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歧视案例,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3 15:22:31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给两个价格歧视的例子,来说明它影响消费者的供给、生产者的供给和总供给

1价格歧视,是指同一个出售者的同样的物品,对不同的顾客或在不同的市场以不同的价格出售。
2价格歧视是商家为了榨取消费者剩余,它可以使得社会总剩余增加。
3捆绑销售是指这样的现象:不同的物品或不同的部分,明显地可以散买,而事实上起码有某部分在市场是有散买的,但卖家坚持捆绑在一起,否则不卖。
4捆绑销售的目的是商家为了降低信息费用。
麦当劳经常以某种形式发放优惠券,例如,在麦当劳的网站上发放,顾客只要打印这张优惠券,就可以凭券到麦当劳以7-8折不等的优惠价格享受某种套餐。或者把优惠券夹在麦当劳的宣传报纸里,顾客只要看这张报纸就会得到优惠券,或者在路边免费发放。等等,事实上,不仅仅是麦当劳,许多餐厅也有类似的优惠券。
为什么要发放优惠券呢?
一种容易想到的解释是: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销售量。但如果是这样的目的,那么为什么不直接降价呢?可见,这个解释不对。
另一种解释是:麦当劳想借此进行价格歧视——把顾客分开。请读者注意,要获取麦当劳的优惠券,总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的,而不是随手可得——上麦当劳的网站浏览寻找优惠券,打印优惠券,或者阅读麦当劳的宣传报纸,或者倒路边索取,都是需要花费少许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通常是什么人才愿意花费这些成本呢?是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人。能上麦当劳的人中,什么人时间比较便宜呢?显然是一些收入偏低的人——工薪阶层。
另外,优惠券能够购买的通常是某种指定的商品组合,而不是随意购买。也就是说,使用优惠券的顾客,是要付出代价——不能随意挑选商品的代价。这也是一种成本。
总而言之,使用优惠券,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者成本也。
通过上述种种方式,麦当劳成功地把麦当劳的顾客中的富人和穷人分开,然后,对于富人——不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供给他们的商品就比较贵(没有优惠),而对于穷人——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给他们打折。时间地点商品相同但价格不同,这就是典型的价格歧视。通过价格歧视,麦当劳向消费者榨取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利润。
如何验证上述理论解释呢?
首先,我们需要由上述理论解释出发,推出可以验证的含义:按照上述理论解释,穷人应该消费额低一些,而富人消费额高一些,所以,拿优惠券的人消费总额必定低一些,而那些不拿优惠券的人,必定买的东西更多更贵一些。这显然是可观察的一个含义。
其次,观察事实是否与推出来的可观察含义相符。这一步骤不难:只要找一个好位置,仔细观察麦当劳的销售情况就可以知道验证结果是否与理论的推测是否一致了。
案例内容:
在广州很容易以750元左右的价格买到从广州到济南的经济仓飞机票,但是在济南只能买到1420元的从济南到广州的经济仓飞机票,乘的是同一航空公司的飞机,甚至是同一架飞机,同样的机组,时间里程也一样,价格虽然相差如此悬殊。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事也是常有的。以美国为例,航空公司之间经常发生价格大战,优惠票价常常只是正常票价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然而,即使是价格大战航空公司也不愿意让出公差的旅客从价格大战中得到便宜。但是,当旅客去买飞机票的时候,他脸上并没有贴着是出公差还是私人旅行的标记,那航空公司如何区分乘客和分割市场呢?原来购买优惠票总是有一些条件,例如规定要在两星期以前订票,又规定必须在目的地度过一个甚至两个周末等等。老板叫你出公差,往往都比较急,很少有在两个星期以前就计划好了的国内旅行。这就避免了一部分出公差的旅客取得优惠。最厉害的是一定要在目的地度过周末的条件。老板派你出公差,当然要让你住较好的旅馆,还要付给你出差补助。度过一个周末,至少多住两天,两个周末更不得了。这笔开支,肯定比享受优惠票价所能节省下来的钱多得多,更何况,度完周末才回来,你在公司上班的日子又少了好几天。精明的老板才不会为了那点眼前的优惠,而贪小便宜吃大亏。就这样,在条件面前人人平等,这些优惠条件就把公差者排除得八九不离十了。
五、案例评析
上述行为在经济学上就叫“价格歧视”。“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把同一产品按购买者不同而规定的不同价格,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高于另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
1、“价格歧视”是否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价格歧视”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的,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实行严格管制。有人认为,“价格歧视”有其合理性,应允许存在。
