在位时间:1161~1189 年号:大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定通宝
帝王:章宗(完颜景) 在位时间:1189~1208 年号:明昌、承安、泰和 发行钱币及备注:承安宝货银铤.泰和通宝、重宝
帝王:卫绍王(完颜永济) 在位时间:1208~1213 年号:大安、崇庆、至宁 发行钱币及备注:崇庆元宝.崇庆通宝.至宁元宝
帝王:宣宗 在位时间:1213~1223 年号:贞佑、兴定、元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贞佑元宝、通宝
元(1279~1368)
帝王:世祖(忽必烈) 在位时间:1260~1294 年号:中统、至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元通宝
帝王:成宗(铁穆耳) 在位时间:1294~1307 年号:元贞、大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元贞元宝、通宝.大德元宝、通宝
帝王:武宗(海山) 在位时间:1308~1311 年号:至大 发行钱币及备注:至大通宝、元宝.大元通宝、国宝
帝王:仁宗 在位时间:1311~1320 年号:皇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皇庆元宝
帝王:英宗(硕德八剌) 在位时间:1321~1323 年号:延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延佑元宝、通宝
帝王:泰定帝(也孙贴木儿) 在位时间:1323~1328 年号:至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 至治元宝、通宝.大元至治
帝王:天顺帝(阿速吉八) 在位时间:1328 年号:泰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泰定通宝、元宝
帝王:顺帝(妥欢贴睦尔) 在位时间:1333~1368 年号: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发行钱币及备注:至顺元宝、通宝、至元元宝、通宝.至正通宝、之宝
明(1368~1644)
帝王:太祖(朱元璋) 在位时间:1368~1398 年号:洪武 发行钱币及备注:洪武通宝
帝王:成祖(朱棣) 在位时间:1403~1424 年号:永乐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乐通宝
帝王:仁宗(朱高炽) 在位时间:1425 年号:洪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洪熙通宝
帝王:宣宗(朱瞻基) 在位时间:1426~1435 年号:宣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宣德通宝
帝王:考宗 在位时间:1488~1505 年号:弘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弘治通宝
帝王:世宗(朱厚璁) 在位时间:1522~1567 年号:嘉靖 发行钱币及备注:嘉靖通宝
帝王:穆宗(朱载厚) 在位时间:1567~1572 年号:隆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隆庆通宝
帝王:神宗(朱翊钧) 在位时间:1573~1620 年号:万历 发行钱币及备注:万历通宝
帝王:光宗(朱常洛) 在位时间:1620 年号:泰昌 发行钱币及备注:泰昌通宝
帝王:熹宗(朱由校) 在位时间:1621~1627 年号:天启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启通宝
帝王:毅宗(朱由检) 在位时间:1628~1644 年号:崇祯 发行钱币及备注:崇祯通宝
帝王:李自成、张献忠起义 发行钱币及备注:永昌通宝.大顺通宝.西王赏功
帝王:南明 在位时间:1644~1662 发行钱币及备注:弘光通宝.隆武通宝.大明通宝.永历通宝.兴朝通宝
帝王:三藩 在位时间:1673~1680 发行钱币及备注:利用通宝.昭武通宝.洪化通宝.裕民通宝
清(1616~1911)
帝王:太祖(努尔哈赤) 在位时间:1616~1626 年号:天命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命汉钱、天命通宝
帝王:太宗(皇太极) 在位时间:1626~1643 年号:天聪、崇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聪汉钱
帝王:世祖(福临) 在位时间:1644~1661 年号:顺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顺治通宝
帝王:圣祖(玄烨) 在位时间:1661~1722 年号:康熙 发行钱币及备注:康熙通宝
帝王:世宗(胤禛) 在位时间:1723~1735 年号:雍正 发行钱币及备注:雍正通宝
帝王:高宗(弘历) 在位时间:1736~1795 年号:乾隆 发行钱币及备注:乾隆通宝
帝王:仁宗(顒琰) 在位时间:1796~1820 年号:嘉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嘉庆通宝
帝王:宣宗(旻宁) 在位时间:1821~1850 年号:道光 发行钱币及备注:道光通宝
帝王:文宗 在位时间:1851~1861 年号:咸丰 发行钱币及备注:咸丰通宝.重宝.元宝
帝王:穆宗(载淳) 在位时间:1862~1874 年号:同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祺祥通宝、祺祥重宝、同治通宝.重宝
帝王:德宗(载湉) 在位时间:1875~1908 年号:光绪 发行钱币及备注:光绪通宝.重宝
帝王:(溥仪) 在位时间:1909~1911 年号:宣统 发行钱币及备注:宣统通宝
太平天国
帝王:洪秀全 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国通宝.天国圣宝.太平天国.太平圣宝
编辑本段古币的价格
某些古币虽年代久远,由于其铸量极大,出土的数量也很多,故其价格并不一定比后期钱币的价格高,如西汉从武帝至平帝共铸五铢钱280亿枚,使用300多年之久。其普通品目前定价仅1至3元;而比汉代晚1000多年的明朝钱币定价普遍高于汉五铢,如明代“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定价均在20元以上。
宋、明、清的古币价值较低,先秦、汉、隋、唐、元各代的古币价值较高;黄铜、红铜、铁质古币价值较低,金、银币价值较高;正式流通的钱币价值较低,非正用钱,如供养钱、春钱、秘戏钱、宫钱、打马钱等价值较高;方孔圆钱价值较低,圆孔圆钱、刀币、布币价值较高;正统王朝的古币价值较低,偏安王朝、区域政权的古币价值较高;光背古币价值较低,双面均有钱文、双面均为钱背、背星、月纹、背文字等古币价值较高。
一些皇帝年号较短暂的货币,以及执政时间较短的少数民族政权、农民起义政权和地方割据政权所发行的货币,因流通时间短、数量少,故价格较高。如宋钦宗的“靖康通宝”、“元宝”每枚的价格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而普通宋钱只值1元左右。
价格由珍稀程度而定
明末张献忠农民政权所铸“西玉赏功”铜钱,现价格达3万多元。我国历史上几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辽、金、西夏、元等朝代铸造的钱币.其价值也远远高于同期汉族政权铸币,“雕母”、“母钱”、“钱范”、“开炉钱”,“库镇钱”等更是古钱中的珍品,其价格往往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之间。
不同比值,不同宝文的钱币有时价格悬殊。如宋代“皇宋通宝”,一般铜钱价格在一元以下,而折二篆书铜钱如今定价在2万元以内;南宋的“建炎通宝”的价格却在3000元以内。
古钱币在市场上价格相差很大,有些虽然年代久远,如秦半两、汉五铢等,但因出土数量多,所以价格低廉。1、嘉庆通宝,宝陕,普通品,背景:嘉庆年间陕西省铸造。价格1——2元。
2、嘉庆通宝,宝源,普通品,背景:嘉庆年间在北京铸造。价格1——2元。
3、乾隆通宝,宝源,普通品,背景:乾隆年间在北京铸造。价格1——2元。
4、康熙通宝,未见背面的局标识,一般价钱在3——5元左右。
5、元佑通宝,宋钱,普通品,背景:北宋哲宗元佑年间铸造。价格3——4元。
6、寿字厂牌,背玄武,无价值。
7、正隆元宝,金代,普通品,背景:正隆元宝为金建国四十二年第一钱,与前此沿用之辽、宋钱并行。价格:3——4元。
8、天禧通宝,宋钱,普通品,背景:北宋真宗天禧年间铸。价格3——5元。
9、开元通宝,唐代,普通品,背景: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价格2——3元。
10、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普通品,背景:光绪年间机制铜元。价格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