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齐通宝为什么只有两枚,为什么真品大齐通宝无人识?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4 22:15:55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最值钱最罕见的古钱币

最值钱最罕见的古钱币是大齐通宝。
大齐国开国皇帝李_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吴天祚三年(937),徐知诰(李_)即帝位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国号大齐,年号升元(937—942)。升元三年改国号为唐,即南唐。其国号大齐时铸大齐通宝,迄今仅发现两枚。过去曾有唐黄巢铸说,后被否定。
它之所以称“大齐通宝”,是因为吴国皇帝让位给他前,已封他为齐王。所以他登皇帝位时,便国号“大齐”。由于国名“大齐”时间短,同时此钱铸量又少而精,流传至今已屈指可数,故格外珍贵难得。
大齐通宝钱的铸期与铸主问题,是中国货币史上的悬案之一。大齐通宝钱最早见录于晚清戴熙的著作中,并被定为黄巢建大齐政权时所铸。秦宝瓒等持不同看法,认为:此钱是十国时期吴国徐知诰受封为齐王时所铸。从而开始了两说之争。
建国前后,徐知诰所铸说为多数论者所接受。30年代,罗伯昭、岑子潜等为此说作再考,认为: “黄巢虽称齐帝”,但“实未铸钱”。
天祚三年,徐知诰“篡吴位,立国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平,大齐通宝必铸于此时期”,而且大齐通宝实物“酷似十国时物”,文字制作亦均与徐氏后来铸造的大唐通宝钱极相类似。

为什么真品大齐通宝无人识?

因为大齐通宝历史上确认的只有两枚,而且两枚都不知所终。话说回来,这两枚若是留存至今是真是假恐怕也没人能确定
“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是真品。。大齐通宝钱最早见录于晚清戴熙的著作中,并被定为黄巢建大齐政权时所铸。秦宝瓒等持不同看法,认为:此钱是十国时期吴国徐知诰受封为齐王时所 铸。从而开始了两说之争。可以收藏。
钱币制作的太粗糙了 真假难辨

大齐通宝存世几枚

大齐通宝统计一共5枚,我这里有一枚
大齐通宝现在总共出土现世四枚、存世三枚,因缺角大齐遗失所以只有三枚。拓展材料1、大齐通宝现在总共出土现世四枚、存世三枚,因缺角大齐遗失所以只有三枚。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吴天祚三年( 937 ),徐知诰(李弁)即帝位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国号大齐,年号_元( 937—942 )。_元三年改国号为唐,即南唐。其国号大齐时铸大齐通宝,迄今仅发现四枚、过去曾有唐黄巢铸说,后被否定。2、它之所以称“大齐通宝”,是因为吴国皇帝让位给他前,已封他为齐王。所以他登皇帝位时,便国号“大齐”。由于国名“大齐”时间短,同时此钱铸量又少而精,流传至今已屈指可数,故格外珍贵难得3、第一枚大齐通宝叫缺角大齐,因为这枚大齐缺了一角因此得名,此泉已在清朝时期遗失,最后一任主人是戴熙先生。4、第二枚大齐通宝叫四眼大齐,因为这枚大齐背人做成毽子给小孩玩,打了四个孔因此得名,最后一任主人是大藏家戴吉涛先生,现存于美国戴吉涛基金会。5、“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它之所以称“大齐通宝”,是因为吴国皇帝让位给他前,已封他为齐王。所以他登皇帝位时,便国号“大齐”。由于国名“大齐”时间短,同时此钱铸量又少而精,流传至今已屈指可数,故格外珍贵难得。南唐国主徐知诰(李升)所铸造,李升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杨吴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废吴睿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李弁铸造的“大齐通宝”,钱文纤细清晰,工整有力。宽缘。平背。色泽浅黄。直径约22、5毫米,厚约0、8毫米,重约3克,现存世仅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