认为“价格歧视”不应该存在的人的理由是,根据择优分配的原理,商品和资源的最佳配置必须达到均一的边际产出,在市场经济中就是均一的价格。因为公平有效的定价是“长期边际成本”,这种成本是一个确定的数,不能因人而异。所以歧视价格破坏了市场规则,必将破坏资源的最佳配置,降低社会的经济效率。
认为“价格歧视”有合理性的人的理由是,“价格歧视”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价格歧视”中的歧视是经济学的术语,而不是一个贬意词。如果由于扩大市场,使生产者能得到规模经济利益,在满足了付高价的消费者的消费之后,可以降价再满足一部分只能出低价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使整个平均成本进一步下降,这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因为,通过这种策略,厂商可以依据客户的消费能力将其分为不同的消费群,分别定价,赚取更多的利润。“价格歧视”堪称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游戏规则之一。
2、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多的利润。如果按较高的价格能把商品卖出去,生产者就可以多赚一些钱。因此生产者将尽量把商品价格买得高些。但是如果把商品价格定得太高了,又会赶走许多支付能力较低的消费者,从而导致生产者利润的减少。如何采取一种两全齐美的方法。既以较高的商品价格赚得富人的钱,又以较低的价格把穷人的钱也赚过来。这就是生产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价格歧视”产生的根本动因。青壮年是能挣钱的社会群体,而退休工人的收入通常就低得多。以较高的价格赚得了青壮年这个社会群体的钱,再以较低的价格向退休工人提供服务;航空公司以正常票价向公差人士提供服务,同时用低得多的机票价格让“可去可不去”的旅客也花钱进入旅游市场,这就是价格歧视现象共同的经济学伦理。当然,“价格歧视”也有更好听的说法和理由。如在中国,“尊老爱幼”被说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美国,“尊老爱幼”被标榜为体现他们文明社会的温馨。
3、“价格歧视”的前提是市场分割。市场分割包括边界分割、距离分割和身份分割。如果生产者不能分割市场,就只能实行一个价格。如果生产者能够分割市场,区别顾客,而且要分割得不同市场具有明显不同的支付能力。这样企业就可以对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商品价格,尽最大的可能实现企业较高的商业利润。
如果没有歧视,人人平等,实际上必然造成对高“需求者”的(需求弹性小支付意愿强的消费者)歧视。厂商向每一位顾客收取其刚好愿意支付的价格的做法叫做“完全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表面上看,好像不公平,但其实未必。这是因为,在整个价格歧视中,不同的有效需求者都能得到有效的供给,因而从需求与供给相等的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人遭到歧视。对高“需求者”歧视不行,对价格敏感、需求弹性大的普通百姓而言,如果不被“歧视”,可就更不答应了。美国P&G 公司曾经一直在采用“折扣券”制度,对积攒、保存、携带、出示“折扣券”的顾客(往往都是收入较低的顾客)实施优惠价格。1996年,P&G公司以区分消费者需求弹性成本太高之名决定取消这种制度。P&G公司的顾客火了,连纽约州司法部都介入了此事,要求强制P&G公司执行“折扣券”制度。
假期到了,大学生要放假要回家,如果铁道部坚持价格无歧视,取消学生票半价,结果可想而之。所以说,价格歧视本身也是公平另类的一种市场体现。
价格歧视的例子如下:
1、ABC三个人都想买冰激凌,预算分别是2元、3元、5元,一个冰激凌的成本是1.5元,卖家的定价统一为3元,那么只有B和C会购买冰激凌,卖家分别可以赚到1.5元和3.5元,但是如果卖家能够知道ABC各自的心理预期,并分别定价,对A收取2元,B收取3元,对C收取5元,这样一来,卖家的利润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买家也以符合自己预期的价格得到了物品。
2、另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学生票打折,商家从身份上区分了顾客的购买意愿,从而提供不同的价格。
从歧视这个词来看,很容易被判断为一个贬义词,其实在经济学上是一个中性词,指的就是企业把同一种物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顾客。部分等于我们常说的“杀熟”,因为“熟”客消费频次、浏览时长等各项数据都比“生客”多,平台拥有更多的信息去分析判断用户的购买力,从而给出不同的定价。价格歧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
扩展资料
从价格歧视的例子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价格歧视是利润最大化垄断者的一种理性策略。
这点很明确,企业都是以赚取利益为目的的,获得最大化利润一直是企业的目的。
2、价格歧视可以增加社会的整体经济福利。
社会福利可以用社会总剩余去衡量,社会总剩余=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交易价格-最低供给价格,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交易价格,价格歧视可以使生产者剩余最大化,消费者剩余最小化,从而降低了无所谓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价格歧视

