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半两多重,秦朝货币上刻有半两二字用的是什么字体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6 08:43:23 浏览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秦半两半径多少?

秦半两标准程度不高,钱肉或厚或薄或大或小,半两,即十二铢,相当于现在的7.8克左右;一般的径在25——28mm,重5克左右。

秦始皇铸造的钱币

秦始皇铸造的钱币是秦半两钱。
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半两钱在战国秦即已铸行,初为国钱,旋即改为方孔圆钱。秦统一以后,将半两钱推行全国。自此,方孔圆钱这种货币形制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
《史记平准书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
秦朝统一货币的意义
1、政治统一:秦朝统一货币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在统一货币的作用下,各地使用相同的货币,消除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货币的混乱,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控制和统一管理,进一步巩固了秦朝的政治统一。
2、经济发展:秦朝统一货币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繁荣。在货币统一的基础上,商品的交换变得更加便捷,商业活动得到了推动,经济得到了相应发展。统一货币还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3、文化传承:秦朝统一货币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统一货币,不同地区的人民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和交往,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交流。统一货币也为秦朝的统一文字和统一法律奠定了基础,对于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秦半两值多少

秦半两是秦统一后的流通半两钱,一般重八克左右,品相好的价值几百元。

秦半两一枚铜钱价格多少

秦半两铜钱(先秦至秦)美品价值450--500元左右,大字版美品价值550--600元左右,长字版美品价值1800--2000元左右.大型、特大型价更高.
一般的秦半两虽然年代久远,但存世量大,一般在几元至几十元不等。也有珍稀者,如 直径:26mm 重:3.3g,传形类,少见,参考价:300元 直径:29mm 重:9.9g,厚重类,参考价:160元 直径:37mm 重:8.3g,有郭类,参考价:380元 直径:40.2mm 重:11.7g,大型类,,少见,参考价:600元

秦币的秦代半两钱的重量

关于秦代半两钱的重量,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据关汉亨推算,秦标准尺合今制0.231米,钱径一寸二分相当于2.8厘米,不够标准半两钱的钱径,属于中型半两钱。秦始皇统一货币时铸的标准半两钱,根据目前出土资料可概括出以下特征:(1)钱重半两,即12铢,合今7.8克,一般在8克左右,钱径在3厘米以上;(2)钱文属秦小篆,字形宽博,笔划方折规范;(3)制作较精整,周边流铜已经修磨。汉初统治者一再说“秦钱重难用”,就指的这种标准半两钱。这种钱销一枚可以改铸轻钱数枚,所以被后来的官方和盗铸者大量销毁,留存下来的很少。我们只能沙里淘金,拣选数例:在咸阳秦宫遗址西南的长陵车站,出土窖藏半两钱460余枚。其中3.5厘米的大型半两钱330枚,钱重均在8克左右,完全符合标准半两钱的特征。山西河津县东辛封村出土一罐半两钱,现存650枚。其中3枚半两钱,制作颇精整,钱径3.4厘米以上,半字肩部宽阔曲折,竖笔甚长,称为长肩半两,与咸阳长陵车站出土的长肩半两相类。四川茂汶县秦末墓,出土有大、中、小各式半两钱,其中一枚大型半两直径3.56厘米,枚重8.3克,制作较整齐,与长陵车站出土的大型半两钱相类。陕西岐山县京当乡礼村出土一陶罐半两钱,约计2560余枚。各钱大小轻重不一,其中有钱径3~3.5厘米,枚重8克左右,与标准半两重量一致。岐山县博物馆藏铜质半两钱范两件。钱范呈铲状,范体长方形。范面铸钱模6枚,分二竖行排列,每行3枚,钱径3.2厘米。钱文“半两”阴文,笔划尽取方折。主浇道位于上端,每个钱模之间有支槽相通,属于分流直铸式钱范。其地为秦美阳县,可能是秦始皇时委托其县铸钱的钱范。六国的货币都被收缴化铜。如在秦咸阳宫遗址西南的长陵车站附近,发现一窖铜料块和破碎铜器,其中有战国时期各国货币15种。计有“安邑二釿”、“梁充釿当捋”、“梁正尚金当骡”、“殊布当圻”、平首方肩方足小布、“齐法化”刀、郾刀、尖首刀、古刀、蚁鼻钱等140枚。虽有半两钱三枚,但质地轻薄,显系回收废币。这些货币与其他铜料混杂一起,放在一个陶釜内外,当是准备回炉化铜之物。该遗址属秦代。秦统一货币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统一战争中,每占领一地,同时就把秦国的货币推广到占领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运用中央集权的力量,重申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制钱,推行到全国各地,实现了中国古代铜铸币形状钱文的第
关于秦代半两钱的重量,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据关汉亨推算,秦标准尺合今制0.231米,钱径一寸二分相当于2.8厘米,不够标准半两钱的钱径,属于中型半两钱。秦始皇统一货币时铸的标准半两钱,根据目前出土资料可概括出以下特征:(1)钱重半两,即12铢,合今7.8克,一般在8克左右,钱径在3厘米以上;(2)钱文属秦小篆,字形宽博,笔划方折规范;(3)制作较精整,周边流铜已经修磨。汉初统治者一再说“秦钱重难用”,就指的这种标准半两钱。这种钱销一枚可以改铸轻钱数枚,所以被后来的官方和盗铸者大量销毁,留存下来的很少。我们只能沙里淘金,拣选数例:在咸阳秦宫遗址西南的长陵车站,出土窖藏半两钱460余枚。其中3.5厘米的大型半两钱330枚,钱重均在8克左右,完全符合标准半两钱的特征。山西河津县东辛封村出土一罐半两钱,现存650枚。其中3枚半两钱,制作颇精整,钱径3.4厘米以上,半字肩部宽阔曲折,竖笔甚长,称为长肩半两,与咸阳长陵车站出土的长肩半两相类。四川茂汶县秦末墓,出土有大、中、小各式半两钱,其中一枚大型半两直径3.56厘米,枚重8.3克,制作较整齐,与长陵车站出土的大型半两钱相类。陕西岐山县京当乡礼村出土一陶罐半两钱,约计2560余枚。各钱大小轻重不一,其中有钱径3~3.5厘米,枚重8克左右,与标准半两重量一致。岐山县博物馆藏铜质半两钱范两件。钱范呈铲状,范体长方形。范面铸钱模6枚,分二竖行排列,每行3枚,钱径3.2厘米。钱文“半两”阴文,笔划尽取方折。主浇道位于上端,每个钱模之间有支槽相通,属于分流直铸式钱范。其地为秦美阳县,可能是秦始皇时委托其县铸钱的钱范。六国的货币都被收缴化铜。如在秦咸阳宫遗址西南的长陵车站附近,发现一窖铜料块和破碎铜器,其中有战国时期各国货币15种。计有“安邑二釿”、“梁充釿当捋”、“梁正尚金当骡”、“殊布当圻”、平首方肩方足小布、“齐法化”刀、郾刀、尖首刀、古刀、蚁鼻钱等140枚。虽有半两钱三枚,但质地轻薄,显系回收废币。这些货币与其他铜料混杂一起,放在一个陶釜内外,当是准备回炉化铜之物。该遗址属秦代。秦统一货币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统一战争中,每占领一地,同时就把秦国的货币推广到占领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运用中央集权的力量,重申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制钱,推行到全国各地,实现了中国古代铜铸币形状钱文的第一次统一。当时做得很认真,从出土的实物看,秦半两钱分布的地区,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见于辽东半岛,西南伸进大渡河上游。这说明半两钱的流通已遍及全国,边远地区概莫能外。秦始皇统一货币与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一样,有重大历史意义。由于币制的统一,克服了以往因诸侯割据造成的货币杂乱,大大便利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促进了经济上统一局面的发展,这是巩固全国政治统一的重要条件;这一盛举开创了中国货币史的新纪元,废除了那些带有原始形态的刀币、布币、蚁鼻钱等诸侯杂币,选择了最先进的货币形式,使中国货币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由于这种圆形方孔钱容易贯穿,携带方便,磨损率低,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王朝铜币的主要形式。