南唐钱币的大齐通宝钱之归属与大唐通宝的关系

关于大齐通宝,至今仅发现两枚,即钱币学家戴葆庭得自江西的“四眼大齐”及清代著名书法家、藏泉家戴熙家传的“缺角大齐”在其归属问题上,过去颇有争议,旧谱多认为系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占领长安后,建国号大齐时所铸。后经泉界专家考证,公认是五代十国之吴国权臣徐知诰于937年,废吴帝杨溥即帝位,因吴帝曾封其为齐王,故国号大齐,改元升元时铸。丁福保编《古钱大辞典》总论五代部分中,引用钱币学家张絅伯《五代十国货币考》有关《南唐》钱的一段记载“大齐通宝,制与大唐无殊,烈祖未复姓时,国号大齐,然未闻烈祖铸钱,此必铸大唐通宝时,工人私自摹铸”由此分析,张氏不但认为“大唐通宝”系李昪所铸,而且还含有早于“大齐通宝”之意。然随后又忙裰补曰“大唐通宝。此钱以制作考之,较唐国稍后”。这种前后矛盾模棱两可之语,其因为何?显然是为符合马令前述史料,惟恐与之相悖也。孙仲汇等编《中国钱币简明词典》亦言“此钱真品仅发现二枚,因其文字形制与大唐通宝接近,所以定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年)建国号大齐时所铸。”笔者对谱录所载之二品大齐与大唐通宝钱进行赏析对比,果然其言不谬,无论从直径、穿径大小、钱文书法以及边廓等方面观之,风格一致,气息相通。但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泉家敢于以大唐通宝的形制去考证认同大齐通宝为徐知诰所铸,却不敢以大齐通宝去反证考定大唐通宝为李昪(徐知诰)所铸,其因何在?恐怕也是有碍于马令前述大唐通宝铸于唐国通宝之后的缘故吧!另从泉界名家据史推断,丁福保编《历代古钱图说》中引著名学者,古钱收藏鉴赏家罗伯昭言“十国春秋,吴帝(杨溥)改元天祚(935年),加中书令徐知诰尚父、太师大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进封齐王,备殊礼,以升、润、宣、池、歙、韦、江、饶、信、海十州为齐国,知诰辞尚父丞相,殊礼不受。后三年(937年),知诰乃篡吴位,立国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大齐通宝,必铸于此时”。此种推断是符合历史的真实发展。尽管史料中无铸钱明文记载,却已雄辩地证明大齐通宝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所铸,实非旧谱所云系黄巢进长安建国号大齐时所铸。 如前所述,徐知诰建立大齐国的次年,复姓李氏,更名昪,改国号大唐,史称南唐。在当时争战不息,天下久乱的情况下,李昪实行“保境息民”及和平睦邻政策,在其统治的六年间(937——943年),南唐社会安定,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景象,笔者以为大唐通宝当铸于此时。其因有六:其一,国号“大唐”与国号钱“大唐通宝”两者名实相符,说明《薛史》所云南唐国号“大唐”是可信的,这绝不是出于偶然的巧合。兹因薛居正(912——981年)乃五代宋初人,生于后梁乾化二年,后唐清泰进士,历仕后晋、汉、周。入宋迁户部侍郎,后拜参知政事,太宗时位进司空,死后追赠太尉、中书令。因其大半生历经五代之全过程且身居高位,多晓当时史事,在奉诏监修《五代史》(即《旧五代史》)时,绝不至于误录和更改江南大国南唐之名称吧?另据[宋]钱俨《吴越备史·卷三》中载:“(已亥)四年春二月……是月,伪齐徐知诰改姓李,名昪,僭称大唐”。钱俨何许人也?乃吴越开国者鏐之孙,文穆王钱元瓘十四子(937—1003年)。吴越时守衢、湖二州,归宋后历随州、金州观察使,出判和州。晚年颇以整理吴越文献为己任,修《吴越备史》,其根据吴越本国史档,详实记载十国之吴越钱氏创业始末及五王在位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举措和人事兴替。作者不仅是王室高官,又几乎是经历五代十国全过程的当时人,且为史学家,他的记载更进一步证实南唐国号为“大唐”无疑。其二,徐知诰复姓李氏后,国号随之由“大齐”改为“大唐”,虽史无明文铸大唐通宝之记载,但其认祖归宗改国号“大唐”后,国势更强,其国号“大齐”仅存年余,尚且铸有“大齐通宝”,难道正值盛世为时较长的“大唐”,岂能不铸象征其政权存在的国号钱“大唐通宝”?而“大唐通宝”(图1)钱的存世,即已雄辩地证明了此点,试想李昪在改国号“大唐”之后,不会仅光使用改国号前铸量有限的“大齐通宝”吧!其三,徐知诰之所以复姓李氏,改国号“大唐”绝非偶然,从其在“唐”前加一“大”字分析,不仅含有与前唐相区别,而且还有旨在以复兴前唐旗帜相号召,所谓“南唐”仅是历史上的称谓。若如《欧史》所称“唐”又与前“唐”相重袭,故称“大唐”至为恰当。由此联想到李昪不仅铸“大唐通宝”,同时亦铸有“大唐镇库”(图2),更有“大唐重宝”(图3)等钱,从而说明李昪在钱币的铸造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唐”货币体系,从而又进一步说明,不但其怀有恢复前“唐”一统天下之志,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昪在位时货币经济之繁荣。其四,通过众泉家以“大唐通宝”的形制考证认同“大齐通宝”的事实,然又为何不能反之以“大齐通宝”来考证认定“大唐通宝”为李昪(徐知诰)所铸呢?无论“大齐”钱也好,还是“大唐”钱也好,不但皆为国号钱,更重要的是两国之开创者皆为李昪一人,无论在取国号和在钱币的形制、书法等方面,都有一脉相承之处,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其五,烈祖李昪病危时,嘱其长子李璟曰:“德昌宫泉布万缗,以给军用,吾死善修邻好,北方有事不可失也”,由此不难看出,所谓 “泉布”绝非指古代货币泉布,而是泛指当时所铸的货币“大齐通宝”、“大唐通宝”“开元通宝”等。