麻烦各位给我详细的写出三个三级价格歧视的例子


1、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采取的歧视。比如公园门票,成人票和儿童票、老人票、学生票价格不同;
2、电影院的区别票价也体现了三级价格歧视的应用;
3、同种商品在富人区的价格高于贫民区;同样的学术刊物,图书馆购买高于学生购买。更一般的,对于同种商品,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不一样,黄金市场和非黄金市场不一样。

大家帮忙举举一、二、三级价格歧视各自例子

一级价格歧视:当卖方垄断势力比较强大且信息也比较灵通的情况下,卖方可以对每一单位商品都收取买方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将消费者剩余全部收归己有。
假设某地区只有一个牙医,并且他清楚每一个患者愿意付的最高价格,他将对每一个患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使他们刚好愿意治疗,这样患者们的全部消费者剩余都转移到了牙医那里。
二级价格歧视: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比如,电信公司对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卖方对不同类型的买方收取不同的价格,买方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卖方收取的价格就越低;买方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卖方收取的价格就越高。通过这种方法,垄断卖方就从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买方那里榨取更多消费者剩余。
比如,有的旅游景点对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实行价格歧视,对外地游客收取较高的价格,对本地游客收取较低的价格。
扩展资料: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欺诈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
参考资料:价格歧视_百度百科
1、一级价格歧视是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能按他所接受的最高价格出售,赚取最大垄断利润。
例子:一级价格歧视很难实现,毕竟信息是不通的,比如你去买包子,你愿意为它支付3元,可老板不知道你想多少,他可能卖你两元,此时你绝对会买,此时你的消费者剩余为一,如果信息相同,就是他知道你会付三元,他就卖了三元,多出一元他赚,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
2、二级价格歧视是数量歧视,购买数量超过一定水平则获得较低价格。
例子:二级很好理解,就我们日常 比如自来水,假设3元一吨 超过10吨 2元一吨 重点在购买量
3、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采取的歧视。
例子:三级价格歧视 重点在于不同类型的人,比如公园门票,成人票和儿童票、老人票、学生票价格不同。
扩展资料: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有三种形式,我们称它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参考资料:价格歧视-百度百科
一级价格歧视是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能按他所接受的最高价格出售,赚取最大垄断利润,这个在生活中几乎不太可能,如果要找例子的话,想想可以讨价还价的大市场,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竞价的
二级价格歧视是数量歧视,购买数量超过一定水平则获得较低价格。比如买二送一就相当于降价,多买多送什么的
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采取的歧视。比如公园门票,成人票和儿童票、老人票、学生票价格不同
一级价格歧视是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能按他所接受的最高价格出售,赚取最大垄断利润,这个在生活中几乎不太可能,如果要找例子的话,想想可以讨价还价的大市场,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竞价的
二级价格歧视是数量歧视,购买数量超过一定水平则获得较低价格。比如买二送一就相当于降价,多买多送什么的
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采取的歧视。比如公园门票,成人票和儿童票、老人票、学生票价格不同
一级应该是最专业,学生和老师都很优秀成绩,二级属于中等,老师和学生资质中等成绩,三级属于一般,学生和专业一般
一级价格歧视:假设某地区只有一个牙医,并且他清楚每一个患者愿意付的最高价格,他将对每一个患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使他们刚好愿意治疗,这样患者们的全部消费者剩余都转移到了牙医那里。
二级价格歧视:电信公司对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
三级价格歧视:有的旅游景点对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实行价格歧视,对外地游客收取较高的价格,对本地游客收取较低的价格。
扩展资料: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
地区性压价行为、没有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价格都是价格歧视行为的具体表现。根据《罗宾逊一帕特曼法》的规定,适用价格歧视禁止规定的行为必须符合两个要件,其一是企业将同样的货物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了不同的顾客; 其二是有理由认为这种行为会导致竞争受到损害。
参考资料:价格歧视-百度百科

price discrimination的例子

你好,你题目的意思是 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电信公司对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如电厂对于弹性较大的工业用电实行低价格,而对弹性较小的家庭用电采用高价格.三级价格歧视中,制造商对每个群体内部不同的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但不同群体的价格不同.在每一个群体内部与统一定价相似,存在正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与完全竞争相比降低了社会总福利.