秦半两,西汉半两,秦五株知多少钱

秦半两重达8克左右,因为秦朝的重量换算公斤为现在的四分之一。一斤16两
250除以16等于15.625。西汉半两也差不多这个值,重量一般13克到15克左右。秦没有五铢钱,是汉代才有五铢钱,五铢钱早期有5克后期只有3克,王莽前期只有2克。

秦半两钱代表了秦朝的什么措施

秦半两钱是秦代货币的名称,不是我们现在的重量单位半两,而是实重为秦衡制中的“半两”。
铜铸,圆形方孔,钱经一般为2.5-2.77厘米,重2.5-3.35克,个别有外郭,被平素,面文“半两”二字。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规定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这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
从这里看到最直接的信息就是:方孔钱的源头来至于此。
另外就是古代金币与重量单位的挂钩。以及防伪。
代表什么措施? 不就是秦始皇下令实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嘛

秦朝货币上刻有半两二字用的是什么字体

秦朝货币上刻有半两二字用的是小篆。
秦代货币。铜铸,圆形方孔,钱径一般为2.5-2.77厘米,重 12 铢(我国古代规定 1 两为 24铢)2.5-3.35克,个别有外郭,被平素,面文“半两”二字。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规定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这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
秦半两钱的流通范围,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到达辽东半岛,西南进入大渡河上游,说明秦半两钱是全国通用的货币。
“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是一种普遍容易接受的观点。
但也有人认为,圆形方孔是生产、加工的需要,是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制式)。
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史记平准书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

秦朝统一的货币名称

秦始皇统一币制后,“半两”钱就成了全国统一的法定货币。
“半两”钱外圆内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书“半两”二字分别列于穿孔两侧,钱文凸起,据说是丞相李斯所创,布局严谨,笔划方折,雅卓刚健。“半两”钱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刚柔并济,静动结合,达到了匀称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或24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半两钱在战国秦即已铸行,初为圜钱,旋即改为方孔圆钱。
秦统一以后,将半两钱推行中国。自此,方孔圆钱这种货币形制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
扩展资料:
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并明确铸金币明“半两”二字。
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钱币