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三元面值的人民币是哪一套中的?何时发行的?
三元面值的人民币属于第二套人民币,也被称为“绿三”,于1953年发行,由前苏联代为印制。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决定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其中,这种面额为3元的人民币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一种,于1953年印刷,是苏印“三种票”中的一种。在市场上流通了9年以后,因政治原因在市场上停止流通并被国家收回。因此,这样的纸币在民间的数量十分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中有三元面值的人民币。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1、2、5、10元面值的货币,能够组成所有数额货币换算找零的最小面值。因此,三元面值的人民币被取消。此券为苏联代印,俗称“苏三版”(1953年3元,1953年5元和大拾元)。因中苏关系恶化被回收。此币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罕见品种。
其发行时间为1955年3月1日,票幅为161x74(mm),正面图为井冈山石拱桥,正面色为深绿色,背面图为国徽、四种文字,背面色为深绿色。停发时间为1964年5月15日。
历史上有过三元面值的人民币吗?
第二套人民币采用“三元”面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受当时苏联卢布的面额体系影响,我们借鉴了其“三”的面额,包括三戈比的硬币和三卢布的纸币。这是因为1950年开始规划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正处于我国向苏联全面学习的时期,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也借鉴了卢布的面额体系。其次,由于当时我国印刷技术落后,生产大面额钞票的复杂凹版对印技术和水印造纸技术尚未过关,因此委托苏联代为印刷部分面额的钞票。
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的最大面额钞票时,起初设定为100元,但考虑到国*党可能会大量造假,为了增加造假的成本和难度,最终将最高面额限制在1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印刷的工作量,使得苏联的大型印钞厂也面临了一年多时间里完成大量印刷的困难。
如果没有“三元”的面额,一元、二元纸币的印刷量将会更大,使得印刷任务更加难以完成。因此,经过与苏联的技术性商讨,我国最终确定了模仿卢布的1、2、3、5、10元的面额划分。
3元银币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一种,于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由于当时我国的印刷技术落后,3元、5元、10元三种大面额钞票是委托苏联代为印刷的。然而,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利用手中的印版大量印刷“真版伪钞”,试图扰乱我国的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被迫宣布紧急回收这三种人民币,要求持有者到银行把这三种钞票兑换成其它面额的钞票,限期一个月,过期作废。由于人民收入当时较低,大多数人选择立即去银行兑换,因此这三种钞票现在较为罕见。但仍有一部分钞票未能收回银行,散落在社会上,如今大多成为钱币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品。
这三种钞票并不像某些记者描述的那样稀有,实际上在钱币收藏者中并不罕见。它们的价格虽然较高,但也不是极其稀少的珍品。最近,这三种钞票的全新品在钱币市场上的价格分别为:53版三元6000元、53版五元5500元、53版十元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