西方经济学中,三级价格歧视有哪些例子,注意我需要的是例子,越多越好

三级价格歧视指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不同价格, 最典型的例子有:电影院对持有学生证的消费群体给予半价优惠,药店对70岁老人有部分折让,专业性学术杂志对图书馆的售价往往高于对个人售价,因为相比而言图书馆对学术性杂志的需求更加缺乏弹性
一级价格歧视是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能按他所接受的最高价格出售,赚取最大垄断利润,这个在生活中几乎不太可能,如果要找例子的话,想想可以讨价还价的大市场,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竞价的
二级价格歧视是数量歧视,购买数量超过一定水平则获得较低价格。比如买二送一就相当于降价,多买多送什么的
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采取的歧视。比如公园门票,成人票和儿童票、老人票、学生票价格不同

生活中不统一定价的售卖方式的例子?

不统一定价的话,比如说手机,每个手机虽然说性能一样,配置也差不多,但是他们的电价方式就不同,因为品牌价值有很大的关系。
生活中不统一定价的售卖方式比如说鸡蛋这个超市四块九毛九而那个超市可能是四块五。
生活中不同于定价的售卖方式的例子,其实很多都没有统一定价,价格都会有,都可个别的差异,但是都差异不大
生活中不同意定价,那是根据各个城市的消费程度来定的,就包括蔬菜,食品都是根据不同地方的销售,费费率高低档次了点。
生活中不一定定价的售卖方式的例子这个应该有很多吧,就是例子1121。因人而异,出卖的方式也有很多。
这个学期刚学完产业经济学。在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为避免广告嫌疑,商品的商标信息已打码。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下面我先从三级价格歧视开始,分别来谈。「三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将其顾客划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对每类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对高需求弹性(即对价格相对敏感)的消费者征收低价,对低需求弹性(即对价格相对不敏感)的消费者征收高价。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概括为「反需求弹性法则」。
最典型的就是购物网站的各种“优惠券”。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会在购物前通过各种方式领取优惠券,然后用优惠的价格购买商品。而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可能不在乎优惠券省下的那几块钱,就会选择直接购买。卖家就从中获取了额外的消费者剩余。

为什么高峰负荷定价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形式?它能使消费者受益吗?举一个例子。

【答案】:(1)高峰负荷定价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形式的原因
价格歧视是按不同的方法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从而索要不同的价格。划分的方法可以依据消费者特征、地理、时间等。时间价格歧视是用对不同时间定不同价格将消费者分成具有不同需求函数的不同组别的。高峰负荷定价(peak-load pricing)是另一种形式的价格歧视,指针对某些商品和服务在特定时间内会出现需求高峰的特点,可以在需求高峰时定高价,使价格更接近边际成本,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更大,在需求相对较少时定低价或以打折方式吸引顾客。
(2)高峰负荷定价能使消费者受益
当按高峰价格策略定价时,因为对那些需求弹性比较大的消费者收取比较低的价格,所以可以使总的消费者剩余增大,从而使消费者受益。
应该注意的是注意高峰负荷定价与三级价格歧视的区别。对于三级价格歧视,厂商对应各组消费者的边际收益必须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理由是给不同组提供服务的成本并不是独立的。例如,对无限制的二等舱和折扣的飞机票价,增加以折扣价卖出的座位的数量会影响卖出无限制二等舱机票的成本——当飞机满乘时边际成本上升很快。但对高峰负荷定价却不是,在工作日卖出更多的滑雪升降机或游乐场的票不会明显影响周末卖票的成本。因此,各时期的价格和销售,可以通过令各自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而独立决定。
(2)高峰负荷定价使消费者受益的例子
电影院夜场比日场票价高足高峰负荷定价的一个例子。对大多数电影院来说,为日场顾客服务的边际成本是独立于夜场的边际成本的。电影院的拥有者可以利用他对各个时间需求的估计和成本的估计分别决定夜场和¨场的最优价格。那些需求弹性大的消费者因为对价格更敏感,可能就会选择日场,因为这部分消费者从选择日场中获得消费者剩余,从而增加消费者剩余的总量。