“万缗”,系指当时南唐货币库存之丰。其子李璟即位后改元保大(943——957),其15年间仅铸“保大元宝”年号钱,从该钱币谱录标为无价推断,所铸年号保大元宝钱甚微,又因背铸“天”字,恐系该钱仅作为南唐保大九年(951年)十一月伐楚取得胜利的一种象征而已,其间所需军饷无疑大多来自其父德昌宫遗存之所谓“泉布”——“大唐通宝”等钱。其六, 虽然“唐国通宝”与“大唐通宝”均系国号钱,显然在名称的气势上有微妙变化。据史所载,升元七年(943年)李昪死,其子李璟继位改元保大,次年李璟便一反其父既定之国策,大兴干戈,东灭闽,西亡楚,虽占地二十余州,但因战争连年,更加内政腐败,国库空虚,特别是后周世宗柴荣屡征南唐江北淮南之地,这是对南唐政权致命的威胁和打击,正如《旧五代史》《僭伪传》135卷所载,公元958年去帝号“自是始行大朝正朔,上表称唐国主”划“江北淮南二十四州之地归于后周”岁贡十万。从此国势日衰,961年留太子于金陵监国,移都南昌小城,不久忧郁而死。“唐国通宝”即铸于李璟去帝号改称唐国主向周称臣的第二年(959年),试问,如若马令所言,“大唐通宝”钱铸于“唐国通宝”之后,哪么,此时李璟自身尚且难保,还有铸“大唐通宝”的胆略和勇气吗?如果马令所言成立,岂不自遭对抗大周妄图复辟“大唐”之罪名?李璟绝不会愚蠢到自取灭亡的地步,此中利害不言而喻 为开阔视野揭开马令造成这一扑朔迷离的钱币历史疑案,有必要进一步挖掘中主李璟在位时的有关食货方面的史料,为此,特别需要参考其他书籍及有关史料。 ① 在《十国纪年》中引刘恕之言曰“元宗以周师南伐,及割地岁贡方物,府藏空竭,钱货益少,遂铸唐国通宝。钱二当开元钱一。余按此五钱,制度大小各殊:有径九分重三铢者;所径七分重二铢二 者;字文并类大唐钱……”。② 又据陆游编之《南唐书》卷二《元宗本纪》“显德六年959年,又铸唐国通宝钱,二当开元泉之一”。③ 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关于唐国通宝的条释曰“五代南唐元宗时所铸,有铜、铁二种,铜钱铸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凡五品,制度大小各殊。二当‘开元(通)钱’一”。④ 又据《说郛》卷三十九《江表志》云:“江南李氏,进贡中国无虚日,十数年间,经费将匮。建隆初,始申铜禁,铸泉货当十;又铸唐国通宝泉,泉二文当开元钱一文”。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列举有关唐国通宝铸时的多种史料,从中不难看出如下问题:A在这些重要史料中,除马令《南唐书》提到“大唐通宝”铸于“唐国通宝”之后外,其它各史料均未提及铸“大唐通宝”的片语支言。B其中刘恕在铸唐国通宝中提到“有径九分重三铢者;所径七分二铢二 者,字文并类大唐钱”之语,无疑说明“大唐通宝”铸于“唐国通宝”之前。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高汉铭著《简明古钱辞典》中有关“大唐通宝”释条中亦提出“大唐通宝与唐国通宝钱,在铸造年限的先后诸说不一,存疑待考”。特别是薛冰先生在《钱神意蕴·钱面上的大国》一文中,对南唐钱币之归属、铸时亦提出了如下置疑:①“如将南唐三种小平钱都归于元宗李璟,那么,烈祖李昪当政的六年间,使用的是什么钱呢?”;②“但是李昪就在国号齐那短短的一年(937年)多时间里,已铸有大齐通宝钱,那么,他在改国号为唐后即铸制大唐通宝,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钱币学家)当初就是根据这一点将大齐通宝划归南唐钱系的,不知为什么就没能更进一步,推翻马令《南唐书》的旧说,将此钱定为李昪所铸钱。”由此可见,对“大唐通宝铸于唐国通宝之后”,持怀疑态度者并非笔者一家。C直到宋太祖建隆年间,南唐再铸“唐国通宝”,亦未提及“大唐通宝”铸行之事。从上述诸多疑问中,不禁想起陆游再撰《南唐书》之缘起,他认为“马令之书未尽善,体例、内容均欠完备,因著此编。”在《中国历史大百科全书》及《中国历史大辞典》中认为陆游之书 “叙述简赅有法”,“史料多经考证,”“并有颇多史料增补”“于马令琐细、荒诞之事,皆行删除”故极为后人推崇,通过上述对陆游《南唐书》之评价,说明马令之书确实存有诸多不实待考之处。 从另一角度看三枚国号钱,尚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从价格高低,断铸时之先后就一般而言,钱币谱录所载价格之高低,不仅仅传递价格之信息,而且从价格高低中亦反映出钱币的多寡及铸造时间的长短。由此推之,钱币存世量越多,则铸造时间必长,其价格则越低;存世量少,铸造时间短,其价格必高。所以从钱币价格高低之剖析中,即可判断出钱币铸造时间之长短。就钱币谱录所载南唐三枚国号钱之价格而论,“大齐通宝”价格高于“大唐通宝”,“大唐通宝”之价格又高于“唐国通宝”,即说明了三枚国号钱的多寡和铸造时间的长短。从存世量多寡,断铸时之先后“大齐通宝”系徐知诰废吴帝杨溥自立为帝,改元升元,国号“大齐”(937年10月——939年2月)时铸。大齐政权仅存一年零四个月,因其存世量极少而价格最高。次年徐知诰复姓李氏,更名昪,改国号“大唐”(939年3月——943年2月),“大唐通宝”当铸于此时。改国号大唐后,李昪在位近五年,所以其存世量比大齐略丰,其价格必低于大齐通宝。“唐国通宝”虽亦为国号钱,确是在南唐国势衰微,李璟去帝号向后周称臣,改称唐国主(958年5月——975年11月)时铸,其铸时长达十七年零六个月,这与《说郛》中“十数年间,经费将匮”相一致,因其铸时长而存世量较“大唐通宝”更丰,所以其价格远低于“大唐通宝”。笔者上述对南唐三枚国号钱的多方面分析,印证了“大唐通宝”钱非李昪所铸莫属,此乃是笔者个人据史料及历史的发展分析推断,望方家指正。