1完全垄断的“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1.这是价格歧视中的三级价格歧视现象。
2.经营者的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但是就这里来说,只是一种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在国外一般是直接发放交通补贴,而非在终端上实行价格差别。
3.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来说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条件是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价格弹性,但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市场经济学来分析,如果硬要说来一般市民的消费价格弹性较低,也就是不管价格多少,公共汽车还是要做坐的。而老人、学生的消费价格弹性较低,也就是价格提高一点,就选择别的交通工具(当然,公交是最便宜的,可能选择步行或者不出门什么的)。

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A公司的做法是妥当的。
因A公司的货已全部备妥,信用证又未规定必须分批装运,是不可以分批出运的,因此A公司于7/10一次装船运输是正确的。
timfuhang 的解释基本上正确,补充一点,电影院半价卖票给老张是理性的商家为了增加边际利润而采取价格歧视的做法。因为电影票是有时效性的,如果到开演没有满场,那没卖出去的这场电影票将一文不值,而以较低的价格在开场前一分钟卖出一张,增加的成本基本上等于零,整个票价几乎都是利润。对于爆米花这种没有时效性约束的产品的边际成本是固定的(不是近乎零),因此采取价格歧视的做法可能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什么是价格歧视?现象、原因、例子,希望能都说说。谢谢!


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一般说来,价格歧视是指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或服务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它还可指一家厂商的各种产品或服务价格之间的差额大于其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卖主为垄断者或寡头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 价格歧视的存在需要一些条件: 1.厂商必须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产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反比。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团体必须能在某一成本下区分开,该成本不超过区分他们所能带来的收入。即厂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进行市场细分。 3.必须阻止不同购买集团之间贱买贵卖的转卖行为。 4.不同的购买集团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不同,并且为厂商所知。即厂商了解购买集团对产品的不同的需求程度。 价格歧视通常有下述形式: 一、直接差异定价 直接差异定价指厂商可以确定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偏好,并因此确定价格。假定消费者市场由四个同等规模的子市场 A、B、C、D组成,各子市场中的消费者的意愿价格分别为40、30、20和10,单位生产成本为5,且假定每一个消费者最多购买一个单位产品。如果采取单一价格,那么最优价格肯定是4O、3O、20、10中的一个。价格是40时,销售量是 l,利润等于35(40—5);价格是3O时,销售量是2,利润等于50(30×2—5×2);价格是2O时,销售量是3,利润等于45(20×3—5×3);价格是10时,销售量是4,利润等于20(10×4—5×4);所以最优价格是30,最大利润是50。如果采取差异定价,使各子市场的价格分别等于消费者的意愿价格,那么利润将有明显提高,此时利润等于80(40—5十30—5 f20—5十10—5)。 尽管直接差异定价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在实际中往往存在若干问题: (l)消费者的意愿价格难以测定; (2)市场难以细分; (3)难以为特定的子市场确定价格; (4)无法保证消费者之间的转卖行为; (5)消费者可能认为差异定价是不公平的; (6)市场细分和定价费用可能过高。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更常见的是下面介绍的间接差异定价。 二、两部分定价 即价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固定价格,一是单位产品价格。因为单位产品乎均价格随销售量的增加而趋于下降,所以此方法可被视为数量折让的一种。与单一价格相比,固定价格的存在可以使厂商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从而提高利润。 图l 假定图 l表明一同质市场,且消费者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采取单一价格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价格为 P*,消费者剩余为 F*;而采取两部分定价时,可以将固定价格定为 Fc,单位价格定为边际成本c,这样固定价格就成为唯一的利润来源,厂商获取了全部消费者剩余。 图2 那么厂商是如何利用两部分定价实现价格差异的呢? 首先,厂商可以将固定价格定得偏高,以排除某些消费者,因为这些消费者如果购买的话,固定价格将超过其消费者剩余。 其次,厂商可以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的平均价格。如图2所示,如果存在大量的 A类消费者,那么最优的定价策略是固定价格为 A类消费者剩余,而单位价格则高于边际成本,这样,两类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而且 B类消费者所付的乎均价格低于 A类消费者支付的平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