我有三枚大齐通宝是怎么回事 此人是无知还是在装逼?

说到大齐通宝可以说这个古代的钱币还是很给力的哈,为何这么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它真的非常非常稀少,话说价值已经过亿了,那么有的人却说了一件让人十分疑惑的事情,那就是有人竟然说他有三枚大齐通宝,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我有三枚大齐通宝”其实是出自于一位不知道网友的提问,好像还是在新浪提问里面问到了,后来又在什么百度贴吧啊等等地方有问,但是他问了,什么呢?好像是说价值多少和望指教吧,网友们也纷纷和他玩了起来。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明眼人,话说大齐通宝存世的就只有两枚,那话说这位楼主有三枚是怎么回事呀?而且存世的两枚也都是不完整的,都是破的,而楼主提供的三枚竟然都是完整的,再看古币上的字体,好吧,字体都是现代的,行吧,楼主自己玩得开心就好了。下面也把楼主的东西贴出来看看。

(嘿嘿,网友提供的大齐通宝)
所以他是不是装逼不知道,但是我认为他的知识还需要强化强化,现在存世的就一枚,在国家博物馆,世界上为发行第二枚。

最贵的古币真品图

最贵的古币真品是大齐通宝。
第一枚就是大齐通宝,看过古董局中局这部电视剧的人,对于这枚古钱币应该都有所了解,这枚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目前只发现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目前这两枚大齐通宝都是处于下落不明的情况。
大齐通宝介绍
它之所以称“大齐通宝”,是因为吴国皇帝让位给他前,已封他为齐王。所以他登皇帝位时,便国号“大齐”。由于国名“大齐”时间短,同时此钱铸量又少而精,流传至今已屈指可数,故格外珍贵难得。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_)所铸造,李_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杨吴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废吴睿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
“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杭州,戴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

我有个大齐通宝想找人鉴定一下!

目前市上就存有俩个大齐通宝,哥们你是不上当了,现在市面上卖的几乎都可以说是假的,你要是想收藏,还是收藏一些的别的钱币吧,但是前提你好是要对钱币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市场上假的还是比较多的,你要入这行,您还是要找一下靠谱的地方,先看看,比如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
基本可以肯定是假的了,这种大名誉品全中国目前也没有一个人见过实物的。
只要你上图就行了,其实告诉你吧你有98%的可能是假的。破大齐现在股价过亿。
肯定假的.全世界就两枚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升)所铸造,李升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杨吴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废吴睿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杭州,戴出于偏见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后被著名收藏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其对“大齐通宝”的珍爱可见一斑。大齐通宝唯其罕见,弥足珍贵。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相关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4%F3%C6%EB%CD%A8%B1%A6&in=17692&cl=2&cm=1&sc=0&lm=-1&pn=0&rn=1&di=1344787260&ln=48
希望答案对你有帮助。

真品大齐通宝能值多少钱

大齐通宝,世上经验证真币仅仅两枚,一个是缺角大齐,一个是四眼大齐,如果你有完整的大齐通宝,保守参考价格,超过1000万。
大齐通宝值十万还五十珍之一放屁
大齐通宝,真品行情要超过100000,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我手上有二枚,绝对真品
如果是真品大齐通宝,市场价上百万上千万都有可能。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流传至今只有两枚被发现。一枚被称为是缺角大齐,而另外一枚则被称为是四眼大齐。现在世上流传的几乎都是仿制品。
“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字醇士)所藏,后投水自尽,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后被著名收藏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
扩展资料
近代以来除了戴醇士以外,大家看的都是拓片,真钱谁也没见过,戴醇士所藏的那枚“大齐通宝”因残缺左角,故称“缺角大齐”,但是这枚已经失踪;1925年,戴葆庭却偶然从江西乡下逮着一枚。因为上面戳了四个小洞,故世称“四眼大齐”,现在被收藏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艺术博物馆内。
张叔驯共藏有约3万枚钱币,内中孤品、珍稀之品不胜枚举。如五代时南唐李昪所铸的“大齐通宝”,后梁刘守光所铸的“应天元宝背万”、“乾圣元宝背百”、“应圣元宝背拾”,史思明所铸的“壹当伯钱”,王莽时期的“国宝金贵直万”,元代篆楷“中统元宝”,钦察汗国的“窻国通宝”等。
参考资料:人民网-古钱大王张叔驯传奇(下)

四眼大齐通宝值多少钱?

说到大齐通宝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古钱币实在是太珍贵太珍贵了,传说存世量不足三枚,也就是说只有两枚,一枚在国家博物馆,还有一件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所以真的太珍贵了,但是在这个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声音,这其中就有人说了,这个大齐通宝不是孤品,话说现在有人有四眼大齐通宝,那么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四眼大齐通宝又值多少钱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首先四眼大齐通宝没有被专业的考古或者说是专业的鉴定从业人员承认过,所以真假这个事情就显得非常的尴尬,有四眼大齐通宝的人,也写了很多帖子,说自己的四眼大齐通宝是真的,而且也不是孤品,反正说得头头是道理,我们本就不是专业人员,所以真假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假如我们这个四眼大齐通宝是真的,那么价值是多少呢?我们不妨可以来研究研究。
其实大齐通宝已经有很多人预测过价值了,就算是不完整的也值不值得多少亿,所以这个四眼大齐通宝起码也值个30亿往上吧,如果这个四眼又有别的故事,或者说是当时的铸造方式是这样的,那不好意思四眼大齐通宝估计价值60亿,甚至可以买下一个国家。
但是其实这也的孤品文物,那有什么价值值多少钱可言,都是无价之宝,大齐通宝全国就一枚,怎么可能会卖呢?所以大家懂的呀。所以说不管是大齐通宝还是四眼大齐通宝,还是不完整的大齐通宝其实都是无价之宝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